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业信息落地之惑 CIO俱乐部-计世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2:42:29
破解农业信息落地之惑
2005-12-9 8:35:56

为探索如何解决农业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上半年,本报记者曾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福建省三明市的“农业155”模式。时至今日,全国各地又涌现出多种有效的可行模式,本报记者深入调查了甘肃、山西、湖南、
河北以及福建等省市,希望通过归类的对比分析,为读者提供可参考与可借鉴的思路。
甘肃:学校解决“最后一公里” 200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甘肃省金塔县红光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朱小小在放学的路上看到父母及村人们正在给双层双株棉花打顶尖,忙上去制止说: “这种棉花不能打顶尖,不然就会减产。”听了小小的话,父母停下手中的活,小小把《经济信息导报》交到父母手中,还指着有关双层双株棉花的那一栏说: “看报纸上是这样写的。”于是村民们开始停止了打顶尖,因为他们知道,小小的报纸是来自“金塔经济信息网”的,是老师让带回家的,肯定没错!到了收获的季节,没有打顶尖的棉花果然增产了。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最狭窄的地方,人称312国道“盲肠”,深受地域偏僻、信息封闭之苦,农业生产、销售与市场需求经常脱节。2000年,沈俊涛从省政府下派到金塔县挂职锻炼任副县长,他发现金塔县在农业信息化上存在着一个断层: 一方面,县里的经济管理部门大多数配备了计算机网络设备,拥有大量的农业信息; 另一方面,农民家里却很少有计算机,“有的村只在村委会有一台计算机,可是村长却锁着房门不让大伙用。”“‘最后一公里’的缺失隔绝了网络社会和农村的联系,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只能望洋兴叹。”沈俊涛说。 2001年,在沈俊涛的倡导下,金塔县创造了一种以学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金塔模式: 金塔县组建了县级信息网络中心,利用网络,在‘在金塔经济信息网’的信息平台上设置了《经济信息导报》栏目,每个月两期,从县里的各部门网站和其他网站收集各类农业和市场信息,然后在全县各村小学设信息点,由村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下载打印信息导报,放学后带给父母和邻居。农民的反馈意见也由小学生返回到学校,学校收集整理后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回馈到县信息中心。 “经过国家‘校校通’工程后,现在村里的小学校大部分都有了计算机,还开办了计算机课程。因此,中小学是传递农业信息的最理想途径。通过下载导报,学生们掌握了计算机的技术还能把农业信息带给千家万户。”金塔模式没有依托传统的乡政府、村委会的行政途径,而是把学生作为传递农业信息的生力军。 红光村农民张建国2004年春收购18吨玉米后,价格却持续下跌,无奈之下,他想起了儿子从学校带回来的信息导报,从上面看到“玉米价格将在今年下半年上涨”的预测。张建国半信半疑地打消了赔本出售的念头等待时机,结果没过多久,玉米价格果然开始上涨。他高兴地说: “科学就是有道理,不然我就赔大了。” 利用学校的资源,金塔县实现了“网络连乡村,信息进万家”。然而,把信息通过《信息导报》发送到农民手里只解决了信息的正向传输,怎样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愿望,同样是信息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受到很多不稳定因素的控制(如气候、政策导向、病虫害等),可变性非常之高,农民在有具体需求时,向谁反映呢?沈俊涛也承认,县信息中心通过学校收集反馈信息的做法也会出现“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情况。“我们的任务是大范围普及日常信息,种植什么农作物挣钱,怎样防治病虫害,这些信息的周期比较长,一般情况下变数很小。但是像突发病虫害、天气骤变等情况只能通过相关的部门去解决了。” 在解决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探索中,金塔模式抛开了传统的政府体制,将村小学纳入农村信息化的体系中,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同时,也受到颇多质疑: 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并不对农业信息的传播负有责任,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县信息中心有权力要求学校将下载传递信息导报以及收集家长反馈信息作为老师的考核项目吗?农民的需求信息经由学校一层层到达县信息中心,再由学校一层层反馈下来,在这样的过程中,谁来对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负责?如果是县信息中心负责,那么它如何制约学校?如果是学校负责,它有这个权力吗? 尽管面临着诸多质疑,沈俊涛依然坚持着金塔模式。他说,对于金塔模式在甘肃的推广,他已经拟定了五年计划,在省政府的支持下,到2010年,金塔模式将在甘肃大部分农村变为现实。 湖南:“1+1>3”与“订单农业” 筻口镇坐落在波光淼淼、风景秀丽的洞庭湖畔。