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阶段应保持汇率稳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5:24:07
崔宇
在沉寂了一年多之后,人民币升值压力卷土重来。最近一段时间,美元走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G20峰会时美国提出的全球经济再平衡计划等,都在直接或间接加剧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相对于美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日上升,并创了五月底以来的新高,而且在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已连续一个多月走高,目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报价已突破了6.70的整数关口。
虽然中长期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快速升值既会打击出口企业扰乱其生产秩序,又会招致热钱流入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压力。因此,中国政府必须保持汇率的稳定以避免热钱的侵袭,并从改善内部结构失衡入手来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即通过改善收入分配促进居民消费和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来降低对出口的依赖性,进而缓解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理论上,人民币升值似乎可以降低出口、增加进口,从而减少贸易顺差,还可以化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但这种说法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人民币短期快速升值带来的麻烦在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已经有前车之鉴。当时人民币一年半时间升值幅度达到了15%左右,结果是既没有缓解贸易顺差这个外部失衡,反而又助推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又迅速回落。这与日本当年签订广场协议让日元升值之后的情形颇为相似。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汇率并不是贸易顺差的根源。贸易顺差的根源还是在于中国消费率低和储蓄率高,汇率的变动只会带来出口地或进口地的调整,比如即使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但如果相对其他国家仍然贬值,只不过是把原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卖到其他国家罢了,而不会改变贸易顺差的总量。
另外,人民币升值对于国内价格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层面,一个是通过进出口价格的变动来影响物价,一个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来影响物价(这主要受热钱流入的影响),从2007-2008年的实践来看,后者的影响似乎要大于前者,否则就不会出现当时基础货币投放的激增以及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共舞。
中国政府必须要仔细权衡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的利与弊。从国际和国内的历史经验来看,尽量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不变应万变是上策。更不用提中国政府是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的。比如,2008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就回归到了采取“硬”钉住美元的策略,基本维持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稳定。对于中国央行来说,为了减轻资本流入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只需向市场投放人民币即可。这比应付资本外逃要轻松得多,因为应付资本外逃需要央行向市场投放外汇储备,如果外汇储备不足就会导致国际收支危机。
当然,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2005年7月中国进行了汇率机制改革,虽然主张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人民币汇率还是在跟着美元走,这也被学者称为“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似乎是中国央行的政策目标,而不是对一篮子货币的稳定。这就导致了今年出现的一个怪现象:随着今年3月以来美元的不断贬值,由于人民币汇率完全钉住美元,虽然人民币对美元保持了稳定,但相比非美元货币比如欧元和英镑却不断贬值,这也加剧了欧元区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行为。
钉住一篮子货币意味着中国需要有一个可以自由交易的外汇市场,特别是远期交易市场。否则,当央行调整“货币篮子”时,由于透明度下降和对冲工具的缺乏,企业和个人将承担所有的调整成本,并不利于出口行业的发展。因此,中国目前似乎还无法完全实现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从而在保持整体汇率水平的情况下加大双边汇率的弹性,更何况目前中国的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都以美元为主。
由于目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更多来自美国,来自欧盟的压力较小。欧盟更多地是通过对单一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而且更希望欧元而非人民币更加强势。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应先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不必过分担忧欧盟方面的指责,这不仅是对美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指手画脚的有力回应,而且对于缓解国内热钱的冲击也大有裨益。未来除了要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也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从而让人民币币值的整体水平保持稳定。
(本文作者崔宇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yu.cui#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