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 精神力量的缺失——从昂山素季获释想到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45:22
精神力量的缺失——从昂山素季获释想到的
傅国涌
在这个暗淡的岁月,2002年5月6日无疑是个令人激动的日子,昂山素季终于获得了自由,缅甸的天空曙色初现。5月9日,《南方周末》的“天下”版以整版篇幅报道了“一个女人和她国家的命运”,孤陋寡闻的我也是第一次在中国的报纸上看到昂山素季的照片,虽然容颜消瘦,年华老去,但从她不无疲惫的眼神中,我们依然可以读出那份无与伦比的美丽与坚定。她的获释固然取决于国际社会长期有效的压力等外在原因,取决于缅甸自身的因素,比如经济困境、军政府高层的微妙变化、91岁的军事强人奈温的作用等。在这些因素之外,我感到昂山素季身上的宗教精神,她对佛教的虔诚,以及整个民族对佛教的信仰,换言之,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对缅甸的民主化进程、对缅甸最终走向全国和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根植于人类灵魂深处的影响。
我由此想起,中国一直是个一元化的社会,从来只有世俗的一元,而缺乏精神的另一元。从孔夫子以来,古老民族就只有“不语怪力乱神”、“食色,性也”的世俗传统,一贯在形而下的物质层面打转,缺乏在形而上的层面作超越世俗伦常之外的思考与探索。精神维度的缺失是一个民族长期徘徊在主流文明门槛之外的根本原因之一。
“上帝的归上帝,恺散的归恺散”,精神与世俗是并存的力量,在有着深厚宗教传统的西方这早已不成问题,当然精神乃是比宗教远为广阔的领域。没有精神力量这一维,世俗力量将主宰一切,世俗的尺度就是权势的尺度,金钱的尺度,势利的、机会主义的尺度,在单一的世俗标准下,永远也不可能发展出真正的人道主义,永远也谈不上真正的人性。人的精神是比世俗更为丰富的世界,有了精神这一维度,在世俗之外就有了判断是非、衡量万事万物的新标准
在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要建构独立于世俗之外的精神力量谈何容易。但我们也看到了,即使在暗无天日的漫漫长夜里,这个民族也产生了陈寅恪、顾准这样傲然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我以为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是一种能穿越时空、重塑民族魂的力量。诚然,如果没有更多的后来者对此普遍意义上的认同,没有越来越多的个体生命追随他们的足迹,坚持独立思考、独立批判、独立判断,不以世俗的是非为是非,不以世俗的成败论英雄,建立起能为社会广泛接受的世俗之外的价值坐标,他们所提供的光辉范例就不可能凝聚起精神的力量,他们就只能是屹立在民族精神史上的孤零零的高峰,令人可望不可及。
一个民族的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匍匐在权势的脚下,以捞取世俗的浮名和种种实际利益为荣,除了帮忙、帮凶、帮闲不知有他,这个民族一定是卑微而可耻的。
千千万万的生命个体自愿丧失自身人格的独立性,以换取世俗的承认,换取生存和更好的生存,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成为生存的全部意义所在,也就是说将生存降低到仅仅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在世俗的单一维度下,民族的精华在没有诞生之前就注定了被虐杀。在世俗的聚光灯下,除了婊子、戏子、小丑、流氓、痞子粉墨登场,良知未泯的人早已无处可躲。但我还是要说,一个民族总是以世俗的是非为是非,以世俗的价值为价值,是可鄙的,也是可悲的。如同昂山素季指出的:
“东方人和西方人都认为社会价值是通过物质财富来衡量,尤其是通过令人印象时刻的增长率来表现的,从而忽略了不讲道义和隐藏其后的痛苦。而又有人认为发展必须通过人类幸福、社会和平与环境和谐来衡量。
我们并不缺少发展所需要的科学和技术,但我们内心深处依然缺少些什么,一种真正的心里温暖的感觉。.....”
在被软禁的时光,她深入思考着这些始终困扰人类的问题,她身上体现了缅甸民族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支撑着这个苦难的民族。对我们这个衰迈民族而言,缺乏的东西确乎太多了,最缺少就是独立于世俗力量之外的精神力量,哪一天,我们才能为这个只有世俗维度的民族引入精神维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