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学方法创新之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02:44
2006-9-27
高红玲 董璐
摘要:传播学是一门科际外延广大、研究课题广泛而且内涵深入且多层的学科。其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应用层面的价值也与日俱增。因此,对传播人才的需求是能从宏观的层面掌握传播学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为此,传播学专业的教育需要打破教师、教室和教材为中心的限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尝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工作坊”式实践教学中,综合的投入带来多元化的收获: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锻炼了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换。但是,在教育方法探索中仍有问题尚待解决。
现代传播学运用了大量来自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符号和信息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因此,传播学是一门科际外延广大、研究课题广泛而且内涵深入且多层的学科。
与此同时,今天的世界正经历着信息革命,数字信息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科技、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也引起日常生活、工作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化。因此,现代传播学不仅要研究传播的机理和效果,也要在信息时代信息、数据、知识和智慧不断市场化和资源化的过程中,探询新的传播规律、新的传播效果和新的信息价值标准。为此,传播学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在应用层面的价值也与日俱增。
这样一门既年轻而又有深厚历史基础的、多门学科交叉形成又自成体系的、理论纵横交错而有极富工具理性的学科,为传播学的教育工作者和传播教育的研究者提出了严峻的问题:传播学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其特殊性何在?有哪些途径可以实现传播学教育的目标?
一、传播学本科教育的使命和任务
传播学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设立的本科专业——1997年传播学在我国才成为高等教育中的正式学科;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陆续批准了20多所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传播学专业。在此之前,我国的传播学教育主要集中在新闻从业人员的培养上,但是,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媒介之间的融合、信息产业和传媒业的整合,以及全社会的信息化的进程,对传播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是微观层面上的新闻传播人才,而且急需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掌握传播学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的新型复合型传播人才——他们关注传播活动对人与社会的影响、了解传播功能与效果,能制定和采用科学的传播策略、组合各种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为人类与社会服务。
在美、英、日等国的传播专业教育领域中,课目系列分为技术型、理论型和管理型三类。技术型课程集中在掌握对媒介工具的使用;理论型课程重点探讨传播的功能和效果等;管理类型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媒介经营策略、媒介组织的领导与决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成为这一新兴产业合格的管理者。对比国际性的传播学教育体系,我国的传播学专业大多脱胎于新闻专业,教学方式和指导思想基本恪守传统的思路,只是增加了适量的、并大多引自国外的传播学理论课程。显然,这并不能满足培养新型的复合型传播人才的要求。
对于既是专才教育又是通才教育的新专业——传播学专业,如何建立起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符合教育规律的培养方式,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而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创新的精神,在借鉴国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情况在实践中摸索。可以说,我国传播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学界面前的新课题。在教育部新闻学学科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时任教指委主任何梓华教授指出:“……各高等院校应随时总结经验,及时修正不足。也不排除一些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设置一些传播类专业的做法。”[1]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是2005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传播学专业。在新专业建立时,我们就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思路,侧重突出能够以较为宽广的知识视野,宏观把握文化安全及对外宣传的大局,并能在信息整合和文化传播的具体过程中展现出开拓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结合培养目标,坚持专业特点与特色为前提,首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实验,尝试了更符合时代特点,更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工作坊式实践教学”。高质量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2]明确提出国家未来20年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能力发展战略,包括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3]也进一步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点。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传播学专业的教育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打破教师、教室和教材为中心的限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尝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传播学教育改革探索
(一)“工作坊式教学”:
