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1:10:11
破敌阵一马当先:皮定均中原突围的指挥艺术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喜庆的锣鼓尚未平息,国共内战的硝烟就已燃起,饱经八年抗战苦难的人们来不及松口气,重新响起的枪炮声又把人们的心悬吊起来。
    蒋介石欲发动全面内战,他的目光首先盯住了"中原解放区" 。中原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湘、赣五省交界地区创建起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从这里诞生的新四军第5师,约有5万人,他们在抗战期间,成为敌后打击日寇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原解放区成了蒋介石向华东、华北乃至东北发兵的重要障碍,也是全国解放区的前沿,因此它便成了国共双方都十分看重的战略枢纽。面对蒋军的进逼,为了加强中原地区的武装力量,中共中央命令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自粤北返,命令王树声率领的嵩岳军区部队、王定烈率领的8团,从豫北南下,与新四军第5师会合。三支部队会师后,中共中央决定由郑位三、李先念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及中原军区负责人。下辖江汉、鄂东、河南三个军区和第1第2 两个野战纵队,共有6万余人。
    为了一口吃掉这6万人,蒋介石调集了国民党第1、第5、第6、第9、第10五个战区20多个师约30万人的部队,从四面八方向中原解放区扑来,先后从共产党手中夺取鄂中、鄂东、鄂南、豫中、豫西等广大地区,大肆吞噬我中原解放区。到1946年6月,国民党军已将中原解放军包围在方圆仅200里的狭小地区,在敌人包围封锁下,我中原部队处境十分艰难。
    到了1946年初夏,蒋介石觉得中原解放军在他的几十万人马的围困下,已如瓮中之鳖,于是制定了一个"48小时内全歼"中原解放军的计划,总攻的时间定在7月1日,从6月22日起,国民党的13个军30多个师就逐步合拢,缩小包围圈。
    1946年6月24日下午3时,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l纵队司令王树声正式向皮定钧、徐子荣下达命令:
    "中原军区党委决定,由皮定钧指挥第1旅掩护全军向西突围的任务。要不怕牺牲,用一切办法拉住敌人,迷惑敌人。只要三天之内敌人不能准确判断我军主力突围方向,掩护任务就算完成了。任务完成后,自行选择突围方向,目的地是苏皖解放区。"
    6月26日拂晓,刘峙指挥下的国民党军整编第47、48师分北、东两个方向向第1旅阵地--白雀园杀气腾腾地扑了过来。皮定钧以少量部队正面顽强抵抗,阻击国民党军。经过3天的阻击,至28日,中原军区首长来电通知,主力已全部越过平汉路,这意味着皮旅掩护任务已经完成,皮旅可以自行行动、安排突围了。
    但为了给中原军区主力以更大的支持,皮定钧决定于当日摆开长龙,以强行军的速度,在国民党军眼皮子底下,插向其整编第72师的背后,显示中原军区主力向南突围的态势。然后突然折向东疾进,进入鄂豫两省的交通要道小界岭东南,突破国民党军第1道封锁线,击退整编第72师一个旅的追击,全面完成了策应中原军区主力西进的任务。
    皮旅在掩护军区主力西进转移后,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不惜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出敌不意,孤军东征,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包围和堵击,跨越层峦叠峰的大别山,驰骋市镇林立的皖中平原,辗转24个昼夜,行程1500余里,大小战斗23次,以"还是一个旅,5000人"的建制,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中原解放区原有6万部队,突围后总共剩下2万多人,而在这2万多人中,皮定均率领的部队占了四分之一。一位美国记者闻知后,惊呼这是一个奇迹,并向全世界作了报道。
