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企业“上市陷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09:43

 

经济危机的疑云没有全然消散的时候,中国已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IPO

(即首次公开募股)市场。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2009年的中国IPO市场,沪深股市IPO融资总额为:1,856亿人民币,较2008年增长79%。两市IPO共计97宗,其中上海股市9宗,深圳股市88宗,尽管2009年上半年的IPO停滞,但全年IPO的数量较2008年增长了26%。在2009年的97宗IPO中,有1家香港挂牌的H股公司在A股上市,而2008年则有3家。从全球各交易所的市场市值上看,2009年美国纽约证劵交易所仍以市值97万亿元高居龙头位置而上海及深圳以23.58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

截止现在世界上IPO募集资金最多的公司是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10月其募集资金220亿美元,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IPO”。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发行股票并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募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能够迅速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股权激励方式吸引并留住核心员工。通常来说,企业的股票价格会以高于15倍的市盈率交易。

也正是在IPO巨大财富效应的震撼下,企业的“掌门人”们纷纷露出对资本市场的强烈渴望。

 

一、       “三大因素”确定上市时机

     打算如何上市?很多企业家都认为当然是“越快越好”。其实不然。上市应该是在准确估量企业相关因素后,理智地选择时机。

a企业估值因素

     企业过早上市,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未来的发展。假设某企业上市前一年的利润是7,500万,IPO时的市盈率是15倍,那么企业的市值可以达到11.25亿,出售25%的股权可以融资2.8亿。如果它选择先通过私募融资,发展一年后再上市,当时其利润更高,那么出售同样比例的股权,企业获得融资的金额却可能多出数亿。

     通过IPO获得的融资越多,企业就获得越高的利润增长空间,而这正是IPO后企业表现的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延迟上市,企业的鬼弄和利润同时提升,企业就会获得更多的融资,并在今后产生更大的效益。百度、阿里巴巴、百丽和上的太阳能等企业都是私募股权融资后上市的成功案例。

     对于最好的上市时机,业界早已有很多研究和分析。广泛被接受的观点是,中小企业最好的上市时机是在企业进入成熟期的时候,也就是增速开始减慢时,而不是高速增长时。

b资本总市值

     在上市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要考虑,就是资本总市值。资本总市值越大,交易量越大,股权越流通,股价波动也就越小,这对企业上市后股价的表现非常重要。对于资本总市值达到多大才适合上市,没有一个可以简单套用的法则。通常来说,要在美国或者香港成功上市,资本总市值需要达到2.5亿美金。这要求企业上市前一年的利润在1,200万到1,500万美元之间。

允许资本总市值较小的企业上市的股票市场,一般主要是专注中小企业的股票市场,例如香港的创业板和刚在深圳落户的创业板,或者是流动性比较差的股票市场,例如美国的OTCBB和伦敦AIM。

c禁售期因素

企业上市后,通常对内部持股者有一个禁售期(锁定期)。这个期间企业老板和他的家人都不能出售股份。通常,这个锁定期为6个月甚至更长。对于企业老板来说,如何保证禁售期结束的时候股价仍旧很好,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假如一家企业的老板拥有的股份在公司上市的时候价值1亿,但是等到禁售期结束的时候,这位老板拥有的股份只有500万了,且股票的交易量很小,到那时他想卖股票都很难了。

通常当时间越接近锁定期结束的时候,股价跌得也越低,这是投资者们预期到内部持股者会在锁定期结束后大量减持股票的结果。

企业上市有非常多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却常常被忽视,企业老板通过出售自己的股份实现个人财富的增值。通常,一个企业的老板大部分个人财富都在企业里,而不是在银行里。上市的一个重要好处,是可以使老板的财富不要过于集中于自己的公司,从而降低企业老板个人财务风险。例如企业老板可以出售很小一部分股份,把获得的现金放在银行或者购买地产,这样企业老板不仅仍旧拥有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还可以有更多的现金用于其他支出。

二、       到哪里上市

    企业在选择上市地点时,需要进行理性的权衡,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定位,还要对不同证劵交易所和市场投资者的比较优势进行评估。

从成本角度看,不同交易所由于上市条件、监管规则、交易规则等的不同,引起上市的交易所所属国家的资金供给量不同、交易所的品牌效应不同,造成企业通过股票发行所获取的溢价收益不同;从企业发展战略看,早不同交易所发行,对企业的战略形象、国际知名度影响不同。企业选择海外不同交易所发行股票,应该充分考虑企业融资成本、融资收益及企业发展战略三个方面的关系。

全球各个国家的不同交易所在发展中也采取了差异化、专业化的战略,这意味着不同的交易所集聚的投资者不同,深层反映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行业选择等的不同。进行海外上市,要根据企业所属行业、企业筹资的风险程度等选择上市地点。纽约市场是传统行业和传统性公司偏好的市场,纳斯达克则更多的是高科技或新经济行业或企业集聚的市场。这种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分属不同交易市场的情况,在英国、日本等都存在,但就高科技行业或新经济证券交易市场来说,纳斯达克在全球更具有知名度。

对于中国内地企业而言,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是最主要的海外市场。

“全世界的交易所都已经意识到,现在证券市场增长的潜能来自于中国内地,谁不来争取就是谁的损失。”香港知名投资银行家温天纳说。选择多了自然是好事,但相应也带来了一个如何取舍的问题。从海外交易所的角度来看,每一家都自认为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地”,但对内地企业而言,需要从融资成本、发展战略以及最大限度提升知名度等多方面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上市地点。

