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地铁遭连环爆炸 38人死亡102人受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0:05:55
莫斯科地铁遭连环爆炸 38人死亡102人受伤(图)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0年03月30日04:39

爆炸现场

满身是血的伤者
莫斯科地铁遭遇连环爆炸
发生在早高峰时段,已造成38人死亡102人受伤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一直享有“地下艺术殿堂”的美誉。3月29日早晨,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两座地铁站接连发生爆炸事件,已经导致38人死亡和102人受伤。据俄罗斯警方初步推断,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恐怖主义事件,袭击者可能是2名女性“人弹”。当天,一个与车臣分裂分子有关联的网站宣称对爆炸案负责。
爆炸靠近前克格勃总部
爆炸发生时正值上班高峰,列车内挤满乘客。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新闻局局长安德里阿诺娃当天说,卢比扬卡地铁站的爆炸发生在莫斯科时间7时50分左右,一列地铁列车在行驶至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地铁站时,第二节车厢突然发生爆炸。爆炸发生时列车刚刚到站停下。
卢比扬卡站位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建筑地下。联邦安全局前身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距离这个车站西南方向数百米处即俄罗斯政府所在地克里姆林宫。
8点36分,莫斯科市中心文化公园站又发生一起爆炸。一列进站列车的第三节车厢发生爆炸,造成大约10多人死亡。由于只有一部自动扶梯,当时约有近千名乘客受困。
卢比扬卡地铁站和文化公园地铁站位于同一条地铁线上。文化公园站位于卢比扬卡站西南,两者相距大约4个地铁站。这个车站位于高尔基公园附近。高尔基公园以俄国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名字命名,为莫斯科知名景点和市民主要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当地一度传出发生第三起爆炸的说法。莫斯科官员随后澄清说,这不属实。
38人遇难102人受伤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说,莫斯科地铁两起爆炸已经导致38人死亡,102人受伤。莫斯科市一名医务人员透露,受伤人员多数为重伤,有生命危险。另外,两次爆炸没有造成儿童伤亡。据一名莫斯科医学界消息人士称,约50名莫斯科市民与游客由于目睹地铁爆炸案,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引发神经失常或心脏病发作,而不得不到医院求助。
根据俄紧急情况部公布的伤者名单,一位39岁的菲律宾公民在第36号医院就医,伤势严重。另有两名马来西亚人接受了治疗,目前已回家。两人均为23岁。
经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与俄外交部核实,在两起地铁爆炸事件中没有中国人伤亡。
慰问
胡锦涛致慰问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9日就莫斯科地铁遭受恐怖袭击,发生连环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致慰问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受伤人员和遇难者亲属表示诚挚慰问,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胡锦涛表示,中方强烈谴责这一恐怖暴力行径,支持俄方为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做的努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中方对发生在莫斯科市地铁站的恐怖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对罹难者表示哀悼,对其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慰问。我们支持俄方为打击恐怖主义行径所作的努力,愿同俄方在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加强合作,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多国慰问强烈谴责
美国、印度、乌克兰、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和一些国际组织29日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当天莫斯科两个地铁站发生的爆炸事件,并表示要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立陶宛、西班牙、加拿大、波兰、拉脱维亚、保加利亚、澳大利亚、蒙古国等国也对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表示强烈谴责,并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我来说两句(2)
复制链接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第1页:爆炸靠近前克格勃总部第2页:两女人弹疑为车臣“黑寡妇”第3页:不排除多股恐怖势力串联