全镇有农业人口5.8万人, 耕地6万多亩,素有湘北第一大镇之称。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2000年以来,筻口镇作为国家863智能化农业信息工程湖南示范区岳阳中心示范区推广应用的重点示范乡镇,在国家863-306主题办的悉心指导下,“电脑农业”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和经验。在这里就有一个“1+1>3”的故事。 实施“电脑农业”推广项目以来,筻口镇农技推广站装备起了电脑并安装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与原有“四级农科网”的农技推广模式相比,可算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里,农技推广站的农技员们做起了信息社会的“信息生意”。 一位农技员向记者介绍: 我们通过市里组织的培训,熟悉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的使用方法,回到站里以后,就为农民提供免费咨询,农民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给他打印出来,收一点成本,基本上是1元钱/条。这种方式很受欢迎,来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农忙的时候,乡亲们都说这个东西好,我本人也从专家系统里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们现在采用两种服务方式: 一是热情接待农户到站上来进行咨询; 二是我们也会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定期到田间地头去进行现场服务。 湖南省科技技术厅农村科技处的李凯宾说: “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这只是农技站服务农民的一部分,他们还采取集中技术培训、印发电脑农业简报等多种形式,开辟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途径。” 农技站站长介绍: 过去站里包袱比较重,缺人员、少资金,工作缺乏活力; 现在可大不相同了,每年来站接受服务的农民有五六千人,实施“电脑农业”项目后,筻口农技推广站焕发了生机。一是技术资料能卖到钱,以往提供的技术资料呆板、单调、价格高,与农民的实际需要有差距。现在打印的“电脑农业”资料,每份1元钱,农民抢着要,仅这一项年收入就有3万元。二是带活了站里的全盘工作,农技站组织的农业生产资料,不但在本镇畅销,而且周边乡镇的农民都来购买,生意很旺。今年该站组织调入的嘉育948、岳优63品种以及洞庭尿素等都被一抢而空。 一个成熟的电脑专家系统加上一个熟练的农技员,使农技推广站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1+1>3,这就是故事的来由。 其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公式,它通过实施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新的模式,创新了农业技术的传播手段。不但如此,在常德示范区“订单农业”也搞得有声有色。 以农业生产为生的大户农民对自己生产的粮食的最终落户十分在意,而灌车湖村却有着与一般农民不同的经历。在灌车湖大面积稻田中间的标牌显示,这里既是电脑农业的核心示范区,又是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优质稻示范基地,水稻品种全是“金优117”,两年来平均亩产都在600公斤以上。 据介绍,为了给“电脑农业”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常德市科技局积极与上市公司“金健米业”联系,采用合办、联办的方式,把“电脑农业”的推广和公司优质稻生产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电脑农业”加“订单农业”的立体推广模式。他们的做法主要是利用智能化农业水稻专家系统软件指导水稻生产,通过印发资料、举办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等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优质稻的生产技术。 河北:“三电一厅” 藁城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中南部,紧邻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距首都北京264公里。藁城是传统的农业县市,其农业信息服务主要是建立了以电视、电话、电脑三种主要信息服务方式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三电一厅”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通过该系统及时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信息、物资等全方位服务。 利用“电脑”,架设信息高速公路。藁城市是农业部首批县级农业综合信息网络建设示范县,早在1999年就建立了藁城市农业信息网站,设立了“藁城市情”、“名特产品”、 “市场价格”、“供求热线”等专题栏目。形成了上连部、省、市,横连农口各部门,下连乡村户和农业企业的计算机服务网络,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支持。同时还建立了优质麦、无公害蔬菜、龙头企业和特色产品专题网页,免费为广大农民发布供求信息。