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想把部队改编为红军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48:13
杨虎城在辛亥革命时期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1924年杨虎城经孙中山亲自介绍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他还积极参与了对北洋军阀政府的讨伐。1928年,在国民党清党之时,杨虎城反而启用了大量共产党在自己军中担任要职,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创始人魏野畴和南汉宸等人都是他的密友,杨虎城还提出了加入中共的要求,希望“能做第二个贺龙”,将部队改编为工农红军,中共上海中央对此予以批准。 1928年,经过中共党组织批准后,杨虎城同中共党员谢葆真在皖北太和县结婚。1930年后,杨虎城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讨逆军第十七路总指挥,驻防陕西,后兼任陕西省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等职。1933年后,经过长征的红军先后到达川陕地区。1936年12月,与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之后辞职“出国考察”。全面抗战爆发后,杨虎城于1937年11月回国“参加抗战”,随即被捕。
杨虎城曾想把17路军改编成红军
西安事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祥林从1950年起,便给杨虎城的大儿子杨拯民(曾是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当政务秘书。据他介绍,当年杨虎城身边许多重要人士都是共产党。杨虎城接触的第一个共产党人就是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魏野畴;对杨虎城将军影响最大、职位最高的共产党人南汉宸与杨虎城是挚友;其他还有杨虎城的外事秘书王炳南,政务机要秘书王菊人、米暂沉以及宋绮云等。他们对杨虎城亲共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党组织批准谢葆真和杨虎城结婚
杨虎城将军的女儿、全国政协委员杨拯美女士昨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她的母亲谢葆真20世纪20年代就读于西安书院门的女子模范学校,她思想进步、性格刚烈。1927年毅然投笔从戎,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政治部前线工作团,后在前线工作时入了党。1927年调入杨虎城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军,任战地宣传队长和太和县妇联主任,工作成绩显著,深得杨虎城赞许,之后两人恋爱结婚。杨虎城将军的长子杨拯民也回忆说,1928年,谢葆真同杨虎城在皖北太和县结婚,是事先经过党组织批准后才办的。西安事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祥林说,当年在杨、谢的喜宴上有人问:“杨将军为什么爱上小谢?”杨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知道她思想进步,为革命我需要她。结了婚,可以直接帮助我。”此话显然是有一定含义的。
杨虎城的直属部队被称为“共产党干部仓库”
陈祥林说,杨拯民先生生前曾回忆说,他父亲身边的共产党,有些是杨虎城知道的,主要是高中级干部;有些则不是很清楚,这些主要是基层干部和战士。从1931年到西安事变前夕,十七路军各部几乎都先后建立了秘密党组织,其中时间最长、力量最强的是杨虎城的直属部队,特别是陕西省政府警卫团。这个团的前身是卫队营,早就由陕西省委军委派人建立了党支部。营长张汉民、连长史唯然、李明轩、魏树林、王建三等,都是共产党员。警卫营扩编成警卫团后,又相应建立了中共警卫团党委会,共产党员发展到 200多人,后被人称为“共产党的干部仓库”。曾要求加入共产党并希望做“第二个贺龙”杨虎城将军一直和共产党人有着亲密的合作,并曾要求加入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帮助和谢葆真的影响下,杨虎城的思想进步很快。据杨拯民先生回忆,杨虎城多次向中共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表示与共产党合作到底的坚定信念,并希望作 “第二个贺龙”,要将自己的部队改编为工农红军。陈祥林说,杨、谢结婚后不久,杨即向党的皖北特委负责人魏野畴提出参加中共的申请,却因左倾关门主义影响未予批准。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1928年杨虎城携夫人和秘书去日本考察时,又向中共东京党组织再次申请入党,中共中央接到报告后,在《中共给东京市委的信》中,同意批准杨虎城入党,但此时杨早已离日返国,无法履行中央要求的入党手续,杨的愿望又一次成为泡影。
陈祥林说,现在西安事变的当事人有许多已经年迈或作古,收集新的可靠资料很不容易,特别是涉及十七路军和杨虎城将军及其重要部属的业绩,现在掌握的档案资料还很不够,有许多还要深入挖掘,细致研究,以便作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
七十年来,中共中央多次对西安事变及杨虎城给予高度评价。那么,杨虎城到底有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以至于当时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怀疑他在陕西搞“赤化”?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段绝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1922年,处于困境的杨虎城率部暂时避居陕北。
