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蓉书香】许锡良: 关于人的野性与匪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1:12:39
许锡良: 关于人的野性与匪气
人的野性其实就是人的天性。这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人的匪气却是后天文化的熏陶的结晶。教育应该给儿童的天性保留一片兰天,因为我记得卢梭、陶行知、鲁迅等等文化巨人都曾经密切关注过如何保护儿童的野性的问题。鲁迅说过,野猪就是比家猪来得可爱一些。面对自己被人危害时候,他可以狂奔逃跑,甚至可以用它的长长的僚牙来保护自己,而不是象家猪那样,软弱无力地任人宰割。野猪与家猪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一个自己独立寻找食物,与狼共舞,才保留了这份野性,而家猪被圈猪,吃人施舍的食物,因而受人宰割,这是自然的,哪里还谈得上野性呢?
人的野性其实也是如此。现在想来人的野性这种天性具体来说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人的创造性与独立自主性。人生来这个世界应该是有独立的精神人格,然后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助,尊重他的生命的。他的成效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人的野性与动物的野性的不同点正是在这里。动物的野性是指与人的驯服而言的。动物的野性有粗野的力量与不受驯服的特点。但是,人的野性却主要是精神人格的独立自主及丰富的智慧和旺盛的创造力之类。动物的野性表现为狂奔与撕咬的能力。但是,人的野性却是突破社会陈规陋习的,富有创造冲力的意识与能力。人的野性与人的创造力一样,是不能够培养的,而只可能保护。所以,教育对于人的天性中本来具体的东西不能够再给予它。而只可能会减少甚至是消灭它。有野性的人往往能够表现出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他不受制于人,也不企求让别人受制于他。
但是,我们的教育常常所作的工作就是在消灭孩子的野性。我在北方读书时,我常常听见一些老师或者领导对他的学生或者下属说:“看我治不了你”。这就是企图驯服一个人的野性的时候,他是要别人无条件服从,服服帖帖与规规矩矩。如果一个人奴性十足,却又大权在握,遇到有点野性的人,就可能说出这样的话,作出这样的行动来。可以想见,在这样的文化里。人的野性的保护是十分困难的。这也难怪台湾的柏杨先生把中国文化比为一个大染缸,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官本位文化,也可以说是奴性文化___其实几千年来就是做一件消灭人的野性的事情。受此种文化教育的人,与西方公民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比,常常会表现出两种鲜明的特色:一是颐指气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当然这是面对比自己弱,地位比自己低的人群的表现;另一是点头哈腰,双腿打颤,稍有嘉奖,便喜极而泣。也就是主性与奴性的完美结合。对于上愈是恭顺谦卑,对于下也就越是傲慢冷酷。此种人格,其实是很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因为,在这里不可能追求真理,不可能维护公正与正义,生命中也不可能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也就必然走向萎靡不振。
这就说到了教育。我们的教育是消灭人的野性这是公认的事实。看看美国的小学课堂上如果教灰大姑娘的故事与中国的小学课堂上如何教灰姑娘的故事就知道我们的教育与他们的教育的区分点在什么地方了。再看看美国大学课堂上,是如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思想碰撞,在这里师生共同追求的只是真理,并无身份与地位的区别。而我们的大学里除了老师灌输既成的思想与结论,而学生拼命记住这些灌输的东西外,别无他求。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仍然是没有学生自主探求的空间与机会。教师除了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除了像教父那样表现出关怀外,学生是绝无可能作出独立思考的,他们只有聆听与服从,否则毕业就可能成问题。可以说,中国的教育十几年下来,就是这样把学生的野性消灭干净的。消灭了野性的学生,他的性格会向二个极端滑去,一是没有同情心,对人残忍无度,另一是软弱无力,除了逆来顺受外,没有任何主见。这是非常可怕的。
中国人没有野性,但是却奴性十足,也匪气十足。凡是与野相关的东西都是不好的东西。比如野性、野心都是要排除与克服的东西。但是,中国人身上无论文化高低与身份地位如何,匪气却未尝少见。匪气与野性最大不同的是,野性是人的天性之一。表现为特立独行的人格。而匪气却是后天文化教育的产物。匪气身上同时表现出顺从与残酷的特性。他眼里没有秩序,更没有真理与正义,只有利益的算计与权衡。我们常常称赞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治得了你就治,治不了你就被你治。这些都是匪气的表现。匪气的另一种说法其实就是流氓气。流氓在人格上是没有什么底线的。什么道义,什么原则,什么诚信,什么法律,什么良知的底线,都是可以改变甚至完全抛弃的。匪气或者说流氓气完全使人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生存状态。匪气常常表现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一切围绕权势转。匪气有时表现为不可一世,有时表现为形容猥琐。有时可以以疯狂的杀戮为乐,有时可以火烧三百里阿房宫为英雄。使得社会礼崩乐坏。但是不同的是,野性是相对奴性而言的,匪气却是相对现代文明秩序而言的。匪气会破坏,而野性会独立思考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