地铁爆炸现场。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

抢救伤员

市民在文化公园地铁站附近等公交车

“黑寡妇”资料图片。
两女人弹疑为车臣“黑寡妇”
一车臣分裂分子网站宣称对地铁爆炸案负责
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29日发布消息说,莫斯科市卢比扬卡和文化公园两个地铁站的爆炸事件是两名女恐怖分子使用无壳炸弹制造的恐怖事件。
据最新消息,一个与车臣分裂分子有关联的网站宣称对莫斯科29日发生的地铁爆炸案负责。
调查
可能是“黑寡妇”的报复行动
爆炸威力约为3公斤TNT
俄罗斯总检察院侦查委员会发言人马尔金说,初步调查显示,在卢比扬卡和文化公园地铁站发生的两起爆炸案中,两名女自杀式袭击者均使用了威力约为3公斤TNT当量的无外壳合成炸药。合成炸药安全性高,威力大,易于隐藏在衣服和随身用品之内,如果为了增加杀伤力,还可以将钢钉或者钢珠混合在炸药内,加大杀伤力度。
马尔金说,制造“文化公园”地铁站爆炸事件的恐怖分子是一名黑发的女子,她在地铁车厢内引爆了炸弹,炸弹使用了塑胶爆炸物。一名警官说,调查显示,炸弹大约在100多厘米的高度被引爆,显然是系在女人弹的腰部。另有报道说,警方在文化公园地铁站发现一条带有爆炸装置、尚未引爆的腰带。
俄罗斯安全总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发表声明说,恐怖分子在爆炸事件中使用了黑索金(一种军用高能炸药,又名为旋风炸药)。他还透露,恐怖分子在爆炸物中还利用了螺钉和切割成碎块的钢筋。
另外,俄方怀疑恐怖分子可能通过手机引爆炸弹。
女人弹来自北高加索地区
联邦安全总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说,调查人员找到两名袭击者的尸体,初步判定她们来自北高加索地区,可能与当地非法武装组织有关。
在当天举行的特别会议上,博尔特尼科夫向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报告说,警方在事故现场找到两名自杀式袭击者的残肢,对物证分析后认为,当天早晨发生在莫斯科地铁站的两起爆炸事件由恐怖组织实施,该组织与北高加索地区有关。有消息人士说,一名“人弹”看上去是一名18至20岁的女子,面部特征酷似高加索人。
俄罗斯警方最近在北高加索地区打死多名非法武装组织头目。美联社认为,两起爆炸可能是非法武装组织的报复行动。
俄罗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内务部25日宣布,警方在北高加索地区打死反政府武装头目安佐尔·阿斯捷米罗夫。
在北高加索地区车臣共和国境内活动的非法武装头目多库·乌马罗夫今年2月威胁说,武装人员将对俄各大城市发动“战争”。
袭击者疑为车臣“黑寡妇”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个与车臣分裂分子有关联的网站宣称对莫斯科29日发生的地铁爆炸案负责。
从实施恐怖袭击的效果和实施方法可以看出,此次袭击与车臣特殊袭击者“黑寡妇”有着密切联系。使用女体炸弹袭击则是车臣的惯用手法。由于性别的特殊身份,更不用意被安全人员注意到,往往混迹与人群中,突然发动袭击。
莫斯科上次遭到恐怖袭击是在2004年8月,一名女人弹在一个地铁站外引爆了身上的炸弹,导致10人丧生。车臣武装宣布对此负责。
“黑寡妇”对俄有刻骨仇恨
车臣战争后,很多妇女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丈夫和儿子,车臣叛军利用这些“黑寡妇”的悲情和复仇心理,从她们中间招募和训练“女人弹”,多次发动恐怖袭击。
“黑寡妇”初露头角是在2002年的莫斯科人质危机中。全世界的观众通过俄罗斯电视台拍摄的画面,清晰地看到了多名女恐怖分子,她们多半是在俄军进剿车臣的战争中被打死的车臣人遗属,穿着传统的伊斯兰黑色长袍,从头罩到脚,有些人蒙着脸,只露出两只阴郁的眼睛,身上绑着炸药,态度凶狠。
接着,在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地区接二连三地发生黑寡妇自杀性袭击事件,她们的手段十分凶残,专门选择那些人群密集的地方下手,事先将炸弹藏在衣服里,在最拥挤的时候引爆,以制造最大的杀伤力。
恐怖分子显然有着充足的“制造”黑寡妇的来源。在长达10年的血腥冲突中,共有一万多名车臣武装分子被俄军消灭。她们对俄罗斯有着刻骨的仇恨。经历过莫斯科剧院事件的伊利申科说,当时一名“黑寡妇”谈起自己的悲惨经历:她的兄弟和丈夫都被俄军打死,再也没有什么亲人可以失去了,“即使我知道现在的路不对,也要走下去。”
自从2003年3月23日在车臣举行宪法公民投票后,“黑寡妇”自杀性袭击事件显著增加。一个目前已离开车臣的寡妇米拉娜对美国记者说,女人弹在车臣受到普遍的尊敬,尤其是年轻人对她们十分崇敬。
应对
俄紧急启动“火山计划”
莫斯科市长新闻发言人透露,3月30日将宣布为莫斯科哀悼日,悼念在地铁站爆炸事件中的死难者。
梅德韦杰夫29日召开紧急会议说,俄罗斯“将继续毫不犹豫地打击恐怖主义,直至最后”。他下令各地加强交通设施的安保措施。
爆炸事件发生后,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赶到地铁文化公园站,现场指挥事件处理。俄罗斯内务部29日宣布,俄罗斯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均加强了安全保卫措施。莫斯科紧急事务部启动了“火山计划”,加强护照检查,带有警犬的警察已经对莫斯科所有地铁站进行了爆炸物排查。