    9年后的1955年,毛泽东为他麾下的将星论功授衔,当审阅到"皮定钧少将"时,中原突围的那个冲锋陷阵的皮旅又引发了毛泽东深深的回忆,并欣然提笔在报批的文件中写下了:"定钧有功,由少晋中"的批示。
    在中原突围中,皮定均指挥一旅之兵,同数倍与已的强大敌人交锋。在掩护主力突围的前提下,竟神不知鬼不觉地跳出敌人10多万重兵的包围圈,将部队基本完好地带出重围,给得意忘形的蒋军一记重棍,在解放战争开始时为我军赢了个头彩。通过对中原突围全过程的分析,皮定均之所以能够取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指挥艺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出敌不意,决策东进
    德·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战略概论·出敌不意》中指出,"一切行动都是或多或少以出敌不意为基础的,因为没有它,要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取得优势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皮定均为了实现掩护主力突围和1旅跳出包围圈的作战意图,他采取了出敌不意,决策东进的作战方案。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发起对中原军区部队大举围攻。中原军区部队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主力于26日向西突围。旅长皮定均和政治委员徐子荣率领的第1纵队第1旅奉命在白雀园一带阻击敌人,保障主力部队的侧后安全.同时吸引和钳制敌人,掩护中原军区部队主力越过平汉铁路。战斗打响后,敌军兵分3路,在第1旅的正东、东南和东北方向,气势汹汹地扑来。其中敌整编第48师由正东方向的商城、固始、立煌(今金寨)一线,进攻第1旅扼守的余集阵地;敌整编第 47师由东北方向的罗山、光山、潢川一线进攻第l旅扼守的双轮河阵地;敌整编第72师从小界岭由东南方向向第1旅扼守的沙窝阵地发起进攻。面对强敌的多路进攻,第l旅指战员沉着应战,利用丘陵、山沟、田冲、河道等有利地形,坚决阻击,节节抵抗,使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与此同时,皮定均根据当时的敌情、道路、作战方案及整个战役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精心思考着在完成掩护任务后自身突围的方案。
    待主力越过平汉铁路后,第1旅应选择什么方向突围呢?这不仅要考虑本旅的安全,更重要的还应考虑能否积极地调动敌人,分散敌人兵力,尽量减少主力西进的压力,为实现这一目的,旅党委再三权衡向各个方向突围的可能性和利弊:
    如果尾随中原军区主力西进,则不但不能分散敌人,相反势必把追堵之敌也吸引到西边,这对主力的行动是极为不利的;同时,由于主力西进后,敌军实行围追堵截,已占领了西面地区所有的交通要道、军事要点,如果向西突围,则会陷入敌人的四面重围之中,随时都有遭受敌人前后夹击的危险。
    如果向南突围,前有长江天堑,又临近武汉,敌人有重兵把守江防,在当时的条件下,以一个旅的兵力突破敌人的江防封锁,渡江南下,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即使过了江也难以立足。
    向西北突围回豫西根据地,其方向与主力突围的方向基本是相同的,容易暴露中原军区部队总的突围意图,于全局不利;而从正北或东北方向突围,都要经过黄淮平原,河流纵横交错,且正遇雨季,水深流急,要连续渡河则是个严重问题,敌军随时可以利用河流阻隔实行堵截。
