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3:38:04
2010年上海世博会芬兰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1 09:49:00)转载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芬兰馆近日实现结构封顶,其犹如“冰壶”的建筑外形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芬兰馆总代表佩尔蒂·胡伊图说,在中国建设一座白色“冰壶”,暗含唐朝诗人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寓意,但其巨大投入以及内部的展示及活动,却是芬兰对中国的一颗“火热的心”。
高科技打造“冰壶”
距今数亿年前,一场冰川期持续了数千万年之久,在芬兰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岩石被磨蚀后自然形成的壶穴,芬兰馆“冰壶”的设计灵感即来自于此。
“冰壶”的白色外墙似由一块块冰搭建而成,而其真正的“身份”是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这种来自芬兰的创新建材将通过上海世博会芬兰馆首次大规模应用和展示,以此表现芬兰馆节能环保以及“灵感分享”的主题。
据介绍,“冰壶”顶部的碗状开口设计,可促进自然通风,且能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展馆制冷等设备提供电力;为应对上海夏季的酷热,“冰壶”房顶还种有植物遮阳;雨水也可进行回收再利用。犹如一个微型的生态城市,这座新型展馆体现了芬兰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视以及城市建筑设计的高水平。
芬兰馆占地3000平方米,其中约一半面积为水面。波光粼粼的池水以及架设于其上的小桥,增强了“冰壶”的自然魅力以及光影效果。
“冰壶”外冷内热
外表冰清玉洁,甚至让人感觉一丝冰冷,但“冰壶”内却是热火朝天。首先,这里拥有上海世博园区唯一的一间桑拿室,面积超过100平方米,每次可供10-15人使用。据介绍,芬兰全国只有530万人口,却有50万个桑拿室,几乎每户人家皆备,而且到了夏季,越热越要洗桑拿。
“在芬兰,人们洗桑拿讲究的是休闲和交流。我们在‘冰壶’中设立热气腾腾的桑拿室,就是希望中国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芬兰风俗文化。”佩尔蒂·胡伊图说。
其次,“冰壶”内引人入胜的展示,设立了许多尚处于“保密”的互动项目,以此激发观众热情。而在世博会半年会期里,“冰壶”内将主要以音乐的形式推广芬兰文化,上演一系列流行乐、摇滚乐、古典音乐、交响乐、芭蕾、歌剧和儿童剧演出。
佩尔蒂·胡伊图曾任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芬兰馆总代表、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北欧联合展馆总负责人。他说:“芬兰在参展世博会历史上从来没有像参展上海世博会这样,花这么大的资源推广自己的文化。”
据了解,“冰壶”与芬兰国家美术馆规模相近,总投入约1400万欧元。佩尔蒂·胡伊图说:“芬兰参加上海世博会不惜投入,显示了芬兰对中国一颗火热的心。”(吴宇 潘旭)
-------------------------------

世博网11月5日消息:今天下午,芬兰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正式签署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公布展馆方案。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芬兰政府总代表胡毅督 (Pertti Huitu) 共同签署了合同,中国2010年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会签合同。芬兰环境部长保拉•莱赫托迈基(Paula Lehtomaki)见证了签字仪式。
芬兰的参展主题以 “灵感分享”为参展口号,通过鼓励大众进行意见交流和互动,来寻求整体优裕生活方案,进一步探索改善城市生活的途径。“优裕、才智和环境”被作为主题核心要素,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以芬兰的视角向世人展现。
发布会揭晓了芬兰馆的设计方案,芬兰馆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毗邻卢浦大桥,总投资1400万欧元。芬兰馆取名“冰壶”,从外观看,整个芬兰馆宛若一座矗立于水中的岛屿。该设计是从芬兰政府公开征集到的104件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的。“冰壶”清晰体现了芬兰专业的工艺技术,六根分别象征自由、创造、革新、交流、健康、自然的柱子支撑展馆,构建了一个结构合理的内部空间。芬兰方面表示:这六根柱子所支撑起的正是芬兰人民对“美好生活”这一概念的理解,“冰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建筑技艺将带人们走进一个自由、创新的未来社会。
签约仪式上,芬兰政府总代表胡毅督表示,芬兰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为芬中关系建设增砖添瓦。同时,上海世博会为芬兰文化界提供了一个在中国展示自己的机遇。上海世博会一定会为中国和上海吸引更多来自芬兰的目光。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在讲话中表示,上海世博会不仅将成为芬兰向中国与全世界人民展示芬兰人民美好城市生活的最佳舞台, 同时也必将为芬兰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多机遇。
胡毅督告诉记者,参观者步入展馆,会感觉犹如走进一个有流水岩石的庭院,抬头看到蓝天白云,展馆内墙的视屏则展现出芬兰独特的岛屿海洋等美景。参观者还能在芬兰馆体验传统的芬兰桑拿浴,品尝芬兰美食,参加芬兰的文化活动。芬兰馆期待每天能有大约18000至25000名游客参观芬兰馆,芬兰馆初定于明年两月底开建。
“冰壶”方案的主要设计师来自赫尔辛基建筑设计工作室的郭泰睦(Teemu Kurkela) 向记者介绍说这一方案的灵感来源于芬兰随处可见的海岛的礁石, 鱼鳞以及中国福建中空设计的圆形土楼, 因此芬兰馆将为中空设计, 鳞式表面,旨在为参观者提供一处亲近大自然的宁静港湾。芬兰馆的屋顶将装有透明的塑料薄膜,在雨天能遮雨,晴天则会被收起。
随着芬兰展馆设计方案的揭晓,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芬兰参展组委会共同主办的“上海世博会芬兰馆推广月”活动也正式开幕。主办方将从11月5日起至30日,在淮海中路300号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心举办展览,活动现场以视频、文本、图片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资料向大家介绍芬兰展馆设计、芬兰的参展主题和口号以及芬兰概况。该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芬兰的表现可能比以往任何一届世博会都要突出。由赫尔辛基JKMM建筑设计工作室设计的芬兰馆“冰壶”,其灵感来自冰川时期的岩石被磨蚀后自然形成的壶穴。每一个壶穴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杰作。上海世博会芬兰馆也正是这样一件贴近自然的独特作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组委会工程建设经理雷耀宁(Jouni Lehtonen)认为,仅凭外形和大小,冰壶就绝对是世博园区内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
“只看图片人们就对冰壶雕塑般的整体设计赞不绝口。”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冰壶在符合这一主题的生态效率、低排放和环保方面皆堪称楷模。所有建筑材料均在环保和可回收的原则上经过精挑细选。同时,展馆的能耗和自身碳排放也将减至最低。
可回收材料的管理需要高科技的专有技术
冰壶的21条弧形钢框架将通过水平钢梁和螺栓被固定在一起。建筑材料除了钢、木、石、玻璃和织物以外还有UPM ProFi木塑复合材料。它是世界最大林业公司之一的芬兰芬欧汇川集团从可回收材料中开发出来的。
这种材料是创新的典范,既能够解决现存的垃圾问题,同时又为市场提供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产品。
UPM ProFi 业务部的业务主管马尔库 科伊韦斯特(Markku Koivisto) 介绍创新的产生过程时说:“芬兰芬欧汇川集团的锯木部门参与了由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领导的研究木塑复合材料的开发项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想法,即用其他的纤维来代替高价格的锯木屑。而合适的原料正好是芬欧汇川集团标签生产中剩下的无法被继续使用的纸和塑料。”
UPM ProFi绝对是一个高科技产品,其产品开发需要坚实的材料和生产工艺方面的专有技术。芬兰芬欧汇川集团生产的这一产品可以作为外表面和地面铺设的材料。
UPM ProFi材料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运用在上海世博会芬兰馆的外表面。冰壶外表面的面积为3千7百平方米,需要用将近2万5千块单独的呈大理石白色的UPM ProFi片才能将其覆盖。项目具有挑战性,并且在产品生产上首次运用了注塑工艺。此新工艺的运用为UPM ProFi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科伊韦斯特说:“我们的产品能够在上海世博会芬兰馆上得到如此高调的展示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也是平时所难以想象的。UPM ProFi用于外墙是对新领域的开拓,另一方面,UPM ProFi也非常契合上海世博会更美好生活和环境的主题。”
生态和设计互相支持
杜阿特(Durat)是一家以回收塑料为基础原料,生产设计家具和耐久表面材料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可以应用于厨房和浴室等等场所。杜阿特公司对现身上海世博会也非常满意。届时,杜阿特的产品在冰壶的餐厅、桑拿室、浴室和洗手间内都将显著亮相。
杜阿特公司总经理卡里 卡尔比宁(Kari Karppinen)说:“中国是我们重要的市场,我们刚刚和合作伙伴一起在那儿建了新厂。我们整个专有技术的核心,即以回收为主旨以及趋于完美的设计,都能在芬兰馆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杜阿特公司开发和营销自己的产品将近20年。此公司一直在进行产品的研发工作,其原料生产商们也一起参与了这一工作。杜阿特非常注重对于技术的掌控和最终产品特性的定义。
“以传统的观点来看,所有有关回收的东西一般都被认为是粗糙的和不美的。而在我们的产品中,环保的回收与顶尖的设计携手共进。这种回收和设计的平衡在冰壶内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1 09:54:13)转载

美人鱼“游”到黄浦江畔
她是大海的女儿,倚坐在岸边的岩石上,守望着宁静的港湾;她虽然历经断臂等磨难,但是顽强地复原完美的身材,向人们讲述着那个动人的童话。她就是丹麦王国的国宝,哥本哈根市的著名标志小美人鱼雕像,而2010年,她将从守望了90多年故乡港湾出发,“游”到黄浦江畔的上海世博会丹麦馆,与广大中国游客亲密接触,而对于有着深厚安徒生情结的中国民众来说,这个根据其童话故事《海的女儿》中的形象塑造的铜像将成为他们“世博之旅”的深刻记忆之一。
的确,在中国人眼中,安徒生和“小美人鱼”就是丹麦的象征,她即将来沪的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很多民众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热切期待一睹芳容。丹麦驻上海总领事何丽兰(Susanne Hyldelund)女士显然也注意到中国民众的热烈反响,日前,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请来小美人鱼前来助阵,是我们丹麦馆的一大亮点,这一创意已经受到中国各界的热烈响应,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创意的成功。”
上海世博会期间小美人鱼远游上海,那么缺席了小美人鱼的哥本哈根市会不会失去对游客的魅力呢?哥本哈根市民会不会因为看不到她而“伤心”呢?对此,何丽兰说,已经有一些中国朋友表示过这种担心,而她认为会有一些影响,但是人们能够理解这一点,小美人鱼到东方去作友谊的使者去了,不久就会归来。况且,作为文化交流活动之一,有关方面已经选定由中国艺术家艾未未来设计一件作品安放在哥本哈根市美人鱼所在的位置,供去当地的游客参观。而上海世博会期间,小美人鱼在丹麦馆中的情况,也将通过视频呈献给广大丹麦民众,让他们借此了解其受欢迎的盛况。
“现在,我倒是担心中国民众会产生失望情绪,因为,通过安徒生的童话,很多中国朋友对我们的小美人鱼有无比丰富美好的想象和很高的期待,而美人鱼铜像实际上很小,当人们看到她庐山真面目时可能会大失所望。”何丽兰说。
展示可持续发展的丹麦
何丽兰说:“基于中国朋友的热烈响应,我相信小美人鱼一定会给丹麦馆带来很高的人气。虽然我们是以小美人鱼来吸引广大参观者,但是我们的展馆展示的将不会是安徒生时代的丹麦,也不是安徒生童话里所描述的丹麦,而是集中展示一个现代的丹麦。在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丹麦通过上海世博会上的展览展示要让世界了解自己致力环境保护的坚定立场和坚决态度和积极采取的措施。”
近些年来,丹麦积极开发利用再生能源,并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能效标准和高效使用能源的制度。丹麦在这一领域的良好声誉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也使其成为将于今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主办国,在这次会议上,丹麦将忠实履行承诺,继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作斗争。多年以来,中国和丹麦把应对气候变暖作为双方合作的优先领域,自2006年以来,双方在高效利用风能和更广泛的再生能源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我们的展馆就是要向世界表达一种希望,那就是希望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来改善全球气候。实际上,没有逐步改善的气候环境,就没有优质的城市生活,我们在这一点上呼应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让丹麦国家馆成为人们讨论人类可持续发展话题的最佳场所之一”,何丽兰表示。
绿色出行实现自行车的复归
丹麦馆不仅带来小美人鱼雕塑,更为重要的是它向远在东方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体验哥本哈根生活的机会,而小美人鱼雕塑是营造这种生活氛围的必要艺术品,相信,当把它安放在展馆下沉式迷你海滨广场时,在水中嬉戏的参观者一定有置身于北欧童话王国的感觉。然而,在有小美人鱼雕塑的海湾游泳、戏水只是哥本哈根城市生活中经典生活场景一个部分,那里的生活当然远远比这丰富多彩,丹麦馆力图为参观者提供更为浓烈的、原汁原味的哥市生活。
丹麦馆项目总监韩少江(John Hansen)向记者介绍说:“骑车代步、摒弃开车这是哥本哈根市民的时尚,我们要把这个绿色出行的理念传达给参观者并让他们现场体验,为此,我们的展馆设计成环形,适合骑车游览参观。人们会发现,丹麦馆是由两个环形轨道构成,形成室内和室外部分。人们可以骑着自行车游览整个丹麦馆。我们准备了500辆自行车免费提供给来丹麦馆的参观者。如果世博园区管理者允许的话,参观者可以把我们的自行车骑行到别的展馆和公共区域,我们提倡骑车出行,只是别忘记把车还到原处。”
城市自行车、海湾浴场、美人鱼铜像,浦江之畔的“哥本哈根生活”元素似乎还缺少点什么?是的,原汁原味丹麦特色天然食品和制作精美的丹麦工艺品是根本哈根城市生活所必备的。韩少江告诉记者,丹麦馆将这些都完美呈现,他说,届时,有关方面将精心准备各色“绝对有益健康”的风味食品,带来丰富多样的工艺品,一定让各国参观者满意而归。
虽然现在距离上海世博会开幕还有200多天,丹麦馆还在紧张施工之中,但是,我们仿佛已经看见在名为“梦幻城市”的丹麦馆中,身着各色服装的游客骑着公用免费自行车,感受着丹麦人的环保理念,品尝丹麦特色天然食品,赏玩丹麦设计的产品,体验文化使者 “小美人鱼”带来的丹麦生活方式。(张保淑)
---------------

丹麦环境大臣特勒尔斯·伦·波尔森在此间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与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有很强的关联性,希望上海世博会的丹麦馆成为丹中两国环保合作的新平台。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在即,上海世博会离开幕也仅有5个月时间。经过6个半月紧张施工,上海世博会丹麦馆于30日实现主体结构竣工。专程出席主体结构竣工仪式的波尔森说:“上海世博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让丹麦保持并拓展与中国的关系。”
占地3000平方米的丹麦馆为一螺旋形上升的钢结构建筑。记者在现场看到,螺旋形坡道的入口处,停放着丹麦馆特有的展品——自行车;螺旋形建筑中心,一座石块铺底的池塘期待着来自哥本哈根海港的碧水快快运来。明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后,观众即可骑上自行车,沿着丹麦馆300米长的坡道缓缓而上,体验自行车在城市生活中的便利、乐趣以及这种传统交通方式无与伦比的环保优势;或者脱光鞋袜,将脚趾浸泡在清澈的海水中享受夏日的清凉。
“这就是许多生活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是买不起或用不起汽车,而是更青睐健康与环保。而海水则是检验一个城市环境好坏的标尺。”丹麦馆设计师比亚克·英厄尔斯说。
丹麦馆有一大名鼎鼎的“镇馆之宝”,就是已守望了哥本哈根海港96年的“小美人鱼”雕像。在明年世博会半年会期里,这一丹麦国宝将以上海为家,在丹麦馆的一泓碧水里与世博会参观者相伴。
-----------------

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  主题:“幸福生活,童话乐园”
造型亮点:环形轨道
设计团队:丹麦BIG(Bjarke Ingels Group)公司
骑自行车穿梭在环形轨道、带孩子们在游乐场尽情玩耍、品尝有机食品的野餐体验、用足尖感受来自丹麦港口的水……2010年,这些洋溢着幸福和童话般的画面就将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一一呈现。
取名为“幸福生活,童话乐园”的丹麦馆将由两个环形轨道分成室内和室外两部分,一个连贯性的平台将会把它们连接起来。那位来自安徒生笔下的“人鱼小公主”,近百年来都未离开过哥本哈根港口,但在2010年,她会“出访”中国,来到这个平台,成为童话乐园最美丽的中心。
幸福的生活不仅仅来自于财富,童话中的自然与和谐才是快乐的真正本源,这或许就是童话乐园想告诉每一个参观者的吧。
----------------
丹麦王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年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人均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然而,丹麦却与中国一样,是一个自行车的王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骑自行车游览丹麦馆”成为丹麦国家馆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
以“梦幻城市”为主题的丹麦国家馆占地约3000平方米,外形恰似两个上下重叠而又倾斜的圆环。两条环形轨道,尤如旋转而上的“桥”,构成了室内和室外螺旋式的参观空间。室外轨道连接世博园的高架步道,包括一条丹麦式自行车道——淡蓝色涂层是丹麦浇注自行车车道的材料;一个带有自然景观游乐场的屋顶花园——参观者可以休息、野餐,在这里接近绿色、接近自然;此外还有一个自行车停车区供观众免费使用。室内轨道则通往丹麦馆底层。两条环形轨道最终在底层围成一个连贯性的平台,台下中心位置将是一个巨大的海水池,海水的水质将按照丹麦朗格宁海湾的水质配成,令观众如同来到北欧的海滨。
丹麦馆项目总监韩少江向记者介绍说:“骑车代步、摒弃开车这是哥本哈根市民的时尚,我们把这个绿色出行的理念传达给参观者”。
作为安徒生的故乡,幸福与童话是阐释丹麦馆主题“梦幻城市”的两个关键词。它由三个章节组成:丹麦人城市生活的故事,丹麦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以及丹麦人改善未来城市生活的愿景。在丹麦人看来,没有逐步改善的气候环境,就没有优质的城市生活。“我们的展馆就是要向世界表达一种希望,那就是希望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来改善全球气候。”丹麦驻上海总领士何丽兰女士说。为展现丹麦人的环保观念,展馆镶嵌入外墙的3750盏灯所耗费的能量,甚至还没有一只普通热煮炉高。
据了解,哥本哈根市议会不久前通过一项议案,让丹麦国宝——哥本哈根市标志性的“小美人鱼”铜像“漂洋过海”到上海世博会丹麦馆担任“友谊使者”。这位来自安徒生笔下的“人鱼小公主”近百年来从未离开过哥本哈根港口,充分体现丹麦政府对上海世博会的重视,也是童话王国带给各国民众最美丽的一幕。
2010年上海世博会爱尔兰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1 10:00:27)转载
位置:C区
各馆介绍目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7f75b0100gnll.html
各馆照片/效果图: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239938907/s/220946


2008年10月21日,爱尔兰共和国政府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正式签署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公布展馆方案。在上海世博会上,爱尔兰国家馆将着重展现其经济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及人民都市生活的演变,体现爱尔兰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空间有效利用以及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爱尔兰国家馆由5个长方体展示区组成,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于不同层面,并通过倾斜的过道相连,展现爱尔兰不同时代国家和城市的生活特色。
进入展馆,参观者们将沿着美丽的“利菲河畔”开始一段城市之旅。旅途中,参观者们能看到由军事建筑改建重修的各式美术馆,以及爱尔兰城市交通的演变。参观者们还将踏上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第一主干“道欧康纳儿大街”,感受爱尔兰城市的变迁。
通过历史的长廊,参观者们能看到爱尔兰城市、空间及人民都市生活的演变,以及爱尔兰人在有效利用城市空间以及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上做出的努力。
--------------------

2008年10月21日,爱尔兰正式签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与爱尔兰展区授权签约代表、爱尔兰驻华大使戴克澜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同。
爱尔兰共和国政府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正式签署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
世博网10月21日消息:2008年10月21日,爱尔兰共和国政府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正式签署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公布展馆方案。在上海世博会上,爱尔兰国家馆将着重展现其经济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及人民都市生活的演变,体现爱尔兰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空间有效利用以及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与爱尔兰展区授权签约代表、爱尔兰驻华大使戴克澜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会签合同。
在昨天公布的爱尔兰国家馆方案上,记者看到爱尔兰展馆由5个长方体展示区组成,错落有致地分布于不同层面,五个展示区由倾斜的过道连接,分别展现的是爱尔兰根据文化艺术划分的不同时代的国家和城市生活特色。参观者进入展馆,将沿着美丽的利菲河畔“漫步”,开始一段城市之旅。旅途中,观众们将能看到由军事建筑改建重修的各式美术馆,能看到爱尔兰城市交通的演变过程,同时,观众们还将“踏上”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第一主干道欧康纳儿大街,感受城市的变迁。通过对城市的游览及品味,参观者将能深刻体会到爱尔兰人民在有效利用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
爱尔兰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享有“翡翠岛国”的美誉。2006年9月,爱尔兰政府正式确认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随后确认在欧洲展区建设3000平方米的自建馆。
在国际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共有180个国家和45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138个国家任命了展区总代表。目前已有10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其中有24个是欧洲国家,荷兰、卢森堡、法国等国的自建场馆将在今年陆续开工建设。
-------------------------------