各级农业信息服务站一方面搜集国际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通过筛选、分析、整理、加工后,及时向农民发布; 另一方面,把本地的产品、供求、招商等信息在网上发布。另外,每日定时采集全国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转入智能电话热线数据库,方便农民及时查询。 利用“电视”,建立信息传播渠道。藁城市是河北省首批“农技电波入户工程”试点县(市),1997年建立了农业制片中心。制片中心主要由采集部、演播室、控制室等构成。在县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农业专题节目《藁城农业》,将广大农民最为关心的生产技术、市场动态、价格行情、供求信息等制成专题节目,在电视台播放。截止目前已播出不到400期,拍摄积累素材1万多分钟,建立了比较丰富的农业声像资料库。 利用“电话”,开通信息查询热线。2002年,藁城市建立了农业快易通综合服务中心,开通了农业智能电话查询系统,用户在本地任何一部电话上,只要拨入特服号96356即可进入系统,实现直接拨号查询; 同时还可以直接转入农业专家座席,与专家直接对话。为能及时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他们还配备了农业快易通服务专车,农业专家乘坐服务专车,携带各种便携式速测设备、技术资料和一些农民急需的小型包装的农药、化肥、种子等农用物资,到现场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为了方便农民拨打电话,编印电话号码薄9万多册免费发给安装电话的每户农民。 利用“农业科技服务厅”,设立信息服务窗口。为更方便广大农民咨询农业信息,2004年3月藁城市又投资建成了集多功能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厅,向广大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厅建筑面积108平方米,分为农业专家咨询服务区、农技触摸屏查询服务区、名优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即时信息发布区、农技科教片放映区、农业科技书刊阅览区及农业信息因特网查询和发布区等7个服务区。 近期,河北省与河北移动合作搞起了河北农业短信服务,主要是农业致富信息,只要你发短信xx到08678,就能定制相关的服务,一个月15条,3元钱一条。例如“最新致富信息”: 莲藕南方便宜,北方贵; 湖北武汉市场价为每公斤1.0元,山西太原批发价为每公斤1.6元; 莲藕制成藕粉将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藕粉是我国一种传统食品。 福建:155=“要服务” 从一开始的110、188、168,到155福建省的农业155热线,福建三明市农业局局长林少钦有着深刻的印象,“如今,农村已经逐步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的洪流中,不可能一个农民只从事一种农作物,而且农民的工作也牵扯到很多方面,如种植业、养殖业等,他们非常需要我们的服务。需要一个技术上手把手、面对面的,甚至是上门提供政策法规的服务。我们几千名农业科技干部工作在一线,通过农家155服务热线来为农民们服务。” 乡镇农技站转变为农业155服务队是三明市农业服务模式转变的集中体现。洋溪乡是三明市梅列区的一个山区乡镇,离三明市20多公里。洋溪乡农业155服务站把农技站、林果站、畜牧站、防疫站、经管站等整合在一起,经管站主任龚雪娇担任155服务站的站长。每逢当地的圩日(北方称为“赶集”),不断有农民进来咨询到哪里买种子、到哪里买化肥等。简单的问题,龚雪娇当面就能答复; 碰到复杂的问题,只好上网找答案。龚雪娇说,平时155服务站有人值班,有的问题电话就能解决,有的问题需要到现场去解决,如给猪治病、林木大面积死亡等。 农业155乍一看只是一个电话热线,殊不知在这热线的背后有多少人在支持着它的运作。林少钦说,对于每一个农业科技干部都有其工作记录——农业155服务手册。什么时间、对象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答、用了什么措施等,都要做好记录作为评定年终考核以及评职称的标准。今年我们又设立了专家顾问组,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特长就会安排不同专业的咨询,在农业155信息手册上会有各个专家的详细介绍、照片、电话。在咨询程序上,原则上是,从下往上走,乡里能够解决乡里面的人员给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县里解决,县解决不了,市里解决。 林少钦说: “其实,信息化主要是跟专业大户、龙头企业有重大关系的,因为他们有电脑,他们能够得到我们的信息。但是,大部分农村的老百姓是没有电脑的,还有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他们农业155的意识还是比较谈薄,而且根本没有联系方式,这些偏远落后地区的信息就非常少。但是这些农民种地亩数也有限,不会对整个大局带来很大效益,目前要想都普及到是不可能的。” 山西:自己建网成本低 山西地处中部,经济并不是十分发达。其阳泉市在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对于硬件设施的建立程度在全国可谓是数一数二。 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主任王梦庆说:“我们跟全国所有城市不同的特色之处在于,从1999年开始,我们市政府自己建设光纤,自己铺设网络,市级地区已经基本达到了90%,除了一些很偏僻的地方,基本上所有的主要部委局都已经连接起来。”