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谁纵容金融股如此疯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1:13:30
同花顺Level-2看热门个股,找主力动向!
发表日期: 2007-01-1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企业过于依赖银行间接融资渠道,曾被视为埋藏在经济核心部位的定时炸弹。现在这枚炸弹没有被拆除,而是被挪移到了资本市场。
金融股疯狂。昨天上市的中人寿大幅上涨106%,成交额近124亿元,约占沪市总成交量的14%。有人认为18.88元的发行价是政府信心无节制的表现。其实不然,前此中人寿A股承销团将A股询价区间初步定在23元至29元之间,机构投资者照样趋之若鹜,现在这个发行价应该是被硬压下来的结果,虽然市盈率已经达到令人瞠目的94倍。
中人寿不是特例。从去年11月16日启动,工行、中行股价在33个交易日内快速完成翻倍行情。其中,中国银行[行情、资料、新闻、论坛]从3.44元涨到5.97元,工商银行[行情、资料、新闻、论坛]从3.67元涨到6.79元,是世界上除了印度银行之外最贵的。在指数大涨900余点的行情中,至少有近600点大涨要完全归功于两大银行股的暴涨和新股上市虚增的指数。短短一个多月,股指完成了从1900余点到2847点的大跃进,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九万亿,已占GDP45%。有人仍不满足,以成熟市场的比例来证明中国资本市场仍有空间。但谢国忠认为,在上海、香港和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总市值已达到GDP的90%,这一比率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
从去年中工国际[行情、资料、新闻、论坛]上市获得上千倍的认购率后,蓝筹股回归就被管理层奉为圭臬。国航发行虽然小挫,但各方余勇可贾,再接再励,终于一再创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奇迹。考虑到这些奇迹的发生地还没有形成信用良好的市场化的中介审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这一奇迹更显突兀。
资本市场既可以是资源配置的最好武器,也可以成为转移风险的屏障,上市有可能成为化解呆坏帐的手段,资产证券化可能成为无价值垃圾债券的处理场。中国的资本市场很可能在资金的推动、管理层的怂恿下,成为金玉其外的巨大信用垃圾场。
其实,中国的资本市场中的金融股仍然是一个政府信用为支撑、以制度性损耗为表征、以资金拉动为主的政策型市场。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的选择目标十分单一,即以资本市场为平台确保国有大型企业改制获得足够的资金和激励。同时从上市发行、股指计算到资金控制等各个方面,对包括金融股在内的大盘蓝筹股极尽呵护。从证监会到国资委也一再提及大盘蓝筹股的作用,央行报告也时刻不忘提及支持扩大直接融资。而政策对于这些公司在收费权等方面的庇护,无疑给了投资者最强烈的垄断溢价暗示。与此同时,资金持续过剩,“十五”期间,我国金融业总资产从19.7万亿元增长到41万亿元,国内银行有超过32万亿元的总储蓄,加上各财务公司投资,机构投资者所募集的资金以及国际投资机构的追捧。
但最大的受益者并非国内投资者,而是部分掌握了A股定价权的海外投资者。根据2006年年底全球知名基金研究机构理柏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美国公共基金在该年度全球范围内投资中国股市回报率最高,达到61.51%,全球平均投资回报率为25.53%。
也许是受此刺激,近期有关部门出台了组合性抑制政策,还包括对基金的限制、上交所发表调整新股计入指数时间,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公告中,“支持扩大直接融资”的说法不再被提及。
我国的金融股上市主要是为了建立健全公司法人制度,建立市场化的金融制度,以彻底杜绝金融风险。但在实行的过程中,长期目标往往容易被短期目标取代,对资金的追逐取代了对制度的追求,从银行来看,我是持乐观态度的。其产生的一个副作用是,将保险、银行、券商、大型国企的投资公司全都绑在了股市这一条船上,虽然2006年一荣俱荣,其硬币的背后肯定是一损俱损,这才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可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