上海世博会爱尔兰国家馆  爱尔兰国家馆由5个长方体展示区组成,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于不同层面,并通过倾斜的过道相连,展现爱尔兰不同时代国家和城市的生活特色。
进入展馆,参观者们将沿着美丽的“利菲河畔”开始一段城市之旅。旅途中,参观者们能看到由军事建筑改建重修的各式美术馆,以及爱尔兰城市交通的演变。参观者们还将踏上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第一主干“道欧康纳儿大街”,感受爱尔兰城市的变迁。
通过历史的长廊,参观者们能看到爱尔兰城市、空间及人民都市生活的演变,以及爱尔兰人在有效利用城市空间以及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上做出的努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古巴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3 16:27:08)转载
以平等为主线,愿为所有人提供服务,向全世界展示成就的好机会。届时将有知名演出家进行演出。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南美洲联合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3 16:30:00)转载

中南美洲联合馆
基本信息
中南美洲联合馆
参展国家(共11个)玻利维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尼加拉瓜、乌拉圭、巴拉圭、萨尔瓦多、多米尼加、洪都拉斯、巴拿马
展馆类型 联合馆
展馆位置 C片区
参展主题 玻利维亚——城市社区美好生活
哥斯达黎加——与自然和平共处
厄瓜多尔——厄瓜多尔的城市和古迹:文化的传承与多样性
危地马拉——玛雅人的遗产——一个永恒的春天
萨尔瓦多——火山环绕中的印地安文化
多米尼加——热带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活动
巴拿马——可持续环境发展的巴拿马城
大事件
玻利维亚: 确认参展时间 2006年8月4日
签署合同时间 2009年3月17日
国家馆日 2010年8月13日
哥斯达黎加: 确认参展时间 2006年10月30日
签署合同时间 2008年11月17日
厄瓜多尔: 确认参展时间 2007年8月7日
签署合同时间 2008年12月17日
国家馆日 2010年8月14日
危地马拉: 确认参展时间 2006年12月8日
签署合同时间 2008年10月10日
国家馆日 2010年9月15日
萨尔瓦多: 确认参展时间 2008年4月29日
签署合同时间 2008年11月19日
国家馆日 2010年7月20日
多米尼加: 确认参展时间 2008年7月7日
签署合同时间 2008年12月8日
国家馆日 2010年10月5日
巴拿马; 确认参展时间 2008年10月31日
签署合同时间 2009年1月16日
国家馆日 2010年8月16日
尼加拉瓜: 确认参展时间 2007年10月23日
签署合同时间 2008年9月24日
国家馆日 2010年9月14日
乌拉圭: 确认参展时间 2007年1月24日
签署合同时间 2009年5月20日
国家馆日 2010年8月25日
巴拉圭: 确认参展时间 2008年11月4日
洪都拉斯: 确认参展时间 2008年12月31日
签署合同时间 2009年3月2日
展馆亮点
玻利维亚: 将围绕美好生活的文化理念来展示千年文明遗产。结合科技创新和安第斯民族的智慧在历史、环境、社会和经济上的诠释和运用,同时体现城市社区人与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认为自然是不可破坏的资源。
厄瓜多尔:展示和谐城市的理念,包括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城市与绿地的协调发展;展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和谐,体现古老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使其在未来不仅能够满足居住需要,还能够通过其建筑风格来铭刻历史、传承文化;展示人类的和谐,保持城市中的文化多样性。
危地马拉: 以玛雅文化为核心,来展现危地马拉的文化景观、传统建筑和艺术、手工艺品。
萨尔瓦多:展示体现了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多元化特点,生动演绎了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自身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发展过程和积极成果。
多米尼加:展现本国的自然风光、文化景观、传统建筑和手工艺术品。
洪都拉斯:展示本国的文化景观、自然风光和艺术、手工艺品。

相关信息
2009年3月17日下午,玻利维亚共和国正式签署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确认参加网上世博会。玻利维亚是首批确认参展上海世博会的国家之一,将在中南美洲联合馆内以“城市社区美好生活”为主题进行展示。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与玻利维亚展区总代表伯尔纳德·卡尔维蒙特(Bernardtte Calvimonte)签署合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会签合同。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健之出席签约仪式。
2008年11月17日,哥斯达黎加签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哥斯达黎加于2006年10月确认参展,将以“与自然和平共处”的主题在中南美洲联合馆内进行展示。规划中的中南美洲联合馆位于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的C片区。
2008年12月17日下午,厄瓜多尔共和国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正式签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和厄瓜多尔共和国驻华大使、展区总代表华盛顿·阿戈(Washington Hago)签署了参展合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会签合同。
厄瓜多尔此次的参展主题为“厄瓜多尔的城市和古迹:文化的传承与多样性”,将在中南美洲联合馆内进行展示。厄瓜多尔将通过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其和谐城市的理念,包括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城市与绿地的协调发展;展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和谐,体现古老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使其在未来不仅能够满足居住需要,还能够通过其建筑风格来铭刻历史、传承文化;展示人类的和谐,保持城市中的文化多样性。
2008年10月9日,危地马拉共和国通过函签的方式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签署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危地马拉将在中南美洲联合馆内展示,并以“玛雅人的遗产——一个永恒的春天”作为展示主题,以玛雅文化为核心,来展现危地马拉的文化景观、传统建筑和艺术、手工艺品。
2008年9月24日下午,尼加拉瓜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签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上海世博会尼加拉瓜政府总代表Javier Chamorro与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吴云飞分别代表双方签约。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会签合同。
2009年5月20日,乌拉圭东岸共和国通过函签的方式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签署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
2008年11月19日,萨尔瓦多共和国政府与上海世博局正式签署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确认参与网上世博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与萨尔瓦多展区总代表胡安·卡洛斯·瓜达罗(Juan Carlos Guardado)签署合同,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会签合同。
萨尔瓦多将在中南美洲联合馆内展示,该联合馆位于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的C片区。
萨尔瓦多共和国于2008年4月确认参展,参展主题为“火山环绕中的印地安文化”。展示体现了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多元化特点,生动演绎了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自身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发展过程和积极成果。
2008年12月8日,多米尼加共和国通过函签的方式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签署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多米尼加共和国将在中南美洲联合馆内展示,并以“热带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活动”作为展示主题,来展现本国的自然风光、文化景观、传统建筑和手工艺术品。多米尼加共和国于2008年7月7日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
2009年3月2日,洪都拉斯共和国通过函签的方式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签署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洪都拉斯将在中南美洲联合馆内进行展示,展现洪都拉斯的文化景观、自然风光和艺术、手工艺品。
2009年1月16日上午,巴拿马共和国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正式签署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确认参加网上世博会,标志着巴拿马参展筹备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与巴拿马展区总代表迪马斯·萨尔萨维亚(Dimas Zarzavilla)签署参展合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会签合同。
巴拿马将在上海世博会园区中南美洲联合馆内,以“可持续环境发展的巴拿马城”为主题进行展示,展示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巴拿马2008年10月31日正式确认参展,同时任命环境部官员迪马斯·萨尔萨维亚为展区总代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智利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3 16:32:52)转载

新华网上海12月7日电(吴宇 卢羽晨)
“敬个礼啊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近日,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智利馆封顶暨智利推广周开幕式上,一群远在万里之外的智利小朋友们通过视频镜头,用稚嫩的中文童谣《找朋友》向中国小朋友表达纯真的祝愿。
智利馆状如一座波浪起伏的水晶杯。正是这座已在世博园区崛起的自建馆,将智中两国方方面面连接起来。
专程前来见证智利馆封顶仪式的智利总统巴切莱特表示,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认知对智利乃至全球的未来都非常重要,“我们没有把投资建设智利馆看成是一种‘花费’,而是将其视为‘长线投资’”。
据上海世博会智利总代表埃尔南·索莫维尔介绍,明年世博会期间,智利馆将进行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包括智利矿业周、农牧产品周等。
智利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告诉新华网记者,智利馆将运用高科技视频技术演示出一口穿越地心的“井”,参观者将能通过这口“井”看到地球另一端的智利,同时智利国内也将设置约三四口同样的“井”,让智利人民同时了解世博会所在的上海和中国。
“智利差不多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相信距离不是问题,通过智利馆这一‘纽带之城’,中智两国友好关系和全面合作将进一步发展。”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说。
智利国土形状狭长,横跨了38个纬度、7个亚气候带,宛如太平洋东岸的一条长长的丝带。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智利诗人聂鲁达曾说过:“没有来过智利的人,就不会了解我们这个星球。”
据埃尔南·索莫维尔介绍,作为“纽带之城”,智利馆不仅要加强智中两国关系,而且有能力将亚洲和拉丁美洲之间架起桥梁。目前,“纽带之城”已确定了展示内容,重点突出智利对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景观的塑造及其对历史传统的延续、公共利益至上、开放空间的保护等。
据预测,世博会期间智利馆平均每天可接待1.5-1.7万人次参观者。“明年是智中两国建交40周年,9月18日又是智利独立200周年纪念日。由于时差的原因,上海世博会智利馆甚至将比智利更早举行欢庆活动。”埃尔南·索莫维尔说。
(本文来源:新华网 )
-----------

世博网7月26日消息:“假设在中国打一眼无限深的井,穿越地心,井的那一头可能就是智利。”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园区工地,专程前来考察智利馆开工准备工作的智利政府总代表埃尔南·索莫维尔对新华社记者意味深长地说。
从地理上看,中智两国可谓“天涯海角”,而上海世博会则是让两国人民加深了解和友谊的绝佳机会。但是靠什么才能激发彼此兴趣?智利馆有一个点子,就是挖几口真的水井,再通过高科技手段,让中国参观者从水井中就能望见智利人民实时的生活图景。同样,在智利也会有几口井,同样能望见上海世博会乃至中国的实时景象。
“这不仅是我们的一个展示创意,其中还有深意,就是哪怕相隔再遥远,人们都会成为朋友,成为紧密的合作伙伴。事实上,智利和中国就是这样。”埃尔南·索莫维尔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智利参展上海世博会也作出了调整,但不是减预算,而是将原来的租赁馆升级为自建馆,成为南美洲第一个以独立建馆方式参展的国家。从面积上看,智利馆占地由2000平方米增至3000平方米,展览面积达2500平方米,建设和布展的政府投入达六七百万美元。
“我们认为,参展上海世博会不是花费,相反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投资。而为了达到最理想的参展效果,满足观众需求,就得自建展馆。”埃尔南·索莫维尔说。
智利是南美洲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中国今天已成为智利第一大贸易伙伴,智利认为上海世博会将是有史以来最精彩的一届世博会,智利应该以一个“可靠合作伙伴”的形象参展上海世博会。
2010年恰逢智利独立200周年,智利认为,向国际社会展示智利独立以来的变化发展,没有比上海世博会更合适的舞台了。特别是在减少贫困人口、应对城市化挑战、延续传统文化、激发年轻人创造性等方面,智利有许多理念想表达,有许多成果想展示。
据智利馆的全程服务商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副总经理王海利介绍,智利馆的设计理念是一个呈波浪般起伏的水晶杯,又有大海中航船的意象。在造型复杂的钢结构和玻璃墙之外,覆有特制的钢丝网,加上大面积的屋顶花园,可起到遮阳节能的作用。
“ 对智利而言,参展世博会的最大挑战不是展馆建设,而是展示哪些好的内容,哪些内容能真正激发中国观众对智利的兴趣,哪些内容长远有益于两国关系的发展。我们愿意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力争让智利馆成为仅次于东道国中国馆的最佳展馆。”埃尔南·索莫维尔说。
------------

智利国家馆外观基本由玻璃制成,不规则的设计让这座建筑看上去仿佛一只水晶杯,或是波涛起伏的海洋。据智利馆总设计师胡安介绍,智利馆是他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他最难以割舍的项目。他希望世博会结束后,这座玻璃城能作为最好的十座场馆之一,被永久保留。
11 月13 日,世博工地C 区,随着智利总统米歇尔·巴特莱切轻轻推动推杆,智利馆最后一根梁柱徐徐升起,至此,2010 年上海世博智利国家馆正式完成封顶。智利馆总设计师胡安(JuanPedro Sabbagh )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
历经一年,从原来的租赁馆到现在近3000 多平方米的自建馆,智利国家馆是胡安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当初竞标最大的原因是好奇,“与我们平时所做的一些商业或者民用住房不同的是,设计世博馆需要更多想象力。对我们来说,任何设计都是以使用者的需要为先。在中国设计一所智利馆,我们要考虑中国观众的想法。对我来说,了解不同国家人们的想法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胡安解释说。
最初胡安没有想到,智利馆会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困难的作品。历经数月,图纸改了又改,几经波折之后,才呈现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一个不规则矩形的全玻璃建筑,有人形容说,这仿佛是波浪起伏的水晶杯,而在这水晶杯之上,仍有一个巨大的屋顶花园盛开着。“世博会结束以后,大部分场馆将被拆除,组办方会将其中最好的十座场馆永久保留,真希望智利馆是其中之一。”对于现在的胡安来说,智利馆已经成为他最难以割舍的项目了。
水晶杯里的想象力
“全玻璃的、不规则形设计的智利馆就好像是一个水晶杯,杯里盛放的却美术设计:杨菁上海世博会Expo2010不是智利的美酒佳酿,而是智利人民的想象力。”当我们将这段评论念给胡安听时,他开心地笑了。他说,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最开心的莫过于观众看懂了他的想法。
智利馆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未来城市生活的设想。“沟通”是未来城市生活的主题。“当今世界多数的城市状态都是缺少沟通的。人们偏爱私人住宅、私人办公室、私人交通运输、私人购物中心、私人占用土地、私人使用时间、个人消费和汽车专用公路。建筑物被理解为成群的私人空间;公共空间仅仅供人们从一个私人空间移动到另一个私人空间”,在设计师看来,这种过度“私人化”的现代城市特征实际上是破坏了城市生活的精神实质,那就是交流。
于是,在设计师的概念之中,一个崭新的未来世界诞生了。智利馆又被称为“纽带之城”。胡安解释说,之所以要设计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这个城市没有规则、没有终点、无边无际的概念。“你可以将它想象为任何东西,但对我来说,它所表达的内在要比外在状态更重要。外在不过是承载内核的一个器具而已”。
胡安所谓的城市内核起源于智利馆中心那颗巨型种子。种子常被看作是“生命之源”,在这里不仅被看作是这座新城市的源头,同时也被看作是智利人对美好城市的设想。这颗长达18 米的种子由智利南部的木材包裹而成,在智利制作完成后再运到上海,并被安置在智利馆一个椭圆形的下沉式广场中;广场四周由一圈大屏幕构成一个虚拟世界,向观众展示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
该处也被看作是整个场馆的心脏。
在这里不仅是智利馆的源头,而且关于未来城市中人类的沟通方式,设计师也做了个有趣的阐释。在这个巨大的广场之中,观众们会发现一口井。当你朝这口井中张望,你会惊奇地发现,井内会冒出一群微笑着向你招手的智利人。“这就如同智利与中国,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是两个处于地球两端的国家。
总有一些办法将生活在不同端点的人联系起来。”胡安解释说。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生活在地球某处的人或许可以不通过长途旅行,就能体验到别处的生活。比如,在智利馆内的另一个展示区内,设计师通过特别的声、光技术打造了一个典型的现代智利城市公寓,只要走进这个展示区,站立在一面特殊的镜子之前,人们就可以看到镜内的景象,在那里领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城市风情。
玻璃之城
除了各种充满想象力的设计,智利馆还十分注重观众与场馆之间、场馆与整个世博园区之间的沟通。
智利馆的大部分外立面由玻璃组成。胡安从一开始就决定使用玻璃这种材料。“在这里,我想表达沟通、透明这样的概念。”按照他的想法,如果将智利馆看作一个新城,进入展馆的观众们视作城里的居民,这些观众们在一起便构成了这个新城市生活中每一天的自然风景线;还未进入场馆的观众们可以透过玻璃墙观看到这座场馆内部城市生活的点滴。自由选择进入并且参与其中,或在城外驻足欣赏。
与此同时,智利馆的内部各个展馆之间全部由一种叫做U 型玻璃的新材料构成。U 型玻璃具有透光而不透射的特性,也就是说,在白天的时候,自然光线可以充分地被引入馆内,游客们可以在自然光下游览整个展馆;而其不透视的特性则为各个展厅之间做了有效的阻隔。设计师认为,这种新型材料的使用使得内部展厅之间的衔接过渡更加自然,“在展厅与展厅之间穿梭,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而另一方面来说,各个展厅之间同样也保持着良好的独立性”。
U 型玻璃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绿色环保。据资料显示,这种玻璃可以掺入65%~70% 的废旧碎玻璃,属于典型的绿色建材,而且正是因为这个特性,U型玻璃的价格比普通玻璃更低。非常符合上海世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委内瑞拉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3 16:37:36)转载

世博网9月21日消息:今天上午,以“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委内瑞拉国家馆在世博园区C片区正式开工。委内瑞拉驻华大使罗西奥•马内罗•冈萨雷斯、委内瑞拉展区总代表特米尔•彭塞莱昂和上海世博局巡视员吴云飞等出席了动工仪式。
特米尔•彭塞莱昂介绍说,委内瑞拉馆将主要聚焦过去十年委内瑞拉在创造更美好城市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就,并通过图片和影像等反映委内瑞拉人民的日常生活,富有委内瑞拉特色的建筑文化元素将表现委内瑞拉人民社区化的生活。
委内瑞拉馆将采用“莫比斯环”的表现形式,它的三维立体结构被称为“克莱因瓶”,意为一个没有边界的,连续的闭合曲面,外面与内面相融汇。展馆在平面结构上近似数字8,以循环线结构模糊淡化了层次的界限,加强了空间的整体感。
展馆内部包含一个广场,广场中心将放置一座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的骑马塑像。步入展厅,参观者将看到象征祭拜祖先的场所夏波诺(Shapono),这儿是亚诺玛米(Yanomami)族人的公共生活区,在场馆的设计中体现为一个环状长廊,中心为一个露天的庭院。
三层楼高的音乐厅将模仿叶库阿纳(Yekuana)族人的传统公共生活区楚鲁阿塔(Churuata),顶部的半球体象征着苍穹,中心的立柱则代表了世界的核心或生命之树,在这里,参观者可以通过一个委内瑞拉与中国共同发射的玻利瓦尔卫星,看到委内瑞拉实时的生活情况。此外,音乐厅内还将有委内瑞拉国内最富盛名的交响乐团在此演出。参观者还将沿着一条上下通道,欣赏由覆盖在展馆顶部的水生植物所营造的田野风光,感受自然的清新。
据悉,委内瑞拉馆的建设预算为850至900万美元,文化活动和其他方面的预算约为500到600万美元。
-----------