王梦庆表示,自己建网对我们来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初我们没有建设自己网络的时候,发现所有政府部门都是自己买设备、建机房、培养人员,到最后全部工作都是为电信运营商打工。因为阳泉市是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给电信运营商的租金交不起。于是,我们建设了一个造价一亿多元的城域网,市财政部投入的成本是二三百万元。然而,到县级、乡级由于铺设的线路太长,此时再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租用他们的带宽。 在谈到农业信息如何传递到老白百姓手中时,王梦庆介绍,目前他们的做法就是对某些人员进行电脑培训,之后让这些人带着自己的技术和知识往老百姓手中传递。在此过程中,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农民认不认这个网络信息,更重要的是村委会能不能把信息传达到农民手中。其实,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此外,整合收集信息的方式也只是局限在农科所在互联网上收集信息之后把信息结合本地情况做一个整合发布到互联网上,即在政府现有的物理网络上做一个网页,做一个栏目,成本在1000元钱左右。 山西虽然有优越的硬件条件可以利用,但是距离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还很遥远。怎么利用现成的硬件资源,创造良好的人才条件以及服务模式,对于山西来说势在必行; 否则花大力气造出来的网络也只能是形式上的工程,中看不中用。 评 论 不能白交学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生产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等一系列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无一不与信息化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曾提出“十一五”期间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五项工作,其中第一条就是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如今,在党中央的政策指引下,各省市地区都在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旨在改善农民的生存方式,改变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局面,而农业信息化能不能进行到底,关键是看其是否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目前,农业信息无法落地,恰恰是阻碍农业信息化转变为实际效果的最大障碍。记者通过对几个地区不同的农业信息化模式过了充分的理解和对比之后,感慨颇多。 山西仍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基本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统筹规划,投入了还没有产出。 甘肃省倒是务求实效,通过学生真正想把信息传送到农民手中,模式也别具特色; 只是将教育部门作为其信息传送的重要中枢,老师和学生负责信息的传递和收集,不知是否符合长远发展。再有一点,它只注重基本信息的普及,而对特殊、特大的突发事件则无可奈何,还是不能解决农民的特殊需求。 河北模式可行也丰富,政府需不遗余力地推进,力求让信息能够到达农民手中,这才是真正的功绩。 其实,我国的农业信息化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各方面人士的高度关注,如何摆脱“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为“三农”带来切实的成效才是关键所在。互联网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应关系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中,落后地区的信息传播事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要想加快农村的发展,必须让农民自己拿起信息化武器。所以,如何让农民能够真正到互联网上“遨游”,直接进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行列; 如何引导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进入互联网,防止“互联网恐惧症”的产生和蔓延; 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和条件把当地具有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人才留住,并施展其才华,这些都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地区存在的问题都是缺乏统筹规划、信息无法真正落地。在我们开展了多年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之后,在我们投入了不少学费之后,必须针对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为农民带来实效,学费不能白交!(ccw)
(网页编辑: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