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文化”出版时代已经到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55:00
“泛文化”出版时代已经到来?
2006-12-26  作者:江筱湖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当《于丹〈论语〉心得》、《思无邪——诗三百》叱咤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时候,很多读者为求作者签名不惜在严寒中等上数小时,而一些专家则表示质疑——“那不是真正的《论语》,也不是真正的《诗经》”;“不能把这种阅读热看作是传统文化的春天。”这与此前易中天、刘心武热时受到的“待遇”如出一辙。
事实上,除了古典文学,其他诸如史学、哲学、心理学乃至建筑学,都有不少类似的图书出现,并迅速成为该领域畅销书。这样的通俗读物,往往是将专业、学术的知识用散文、小品文、演讲甚至小说的形式推出。连书店的店员也因此对这类书的陈列充满了疑惑:该把《思无邪——诗三百》放在散文架上,还是古典诗词架上?
我们姑且简单地将这类图书定义为“专业(学术)书的大众化出版”,那么,其核心到底是什么?就是简单的大众化么?对出版界而言,这到底是机遇还是“黑洞”?
畅销秘诀:与时代需求契合
河北教育出版社发行公司副总经理姜红对“学术书就应该‘阳春白雪’,普通读者就应该读‘下里巴人’”的说法,表示了自己的怀疑。“不要轻视老百姓的智商和审美。过去,文化和普通读者的距离被人为地疏远,随着信息化的加深,普通读者眼界开阔,有着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好的作品,就要能够引起普通读者情怀共鸣。”
上海书店出版社的年轻编辑张旭辉也对此持肯定态度。学心理学出身的他,觉得目前社会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出版的大众化势在必行。“有些出版领域是夕阳领域,但是心理学出版绝对是朝阳,因为大众迫切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史编辑室主任郭沂纹将这种现象归纳为“学术著作的市场化,社会科学的社会化。”她认为这样的变化对于社科类出版社比较有利,今后社科书的读者面会比以前宽很多。“绝对不是高水平的东西读的人少。真正高水平的作品,肯定不会缺少读者,但呈现方式必须要变化。”
《梅子食谱》的作者梅子,在一本食谱中加上了自己的心情笔记,白描出了一种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感受,因此开辟了写食谱的一股风潮,使得厨房和文化的联系空前紧密起来。“如果只是简单的菜谱,不会打动那么多人。读者在按图索骥做菜时,体会到的是自己与作者生活感受上的呼应与共鸣。” 该书出版策划人韩志如是说。
华东师范大学广播学院出版专业教授洪九来认为,一些大众化的专业图书,因为激活了当代社会的大众需要,所以受到欢迎。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精神需求也会有进步。韩志则把这类书的普遍受欢迎归结为经济的发展,“以前的读书人,是在用精神收获弥补物质的不足。现在的读者,是在温饱解决后寻求更多的精神享受。这种变化,对出版的要求自然要上一个台阶”。
编辑主体:策划意识明晰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周国平的哲学小品文在上个世纪曾经是很多大学生的必读作品,可以看作是学术大众化的滥觞。与以往被动等待作家书稿不同,现在的编辑已经开始了有意识的策划。
张旭辉去年策划了两本大众心理学图书——《晚安,忧郁》和《听天使唱歌》,虽然市场销量并不见得很好,但还要继续做下去。他对台湾远流出版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版的“大众心理学丛书”颇为推崇。“这套丛书至今已经出版了200余种,刚开始出版的时候,台湾正在社会转型期,与现在的内地相仿。”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很难找到非常合适的作者,“原因很多。真正的专家往往文笔欠佳;文笔好的专业知识又不行。很多所谓的心理学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乏基本素质;现在国内的心理学家觉得写书不如做项目赚钱。”
中华书局的编辑祝安顺也有同样的烦恼。“中国当代的哲学大家,如果能抽出一些时间,给中国的大众读者写一些能够看得懂的文章,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他一直想在哲学领域做出媲美《苏菲的书简》的作品。恰好这时,有编辑拿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的文稿《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28万字的文稿很学术化。祝安顺细细地看了一个月,“我知道这是好东西,但是该怎么做出来,是个难题。”有感于过去的许多哲学读物,都在从西方哲学上找理论支点,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他最后决定,将传统哲学思想结合现实,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如“德”与“才”、“得”与“失”等作脉络清晰的梳理,力求好读而且有用。最终,书稿经他编辑加工到18万字,更名为《十五堂哲学课》出版,如今已经登上当当网的哲学类图书畅销榜。另一本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彭林撰写的《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通过演讲的形式,把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用现代的语言进行诠释,知识性强却不枯燥。书一出版,北京海淀区政府就购买1000余册。
张旭辉、祝安顺这样的年轻编辑,都在策划过程中体现着强烈的编辑主体意识。他们有意识地寻找合适的作者,将原本深奥的知识,结合时代内涵,用生活化的语言呈现。
很多出版社都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趋势。中信出版社朱虹编辑的《欲望之源》,通过基因的角度科学地解读人类的欲望,2003年出版后销量看好,2007年的图书订货会将重新包装推出。朱虹说:“大部分读者不喜欢太专业的东西,所以大众的通俗的社科书比较有市场——吃惯了大鱼大肉,就得换换口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剑桥中国史》、《中国古代社会科学史》都是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分卷出版的,也在不断按照读者的需求调整,如尽量增加图片,文字力求流畅生动,避免读者阅读疲劳。
“泛文化”出版是耶非耶?
无论哲学、心理学还是古典文学、历史学,当一本知识性读物变得为更多的普通读者所津津乐道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它必然是有着一种与当下时代相契合的“泛文化”的内涵在里面——《十五堂哲学课》体现人们在对西方哲学认识不断加深的前提下,对中国古代哲学观的思考;《晚安,忧郁》、《听天使唱歌》是在生活节奏加快、不安感加剧的情况下,都市人心理疾患增加的突出体现;《欲望之源》用基因的方式,解读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于丹〈论语〉心得》、《思无邪——诗三百》,前者可以当作当世的励志读物来读,后者活画的是今天女性的情感和心灵;《剑桥中国史》、《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摈弃了专业学术的语言,《梅子食谱》表现的是现代女性在食物烹饪过程中该有的品位和雅趣……与时代结合紧密,处处体现一种“泛文化”的内涵,应该可以看作是这类书的共通之处。而读者的认可,编辑所体现的有意识的策划,都显示着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出版趋势。
“泛文化”出版物的兴盛,给普通读者学习相对深奥的知识提供了便捷而又有效的途径,许多人因为于丹而初步了解了《论语》,因为安意如而对《诗经》产生了浓厚兴趣。
然而,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远涛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按照业内公认的本报对出版业的板块划分——大众、教育、专业,大众出版物提供的是“娱乐”,教育出版物提供的是“学习”,专业出版物则提供“信息”。而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大众化”的专业书,其实还是属于大众书,和专业没有什么关系。百家讲坛相关图书的畅销,一定程度上是人际交往的需求在起作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人都在讨论一个东西,如果你不知道,你就是个异类。电视时代与资讯时代带来的弊端之一就是,读者和观众自己的思索能力退化。《论语》等作品的通俗化,其实是“嚼饭喂”。这在信息时代是正常的,但从一个民族的成长角度乃至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讲,远远不够。一个民族要兴盛,要做出更多的文化贡献,没有深入的思想是很危险的。媒体不但要关注图书的娱乐消费功能,更应该关注有价值的学术产品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