主题:美好生活创造美好城市
造型亮点:几何图形中的“莫比斯环”和“克莱因瓶”
核心提示:展现了南美“胡同”和“四合院”的概念,让所有参观者了解委内瑞拉自由、融合的文化风格。
声音:“委内瑞拉正在经历一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革,其目的就是将各阶层民众融入社会生活。”
———委内瑞拉馆首席建筑师法昆多·巴乌多因·特兰
融合成为设计思路具有无限延展性
“民族的多元化融合,以及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也恰恰是本次上海世博会委内瑞拉馆的设计思路。
从平面结构上看,委内瑞拉馆近似数字8,类似数学上的“莫斯比环”,以循环线结构模糊淡化了层次的界限,从而加强了空间的整体感。这些特殊的设计使整个委内瑞拉馆有了起伏不平的外形,远看如同阿维拉山起伏的群峰一般。
“基于物质匮乏和生活贫困等社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还不能期望它成为最好的城市,但一切仿佛一条不间断的道路,前方永无止境”这一理念成为了委内瑞拉馆设计方案的出发点。在这样的理念下,委内瑞拉展馆还引入了数学上几何图形“克莱因瓶”的立体结构。
“‘克莱因瓶’的结构就是一个没有边界的、连续的闭合曲面,外面与内面相融会。”委内瑞拉馆首席建筑师法昆多·巴乌多因·特兰介绍说,“这也表示委内瑞拉各种社会因素和文化的融合没有界限,具有无限延展性。”
“四合院”与“胡同”
妙手偶得中国风
面积三千平米的委内瑞拉馆一共分为五层,主入口设计为一段上升的开阔的台阶,与入口大厅相连的地方有一个垂直的螺旋楼梯,通往其他几层和顶层天台。台阶的形式,取自委内瑞拉居民区常用的通道,有点像中国的胡同,远看去不知深幽几许,总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
从大厅向前,是一个象征祭拜祖先的场所———夏波诺,人们平时在里面举行各种活动。在委内瑞拉馆的设计中,夏波诺体现为一个环状的长廊,中心是一个露天的庭院,这种庭院带有殖民地风格,但外形却很类似中国的四合院,与天空和外界紧密相连。实际上,设计师并没有刻意地引入中国元素,却在不经意间实现了两者的灵感对接。
首颗卫星中国制造
肩负世博会全新使命
今年初,由中国制造、发射并在轨交付的委内瑞拉第一颗卫星,开始在通信、广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大显身手。上海世博会开幕后,这颗卫星还将扮演一个新角色:向上海世博会观众实时传输委内瑞拉的民间节日和市民生活,特别是让中国观众更多了解地球另一端的委内瑞拉并开展实时交流。届时,卫星传输的声音和画面将通过委内瑞拉馆内音乐厅的大型显示屏播放。
美食音乐齐上阵
南美风情集中展示
委内瑞拉馆最引人注目的场所之一是三层楼高的音乐厅,音乐厅可容纳286人,世博会期间将有不少表演活动,参观者不仅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玻利瓦尔交响乐团的演出,还有可能一睹当地土著居民的独特风采。
此外,展馆中还将以委内瑞拉城市中标志性的公众活动场所———玻利瓦尔广场,以此来展现主流城市市民的生活。届时,参观者可以坐在广场中央的西蒙·玻利瓦尔骑马塑像旁,享用龟汤、鳄梨填虾、蔬菜煮鸡块、红辣椒牛排、烤蚌、龙虾等种种委内瑞拉颇富盛名的美食。
●●○文化之旅
多元化融合
美女国度的由来
委内瑞拉这个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国度,历来是男性们向往的“温柔乡”。该国以美女众多著称于世,至今委内瑞拉已荣获五个世界小姐称号,四个环球小姐称号,还没有一个国家获得的美女称号像委内瑞拉那么多。其中缘由一方面因为该国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水土宜人;另一方面是由于这里混血人种的比例要比南美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在这个国家里,印第安人、欧洲人和非洲人之间通婚较多,因此美女如云。

---------
原 名称:Venezuela Pavillion for Shanghai World Expo 2010
委内瑞拉政府发布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委内瑞拉馆设计方案。方案由委内瑞拉的青年设计师主创,通过富有创意而又不失本色的设计,届时将呈现给参观者一个持续性、参与性和民主性的展示空间。
基于物质匮乏和生活贫困等社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还不能企望成为最好的城市”这一理念成为了委内瑞拉馆设计方案的出发点。为此,委内瑞拉馆将主题定为“美好生活、美丽城市”。目前,委内瑞拉正在经历一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革,其目的就将各阶层民众融入社会生活。委内瑞拉馆将集中体现追求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就是希望将那些长期被边缘化的人融入社会。
在设计方案中,委内瑞拉馆体现了多元化、包容理念及公民意识,融合了委内瑞拉建筑设计元素,表现了委内瑞拉多彩多姿的建筑风格,展示了委内瑞拉团结和睦、爱护环境和热爱自然的生活方式。
委内瑞拉馆的建筑结构源于中国传统中象征好运的8字形,同时也象征着委内瑞拉国旗上新增加的第八颗星。展馆中,既有表现加勒比海岸殖民时期西班牙“城堡”的建筑风格,也有表现现实中成为边缘化屏障的非正规居住区“贫民区”。同时,还有表现土著部落少数民族民居特点的“萨珀诺·亚诺马米和丘鲁阿塔·耶瓜纳”土著部落民居。另外,城市以外的农村和农耕地区也在其中有所展示。最后,是以中心广场为代表的城市:玻利瓦尔广场至今仍保留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传统,现在依然是聊天、聚会和漫步的场所。
在展馆内,还有一个音乐厅,参观者可以通过一个委内瑞拉与中国共同发射的玻利瓦尔卫星,看到委内瑞拉实时的生活情况。此外,音乐厅内还将有委内瑞拉国内最富盛名的交响乐团在此演出,另有一些其他电影、纪录片在此放映。特兰透露,“我们还在努力,希望届时可以邀请委内瑞拉国内的土著居民带着他们民族的歌舞来这里表演。”
委内瑞拉馆位于世博园C片区,与智利、古巴、墨西哥等国家馆相邻,面积3000平方米,主题为“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城市”。“委内瑞拉正在经历一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革,其目的就将各阶层民众融入社会生活。委内瑞拉馆将集中体现追求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就是希望将那些长期被边缘化的人融入社会。”
--------

近日,委内瑞拉政府发布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委内瑞拉馆设计方案。方案由委内瑞拉的青年设计师主创,通过富有创意而又不失本色的设计,届时将呈现给参观者一个持续性、参与性和民主性的展示空间。
基于物质匮乏和生活贫困等社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还不能企望成为最好的城市”这一理念成为了委内瑞拉馆设计方案的出发点。为此,委内瑞拉馆将主题定为“美好生活、美丽城市”。目前,委内瑞拉正在经历一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革,其目的就将各阶层民众融入社会生活。委内瑞拉馆将集中体现追求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就是希望将那些长期被边缘化的人融入社会。
在设计方案中,委内瑞拉馆体现了多元化、包容理念及公民意识,融合了委内瑞拉建筑设计元素,表现了委内瑞拉多彩多姿的建筑风格,展示了委内瑞拉团结和睦、爱护环境和热爱自然的生活方式。
委内瑞拉馆的建筑结构源于中国传统中象征好运的8字形,同时也象征着委内瑞拉国旗上新增加的第八颗星。展馆中,既有表现加勒比海岸殖民时期西班牙“城堡”的建筑风格,也有表现现实中成为边缘化屏障的非正规居住区“贫民区”。同时,还有表现土著部落少数民族民居特点的“萨珀诺?亚诺马米和丘鲁阿塔?耶瓜纳”土著部落民居。另外,城市以外的农村和农耕地区也在其中有所展示。最后,是以中心广场为代表的城市:玻利瓦尔广场至今仍保留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传统,现在依然是聊天、聚会和漫步的场所。
2010年上海世博会墨西哥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3 16:50:04)转载
位置:C区
各馆介绍目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7f75b0100gnll.html
各馆照片/效果图: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239938907/s/220946

中广网上海8月6日消息(记者杨静实习记者吴奇炜)2010年世博会期间,参观者将会在世博园区内找到一片“风筝森林”,这里就是以“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墨西哥国家馆。
8月6日上午,随着中墨两国的孩子们将手中五彩缤纷的风筝模型插入土堆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墨西哥国家馆正式开工。
墨西哥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将展示墨西哥的历史、文化和梦想。据墨西哥参展上海世博会总代表爱德华多介绍:“墨西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想把这些历史和文化展现给参观者,同时我们还希望在此期间能够展示墨西哥的创新、发展以及现代化。”
风筝广场是墨西哥馆的核心。在墨西哥官方语言西班牙语中,“风筝”一词来自纳瓦特语(民族方言)中“papalotl”,原意为“蝴蝶”。爱德华多表示,风筝起源于中国,它作为两种古老文化的共同因素,是联系中墨文化的一个纽带,意喻未来的无限腾飞与发展。墨西哥展馆用风筝作为创意元素,将中国文化和墨西哥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两国友好进程的象征和见证。
据介绍,墨西哥展馆整体分为三个平面,基层展现墨西哥的历史文化生活;第二层注重于现代生活展示,同时这一层还设有地道的墨西哥餐厅,让参观者能品尝到精致、传统的墨西哥菜肴;第三层则墨西哥展馆的心脏-倾斜式的风筝广场,表达墨西哥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和展现。
-----------------------

一片“风筝森林” 带我们去寻找自由与梦想
主题:传承历史,面向未来,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造型亮点:风筝森林
核心提示:墨西哥馆将成为本届世博会中唯一一个主体位于地下的建筑。天上的风筝和地下宝藏般的展品,让墨西哥馆的创意独一无二。
声音:“世博会期间,墨西哥馆内将会展示玛雅时期的文物和墨西哥著名画家的作品,文物中还将包括某些古老建筑的局部。”
———墨西哥展区总代表艾多尔多·赛尔德内尔
主体位于地下
世博会上绝无仅有
只要是看了上海世博会墨西哥馆公布的效果图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墨西哥馆在哪里?因为只见一片“风筝森林”,不见展馆在哪里。墨西哥设计师为大家揭开了谜底:原来展馆的三层展厅,全都藏在广场的地下。墨西哥馆将成为本届世博会中唯一一个主体位于地下的建筑。天上的风筝和地下宝藏般的展品,让墨西哥馆的创意独一无二。
展示过去、现在和未来
“玛雅文明遗迹”也将来到上海
墨西哥馆将向人们展示墨西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即历史、文化和梦想。“过去”展区将有三个大屏幕分别展示墨西哥的古老历史和文化;“现在”展区介绍墨西哥主要城市的现状;“未来”展区就是绿地斜坡上的“风筝”森林展区,将使用交互式的触摸屏展示墨西哥主要的可持续发展项目。
墨西哥馆带来的众多珍宝,将跨越墨西哥的史前城市、殖民地城市、现代都市等历史时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将是玛雅文明遗迹,墨西哥人将把当地保存下来的玛雅蛇形装饰、图腾、面具等带到展馆中。墨西哥广袤的土地上,还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都将在展馆中一一呈现。完成“寻宝之旅”后,人们将如同亲身游历了一次美洲大陆。
多功能“风筝”
交互式触摸屏让你听见墨西哥的声音
墨西哥馆是一座由“风筝”组成的奇幻世界。在墨西哥官方语言西班牙语中,“风筝”一词来自纳瓦特尔语中的“papalotl”,原意为“蝴蝶”。在墨西哥,风筝代表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而风筝又起源于中国,它将作为中国和墨西哥两种古老文化中的共同因素,意喻未来的无限腾飞与发展,也作为两国友好进程的象征和见证。
墨西哥馆的外观“风筝森林”,体现了墨西哥所倡导的城市未来生活理念。室外绿地的斜坡设计,意喻着生态、环保与和平。
“风筝”的支撑柱也具有不同的功用。这些“柱子”上布满许多孔,当人们漫步于“风筝”森林,柱子的孔会喷出清凉的水汽。柱子上还有一些交互式触摸屏,可传出大自然的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屏幕上还显示许多信息,参观者可以从中深入了解墨西哥。
“风筝”呈现红、黄、紫、蓝和绿五种不同颜色,低的有2.4米,高则达13米。除美观外,“风筝”还兼具遮阳挡雨的功用。参观者可以在墨西哥馆里购买风筝,或者亲手做一个风筝,在广场上放飞。
专门开辟餐厅 提供墨西哥纯正味道
墨西哥展馆将专门开辟一座餐厅,餐厅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提供墨西哥风味美食,如闻名于世的玉米面卷、玉米煎饼、红辣椒,还有龙舌兰酒等,供参观者享用。此外,墨西哥馆内还有一家商店,参观者可以购买来自墨西哥的传统手工艺品。
--------------------

中新网2月18日电据上海市博会官方网站消息,今天上午,墨西哥和上海世博会组织者正式签署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和墨西哥展区总代表艾多尔多•赛尔德内尔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合同,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会签合同。墨西哥驻沪总领事米格尔•巴里奥见证了签约仪式。
自2007年9月21日墨西哥确认参展至今,双方就参展问题不断进行磋商,最终确定墨西哥将在世博园区浦东区域C片区4000平方米地块内,以自建馆形式参展,展示主题为:“ ‘Living Better’: Heritage and Future”(传承历史,面向未来,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墨西哥同时宣布墨西哥国家馆日为2010年9月16日。
艾多尔多•赛尔德内尔表示,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代表着墨西哥将最大程度利用两个难得的机遇。首先,向世界展示尤其是向中国展示墨西哥的历史、文化、想法及梦想。“传承历史,面向未来,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墨西哥展馆的主题,更是一个梦想、一个概念,墨西哥承诺将采取措施改善国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次墨西哥的参加也代表着两国政府人民之间将继续建立加强和巩固双方之间的合作与友谊。上海2010年世博会将会是两国巩固战略伙伴关系的一个光辉性的标志。
洪浩在致辞中表示,自1972年中墨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友谊不断加深,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现在,墨西哥已经成为中国在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是该地区与中国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在卡尔德隆总统的亲自关心下,由墨西哥投资促进局领衔,并在墨西哥驻沪总领馆的大力协助下,正积极筹备墨西哥馆。墨西哥国家馆的展示将表达“传承历史,面向未来,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一理念。墨西哥所倡导的这种兼顾传统和现代双重诉求的思路对于历史悠久的国家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墨西哥将奉献一座美轮美奂的展馆,彰显独立革命200年以来墨西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今日墨西哥人民的风范。
据悉,墨西哥目前正在进行展馆遴选招标工作,已经收到来自全国的500多份竞标方案,计划3月下旬结束这项工作,并力争5月1日前开工。
墨西哥是第22个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签署参展合同的美洲国家。截止到目前,共有2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确认参展,包括墨西哥在内共有18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参展合同。(裔蕊华)
--------------

中新网上海8月6日电(陈婷婷)以“创造精彩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墨西哥馆六日正式破土动工。墨西哥馆总代表艾多尔多·塞尔德内尔与世博局相关领导带领中墨两国的儿童代表们共同为墨西哥馆奠基。
墨西哥馆占地四千平方米。
将以“风筝”为线索,打造一个绿色的“风筝广场”。风筝在墨西哥方言的名称是“papalotl”,也就是西班牙语中的蝴蝶。这个广场将由一百三十五个错落有致的大风筝组成,共有五种颜色,最高十三米,最低两点四米。风筝是连接墨西哥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个纽带。参观者可以在墨西哥馆里购买风筝,或者亲手做一个风筝,在风筝广场上放飞。由风筝组成的森林代表着墨西哥人对未来的期待,广场上的人造绿草表达了墨西哥人对城市绿地的关注。人们可以在绿地上进行各种活动,诸如读书、野餐或是在阴凉处随意地休憩;绿地上空,风筝在飞翔。艾多尔多·塞尔德内尔表示,墨西哥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广场表达还城市予绿地,还大地予森林的良好意愿。
墨西哥自一八五零年开始参加世博会,已经参加了二十几个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上墨西哥将围绕“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墨西哥文化展示”、“墨西哥解放两百周年庆典”等三个部分向世界展示墨西哥长久的历史、文化和梦想,充分展现墨西哥的现代化。带领大家感受墨西哥拥有的丰富文化遗产,领略墨西哥风情的芭蕾、音乐,并将在九月十六日墨西哥解放两百周年纪念日中在全球最先展开庆典活动。
艾多尔多·塞尔德内尔透露墨西哥馆内还将设有地道的墨西哥餐厅,让参观者能品尝到精致、传统的墨西哥菜肴;届时,馆内还将陈列古老玛雅文化时期的文物和墨西哥著名画家的画。
(责任编辑:张庆龙)
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3 16:53:11)转载

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
美国馆展示空间里将由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亲身体验2030年的美国城市,让参观者通过感性游历领悟“可持续发展、团队精神、健康生活、奋斗和成就”这四大核心理念。
主题:“欢庆2030年”
自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签发参展邀请函以来,中美双方一直在为参展做努力。美国国务院于2008年3月任命一家非盈利机构负责美国国家馆的筹融资和展馆设计、建造、运营等相关工作。
2009年7月1日,美国政府表示将参加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并于当日正式任命了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资深顾问费乐友担任上海世博会美国展区总代表,代表美国政府处理上海世博会相关事宜,并与组织者保持沟通。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介绍费乐友时说,“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费乐友先生已经接受了这个工作。他丰富的背景和极高的声望能够确保美国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精彩亮相。我们的国家馆将展示美国的商业、科技、文化和价值观,以进一步促进美国和中国人民之间更为紧密的友谊,同时也证明了美国期望与中国建立一种向前看和积极关系的承诺。”
克林顿国务卿表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机会来突出强调美国的创新,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和其他国家分享如何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和社区的想法。”
赞助商:沃尔玛.百事.纽交所.金鹰
--------------

中新网7月17日电(杨丽) 今日上午10时,美国商务部华裔部长骆家辉出席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奠基仪式,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来贺电,称美国为参展感到自豪。
“华裔之光”骆家辉的出席,既体现美国政府对参与上海世博会的重视,也说明华侨华人在推动美国馆建设上的努力终有成果,更为美国馆“华裔在美国的成就”展区书写了亮丽一笔。
美国是第240个正式确认参展上海世博会的参展方、第212个签署参展合同的参展方,美国馆面积约600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6100万美元。
较早前,有报道称,美国馆能顺利建馆,是对美国华裔商务部长骆家辉的一大考验。根据美国法律规定,美国馆的建设及经营费用不允许动用政府资金,必须从民间筹措所有资金。加之金融风暴影响,美国企业自顾不暇,因此受建设资金不足困扰,一度传出美国退出上海世博会的谣言。
同时,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的高效组织筹备,已使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活动规模上创下历史之最,联合国名单下99%的成员国都确认参展,如果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缺席,那将是世博会与美国的“双重遗憾”。
据北京媒体报道称,昨日,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在京会见中美商会会员企业时,也临时客串起了“募捐者”,“我希望在座的美国企业能踊跃捐款。”在骆家辉声情并茂的鼓舞之下,当场便有一家美国在华企业代表站出来响应:“我们公司将为美国馆捐款500万美元。”
事实上,海外华侨华人一直是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筹办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鉴于美国缺席世博会的“惯例”,华侨华人首先提出“力争把 ‘美国馆’请到中国!”在筹办过程中,他们不仅利用身在海外的优势,积极向世界推介世博会,并联合签名向白宫递交请愿书,短促美国馆的建设,还出钱出力,捐建场馆建设。
今年,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华人组织“百人会”宣布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战略合作伙伴,协助美国馆筹资并为设在该馆的“华裔在美国的成就”展览进行准备工作。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先后曾为四位美国总统提供过竞选或助选服务,被称为“世博之父”的今年88岁高龄的美籍华裔企业家蒋一成,再次挺身而出积极奔走,与多家美国银行洽妥了一亿美元融资额,支持美国馆项目建设。
在今天的美国馆奠基仪式上,骆家辉还特别向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赞助商和合作伙伴表示感谢,称在当前困难的经济条件下,作出这一决定是实属不易的。
据悉,美国馆展示空间里将由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亲身体验2030年的美国城市,让参观者通过感性游历领悟“可持续发展、团队精神、健康生活、奋斗和成就”这四大核心理念。
而美国馆奠基仪式上,华裔商务部部长骆家辉的出席,无疑是“华裔在美国的成就”展区最好的展现。
--------

