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冰雪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28:16
一、冰雪文化的渊源和发展
冰雪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时间是很久远的。它产生寒冷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之中。北国寒冷气候,丰富的水资源,为冰雪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广泛而充足的载体,而且这种文化涉及到建筑、器物、饮食、历史、经济、艺术、文学、运动、娱乐、服饰、风俗、街道、等方方面面。现仅以冰雪文化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载体—冰灯的产生与发展为例,探讨一下冰雪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历程。
冰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出现的历史较早,可以推溯到200年前。那时,松嫩平原上喂马的农夫和松花江沿岸的渔民以及小市镇上的客栈,为了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坚持生产和招揽生意,常制作冰灯为照明用具。当时制作的冰灯方法很简单,在靠桶壁的冰结到一定厚度时,即可用火加热,使冰坨离桶。在中空的冰壳中,放入油灯或蜡烛,挂到户外照明,这种冰灯便不会被风雪扑灭了。
后来,许多穷苦人在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因买不起灯笼,就制作冰灯,或放在自家门前;或钻孔穿绳让孩子提着玩耍,以增加节日气氛。由于穷人制作使用,故这种冰灯缺乏文化记载。
“冰灯”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清康熙年间,由山西诗人傅山在《冷云斋冰灯诗》中提出。此后冰灯在许多地方,如新疆东北部的巴里坤、北京城的什刹海及吉林等地相继出现。然而制作规模最大、种类最多、作工最精的当属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清时的冰灯造型已有了山原、楼阁、人物等内容。但制做规模不大、使用工具比较简单、制做所需冰雪用量较少,只是冰灯进入社会生活的雏型阶段。纵观历史,真正将这种湮没已久的冰雪文化复兴,并作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得以快速发展,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1963年2月,位于高寒地区的哈尔滨人民创造了新中国第一次以冰雪艺术为内容的冰灯游园会,之后,除因文化大革命中断12年外,每年都举办一次。随着举办届数的增加,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冰灯的规模逐渐扩大,内容愈加充实,艺术水平和制作方法也越来越高。如今的冰灯已扩展到古今中外的风景名胜、古人倔览、珍禽异兽、瑶台琼阁、现代科技以及经济建设改革成果等内容,展出范围已由以兆麟公园为主扩展到全市和省内各市县。
现在的冰灯,已经突破了原来的定义,变成了各种冰雪艺术造型的总称,成了北国独特的冰雪造园艺术。寒冬的哈尔滨市区,随处可见冰雪艺术、冰雪文化的实体,平均每届主会场都在松花江中采冰上万立方米,其它分散各处的用冰量就无法计算了。制作冰雪造型的工具已从简单的电锯发展到大型的吊车、车床,仅光源的种灯就有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五花八门。积木、抛物线起拱、薄壳和中国古风式飞檐、盘龙柱、华表等建筑造型手法也被广泛采用。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已经综合了雕刻、建筑、装潢、灯光、音乐、绘画、园林等众多的艺术门类,以及物理、化学、电力、机械、交通等自然科学,使冰雪艺术既丰富于民族特色,又洋溢着现代文明风采。哈尔滨冰灯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冰灯景观。
冰雪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即是从1985年开始,每年元月5日举办的哈尔滨之冬冰雪节。它多次举办使冰城之冬奇迹般地充满了无穷活力,在海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并获得了丰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切都标志着冰雪文化已经走向成熟。
二、冰雪文化的特征
冰雪文化作为北国高寒地区一种独特的水文化现象,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有限界的地域性
寒冷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是形成冰雪文化的基本条件。而从地域上看,地球的两极和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及东北亚次大陆都是严寒和冰雪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上述地区的许多国家,在寒冷的冬季都开展各种各样的冰雪文化活动。著名的有加拿大魁北克冰雪狂欢节、美国米尔沃基破冰节、日本札幌雪节等等,可以说冰雪文化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水文化。从冰雪资源看,尽管我国有一条横贯东西走向的冰雪带,但受地理、人口、历史、自然和经济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冰雪文化的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部分地区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这两个流域可以说是我国冰雪文化的发源地。