传播学理论内容极其丰富,具有交叉性、多元化,理论假说(性)重叠、极富工具理性等特征,如果按照自上而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解说多于学生表述、教师引导探究多于学生自主探究,那么,可能会形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和思维惰性。我系曾针对学生对传播学专业理论学习的困惑,进行过一次“文化与传播的关系”主题对话,先由学生提问,再由分别来自文化、新闻和传播三个领域的几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相互补充进行回答。在这样一个互动过程中,学生对如何把握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为教师有关学科融合的后续工作上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交流中学生甚至提出:“希望以后上课的形式都采取这样的方式。”由此可见,学生希望并乐意自主领会知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途径。深受这一情景启发,我们经过认真酝酿,设计了以“传播学研究方法研讨及实践操作”为教学主题的选修类课型进行教改试点,尝试运用“工作坊”式实践教学,探索打破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限制,实现“知”与“行”对接、加速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教育新途径。
工作坊式实践教学有这样几个特点:1、由具体科研项目带动,提供反映真实活动的复杂学习环境,并针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对接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灵活教学;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合作的工作过程,师生共同负责工作坊“产品”的全程生产,即具体科研实践项目的策划、可行性论证、制定实施计划以及执行的全过程,有分工有合作,讲求效率;3、由多位教师参与并形成科研教学指导核心。由于传播学的一个专题可能涉及多种专业知识,因此,这类专题研讨通常有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共同执行,以应答学生提出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科学的引导。由于每位教师代表不同的专业侧面,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最后提供给学生的是立体的、具有有机联系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最后解决的是复合型的问题;在“工作坊”中,产生于共同体之上的教师间的合作互动,还可建造出优良的教学文化,共享集体智慧。4、参与项目的学生应该是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有进行科研的初步理论准备,在实际问题面前,可自觉自主地融会贯通以往学习过程中所接受到的分立的知识,在情境学习中逐渐完成认知;5、有明确的教学主题。教师以传播领域中的“程序性知识”与“情境知识”为施教核心,提供问题导向与信息处理的知识,训练学生了解情境,进而解决问题,并在仿真经验中学习自我反省。
(二)创设依据:
1、 大学生的学习是职业化的过程
大学学习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职业定向性强,大学生学习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学习-职业活动,因此,知识与实际环境的对接就非常重要。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创造、传播和保存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人类社会最艰巨的挑战。我们希望通过教学形式的研究和创新,为学生提供一种将严格的学术训练与激动人心的发现结合起来的教育。从专业特点和教育原理出发,将传播领域中的“程序性知识”与“情境知识”作为教育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自由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是这种教学创新的根本目标。
今天在发达国家的传播学专业里特别强调学科的融合,这是由传播业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各种新媒体的涌现、各种传播手段的多样化,特别是数字传播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媒体的界限已经被突破。传播无论是从技术原理的层面,还是信息载体的层面,或者是内容表现的层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媒体之间,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断碰撞,而后走向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各个学科领域的老师相互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授公共关系文稿创作的教师,需要和讲授传播媒介的教师共同完成一个有关公关文稿写作的专题课,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完成一篇文稿后,可以同时运用在网络、报纸、广播上。这样的人才才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值得借鉴的是,德国斯图加特媒体大学也开设很多专题课程,有时是以类似工作坊的形式开展的。比如,他们要为西南三台提供一个有关“传媒与体育”的专题谈话节目。为此,设置了一个54课时的工作坊课程,三位指导教师分别是节目策划、媒介运营和公关活动管理三个方面的教授。在54个课时内,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节目的前期策划、赞助计划和执行、节目的前期宣传、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等工作。课程的成果是各种计划书、策划书,也包括获得的赞助协议,以及最后被播出的电视谈话节目。学生的收获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有机、系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知识、原理,并且获得了对理论知识检验和反省的经历,这对日后的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完善也有很大帮助。这种类型的课程在德国斯图加特媒体大学每个系每学年都会有6到8个供学生选择,而且学生可以跨系选修。
2、科研实践不仅是实践能力,更是科研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大量接触到的是间接、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一方面这些理论知识中的许多丰富而感性的内容在从现实向理论转化的过程中遗失或被简化了;另一方面,这些理论知识并不能代表实际的技能,因此需要将科研实践作为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桥梁。通过科研实践,大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思路,并且通过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从而获得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因此,科研实践不仅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通过对科研能力的养成,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知识转化与拓展。
