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重温毛泽东《祭黄帝陵》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59:52
',1)">
清明时节重温毛泽东《祭黄帝陵》有感
作者:唐尧
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是轩辕黄帝。黄帝,缔造了我们中华民族,创建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开创了中华文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也是开创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帝的圣陵,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南部的黄陵县城北一公里处的桥山之巅。黄帝陵是196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古墓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华夏儿女的“根”,已成为炎黄子孙举办盛大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据相关记载黄帝年间的大事记如下:黄帝9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黄帝18年,贯胸氏来宾,长股氏来宾;黄帝19年,令德行于天下;黄帝30年,厌政,乃以广成子为师;黄帝36年,昌意降居若水;黄帝58年,时天下大治,乃采首山之铜,而铸三鼎于荆山;黄帝59年,三鼎铸成,帝陟于荆山,葬于桥山,大臣左彻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庙飨之,诸侯大夫岁时朝焉。《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圣地。
黄帝陵前有一亭子叫祭亭,亭高7米,宽10米,深6.15米,有八根柱子支撑,正面四根柱子上分别挂有:“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奠华夏宏大业基始祖恩德泽万世大业,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的对联,亭前正面中央的台上置放着供桌、香炉等祭祀用品。祭亭内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有独具个性的“黄帝陵”三个大字,为一代文豪郭沫若手书。据介绍,1958年,黄陵县人民委员会致书毛泽东主席,请求主席为复修的黄帝陵题字,毛主席看后说:“我在抗日战争时期写过守祭文,题字的事,最好叫郭老去写。”随后将信批转给郭沫若同志。同年5月,郭老把字写好并寄给黄陵县。1963年,当地政府修复桥山祭亭时,便将郭沫若手迹刻在石碑上,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派遣林祖涵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来到黄陵县桥山祭拜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宣读了毛泽东主席写的这篇《祭黄帝陵》。文中,毛泽东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伟大始祖轩辕黄帝缔造中华民族、开创中华文明的伟大功绩。并表达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亿兆一心,战则必胜”的决心。《祭黄帝陵》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珍贵的名篇,也是一篇气壮山河的抗日宣言。
今年的清明节,2010年4月5日,将是毛泽东主席《祭黄帝陵》发表73周年。在此之际,做为一名炎黄子孙,以崇敬的心情重温毛泽东主席《祭黄帝陵》,追思缅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缔造中华民族、开创中华文明的伟大功绩。同时,也缅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的伟大功勋。
祭黄帝陵
毛泽东
1937年4月5日
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
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
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致辞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事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这篇祭文,实际上是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发布的号召全民族抗战的宣言书,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民誓为抗日救亡之先驱的“出师表”。这篇祭文》次日在延安《新中华报》的一篇题为《苏维埃代表林伯渠参加民族扫墓典礼》的报道中披露的。在这篇祭文前,点明此次祭祀活动的意义:“苏维埃政府代表苏区内全体公民,为对中华民族之始祖致敬,并表示誓死为抗日救亡之前驱,努力实现民族团结计,特于五日派遣代表前往参加。”
其实,国共两党都是“四言体”的祭文。国民党的祭文32句;共产党的祭文56句。国民党的祭文除小序“焕发我民族之精神”一语尚有些现实感外,其他都显得很程式化,通篇限于追述黄帝功业,一句未提团结抗日之事;共产党的祭文用8句概括黄帝的伟业,其余均写炎黄子孙的现实遭遇和共产党的昭告明志,各党各界,求同存异,同仇敌忾,共御外侮。还我河山,卫我国权,凤凰涅磐,正气浩然。这在历代祭文中出类拔萃!
—— 附:国民党中央党部祭文:
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民族扫墓之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追怀先民功烈,
欲使来者知所绍述,以焕发我民族之精神,特派委员张继、顾祝同,驰抵陵寝,
代表致祭于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
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
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
始作制度,规距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
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
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
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俎豆,来格来歆!
尚飨!



毛泽东抄录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京、渝、汉公安局参与和支持群众纪念毛主席的活动,很好!
去年12月26日前后以来,不少地方公安分局的干警们,比如北京丰台、重庆大渡口和武汉东湖等地一些公安分局的干警参与、支持和协助地方部分群众开展纪念毛主席的活动,使得这些地方的纪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既没有发生争论,更没有发生对抗,群众与政府之间、群众与干警之间不仅少了隔阂,而且增加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情。
为什么说这是好事请呢?
因为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新中国的开创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国父。纪念他,继承他的遗志,让新中国真正成为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这是全体华夏子孙的共同意愿。人民群众自发地纪念这位伟人,国家机关参与和协助,也是一件本职工作,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性质和宗旨是完全相符合的。人民群众也是十分欢迎的。这对于增加干群之间的沟通,密切干群关系,对于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反,个别地方,如河南郑州2009年曾经在当地政府主要领导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公安干警或便衣对于群众纪念毛主席的活动横加干扰,把人民群众自发地纪念自己的领袖毛主席的活动,如蒋介石视共产党为敌一样,发生了对抗并出现了抓捕人的现象。这样,就将自己置于与人民群众相对立的地位,将自己置于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就是与党的性质和宗旨不相符合的现象,也是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相违背的。因为这不仅造成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政府和人民之间的隔阂,影响了党和人民群众相互之间的沟通,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团结,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有人民的敌人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国家感到高兴。个别地方的这种错误做法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一大因素。
当然,个别地方处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也是有他们的理由的。说来说去无非是人民群众怀念毛泽东时代,等于是批评了当代的一些领导者,而使当代某些领导人很尴尬难为情,没有面子,觉得没有权威。实际上,这是非常愚蠢的、狭隘的意识。
毛主席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就曾经针对有些领导压制群众的批评意见说过:“……要在县委委员以上几十万人中发动一下大鸣、大放、大字报批评领导。……群众骂你一顿出口气,并没砍你的头,撤你的职,这是蓬勃的战斗的情绪。……”。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还曾设想通过办对立面刊物,来加强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和各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监督。天津和南京有人写信反对他,他仍然说:“但精神可取,我看是好的。”一个被人民崇敬的伟大领袖,也有人批评他甚至反对他。而今天,群众自发地纪念毛主席,或者借此也批评一下政府中的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不是也很好吗?真正的共产党人哪有害怕群众批评的道理?现在的许多问题泛滥成灾,发展到祸国殃民而不可收拾,什么原因呢?就因为缺少了群众的批评监督。如果让群众的批评监督开展起来,当代中国就不会发展到今天危机四伏、岌岌可危的地步。
所以,京、渝、汉等地政府机构中的人参与和协助群众纪念毛主席的活动,活动中出现批评政府的现象,也并不横加阻挠,就是很好的现象,是好事,值得肯定和发扬。由于人民群众越来越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群众性纪念毛主席的活动会越来越频繁,规模将越来越大,这将是不可阻挡的必然发展趋势。对于这种趋势,因势利导地参与和协助,只有益处,而无任何坏处。相反,如果像河南郑州曾经发生拘捕纪念活动组织者那样,只能起破坏和谐稳定的反作用。
清明节来了,有些地方群众已经开始了纪念毛主席的活动,不几个月又是9月9日和12月26日,以后每年,世世代代,纪念毛主席的活动会很多很大。因此,在这里建议各地不要像河南郑州曾经犯下的错误那样去捕人,而应向京、渝、汉等地学习,与人民群众一道参加纪念毛主席的活动,变被动为主动,于社会和谐稳定一定是很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