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和尤努斯/博客日志/敏思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5:03:36
“马太效应”和尤努斯
《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争子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割,没有散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把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在银行的信贷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我们知道,一般人去银行往往是很难贷款成功的,因为穷,银行方面不仅认为你没有偿还能力,还认为你的信誉有问题。但如果你是一个哪怕只是小有成功的企业主,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笔者所在地有一个早年小有成就的民营企业主,他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银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即从银行贷出一千多万元,当他的摊子越弄越大把牌子改为所谓“集团”的时候,他去银行贷款就像是从自家保险柜里取钱一样容易了。“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马太效应”在这里发挥了作用。有人估计到目前为止该业主从银行贷出的资金早已超过亿元,可是没有听说他有过还贷过的记录。按说他这样一个从不还贷的人在银行那里早就应该是没有什么信誉可言了,可是到了这种地步银行拿他也是没有了办法。银行的坏账也就由此产生。据有消息称,现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坏账已达惊人的9110亿美元(包括四大国有银行2250亿美元潜在的未来不良贷款)。这样多的坏账是由什么人造成的和怎样造成的?这“马太效应”信贷心理大概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虽然“马太效应”也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它消极的一面更是显而易见的。仿佛是为为了给“马太效应”进行纠偏,现在有一个与它相反的事例,那就是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孟加拉国农村银行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从社会低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他创办的农村银行(也有称为“乡村银行”的)是一项造福于穷人的小额信贷事业。30年来,已经有639万人从尤努斯的银行获得无抵押小额贷款,依靠这种“解放性的力量”,已有58%的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功脱离了贫穷,其中97%是女性。这一成功的扶贫方式还被复制到世界各地,令无数人受益。在我国, 2005年2月的时候“小额贷款”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意在以此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难的问题。这项措施实施以后,不仅部分地解决了农村发展农业和增产增收的问题,还使城镇的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和发家致富找到了新路子。可以看出,尤努斯的“农村银行”比“马太效应”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会让更多的人感到亲切。
这让我们认识到:在金融信贷上,只有让“马太效应”与尤努斯的“农村银行”结成互补的态势,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做到不仅让有者有余,还能让“没有的”变成为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二〇〇六年十月十九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