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方媒体记者如何用事实包装立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24:52
2006-10-31
李煊
西方媒体推崇客观报道,重视事实,重视细节,重视直接引语,善于用事实说话,客观报道手法运用娴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对西方一些经典报道如果不做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就很难发现其中隐含的立场、观点和倾向,包括某些根深蒂固的政治偏见。下面这篇颇受称誉的客观报道就是典型的一例。
莫斯科出现手纸荒
[合众国际社1月31日电]莫斯科居民又碰上了另一种短缺:没有一个地方可找到厕纸。
一名恼怒的莫斯科人星期二说:“我们就是到处找不到。店主人只说出现短缺。”
存有厕纸的寥寥可数的商店,挤满人群。
有人说:“有人暂时裁用纸台布或尿片充厕纸,但这些东西现在也用完了。”
一年多来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裁用苏联《真理报》。(《参考消息》1980-2-4)

这篇报道主体部分有4段,提供了4条具体事实,这四条具体事实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莫斯科出现手纸荒。但导语中的表述是“莫斯科居民又碰上了另一种短缺”。既然是“另一种短缺”,就意味着不止一种短缺,而且这“另一种短缺”又是厕纸,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让人判断出莫斯科生活用品严重短缺的程度。所以,报道实际上传递的是一个综合性信息:莫斯科日用品极度短缺,或莫斯科居民遭遇多种短缺。从报道内容来看,这的确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整个报道篇幅短小(连标题不足160个字),读起来真实可信,有以一当十之效。著名新闻学专家时统宇先生认为,这条短新闻令人佩服的“不仅是题材选择上的巧妙和机智,更重要的是记者的洞察力”,记者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从厕纸这样的细节中去推测一个泱泱大国的命脉”。新闻“隐含的深刻诘问,其实是极具历史眼光的,是一种深刻的历史追问”。①应该说,专家的评价是精当的,这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富有内涵的新闻佳作,笔者也深有同感。但这里,笔者想指出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记者是如何用事实巧妙包装立场倾向的。

表面上看,这篇报道完全符合客观报道的基本特征。比如在报道中只介绍新闻事实,不对事实进行任何评论,不直接发表意见和议论,冷静地叙述,没有过度的形容;以第三人称写作等。但是,如果我们细致地研读分析这篇报道,就不难发现,记者在筛选具体事实时,夹带了自己私货,不露声色地渗入了自己显而易见的政治偏见,那就是报道的最后一条具体事实:“一年多来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裁用苏联《真理报》。”这句话貌似客观事实的冷静陈述,实际上是记者立场和偏见的直接表达。
我们相信记者提供的事实——莫斯科出现手纸荒,也相信相关的提示——莫斯科日用品极度短缺,因为我们可以用其他来源的信息加以印证,比如我们的同胞就有类似的描写:“这里(指前苏联)的商店空空荡荡的,什么都缺!好不容易看见点东西,然而无论买什么,都得排长长的队……有件事真让人难以启齿,生为女人,在商店里却买不到草纸,它几乎每个月都把我折磨得狼狈不堪,以至要十万火急地催着母亲把这些东西从北京捎来。”②在这种生活境况下,基于生活常识、生活逻辑,我们还相信莫斯科居民会裁用报纸包括《真理报》充作手纸。但问题是,既然是手纸荒,所有的报纸都有可能充作厕纸,因为报纸在这方面的功能完全一样,《真理报》不会有什么特殊优势。记者为何单单提一年来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裁用“《真理报》”作手纸而不是裁用别的什么报纸?莫斯科没有别的报纸吗?莫斯科居民不裁用别的报纸吗?事实上,莫斯科拥有30多家报纸,直到苏联解体后,仅原中央一级的大报,如《真理报》、《消息报》、《工人论坛报》、《莫斯科共青团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化报》等多家报纸还在继续出版。在数十种报纸中,如果莫斯科人真的都是专门裁用《真理报》作手纸,恐怕原因就不是出于记者所说的手纸荒,而是另有背景。稍有一点生活常识的人,也不会相信莫斯科人在手纸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专门裁用《真理报》作手纸。那么,记者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准确干脆地说“一年来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裁用报纸”?假如是想明确交代具体的报纸,为什么单单提《真理报》而不提别的报纸?个中原因其实很清楚,多年来,由于价值观念不同,西方国家一些记者一直对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怀有深刻的偏见,在此,记者的“良苦用心”也就是不失时机地对苏共加以讽刺、挖苦和嘲弄。众所周知,《真理报》不仅是前苏联最著名的报纸,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前苏共中央的机关报。为了让这份名贵的报纸出丑,记者就像一个高明的导演,经过一番精心调度,众多的报纸悄悄退场,高贵的《真理报》走上前台,成了充当手纸的惟一的报纸,成了惟一的丑角,并因此具备了特殊意义。记者的立场对事实选择的左右,我们从这场演出中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仔细阅读,我们还可以发现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在记者提供的四条具体事实中,最后一条是惟一没有新闻来源的内容。
主体部分的四条内容中有两条分别以“一名恼怒的莫斯科人”、“有人”作为信息来源,尽管模糊,总还算有来源;另一条“存有厕纸的寥寥可数的商店,挤满人群”,虽然没有明确交代来源,但读者可以合理地推断为记者亲眼所见,因为这种场面记者随处可见;但莫斯科人一年多来裁用《真理报》作手纸这样的事情,记者是如何获得的,读者难以推断,记者也没有任何交代。这不应该是记者的疏忽,因为这是整个报道中最需要进行艰苦细致采访的部分,如果真的有来源,记者不会在这些关键的地方疏忽大意遗漏来源。事实上,这种受到记者阉割的事实不可能有新闻来源,它只是记者的一种推断,一种形式上为事实判断而实际上为价值判断的推断,是记者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的顺势延伸,是记者思想立场自然而又赤裸的表达,这种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已达到了放肆的地步。

