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肉粽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55:04
         又是一年端午节,已经第十一个年头了,没能在家吃母亲包的肉粽,想想口水都能流下来......        先生恰逢端午节出差,我一个人到超市买东西,看到了一个大柜台摆的全是各色各味的粽子,细细翻找,都是甜的,没有我最爱吃的肉粽,不免想起母亲亲手包的肉粽来.....         自离家到千里以外的成都上大学,每年我就只能在广西荔浦的家呆上一、两个月,甚至更短,后来是到拉萨,再后来结婚安家到了先生的家乡西安,再再后来有了孩子......我的家乡荔浦离我是越来越遥远了。        离家十一个年头,很多传统佳节都不能与父母团聚,真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随之想起的还有诸如元宵节的大馅汤圆、二月十四的艾叶粑、五月端午的肉粽、七月十四的狗舌粑、八月十五的红印粑等等,都是我许久不能吃到的家乡美味,更别提品目繁多的年糕、米饼。        家乡节日多,风俗讲究,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小吃,壮乡妇女一般都亲自在家制作节日小吃,料要讲究,做工也要精细,往往需提前十天半月来准备食材,谁能做出又好吃又好看的小吃,那绝对算得上心灵手巧的壮乡妇女。        艾叶粑和肉粽是我的最爱,当然这要归功于母亲精于搭配调料和精湛的技艺。        我的母亲是个典型的能干的壮乡妇女。每当临近端午时,母亲就会提前至少半月开始准备糯米、板栗、绿豆、红豆、花生等包粽子的拌料,而包粽子的竹叶则是一年四季看到好的就摘回家荫干,竹叶不能曝晒,否则中间很容易有裂缝,也会翻卷得不成样子。        家乡荔浦到处水流潺潺,小河大沟边都是高耸的、细腰的、矮丛的各种竹子,小时候,母亲也经常安排我和几个姐姐去摘粽叶,谁摘得最多,谁就能吃到拌料最丰富的粽子,当然也是最香的粽子。每次我都是摘得最少的,按理说吃不到这最香的粽子,但得胜的姐姐每次都会把奖品分给大家吃,连一向不摘粽叶的弟弟也能分一杯羹,这也要归功于母亲对我们的教导:兄弟姐妹一奶同胞,要相互照顾,相互关爱。现在我们都长大了,各各成家立业,弟弟的孩子也马上要降临到这个世上了,但我们的家庭、我们姐弟情始终如一,上孝父母公婆,姐弟互爱互助,对待孩子也是不宠不骄,以母亲的朴实品格为榜样教育他们。        思绪拉回到肉粽上,端午前两、三天的一大早,母亲就会叫父亲到集上割回几斤排骨或是五花肉,临行前还要细细叮嘱父亲精挑细选,要最新鲜、最好部位的,我们姐弟几个不太喜欢吃肥肉,但排骨粽子没有五花肉的油渍渗得均匀,所以父亲会两类都搭配着割回来。排骨或五花肉割回来后,就要把他们切成马蹄大小的块块,拌上芝麻、料酒、淀粉、盐等腌制一个多小时,炒半熟放盘里,母亲将糯米淘干净,用黄金子做成的染料将糯米染成金黄色,再将绿豆、红豆、花生等拌料与糯米拌匀,我们则早已将粽叶洗干净码放在一起。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是历时最长也是最麻烦的一个环节----用竹叶包粽子。母亲的手很灵巧:将抹平的两片竹叶叠放好,折成幼童拳头大小的椎体,先放入一层拌好料的糯米,然后放入一块排骨或五花肉,再放入板栗等坚果,这些馅要排列好,还不能贴近竹叶,否者就是“露馅”的,那不是成功的粽子。最后再盖上一层糯米抚平,母亲要把两头长的竹叶扭转将糯米包牢,既不能漏米,还要求有棱有角,并且要拧大小均匀的四个角才好看,也曾想要好好的学习包粽子,但我的手好似天生干活笨拙,不是竹叶拧坏了,就是“露馅”了,再就是漏米了,总也包不好,还要对着那一堆食材发一通脾气,倒是二姐心思细,学了没几年就包得有模有样的了,迄今为止,我们五个姐妹也只有二姐会包粽子。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锅煮粽子了,那时候我们总觉得等待的时间是那么漫长,以致我们坐在堂屋门口的石墩上吸溜口水直至口干,呵呵,小时候确实馋得很。         终于肉粽出锅了,百米开外就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我们迫不及待的奔到锅旁,盯着母亲用筷子往外提溜五个一串的粽子,母亲太过了解自己的孩子,先找出有标记的最香的那一个奖励给摘粽叶的冠军,然后将粽子串解开一人一个,冠军则得意洋洋的将滚烫的奖品在左右手之间捣来捣去,稍凉后解开粽叶,镶着各色豆类的金黄喷香的粽子映入眼帘,冠军要发话了“一人一口!”事实上,其他人加起来只能吃一半,剩下一半是冠军的,于是我们这些亚军、季军、继季军......就排着队一口一口轮流去品尝这个粽王,尽管只是一小口,各人的心情都还是雀跃的,之后就打开自己手中的肉粽狼吞虎咽,这时,母亲就会对父亲说那句重复了不知多少次的话:“你看这些孩子,跟你一个样,爱吃粽子得要命!”我想,那一刻,母亲心中的满足、骄傲一定都要溢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