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游武汉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9:31:15

点击进入“走马观花游武汉2”   “走马观花游武汉3”
秋高气爽的十月,是最适合四处走动的季节,因此,前紧紧,后凑凑,把整个十月掰开了揉碎了,腾出些日子用于集中腐败。第一站是武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月底还打算去吃下久负盛名的成都小吃,有啥好建议,您受累赶紧支招儿哈。
女人,都太容易被时尚、漂亮的东西打动,加上美轮美奂的广告诱惑,那款SONY T700,在我心里狂长草了,就如同张曼玉做的玉兰油广告,让我这个闹心呦。
辗转反侧了几天之后,终于拿下。这相机的颜色太多,红的,粉的,黑的,灰的,香槟的,令人头疼,为了抓住青春的尾巴尖儿,一跺脚,就它了,红的。
拿到手里,很是震惊,科技发展太迅猛了,相机都跟火车票一边儿大了,薄得和名片盒差不离。这次的美食之旅,就靠它了,塞在牛仔裤兜里,走人。
哦,另外,再啰嗦一句,记得带健胃消食片,或山楂丸,要吃就吃同仁堂的哈,其他的当然也没问题,但真的没同仁堂的好吃。就算是吃药,咱也得在乎口感不是?

把我“勾引”到武汉的,是图左一的蓝衣服女同志,剪剪同学,最左边的是剪剪妈妈,我在武汉的日子里,有幸去阿姨家里享用到了一顿非常丰盛的武汉家常菜,不愧是一家子都是美食爱好者啊。
我和剪剪相识多年,曾是一起混搜狐美食厨房论坛的主儿。我在北京时,她就多次借工作之便,快递武汉的热干面,鸭脖子,莲藕等特色食品做诱饵。据悉,我这次来武汉前,她换工作了,不知是被开除的,还是另谋高就了,但愿和老给我寄快递无关,阿门。
督促我赶紧制定出游计划的,是俺哥们儿的媳妇。其实,我是受哥们儿的委托,他太想节日期间能一个人清净的过上几天,所以才付钱给我,怂恿我将他老婆带出来玩的。
我诚恳的表达了,如果他给的钱足够,我有让他清清净净过一辈子的能力,但未果。
名词解释:助理==帮助清理。(清理什么?当然是好吃的啦!)

武汉户部巷小吃街,非常有名,即使没来过武汉的人,也多少知道一些。
武汉的小吃,不能不提的,就是热干面了。或者应该说,热干面,是武汉最有代表性的特色小吃。热干面买来后,要趁热搅拌,现做现吃,冷了之后,口感不太好,有点油,有点干。
除了热干面,另外一个武汉的特色恐怕就是这豆皮了。豆,米,浆和鸡蛋做外皮,糯米做馅儿,再配上卤制好的肉丁,香菇丁,豆腐丁等,外酥里内,颜色金黄,别说吃了,看着就很有食欲。

户部巷是一条有名的小街,经常也有当地人来这里吃早饭。这条街上并不全是湖北的小吃,湖南的,陕西的,河南的,北京的,香港的,台湾的等等,无所不有,这或许是件好事儿,但对外地游客来讲,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大多数都更想能亲口尝尝当地纯粹的小吃。

这条街上,有一个名为谢家面窝的店,我天天早晨起来排队,但没一天吃上过,总是排到还剩几个人,眼看快轮到我的时候,一个老奶奶走出来喊:“别排了,别排了,没浆了”。
据我不定期杀回户部巷的时间看来,这家店只有早晨这一会会儿卖面窝,卖完之后,一天都休息,中午,晚上,概不营业。想吃吗?明天早晨再来排吧~
满街都是卖面窝的,只是没有一家卖得过它,我这次没机会吃上,就买个别家的尝尝看,要不,这不白来一趟吗?炸好的面窝,双面金黄,外酥内软,那个小窝窝中还是脆的,吃起来还算不错。
这条街上的油香,和西北的油香不同,是用糯米粉做的,口感更香炸糕,外皮酥脆,里面软糯。但我觉得,这应该不是武汉的特色小吃吧?
白糖米发糕倒是真便宜,1块钱6个,个顶个都暄腾腾的,吃到嘴里,有些酒糟的味道,甜丝丝的。

烧梅?听说过吗?看到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的食欲。

烧梅,说来说去,就是烧卖,叫法不同罢了,但我似乎更喜欢烧梅这个名字,听上去怪美的。
我说过了哈,这条街上有很多不是武汉的小吃,忍不住烧烤的诱惑,买了一串尝尝看,还真不怎么样。
我的“助理”,也是我此行的“人像摄影师”小姐,则连想尝尝的欲望都没有。一路拍我的吃相儿。
米酒应该是这里的一个特色,老板的摊位上,都摆放着一个个的电饭锅,咕嘟咕嘟的熬着米酒啊,绿豆沙啊等等,我们点了一杯米酒,一口吸下去,嗓子眼都快烫漏了,因此,我断定,手对温度的感应绝对没嘴快。

