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的家庭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3:03:25

洮河人收藏

在中国,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是富有传奇性的三位女性。一位政要夫人,两位第一夫人,宋家三姊妹风光无限。
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曾入美国神学院学习,毕业后在苏州、上海等地传教,并执教于教会学校,五四新文化领袖胡适就是他的学生。美国同学这样回忆宋嘉树,"他脑子灵,力求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英语,通常充满机智和幽默,脾气也好"。
在上海,宋嘉树和一些富裕的中国基督徒家庭相识,后宋嘉树娶妻倪桂珍。而倪家同当地名门望族徐家有联姻,徐家即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年)的后裔,徐光启是第一个信奉天主教及西方科学的中国人。
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之父是耶稣会牧师,倪桂珍是一个有地位又受过教育的女子,又是一个"严格的、品德好的、自奉俭朴而又不屈不挠的模范妻子"。由于信仰基督教,宋家几代的妇女都享有平等的地位且都不缠足。倪桂珍教养子女的标准是使他们有文化、靠自己,做有用、有德的人。在生活中,她的宗教气氛很浓厚,宋美龄曾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她的母亲总要一直为她祈祷。
宋嘉树非常注重中国经典教育,他坚持要让孩子们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为此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专为孩子研习中文。家庭的氛围是温情的,宋嘉树喜欢晚间给孩子们唱歌,有宗教歌曲,也有民歌和通俗歌曲。
更重要的是,宋嘉树认为需要在子女们身上培养起他所尊重的,中国社会所必需的品德,如准时、说话直截了当、工作讲求效率、尊重能力和品格。宋庆龄认为从父亲身上学到了这些品德,此外还学到了开朗乐观和幽默感。
为了让女儿们有更为远大的前程,宋嘉树决心让女儿们出国深造,这在当时的中国家庭中是罕见的。把女儿们作为智力上完全与男子平等的家庭成员来对待,并为她们作长远的教育规划,这是宋嘉树进步的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夫人倪桂珍和他的意见不谋而合。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历史上会出现的宋氏三姐妹的名字。这是宋家教育理念一次成功的选择。宋霭龄、宋庆龄在十五岁出国,而宋美龄在十三岁出国。
宋嘉树把子女送去美国受教育,源于他自己受美国的教育才得以发展的现实,他的目标不是让子女寻求更好的留居地,而是要她们学成后回国为国家作贡献。宋庆龄在校刊《威斯里安》上发表的一些文章最突出的内容就是爱国主义思想。她说,中国人出国留学的目的应该是"把一切有价值的、好的东西学到手",以便带回国去"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宋嘉树家庭教育理念对宋庆龄的深刻影响。
宋嘉树回国后从未表示过想再到国外去居住的念头。尽管他让所有子女去美国上大学,他却从不鼓励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在国外定居。相反,当子女们留学期间,他总是想方设法使他们了解国内的事情,有时写信、有时寄剪报去。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子女们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为中国当前所受的羞辱和落后状态感到不满,并相信只要取得进步,中国的未来仍将是伟大的。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加上他渴望中国在世界上获得平等地位,使他成为一个家庭教育成功的父亲,更使他成为一个中国现代化的促进者。
宋氏三姐妹的成功固然和天分、留学相关,但良好的家庭教育实为更重要的因素。那些恨不得想把孩子关进学校,希望无限延长学校教育时间而自己省心的家长为此应该感到惭愧。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更应当是一门艺术。作为家长,对孩子影响不仅仅只停留在生存适应性方面,应同时关注孩子的群体归属性和创造审美性。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理念不一定成正比,简单说,家庭教育的核心部分就是关注孩子的内心。家庭教育的这种"多对一"的优势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
每个季节都有成熟的水果,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优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时间。关键是,他们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如何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有一点应该相同,那就是,如何引导孩子成为他们想成为的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