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中国女才子(十五)————吴江秀女叶小鸾 _文学日志_踏青路漫漫的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7 18:36:42

品读中国女才子(十五)————吴江秀女叶小鸾

 

叶小鸾(1616—1632),字琼章,一字瑶期。明末吴江(今江苏吴江)人。父叶绍袁,天启进士,官工部主事;母沈宜修,字宛君,均工诗词,偕隐汾湖。小鸾为季女,容貌秀美,工于诗律。许配昆山张氏,未嫁而卒,时年仅十七岁(虚岁)。七日入棺,举体轻盈。家人咸以为仙去,有《返生香集》。

小鸾生于明末有名的江南书香世家——庐江叶家,是十大才女之叶氏三姐妹中最小的也是最有天分的。襁褓六月因舅舅家无子而过继抚养,在同是才子佳人却日渐贫寒的舅舅舅母的悉心培养下饱学诗书,但也因过早地目睹人世冷暖而有浓厚的归隐意识。她的文章清新灵动,新巧而自然,如出水芙蓉般不加雕饰。正是文如其人,纵使生的“鬓发素額,眉目如画,宛如玉人”,然天性自然,厌繁华,从不加装饰,清面素衣,翩翩已如瑶池仙女下凡。

可能是天妒吧,这样仙姿玉骨自然不能久居人世,在出嫁前10天病逝,而逝时口中喃喃是梵语,逝后身体轻软无比,不似一般人沉重。后大姐叶纨纨闻,悲痛而遂死。其父写下有名的《窦闻》悼亡篇,尽书其天真、高洁、与天赋之才。二姐叶小纨(我国第一位女剧作家),写下《鸳鸯梦》,以其中三兄弟托她们三姐妹。

曲园《春在堂随笔》,卷三里有一则轶闻:“前明才女叶小鸾,许嫁张氏,婿家以枣茗为谢,俗所重也。茗中乃有断玉搔头一支,大惊,密弃之,后果未婚而夭。”曲园先生是俞平伯的先人,一生著述等身,这位道光三十年的进士以一句“花落春仍在,雁去秋未来”一鸣惊人,深得当时鼎定东南的曾国藩赞赏,他写的叶小鸾恰好是我心仪已久的明代奇女子。史书载,“小鸾功诗文词曲,雅擅丹青”,后人评价小鸾说:“诗则与古人查上下,间有差胜者;词则情深藻艳,宛约凝修,字字叙其真愁,章章浣其天趣,成风散雨,出口入心,虽唐宋名人,亦当避席。”纵览小鸾身后遗编《疏香阁遗集》,才情是有的,天分是有的,但止烟花三月少女闺秀尔,难以忝列诗词大家,后人的种种评价大都言过其实,似乎好奇和新奇掩盖了公正和公平,似乎自古以来佳人难觅永远是人们夸赞的口实。

    其实叶氏一支对文坛有很高的地位,只因未参与政治而后世听闻者少。但正因这一点对朝局冷眼旁观,更显真实、且纯粹、洁净。尤其当属叶小鸾成就最高,又因其纯粹品格成为曹雪芹先生塑造黛玉形象的原型。
    叶小鸾有词集《疏香阁词》,疏香阁是小鸾的房间,前有一古梅,小鸾日日在梅树下吟诗冥想,她逝后,古梅三年不开花!

    附上其辞一首:

 《如梦令》·辛未除夕

 

风雨帘前初动,

早又黄昏催送。

明日总然来,

空怜一岁如梦。

如梦,如梦,

惟有一宵相共。

 

叶小鸾传世的遗物不仅仅是她的诗文,还有一块惹人遐思的眉子砚,据说是她订婚时舅舅送的贺礼。书载:“此砚长三寸,宽二寸,厚半寸余,面有犀纹,形状腰圆,砚池宛若一弯柳眉,故名眉子。”叶小鸾得到此砚兴奋之状不可言表,写了二首七绝托工匠镌于砚背,这里且录其一:“素袖轻笼金鸭烟,明窗小几展吴笺, 开奁一砚樱桃雨, 润到清琴第几弦。”小鸾逝后,眉子砚也悄然失落,不知去向。关于这块珍贵的眉子砚,古董行儿里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说是此砚非百年不出!果然,小鸾身后第一个百年,眉子砚现身杭州,被袁枚品玩,后来流传到羊城。第二个百年,眉子砚历尽神秘旅程,灵心回归,又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杭州郊区的袁浦,被王寿迈在冷摊遇见,王本来是冲着一块旧砚买回,回到家中清洗却见到砚背的铭文和小鸾的印章,惊得半喜半疯。为了保存眉子砚,以防贼人巧取豪夺,王寿迈把砚寄放到苏州著名的藏砚楼里,那里不仅有徐姓主人驻守,还有家丁守卫,大可放心。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眉子砚放进楼里不期月,藏砚楼突然燃起一场撩天大火,等到火熄楼坍,眉子砚早无踪影。有人说江洋大盗防火打劫,有人说徐家主人自己焚楼。

如今第三个百年之期堪堪已满过,天下多少慕古者对这块世间不二名砚孜孜以求,期待在桌案上红袖添香,看16岁的叶小鸾吴侬细语深情款款,拈着湖笔在碧纱窗下写:“丝丝杨柳拂烟轻,总为愁人送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