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怎能成政治任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1:20:22
科研怎能成政治任务 2010年04月02日 10:16 科学时报 【 】 【打印共有评论0

《从合成蛋白质到合成核酸》 邹承鲁等口述 熊卫民整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9年6月出版 (资料图)

早就听说了“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要出版的消息,然而,只是在读了《从合成蛋白质到合成核酸》一书,才真正接触到了这套丛书,而且,阅读还是颇有感受的。

与通常的口述史略有不同,这本书,实际上是围绕着书名中所提示的主题,对于参加了相关工作多达26位人士的访谈的合集。而书名所提示的主题,指的是在20世纪中国生命科学史中,颇有里程碑意味的三个重大成就的取得,即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以及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其实,就此书作为一本将三个相关事件的多人访谈合集这一形式来说,也可分好坏两方面来说。就好的方面来说,是因为可以看到众人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叙述,这可以让那些重要的事件在读者看起来更有立体感;但与此同时,因为每人叙述的篇幅有限,相应地,提供的信息量就会偏少,对于历史事件表现的深度和连贯性会有影响。实际上,此书更像是作者(也即口述史的访谈者)为其研究而做的访谈笔记的整理版,除了通过受访者的讲述而将这三个事件展示给读者之外,更可以作为一份重要的史料作为后人研究的基础。当然,如果不那么沉重地想,哪怕是对于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普通读者,这种比较通俗的口语叙事,也会让人们像读故事一样,更容易地拉近读者与历史的距离。

当人们回顾20世纪中国科学史,特别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科学史时,在国际背景下可以自豪地夸耀的重大成果为数并不很多,而像“两弹一星”和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可以算是其中最重要的几项。但当人们真正深入到这些事件背后去作深度发掘时,总是会发现一些与现在用以张扬辉煌成就的“官方”历史叙述有所不同的,更带有些许耐人寻味的外史意味的内容。在这本书中,虽然在多篇访谈里涉及到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一些研究过程的细节,但贯穿全书给人以最深刻印象的,恐怕还是“政治”这个关键词。

对于没有经历过“文革”以及“文革”前历次政治运动的人,以及作为相关历史之旁观者和局外人的外国学者们,要真正理解在“文革”前和“文革”中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包括科学研究的特殊情形,实在是有些困难。而在那个时代的事情也确实与今天太过不同。偏偏此书叙述的三个事件,又都发生在“文革”前和“文革”中,这对于此书相对年轻的访谈者显然是一个挑战。但在访谈者的努力和受访者的配合下,此书还是向人们揭示出了许多在今天似乎不可理解但在那个时代却又如此自然的东西,可以为人们进行更多的思考提供有意思的材料。

比如说,在那个时代,在整体和普遍的意义上国家并不重视科学的情况下,为什么会上马这样的项目,许多受访者提供的相对一致的答案是: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扬国威。也就是说,那时,能够有些“反常”地动用如此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特别像是那种可以不计成本的多家单位合作以及在研究中的“大兵团作战”的研究方式)进行这样的基础科学研究,最为首要的动力、动机,并不是我们经常说的通过科学研究而发现“真理”或认识世界,也不像今天这样更为强调研究工作的经济前景,而只是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形象。这与当时以及后来延续更久的我们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做法颇有相似之处,即为国争光是第一位的,而为了人民强身健体的体育之本来目标却被忽略。这就使科学研究成为了可以用来“献礼”的一种政治任务。

在那个年代,还远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如此急切地追求诺贝尔奖的动机,但如果抛开表面上的时代差异,在我们今天如此热衷于诺贝尔奖的背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看出一些深层的相似呢?虽然书中叙述的三项重大发现都很了不起,在研究过程中,也并非有意识而是作为副产品留下了一些人才上、经验上和学术上的积累,但这三个重大成果实际上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我们可以说,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那时的科学研究工作是不正常的,但历史总是可以让人们去联想一些事,在今天,我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也还以为国争光为动力想要在科学领域中争诺贝尔奖,以致于以获奖为目标来设计课题,重点投入,那样能够带来中国科学在整体上的理想发展吗?从更务实的角度来看,那样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实际,又意义何在呢?

西方近几十年来以科学为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像科学的社会建构论这样的观点,而像这本口述史所展示的,也可以说恰恰正是在中国当时的那种背景下,科学发展的政治建构的一个突出的侧面。如果再以更高的期望,笔者倒更想看到类似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意味的,对于在那种特殊时代特定的背景下,因政治等因素给科学观点、科学知识等传统中被认为是“内史”的内容的建构,也许这还需要未来的研究。这也正表明了对那些轻视口述史研究的观点的一种反驳:口述史虽然主体上是受访者的表述,但访谈者本人的意向和关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口述史的内容。不过,就目前而言,这本让我们看到了在合成蛋白质与核酸的”科学工作”中的政治的口述史,对于让我们思考如何看待科学本身,已经是有某种颠覆性的重要史学意义了。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