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云路:1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26:32
好状态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人生成功与健康长寿的奥妙,是一步进入好状态。
也许你刚才的一瞬间、一个时辰中状态不好,你在烦恼,在牵挂,在执著,在焦灼;突然,灵光一现,进入好状态,祛病健身,心想事成……

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
(二)妙诀
(十九)出神入化
一个人画画,写字,舞剑,打太极拳,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活动,都可能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这时候,它就表现为一种高级的气功境界,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一种元神出游、运筹帏幄、决胜千里的状态。那时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在有意无意之间实现,很多功夫(所谓成功之功)在有意无意之间出现。
“出神入化”是在高度入静和放松时出现的状态,一种高度自然的状态。
当我们在生活中、创造中有很多执著、牵挂、劳累,很多焦灼、烦躁的时候,没有这种好状态。一旦进入了松弛自然的状态时,“出神入化”就开始了。
在练功中,不要追求出神入化,出神入化是自然而然到来的,是在你“致虚极、守静笃”,在你“万念归一”,在你“聚精会神”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
那时出现的种种奇迹,你慢慢体会它,跟踪它,把握它,存于心中。
(二十)知其雄,守其雌
《道德经》讲“知其雄,守其雌”。
这句话可以从气功的多种含义来注释它,理解它。你可以把自己的意念和体感当做一个阴阳对立的事物。你可以守住本心,同时去体会气感的运转。你可以用意念来体会和跟随自己气感的活动。你也可以在修炼中对周围的草木、山川、日月星光进行体会。这里有很多奥妙。
“知其雄,守其雌”还可以表现为在生活中一种安安静静的状态,一种表面看来柔弱温和,实际上最最有生命力的自信的状态。一种做起来最谦和、最柔和,而实际上是最有进取心的状态。
(二十一)抱一守中
“中”字在气功修炼中是一个奥妙的东西。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说我身中,我身外,或者说,左右之间为“中”,前后之间为“中”,上下之间为“中”,这是一个空间意义上的“中”。你还会说,过去和将来之间有一个“中”,那乃为此刻。这些都还不是“中”的真正含义。
它是任何片面性、偏颇性都放弃之后进入的一个状态。
放弃前后、内外、左右、上下分别之后进入那个状态乃为“中”。
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乃为“中”。对事物判断不偏不颇,乃为“中”。对这个世界的判断不片面,乃为“中”。对事物的走向判断不片面,乃为“中”。对自己生命的感觉判断不片面,乃为“中”。那么合适,那么不偏颇,那么不执著,那么自然而然。
“中”是状态,而不是位置。要体会“中”的状态。那是圆融的感觉,圆融的体会。人在生活中有可能会滞留于一个偏向。当他执著于一个偏向的时候,就失去了“中”的状态。
(二十二)复归于婴儿
“复归于婴儿”出自《道德经》。
我们在练功状态中复归于婴儿态。
请想一想你二十年前是什么样子?体会一下。再往前体会,到你十岁的时候,七岁的时候,三岁的时候,两岁的时候,一岁的时候,零岁开始的时候。
讲这个体会不是妄言,人可以做到这个体会,要不就不存在体感思维的技术。你完全可以体会自己出生的那个时候和随后婴儿状态的感觉,进入那个状态。
婴儿状态就是无执著的状态,是汲取宇宙能量最敏感的状态。进入那个状态,要使你的身体柔弱至极。练功要使自己身体柔软,到最柔软的程度,像婴儿一样。
僵化是生命的结束。人从小到大,生命的演变就是由柔软变得越来越僵化。要向柔软方向返朴归真。从某种意义上讲,练功就是和一般的生命消费、生命消耗、生命由生到死的发展逆向前进。顺则凡,逆则仙。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进入那个状态的。
复归于婴儿,还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那种年轻的、活泼的、快乐的状态,还表现为在自发功状态中那种活泼自然的状态,还表现为在摆动自己五脏六腑的时候,那种年轻活泼的状态,还表现为用微笑的眼睛看待世界时,那种无邪快乐的状态。