对于杨虎城来说,这段时期他非常郁闷。从1915年正式参加革命以来,历经讨袁战争、护法战争,在与反动军阀的斗争中,一度失利,故乡关中竟无他容身之所。
但失败也给杨虎城带来新机。他开始冷静思考革命的方向、部队的出路等一系列深刻问题。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两位重要人物走近他身边。一位是当时的榆林中学校长、进步民主人士杜斌丞。“两人一见如故,杜斌丞十分钦佩杨虎城拥护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彻底精神;杨虎城则十分敬重杜斌丞的才学人品,特别对于杜斌丞的进步思想,有一新耳目之感。”曾长期跟随杨虎城的米暂沉先生说,在榆林不久,杨虎城结识了另一人―――共产党人魏野畴。这是杨虎城第一次与共产党人接触。在长时间的交往和深谈中,魏野畴详尽地向杨虎城讲解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这一革命学说的基本内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如果说以前的杨虎城接受了‘三民主义’,并为之殊死奋斗,那么从这时起,他逐渐接受共产党人的主张,开始向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思想境界迈进……为他此后长期与中国共产党保持良好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孙中山为杨办加入国民党手续
西安市建国路,陕西省政协机关东侧的信义巷是西安事变研究会所在地。关于那段历史的各种史料占据了研究会资料室的大部分空间,其中杨虎城将军的国民党党员证书,是最能说明杨虎城身份,也是研究者最看重的历史见证之一。
据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祥林说,杨虎城参加革命活动以来,虽历经枪林弹雨为捍卫和执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战,但却一直未和孙中山有过谋面的机会。 1923年下半年,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逐渐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主张。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合作正式实现。这次会议,杨虎城派代表参加,并受到孙中山先生热情接待。
此次,孙中山为杨虎城正式办理了加入中国国民党的手续。杨虎城成为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追随者和捍卫者。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京逝世,杨虎城闻知后十分悲痛,立即派人到京志哀。同时,他还在驻地耀县举行大会,隆重悼念孙中山,“成为当时陕西政治活动的一件大事”。
1925年夏,杨虎城效仿黄埔军校在陕西耀县创办了三民军官学校。贾自新先生在《杨虎城年谱》一书中记述:“(三民军官学校)讲课方面,政治以三民主义为中心内容。军事以黄埔军校的课程为基础。同时,还规定每星期日为服务日,教职工和全体学员帮助县政府、商号、居民打扫马路和街巷的环境卫生,并帮助贫户修缮房屋,在北大街文庙东西一带植树五百余株;农忙时,帮助农民夏收、秋收和捆白菜等劳动;组织宣传小组。每周一二次深入农村,宣讲三民主义……”
申请加入中共获批准但未办手续
2006年11月15日晚上,提起自己收藏的当年“中共中央发给中共东京市委的函件”,陈祥林很自豪。“这份函现在少有人能见到。”尽管是一份抄件,陈祥林依然如获至宝。
78年前,这份函件漂洋过海到了日本东京……
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开始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遭到破坏。正当革命处于低潮时,1928年1月9日,中共中央收到一份发自中共河南省委的报告。
“(1)现有人数不到七千,枪支仅三千余,野炮、机枪、迫击共计十余架,但子弹非常缺乏;其编制共计两师及直隶于军部之七个小部队。(2)杨本人近来因环境所迫,非常同情于我党,并要求加入我党,要求我们多派人到他的部队中去,无论政治工作人员和军事人员,都欢迎。(3)杨军内部非常复杂,各自成一系,每一小部分中,地域观念很盛,此派和彼派亦常有冲突,不过都服从杨……”省委认为,“杨之倾向我们,投机的成分很多,在其中做工作的同志,多没有按着党的政策去做,如没有发展下层组织和当地工农运动等等,特约在该军中做工作的负责同志详加讨论,结果定出比前更加详细的工作方针决议,督促去执行。”
对于这份报告,杨虎城之孙杨瀚曾认真研读了一番:“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到当时中共河南省委有人不相信杨虎城的革命性,认为杨投机的成分很多,所以拒绝了杨虎城的入党要求。一方面不信任杨虎城,而另一方面却要求杨虎城的部队起义,由此,杨虎城与中共皖北特委(当时属河南省委领导)意见发生了分歧。”
当时,如杨虎城不参加起义而仍继续留在部队中,必对起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使合作局面陷于破裂。皖北特委当然不愿意出现这样的局面,但杨虎城也极不愿处在这种以自己为中心的矛盾漩涡中。为摆脱此种尴尬,他向特委表示自己可以离开,用他的话来讲,即:“可以丢开部队,而不愿使自己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归于破裂。”米暂沉说。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