这家今楚汤包店,是武汉的朋友强烈推荐我来的,就在户部巷深处,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有它的道理,这家门脸不大的小店里,只要是饭点儿,总是座无虚席,很多人还端着包子在外面站着吃。
咱当不当正不正的,10点来,果然人不多,要了两笼这里比较有名的汤包。白色的是鲜肉汤包,红色的,是西红柿汤包,也是这家店获奖的招牌包儿哦。
吃汤包,要先用筷子把汤包拎起来,咬一口,吸掉里面的汤汁,再吃。蘸料的小碟里,店家会提前给你放好姜丝,你可以选择蘸醋吃,也可以直接什么都不蘸,白嘴儿吃汤包。
总的来说,味道不错,如果一个人干掉一笼的话,还是有些腻,所以,如果两个人来,点一笼就刚刚好,尝尝鲜。

我来武汉的这几天,刚好是这里螃蟹最肥美的时候。不要吃那些过油的,蒸一下,蘸着姜醋汁吃,最简单的,其实是最好的,个人意见。

我很喜欢吃这里的玉米鲜虾蒸饺,也不管它是不是特色了,反正好吃。皮儿薄但很有韧性,里面的内馅是虾肉和玉米,甜甜的,还不腻口。不过我“助理”说,味道很像湾仔码头的饺子,让我觉得有点败兴。
荷叶糯米鸡,如果油能稍微少一点点,口感就很完美了。还是个人意见,不讨论,不争辩,不搬扛。

在一家店的招牌旁边,我看到一句话叫“不喝藕汤,枉来武昌”。实在是太精辟了。如果你到了武汉,没喝上一碗莲藕汤,那真算是白来了。
我是每天都喝至少一碗的,初秋的天气有点微凉,喝完一碗汤,全身都暖呼呼的,尤其胃部很舒服。关于喝这个藕汤,我有点和武汉人民不太一致的习惯。
仅排骨的香和莲藕的甜结合在一起,经过10多个小时的文火煲制,已经将味道融合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极致,为什么还要放黑胡椒粉这个第三者来破坏那份缠绵的味道呢?
这里的莲藕和我在北京买的莲藕完全不一样,煲过之后,绵软面沙,有点象土豆的口感,但又不会散烂在汤里。汤微甜,但绝不是糖的甜味,而是带着一股藕香的清甜。
老谦记的豆丝,都被印在了武汉地图上,但恕我直言,可能是南北方人的口味差异太大,我真没觉得多好吃。倒是这个浇在炸豆皮上的料味道不错,牛肉丝,玉兰片,蘑菇等等,估计要是能配碗米饭,可能更香。


每年的7,8月份,我都能收到剪剪从武汉给我快递的莲藕,莲子,还有藕带什么的。自从吃过武汉的莲子,我对北京地摊上卖的莲子就再也提不起兴致了,食之无味,如同嚼腊。
虽然已经10月了,但街上还有莲子卖,这是今年的最后一批了。单一个莲蓬2块钱,如果买人家剥开的莲子米,10块钱一斤,真的很便宜了。

在街上闲逛的时候,可以在路边的小摊儿上随便买几个菱角吃哈。别看外壳儿特别硬,从中间咬一下,一掰两半儿,非常容易滴。我小时候,家里人为了省钱,不给我买零食,2个菱角,1毛钱,我能磨牙吃半天儿。现如今,我可没那么好打发了。
看到糖葫芦,我就琢磨了,这不可能是武汉小吃啊?凑进一看,可不嘛,写着老北京呢,透着亲切。
哎呀,差点忘记要介绍一样吃食儿。是鱼糊汤米粉,据说是徐嫂家的最好,但在这条街上,我吃了2家,觉得味道都差不多。
鱼糊汤就是用鱼熬的汤哈,然后把米粉放进去,吃起来滑溜溜的,如果不放那么多的胡椒粉,我觉得可能会更清淡,更能品出鱼汤糊的鲜味。
整条户部巷。我觉得也是这样,无论是热干面,藕汤,还是米粉等等,基本上去哪家吃,口感都不会差很多的,所以你要来吃的话,只记住这条街就可以了,没必要特别得记住店名儿。

吃饱喝足找个地方溜食儿,是我出游的惯例了。打了辆车来到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这里真是风景秀丽啊,管不得毛主席自打建国后,除了中南海,就属在这儿住的时间长了呢,还真会选地儿。
顺便说一句,武汉的出租车挺便宜的,起步3块钱。到地方儿后,要给人家5毛钱的燃油税哈。
用天然氧吧来形容东湖,肯定不为过,住在附近的居民要比住在市中心的幸福多了。看着人家拍婚纱,看着人家在大塑料筒里连滚带爬,看着人家一对对谈情说爱的走过面前,还真挺惬意。
离东湖很近有个叫磨山的地方,算是这里的一个旅游景点儿,我去了,但我真诚的建议你不必去,不太有掏钱的价值。比起东湖这个免费的自然美景,我宁可在这里坐上半天,只呼吸,不干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