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珠老子-缘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7:47:27
盗珠老子-缘起 

         我本是一个农民的后代。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二元的城乡社会结构使农村人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远低城市人,因此父母以罕见的毅力坚持我们兄妹通过学校教育这种途经转进城市,以求改变或提高下一代的生活水准。
  我自1996年进入城市工作,开始就职于一家国有企业。那时中国社会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原来的国营企业已经完成了“破除铁饭碗,打破大锅饭”的转制,变身为国有企业,原有的住房、教育等福利不复存在,且工资水平又低于民营企业,对于一个从农村户籍转为城市户籍的新人来说,要完成正常人生――结婚、生子、安度晚年等过程已经不现实。当然在国有企业还是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提供了一个让没有实际工作技能的人培训成长的环境,这是民营企业不可能提供的,也是当时民营企业不得不出较高工资从国有企业挖人的原因。当时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正处于上升初期,还没有现在所直面的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就业危机,所以那时的人们不可能意识到工作稳定长久的重要性。再后来搞了“民进国退”,全国所剩的国有企业数量不多,且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能源、交通、信息、金融、铁路运输等要害行业,这种企业不是一般人想进就进得了的。
        在第一家单位工作了近四年,出于对人生前途的忧虑,不得已,我离开这家国有企业。转而在大大小小的私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里供职,期间沉浮与大多年以打工为生的现代人来说都差不多,不值多述……最大的感受是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一是时间上是早出晚归,除了睡觉的时间是与家人在一个屋檐下度过的,其他的时间都是用于工作。二是工作没有稳定感,在企业供职虽说是一种双向选择,但作为个体始终有朝不保夕的感觉,事实也正是这样:已经没有一家企业是你可以作为长久依赖,可以解决人生始终的地方。我想正也是资本所希望的吧,永远让你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得不一直卖力的工作下去,直到你不能工作或没有利用价值为止,这也正是所谓激发社会活力的动力之一吧。在某些方面,我觉得在城市谋生的我还如在农村的父母,只要给分他们一块土地,就可以不怨天尤人,仅靠自己的双手,就能独立自主安排工作和生活,有忙有闲,有张有弛,那或许才是真正的人生。
  自从中国融入资本世界以来,已有三十有余,尤其有了网络之后,各种名词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晕头转向。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多元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人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权利和生活观念。可惜的是我是一个不读死书的,更是一个自然简单的农民的后代,还能吃力地读懂一些中国人老祖先的书,国外的书只要译成中文就更能一目十行了,最近我醉心于老子的五千言,精研之后,俺突然发现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浅薄和愚昧,身为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不得不一吐为快,得罪了谁不要赌气,更不宜动家伙伺候……在一个成天讲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年代,不宜要破坏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老子在《道德经》首章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都知道,老子把“道”定义为始于宇宙天地万物之前,并一直存在天地之间,包括人类社会之中。
  《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先天地生。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之久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老子所说的“道”是无名无象的,凡是能说出来的东西,如猪,狗啊,万有引力啊,相对论啊,什么主义啊,社会啊,都是有名或有名有象的东西,都是“道”生化的。他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道”在宇宙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是化生宇宙天地万物本源。所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不难理解,老子的意思很简单:道是本无的,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但是一直存在着,道以有为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东西,而人类社会所谓的自然、人文等一切,都是人类按照自己生存意识,即价值观念进行总结,描述和形诸人类文字的。
        如语言的产生,系因群居的人类,为了达到生存目的,相互沟通而发展而来。因此,语言的功能,仅限于表达一般事物。而且语言本是一种间接描述符号,代表着个体对某一件事物,笼统含糊的主观经验,绝对有异于事物本来的真相。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因此人世间事务总是利、害交集,是、非互生,所谓的理念和观点都是因人而异,但求趋得利避害,挂一漏万,自以为是,是肯定的。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文明发展到探索人生宇宙真相的阶段,也逃脱不了“有名”的后天局限性。
  最典型的是中国人传承至今的汉字-象形文字的一种,最能反映这一点,是远古中国人将所见万物万事,先画成形,并附于表述的音即语言合成了具备音形义三位一体一种文字,中国人使用汉字的好处在于主简意赅,只要你能认识二千多个的汉字,基本上就可以博览群书了;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追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自然和自身的“有名”过程,即认知过程。
  所以老子说,我们如果不受趋利避害的欲望支配,完全抛开个人的小我和人类的大我,就能体会到宇宙天地万物万事的“本无”奥妙。我们如果在认识到人类是在趋利避害的前提下“有名”万物万事的,那么就可以感悟到万物万事“有名”包括人类文明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老子当然知道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但基于人类作为群居而生存的动物,作为依靠自然而生存的生物,人类个体和整体的欲求应该是有度的,不能损害其他人的基本生存欲求,更不能超过自然的供应能力。老子主张的无欲和无为,主要是针对那些处于人类社会管理岗位的“圣人”而言的,希望他们行“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当年左宗堂被派戍守新疆,途中路过林则徐(已经被免职)的家,林则徐送左宗堂一副对联以示勉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思就是你左宗棠必须要有圣人的海纳百川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才能完成守土固疆大任。
  又如我们作闲看人吵架,因为事不关己,则基本上是无欲状态,虽然当事人互相之间龇牙咧嘴,口沫横飞,恶语相向,恨不得一口将对方吞下,但只是感觉甚是有趣。如果分析双方之态度,对话之内容,其是非曲折也很容易理清楚。这就是体会到了“无欲”的妙处。但如果一方或双方是自己所关心之人,就是有欲了,即使没有介入,但因为与自我利害有关,自然会丧失“无欲”的状态,分析与判断的局限性是难免的。我们常讲“当局者迷,傍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老子接着说:“无”和“有”,同出于道但有着不同的名称,是很微妙深远的,这也是我们感悟大千世界的法门所在。
  身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尤其从2007年爆发经济危机以来,面对铺天盖地的经济全球化,面对漫天飞舞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我手捧老子的《道德经》,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开始解构,解构当今世界最流行最时尚最权威的东西,触得这些高高飘扬的旗帜的背后有不可告人的东西,深虑之,有渗透到骨髓的寒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