在科研实践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许多大学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实践教育的发展,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都制定了实践教育计划、学生科研计划等。这些计划并非仅仅针对大学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是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我们认为,在科研实践中,大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要自行组织和选择行动的方案,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甚至是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各种感觉器官都活跃起来,其对现实的感知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下不能比拟的。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亲身尝试探究,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产生影响。现代学习理论已经揭示,人类学习的最佳状态不是静态、被动地获得知识,而是全身心经历的探究世界与人生的过程。科研实践强调学生全方位的学习和全过程的参与,并且在这种学习和参与中形成有利于个人成长及社会进步的成果。而且,这个过程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组织才能。这两种能力对于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意义重大。通过科研实践,学生不仅从课堂,而且从广阔的社会、从实际的科研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因此,科研实践教育打破了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限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与资源。
(三)综合科研实践项目的尝试
(1)教会学生做“蛋糕”
2006年初,我们正式启动“对外新闻传播效果研究”项目,这个项目的立项背景是大众媒体越来越重视对受众的研究,大众媒体根据受众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传播内容和经营政策,以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到目前为止,虽然我国的传媒正在从国内走向世界,对外宣传已经不只是个概念和符号,但是在我国所进行的受众研究还局限在对内宣传的效果研究和分析,我国的对外传媒很多时候缺乏科学的反馈来进一步指导其传播工作的开展和改善。因此,设立这样一个项目,其实践层面上的目的是为对外宣传媒体(以《中国日报》为主要的分析对象)提供科学、系统的反馈,从而为这些传播媒介细化受众市场、准确市场定位、有限条件下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提供支持。从理论价值上来说,这个项目是对受众调研的内在一致性、解释力、预测力、可证伪性、简洁性、启发性、组织力进行研究,探询更能体现这些特性的研究方法。因此,这样一个项目的设计不是简单的社会实践,而是一项科研实践,它不仅引导学生正确地开展受众研究,更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步骤程序有哪些、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团队协作中,共同完成科研目标。
“科研”对于本科学生,甚至部分硕士研究生都是个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却又十分抽象的词语,而我们设置这样一个科研实践项目,就是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手把手带领操作,让学生对科研及论文的写作有直观的认识,掌握科研的一般方法。因此,准确地说,这类科研项目不是教师的科研项目,而是一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领会如何开展科研的认知活动。如同著名的美国数学家保罗·哈尔默斯所指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去做、去问、再去做。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去提问、去做。”[4]如果把科研比做蛋糕,学生不知道蛋糕是什么样子,那么通过动手实干,让他们最后不仅认识了蛋糕,而且学会做蛋糕。
(2)科研实践使学生经历了一个严格的科学研究过程
在这个科研实践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既包括大量数据收集工作,需要学生和教师设计、发放、收集问卷,还需要开展小组访谈和个人深访,也需要从不同的途径挖掘有价值的二手资料;同时还有数据分析、典型案例分析、撰写论文,这样需要全方面的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统计学和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工作,除了知识基础之外,还需要有逻辑思维、组织安排和批判性分析思考的能力。因此单是一名专业教师是无法带领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这个科研项目。我们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分别由五名来自研究新闻学、舆论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和网络传播方向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分工不同,指导并组织其中一个小组的工作。为便于及时了解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或提出的建议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建立了公共电子邮箱。我们还建议学生写科研日志,记录在工作坊中的感受和收获。
在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小组的分工和协作明确了各种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也学会了在一个复杂的科研项目中,如何将一个庞大的任务进行科学地分解,以便能各尽所能,实现1+1>2的整合效果。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组织、有分工、有团队的科研实践教育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专业上的进步,更是经历了正规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
