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子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14:27
2010年3月23日,42岁的郑民生在南平实验小学门口用水果刀刺死刺伤13名小学生。20年如一日。孑然一身的郑民生和兄长一家三口还有70岁的老母亲,住在一套61㎡的两居室里。他夏天住在阳台,冬天住在客厅。对郑民生来说,1000多元的工资买不起房子娶不起老婆。对邻居们来说,他是一个“与人为善、尊老爱幼、稍显内向的男人”。节俭的张明生经常买彩票,但他很不走运。去年6月份的失业让他濒临崩溃。据说他被捕后一直重复着“我对社会不满”。 他甚至计划要杀死30名小学生。
自称“深知蜗居滋味”的温宝宝一不留神,对美国人泄露了一个国家机密:“美国失业者才200万,中国失业者有2亿”。另外一个不是机密的机密是中国的男女比例122:100,将近3000万成年男人无法找到女人成家。没有家的男人从来都是失衡的、危险的。
-
一个没有工作没有老婆、在阳台客厅生活了20多年的成年男人,要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才不至于崩溃?一个崩溃的郑民生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和尊严,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已死的人无所谓好人或坏人,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惨案后的郑民生只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弱者或者病人。我们无法将穷凶极恶与他相对应。或者说,郑民生虽然并不是无辜的,但他也是一个受害者。他虽然还活着,但他的心已经死了。当我们认为杀死孩子的凶手是郑民生时,那么杀死郑民生的凶手又是谁呢?
如果说房地产是一场战争的话,那么郑民生和唐福珍一样,都是这场战争和这个不幸时代的牺牲品。富人们囤积着无数空置的豪宅,包二奶养情人;穷光蛋们“蜗居”、“蚁族”加“房奴”,直至失去了结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这些穷光蛋或光棍有两种:暂时坐稳了房奴的人和欲做房奴而不得的人。
据传,郑民生所选择的实验小学以当地黑领群体的子女为主。仇富在这里已经不再停留在经济学家的稿纸上,而是走上街头。仇恨源自嫉妒,源自不公平和冷漠,源自深切的绝望。
-
民生与权力,孰轻孰重?当奥巴马力排众议、斥资万亿推出惠及大多数穷人的医改法案时,中国民生状态依然艰辛可怜,数万亿砸向无人乘坐的高铁和无人居住的房地产,一个叫民生的孤身医生只能蜗居在阳台客厅,甚至还失去了这份卑微的社区工作。
2004年9月11日,美国人正在纪念911事件3周年。这一天,41岁的杨国柱携带汽油和水果刀,闯入苏州市小剑桥幼儿园。20分钟之内有28名儿童被砍伤烧伤。因为右腿微瘸家境贫困,杨国柱虽然在苏州辛苦打工,但一直未能成家。2002年,政府催逼约4万元的统筹款提留款,并威胁要拆他家的房子。杨柱国的父母吓得双双自杀。杨国柱随后不间断地上访,但无人过问。在这个陌生而又冷漠的城市,这个本分内向、爱小孩子的老实人只能把怨气积压在心底,直到最后崩溃——杰克的崩溃。
-
像郑民生杨国柱这样的“杀人狂”全世界都有,而不仅仅是和谐中国的特产,只是中国更多一些。德国有克雷奇默、美国有赵承熙、芬兰有奥维宁、日本有加藤智大、韩国有柳永哲,等等。比如2009年1月23日,比利时一名男子持刀闯进布鲁塞尔一个儿童看护中心,刺死一名儿童和一名成人。虽然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都难以避免这种杀人狂的出现,但我们应当懂得要避免郑民生们的批量生产。
我们不能忘记,2001年3月江西万载县发生小学特大爆炸案;2003年广西北海和2004年河北辛集发生针对孩子的幼儿园凶杀案;2004年8月和10月,北京连续发生两起震惊全国幼儿园恐怖事件; 2007年7月,广东顺德欧阳颂用铁扳手将18名幼儿园孩子砸成轻重伤……
-
号称中国的《哈姆雷特》的《赵氏孤儿》是经典秦腔大本戏,曾被改编为京剧《搜孤救孤》、豫剧《程婴救孤》,甚至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今年,陈凯歌正将它搬上银幕。中国的“杀子文化”在这部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孩子是未来的象征,是一个人生命的延续。在“绝后”恐惧下,“杀子”与阉割一样,使人失去对未来的想象,这是一种深深的绝望。郑民生杨柱国们只是想让别人也体会一下他内心的绝望而已,只是其手段过于残忍残酷。
从克拉玛依大火、李思怡事件、512地震中用数字代替名字的遇难学生、三聚氰胺惨案中的结石宝宝、遍布全国的血铅儿童到迷雾重重的山西疫苗事件,这是一系列规模更大、更具恐怖主义色彩的“杀子文化”。与郑民生杨国柱们的严惩相反,这些事件的罪魁祸首往往会得到体制的庇护。当金正日枪毙他的财政部长时,我们三聚氰胺惨案的罪魁李长江荣升全国扫黄办主任,而两个生产三聚氰胺的化工厂主张玉军耿金平被处死。以此逻辑,郑民生应当得到提拔,将生产水果刀的工人拉出去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