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媒技术与内容需求间的互动(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6:51:09
2006-10-9 7:19:26
童兵

如果我们对这一规律形成共识,并依据这一规律考察新闻传媒业在今后的岁月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那么下面两个基本结论就是不难证明的。
首先,要推动中国传媒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新闻生产力,推进新闻领域的科学技术革命,建设强有力的传媒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新闻传媒业在过去20多年内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传媒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总量依然十分薄弱。据新闻出版总署的报告,2003年全球传媒业总产值为1万亿美元,美国占一半以上,达5350亿美元,而中国不超过100亿。其中报刊总量不足30亿,相当于美国一个中等报业集团的产值。而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4~2005年)》统计,2004年美国传媒市场额更高达15000亿美元,中国传媒核心产业也已达到370亿美元,但仍仅为美国的2.4%。①以千人日报拥有量相比,这些年世界千人平均日报拥有量为90~100份,发达国家在230~560份左右,而中国则在50~60份之间,党报更少,千人拥有量在10份左右。中国农村人口对媒介的占有率更少。以彩电为例,中国农村尚有1.6亿户农家没有彩电,以3口为一家计,有4.8亿农村人口看不到彩色电视。这些数据表明,要实现中国传媒业可持续发展,仍然要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民众收入上狠下功夫。要加大传媒业规模和经济总量,还必须继续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做好许多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信再过几个五年规划的建设,包括传媒科学技术含量在内的中国传媒业总水平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其次,要推动和保障中国传媒业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激发和满足公众对传媒内容的新需求。中国传媒业规模小经济总量差,其中一个突出的原因是,传媒无法满足公众对知晓未知而欲知信息的需求,而传媒提供的有些东西又常常令公众生厌,从而压抑了人们信息消费的热情。这些年,在“内容为王”口号的鼓动下,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方针指导下,以做好民生新闻和加强突发事件报道为突破口,中国传媒的内容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一些传媒提出“决战内容产业”的口号,把发展内容产业看作产业建设的核心资源,并在内容产业发展中,特别注重推动原创能力的提升和品牌、精品的开发。
令人欣喜的是,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对传媒内容的改革已经有了很好的制度安排。中央要求,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最近又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强调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在处置各种危机的实践中,提高党和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如果中国传媒的内容建设在上述几个薄弱环节上切实有所改进,那就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还将进一步推动媒介技术的改造。
发展一个国家的新闻传媒业,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内容建设,从尊重和保障公民知情权出发,新闻传媒的报道要到位,在第一时间内向公众提供足量、优质的新闻信息。用中央领导的语言说,就是新闻传播工作搞得好不好,要看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另一方面,不断地重视和推进新闻传媒的技术装备,改进传播技巧,让现代科学技术为及时传播公民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服务。这两个方面,我们正在努力。但平心而论,不尽如人意之处依然不少。在一些传媒技术使用较多的传播领域,比如电视新闻制作部门,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使然,在改进信息内容上使劲不够,而在传媒技术和技巧上则苦下功夫,致使这些部门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传播手段越来越精致,而信息内容却日益苍白,越来越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一些人的关注和批评。我们希望这种趋势能够得到扼制和修正。
党中央要求,必须居安思危,增加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我们要根据这一指示精神,认真地向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化传媒事业的经验学习,一手抓内容建设,一手抓传媒技术,力争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使中国传媒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作者:童兵/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刊于《中国传媒科技》2006.8)
注释:
①国内有关传媒市场的统计数据既不规范,又缺少统一发布机构。本文的数据主要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官员的报告,以及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4~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