在工作坊进行“产品”研制时,学生随时会提出各式各样的、甚至非常个性化的问题,也随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向教师求救。这样,需要教师和学生随时充电,随时调动各种能力解决难题。对于较普遍的问题,会集中进行补课。例如,在初期,结合项目讲授了“新闻传播、效果分析、研究方法”的关联及运用等系列内容,弥补学生在这些知识组合中的欠缺。在对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时,教师又邀请了业内专业人士来指导。例如新闻传播效果分析涉及到一个环节是新闻内容的生产过程,就聘请了《中国日报》的资深记者来完成这个教学环节,以给学生最生动、最前沿的知识和体验。在执行这样的一个科研实践项目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于全方位的激活状态下。
(3)综合的投入带来多元化的收获
当然,在这样大强度的付出中,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在主动解决问题的状态下,最利于知识的吸收和运用,这是最基本的教育规律。案例分析小组一位学生负责人在科研日志中提到,“这次的调查研究工作使我们将新闻学、传播学等等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有助于更加深刻的理解那些绕舌拗口的专业术语的意义”。他举例说:“通过对三家报纸的阅读,深刻地体会到背景材料的运用其实非常重要,有的时候看似只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罗列,却能表达出作者的深层次意图,而这经常能收到直抒胸臆评头论足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他也通过对三家国内、海外的日报的比较分析,生动地理解了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效果、“沉默的螺旋”理论和很多课堂上或教科书上讲到各种宣传技巧……。又如,内容分析小组在分析工作开始前,先要制定编码表,一位学生总结了他们是如何完成艰难的编码表的制定工作:“……大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为编码表定了一个大方向。然后几位同学组成一个编码表制定小组,设计具体的编码表。我们对照着报纸,尽可能的设计问题,以求达到全面而不重复。做出一版编码表后,我们就找同学试填,然后再根据同学们的反映和填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甚至推倒重做。这样,从最开始的初稿到最后的定稿,我们五易其稿,对发现的问题反复讨论,直到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虽然大家都是学生,但却像一个职业团队一样在工作……”
第二,科研实践项目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由于人的实践过程并不是简单被动地应用知识的过程,而是综合运用知识及能力的积累、全面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人们需要创造性地对已有知识进行重组,这构成了知识创新的基础。比如,在这个项目中,两位同学通过对海外日报的分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某些特殊的日期,涉华报道的份量会增多,这就促使他们去通过阅读往年的外报和不同的日报,来验证这是一个偶然现象,还是有意为之,并去发掘这些特殊日期隐含的涵义、所报道的事件的性质,以及与当时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之间有什么深层次的联系。因此,这类科研实践项目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第三是通过科研实践锻炼了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种思考能力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置疑反思能力,也是对做事方式的思考能力。例如,在项目进行中,不少学生不断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有针对项目在设计上的某些不足;有针对短期目标如何为长远目标服务;有针对如何优化资料收集统计方式,还有针对分工协作如何更为科学高效。这些,对今后科研项目的执行提供了重要的改进意见,也对尚在进行中的项目提出了修正方法。
第四是在现代大学生的培养上,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通过科研实践项目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一位同学在科研工作日志中谈到,当项目从最初的热闹变得艰难的时候,他产生了懈怠和放弃,是周围的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感染了他,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一天很晚的时候,小组长还在应急灯下做资料统计……。另一位学生通过这个项目体会到青藏铁路的工程师张鲁生的成功的秘诀——“坚持”,他说:“留下就是一种坚持,留下才有机会看到最后的成功。”还有一位同学的感想是:“科研实践中彼此要协调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去奋斗。在未来的职场生涯里,我们也要经常的面对类似的情况,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团队如果没协调好也会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团队分工和合作太重要了。”学生从这个项目中总结了许多经验,如:“在这个项目中,由于每个人的工作都不一样,学会与人合作是重中之重。比如内容分析组,对内各个成员要合作完成编码表,对外要与其它组进行沟通、协调意见、共享资源,保证同步推进。如果没有了合作,一盘散沙是毫无作用的。另外,作为小组负责人,这个项目让我学会了如何带领一个团队完成任务、如何分配任务、如何代表小组与其它组进行交流、如何对上沟通,对下传达。虽然这些事都不大,但却是经验的积累。”
通过科研实践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国家经济、文化、国防建设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强烈需求,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磨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五,从实践和理论测试的结果来看,“工作坊”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已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加融会贯通地将不同学科分支的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且能够克服学科之间的界限灵活地加以运用,为知识向能力的转换打下基础。
实践尝试说明,作为教育者,完全可以通过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技能,更多地结合学科特点,理顺知识体系,合理设计和融合课堂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综合交叉的知识体系中挖掘其内在联系,并且驱动学生养成科学作风、培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加强案例教学,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并做出判断。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从学分和课时上为科研实践教育留出空间,以增强此类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并且增加学生学习、教师开设这类课程的积极性。