被看作中国2010年头等大事之一的上海世博会距离开幕还有114天。新年伊始,已经有不少人前往上海,提前一睹各国世博馆的风采。双螺旋形的丹麦馆、音乐盒形状的新加坡馆、形似蚕宝宝的日本馆……雏形初现、具有异域风情和独特设计理念的多国世博场馆,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讨论。
“最想看美国馆,这么短的时间能建成什么样。”从事设计工作的上海市民小王对建馆经历颇为曲折的美国馆兴趣最大,准备过两天就去看一看。
美国人:“很久没有如此重视过世博会”
凭借286亿元人民币的官方预算,以及6个月的会期里预期将吸引来的7000万参观者,上海世博会显示出与19世纪先后在伦敦、巴黎和芝加哥举办的世界盛会相媲美的雄心。中国人对这次史上规模最大的世博会所怀有的兴奋预期,正在重新激活美国人对于世博会的热情。“美国人已经很久没有如此重视过世博会了,我们肯定会看到与北京奥运会一样多的上海世博会报道。”北京大学的美国留学生约瑟夫这样告诉记者。
就在元旦期间,参加美国帕萨迪纳玫瑰花车巡游活动的上海世博花车引起了美国媒体和民众的关注。姚明和成龙两位世博形象大使,这几天在洛杉矶处处遭遇美国媒体的围追堵截;在花车前表演滑轮的“小海宝”们更是登上了《洛杉矶时报》的头版头条。谈到美国主流媒体这一破天荒的版面安排,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非常高兴:“选择这个头条,说明他们认为这是读者感兴趣的事情,说明美国民众对世博会有浓厚的兴趣。”世博花车义工凯西笑指胸前的证件说:“我已经拿到了上海世博会的签证,非常高兴!”
美国小心翼翼了20多年
中国人特别关注美国馆的原因之一,是美国对参加上海世博会摇摆不定的态度,这实在让人不大痛快。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美国是否会缺席上海世博会”一度成为了国际舆论的热点。
虽然美国先后举办过14次世博会,并通过举办这一盛会受益匪浅,但一种“世博过时”的论调时时挂在美国人的嘴上。这种论调并非无源之水,要知道,美国曾组织了历史上唯一一次宣布破产的世博会——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在这以后,美国人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再也没有申办过世博会。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美国学者甚至认为世博会已经过时,没有再举办的必要。“在普通美国人眼里,世博会早已是好景不再的事物。”国际学术刊物《亚洲研究》主编J·沃瑟斯特朗就曾持有这样的观点。
美国曾缺席过2000年德国汉诺威和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2001年,美国政府甚至宣布放弃国际展览局的会员身份。要申办世博会,必须是国际展览局的成员,退出国际展览局就意味着永远放弃了申办世博会的机会。
没钱 美国馆险些“流产”
虽然背后原因很多,但没钱才是美国馆险些“流产”的最要命原因。事实上,自从2006年10月美国政府口头承诺参加上海世博会之后,便一直在为美国馆的资金发愁。
美国联邦政府不得在国际贸易展会上支出哪怕一美元的公共资金——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这条法律禁止政府为参与世博会拨款。因此,美国要参加任何一届世博会,都得到处拉赞助。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上,美国馆最终是靠丰田公司的慷慨解囊才勉强开张。
由于正处于金融危机“风暴眼”中的美国公司纷纷攥紧了荷包,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数千万巨资没了着落。一度有媒体传言,“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美国可能退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展”。《洛杉矶时报》曾引述美国馆策划方的表态称,当时美国馆在与迪士尼、百事以及华裔富商等120个公司团体磋商后,仅获得50万美元的赞助。制度障碍之外,金融风暴来袭是美国2010年世博之旅颇多“折腾”的重要原因。
希拉里拉来5400万美元
在1月3日的《纽约时报》网站上,出现了题为《一名著名筹款人为上海世博会奔走演说》的文章,这位“筹款人”指的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过去9个月时间里,这位被称为“美国馆功臣”的女士为美国馆筹集到了5400万美元,离6100万的预定目标看上去只有一步之遥。
上任之初,面对美国可能缺席上海世博会的局面,希拉里感到颇为尴尬:“我很惊讶我们对它的关注度竟然这么小,中国正在成为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国家,我们也应该在这个博览会展示自己。” 在筹款前,希拉里也曾询问过专业律师帮美国馆“拉钱”是否触犯法律。由于希拉里的美国政府官员身份,她可以为世博会美国馆作宣传,但被禁止举办任何一对一的筹款活动。不过,希拉里良好的筹款网络和名人效应使这个看似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得到一步步实现,那些把钱捂得死死的美国公司最终明白了赞助上海世博会是有益的,但这种转变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么“自觉”。
一路走来 一路坎坷
2006年11月,布什政府任内的国务院公开征集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建设方案。
2007年秋,曾与40个世博会展馆进行过合作的BH&L集团,被美国务院选定为美国馆的承建商。一开始,BH&L集团信心满满,因为他们请来了现代建筑派大师法兰克·盖瑞担任顾问。但由于没有筹措到美国务院所要求的6500万美元建设资金,他们被迫退出了这个项目。
2008年3月,美国务院委托非营利组织上海世博会2010美国有限公司负责展馆的筹建。前期的设计工作非常顺利,后来又是资金卡了壳,在距离世博会开幕只有12个月的时候,在一片喧闹的世博会展馆建筑工地上,占地5600平方米的美国馆址却依旧荒芜寂静。
2009年7月10日,在推迟参展方与世博会组委会签约最后期限近3个月时间后,美国才正式签署合同,成为了本届世博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2009年7月17日,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破土动工。
2009年10月14日,“姗姗来迟”的美国馆在开建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结构封顶。
2010年5月1日,在美国馆展示空间里,将由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亲身体验2030年的美国城市。
--------------------

美国馆破土
曾经是世博会最热情的参与者,最近几十年却逐渐远离。美国最终搭上2010上海世博会的末班车,预示着这100余年盛会的转机吗?
记者◎贾冬婷  实习记者◎冯宇辰
2010和2030年
“2030年什么样?这就是美国馆要在2010年讲述的。”美国馆副总领事俞天睦(Tom Cooney)兴致勃勃地对本刊记者描述,美国馆确立“欢庆2030”的主题,他称之为“一个可见的未来”。
这一美国未来的城市梦想由擅长娱乐和体验创意的BRC Imagination Arts设计,由三幕大戏体验美国馆的核心理念——可持续发展,健康,团队精神,华裔美国人的奋斗和成就。俞天睦介绍,世博会在上海炎热的夏天召开,所以先设计了一个5分钟左右的“前戏”,让刚排队进馆的观众在一个通廊里短暂休息,设置现场音乐,舞蹈,运动,体育……代表美国的城市文化,引入一个美国的小社会。派对之后,进入“主戏”,通过故事呈现四大核心理念,比如讲述美国人在面临自然灾害时,是如何利用团队精神克服的。他觉得有趣的是,“主戏”是四维的,如果片子里下雨,那么展馆现场也会下雨;如果片子里刮风,那么现场也会起风;如果片子里火车开过,现场地板会震动等等。“游客身处2010年,但又在2030年的场景中。”
“后戏”是游客最自主的一个环节。在这里,将解释如何从2010年预演出2030年的未来生活,展示节能技术、健康技术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要观看的内容,还可以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比如展馆屋顶将开辟农场,种植有机食品。游客可以上去考察,看如何在城市中种出绿色蔬菜,过健康生活。”
在高潮部分,会有一个欢庆仪式,观众会发现,自己是片子中被感谢的重要嘉宾。俞天睦说,这将再一次把2030年与2010年世博会联系在一起——美国2030年的城市生活,是建立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信息基础之上的。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华裔美国人。俞天睦说,他们想要给客人看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比如他太太的父母都是中国人,在新奥尔良出生长大。新奥尔良被称作“新世界”,很多菜受西班牙、非洲和法国的影响,在这里融合为一道特别的菜。爵士乐也一样,是在这里融合创造的新音乐形式。“讲故事的很可能是一个华裔女孩。在她小时候去参观上海世博会,看了很多国家展馆,中国的、欧洲的、拉丁美洲的,得到很大启发,长大后感谢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客人们。通过她的故事来把中美联系起来,把2030和2010联系起来。”
7月17日,大兴土木的世博会园区里,巨大的中国红色斗拱已经拔地而起,俯视众馆。另一端,中国政府专门留给美国馆的6万平方英尺地块上,2030年的美国梦想终于在一片荒芜中破土,在美国正式确认参展一周后。上海世博会等到了他的几乎是最后一位客人。或许当美国在2030年回顾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搭乘末班车也是一段特别插曲吧?!
末班车
正式确认参展时,美国馆刚刚筹资过半。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目标是筹集6100万美元,包括场馆建造、人力资源、运营、展览活动、展后建筑拆卸和物资移除等成本。由于很多企业对美国最终能否参展抱怀疑态度,所以在美国政府最终做出决定前,并不愿轻易表态,以致形成了一个“先达到一半筹款规模再宣布参展”还是“先宣布参展再进行民间筹款”的“美国馆怪圈”。
与美国的缓慢相比,已有239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早已打破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创下的172个的参会纪录。上海世博局国际参展部部长周峻在强调世博会各参展方共性的同时,也认同美国在参展国中的特殊一面,“就像参加朋友婚礼一样,美国的近邻们很关注它是否参展。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身在漩涡中心,是否参展就更有影响了”。周峻对本刊记者说,基于双方自始至终对其参展的信心,世博会为其预留了馆址,最终等到了这几乎是最后的一位客人。
据悉,早在2006年的11月,美国国务院就已经为参加世博会的美国展馆征集设计方案了。到2007年的秋天,敲定BH&L公司提出的方案,这家展会公司曾参与超过40座世博会展馆的设计。但由于筹资不顺,选定的方案不了了之。
2008年3月,距离公开招标截止1年后,美国国务院正式授权非营利机构“上海世博2010公司”独家负责上海世博会美国馆运营事宜。这家机构的两位主要负责人为华盛顿著名的科文杨·柏灵律师事务所(Covington&Burling)前负责中国业务的合伙人艾秋兴(Ellen Eliasoph)和美国华纳公司前高管尼克·温斯洛(Nick Winslow)。今年3月,美国前商务部副部长、中文流利的雷文凯(Frank Lavin)也加入进来,出任指导委员会主席,后又成为执行董事,负责筹款与政府关系。
“我认为,如果美国不参加上海世博会,将会引发一股敌意的潜流。是不能让它发生的。”雷文凯对本刊记者解释说,美国迟到的一大原因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处在“风暴眼”的美国公司自顾不暇。另一大原因是去年正值美国总统更迭,需要一段时间过渡。
“实际上,真正的讨论点是中国和各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规划。”布什政府中负责国际贸易的前商务部长雷文凯显然是筹资的关键人物,他对本刊记者说,与潜在赞助商接触时,他问的第一个问题都会是:“中国市场对贵公司具有战略意义吗?”对大部分美国大公司而言,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第二个问题是:“你们对于上海世博会有什么具体计划吗?”如果对方回答没有,或者还不清楚,他就会说,那让我先告诉你我们的规划吧。
在这一过程中,刚刚结束不久且大获成功的北京奥运会也让各公司对马上赞助上海世博会产生疑虑。雷文凯说:“奥运会各届之间是类似的,赞助公司知道会从中得到什么。但是世博会每届之间会比较不同,有多大规模,是否会成功都是未知数,所以我们必须让赞助商相信上海世博会是历史性的一届。”
雷文凯记得,第一个打破僵局的赞助商是3M公司,之后这一名单就越来越长,百事、嘉吉、金鹰国际集团、百胜餐饮集团、通用电气、美中教科文组织、戴尔、康宁、沃尔玛、英特尔、微软、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雪佛龙、波音……“尽管现在刚刚筹资到6100万美元的一半,何时全部到位还很难说,但最近有很多潜在的新赞助商打电话来问。想一想我们4个月前才从零开始,这个成绩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美国参加世博会独一无二的一点是,它100%利用社会、企业、民众的资源来筹资,禁止政府拨款。这是美国参展特殊性的大背景。”周峻说。
非公共投资的美国世博史
俞天睦说,这次美国馆是个公共和私人机构合作的PPP项目(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这不是美国文化之外的解决办法”。“与别的国家不同,我们认为世博会不单是政府的事,私人企业、民间机构、大学等社会所有角色应该携手,美国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属于公共这部分,主要负责公共外交,促进两国关系和相互理解。私人部分交给美国商会、美国展馆公司负责。”
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吴建中说,事实上,在美国本土举办的第一届博览会——1853年纽约世博会就不是政府而是商界主办的。国会提供了贷款,但之后要还贷。尽管这一届展馆纽约水晶宫明显抄袭了两年前的伦敦水晶宫,又因粗制滥造为人诟病,但仍昭示了来自新大陆的勃勃野心。自此之后,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美国曾先后13次举办世博会,是举办次数最多的国家。举办世博会的过程,几乎就是美国实现工业化并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
俞天睦的家乡在底特律,离芝加哥车程只有4个半小时。他记得6年级的时候全班坐火车去芝加哥参观,很重要的印象是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那是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重要建筑之一,至今依旧保持着115年前的外观和功能。“那时,东面的纽约、费城、华盛顿是美国最重要的城市,西面是洛杉矶,而芝加哥正好在中央。1871年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大火烧毁了大半城区,十几年过去了,人们始终没有找到忘却灾难、重建城市的良策,直到以8票优势战胜纽约,成为1893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俞天睦说,这届世博会被认为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强国路。
“即使1926年为纪念建国150周年而举办的费城世博会以巨额亏损而告终,美国对世博会的热情并未衰减,相反193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第二届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使得美国人举办世博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这届世博会组委会通过发行债券,并与食品、运输、娱乐等行业的15家提供商签订赞助协议来募集资金。俞天睦说,如今,芝加哥市旗上的4颗红色星星分别代表着芝加哥城市发展进程中的4个重大事件,塑造了芝加哥的精神。其中的两颗就是1893年世博会和1933年世博会,占到一半。
“二战”以后的10多年里,世界经济和秩序正在恢复,美国无力也无兴趣举办世博会。但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惊美国以后,美国发奋在空间领域抢占主导地位,在西雅图举办了以“宇航时代的人”为主题的世博会。此后,与以往的商业主义风格不同,美国的世博会主题开始转向“可持续发展”,开启了世博会的新方向。
吴建中说,从1974年世博会开始,美国更明确了参与世博会的方针,即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1961年美国国会通过《共同教育与文化交流法案》,规定美国在国际展览局注册的世博会或在世博会上建造美国馆或者参加其他主要展出时,美国政府不承担义务或者拨款不会超过明确授权及不会拨款用做此用途。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开创了公共财政不为大型活动买单的先例。同年新奥尔良世博会是美国至今为止举办的最后一届世博会,结果却因为财政失败而提前一个月宣布破产。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届被宣布破产的世博会。新奥尔良的“滑铁卢”给美国留下了阴影,此后,美国再也没有申办过世博会,并屡屡缺席在其他国家举行的世博会。
美国著名的世博会历史研究者、蒙大拿州立大学历史教授罗伯特·伦代尔(Robert Rydell)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分析,回到20世纪90年代,那时候“冷战”刚结束,美国决定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可以说这是为了省钱,也可以说这反映了美国的政治方向转向孤立主义。在这时候,特别是在芝加哥没能举办1992年世博会以庆祝哥伦布登陆新大陆100周年之后,人们认为世博会已经失去意义的想法逐渐强化。另外,美国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往往在某些特定时候,认为私人企业可以比政府更好地为国家利益服务。这一点在接下来的一个决定中被体现,那就是美国退出BIE(国际展览会公约),并且坚持在美国境外举办的世博会中,美国展馆由私人或公司赞助,而不会用公共资金来赞助。
这些法案大大限制了美国在世博会上的作为。1992年美国在塞尔维亚世博会的参展就成为争议中的牺牲品。由于国会反对,美国馆草草应付了事,建了一个寒酸的穹顶耸立在欧洲的前沿建筑中,让本该占据重要地位的新大陆象征成为笑柄。1992年世博会后,美国国会就立法禁止动用国家财政参展世博会,改为以国务院授权私人公司和机构代表美国参展的方式。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举世瞩目,但在开幕前50天时,美国因找不到赞助者,宣布退出参展。2002年,美国又宣布退出《国际展览会公约》。
罗伯特·伦代尔将美国世博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是从1851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至美国参加“二战”前,第3阶段跨越了“冷战”时期,第4阶段,也就是现在,他描述为“下一个现代”(Next Modern)——“目前在美国普遍认为世博会已经属于过去的世纪了,世博会是‘昨天的明天’,世博会在迪斯尼主题公园以及互联网面前黯然失色。那么无论对美国还是世界,这个阶段的世博会出路在哪里?”
转机
在美国之前的犹疑不定中,《大西洋月刊》曾评论:“如果2010年世博会是在另一个城市举行的话,那美国是否出现就并不是那么急迫的问题。但正如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标志着美国作为主要工业国家的崛起,1964年纽约世博会代表着美国的科技优势地位一样,2010年上海世博会似乎也将预示着中国作为21世纪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美国如果缺席,会让人感觉它在这个新地缘政治秩序中地位下降,也会让中国方面觉得美国傲慢不屑。很多人都会猜测,为什么美国缺席了这场在黄浦江畔举办的耀眼盛会?”
美国历史上真正被认可的第一届世博会是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正是美国建国100周年,那是第一次在欧洲之外举办。俞天睦说:“当时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去年中国第一次有机会举办世博会,我也能充分理解为什么中国和上海市对这一次举办世博会的积极态度,因为这对中国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
世博会的未来已经转向亚洲。从2005年日本爱知,到2010年上海,到2012年韩国丽水。“如果说20世纪是美国和欧洲的世博会时代,未来则是亚洲时代。”罗伯特·伦代尔说,美国在最近几十年对世博会的热情逐渐降温,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热情却是在不断增加。大多数美国人对当代世博会的了解非常少。他预感,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改变这一现状。
他认为,美国馆如何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现,将会形成中国和很多亚洲国家在未来几十年中对美国的看法。“美国将以娱乐化或者商业化的形式被展现?还是以一种世界大国的姿态被展现?在最近的一段历史中,世博会经常看起来像是力图在举办国寻找市场份额的多国公司的附属品。而在后者的展现形式中,美国会关注气候变暖、人权问题以及关注面临农村人口减少、城市化等深远问题的地球的命运。在我看来,世博会的未来依赖于在娱乐性与教育性之间、在促销商业产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之间寻找平衡。”
罗伯特·伦代尔在对世博会历史长期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是,在美国,世博会这种大型活动往往是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反映和后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世界博览会在1876年举办,正值1873年的萧条之后,20世纪30年代的大型世博会也是大萧条所引起的深远焦虑的反应。美国政府在此时将经济发展置于一边,支持举办多种博览会,从纽约到芝加哥到旧金山,用这些博览会来促进政府的健康及安家项目。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于核战争的恐惧代替了经济上的焦虑。“考虑到目前美国的经济情况以及不断加剧的对于地球未来命运的忧虑,你就不会惊讶于一些美国城市已经与BIE接触并且希望主办未来10年中的世博会。当然,令一些支持举办世博会的人感到痛苦的是,只要美国不重返BIE,他们的愿望就无法实现。”

2010年上海世博会罗马尼亚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3 16:57:36)转载

上海世博会罗马尼亚国家馆  名称:GREENOPOLIS
展馆面积:约2000平方米
理念:绿色城市
造型亮点:苹果外形和标志文字“GREENOPOLIS”体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以及针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问题的以知识为本的解决方案。
罗马尼亚国家馆的苹果外形和标志文字“GREENOPOLIS”体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以及针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问题的以知识为本的解决方案。
基于当今城市文明面临的诸多挑战,罗马尼亚国家馆将反映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现罗马尼亚致力于更美好生活的智慧。
-------------------
今年是罗马尼亚与中国建交60周年。刚刚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园区开工建设的罗马尼亚馆,成了两国建交60周年的最好纪念。
这座展馆占地2000平方米,外形酷似一个青苹果。“之所以选择这一造型,是因为苹果是罗马尼亚人最为喜爱的水果之一,象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有‘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之说。”罗马尼亚外交部副国务秘书兼参展上海世博会总代表费迪南德·纳吉介绍。新华社发
-----------
原 名 称:Romania Pavillion for Shanghai World Expo 2010
一位28岁的罗马尼亚女建筑设计师为上海世博会罗马尼亚馆设计的外观独特、清新,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巨大的青苹果和一个向这个苹果“倾斜”的半个青苹果,入夜,随着灯光变幻,青苹果还会变成红苹果、黄苹果。
罗马尼亚馆位于世博园C片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毗邻克罗地亚馆、奥地利馆、卢森堡馆及荷兰馆。罗马尼亚国家馆的建筑理念为“绿色城市”,该馆外形是一只巨大的青苹果,其标志文字“GREENOPOLIS”体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以及针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知识为本的解决方案。这一生动的视觉体验将彰显当代罗马尼亚风采。
苹果外形的罗马尼亚馆由两部分组成:苹果主体部分及苹果切块部分。建筑分为五层,包括各综合多功能区域;主楼通道向内自然延伸,免去参观者在区域之间来回穿梭的麻烦,便于访问各展区。
步入苹果展馆,一层是个舞台,将全天上演罗马尼亚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文艺节目,纳吉说,穿着传统服装演出的民族舞蹈会非常精彩,各国参观者不需要语言,通过音乐舞蹈,就可以了解罗马尼亚的文化。参观者可以上二层品尝罗马尼亚美食和葡萄酒。三层是罗马尼亚和中国企业进行商业对话、举办论坛的地方。此外,展馆内还会放映中国参观者喜爱的罗马尼亚精彩电影。
那半个苹果内是个展厅,将展示罗马尼亚的历史、首都布加勒斯特和罗马尼亚一些主要城市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在“倾斜”的半个苹果的顶层斜坡上,参观者可以进行各种活动。
纳吉说,罗马尼亚馆想要告诉参观者,我们还有很多任务要去完成,我们需要更多清新的空气,更多的公园,更多的树木,也许,这就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一部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相关新闻:
世博罗马尼亚馆开工 乔奥阿纳为“狮子”点睛
罗世博会罗马尼亚馆动工 体现健康生活方式
罗马尼亚“青苹果” 世博会上的“掌上明珠”
世博网6月26日消息: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上海世博会罗马尼亚馆动工仪式上了解到,2010年,一座外形酷似青苹果的展馆将亮相上海世博园区,演绎“绿色城市”的独特魅力。罗马尼亚议会议长乔奥阿纳、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钟燕群出席动工仪式并致辞。罗马尼亚外交部副国务秘书兼罗马尼亚展区总代表纳吉、罗马尼亚驻华大使布杜拉、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吕凤鼎、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管维镛等出席仪式。
乔奥阿纳在致辞时表示,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罗马尼亚非常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将积极参与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有一个全世界共同关心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罗马尼亚馆将以生动、震撼的视觉体验,展现罗马尼亚如何应对城市化挑战、创造美好生活。
钟燕群表示,罗马尼亚素有“黑海明珠”之美誉,上海世博会罗马尼亚馆犹如一只巨大的青苹果,相信其独特、清新的设计一定会给7000万游客留下难忘、美好的回忆。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将在布展、运营等方面为参展者提供服务,希望与罗马尼亚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罗马尼亚馆占地2000平方米,将以“绿色城市”为主题,展示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现罗马尼亚人民致力于更美好生活的智慧。罗马尼亚馆的苹果外形和标志文字“GREENOPOLIS”体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以及针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问题的以知识为本的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除展示区外,罗马尼亚馆内还将设有文化展示区、论坛、餐厅等。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不仅可以欣赏到具有罗马尼亚民族特色的文化表演和电影,还可以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品赏地道的罗马尼亚美食。另悉,罗马尼亚国家馆日计划定于2010年7月27日。