    从总体上讲,向东突围与主力背道而驰,能继续牵制敌人,分散敌人兵力,减轻主力西进的压力,是很理想的突围方向。但向东也存在许多危险因素:一是敌人对中原军区部队向东转移早已实行了重点防范。敌军把战斗力最强的第48、第72、第47师都部署在东面。二是在淮河与长江中间有个巢湖。向东突围,要么走长江与巢湖之间的狭窄地带;要么走淮河与巢湖之间的狭窄地带。如果敌军把这两条狭窄地带封锁起来,突围部队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三是东面山高路险,障碍重重。但是,如果出奇兵东向,则可以将许多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这主要是:可利用敌人自以为东面是他们重点防守地区,"共军"不敢贸然向东突围的错误"心理"和思维判断的"死角",出其不意,挥师东进,有可能从最大的危险中突出重围。如果把向东进所要经过的高山峻岭变为突围隐蔽行动的屏障,在这个屏障的掩护下加强侦察,掌握敌情,就能够钻敌人的空子,同敌人打攻防作战上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山地作战的特长。第1旅第1、第2团都是在太行山、嵩山、伏牛山、桐柏山锻炼出来的老部队,第3团是大别山的子弟兵,他们都擅长山地行军作战。另外,大别山又是老革命根据地,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
    通过分析,皮定均选择了突围最佳方案:东进!这样既能吸引和牵制敌人,又可以利用大别山地形复杂,便于机动的特点,隐蔽地跳出重围。
    2、调动敌人,欲东先西
    德·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战略概论·出敌不意》中指出,"秘密和迅速是出敌不意的两个因素。" 皮定均认为要实现出敌不意、奇兵东进的决策,必须首先甩开敌人,避免被敌人前后夹击,然后想方设法调动敌人,制造假象,给敌人造成错觉。
    当时,东面已有敌3个整编师,控制着潢(川)麻(城)公路,构成了第一道封锁线,堵住了第1旅东进的去路。而当面之敌还在不断地向第1旅发动进攻,紧紧咬住不放。在这种情况下,第1旅在完成了掩护主力西进的任务后,只有迅速摆脱敌人,才能保证全旅安全东进。这是第1旅向东安全转移的前提条件。第1旅在处于敌众我寡的困难处境中,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有从被动中摆脱敌人、争取主动的慧心独具的指挥艺术。
    为调动敌人,必须想方设法隐蔽作战企图。因此,皮定均决定先以部分兵力在东面阻击和钳制敌人,转移时先虚晃一枪,向西佯动,似乎在追赶主力向西突围,走它半天或一天,然后很快隐蔽起来,闪过敌人的锋芒,再出敌不意地来个回马枪,向东急进,一下子跳到东面之敌的背后,待东面之敌向西追赶扑空后,再掉过头来向东追赶时,第1旅已走远了。这样既能调动敌人,使第1旅摆脱东面敌3个整编师的堵截,避免血战夺路而要付出的巨大代价,又能打乱敌人的部署,争取主动。隐蔽的地点,选择在离白雀园东南仅6千米的刘家冲。
    刘家冲是一个小丘陵地带,树木茂密,东面紧靠潢(川)麻(城)公路,南临商(城)经(扶)公路。这里没有大山,又处在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上,在敌人看来是不可能隐藏大部队的。第1旅正是利用敌人的这种麻痹心理,做出了这个大胆的决定。
    26日傍晚,第1旅冒着阵阵大雨在黑夜中一步步地由白雀园向西南方转移,走了15千米,然后派出少数部队向西北方向吸引敌人,旅主力迅速转回,于27日天亮前赶到刘家冲陷蔽起来。他们在周围各个山头上都布置了警戒,设了瞭望哨,严密封销消息;部队露宿在丛林里,不抽烟,不起火做饭,吃些随身携带的干粮。头上雨淋、脚下水浸,指战员们浑身上下里里外外,连一点干的地方都没有。山区的梅雨季节相当寒冷,但是,指战员们始终保持着肃静和高度的警惕,时刻准备投入战斗。27日夜,在西北方向吸引敌人的小部队按原计划陆续回到了刘家冲。
    28日清晨,第1旅离开刘家冲,先向南直插50余千米,进抵经扶(今新县)东南之田铺,跳到小界岭之敌后方,再突然向东穿过演麻公路,向大别山腹地前进。此时,愚笨的敌人按照第1旅的调遣向西北方向追赶,演麻公路几乎无人防守。这样,第l旅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甩开敌人,畅通无阻地越过敌人在东面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胜利实现欲东先西的突围目的,踏上了穿越大别山向东突围的征程。