(四)教育方法探索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传播学专业的本科教育是一个新事物,我们的创新和实验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色彩。在这个过程中,唯一可以遵守的原则就是,科研实践教育是现代教育与育人理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实现途径;科研实践教育使学生不仅从课堂、而且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并在同时,体会社会及人生意义;科研实践教育通过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最终转化为人的能力、智慧和创新的精神与气质。
从其他国家传播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他们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非常重视和传播业之间的联系,甚至是自己本身也能成为传媒机构实体,使教育界和业界相互融合。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既有在校内开展科研实践的机会,又能在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到社会的传播机构去再进行实践,并且同时寻找和确立自己的工作岗位。
但是,这一点在我们国家的传播学教育中还没有形成良性运行的模式。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在我们的创新尝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在这里,我们也试着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使传播学专业教育的创新真正得以实现,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传播人才。
第一个障碍来自于国内高等院校中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这就造成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知”与“行”的分离,缺少应对困难、挫折和复杂形势的训练和准备,害怕解决真问题,尤其是科研实践是一个系统性、理论性更强的实践过程。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就成长于这样的学校环境,也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最后从主观态度上到客观能力上都阻碍了科研实践教育的正常开展。因此,学校和院系都应鼓励教师参与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实践,鼓励教师将高水平的科研与科研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科研实践教育的水平。
第二个障碍是目前社会接纳学生进行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学校未能给予足够的科研实践教育经费、对科研实践教育的质量评估和教师评价制度还没有形成。科研实践还是在尝试之中,往往没有充裕而且固定的课时保障,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措施,在今天学生忙着考各类等级证书和应付各种考试,教师忙于备课、写论文、出个人科研成果的环境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缺乏开展科研实践学与教的动力。对此,我们也在探索改进和完善科研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其中就要充分承认教师在科研实践教育工作中的贡献。在计算科研实践教学工作量时,考虑到科研实践指导和操作工作的复杂性、独特性、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第三个障碍是实验室建设有待完善。传播学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开展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的能力,这需要专业的实验室做支持。因此,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提供相应的设施、设备和资金支持,共同构建科学系统的实验、实践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正在研究设立实验室服务基金的可能,鼓励扩大教学服务面,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实验室服务范围,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结语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受教育者分布更加广泛,高等教育也以培养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为基本目标。因此,与传统大学相比,现代大学教育更直接和深刻地受到不断变化的社会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对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与竞争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增加科研实践的比例,才能加强学生职业适应性和竞争力,使大学毕业生有能力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拥有竞争力,并且有能力进入国家建设的关键岗位。
高质量的人才既包括学生的学术水平与素养,也包括学生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感,还包括学生在特定领域与岗位上,创造性运用知识、造福社会的能力。这是新时期教育的新内涵,是现代大学的使命,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此,教学改革仍然应该继续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通过引入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学习与应用互相促进、理论与实践互相整合、专业知识与能力相互融合,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一致。
[参考文献]
[1]会议摘要[J].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通讯,2004,第18期
[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R].北京:教育部,2003
[3]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R].北京:教育部,2004
[4]徐斌艳..迈向学习型社会的教育行动研究[D]..全球教育展望,2003,第10期
(国际关系学院 文化与传播系主任高红玲教授 传播教研室主任 董璐博士)
(责任编辑:丁静)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