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一些记者用事实包装立场的技巧纯熟高妙,既夹带私货,又让人感觉客观公正。
就这篇报道来说,其高妙之处至少有三点,第一,在基本上不扭曲综合性事实或整体事实的前提下,在具体事实上做手脚。这样,整体事实的真实感很容易掩盖具体事实中夹带的偏见。第二,巧妙地肢解、阉割、选择具体事实,而不是捏造事实,给人一种真实感,而实际上却是一种坐井观天式的真实,一种阉割了的真实。其基本手法是对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事实进行切割,故意突出报道事实中的一部分,而略去或隐匿事实中的另一部分,从而造成读者对信息产生某种特定的误读,达到传达偏见的目的。比如这篇报道中的莫斯科人裁用报纸作厕纸,这本是一种生活的无奈之举,本不会怀有什么政治思想目的并因此在裁用报纸时加以选择。但到记者笔下,众多的报纸被隐去,《真理报》被突现出来,普泛的报纸就成了特定的《真理报》,生活的无奈魔术般地演化成了辛辣的政治讽刺,这就是事实被阉割的结果。第三,该报道还对夹带偏见的具体事实进行了另外一种包装——黑色幽默,偏见是在一种不经意的、令人“忍俊不禁”的、带有“黑色幽默”感的具体事实中捎带出来的。③这种包装真是妙不可及,使我们阅读的感觉和效果相当良好,在这良好的阅读感觉中,我们不知不觉中接受并相信了记者阉割的事实,实际上等于接受了记者的偏见。阉割事实、扭曲事实、炮制事实是西方记者表达偏见最常用的办法,这篇报道就是一篇典型的阉割事实的新闻报道,也是一篇偏见隐藏得十分巧妙的伪客观报道。
直到现在,西方一些媒体和记者经常宣称自己的报道无偏见,客观中立,但对待与自己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其报道立场貌似客观中立,实际上政治偏见、意识形态偏见几近深入骨髓,这是我们在阅读西方报道时不得不小心的重要原因。
注释:
①②③时统宇:消息写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87
来源:青年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