上海世博会罗马尼亚馆建设合同签约仪式举行
同日,罗马尼亚馆还与上海中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建设合同。乔奥阿纳议长、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3 17:00:28)转载

德国世博会官员透露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的精彩亮点
来源:新华网
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政府总代表迪特马尔·施米茨14日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向参观者介绍了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的设计方案和精彩亮点。
施米茨说,德国早在2006年6月就确定参加上海世博会,并在2007年开始了全面的准备工作。德国在整个欧洲进行展馆的招标投标,由各行各业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挑选出最好的设计方案。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施米茨说:“我们认为这个主题选择非常恰当。整个欧洲大陆有66个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上海世博会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讨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计划通过德国馆的展示,介绍德国城市化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为了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接轨,德国馆的口号是“和谐都市”。这是将“平衡”与“城市”两个英文单词合二为一创建的一个新词。施米茨说,一个城市如果能够在创新与保护、发明与传统、都市化与大自然、工作与休闲等方面保持平衡,这个城市就能成为一个宜居的地方,这也就是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所要传递的信息。
施米茨说,参观者一走进“和谐都市”馆就仿佛踏上了一个真实的城市之旅。旅行从港口开始,走过花园和绿地,穿过市政规划办公室、工厂以及城市中心广场,最终到达城市的能源中心。
能源中心展厅是“和谐都市”之旅的高潮部分。在大厅的观礼台上,观众一眼便可望到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巨大金属球。这个金属球重达两吨,直径长3米,外表装有上万根发光二极管。金属球悬挂系统内装有综合传感器,可以将音频转化为运动指令,也就是说,观众的呼喊声将引发金属球的摆动,而且分贝越高,摆动越快。随着金属球摆动频率增加,通过金属球上发光二极管的映射,关于德国以及“和谐都市”的图像便闪现在观众眼前。
“这里是德国馆‘和谐都市’的精华所在。参观者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可以让金属球转动起来,”施米茨说,“过去的经验表明,一个成功的展示不仅要给人们知识,更要给人们带来快乐。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地的客人尤其是中国朋友参观德国馆,希望为他们展示一个全新的、令人印象深刻又愉悦的德国形象。”
世博会于1851年在伦敦诞生,其最早的目的是向更多的观众介绍当时新技术、新发明和新产品,巴黎埃菲尔铁塔和伦敦水晶宫等都曾是世博会的宠儿。
1920年至1960年间,展会的内容退居次要地位,主办国主要利用世博会向世人展示该国最新的建筑。自上世纪60年代全球进入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国的展馆主要用来反映全球性的问题。从那时开始,各参展国在创建展馆时,就要反映当时社会关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记者梁业倩 班玮)
----------------

德国人严谨举世闻名,世博园区内的德国馆,却给人轻盈、几近飘逸的感觉。
上海世博会德国展团副总代表卜布博士介绍,以“和谐都市”为主题的德国馆,将用心展现“一座在更新与保留、创新与传统、城市化与自然化、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工作与休闲、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争取平衡、取得和谐的城市。”
这一主题思想在德国馆里随处可见。参观者游历和谐都市之旅从展馆底层起落有致的自然景园开始。他们沿着德国馆的蛇形走廊,经过三个悬浮状的长廊展厅,进入德国馆最后一个离地12米、高耸的剧场式大厅,德国馆的骄傲——动力之源就位于这个展厅。
在这个锥形展厅里,引人入胜的彩色电子投影图像充溢着空间。从回廊上可以观望到大厅正中悬挂着的物体——一个直径3米、重量1吨、有互动性传感的金属球。球面上密布的40万个发光二极管LED,使得球面能显示多种图像、色彩和图形。在这里,参观者将拥有10分钟时间,通过齐心协力的运作和高声唱和,使金属球来回摆动,让球面色彩愈加浓重。金属球散发出的能量放射到四周栏柱、辐射到四面八方,越转越快,来自德国各个城市的不同图像,迅速在观众眼前闪现。
随着金属球慢慢减速停止摆动,大厅笼罩于绿色的光环下,融洽自然的气氛弥漫在大厅,上方呈现蓝色的天空。这时,在金属球上显现出地球的图像。地球上出现了一粒种子,种子又变成一朵花,新的生命诞生了。“城市需要动力,‘动力之源’可以说是‘和谐都市’的心脏。”卜布博士说。
--------------
摔酒杯、将皇冠花篮升上屋顶,德国人用这一传统习俗庆祝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封顶。德国馆项目政府总代表迪特马尔·施米茨昨天表示,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到德国参与上海世博会,德国将投入4500万至5000万欧元参展,在黄浦江畔建设占地6000平方米的“和谐都市”。
2吨金属球正在建造
按照德国的传统说法,碎玻璃会带来好运气,昨天在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的封顶仪式上,参与仪式的嘉宾在身穿德国工匠装束的德国馆总监葛迪特带领下,饮完一杯白酒,并将酒杯摔碎,然后继续投入德国馆下一阶段的建设工程。
德国馆四面呈开放状,主展区由三座悬浮状建筑体和一个锥形建筑物组成。迪特马尔·施米茨表示,参观者在德国馆内好像是在游历一座有代表性的德国城区,轻松又有趣,馆内的展览最后在5分钟的互动演示活动中达到高潮。
这一互动演示活动将在“动力之源”展厅举行,届时这一展厅将出现一个直径3米、2吨重的金属球,表面装有400多万个LED发光点。通过声控以及互动交控装置,参观者可以左右金属球,参观者欢呼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速度和幅度就越大,这一设计诠释的是“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当金属球摆动起来的时候,球面将显示来自德国的与上海世博会主题相呼应的图像。
目前,这一互动金属球正在德国斯图加特市建造,一旦获得认证,便可踏上来上海的旅程。
据悉,德国馆每天能容纳39000-46000人,预计世博会举行期间总参观人数将达720万-860万人次,金属球的演示活动每天将达65-78场。
招募450名工作人员
目前,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正在德国招兵买马,迪特马尔·施米茨介绍说,德国馆将聘用450名工作人员,现在已经收到了3500份简历,已经有120名员工敲定,其中40%来自上海,60%来自德国。
迪特马尔·施米茨表示,会说非常好的德语和汉语是应聘德国馆工作人员的前提。据悉,180名解说员要向参观者传递德国馆“和谐都市”的信息,此外,还将招聘解说员领队、礼宾部负责人、助理,还有司机、物业管理员,以及展馆总部、新闻部和文化部助理。
2010年3月中旬到4月末,德国馆员工将有机会在德国接受培训,此外,每人每月的工作薪酬大约是在1200-1500欧元之间。
-------------

2009年4月3日,江苏启安建设集团德国馆项目部正式成立,项目部主要成员从十一分公司总部北京赶到了上海,与先头部队汇合,德国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是整个世博园区自建馆中最早开工建设的,工程总建筑面积:5578.1㎡,总用地面积:6588㎡,作为机电总承包商,主要工作内容有给排水、电气、暖通、消防、弱电,总造价1400万。
项目虽然不大,但得到了总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董事长亲自赶到上海与业主见面,不管是从财力物力还是人力方面,一切为德国馆项目开绿灯,吴经理充分分析了工程的重点、难点,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德国馆造型怪异,给我们理解图纸、指导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外方设计师对整体效果要求比较高,我们没有任何选择或退步的余地;工期紧,土建进度滞后,装修、布展的工期不能压缩,留给我们时间不多了。
德国馆造型像一条盘踞在树杈上昂头挺进的大蟒蛇。大蟒蛇的头部就是多功能演示厅,呈倒圆台状;大蟒蛇的身体至尾巴部分位于四层的展厅,展厅与多功能厅外面由银灰色半透明的膜结构包裹,连成一个整体;支撑起昂头的大蟒蛇身体的部分是辅助用房(局部三层),有几十根树杈状的圆柱托举起整个展厅。我们在惊叹外方设计师杰作的同时,考虑着如何让现场每个施工人员充分理解设计师的意图,读懂图纸、准确指导施工。公司领导决定:按照1:1 的尺寸,制作一个三维模型,购置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在施工前演示给施工人员看,层层交底,克服图纸理解上的困难,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展厅空调气流组织是下送上回,组合式空调器吊装在展厅下离地面11.8米的高空中,通过地板风口,把处理过的洁净空气送入展厅。展厅空调机组安装有很大的麻烦,不仅仅是因为吊装的高度高、机组体积大、重量重,更主要的是在展厅下方有很多高强度的结构拉索,连接着倾斜着的树杈装的圆柱,而且有几根非常靠近空调机组。拉索和圆柱都是空间走向,在平面图中根本找不准拉索的位置,为了方便安装和准确定位,通过三维模型,对空调机组的安装位置作了些调整,并准确的反应到二维图纸中,把吊装的全过程在三维模型中模拟了一遍,找出一条合理的吊装通道,避免在吊装过程中碰到更棘手的问题。
德国馆的设计工作主要由德方负责,国内设计院只负责施工图的绘制,设计师们对质量、外观、造型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国内质量较好的组合式空调器的噪音一般在65分呗左右,他们的要求是小于60分呗,我们联合了设备供应商,邀请降噪专家,制定了专门的降噪方案,并在工厂成功的通过了噪声测试实验。为了保证外观颜色的整体一致性,设计师要求将所有吊装在展厅下、包裹在透明膜结构内的水管、电管、风管、空调机组、支吊架都统一成一个颜色:宝钢色卡501,这给我们设备、材料的采购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在我们根据设计院的蓝图建三维模型的时候,发现了不少碰撞。有一处的碰撞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展厅一第二台空调机组的西南角和下面的膜结构碰撞,通过改变空调机组的位置,还是没能完全解决,从模型里测量下来还差8厘米多,本想着能和设计师商量下稍微修改下膜结构的形态就可以解决这个碰撞,但是他坚决否定,他的理由是这个造型非常完美,他不想做任何改变,只能由我们机电专业内自己解决。这个位置比较特殊,上有主结构,下有膜结构,侧面有代步电梯和风管,唯有压缩空调机组高度的办法了,但是空调厂家已经是无能为力了,这个高度已经是极限了。项目部组织了一次专题会议,大家在三维模型中翻来覆去的找办法,8厘米相当于一个托架的高度,空调器内部也是有支架的,但是不能满足吊装承载的要求,如果做一个综合的整体支架,既满足吊装要求又符合空调内部支架的需求,这样就可以省下十厘米的空间,这可谓是救命稻草啊,项目经理立马要求空调供应商按照我们的要求重新设计空调。我曾经在跟老外抽烟闲聊的时候说,“这个太困难了。”他摇摇头:“这边是德国国家馆,这边没有简单的活,你们没有选择。”在我们拿出解决的方案,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翘起大拇指来了句很熟悉的话:“Very good!”。
合同的开工时间应该在6月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从8月初才真正开始施工,到现在已经2个多月了,现场的工作量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业主及管理公司对我们的质量和进度都很满意。现场土建进度大大滞后,展厅下的工作量很大,但土建外墙板及展厅底下维护板未装,整体脚手架至今还未开始搭设,导致展厅下的所有工作不能开展。为了保证工期,项目部决定,留出墙板和维护板的安装空间,自行搭设施工平台,将空调机组等大设备安装到位,既抢到了工期,又为后期风管及水管安装提供了条件。展馆的装修和布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像去年北京奥运会强生展馆一样,装修的档次很高,好多展品需要通关,这里更是复杂,因为是德国国家馆,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德国人是不允许有瑕疵的,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德国馆工程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在我们付出的同时又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总结的东西,作为德国馆项目部的一员我无比自豪。NUSSLI公司项目经理也就是我们业主在宴请我们项目部成员的时候说:“我们非常相信你们启安,所以很依赖你们启安。”这不仅仅是对我们前阶段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着我们保持满腔热情,继续努力工作,圆满完成整个德国馆项目。上海世博会瑞士馆项目也是由我们这个项目部来实施,已经开始施工,我相信我们会同样出色的将启安形象展现在瑞士馆业主的眼前。世博会更像个建筑博览会,它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每个国家都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世界面前;对我们启安人而言,我们不仅仅代表启安人的形象,更代表是我们中国人的形象。 (成永刚 严春辉)
2010年上海世博会奥地利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3 17:03:15)转载
位置:C区
各馆介绍目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7f75b0100gnll.html
各馆照片/效果图: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239938907/s/220946

上海世博会奥地利国家馆  主题:奥地利——畅享和谐
特色:参观者将亲身感受从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
位置:世博园C片区
通往维也纳的“快车”
从等候区开始,参观者就踏上了奥地利之旅。从华尔兹到萨克斯,耳熟能详的美妙音符把“世界音乐之乡”送到参观者的耳畔;虚拟的壁纸上,希茜公主、莫扎特、施特劳斯,奥地利的名人们也将和参观者共同踏上愉快的旅程。
经过展馆通道,这列从上海出发的列车很快将参观者带到了奥地利的维也纳。黄浦江上的大桥变成了维也纳皇家大桥、上海市政府大楼变成了维也纳市政厅、东方明珠电视塔变成了维也纳的超级摩天轮、中式的庭院变成了奥地利的自然风光,当然,最不能缺少的,还是奥地利人的真诚友好的“servus”(你好)。
跨越自然之旅
沿着展馆内的爬坡向上,参观者将渐渐远离城市,开始体验奥地利奇幻多变的自然风貌。崇山峻岭、冰雪覆盖、气温低至零点;耳边是积雪的摩擦声、冰川的断裂声和寒风的呼啸声;参观者们甚至可以摸到雪花,感受到寒冷。在三分之二国土被东阿尔卑斯山脉所覆盖的奥地利,参观者可以体验到高山滑雪的刺激,同样也可以亲临电闪雷鸣的雪崩。
针叶树、阔叶树、莓子、蘑菇散发出香气;树叶的沙沙声、各种飞禽如歌般的鸣唱;走兽偶尔发出的低吼;从雪山下来,森林出现在参观者的眼前,奥地利这片雪山环抱、绿意盈怀的土地,有47.2%的国土被森林覆盖。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树叶由于四季更迭而产生的色彩变化,不远处会有一只胆怯惊慌的小鹿,或许一只调皮的虚拟小松鼠会跳到你的身上,嗅嗅气味。
穿过丛林茂密的山丘,参观者们将来到一片水的世界。丰富的湖泊资源、严格的环境保护使奥地利的水不但清澈甜美,更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参观者可以沿河漫步,可以戏水游乐,还将可以看到来自欧洲中部原始森林和多瑙河流域的各种鱼类和其他动物。
回归都市
跨越了雪山、森林、湖泊,参观者的最后一站重新回到生活的家园——城市。草地和森林一直延伸到城市中央、人们喝着来自雪山的清泉、在维也纳的森林边郊游野炊、在多瑙河中游泳嬉戏,这惬意的城市生活是奥地利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真实写照。
莫扎特和施特劳斯会在城市里欢迎参观者,城市交通随着华尔兹的节拍起舞,天花板、墙壁和地板交相辉映,展示着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一展厅也将是奥地利的大舞台,从击鞋舞到时尚服装秀、从古典音乐会到国际VJ之夜,各种美轮美奂的奥地利文化将在这里上演。
-------------

远远看上去像一把平放的吉他,走进“吉他”,感受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
上海世博园中,来自奥地利蔡廷诺格鲁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师阿雷克斯·雅鲁和他的团队将以极其大胆而创新的手法,为人们带来一次奇妙的穿越时空之旅,您不仅可以在奥地利馆中用力地扔雪球,或许还能看到小鹿、小松鼠的身影。
“比在世博园中扔雪球更刺激的,是整个奥地利馆中,除了厕所,竟然没有一堵墙是传统的直立且呈直角的!弧形的、折线形的……任由您想象。”上海世博会奥地利馆副总代表穆娥透露。
此种设计,或许有着足够的理由:
夹杂着寒风的呼啸声,参观者首先进入一片崇山峻岭的山区中,由于山区中有覆盖面积达60平方米左右的雪域,人们很快就在低温中冻得瑟瑟发抖,脚下10厘米厚的积雪伴随着每一次的踩踏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耳边还不时传来雪山的崩裂声;顺手捏一个雪团,砸在墙面上,还能看见雪团飞裂的变化。
从雪山下来,森林出现在参观者的眼前,不远处一只胆怯惊慌的小鹿正飞快地向森林深处跑去,走在散发着香气的针叶树、阔叶树、莓子、蘑菇的森林里,说不定还会有调皮的小松鼠跳到你的身上,嗅嗅气味。树叶的沙沙声和各种飞禽如歌般的鸣唱中偶尔还能听见走兽发出的低沉吼叫声;在这里,参观者还可以看到树叶由于四季更迭而产生的色彩变化。
穿过茂密的森林,将来到一片水的世界,参观者可以沿河漫步,也可以玩水嬉戏,还可以看到来自欧洲中部原始森林和多瑙河流域的各种鱼类和其他动物。跨越了雪山、森林、湖泊,参观者的最后一站到了生活的家园———城市。莫扎特和施特劳斯会在280平方米由绿、红、蓝三种颜色搭配而成的城市里欢迎参观者,从击鞋舞到时尚服装秀、从古典音乐会到国际VJ之夜,美轮美奂的奥地利不同文化将在这里上演。
“所有神奇的旅行感受中,除了雪是真的,其他都是由72个投影仪和30台电脑向墙上播放的投影的效果。”阿雷克斯说,只有根据情景需要设计墙体的造型,产生的效果才能更为真实,“我要感谢来自现代设计集团的设计师和项目管理人员,是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完成了奥地利馆的结构设计,把我们的创意转换成了实实在在的施工图。”如今,奥地利馆的建设已经进入结构施工阶段,一次中外建筑设计师的精诚合作,带来的将是明年参观奥地利馆时的无限惊喜。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奥地利展馆馆标的主体图形为汉字“人”,馆标中的汉字“人”由“两笔相互支撑的笔划”组成,通过人、城市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核心理念充分展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馆标志所投射出的阴影为奥地利国名首字母“A”。这一设计将中国和奥地利两国的文化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象征中奥两国和谐共荣,表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馆标的整体造型好似一扇敞开的大门,引领参观者步入奥地利馆,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奥地利馆的馆标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形象和同样源自汉字的世博会会徽。
解析奥地利馆——“畅享和谐奥地利”
奥地利馆的设计抽象而充满活力。展馆外墙选用红白双色的瓷质贴面,优雅地影射出中国向欧洲出口瓷器的悠久历史;同时也象征着奥地利将一座瓷质建筑带回了瓷器故乡——中国。据介绍,红白双色的设计不仅将奥地利国旗的色彩蕴含其中,也突出了中国传统上的幸运色彩“红色”。
奥地利馆共分5个展区,参观者穿越其中,彷佛亲历从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之中。现代化的展馆将向参观者展示奥地利经济和文化领域中的重要事件,并为参观者提供一个超乎语言和图像之外的感官体验平台。在这里,参观者将超越一切文化界限,亲身体验和感悟“奥地利之旅”。
-------------------
新华社上海7月27日电  在不久的将来,当恢弘的《蓝色多瑙河》在上海黄浦江畔响起,一座透着瓷白色光泽的抽象建筑将徐徐敞开大门。这就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奥地利馆。
世界音乐之乡——奥地利,早在1873年就成功举办过维也纳世博会。拥有百年“世博情结”的奥地利人,不仅将把19世纪风行于世博会的华尔兹舞曲带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园区,他们还将向世界展现这个音乐国度的非凡想像力。
当传统“中国红”与奥地利国旗上的红白双色巧妙相连,于是就诞生了奥地利馆的标识——红色汉字“人”的造型。
“汉字‘人’的造型,好似奥地利的英语首字母‘A’,这是多么巧合。”上海世博会奥地利展区副总代表比吉特·穆尔女士微笑道。
“‘中国瓷’将成为奥地利馆有别于其他国家馆的一大特征。”穆尔女士透露,奥地利馆的外墙贴面将选用富有光泽的瓷质材料,内部装饰也将包含瓷元素,寓意自中世纪以来出口欧洲的“中国瓷”,再度回到中国,并借此表达奥中两国间的融洽之情。
位于上海世博园区C7地块的奥地利馆,展示面积约2000平方米,展馆主题是“奥地利——畅享和谐”。
“这是一场汇聚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不同享受的‘感官之旅’。”穆尔向记者描述了别出心裁的馆内设计。
“你可以在14摄氏度的‘雪山’上‘掷雪球’,触摸冰墙;随后步入茂密的‘森林’,聆听‘鸟儿’的啁啾,感受‘松鼠’在脚下穿行;再向前走,就来到了‘湖泊’,那里有潺潺的水声和成群的‘鱼儿’等着你;最后拐个弯,城市就在你眼前。”
据了解,包裹在“中国瓷”中的奥地利馆,计划借助64台投影机及上百万张循环播放的幻灯片,在三维立体空间中呈现奥地利的“城乡互动”生活。“希望这类‘装置艺术’,在展示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能让观众轻松领略奥地利风情。”穆尔说。
对于这座来自“音乐之乡”的展馆而言,小型音乐会将是不可或缺的节目。穆尔透露,这里不仅将播放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也会出现,除了古典音乐,来自奥地利乡村的传统音乐也将登场。
“我们还有时尚前卫的‘音乐秀’。”穆尔自信地说,“奥地利馆将定期举行一些音乐派对,让展馆的夜晚也显得很精彩。”
据了解,上海世博会奥地利馆目前已进入打桩阶段,外观工程有望于今年12月完工。
未来,当你游走在音乐与光影交织的奥地利馆时,还可以品尝地道的奥地利菜肴和甜点。至于是否能买一款闻名遐迩的奥地利水晶纪念品带回家,或是与奥地利的历史名人“茜茜公主”合影留念,这都是奥地利馆留给外界的悬念。(记者许晓青吴宇)
-----------