    3、避实就虚,神速机动
    德·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进攻(草稿)·机动》中指出,"兵力较弱的一方必须更多地集中兵力,力求通过运动来弥补由此产生的缺陷。"皮定均在率1旅突围过程中,始终把快速机动作为甩开敌人围剿的第一战术来实施。第1旅越过大牛山后,及时利用敌人统治区域间封锁割据互不通气的矛盾和大山的掩护,充分发挥山地行军、山地奔袭的战斗特长,避敌锋芒,机动灵活,行动迅速,尽可能地在省与省、县与县的交界处穿来穿去。时而出现在这个县,时而又出现在那个县。沿途到处割断敌人的电话线,奔袭、偷袭或化装奇袭敌人的区、乡公所、土顽武装和小股敌正规军,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直到第1旅快跃出大别山时,从缴获的敌人文件中还见到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惊慌失措的电令:"查有不知性质、不明番号的部队万余人在鄂豫边境活动,着即查明上报。"
    第1旅自突围开始到跃出大别山,电台一直同上级及友邻部队失去了联络,无法从上级那里得到敌情通报和行动指示。加之当时全旅没有一份军用地图,仅靠一本袖珍分省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来判定方向、选择路线。为了做到了解和掌握敌情、知己知彼,做出正确的行动决断,第1旅组建了一支精干的侦察队。
    侦察队每天提前出发,在尖兵部队前面保持10余千米的距离,沿途搜集情况,每到一地,他们就去找群众,查询敌情、地形和社情,到邮局搜集报刊等邮件,从中了解有关消息和情况。第1旅突破安徽磨子潭天险后,敌人判断突围部队将向安庆方向前进,即调动整编第48师一部赶来堵截。侦察队及时侦察到这一情况,并迅速报告旅长皮定均。皮定均将计就计,为加深敌人的错觉,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约20千米,待敌从桐城方向迎来时,又突然调头向北疾进,将敌甩掉,从敌人的夹缝中穿出大别山,进入皖中平原。
    刚进入皖中平原,皮定均就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敌情,研究部队如何跨过皖中平原。皖中平原,交通便利,河流纵横,城镇林立,有利于敌人的机动和通讯联络。敌人企图在皖中平原上"围歼"突围军。皮定均根据敌情、地形,决定以出敌不意的神速机动,抢在敌部署就绪之前,率部连续5昼夜急行军,跨越皖中千里平原。为此,第1旅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部队从上到下实行彻底轻装。每个干部、战士除身穿单军装、携带自己的武器弹药外,把所有的炊事担子、公文箱子、个人用品和走肿了蹄子的牲口全部清理掉。二是缩短行军队形距离,力争行动紧凑。三是各团组织采购小组,与前卫部队一起行动,使部队就餐也尽量不耽误时间。四是以侦察队为开路先锋。侦察队有时化装成国民党军,利用当地国民党乡公所的电话进行窃听,甚至冒充国民党乡长直接向国民党县政府询问情况,给敌人散布假消息,制造混乱,迷惑敌人。有时他们还超越部队一天的路程,了解前方敌人的动态,哪里有河流,哪里有据点,哪一座桥有敌人把守等,都及时派人送到旅指挥机关,使指挥员能准确地判断敌情,做出正确决策,不失时机地指挥部队避实就虚,突出重围。做到每一步棋都先敌一着,赢得战斗行动上的"时间差"和"空间差",从而挫败敌人的"围歼"阴谋。7月15日,第1旅第3团以神奇的速度在敌人的睡梦中巧取官亭镇(今合肥西)。16日晚,第1团一部化装成国民党军奇袭吴山庙(今合肥西北),不费一枪一弹,消灭了国民党寿县保安队。同时,旅领导根据侦察队报告的敌人正强征民夫在淮南路两侧抢修工事的情况。当即决定:连夜抢越淮南路。终于赶在17日凌晨敌第48师第138旅分两路赶来堵击前,胜利地越过淮南路,又一次将敌人甩在后面,安全地穿过了皖中平原。
    4、斩关夺隘,勇猛顽强