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地处祖国的北端,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黑龙江省年全年平均气温在4℃~-5℃之间;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14.7℃~-30.9℃之间,一般地区每年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低温所形成的江河结冰厚度一般在0.8~1.5米之间,河湖冰面行人,车马往来如入坦途。这时夏季短促而凉爽,冬季寒冷而漫长。加上黑龙江、松花江江水清澈、杂质甚少,结成冰后透明度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而且随着气温的降低,其抗压、抗折、抗弯等各种物理指数越强,可与水泥、钢铁相媲美。哈尔滨的雪,平均每年在10月中旬降落,降雪日数年平均33天,最多的一年达50天。年降雪30~40毫米,1957年12月20日最大一场降雪,平均雪深41厘米。这种地域和气候特点,正是冰雪文化形成和发展和显著特征之一。
(二)相对的超凡性
如果说,水文化有着壮阔的动态美的话,冰雪文化则有着相对清新超凡的表态美。对于冰雪,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喜爱,被诗人墨客所颂咏。把大自然冰雪诗化的最动人的,当数毛泽东的词《沁园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其形象之逼真,气势之宏伟,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真可称千古绝唱。
冰雪自然的静美,还数得上寒冬清晨结在树枝上的冰花。晴朗的冬夜,空气中包含的雾滴和水汽,附着在树枝,凝成冰晶,并不断地重叠扩展,形成越来越多的洁白而松脆的晶体。它学称“雾淞”,俗称“树挂”。这种“树挂”,寒冬东北各地常见,但以“吉林树挂”最为出名。腊月清晨,古城吉林松花江畔,所有树木都变成了洁白无瑕的玉树琼枝,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秋菊盛开腊梅放,此景唯见松江滨”的壮美景象。“吉林树挂”被誉为我国四大自然奇特景观之一。
入冬,松花江把往日绿色的柔媚化成了通体透明晶莹。一场又一场的大雪飘落,纯净无瑕,洋洋洒洒把北国大地妆扮成了银白世界。作为一种文化的静美,又是南方地区所少见的。
社会进步,推进了冰雪文化的发展。特别像哈尔滨,充分利用北国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开发冰雪资源,创造出更新的冰雪文化。人们不再惧严寒、厌冰雪,而是喜严寒、盼冰雪。冬天一到,人们赏冰雪、玩冰雪、唱冰雪、画冰雪、吃冰雪,让冰雪尽情地给人以清新脱俗的享受。一位冬天到过哈尔滨的大连日报记者写道:“哈尔滨的冬天,是沸腾的现实,是热烈的追求,就象浓浓的优质中国老白干。冬天,在这块土地上奔涌着春潮。”有人称颂冰雪艺术说:“它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唤起了人们心底的美感,鼓舞我们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啊!我衷心的赞美你,这北国的独特的风光。”
(三)完美的可塑性
从物理学的观点看,水有液、固、气三态之分。在多数地区、多数时间见到的多是液态的水,常谈的水文化,也多指液态的水文化。而冰雪则是水的固态表现。就文化的可塑性而言,冰雪相对更加理想和完美一些。
一是表现在冰雪文化的兼容性上。从历史的渊源上看,冰雪文化曾作为一种土著文化在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从事渔猎生产的落后社会中产生,由于战争和迁移,特别是清朝入逐中原,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人为地隔断了黑水流域与中原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交流,造成了冰雪文化的落后。致使冰雪文化没能跟上中原文化发展的步伐,也没有产生过令人骄傲的辉煌。封闭的历史环境,加上关东寒区的古老的民俗,从而使冰雪文化在诸多文化流派中呈现出一种“文化孤岛”现象。这是一种潜力,也是一种优势,它可以促使我们较好地保持冰雪文化的地域特色,同时,还可以兼收并蓄,不断汲取其他文化的精华,丰富自己,保持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是表现在冰雪文化再创的随意性上。1985年以来,以哈尔滨冰雪节为代表的冰雪文化现象,年年都有新的发展。它集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游乐、冰雪旅游、冰雪经贸为一体,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在不断更新,凝聚着人心。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冰雪文化的可创性。以冰灯发展为例。从冰坨坨到现代冰灯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冰灯系指冰雪艺术造型和灯光效果。门类包括:冰灯、冰花、雪塑、冰景致、冰盆景、冰雕塑、冰建筑等。其形式繁多,完全随人意而变化。
哈尔滨的冰雕塑即是用松花江天然冰雕琢的艺术品。因天然冰属六角晶系,弹性变形小,抗压强度好,可塑性强,能雕出各种形象来。用冰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各具风采。有冰雕刻的动物更是神态各异。
冰建筑则是以冰为材料,以水为粘合物,按着施工图纸要求砌筑的,以观赏为主要目的的大型建筑物。如层楼、叠阁、宝塔、曲桥等。冰建筑原理同土木建筑原理相同,以一定规格的冰砖砌筑,要求很严。砌筑高层建筑还要搭肢手架,安装起重设备运送材料,哈尔滨的冰建筑,体大层高,巍峨壮观,有着非凡的气势。
有人将哈尔滨每年变幻无穷的冰雪艺术赞美为:“永不重复的童话”,“如梦、如幻、如诗、如画。”又有诗曰:“冰灯,水与火的精灵,不相容的相容,不平衡的平衡。”“日莹世界玉乾坤,玲珑剔透雕意新。一年一度冰雪节,唤来多少游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