主题:奥地利———畅享和谐
造型亮点:平放的吉他
核心提示:参观者将亲身感受从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的过程,体验奥地利的自然风貌和经济文化。
声音:“整个奥地利馆中,除了厕所,竟然没有一堵墙是传统的直立且呈直角的!弧形的、折线形的……一切任由您想象。”
———上海世博会奥地利馆副总代表穆娥
红白陶瓷与“人”字馆标
奥地利馆的“中国元素”
上海世博会奥地利国家展馆共分为两层建筑,吉他状的整体造型抽象而充满活力。展馆外墙选用红白双色的瓷质贴面,以优雅的形式寓意了中国陶瓷出口欧洲几百年的古老传统,同时也象征着奥地利将一座瓷质建筑带回了“瓷器故乡”———中国。据介绍,红白双色的设计不仅将奥地利国旗的色彩蕴含其中,也突出了中国传统上的喜庆色彩“红色”。
此外,奥地利展馆馆标的主体图形为汉字“人”,馆标中的汉字“人”由“两笔相互支撑的笔划”组成,通过人、城市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核心理念充分展现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馆标志所投射出的阴影为奥地利国名首字母“A”。这一设计将中国和奥地利两国的文化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象征中奥两国和谐共荣,表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真实与虚拟的交织
跨越自然和城市的奇幻之旅
沿着展馆内的爬坡向上,参观者开始体验奥地利奇幻多变的自然风貌。首先进入的是一片崇山峻岭、冰雪覆盖的山区。在覆盖面积达60平方米的雪域内,参观者们甚至可以摸到雪花,感受到寒冷。如果顺手捏一个雪团,砸在墙面上,还能看见雪团飞裂的变化。
走下雪山,绿意盎然的森林景致随即出现在参观者的眼前。在这里,参观者不仅能听到足踩树叶的沙沙声和林中猛兽的低吼,或许还会有调皮的小松鼠跳到你的身上,嗅嗅你的气味。此外,由于四季更迭而令树叶产生各种颜色的色彩变化也让人赞叹不绝。
穿过茂密的森林,游客来到一片水世界,参观者可以沿河漫步,也可以玩水嬉戏,还可以看到来自欧洲中部原始森林和多瑙河流域的各种鱼类和其它动物。
跨越了雪山、森林、湖泊,奇幻旅程的终点自然是生活的家园———城市。莫扎特和施特劳斯会在280平方米由绿、红、蓝三种颜色搭配而成的城市里欢迎参观者,从击鞋舞到时尚服装秀、从古典音乐会到国际VJ之夜,奥地利不同文化将在这里上演。
有趣的是,在所有神奇的旅行感受中,除了雪是真的,其他都是由72台投影仪和30台电脑向墙上播放产生的投影效果。建筑师阿雷克斯·雅鲁介绍到:“只有根据情景需要设计墙体的造型,产生的效果才能更为真实”。
阳光、街景的和谐融汇
露天餐饮花园
明年,奥地利美食将在上海世博会奥地利国家馆中得以展现。奥地利馆的二楼将会建设一个奥地利特色餐厅,在这里参观游客可以品尝来自奥地利各个联邦州的现制佳肴和特色食品,感受奥地利人的热情好客。餐厅名为“Schanigarten”,即露天餐饮花园的意思。
“Schanigarten”餐厅与传统餐厅最大的区别在于露天餐饮平台是一个公共区域,人们在享受咖啡、美食的同时也能沐浴温和的阳光。阳光、街景、绿化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露天花园”。据奥地利馆负责人介绍,这样的露天餐饮花园在当地深受人们喜爱,相信明年也会让上海的参观者收获一份美好的体验。
●●○文化之旅
不朽的音乐圣地
文化与历史的辉煌乐章
作为世界十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奥地利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如她的国歌中赞颂的那样:群山环绕,绿水留连,土地丰腴,教堂林立。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阿尔卑斯山的巍峨雪峰,蓝色多瑙河的碧波荡漾、各种风格的城市古建筑、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游客都能够从大到五星级酒店小到温馨的农舍找到他们旅游度假的休闲舒适。为何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等人都曾在这里谱下了辉煌的乐章?正是奥地利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美丽的自然风景赋予这些音乐家灵感和激情。
在奥地利馆中,游客同样可以在虚拟的壁纸上,与希茜公主、莫扎特、施特劳斯等奥地利的名人们共同踏上愉快的旅程、一睹“世界音乐之乡”的风采。
2010年上海世博会足迹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09:43:18)转载
位置:D区
各馆介绍目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7f75b0100gnll.html
各馆照片/效果图: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239938907/s/220946
主题馆分展馆之一。
走向现代文明的人类足迹,展现人类的智慧与成就。界时将展出临摹壁画及唐代珍品.

城市足迹馆以城市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线,在时空上充分展开,对主题进行多角度的演绎,其中所涉及的展项精彩纷呈,令人大开眼界。选取了城市发展史上重要的时空片段,逼真地还原了一些著名的历史现场,回顾了中国、巴比伦、乌鲁克和亚述等几大古文明,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展示手段,希望用深入浅出的展示,给参观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
“城市足迹馆”的核心思想是:从城市诞生起,人类在走向现代文明的历程中,一直和城市、环境良性互动。这个馆分为“城市起源”、“城市发展”、“城市智慧”三个展区,以文物、多媒体场景等复合手段,分别表现早期城市文明的出现;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人类如何走向成熟;到了近代,特别是工业革命浪潮后,全球城市化给人类带来什么挑战,人类是如何探索并继续前进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铁路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09:51:44)转载

东方网通讯员薛贵宝6月9日报道:记者今天从上海铁路局获悉,世博会中国铁路馆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作为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成员单位之一,铁道部以中国铁路行业的名义参加上海世博会并建设中国铁路馆。
据悉,中国铁路馆建设过程中将充分体现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理念,以铁路元素为载体,紧紧围绕“和谐铁路,创造美好生活新时空”的主题,展现铁路对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的积极影响,展示中国铁路科技创新的成果。
中国铁路馆建筑总面积5695平方米,建筑主体为2层、局部3层,展馆外立面由古铜色金属幕墙和玻璃幕墙构成。建筑空间按照“历史、现实、未来”3个主题布置,分为3个展区。东侧历史展区(序厅),主要以陈列展品向观众展示中国铁路发展的辉煌历程;中部为230座主题影院,通过影像介绍中国铁路的建设状况;西侧为未来展区,通过模型、装置设施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中国铁路馆两侧方正空间以质朴的材质、理性的网格代表了城市印象,中间部位以全色LED灯光模拟铁路网,代表了作为城市纽带的中国铁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先进性。
作者:薛贵宝
---------------------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张舵)铁道部与上海世博会组织方日前在北京签署参展协议,铁道部将在世博园区浦西区域建设“中国铁路馆”。
据悉,中国铁路馆在建设过程中将充分体现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理念,以铁路元素为载体,紧紧围绕“和谐铁路,创造美好生活新时空”的主题,展示铁路对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国铁路科技创新的新成果。目前,展馆选址、主题演绎、展示方案策划等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启动。
自1876年上海出现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吴淞铁路算起,中国铁路已经走过了130多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员、执委会常务副主任杨雄表示,新中国成立以后,铁路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铁路系统在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成果卓著,铁路行业参展上海世博会意义重大。
(新华网 )
--------------

世博网7月11日消息:以“有城市的地方,就有铁路”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铁路馆各项建设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展馆将围绕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示中国铁路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及正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展现铁路对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的积极影响,表达铁路作为连接城市的纽带、让城市生活更加多彩多姿的美好愿望。
中国铁路馆位于世博园区浦西D片区,展馆所在地块面积约3690平方米。展馆建筑总面积5695平方米,建筑长度76米、宽度38米、高度20米,建筑主体为2层、局部3层,展馆外立面由古铜色金属幕墙和玻璃幕墙构成。建筑空间按照“历史、现实、未来”3个主题布置,分为3个展区。
中国铁路馆两侧方正空间以质朴的材质、理性的网格代表了城市印象,中间部位以全色LED灯光模拟铁路网,代表了作为城市纽带的中国铁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先进性。建筑外观朴素自然,细部处理优美,营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博览空间,充分体现了铁路馆“和谐铁路,创造美好生活新时空”的理念。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上海铁路局共同参与了中国铁路馆的规划建设。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石油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09:56:18)转载

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石油公司联合建设的石油馆在上海世博园区内奠基。石油馆总投资约三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三千五百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六千平方米。将以“石油,延伸城市梦想”为主题,展示清洁能源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石油馆表面铺设面积达三千六百平方米的LED背景光源,将是中国国内最大面积的LED光源。
--------------

世博会设有国家馆、主题馆、国际组织馆等各类展馆。企业馆创始于1933年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并逐渐成为历届世博会的亮点。在2005年上一届日本爱知世博会上,企业馆成为最受关注和最具人气的展馆。上海世博会共规划16个国内外企业馆。为提升央企整体形象,向全世界展示央企风采,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在国资委的组织下,12家央企以行业联合或独自建馆的方式建设6个展馆参展上海世博会。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联合建设的石油馆位于上海浦西园区D片区,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接待能力和参展目标将达到350万人次。此外,为全力支持上海世博会,保持始终如一的社会责任感和长远战略眼光,中国石油还成为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建成后的石油馆将呈现以下看点:
精彩的礼盒
纵横交错的管道编织成精美的礼盒,她满载着大自然亿万年孕育而成的神奇宝藏;装满了石油石化工业为人类进步、城市发展、生活美好作出的重要贡献;象征着石油石化行业蓬勃向上,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简洁、大气的造型寓意了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内敛沉稳的气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光影的乐章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座晶莹剔透、灵动鲜活、异彩纷呈、绚丽夺目的石油馆将会映入眼帘。近4000平方米的聚碳酸酯漫射板表皮内外,数以万计的LED射灯营造出色彩缤纷、千变万化的影像。国内首次应用的如此大面积的LED背景光源技术使石油馆成为上海世博会一段华美的乐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环保的先锋
石油馆的设计坚持绿色环保的原则,开创性地将可循环再利用的新型绿色石油衍生品——聚碳酸酯用作主要建筑材料。探索石油石化产品更为广泛的用途,使石油这一大自然的馈赠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地为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创作出巨大贡献。
奇妙的旅程
以“石油,延伸城市梦想”为主题,巧妙运用先进展示技术,通过新奇的内容与声、光、电、三维影像相结合,让观众经历一次跌宕起伏、充满奇幻色彩的时空之旅。在震撼和惊叹中,了解石油和它的贡献,以及三家石油公司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未来发展。
----------

上海世博会石油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建设,是上海世博会十七家自建企业馆之一,位于上海世博园浦西片区,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建筑造型简洁大气,特色鲜明,建筑外表皮由新型绿色石油衍生品——聚碳酸酯板加工成管道单元,经纵横交错“编织”而成,极富时代感和行业特色。更为震撼的是,入夜之后,近4000平方米的外表皮将变身成巨形LED电子显示屏,配合美妙的大型音乐喷泉,将夜幕下的石油馆幻化为一座晶莹剔透、如梦如幻的“油立方”。
石油馆内部展陈将由最先进的4D动感影院营造奇妙的视听震撼和难忘的情感体验,让观众穿越137亿年的时空长河,经历一次充满神奇、刺激的精彩石油之旅,切身感受石油的前世今生。在充分演绎“石油,延伸城市梦想”的参展主题下,讴歌石油对文明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巨大贡献,展望石油石化产业与人类城市生活更为美好的未来,紧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人保企业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10:00:58)转载

中国人保企业馆位于上海世博会浦西D片区,南临黄浦江,紧靠世博轴,占地面积约880平方米。人保企业馆是一座均高7.5米的前高后低单层建筑展馆,主体色彩绚丽,恢弘大气。
外观上,人保企业馆将充分运用公司标识“PICC”的红色和白色,和谐搭配世博标识的绿色,展示中国人保锐意进取、继往开来的企业形象,突出“PICC,让世博更精彩”的庄严承诺。在展馆内部装饰上,将运用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中国人保建司60年来的辉煌成就、品牌形象和文化理念,并配备功能齐全的视觉、听觉、触觉等高科技手段,让参观者获得互动的体验和乐趣。

中国人保全方位参与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人保乃至整个中国保险业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中国人保企业馆不仅将着力展现中国人保深厚的文化和品牌内涵,同时也将代表整个中国保险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中国保险业的辉煌成就。
据了解,自2007年12月26日中国人保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以来,中国人保已成功承保了上海世博局自身建设的各项保险,牵头世博共保体签署了36个国家馆和企业馆的建筑和安装工程险保单。随着世博会筹备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大量种类繁多的展品和艺术品的运输、搬运及展示,各种高新技术产品的陆续安装和应用,以及参观人员的纷至沓来,中国人保将全面参与上述建设、展项及人员有关的保险工作,为上海世博会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和服务。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10:04:19)转载

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目录
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位于浦西世博园区,形似船的龙骨,借喻中国民族工业坚强的精神。中国船舶馆位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中船集团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计和施工管理总承包。
简介
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展馆的建设还应用了最新的环保技术、智能化灯光的互动效果和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视觉技术,形成绿色环保展示环境,充分体现领航新时代,享受水生活,让参观者提前体验未来水域城市生活的美景,人与船舶、人与城市的紧密关系,集中体现“中国造船”元素,体现中国造船工业发展前景和对未来的展望。
中国船舶馆选定江南造船厂建厂145周年纪念日——2010年6月3日作为企业馆特别日。届时将举行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和专题论坛。
上海世博会规划在浦西的16个企业馆,已有15个确认参展,加上中船集团已有14个签署《参展合同》,还有些企业仍在积极争取参展。不少企业馆去年底即已完成主题陈述和展馆设计,正积极准备开工建设。
特点
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的主体,即有140多年历史的江南造船厂,为中船集团下属企业。因此,中国船舶馆是中船集团搬迁后“重回”老厂的一次特殊的“世博之旅”。
据中国船舶馆馆长聂成根介绍,中国船舶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将利用江南造船厂原址的一个旧厂房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中国船舶馆的弧线构架,形似船的龙骨,又似龙的脊梁,借喻中国民族工业坚强的精神。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之下,中国船舶馆的主题确定为“船舶,让城市更美好”。通过展示未来船舶、水城市、水世界,来体现新能源、新空间、新生活,探索地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新模式。
中国船舶馆的建设将应用最新的环保技术、智能化灯光以及先进的多媒体视觉技术,形成绿色环保展示环境,以此让参观者体验未来水域城市生活的美景以及人与船舶、人与城市的紧密关系,同时体现中国造船工业发展前景和对未来的展望。
聂成根表示,中国船舶馆建在江南造船厂原址之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40多年前,我国近代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就诞生在这里,是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今,中国年造船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并正在向世界造船第一大国迈进。
主题
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位于浦西世博园区,形似船的龙骨,借喻中国民族工业坚强的精神。
中国船舶馆的参展主题为“船舶,让城市更美好”,通过展示未来船舶—水城市,水世界,来体现新能源、新空间、新生活,探索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情景和人类文明的新模式。
理念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的设计方案正式公开,方案将演绎“龙之脊,景之最”的理念。
中国船舶馆位于世博浦西园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其建设在140多年前我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即后来的江南造船厂)的原址上。
展馆呈长方形结构,形似船之龙骨,借喻中国民族工业坚强的精神。另外展馆的建设也应用了多种最新的环保技术,让参观者提前体验未来水域城市生活的美景,集中体现“中国造船”元素。
环保
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的建设还应用了最新的环保技术、智能化灯光的互动效果和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视觉技术,形成绿色环保展示环境,充分体现领航新时代,享受水生活,让参观者提前体验未来水域城市生活的美景,人与船舶、人与城市的紧密关系,集中体现“中国造船”元素,体现中国造船工业发展前景和对未来的展望。
签署参展
中国船舶馆参展世博会合同签署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展合同》正式签署。签字仪式在上海世博局会议厅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中国船舶馆馆长聂成根分别代表双方在参展合同上签字。中国船舶馆在《参展合同》中同时确认参加网上世博会体验型展馆。聂成根馆长在参展合同签署仪式上说,造船工业是“综合工业之冠”,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制造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我国造船工业经历了140多年风风雨雨。目前,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年造船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并正在向世界造船第一大国迈进。中船集团的目标是不久将成为“世界造船第一集团。”中国船舶馆的参展主题为“船舶,让城市更美好”,通过展示未来船舶——水城市,水世界,来体现新能源、新空间、新生活,探索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情景和人类文明的新模式。
相关评价
中国船舶馆通过展示未来船舶——水城市,水世界,来体现新能源、新空间、新生活,探索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情景和人类文明的新模式。
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的建筑设计和展示设计,贯穿了“船舶,让城市更美好”的参展主题,演绎了“龙之脊,景之最”的理念。
---------------

城市最佳实践区
“汉堡之家”开建
早报讯 昨日下午,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汉堡实物建设案例——“汉堡之家”举行奠基仪式。
“汉堡之家”看上去像一座“红砖房”,但它能耗极低,基本不需要去主动供应能量。“汉堡之家”将通过地热泵获得采暖、制冷、通风和去湿,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的能源也将在“汉堡之家”得以实现。
文莱签约参展世博
早报讯昨日,文莱正式签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文莱确认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以1000平方米租赁馆的形式参展,同时确认参加网上世博会建设浏览型展馆。
文莱于2007年3月7日确认参展上海世博会。
中国船舶馆的参展主题为“船舶,让城市更美好”,通过展示未来船舶—水城市,水世界,来体现新能源、新空间、新生活,探索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情景和人类文明的新模式。
中国船舶馆位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中船集团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计和施工管理总承包。该馆的建筑设计和展示设计,贯穿了“船舶,让城市更美好”的参展主题,演绎了“龙之脊,景之最”的理念,该展馆对江南造船厂原址的一个厂房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和改造,改造后的展馆呈长方形结构,增添了弧线构架,形似船的龙骨,突出船舶馆的企业形象;又形似龙的脊梁,借喻中国民族工业坚强的精神。该展馆还充分利用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建筑设计中穿插了别具一格的观景斜廊,为世博会浦西园区创造了绝佳的景观资源。
据悉,该展馆的建设还应用了最新的环保技术、智能化灯光的互动效果和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视觉技术,形成绿色环保展示环境,充分体现领航新时代,享受水生活,让参观者提前体验未来水域城市生活的美景,人与船舶、人与城市的紧密关系,集中体现“中国造船”元素,体现中国造船工业发展前景和对未来的展望。
中国船舶馆选定江南造船厂建厂145周年纪念日——2010年6月3日作为企业馆特别日。届时将举行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和专题论坛。
上海世博会规划在浦西的16个企业馆,已有15个确认参展,加上中船集团已有14个签署《参展合同》,还有些企业仍在积极争取参展。不少企业馆去年底即已完成主题陈述和展馆设计,正积极准备开工建设。