    德·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论战争理论·关于战争理论》中指出,"军事活动绝不是仅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还同时涉及使物质具有生命的精神力量,因此,把两者分开是不可能的。" 军凭士气虎凭威,两军相逢勇者胜。皮定均率第1旅在24天的突围征途上,曾数次遇到敌人据险堵击的险情。他们每遇到这种情况时都能发扬"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拼死夺路,关键时刻,敢于斩关夺隘,近战歼敌。在战斗中,一次又一次痛击敌人,杀开血路。
    强越大牛山,是第1旅在向东突围中的首场硬仗。该旅到达大牛山地区时,敌整编第72师的1个团及商城保安团、金寨保安团正占据着大牛山东西两侧的山头,企图凭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阻击突围部队东进。大牛山是鄂豫皖三省的交通咽喉,是东进突围的必经之路。如不能迅速粉碎敌军的阻击,附近的敌军将闻声合围过来,突围部队就有被"围歼"在这个小山洼子里的危险。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旅长皮定均果断地命令第1团团长王诚汉:"迅速攻占敌军据守的山头,要像撕布一样把它撕开,动作要快要猛!"第 1团指战员受领任务后,顿时精神倍增,疲劳全忘,喊杀声如巨雷滚动,震撼山谷,杀向敌人。敌军阻挡不住这股拼死夺隘的锐气,不到两个小时,就彻底垮下去了。第1团占领了大牛山东西两侧的山头,撕开了一条血路,掩护全旅越过了大牛山。
    智取青风岭,劲旅显神威。当该旅进到青风岭地区时,敌军已先占领了有利地形,企图堵住去路,然后前后夹击。从青风岭的自然条件来看,地势险要,像一堵巨墙横在第1旅面前。它的北麓紧靠着淠河的支流,分水岭两边的斜面若隐若现地露出许多敌军临时建筑的工事;山的坡度很陡,中间一条唯一的石板道已被敌军的轻重机枪封锁得水泄不通。敌人企图利用这一天然防线,陷突围部队于进退维谷的困难境地。为了夺取青风岭,第1旅运用迂回智取的战术,命令第1团在敌正面石板道上进行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第2团从右翼轻装上山,摸到敌军背后,夺取敌人的阵地。第2团上山的地方是几丈高的峭壁,从未有人攀过,山上丛林灌木密如梳蓖,战士们在深山密林中披刑斩棘,架人梯,吊绳索,攀藤附葛,尽管浑身被树枝、荆棘、尖石刺割得皮破血流,仍然攀登不止,终于登上了青风岭。他们如同神兵天降,在敌人的侧后突然发起冲击,机枪手边走边扫,战士们把手榴弹一排排投入敌群,紧接着端起刺刀,冲进敌阵,与敌展开白刃格斗。第1团也从正面顺着石板道直冲山顶。敌军被两个团前后夹击,不得不举手投降。
    像大牛山、青风岭这样的近战、夜战,第1旅在突围途中打了数次,屡战屡胜。
    突破津浦铁路,是第1旅突围途中的最后一战。当时,敌人装甲列车上的轻重机枪不间断地向突围部队扫射,子弹打在铁轨上进溅起阵阵火星,碉堡里的敌人也射出了密集的子弹,第1旅前进受阻。同时,从明光、管店和滁县方向出动的敌军分5路向第1旅猛扑过来。经过20余天的连续行军作战,第1旅已经异常疲劳。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发扬了"疲兵临敌,拼死求生"的革命精神,奋勇拼搏,一面分兵截住两翼进攻之敌,一面集中火力,用炸药、集束手榴弹和迫击炮对付敌军的碉堡和装甲列车,终于打退敌人,越过铁路,在淮南军区嘉山支队淮南大队的接应下,胜利进入了苏皖解放区。
    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以善于临机应变,调动敌人,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和能打能走,迅如疾风,动如雷震的战斗风格,一路斩关夺隘,跋涉艰险,终于以全旅的建制和实力,奇迹般地突出重围。他们的胜利,为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这部革命英雄史诗谱写了一页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