在街道上行走的时候,我们发现微笑的人少,苦恼的人多。在大街上走一走,很少看到微笑的脸。有些人也笑,有得意洋洋的笑,有很矫情、很做作的笑,有端着架子的笑,很别扭。
什么表情最好?就是像孩子一样纯真的微笑。不要装样子。
请你从心底里漾出这个微笑。那么开心地像小孩一样的笑容。
那时候人才是没病。
(二十三)天机、地机、人机三机合发,天翻地覆
练功,要对天有感觉,对地有感觉,对人、对自己有感觉。
天是变化的。午时十二点的转化。子时十二点的转化。春、夏、秋、冬,夏至、冬至的转化。春分、秋分的转化。天,有很多微妙的时刻。地,有很多微妙的时刻。
人,也有很多微妙的时刻。微妙的时刻才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就像两支队伍在拔河,如果势均力敌,就是微妙时刻。这时候,一边跑去一个小孩,加一只手的力量,平衡就失去了,就发生了倾斜。本来势均力敌,好像挺稳定,一下子天翻地覆。这十个人被那十个人拉过去,溃不成军。为什么?微妙的时刻,稍微加点力量,就发生变化。
练功中要寻找对天时、地利、人和这种关系的微妙感觉。
气功修炼就是把人调整到非常微妙的状态之中。人只有非常松静、安静、恍兮惚兮的时候,才能进入这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一个意念,一个良性愿望或者一句话,使得你发生本质变化。气功不是努劲,我这个地方有一点不舒服,我努个劲。那不行,劲用不上。用那个劲不如去医院开刀。它是要在一种微妙状态中,等天机、地机、人机三机合发,天翻地覆。
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
(三)开悟

(二十四)直指人心,立地成佛
人在世界上生活,总有这种毛病那种毛病,这种误区那种误区,要进入好状态,就是走出坏状态。
如果你此时正在为一件事烦恼,那么,把这个烦恼变成不烦恼,就叫“直指人心,立地成佛”。
不要迂回曲折,在边缘徘徊,要找到内心中最直截了当的问题,直指人心,使自己立地成佛。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是直指人心,使对方立地成佛。
善于用这个方法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是大的智慧。
(二十五)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有人问,我怎么才能开悟,怎么才能达到高境界?慧能讲,没有什么太复杂的,最简单的就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总有很多时候不是处在好状态里,你在做事的时候一念闪现,知道自己错了,错在什么地方,知道自己错的一瞬间,你的灵光就显现了。
这句话很质朴,很深刻,是六祖慧能关于明心见性、顿悟、开悟的最精彩的警句之一。
我们在生活中会有体验,有时候,你可能被某一个七情六欲、某一个烦恼、某一个牵挂、某一个执著、某一个不自然的东西所束缚,那时候,人就成了被烦恼束缚的俘虏。
如果你一下放下来,知道它错了,心头立刻一片明亮。
那种轻松感是非常宝贵的。
(二十六)放下心来,便是真悟
什么叫真悟?很简单,放下心来。
什么叫放下心来?就是把那些压在心头的东西放下来。
我们看电影,看电视,经常觉得故事里的人很不聪明。何必那样呢?孰不知,我们自己也在一个故事中扮演着角色。对自己不一定能看得很明白。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并不是不吃饭,不睡觉,不组织家庭,不繁衍后代,不尽社会责任。那是石头的事情,不是人的事情。人活在世界上,有这些生活项目,但同时,他要有一种取其自然的状态。
取其自然的生活状态,就要把那些不自然的东西从心头拿掉。
举个小例子,你坐公共汽车,从甲地到乙地,交通堵塞便着急。这时,我们要说,既然上了车,你又只有这种选择,这时你的着急叫不自然状态,叫额外支出。你着急也是两小时到,不着急还是两小时到。这两小时的着急、烦躁、骂自己、骂交通、骂一切与交通有关的单位,对自己并没有什么用处。毒化了自己,还毒化了周围的人。等下了车,还要毒化和你交流的朋友,烦恼之心还要带到他的面前。到了家里,还要把这两小时的烦躁带到家里。也可能因为你烦躁,造成孩子没休息好,第二天考试没考好。孩子没考好,也可能回来又把你和爱人惹烦了,家里的老人也烦了,一家人都过不好。
一切源于两小时没必要的烦躁。
很多人都在做那些没必要的额外支出。要放下心来。人不是被做正经事累死的,是被这些不必要的支出累死的。做正经事本身消耗不了多少,大多在那些额外支出上。
(二十七)烦恼即菩提
烦恼是坏东西,要经常放掉。但为什么又是“烦恼即菩提”?