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将当天的地铁连环爆炸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俄总检察院调查委员会发言人弗拉基米尔·马尔金表示,俄总检察院已经以俄刑法205条“制造恐怖事件”罪对此立案。据悉,俄总检察长柴卡将直接监督莫斯科当天发生的两起地铁爆炸案的侦查工作。
现场
地铁停运的士趁机涨价
幸存者肩膀粘着碎肉
据报道,当地铁在驶入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站时,从第2节车厢内突然发出一阵地动山摇般的爆炸巨响。据目击者加尔达回忆,事发时他刚刚从街上的报摊购买了一份报纸,正准备进入地铁隧道。突然,他感觉脚下的地面一阵颤动,接着看见人流从地下的扶梯涌上地面。“一些人鲜血淋漓、衣衫褴褛,一些人蓬头垢面、灰头土脸。有一名男子的肩膀上甚至还粘着别人的碎肉!太恐怖了!当时我吓得掉头就跑,打了辆的士便回了家。太可怕了!”
女乘客连遇两炸死里逃生
一位名为亚历山德拉的女乘客先后两次赶上地铁爆炸,所幸皆死里逃生。她说:“我被吓坏了。爆炸声震耳欲聋,但是我第一时间没有想到这是恐怖袭击。后来我看到烟雾弥漫,意识到发生爆炸了。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离开这里。”她设法换乘了一列地铁,到达了文化公园地铁站,但就在几分钟后,这里也发生了爆炸,所幸她没有受到伤害。她表示:“我太幸运了。”
出租车“乘火打劫”
由于爆炸事件导致莫斯科市中心交通瘫痪,莫斯科市政府要求居民尽可能不要前往市中心。记者在事发现场看到,两个地铁站附近交通拥堵。人们只好徒步行走,整条马路几乎成为一片停车场。十几辆警车和十余辆救护车赶到现场,警方封锁附近地段的路口,并用高音喇叭向人们喊话,疏导交通。由于地铁停运,出租车司机们纷纷“趁火打劫”,出租车价格随之猛涨。在列宁格勒火车站站台上接客的出租车司机对乘客说,“地铁停运了,打车吧!”从火车站到“文化公园”站的要价高达3000卢布。
俄罗斯总理普京呼吁商人们不要在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中发国难财。普京说:“我希望交通行业人士不要利用地铁灾难提高运输价格,不要制造额外的麻烦,相反要和陷入困境、需要帮助的人们同心协力。”
背景
全球最繁忙地铁
安保压力大
遭遇爆炸的卢比扬卡站和文化公园站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均为地铁1号线上的主要车站,属于莫斯科最具代表性的地铁站。两座地铁站遭遇连环爆炸,凸显出这一全球最繁忙地铁系统安保难度。这也表明,地铁仍是恐怖攻击的重要目标。
日均载客超800万人次
莫斯科地铁系统由12条线路和大约180个车站组成,几乎覆盖全城,线路总长接近300公里。地图显示,莫斯科地铁线路大致呈辐条状分布,多数线路经过市中心,延伸至市郊。莫斯科地铁为全球造价最高、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这一地铁系统工作日日均载客超过800万人次,上下班高峰期发车间隔不到两分钟,繁忙程度仅次于日本首都东京的地铁系统。
莫斯科市民视地铁为相对安全的出行方式,地铁因而成为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然而,每天数以百万计的客流量、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的集中客流,使地铁安保压力巨大。
对进站乘客采取“抽检”
莫斯科地铁建于1935年。今年5月15日是莫斯科地铁建成75周年纪念日。自2004年遭遇两起致死数十人的恐怖袭击以来,莫斯科地铁系统加强安保措施,包括在每座地铁站部署警察昼夜巡逻和配备警犬嗅探爆炸物等。莫斯科地铁进站口一般不设安全检查仪器,对进站乘客采取“抽检”的安检方式。安检人员如果发现形迹可疑或携带可疑物品者,会要求对方接受仪器检查。29日的爆炸缘于两名女性乘客在列车上引爆随身携带的爆炸物,不知她们是如何逃过安检的。
链接
莫斯科地铁屡遭袭击
这是近6年来发生在莫斯科的第一起恐怖袭击。30多年来,莫斯科地铁已经遭遇多次爆炸:
第一次袭击发生在苏联时代的1977年。主张亚美尼亚独立的“解放亚美尼亚的亚美尼亚秘密军”于当年11月6日在莫斯科的鲍曼地铁站制造爆炸,导致6人死亡。
车臣战争后,莫斯科地铁再次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焦点。1996年6月11日,一个装有400克三硝基甲苯的桶在莫斯科一个地铁站附近爆炸,造成4人死亡,15人负伤。俄政府指责是车臣恐怖主义者所为。
1998年元旦,莫斯科“特列季雅科夫”车站发生爆炸,3人伤。
2000年8月8日,莫斯科市中心的“普希金”车站的地下通道里发生爆炸,13人死亡,90多人负伤。
2001年2月6日,一枚手榴弹在莫斯科地铁环线的“白俄罗斯”车站发生爆炸,15人被炸伤。
我来说两句(2)
复制链接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第1页:爆炸靠近前克格勃总部第2页:两女人弹疑为车臣“黑寡妇”第3页:不排除多股恐怖势力串联