2010年上海世博会震旦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10:09:58)转载

石之美者为玉。一千九百年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评价玉。玉之美,精致而灵动,温婉而含蓄,让古往今来的中国人痴迷陶醉。在上海世博会,观众可以用20分钟亲身感受中华8000年的玉文化,这独一无二的内容,就在震旦馆。
在上海世博会的浦西片区,坐落着一座L形的象牙色建筑,一座6米高的神秘雕塑蹲坐在展馆上方。雕塑原型就是有着6500多年历史的红山玉人。玉人以手臂托头,若有所思,仿佛是远古的传统文化对后人的深切召唤。这就是震旦馆,上海世博会唯一的台湾企业馆。
玉,没有钻石和金银的耀眼夺目,也没有水晶的闪亮璀璨,而是拥有一股收敛于内的气质。看上去温软柔和,实则质地坚硬。震旦馆的风格,也是平和婉约。走进震旦馆,就是一次领略玉石之美的旅程。这里有40多件震旦馆藏的代表性玉器,时间跨度从红山文化至明清两朝,横跨了几千年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观众将通过全世界最大的全息投影成像技术,360度欣赏这些玉器的玲珑雅致。展品中最震撼的,要数一座罕见的2.5吨的“玉山子”雕塑作品。这件绿色的巨大玉石上,雕刻着雄奇壮丽的珠穆朗玛峰,登山者不畏险峻,迎难而上,生动逼真。展馆中还摆放着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可让观众一饱眼福。
“玉不琢,不成器”,这一古训在震旦馆也有体现。展馆用现代化手段展示了古代玉雕的料、工、形、纹等不同环节,让参观者亲眼目睹玉雕的全过程,告诉每一位观众:玉石是历经上亿年、汇聚了天地万物之精华。玉石散落在大气磅礴的山川之间,经过采玉人的艰难跋涉,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找到。再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玉石才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华。这一过程本身,就体现了玉文化的深邃。
震旦馆还设计了五德长廊,体现“君子如玉”的文化内涵。这缘于孔子对玉的观点:玉有十一德,后人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德,展示了仁爱、义行、礼貌、智慧、信誉这五种美好品德,引申出城市所应具备的新风格,契合了世博会“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的主题。因而,震旦馆也成为一家用中华文化来阐述世博主题的展馆。震旦馆中还有时空剧场,观众可以在山崩地裂,电闪雷鸣的震撼效果中,欣赏女娲补天的故事,接受远古神话的精神洗礼。
据了解,震旦馆占地3000平方米,为保证参观质量,仅有200万个幸运儿可以入馆参观,不到世博总客流的3%。震旦馆总投资达1亿元,将于本月底完成建筑工程,12月底完成布展。
-------------------------

世博网9月10日消息:走过一段玉石“隧道”、参观一套玉石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品味一张张不同年代玉器的代表图鉴——在9月9日举行的上海世博会震旦馆场馆模型揭幕仪式上,震旦馆精彩的展示内容初露“芳容”。
20分钟“带走”8000年玉文化
以“中华玉文化、城市新风格”为主题的震旦馆,将通过约20分钟、生动有趣的展演内容,用极富创意的手段把8000年历史的中华玉文化呈现给参观者。“将绵延数千年的玉文化搬上世博舞台,可以让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特性——温润坚韧、和平中道、光彩内敛,“震旦馆副馆长谭白绢表示,”而如何将8000年的玉文化在20分钟内让参观者‘带走’,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据谭白绢介绍,震旦馆创意的灵感来源于思想家孔子有关玉的观点,即玉有十一德,后人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德。通过引入玉的“五德”,震旦馆展示将围绕人的美好品德——“仁爱、义行、礼貌、智慧、信誉”,从而进一步引申出当下城市的新风格,展现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六大“镇馆之宝”
除了20分钟的展演内容,震旦馆还将有六大“镇馆之宝”:展馆屋顶,树立着两尊高6米、至今已有6500多年历史的红山玉人模型;五德长廊,以8个灯箱画面来表现“仁、义、礼、智、信”五德;时空剧场,通过3D手段讲述“女娲补天”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30余件震旦博物馆珍藏的玉器,通过国人自行研发的全息影像技术制成的最大成像3M x 3M巨型虚拟器,以360度完整而清晰地呈现;一尊完成于1962年、重2.5吨的珍贵玉山子藏品,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
据悉,震旦集团对“玉文化”情有独钟并非偶然。40多年来,震旦集团致力于保护和典藏中华文物,并支持两岸古器物学的研究、教育和推广,设于台北和上海两地的震旦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中国古玉器最多的私人博物馆之一。
震旦馆位于世博园区浦西片区,地处世博轴和高架道路交界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馆外观呈象牙白色,无论白天或夜晚,如同浦江边的一块美玉,温润光华。展馆将于本月底完成建筑工程,12月底完成布展。为了保证参观品质,震旦馆的接待量预计约为200万人次。
除实体展馆,震旦集团还将在网上世博会中打造网上展馆,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领略中华玉文化的风采。
在9月9日的场馆模型揭幕仪式上,震旦集团企业吉祥物“旦宝”也首度亮相
---------------

东方网记者王铭泽9月9日报道:今天,2010年上海世博会唯一的台湾企业馆——震旦馆场馆模型正式揭幕。震旦集团以“中华玉文化?城市新风格”计划获得上海世博会全球17张企业馆门票之一,同时成为世博会160年历史中第一家建馆参展的台湾企业。
震旦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位于世博会园区浦西片区,世博轴和高架道交界处,整个建筑外观呈L形布局,演绎了“中华玉文化、城市新风格”。其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礼仪之邦、诚信大国”的特点,其展示的主题“玉文化”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深邃文明。
据了解,震旦馆将在本月底完成建筑工程,12月底完成布展。根据规划,上海世博会震旦馆将通过全息科技,展示众多红山文化至明清两朝各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玉器,共计40余件。其中,中国内地屈指可数的、重达2.5吨的一座“玉山子”将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同时展出。罕见的“玉山子”雕塑作品,主题为攀登喜马拉雅山,恰与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登顶珠峰有异曲同工之妙。设计者表示,希望通过“有趣、生动、通俗”的展演内容,让参观者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记忆。
此外,除了建设实体的企业馆,震旦集团还将在“网上世博会”上打造网上展馆,让更多参观者可以在网上领略中华玉文化的风采。
2010年上海世博太空家园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10:18:29)转载

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昨天在上海世博会浦西展区奠基开工,它围绕“和谐城市,人与太空”这一主题,运用互动、体验手段,将展示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和电子科技的先进性。“太空家园馆”的建筑外观以浩瀚、神秘的宇宙为背景,仿佛是太空飘来的散发着奇幻色彩的神秘魔方。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钟燕群等出席了奠基仪式。
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同筹建,总投资约2.3亿元。(《文汇报》5月27日第二版)
“太空家园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同筹建。出席奠基仪式的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说,中央企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工作,目前已有12家中央企业确认承建6个企业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和专项物资。
“太空家园馆”围绕“和谐城市,人与太空”这一主题,通过天-地-人的展示脉络,梦想起源、漫步太空、美好家园的展示区域划分,运用互动、体验手段,将精彩展示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和电子科技的先进性。
比“太空家园馆”早一天,“国家电网馆”25日完成了地下土建,开始地上部分施工,成为上海世博会全部16座企业馆中的建设领先者。
据黄淑和介绍,中央企业承建的6座企业馆,除了“太空家园馆”“国家电网馆”,还有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中国航空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建设的“中国船舶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投资建设的“石油馆”,由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联合建设的“信息通信馆”。(《上海证券报》5月27日封七)
“太空家园馆”外观很神秘
12家央企承建的6座企业馆全部开工
昨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在世博浦西展区奠基开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宣布,由12家中央企业承建的上海世博会6座企业馆已全部开工建设。
“太空家园馆”展示主题是“和谐城市、人与太空”。展馆外观以浩瀚、神秘的宇宙为背景,仿佛是太空飘来的散发着奇幻色彩的神秘魔方,悬浮在空中。
比“太空家园馆”早一天,“国家电网馆”25日完成了地下土建,开始地上部分施工,成为上海世博会全部16座企业馆中的建设领先者。据黄淑和介绍,中央企业承建的6座企业馆,除了“太空家园馆”、“国家电网馆”,还有“中国航空馆”、“中国船舶馆”、“石油馆”和“信息通信馆”。(《新闻晨报》5月27日A5版)
“太空家园馆”展示航天科技
昨天,2010年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在上海世博会浦西展区奠基开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同筹建的“太空家园馆”,建筑外观以浩瀚、神秘的宇宙为背景,仿佛是带有奇幻色彩的“神秘魔方”,悬浮在太空中,以异型的支柱与地面轻盈连接,形成一种摆脱重力的效果。
“太空家园馆”的主题是“和谐城市,人与太空”,展馆将运用互动、体验手段,精彩展示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和电子科技的先进性。“太空家园馆”以天—地—人为展示脉络,展示区域划分成梦想起源、漫步太空、美好家园三部分,为观众展示中国航天人的探索精神,以及航天技术发展应用对人类生活的贡献。(《东方早报》5月27日A10版)
-----------------

5月26日,嘉宾为“太空家园馆”奠基。新华社
世博中国馆开始安装“中国红”装饰板
昨日,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外立面正式吊装具有浓郁中国色彩的“中国红”,展露其为“东方之冠”的雄伟身姿。外立面铝板挂装过程将历时2个月,至7月25日,中国国家馆将穿上沉稳、大气、经典的中国红“外衣”。
中国国家馆的“中国红”是在充分吸取了具有近600年历史的北京天安门和故宫“中国红”的精髓和表现方式,通过提炼创新,针对中国馆的特殊建筑形态,凝聚了包括中国美院、联合设计团队在内的建设者的聪明智慧后形成的。她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她给具有东方之冠美誉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披上了经典的色彩。
此外,一众嘉宾于26日为“太空家园馆”奠基。当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共同筹建的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在世博会浦西园区举行奠基仪式。
“太空家园馆”围绕“和谐城市,人与太空”这一主题,将运用互动、体验手段,通过天-地-人的展示脉络,为观众展示中国航天人的探索精神,以及航天技术发展应用对人类生活的贡献等。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10:22:40)转载
位置:D区
各馆介绍目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7f75b0100gnll.html
各馆照片/效果图: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239938907/s/220946

4月25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在世博园企业馆展区举行开工仪式。以“城市,升华梦想”为主题的上海企业联合馆,由上海市国资委下属的30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联合出资建造,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生态智能建筑。它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塑料和太阳能热水发电技术,场地范围内的雨水将得到回收,经过处理后作为场馆内的日常用水和“喷雾”。
新华社发
----------------------

展馆占地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按照“城市,升华梦想,Mycity,Ourdreams”的设计理念,它将是一个具有梦幻意境、智能技术和互动体验的生态建筑。参观者从进入展馆后,将随着一位爷爷和孙女之间的对话而开始旅程。
昨日下午,世博会东道主展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与上海世博局签署正式参展合同。上海企业联合馆同时发布展馆主题及设计理念。外观半透明的长方体建筑,以蝴蝶元素贯穿始终,通过灯光变幻展示出魔方的效果。
由蝴蝶“穿针引线”
据悉,上海企业联合馆是由上海国资委下属的大中型企业联合出资建造,上海国盛集团承办。联合馆为长方体半透明建筑,展馆占地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按照“城市,升华梦想,Mycity,Ourdreams”的设计理念,它将是一个具有梦幻意境、智能技术和互动体验的生态建筑,昵称为“魔方”。
长方形的联合馆外观呈半透明状。其设计灵感来自于“天地人合一”的中国传统道家和谐思想以及“庄周梦蝶”的浪漫哲学故事,借古观今梦未来。
据展馆主设计师席洛文博士介绍,上海企业联合馆的展示体验将分静聆申音、走进浦江、上海之路和未来之旅四个区域。参观者将经历一个15-20分钟的一体化互动式体验,参观者从进入展馆后,将随着一位爷爷和孙女之间的对话而开始旅程,由蝴蝶引路,到齐心放飞蝴蝶,在视觉和音乐的冲击力下,在内容和观众的互动下,让参观者置身于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离的不同世界,引起思想的共鸣。
展馆能移动、会呼吸

展馆内部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自由移动、“会呼吸”。此外,内部LED灯与薄雾制作系统还可以不断改变建筑的“魔方”式外观。
上海企业联合馆的外围立面材料将采用聚碳酸酯透明塑料管,这些塑料管来自回收的废旧光盘。展馆主建筑师张永和表示,即便世博会结束了,这些塑料管也很容易进入到再生循环体系中,节约社会整体能耗。
同时,企业联合馆在建筑屋顶上布置了220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屏,收集太阳能生成的95℃热水,通过超低温发电新技术,输出电功率超过200千瓦以上,这些电能可供建筑展览和日常用电;而场地范围内的雨水也将得到回收,经过沉淀、过滤和储存等技术处理之后,可作场馆内的日常用水和“喷雾”使用。
此外,企业联合馆还拥有很多环保设施、梦幻灯光和互动效果,并不需要人为的控制,而会随着不同的天气、日照和人流自动智能调节。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李粤新 李萌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产业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10:25:10)转载
人民网上海频道7月6日消息:4日上午,主题为“日本创意的美好生活(Better Life from Japan)”的上海世博会日本产业馆奠基仪式及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日本产业馆参展合同公司代表堺屋太一、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横井裕等出席奠基仪式并致辞。日本展区总代表塚本弘代表日本政府发来贺信。来自日本企业的代表、中国法人、事务所、中日媒体约500人出席了奠基仪式。
洪浩表示,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300天临近之际,对日本产业馆举行奠基仪式表示祝贺。这标志着上海世博会日本产业馆工作进入新阶段。相信通过各方合作,日本产业馆将荟萃日本企业的先进技术,成为本次世博会的亮点之一。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将为参展方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堺屋太一表示,世博会是展示人类聪明才智的展览会,是各参展方展示自身创造能力的展会。日本产业馆融合了各个参展企业的精华,希望利用原江南造船厂这一历史遗址,体现“日本创意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使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日本的一个展馆。
在场的所有嘉宾都得到一枚带有编号的螺母,以共同见证日本产业馆的奠基。洪浩、堺屋太一、横井裕等将各自的螺母拧紧在奠基仪式中使用的金色单管上,该单管日后将用于展馆建设。据悉,日本产业馆在建设过程中总共将采用约1万根单管和1万个螺母。
日本产业馆位于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入口附近、原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内,将利用约4000平方米的旧厂房进行改建。日本产业馆的事业概念是“再利用、空间感、脉动感”,特别是贯彻了重视环保的再利用。内部装修将大量采用再生纸纸管,工作人员的制服也使用了旧衣服循环利用后的布料。
展馆内部采用全计算机控制技术,将有比日本现有任何电影屏幕都要大的巨型画面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是日本产业馆进行主题展示的“独门秘笈”。场馆内设置主题展示、单元展示、日本美食和纪念品销售等多个区域,将为参观者提供众多世界一流的服务。
日本产业馆的建造预算约为30亿元日币(约2亿元人民币),有16家企业和自治体联合参展。预计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将吸引约300万人次的参观者。
----------

(2009.7)本报讯记者 朱文娟昨天上午,主题为“日本创意的美好生活”的上海世博会日本产业馆举行了奠基仪式。
据悉,日本产业馆位于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入口附近、原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内,将利用约4000平方米的旧厂房进行改建。日本产业馆的事业概念是“再利用、空间感、脉动感”,特别是贯彻了重视环保的再利用。内部装修将大量采用再生纸管,工作人员的制服也使用了旧衣服循环利用后的布料。
展馆内部采用全计算机控制技术,将有比日本现有任何电影屏幕都要大的巨型画面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是日本产业馆进行主题展示的“独门秘笈”。场馆内设置主题展示、单元展示、日本美食和纪念品销售等多个区域,将为参观者提供众多世界一流的服务。
日本产业馆的建造预算约为30亿元日币(约2亿元人民币),有16家企业和自治体联合参展。预计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将吸引约300万人次的参观者。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可口可乐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10:29:48)转载

(2008年5月23日,上海) 今天,奥运圣火即将来到上海,这座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2010年世博会的城市。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的可口可乐选择在这一特殊的时刻宣布,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向世博局递交了确认函,宣布将建企业馆参展上海世博会, 这无疑为上海世博又增添了一个靓丽的看点。
“企业馆历来是世博会期间的一大亮点,可口可乐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总裁戴嘉舜先生介绍说,“即将兴建的企业馆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为所有参观的游客带来新的体验;它不仅描绘了可口可乐公司的现在,更将展现出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据悉,可口可乐是第一家独立与上海世博会结为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并决定建馆参展的美资企业;筹划中的企业馆将全方位表达可口可乐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理念的认同,以及为实现这一主题长期以来所作的努力。
“可口可乐世博企业馆计划占地约三千平米,将包含多个主题体验区。游客在参观的同时,还可以亲自品尝到来自可口可乐公司丰富多样的全方位系列饮产品,包括汽爽饮料、水、果汁饮料、和茶饮料等”,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项目总经理,林邦源先生补充说。整个企业馆的设计和建设将围绕绿色世博的主题,充分考虑各项环保要求,并展示可口可乐公司在产品包装、水处理和大气保护等环保方面所进行的研发和实践;整个场馆的建设预计将于 2010年初完成。据了解,可口可乐公司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配合世博局开展世博会运营、推广和企业馆等项目工作的规划和筹备。
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正式成为中国2010年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以来,一直为推进参展工作积极努力。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亮相时,带有世博吉祥物标志的可口可乐纪念瓶也同时面世。而此次确认建企业馆参展,更是可口可乐和世博会组织者一大重要合作。
更值得关注的是,可口可乐作为同时赞助北京2008奥运会和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跨国企业,通过与世博局共同选拔世博系统奥运火炬手,成为连接两大盛事的"桥梁"。同样在今天,可口可乐还特别举办了上海地区奥运火炬手接待会,数位即将参加上海圣火传递的可口可乐奥运火炬手悉数亮相。
上海世博局系统的火炬手毛竹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能够参与神圣的火炬传递,亲身体验奥运会和世博会两个盛会再次相遇的伟大时刻,我倍感荣幸。”
-------------------

早报讯 昨天,作为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的可口可乐宣布,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向世博局递交了确认函,宣布将建企业馆参展上海世博会。
据悉,可口可乐是第一家独立与上海世博会结为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并决定建馆参展的美资企业;筹划中的企业馆将全方位表达可口可乐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理念的认同,以及为实现这一主题长期以来所作的努力。
“可口可乐世博企业馆计划占地约3000平方米,将包含多个主题体验区。游客在参观的同时,还可以亲自品尝到来自可口可乐公司丰富多样的全方位系列饮产品,包括汽爽饮料、水、果汁饮料和茶饮料等。”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项目总经理林邦源先生介绍说。整个企业馆的设计和建设将围绕绿色世博的主题,充分考虑各项环保要求,并展示可口可乐公司在产品包装、水处理和大气保护等环保方面所进行的研发和实践;整个场馆的建设预计2010年初完成。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4 10:31:15)转载
位置:D区
各馆介绍目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7f75b0100gnll.html
各馆照片/效果图: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239938907/s/220946

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网站上线
2009-11-26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网上海11月26日电(陈婷婷)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今日正式上线,同时开通预约系统,供世博会参观者在网上预约参观时间。
据介绍,国家电网馆主题网站围绕“创新,点亮梦想”的主题,以国家电网馆“魔盒”的造型为创意核心,展现电力发展赋予人类的梦想成真之路,同时将以身临其境的互动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关该馆“魔盒”的信息。网站的首页通过炫动的三维动画,展现国家电网馆“魔盒”的整体造型和场馆主体外观。同时采用实时渲染技术,点击悬浮在虚拟空间中的“魔盒”的每个独立面都将进入不同的互动空间。
通过网站内的预约系统,参观者可以在网上预约实地参观电网馆的时间,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还可以通过该系统享有为他们特别安排的国家电网馆实地参观的专场服务。
除了目前上线的网站、视频展示和观众互动外,未来该网站还将围绕“魔盒”的创意推出基于高科技网络体验技术的3D“魔盒”,访问者只需登陆国家电网馆的主题网站,并利用普通的摄像头装置,3D的立体影像即可栩栩如生地出现,将实现虚拟空间中的事物在真实世界的存在。
-------------------