正因为有这些烦恼,你就要经常放掉它,放的过程就是修炼的过程。烦恼,并不是说不经修炼就成为菩提,是因为你经常要把烦恼作为练功的素材,由此就成为菩提。
就好像人生中,苦难是坏事情,但有可能苦难倒把一个人练好了。这时,苦难就成了好事情,烦恼就成了菩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不要怕世间有烦恼,不要怕生活有麻烦。处理好了,烦恼会成为练功的素材。
你本来处在一个多烦恼的生活环境,当你将所有的烦恼都很好地克服和放下来,练出一个好心态──在烦恼中都不烦恼,你就比那个不烦恼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人有更高的功能。
(二十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人在世上生活,如果你的观念不正确,那就是“苦海无边”。
朋友们走到街头看一看,愁苦的人很多:这些人有的有钱,有的没钱,有的有工作,有的没工作,都在愁苦。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着满街走过的人,也是苦脸居多。
苦什么?“苦海无边”嘛。这时有四个字,“回头是岸”。
烦恼只要被放下来,就是聪明。一明白,就是智慧。
当我们用不正确的观念生活的时候,生活就是苦海。
如果你有了正确的观念,回头就是岸。
我们都是普通人,也会有一些通常意义上的烦恼。怎么办?练出来。回头一次,看见岸。再回头一次,又看见岸。慢慢就站在岸上了。不神秘。就要练出那种状态来。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并不是让人回避生活,出家。
它是让我们换一张面孔,换一副眼光,换一个心态,世界立刻在我们眼前生出光辉和灿烂来。哪怕它现在还不是很理想,当你用这样好的心态对待它的时候,世界就多了一分你的光芒所照亮的地方。
(二十九)我不病,谁能病我!
现代医学发现,很多生理的毛病,都来自心理上的毛病。
这段时间你心头、思想中有消化不了的事情,马上就表现为你的肠胃消化不了,中医说是“思伤脾”。
这段时间你在心理上感觉到有重负,就脊椎疼,不是颈椎,就是胸椎。
心和身全息对应。你的脸会发愁,你的肠胃也会发愁,心脏等器官都会发愁。
你一高兴,脸上就微笑。一微笑,岂止脸,身体都在微笑。
练气功首先要有健康的愿望,有战胜疾病的愿望,有不病的愿望。
观念很重要。如果谁想生病,或者觉得自己现在病得还不够重,有得是方法“帮助”你。让你生病很容易呀!你这儿有点不舒服。我们告诉你,你赶紧去医院检查呀!你要注意休息,这很危险。如果医院检查了,告诉你没事,我们就说,这个医院检查还不够准确,再到其他医院检查。你脸色不对呀!家里人对你要多加照顾,班也不要上了,先歇上半年,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都要注意呀!稍有不舒服,别人就这样对待你,有可能变成一场大病。可有的时候,好像很大的病,很不舒服,自己心理上很坦然,就好了。
人想造病很容易。要有健康的心态:我不病,谁能病我!
(三十)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练功要进入什么都不练的感觉,才是好感觉。
练功如果练到什么都在意,这也是病气,那也是病气,哪儿都不敢去,哪儿都不敢动,这个不能吃,那个不好,就是误区。哪有那么多事!练气功讲宏愿、信念、德性,要相信自己!
对这种高级境界,今天不懂,记住,明天想起来再体会。
如果哪个气功门派一天到晚告诉大家: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注意,那个注意。前怕狼,后怕虎,就不是高境界。有一本书,叫《中国禁忌大全》,专门告诉人哪天不能出门,哪天不能吃什么,哪天不能干什么。看完以后,什么都不能干了。我告诉你逢三不能出门,他告诉你逢四不能出门,再一个人告诉你逢二不能出门,又有人告诉你逢七逢八不能出门,结果一看,你哪天都不能出门。
无论是练功还是生活,都要心怀坦荡,万事不要太在意。
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
(四)灵慧

(三十一)善巧方便,当机立断
练功、做事要讲方便。随机应变,当机立断。不要弄得特别复杂,特别繁琐。要善于运用各种方便法门来应对世间的事物,这样才能找到好感觉、好状态。
所谓“善巧方便,当机立断”,就是不同的事情、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练功环境、不同的做人态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以解决问题为正确。
遇到需要抉择、付之行动的时候,当机立断,不犹豫。
这是练功的奥秘,做人的奥秘,也是做事的奥秘。
(三十二)无住无留,无执无染
不被旧观念所束缚,不被旧说法所固定,不被陈旧的看法和做法限制住。不停留在他人的某一个说法中,也不停留在自己的某一个见解上。不停留在一个信息对你的印象上,不停留在一个经验对你的记忆上。总之,要生动得像一条河,流过来,淌过去。
练功要这样。做人也要这样。一定不要停留在某一个地方。