消防人员在卢比扬卡地铁站附近工作

一位安全负责人在卢比扬卡地铁站附近接受采访。

救援者抬着一名遇难者尸体。

在卢比扬卡地铁站出口附近,内政部官员劝阻一名妇女离开
车臣恐怖势力“打到首都”
叫嚣要将核电站等作为袭击目标,俄面临巨大安全挑战
莫斯科历来成为车臣恐怖袭击的首选,袭击俄罗斯首都可以对俄罗斯政府和民众心理造成震撼。此次恐怖袭击者将地点选在了莫斯科地铁站附近更具有特殊的用意。另一方面,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再次暴露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漏洞,为恐怖袭击间接提供了条件。
分析
精选爆炸地点“赤裸裸挑战”
不排除多股恐怖势力串联
分析认为,此次袭击者将地点选在了莫斯科地铁站附近具有特殊的用意。第一个爆炸地点是卢比扬卡地铁站,附近就是俄联邦安全委员会总部。选择此地进行袭击可以说是对历来以实施反恐出名和曾经策划手机炸弹炸死车臣匪首杜达耶夫的俄安全部门是赤裸裸的挑战。
另外一个爆炸地点是俄罗斯外交部附近的地铁站,再次指向了俄的最高外交决策机关。
另外,恐怖袭击者选择地铁作为爆炸地点有其特殊用意。莫斯科地铁是全世界最繁忙、最拥挤的地下公交系统,在这里实施袭击可以造成轰动的心理效应和大规模杀伤的实际效果。
北京知名反恐安全专家胡思远也指出,此前莫斯科也曾发生车臣武装歹徒劫持数百人质的恐怖事件,但事发地并不在莫斯科市中心,而此次地铁连环爆炸案就发生在莫斯科市内地铁枢纽站上,因此用恐怖袭击“打到首都”作比并不为过。
胡思远指出,俄罗斯刚刚确认即将与美国签署核裁军新条约,莫斯科很长一段时间又比较安全,此时发动恐怖袭击,对俄罗斯在内外部努力营造的“和平氛围”造成严重打击。
胡思远还指出,在安检极为严格的莫斯科地铁发动袭击需要相互支持和掩护,只靠一己之力难有作为,所以此次袭击应该是由恐怖组织策划和发起,而且不排除幕后有多股恐怖势力交织和串联的可能性,同时也说明负责国家安全的俄罗斯内务部在改组过程中存在严重失职和漏洞。
袭击“不会是最后一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指出,现在,恐怖袭击有向俄罗斯腹地推进的趋势。车臣武装组织头目已多次表示,要把袭击行动向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推进。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俄罗斯就发生了多次地铁爆炸和人质事件。去年,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列车遭遇爆炸袭击,就是这一趋势的例证。
这次连环地铁爆炸事件显示俄罗斯面临巨大的国内安全挑战。冯玉军指出,车臣武装组织已经表示,要将核电站、水电站等作为重要袭击目标。一旦实现,后果不堪设想。
俄情报系统存在薄弱环节
此次恐怖事件后,俄罗斯是否会加大打击恐怖组织的力度?中国社科院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邢广程认为,反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一场艰难的博弈,因为政府在明处,而恐怖势力在暗处,总会找到薄弱环节,比如地铁爆炸案,如果政府把地铁管严了,民众可能会有意见,管得不严就会让恐怖组织钻空子。从事件后果看,俄罗斯反恐情报获取可能存在薄弱环节。有媒体指出,爆炸前的路面警力有所加强,由此判断官方可能已对恐怖活动有所察觉,但判断有误。而情报获得在某种程度上说比“硬件”上的反恐更加重要。
爆炸案考验梅普关系
在俄罗斯,如果发生炸弹袭击,车臣穆斯林激进分子总是头号嫌疑对象,如果袭击者是女性,这种怀疑就更显得理由充分。虽然嫌疑对象很容易指认,但这次袭击却打破了俄罗斯的和平幻象,也使梅德韦杰夫-普京这个双驾马车处于更加微妙的境地。
2009年4月,梅德韦杰夫总统解除了车臣地区的紧急状态,显示俄罗斯政府认为经过将近20年的战争,在反击车臣分离主义势力的斗争中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反叛者已经难以构成威胁。负责管理车臣、印古什等地区的俄罗斯总统驻北高加索联邦区的全权代表赫洛波宁志满意得,他在3月26日还向梅德韦杰夫提出了一个150亿美元的计划,打算把这一地区建设成旅游胜地。
就在俄罗斯雄心勃勃的要在连年战乱的车臣等北高加索地区进行和平建设时,29日的莫斯科地区连环爆炸无异于一记耳光,它证明车臣叛军领袖乌马罗夫发出的“鲜血不会仅限于我们的城镇”的恐吓并非虚言。
这次袭击给梅德韦杰夫带来直接挑战,也给实权在握、并且也已经表示有意继续竞选总统的普京以展示力量的机遇,他们两人之中谁是俄罗斯的王者,或许通过这起袭击会找到答案。
