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00:02
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社会上讨论得比较多,对究竟什么是负担、如何减负这些问题,真正明了的却很少。有家长反映,当督促孩子做作业时,他们就会很得意的说:“减负,没作业!”也有家长把学生负担过重归咎于学校和老师。这是由于没有认识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和没有正确理解减负的含义而造成的误解。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负担。工人搞生产,农民要种田,学生要学习,这是天职,不能把自己职责范围内应该做好的事看作负担。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能力,就应该努力学习,否则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正常的作业及其他学习任务是必需的,一概视为负担而避之是极其错误的。我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的确过重,有时超负荷,这是客观事实。我作为教师,同时又是父亲,对此深有感触,却又无可奈何。望子成龙,人之常情,而又希望孩子轻松愉快,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用圣人的话自慰:“不经过艰难崎岖的攀登,就不会到达胜利的顶点。”
其次,要了解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用工标准在不断提高,已经进入了学历时代。诸多用工单位招工及公务员招考条件为本科以上学历。与之相矛盾的是,我国适龄青年的大学入学率不高,高等学历在大多数人看来仍是被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公务员招考,还特别注明要“全日制本科”,其实是否定了自学成才,说明拥有了高等学历,才有进入现代社会的通行证。升学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在以考试分数决定考生取舍的今天,学子们学业上的压力大也就是必然结果。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大学入学率达到45%以上,高等学历普及率高,学历因素并不突出,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主要看其个人素质和能力。我国从业工人中,高、中、初级工之比为3.5:35:61.5,美国等发达国家比例为35:50:15,可见我国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量将是很大的。但在许多大城市里却出现了专科生就业难的怪现象,正是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大量人才集中涌入大中城市,使得竞争更为激烈,愈加提高了学历要求。从学生个人前途来看,拥有高等学历,就成为“人才”,可以进入“白领阶层”,否则,就只能混迹“蓝领阶层”,作初级劳动力了。如此,要他们没有压力,自由发展,可以吗?也许有人要举出许多没有学历而创业成功的例子来反驳,那只是个例和特例,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况且他们创业时的压力和负担恐怕不会小于一个学生升学考试的负担。哲学家康德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这里,合理不能理解为正确,人人都往大学的门槛里挤,只能理解为社会的必然。有人指责学校、教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学校因此受到处分,冤哉枉也!一所学校如果升学率不高,上级批评,家长指责,学生转学,哪有立足之地?媒体介绍表扬名校,都要说升学率如何如何;评选学校等级,那个标准上没有升学率多少多少?哪些学校、教师闲得无聊,辛辛苦苦加班加点招惹批评?直逼的人们避讳考试、分数如避文字狱。更逼得一般同仁挖空心思“发明创造”,把考试叫做“统一练习”,把额外加班叫做“课外辅导”,把分数当作“隐私”。分数是学生答卷,教师共同合作批阅出来的,分明是社会集体活动的产物,怎么就成了隐私?如果分数是隐私,怎好把它当作社会标准(录取线),用它来决定学生升级升学与否?还要在报上登出高考学生的分数,张扬他们的隐私?小学还要把分数改为等级,一学期下来,万人一面,学生全是优、良,搞得家长一头雾水,分不出优劣,看不出差距,不知如何因材施教,真真是误人子弟。我们不能满足大多数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造成激烈的竞争,形成很大的压力,这就是学生学业负担重的根本原因。这不是任何人凭个人意志所能改变的。有的学生不能正视这种压力,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再加上家长、老师对学生有超越其能力的过高要求和期望,就形成了心理负担,精神压力太大,有时就会出现种种失常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减负,应减掉的是学生的心理负担。
再次是如何减负的问题。简单的认为减掉几门功课,少布置一些作业,就是减负了,这是很肤浅的认识,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在我们“减负”以后,有很多家长、学生主动到书店购买学习资料,每学期开学前,书店里中小学生辅导材料专柜前都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还有很多家庭不惜重金,聘请家教。宏观上讲,要从根本上减负,就要扩大高校招生,提高入学率,特别是提高优质大学的升学率。同时提高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就业率。要重视不发达地区大学生的返乡就业问题。这是国家大政问题,我们姑且不论。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来讲,其一,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学业与前途的关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国家大力发展职业高中,适应了社会对初、中级技术工的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对于大部分不能升入普高、大学的学生而言,这也是一条适合的、现实的出路。并且,国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对于职业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也出台了一些新的措施,使其中的学业优异者同样有机会参加高考。总之,我们要使学生明了,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只要付出努力,总会有收获。其二,教师和家长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打骂的高压政策要不得。要循循善诱,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善于调节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其三,作为学校,首要任务是加快新课程的改革步伐,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以此提高教学成绩,坚决摒弃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的做法,组织学生投身社会和自然,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良好情操,能正确对待考试。
总之,对待减负,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不能人云亦云。就部分对学习意义认识不明确的学生而言,恰恰是学习压力不足,动力不大,误认为减负就是少学多玩,走入歧途。社会、家庭、学校有必要统一认识,协调一致,做好减负工作。做到减负不降质量,培养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学高技长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