有一个笑话,有人曾问几个大文化人:三点水一个“来”字念什么?这几个大文化人一想,说念“来”,涞阳的涞。又问:三点水一个“去”字念什么?他们都不认识了,说:没有这个字呀。这人最后说:没这个字,那方法的“法”怎么写呀?一群人哄堂大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可笑的事情?因为人们容易停留在旧的观念里。
因为三点水一个“来”字念“来”,所以三点水一个“去”字一定是念“去”,结果,就变成没有这个字。这叫什么?由三点水一个“来”字形成了一个旧概念,你停留在这个旧概念中,当你用这个旧概念去套一个新现象的时候,就失去了真理。
闹这个笑话的人包括一些著名作家,著名评论家,著名诗人。
这件事说来很可笑,孰不知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在犯这种错误。
当少数人不犯这个错误的时候,才能发现新东西。
所以,在研究气功技术,研究人生智慧的时候,要无住无留,不要住在这里,不要留在这里。无执无染,不要执著于这里,不要受环境信息的污染,才能做到智慧。
(三十三)应语随答,应用随作
什么叫“应语随答”呢?就是提出问题,马上就回答,不假思索。什么叫“应用随做”呢?就是需要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就拿出方案来。这是一种很高级的状态。
你能够进入“无住无留、无执无染”的状态,就能够进入“应语随答,应用随做”的状态。就好像在气功这个范围内,提出什么问题,马上就可以作出回答。不需要想,不需要说等一会儿,不需要说明天再讲。当然,必须修炼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这一点。
(三十四)道法自然
对“应语随答,应用随作”做一个更加理论化的概括,就是“道法自然”。
《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就是一个人要遵循大地的规则,因为我们在大地上生存。可是“地法天”是什么意思呢?大地又遵循天(宇宙)的规则,天更大。“天法道”,天听谁的呢?听道的,听从天下大道理的管理。道又听谁的呢?“道法自然”。自然是最根本的东西。
所以,最好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判断是否得道,依据是什么?自然。
我们要因循自然,做事自然,取自然状态。
就好像你在练太极拳,练一段舞蹈,动作不自然就不好。动作再好,都要自如。做事要自然。做人要自然。说话要自然。动作要自然。交流要自然。练功要自然。练功中的一个姿势,到底应该怎么掌握,怎样摆动才正确?以自然为原则。以自然为基本的要求。做人也一样。做人也要自然,你不自然,弄得别人不舒服,自己也不舒服,家人还不舒服。
道法自然,就是遵循宇宙万物最大的规律。
搞科学的,搞哲学的,搞艺术的,一切创造,最高境界是自然状态。
做人,无论是大人物,小人物,年纪大的,年纪小的,男的,女的,最高境界是自然。
练功,最高境界是自然。如果你练功练到很高境界,那就是功里功外,个人练功,众人练功,生活的各种场合都那么自然,那么随意,那么舒服,那么自在,那么和谐。
(三十五)万法归宗
对于万法归宗的惟一正确解释,就是“道法自然”。
天下不管有多少现象,多少事物,多少规律,在气功范围内有多少练功的方法,最终归一,归道,归自然。任何法门,如果不能使人在生活中自然,使人在练功中自然,使自己的生活、人际关系、整个生命和社会显出更自然的状态,不值得称道。
(三十六)无为无不为
“无为无不为”这句话含义很深。什么都没做,什么都做了。什么都没有想去做好,但是什么都完成了。什么都好像不执著,没努劲,但是却什么都解决了。
这种无为无不为的状态,就好像大自然对待世界,它没有执著于某一个方面。
天地管理这个世界,它是不是很周密地设计哪天下雨,哪天不下雨,给哪个地方下雨,不给哪个地方下雨呢,它设计吗?大自然并不是那么繁琐地在那里“为”,在那里“计划”,在那里“分配”,它很无为,无心,无意。然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该发生的就发生,该结束就结束,该交替就交替,该演变就演变,该转化就转化。
一切都照顾得很好,万物都有各自挺合适的轨迹。
要体会这种无为的状态,无心的状态。这是一种高境界。
“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来自中国古文化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宇宙观、人天观,也包含了处事观、做人观,包含了练功的技术、做人的方法,还包含了人生开悟的高境界。
我们要练功、做人一体化。要做智慧的人,高尚的人,平和的人。
这才是大的修炼。这一切都需要在练功中不断体会。
如果练功,练到技术提高,身心健康,同时生活自然,在生活中和气,和顺,出神入化,左右逢源,随机应变,应语随答,应用随作,祥和光明,正气凛然,为自己、为家人、为整个世界找到一种很好的生存状态,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境界。
(——选自《中国气功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