梅德韦杰夫上任之初,外界普遍认为他只是个“影子总统”,他身边围绕的官员谋士基本上仍是普京旧臣,他的执政方针差不多也是在遵循普京定下的老路。不过几年来他也在慢慢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普京之间的分歧表现得越来越多,但到目前为止,他“闹独立”的那些举动大都不是很重要,他虽然直接批评过总理普京,但对于权力关系无伤大雅。
普京担任总统时,铁腕打击车臣叛军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政治资本,梅德韦杰夫现在与普京关系微妙,下届总统大选两人很可能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如果他不能迅速有效地处理这起事件,其声望显然会受到很大影响。袭击发生后,梅德韦杰夫已经公开宣称,“要和恐怖主义战斗到底”。迄今未见普京有何言论,不过他已经从西伯利亚紧急赶回莫斯科处理此事。这次袭击是对他们两人政治生涯的一次考试,能否取得高分显然不是靠言辞。
宋世锋
资料
车臣问题的由来
近些年来,借助高涨的能源价格,俄罗斯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仍旧没有多大改善。俄罗斯的“新纳粹主义”和“大斯拉夫主义”都激化了少数民族和俄罗斯族之间的矛盾。此外,车臣势力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并得到基地组织的支持和培训,成为威胁俄罗斯安全的巨大隐患。
车臣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与格鲁吉亚为邻,人口超过100万,信奉伊斯兰教。19世纪,沙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于1895年将车臣纳入帝国版图。二战期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近40万车臣人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直到1957年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才恢复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建制,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1991年9月6日,苏联空军少将、车臣人杜达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车臣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并随后当选“车臣共和国总统”。苏联解体前夕,杜达耶夫颁令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组织起车臣国民卫队。从此,车臣正式走上了“独立”的道路。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俄罗斯从1994年底便出兵车臣,打击那里的武装分子。然而到1996年底,车臣非法武装在俄境内先后制造了两起重大劫持人质事件,俄军遂被迫撤出车臣。1997年,俄联邦与车臣曾签署和平协议,但车臣领导人始终未放弃其“独立”主张。
为彻底解决车臣问题,俄联邦当局于1999年出动10万军人,对车臣进行封锁和展开军事打击。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非法武装被消灭,俄军几乎控制了车臣全境。
虽然车臣战争结束,车臣反政府武装头目巴萨耶夫等也被击毙,但是车臣战争遗留的伤疤并未结痂,大量流离失所的车臣难民,混乱的社会秩序,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极端思想的盛行,都成了车臣恐怖主义的温床。
现实中,车臣人民认为俄罗斯声称的反恐行动实际是大屠杀,第一次车臣战争及第二次车臣战争本质上是殖民战争,十数年间,有30%车臣人遭到杀害,许多车臣妇女的丈夫或儿子无故失踪,她们搜集并记录数百卷恐怖罪行的录影带,并将之偷渡入欧洲,向国际人权法庭控诉。影响所及,亦有部分车臣妇女选择加入炸弹自杀的恐怖事件。2004年,车臣恐怖分子又制造了“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造成300多名人质死亡,其中大多数是无辜的儿童。车臣总统卡德罗夫也在恐怖袭击中丧生。
专题供稿 新华社 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