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阶段性与突破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2:31:01
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 蒋国珍
 
为什么日常教学中教师很少使用信息技术?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技术?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装备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合适的教学资源,并提出“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类似的表达还有:“硬件设施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所谓“路”和“车”的问题),人才培养是关键”。而我们在北京部分中小学的研究表明,有了软硬件,即使有较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教师培训,信息技术也不一定就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普遍、持续地用起来,真正发挥作用。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困难和障碍,首要障碍并非是缺乏适当的教学资源。
一、课堂教学信息化的阶段性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不是将信息技术引入学校,而是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即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在课堂,突破口是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要让信息技术真正进入日常课堂,绝非是一个简单的“路”和“车”的问题,“路”和“车”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教育、教学层面的问题。我们以及国外同行的研究都表明,课堂教学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技术操作阶段、技术采用阶段和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虽然不同学校、不同老师在各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遇到的问题各有差异,但每一阶段都有其突出的障碍(我们和实验校的老师称之为“坎”),每一道“坎”都可能将信息技术挡在教室之外(见下表)。每当越过一个障碍,都让人感到柳暗花明,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障碍又会凸显。
 
课堂教学信息化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障碍
 
主要障碍
问题特征
技术操作阶段
软硬件故障;
软件功能的不熟悉;
硬件操作不熟悉。
多种硬件,连接复杂,系统不稳定;
故障得不到及时排除,影响教学;
软件功能复杂,难学、难用。
技术采用阶段
资源缺乏问题;
教学设计问题。
教师不知道如何寻找合适的资源;
没有形成选择、使用资源进行教学的意识;
资源、技术的不当使用。
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传统教育理念;
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应试教育环境。
“电灌”——新型的灌输式教学;
应试压力让学校和教师不敢大胆使用技术。
二、“整合技术”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个突破口
出于对信息技术的新鲜感或对教育信息化的期待,大部分教师都很愿意尝试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从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在经历了最初的几次挫败后,大部分教师在第一阶段即选择放弃,事实上,这些教师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寻找合适的资源”的状态。在很多教师看来,电脑、投影仪等只是“设备”(这些设备也的确就是些通用设备),而非“教具”,它们与日常使用的粉笔、黑板完全没有关联,并非完成日常教学任务所必需之用具。这种现象与微波炉在一些家庭基本闲置的状况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尽管说明书上介绍它能烹饪出多种美味佳肴,但是,没有多少中国人愿意放弃“火+锅”的煎炒烹炸。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课堂教学信息化遇到的首要问题不是缺“米”(教学资源),而是新“炊具”不好用,或者不习惯用新“炊具”、不会用新“炊具”。这种情形下,即使有“米”,“巧妇”也难为之。我们的结论是:将信息技术挡在课堂外的是“技术”本身,不合理的技术方案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重障碍。
因此,要课程整合,先整合技术。“教育科技,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创新思路上,是要从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功能和开发者特长、爱好出发;要适应教师,而不是试图改变教师;要让新工具帮助教师,而不是去束缚教师;体现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策上,就是要引导企业开发人性化的、专业化的教学产品,推荐一些适合教师需要的、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比较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l         多媒体、一体化(如,将黑板、粉笔、电脑、投影等整合为一体,去掉电脑的一些多余功能,满足教和学的需要);
l         稳定性、可靠性高,免维护;
l         操作简单,易学易用;
l         性价比高。
 
“整合技术”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个突破口,而只有实现第一个突破并进入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二阶段,大力建设教学资源才可能有意义。如果软、硬件难学、难用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观,如果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没有真正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将资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投入越多,闲置就可能越多,浪费就越大。至于让教师“人人动手做课件”,更是事倍功半,舍本求末。
三、根本突破在于教学改革与信息化的互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两大研究主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教育信息化,最终的落脚点在课堂、在教学过程。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如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粉笔+黑板”为工具实现起来局限性很大,而信息技术应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从技术角度看,“粉笔+黑板”的功能更适用于传授式教学,而难以用于“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然而,“传授”和“接受”的惯性依然很大,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很多愿意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教学方式还是灌输式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往往并无优势,甚至是画蛇添足,沦为一种新的灌输式的教学——“电灌”。“灌输式”教学的后果是:学生脑子里装满了太多的答案(已知的知识),而发现、探求未知的意识被削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创新思维被束缚,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导向与中小学课堂现实间存在鲜明的反差 。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如果教师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引导学生质疑、合作、发现、探究”,信息技术就可能成为教改的重要工具,即创设“质疑、合作、发现、探究”情境的工具,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并且,信息化带来的教学效率的提高,使教师有时间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哪些视觉偏好的学生、擅长主动参与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
 
2年多来,在与北京的几所中小学合作中,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已经从初期的“尝试”、“采用”技术,向“创新使用”技术阶段发展,也有不少教师中途选择了放弃。这种阶段性的特点告诉我们,基础教育信息化不能采取一个模式,一种思路盲目推进,而应根据不同阶段特点,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我们的感悟是:“以信息化支持和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引领信息化”是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根本突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