 

中国企业首选的三大资本市场比较

 

优点

 

缺点

国内上市

1、上市的成本较低。

2、维持上市地位的管理费用也较低。

3、能够提升公司和企业品牌在中国国内消费者中心的形象和知名度。

4、国内投资者对中国的企业、行业和品牌了解较多,因此国内投资者可能愿意给出更好的价格,以及更好的流动性。

5、国内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比香港、新加坡和美国高。

 

 

1、国内上市要通过证监会的批准,而批准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要在美国和香港上市,同样要经过当地证交会的批准,但这个过程比较透明。

2、即使通过了证监会批准,通常企业还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上市。而等待时间是不确定的,可能半年一年,也可能是几年。

3、中国的股票市场的波动要比美国和香港的股票市场波动大。这给中国企业家造成很多企业规划上的麻烦。

4、国外的投资者不能自由地购买上海和深圳A股的股票。这其实限制了潜在投资者的数量

 

香港上市

1、上市的流程要比国内的快。

2、上市成本比美国低,而政府监管却比美国少。

3、国际、香港本地和中国内地投资者都对中国公司有兴趣,并都可以投资中国公司的股票。

 

 

1、香港股市的变化不仅会受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而且会受美国和欧洲股市的影响。这是一种市场关联现象。

2、中国上市公司在香港市场的市盈率通常都低于内地。

美国上市

 

1、是全球最大,最国际化,流动性最好的股票市场。

2、是世界上监管最严的股票市场,因此通常情况下波动不是很大。

3、如果企业的利润达不到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的要求,也可以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

 

 

 

1、信息披露和监管费用较高。

2、上市前和上市后都需要企业老板投入大量精力来满足监管的要求。企业高管对公报中的某些错误有个人连带责任。

3、要在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上市,企业必须要达到足够的规模,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本总市值来保证股票的流动性。

 

三、       上市不简单

    上市,尤其是在海外上市,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有资料表明,一家大公司去境外上市,背后会有20多家中介机构、上千人为它服务,评估师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投行、财务顾问、审计师、律师、转账银行、印刷商、公关公司等,如果在境内外同时上市,为满足不同资本市场的要求,这些中介公司便会因资质不同分成境内和境外投行、审计师、评估师等。在这上千的中介服务人员中,审计师人数最多。公关负责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推介、媒体宣传、股东培训等工作,培训内容不仅包括面对媒体该如何说话,甚至包括领带要怎么打。

中国工商银行上市之前,已有40多家中介为这家资产庞大的公司忙碌了近两年。因为是在A股和H股同时上市,它的保荐人、承销商、评估师、律师等都因资质而分为境内外两组。如A股的评估师是中联资产评估,H股为仲量联行西门;A股的发行人律师是金杜律师事务所、承销商律师为海问律师事务所,而在H股上市除了要满足中国法律的要求外,还要符合香港和美国的法律,所以工行又聘请了史密夫律师事务所(香港法律)、美国达维法律事务所(美国法律)为自己在H股上市的法律顾问,同时也为承销商聘请了两家法律顾问——富而德律师事务所(香港法律)和美国谢尔曼斯·特灵律师事务所(美国法律)。中金、工商东亚融资公司等承销商的律师费,也是由工行支付。

四、       不要迷恋上市

     上市是一场华丽的资本盛宴,但上市不可能成为企业良性经营的“万灵丹”。君不见,每年有多少企业在IPO后折戟,升值付出惨重的代价。调查显示,企业上市3—6年后最容易出现经营和财务危机。

     IPO能推动企业成长?企业的成长是战略与管理能力的有效匹配,企业能否抓住IPO所带来的机会,能否使战略有效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能力。

     IPO能增加消费者信任程度?IPO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单知名度并不代表美誉度,也不代表企业产品品质的提升,更不等同于消费者的信任度。

     IPO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会提高?上市后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也给竞争对手提供了更方便的研究机会,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反而是下降的。另外,对资本市场缺乏了解而进行的一些不规范操作,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有了资金就能产生效益?由于不知如何使用IPO获得的资金导致的盲目投资,导致企业划入亏损甚至死亡深渊的例子比比皆是。此外,海外上市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很多企业也并没有预料到,不少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学费。以海外上市为例,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对海外证券市场的要求不理解,以及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误解。即使对于新兴的互联网和IT企业,国内经营模式与海外也完全不同,在市场无法理解这种差异时,企业公开上市的价值仍要大打折扣。比如SOHU、网易就曾不被投资者看好而低迷;在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拥有全球第一市场份额的中星微电子,在纳斯达克上市时也只获得8,700万美元的融资。

上市从来不意味着企业所有的问题都有能得到解决,也不意味着企业管理就能借此骤然提升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层次。它更像是一剂猛药——在为企业提供充裕资金的同时,还伴生出一些管理的难题,而且由于资本的急骤扩张,企业有了将规模迅速做大的可能,如果决策不当、盲目投资,它反而使企业滑向危险的边缘,甚至加速企业迈向死亡的脚步。不要疯狂的迷恋上市,上市不是传说,它是一系列管理问题的开始。

中国企业“上市陷阱”是指你的企业不能违背发展规律而上市,那会把自己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