《财经国家周刊》特稿:危险的物联网 | reuters.com.c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4 09:09:37

《财经国家周刊》特稿:危险的物联网

2010年 6月 17日 星期四 15:1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被过滤广告

(本文由《财经国家周刊》授权转载,路透对其内容不负责任)

 

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它近在咫尺,却又远在云端。

 

它叫物联网。

 

“网络像空气,无处不在,我们一边呼吸它,一边却失去了控制权。”5月9日,坐在北京大望路的办公室里,Frost & Sullivan(中国)公司首席咨询专家王煜全忧心忡忡。在他看来,通过物联网,跨国巨头们已为中国带来越来越强大的威胁,传统的经济和安全边界正被悄然颠覆。

 

此时,一架国航客机正划过云层飞向中国西陲。客舱里,IBM大中国区业务经理张容(化名)闭目养神。最近,IBM力推的“智慧地球”在中国形势大好,无论地方政府、机构还是企业,都从去年的观望转向“砸钱”实施,张容不得不在各地“转战”。业绩直线上升的同时,他的睡眠时间急剧下降,只得每天在飞机上抓紧时间补觉。

 

对于“智慧地球”在中国的火热,业界普遍认为,在芯片、传感器、云计算等物联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中国还远远落後,部分领域甚至未实现“零的突破”。而且,直到现在,物联网仍不成熟,缺少商业模式,安全机制更屡被业内人士质疑,“如果现在就规模化物联网,占便宜的还是外资巨头。”

 

知情人士透露,有关物联网安全的数份报告已送达至决策层,并得到高度关注。

 

“对外国的新理念和新战略,要有所警惕。”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公开表示,美国正试图用其信息网络技术,控制各国的经济,所以必须警惕“智慧地球”。

 

李毅中指出,中国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以抢占主动权。

 

事实上,本土的努力早已开始。5月11日,逾70家机构和企业代表云集苏州,讨论最新的物联网标准进展。在会上,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透露,在标准的制定方面,中国已经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