2010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魔盒”内体验旋转影像
外观流光溢彩的透明“魔盒”内,一场持续约4分钟的720度空间旋转多媒体视听盛宴,让参观者体验一种冲浪时进入浪花中的感觉。明年世博会期间,参观者走进国家电网企业馆的“魔盒”主展区,将置身于上下、左右、前后全都是不停旋转的影像、音响等多媒体展示之中,感受自然能源转化成人类可用能源的震撼。
作为上海世博会上的自建企业馆之一,国家电网馆将以“创新,点亮梦想”为主题,展现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的创新发展,对改善生活环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努力探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电网企业馆计划明年3月试运营。
两侧建筑支撑透明“魔盒”
从外观设计上看,整个国家电网馆是由覆满网格的两侧建筑,支撑起一个流光溢彩的透明晶体“魔盒”。其中,展馆两侧网格状的肌理粗细交错、虚实相间,是城市网络肌理和供电系统网络结构的艺术融合。
而在展馆中央,巨大透明的“魔盒”腾空跃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作为整个展馆建筑的主体部分,白天,它呈现出光影流动,将参观者带入电网新技术的畅想世界;夜晚,它被突然“点亮”,犹如星光迸射,在世博的夜空中耀眼生辉。参观者无论在展馆前、广场上,还是在远处的步行道上,都能看到其犹如烟火盛放般的美景。
96块LED屏构成720度六面体
“魔盒”就是整个国家电网馆的视觉中心,也是该展馆将要展示的核心内容。而作为核心部分,“魔盒”主展区将为观众展示“沉浸式”体验,这与多数展览采用“行走式”、“乘坐式”等常规手段不同。整个“魔盒”离地面高6米,根据目前的设计,可同时容纳250名参观者。
进入位于展馆二楼的“魔盒”后,参观者将站立在中间一个悬空的透明平台上,周边被96块LED屏幕所形成的720度六面体空间包围,前后、左右、上下将全部都是光影幻动的屏幕。紧接着,一场持续约4分钟左右的多媒体视听盛宴将带领参观者感受自然能源转化成人类可用能源的过程。在这4分钟里,整个“魔盒”仿佛在旋转一般,参观者将产生一种如同在冲浪时进入卷起的浪花中的感觉。
“捕捉夏风”保证参展舒适
国家电网馆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日照、日影和风量的变化,力争让参观者在一个没有日晒、采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下游览。国家电网馆采用了“建筑自遮阳”的做法,即利用“魔盒”及建筑架空,形成建筑自有的遮阳区。
而在建筑内部可能会有人员排队滞留的通道,展馆巧妙地利用了上海的夏季风向,形成一条“捕捉夏风”的S形节能清凉走廊。即便在完全无风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增强型通风系统,形成空气对流,等候区能始终保持凉风习习。此外,在参观者排队等待区域,展馆还将采用细水雾降温系统降温。
建筑材料均可回收利用
国家电网馆在设计和建造中,秉承了生态环保的基本理念。比如,在利用增强型通风系统的同时,展馆顶部的风口处还将设置若干小型风能发电装置,形成循环利用能源的效果。
在建筑耗能方面,白天使用光导照明系统,将日光直接引入室内,节约了馆内电能供应。此外,建筑采用了钢结构方式,建筑立面可回收再利用。
此外,馆外排队等待区地坪敷设也体现了环保理念,将碎木等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以特殊的结合剂混合制成生态道路,具有弹性,提高行走的舒适度。
2010年7月26日将是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日,以纪念中国亮起第一盏电灯。
展馆名称:国家电网馆
展馆主题:“创新,点亮梦想”
地理位置:世博园区浦西片区
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
造型亮点:由覆满网格的两侧建筑支撑起一个流光溢彩的透明晶体“魔盒”
EXPO|跟早报游国家电网馆
四大展区演绎“创新点亮梦想”
据了解,在展示内容方面,国家电网馆将通过参观者与自然能量的“相遇”、与未来能量新生活的“相知”、与不可思议能量浸润的“相融”及与创新实践的“相随”四个“乐章”展开。其中,与不可思议能量浸润的“相融”,即“魔盒”主展区是整个展馆的核心部分。
从展示空间安排上看,整个展馆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展示部分。其中,地上部分主要围绕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地下部分将主要展示电力中的一系列新技术相关内容,如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等。
参观者首先进入的是展馆的一楼,一楼展厅主要展示清洁能源。然后,参观者将通过一条连接一楼和二楼的“电流隧道”到达二楼展区,在参观了一系列未来美好的电力生活的场景展示之后,参观者便正式进入到魔盒中,展开奇妙的视听之旅。
最后,参观者将进入展馆的地下部分。届时,参观者将看到电力中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展示。
----------------

建筑主立面达到“零能耗”的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企业馆5月25日全面动工,国家电网企业馆坐落在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用地面积4000平方米。其建筑设计不仅表达了国家电网“创新,点亮梦想”的世博参展主题,建筑的各个细节也体现了绿色、可持续性的理念以及对参观者的人文关怀。
据介绍,国家电网企业馆将由覆满网格的两部分建筑支撑起一个光影幻动、流光溢彩的透明晶体“魔盒”。两部分建筑外观的网格状肌理粗细交错、虚实相间,体现了城市网络肌理和供电系统网络结构的融合,暗喻安全、优质、清洁、可靠供电的电网创新之路。
国家电网企业馆的地上建筑是展馆,地下部分则是专为世博园区和展馆供电的高新技术变电站,被誉为上海世博会的“能量之心”。为了突出这一功能并引导观众近距离感受“电”的魅力,设计者将特别连接地上与地下部分,使之成为一个别具趣味的参观节目。
据介绍,国家电网企业馆主立面考虑日间夜间两种表现方式:日间效果采用风铃片的形式,微风吹过,建筑立面随之起舞,宛如平静的湖面荡起圈圈涟漪;夜间,国家电网企业馆的效果通过LED灯带照明实现,大间距的LED矩阵,极大减低了电力负荷,而整个建筑的夜间用电又完全由太阳光伏系统提供。据了解,国家电网企业馆建筑立面直接引入的太阳能光伏系统,总面积约800平方米。
-
---------------------
中广网上海5月26日消息(记者杨静)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企业馆昨天(25日)宣布地下土建工程正式完工,进入地上部分的施工阶段,这标志着国家电网企业馆进入了重要的建设阶段。国家电网企业馆座落在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用地面积4000平方米。其建筑设计不仅表达了国家电网“创新,点亮梦想”的世博参展主题,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也体现了绿色、可持续性的理念以及对参观者的人文关怀,充分演绎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
根据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国家电网企业馆确定 “创新,点亮梦想”为参展主题。国家电网企业馆将由覆满网格的两部分建筑支撑起一个光影幻动、流光异彩的透明晶体“魔盒”。两部分建筑外观的网格状肌理粗细交错、虚实相间,体现了城市网络肌理和供电系统网络结构的融合,暗喻安全、优质、清洁、可靠供电的电网创新之路。
与其他展馆最为不同的是,国家电网企业馆的地上建筑是展馆,地下部分则是专为世博园区和展馆供电的高新技术变电站,被誉为上海世博会的“能量之心”。为了突出这一功能并引导观众近距离感受“电”的魅力,设计者将用特别连接地上与地下部分,使之成为一个别具趣味的新的参观节目,国家电网企业馆响应绿色世博号召,在设计中采取了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建筑主立面的“零能耗”。
据介绍,国家电网企业馆主立面考虑日间夜间两种表现方式:日间效果采用风铃片的形式,微风吹过,建筑立面随之起舞,宛如平静的湖面荡起圈圈涟漪。夜间,国家电网企业馆的效果通过LED灯带照明实现,大间距的LED矩阵,极大减低了电力负荷,而整个建筑的夜间用电又完全由太阳光伏系统提供,从而在生态环保与演示效果之间实现平衡。
考虑到世博会开幕后,大规模人流及其形成的排长队现象,国家电网企业馆首先利用建筑外部架空设计,形成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遮阳避雨区;观众排队等候的通道,顺应了上海夏季主导风向,可以引来夏季凉风,提高了人员等候区域的舒适度;如果完全无风,国家电网企业馆将采用增强型通风系统,通过加热建筑天井上部空气,利用自然拔风,形成空气对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5 10:19:52)转载
位置:E区
各馆介绍目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7f75b0100gnll.html
各馆照片/效果图: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239938907/s/220946

城市最佳实践区C1楼
世博会158岁了,凝聚全球智慧、孜孜探求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共性问题是世博会一脉相承的内核。但每届世博会总有自己的个性与追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公认的一个创新亮点,便是城市最佳实践区。

城市最佳实践区C1楼

城市最佳实践区C1楼
未来城市新生活
2010年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内,这个模拟着城市生活、工作、休闲、交通等功能的综合街区,每栋小楼、每条街道、每个细节都是展品,灯光、自行车道、遮阳系统、花园都代表着一种未来可能的生活形态。漫步在这个街区,能提前领略未来城市的美好生活方式,感知城市未来发展理念。
在德国的“汉堡之家”,有趣的红砖房,看上去就像几个刚拉开的“抽屉”叠加,朴实又别致,它竟不需要任何空调或取暖设备。穿过法国玫瑰园、越过丹麦奥登塞的自行车道笑脸组合、踱过足有20米高的阿拉伯大伞,你能看到沙特麦加恢弘的“帐篷城”、法国阿尔萨斯双层水幕太阳墙等,到晚上还能领略意大利米兰申报的“24小时太阳报”新总部办公楼的奇妙,这个建筑夜晚灯火通明,犹如一盏“魔幻灯笼”,轻薄的金属屋顶如飞毯般覆盖了整个建筑物……
城市实践的“最佳案例”
按规划,城市最佳实践区北区为模拟生活街区,中区将利用改造后的老厂房,形成可容纳30多个案例的四组展馆,南区由上海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成,包括一座主题馆和一个主题广场。三个街区分为实物案例、展馆案例和一定数量的其他案例三种方式进行展示。

城市最佳实践区C2楼
什么样的城市实践才是“最佳”?
门槛很高,需要国际遴选委员会在来自全球的106个有效案例中经数轮评议,才有可能雀屏中选。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概括,就是挑选“在自身领域里领先、具有创新意义且有推广价值的案例。”
探寻可持续发展之道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观众不仅能身临其境体验未来美好的生活,还能接触到很多城市为了可持续发展付出的种种努力。
尼日利亚城市伊巴丹怎样将屠宰场垃圾变废为宝?葡萄牙城市阿威罗如何成功将自行车重新引回城市解决空气污染与交通拥堵?德国不来梅“公共交通拼车工程”,怎么通知“拼车志愿者”停靠等候其他市民拼车?瑞典城市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又是怎样变成一座“没有矿物燃料的城市”?这些都是“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的展示内容。
这个不到世博园总面积3%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其开创性、前瞻性和实践性,或许将成为世博园区的心脏地带。
-----------------

城市最佳实践区C2楼
主题,一届世博的灵魂
使世界目光聚焦“城市”,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次首创;也正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让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格外与众不同。
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大楼顶端眺望黄浦江对岸,拆除后的老厂房上通体鲜红、夺人眼球的“中国馆”呈斗拱状的独特建筑,形如中国古代的官帽,高度60多米,展现了“东方之冠”的磅礴气势。中国馆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四个层面系统地展示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智慧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创造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作为世博会的永久性场馆之一,中国馆是面向未来的。据世博集团董事长戴柳透露,未来人们将可从地铁8号线站点直接上来进入展馆,进行各种公众活动。突破中国传统建筑数千年来的“围墙观念”,国家馆的挑空设计为人们的自由进出和穿行提供了极大方便,这也是对一个便捷、舒适的美好城市理想的另一种演绎。
城市是科技、自然与人类三者间互动关系的最佳缩影。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当今世界各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话题。在上海世博会上,世界各国的国家馆也将以不同的方式阐释各自对于城市、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西班牙的“柳筐”、日本的“蚕茧”、加拿大的“枫叶”、澳大利亚的“圣石”、芬兰的“冰壶”……异彩纷呈的国家馆将在相互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中,勾画出一幅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蓝图。
城市,一场生动的实验
将一座城市当做一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验室”!在上海世博会上,这个听起来有些“不靠谱”的幻想即将变成现实。
首次在上海世博会上亮相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将向参观者展示世界各国城市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对全新的生态城市生活方式与发展模式的实践,从而形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的一大亮点。
未来的城市将为市民提供怎样的居住、办公、休憩与娱乐空间?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的模拟城市街区,15个来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最佳实践案例将带领每一位参观者展开一次终生难忘的未来城市之旅。
走进“沪上生态家”,绿色植物点缀着深色的木质和藤制家具,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自然。一层中庭的墙上铺满了密密麻麻的蓝色小管,这是利用地热能调节整幢建筑温度的地源热泵;屋顶花园里大块的太阳能光热设备每小时能够提供三千瓦的电量,是整幢建筑重要的能量来源。隐藏在这个“家”里的各种生态小科技简直不胜枚举:卫生间的“中水回收系统”能够利用收集的雨水、污水冲洗厕所;“中庭采光系统”通过屋顶上巨大的透明玻璃天窗将阳光引进屋内,保证即使朝北的房间白天也不用开灯;“中央吸尘系统”看起来只是墙壁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小圆洞,但通过打开盖子、接上吸管,就可以将垃圾、灰尘通过负压直接吸到小区的终端回收站,实现“垃圾不落地”。
来自意大利米兰的“24小时太阳报”总部则无疑是人们对未来办公环境的最佳畅想。这幢由当代国际建筑大师佐伦·皮亚诺设计的建筑集中展示了“建筑环境的科技创新”。在其内部巨大的中央空间中,巧妙地采用了植物、渗透、透明的立面及开放、包容等手法,创造了商务活动、建筑与自然对话的风格。此外,外墙大面积采用了自重轻、高透明、防震的滤膜双层玻璃,使夜晚时整幢建筑灯火通明,如同一盏晶莹璀璨的“魔幻灯笼”。
在未来的城市中,休憩与娱乐是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幢爬满绿色植物的建筑物间,一条以照明玻璃地面象征的河流蜿蜒而过,“河”边还有一间精致的露天咖啡馆。来自法国巴黎的“植物墙建筑”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种植”在墙面上,构筑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垂直花园”。钢筋水泥的建筑消融在了柔性的绿色景观之中,高度人工化的城市刹那间焕发出勃勃的自然生机。不仅如此,“植物墙”还能吸收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减缓噪声污染,降低建筑物吸收的太阳辐射,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最佳实践区C2楼
此外,瑞典马尔默的“魔术盒”生态住宅,加拿大卡尔格雷的“水中心”办公大楼,澳门的百年老当铺“德成按”,四川成都的“活水公园”……15个当今世界的城市最佳实践案例均按1∶1的比例“拷贝”到了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北区现场。林林总总,展示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畅想。
作为上海世博会主题呈现的重要载体之一,“城市最佳实践区”既是展区,又是展品,将每一位参观者带入了一场亦真亦幻的“城市实验”。
人本,一座城市的梦想
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必定是一座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
上海世博会将设置“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星球”、“城市文明艺术”和“城市未来”五个主题馆,以地球、城市、人、足迹和梦想作为基本元素,表达“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取决于地球、城市和人的良性互动”这一根本理念。
上海世博会将是探索未来城市自然生态走向的风向标。以前,清澈的黄浦江水经过城市利用,在流出城市时变成了污水,但上海世博会将向我们展示通过生态技术,黄浦江水经过城市的“洗礼”后依旧洁净如往昔;上海世博会将向我们展示大量的屋顶花园、立体草坪,层层绿化和密集种植将使未来城市的绿化率今非昔比。在世博公园规划师朱顺宣的设计方案中,黄浦江两岸将诞生大片的生态绿地和生态绿洲,人和自然将在此展开一场“零距离”的对话与接触。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同样不是要破坏自然,而是要反哺给自然更好的自然。这样的城市,才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如是说。
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同样是一座尊重历史文脉的城市。
上海世博会园区横跨黄埔江两岸,沿江规划区内汇聚着众多近现代工业文明的遗迹和厂房。世博园内约两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和超过四十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遗产都将受到有效保护和积极利用。对老建筑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保护和后续利用,在世博会园区的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传承历史文脉与追求现代生活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对接。
在上海世博会的浦西园区,安排了16个建筑面积约3000—5000平方米的企业馆,其中14个为新建筑,其余两个则利用老厂房改造。在上海世博会规划小组与国际展览局对于是否保留老厂房这一问题产生严重分歧时,韩正市长表示:“这个东西要是你们能把握就一定把它留下来,因为这是有文化历史的,假如你们不是那么肯定能把握也先把它留下来,留下来再说。”
就这样,书写了中国历史无数个“第一”的江南造船厂将在世博会期间成为企业馆的所在地,会后则改建成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群,得以长久保留;上海最早的火电厂———南市发电厂将被改造成注入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多种元素的“绿色发电厂”,并直接为世博园区供能;矗立了近百年的上钢三厂五金仓库将“摇身一变”,成为世博会的休闲中心“和兴码头”;昔日钢花飞溅的特钢车间,则将作为世博会的“演艺中心”上演一出出歌舞升平……对老建筑群的保留与珍藏,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中国现代化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成熟心态。
城市,因人而生,为人而长。它的生长又离不开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撑。以人为本,是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必须尊崇的核心理念。通过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全方位地实现和发挥城市功能,使居住在其中的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自然、和谐、美好的生活,这既是世界各国每一座城市的梦想,也是本届上海世博会的题中之义。(任佳王春)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5 10:30:19)转载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1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1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1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2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2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2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3-2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3-2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3-2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3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3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3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4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4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展馆B4
公司总承包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系列展馆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该工程位于世博会围栏区浦西E区,临接保屯路、望达路、半淞园路、花港路和南车站路,总规划用地面积6.2万平方米,共有包括中部展馆B-1至B-4等8个单体工程组成,总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总工期256日历天。据悉,在150年的世博历史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创城市最佳实践区,第一次给城市提供独立参展世博会的机会。去年3月20日,经国际展览局、联合国人居署、上海世博局等15个委员单位遴选出的15个实物建设案例和40个展馆展示案例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呈现在全球观众眼前。因此,中部系列展馆区工程有着“施工工期紧、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为积极配合工程建设后期的布展工作,二公司正抓紧进行人员配备、物资协调、施工方案优化方面的工作,力争在今年9月底之前实现全面完工的目标。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伦敦案例简介与图片介绍
(2010-01-15 10:56:22)转载

新华网上海9月14日电(记者许晓青、吴宇)当你用餐完毕,桌上的一次性盘子、叉子以及一切食物废弃物,可以通过生物厌氧过程降解,产生电能和热能。采用这一技术发电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的设计巧思日前首次对外公开。
按照上海世博会规划,在世博园区浦西片区设立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将展示来自五大洲有代表性城市的55个案例。案例分为实物展示类和展馆展示类两种。在实物展示案例中就有伦敦“零碳馆”。
伦敦“零碳馆”的原型来自位于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能源发展”生态村。此次落户于上海世博园区的包括两栋相互连接的“零二氧化碳排放”建筑。
“零碳馆”项目负责人陈硕介绍说,“零碳馆”的理念是尽可能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与此同时,尽最大可能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源热能等,力争使建筑达到能源“自给自足”。
餐具也可以发电?这是伦敦“零碳馆”吸引参观者的一大看点。据陈硕介绍,“零碳馆”所需的电能和热能,可以通过“生物能热电联产系统”对餐厅内各种有机废弃物、一次性餐具等降解而获得。降解完成后,最终余下的“产品”,还能用作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
『2010世博』伦敦将在上海世博再现贝丁顿零能耗体系转载
作者:makeup29 提交日期:2009-10
世博网10月21日消息:你是否想象过,有一天自己会过上这样的生活:只依赖头顶的太阳、屋檐上淌下的雨水、剩饭剩菜“过活”?那可不是一种乞丐般的苦日子,而是另一种高质量、环境友好型的后现代生活,甚至可以享受冬暖夏凉的“空调待遇”———没错,这就是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路径———“零碳生活”。在明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内,英国伦敦零碳馆案例将让参观者领略它的魅力。
伦敦零碳馆案例位于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区域,已于今年5月打下了第一根桩基。零碳馆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包括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6套零碳样板房。向往“零碳生活”的“看房团”在那里会发现,6套装饰华美的样板房内,分别采用了通过征集得到的具有环保效用的建筑和室内装潢材料,包括家具、门窗、电器、内饰等,由6位室内设计师设计的未来、田园等6种不同风格的零碳屋,将让参观者体验6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观众可以网上报名入住一晚,体验绿色的生活。
伦敦零碳馆案例的原型,是全世界首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位于英国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碳社区,该社区距伦敦市中心20分钟左右的车程,它的诞生,为全球的可持续建筑创造了标准和样板。贝丁顿零碳社区建成于2002年,社区内有包括公寓、复式住宅和独立洋房在内的82套住房,每套住宅都配有露天花园或阳台,体现了住宅高密度与舒适生活的完美融合。另有展览中心、幼儿园、社区俱乐部和足球场,以及大约2500平方米的工作空间。
贝丁顿生态村的设计理念就是围绕“零碳”二字,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就能满足居民生活所需,不需要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以有效减少能源、水和汽车的使用率。用屋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冲洗马桶、浇灌花草,水龙头里流出的是用太阳能加热的水,烧饭用的沼气是食物残渣在地下发酵产生的,居住者自己身体散生的热量也能精准地收集并充分利用……而世博园区内的零碳馆,将把贝丁顿零碳社区的零能耗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搬”到上海,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加以优化,形成零碳社区。
伦敦零碳馆由两栋前后相连的四层坡顶小楼构成,南面坡顶设置了太阳能光电板和热能板,在北面坡顶也设置了可开启的太阳能光电板。坡顶光电板、热能板的总面积分别达600平方米和200平方米,足够维持整个伦敦零碳馆的运转。由超级保温材料构造的建筑表皮,能减少室外热渗透、吸收室内多余热量、稳定室内气温波动,将使建筑主体冬暖夏凉。伦敦零碳馆北面的坡顶上,还将种植绿色植被,用来给室内空气降温、均衡湿度。更重要的是,这些植被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氧气。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