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光:《枫桥夜泊》与金鸡报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4:29:33
作者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成诗以来,确实可谓注家蜂起。但都是文学家。
本文主要围绕《枫桥夜泊》,从气象科学角度说几点认识。
一.“霜满天”中的“霜”并非真的是霜,因为霜是贴地面大气中的水气在地面物体上凝成的,不可能飞到天上去。许多古人也知道这一点,例如唐代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中就有“蒲海(今罗布泊)晓霜凝马尾”之句。我也认为“霜满天”只是形容空气十分严寒(霜冷感)的一种文学说法。在苏州一带,由于气温零下时间一般很短,因此空气寒而水不冻,霜冷和行船、夜泊并不矛盾。
二.作者发现,古诗中凡有钟(笛,歌)声皆响在夜间,似无例外。限于篇幅,只举三首。第一首是宋代赵抃《和宿硖石寺下》:“淮岸浮屠(塔)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诗说傍晚船停在淮河岸边的硖石山(今安徽凤台)下。山塔虽不高,但从船中仰望恰似“半倚天”,由此想到寺中老僧必是超尘脱凡。诗人大概原想去探胜寻访。可是寺庙栅栏闭锁,了无人迹。惟有寺庙里的钟声一声声进入诗人的耳际。
第二首是宋代魏了翁的《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诗人隆冬之夜被远来钟声唤醒了,被子冷得象铁再也睡不着。于是起床读书,但见明月满窗四檐滴(融雪)水。夜钟惊梦,可见音量不小。
第三首是唐代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洛城即洛阳。全诗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位诗仙竟浪漫得称笛声融进了春风传遍全城。这在不知声波即空气振动的古代,如此丰富的想象自是十分难得。
实际上,不仅诗中钟声都是响在夜间,就是我国许多以钟声为名的著名景点,其“钟”字前也都冠有“暮”、“夜”、“晚”等。例如古代潇湘八景中的“烟寺晚钟”;杭州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等等。秦末垓下之战中,刘邦用以瓦解项羽军心的“四面楚歌”也是在夜间吟唱的。这种“夜半歌声”或人语如果传到荒野坟地,那便该是“阴间鬼语”了。“金鸡报晓”之所以能穿云裂石、声震人心,也正是因为它啼在黎明之前。
三.晚钟入诗入景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只有在夜间才能听得到远处的钟声。因为日落前后开始地面迅速冷却,近地面大气形成向上升温的逆温层(可达二、三百米高)。在这种温度(大气密度)分布下,好比人看玻璃杯中水面上下筷子会发生折弯一样,声音在大气中向空中传播时也会逐渐地折返地面(白天则是折向天空,因此传不远),以至隔了山也能听到(例如唐代皇甫冉《秋夜宿严维室》中就有“秋临深水月,半夜隔山钟”)。而且,由于夜间逆温层空气稳定,没有上下对流和人为杂音,所以钟声不仅远传而且不失真。苏州寒山寺每年除夕夜都有许多日本朋友专门来此听钟。
作者十分赞同孙焕英先生《枫桥夜泊》的灵魂是由乌啼,渔火(暗含渔歌),和钟声组成一部音画的观点。在《枫桥夜泊》宁静的画面中,我们似乎真的听到了袅袅的美妙钟声。
音画诗比一般的诗更多了一维同样可以让人驰骋想象的空间。
否则,这普普通通内容的四句诗,为什么竟千年不衰,还“注家蜂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