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如何渗入城市脉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21:37
“低碳”理念如何渗入城市脉络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环境和人们生活带来日益明显的影响,“低碳”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吁。去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上,中国将这一呼吁变成自身向国际社会的承诺,表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40%—45%。如何在城市的发展中兑现这个绿色承诺,让低碳理念渗入到每一个企业和个人?今年的上海两会上,这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的思考,他们从各种角度提交提案,建言献策。
“低碳”试点对象:社区居民  方法:市中心圈出一块“低碳生活示范区”
市妇联眼中的“低碳生活示范区”,更像城市中的一处集各种低碳技术、理念于一体的特色家园。示范区内,家家户户都有一册记账本,记录着家庭成员每日衣、食、住、行、用中的“碳支出”,目的是帮助更多的市民树立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住宅、绿色交通的新理念,改变不良消费嗜好,养成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相应的,示范区内超市商场所出售商品的标牌也要随之有所变动,除了售价之外,还标明碳排放量。这样,每个居民就会清楚地知道,食用鸡肉会比食用同等量的牛肉减少多少排放量,食用当地当令的蔬菜水果,不仅更健康,也能减少因为长途运输带来的额外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而合理的住房消费,少开私家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车上下班,节电节煤节水,少用、不用一次性用品,拒绝商品的过度包装等等,更是减少日常生活中碳排放的重要举措。让“计较”“碳支出”将成为示范区内每个居民的生活习惯。
示范区内绿色健身、健康至上理念的普及必不可少。市妇联认为,按照低碳生活标准,大吃大喝、然后在电动器械上瘦身减肥的高碳健身法不可取;而生了病,不仅需要医生、护士、护工治疗和护理,还要消耗药品。市妇联建议,即使用药,也应该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更多地使用“低碳”或者“零碳”的中成药。
在“低碳生活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市妇联认为,落实低碳理念的骨干队伍建设应是一个重要前提,建议在社区干部或社区社会工作者中培养一批掌握“低碳”生活知识与技能的工作人员,在社区志愿者和家庭志愿者中培育一支“低碳”生活志愿者队伍,共同承担起对区内居民进行“低碳”生活指导的职责。对“低碳”生活的指导要坚持对不同碳消费群体区别对待的原则,原本就高耗能的“高碳”消费群体,应该戒除便利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更多地降低其生活中的碳排放量;而因为生活困难而不得不“低碳”消费的群体,则应该通过各种帮困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也要降低其生活中不合理的碳消费。同时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工作方式,譬如在区内定期开展评比活动,表彰、宣传和奖励“低碳”家庭,特别是在垃圾分类方面表现优秀的家庭。
“低碳”试点对象:学生  方法:把“低碳”理念的传播纳入教育内容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大多数是在儿童时期形成。因此李明磊委员建议,在小学生中开展“低碳”知识教育和“低碳”生活方式教育,为其日后养成“低碳”习惯和行为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可以通过孩子们良好的“低碳”行为习惯,影响父母和家人,扩大“低碳”教育的辐射范围。
李明磊认为,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有: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等,这些都可以结合中小学生的“低碳”教育,渗入到他们的行为作风当中。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行“低碳”知识传播,比如开展:“今天你‘低碳’了吗”、“哪些行为不‘低碳’”等活动,告诉中小学生哪些行为需要减少,哪些行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替代。
通过学校来普及“低碳”理念也写在市妇联的提案里,提案还建议,类似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课程还应走入社区学校和老年大学,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杂志广为宣传。
“低碳”试点对象:产业园区  方法:打造国家级的“低碳经济”示范区
市政协委员魏建认为,上海“临空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业已形成的产业格局,具备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条件。建议“临空园区”从“循环经济”试点着手,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有计划地开展室内照明灯具更新、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并在室外灯光、电子指示牌等配套设施上积极采用节能产品,重点选择若干典型楼宇进行节能改造,使其产生“示范效应”并从中获取经验;在新启动的商业项目中,全面采用节能产品和新技术;引导上海企事业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节能技术改造,加速淘汰白炽灯;进而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在抢占“低碳经济”发展战略高度的同时,使之成为上海“十二五”期间和未来大规模经济转型的试验地和示范区。
魏建建议,沿着示范区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探索上海低碳产业的发展模式。在产业引导基金中设立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在新能源汽车、非晶合金变压器等方面,培育新的绿色产业集群。
“低碳”试点对象:上班一族  方法:让上班族“乐活”一把
“乐活族”的生活方式,即“健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如今这一概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他们吃绿色有机食品,穿天然棉麻衣物,使用二手物品,骑自行车或步行,选择生态旅游,注重个人成长,支持环保,充满活力——据统计,美国每4人中有1人是“乐活族”,欧洲的比例约是1/3。
这个比例如果出现在上海的白领中间,势必会产生一连串的绿色效应。市政协委员常清简单地计算了下,一个上海的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方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高达2611吨,在中国,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7吨。如何让上海广大白领认识到自身生活方式的“奢侈、落伍与不文明”,并心甘情愿地加入到风行欧美的“乐活族”中去?
常清建议,形成“低碳白领公约”,有关部门参照国外成功经验,以切实的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确立“低碳白领公约”,构建“低碳白领联盟”,鼓励并引导城市白领们去超市买菜时先挑绿色有机食品,并带上环保袋;去逛商场买衣服,多选些棉麻织物;去饭店吃饭时,自带筷子与手帕;走亲访友时让自备车休息一下,骑上自行车或是步行,或坐公交“低碳”出行等等。
常清认为,“乐活”并不遥远,它就在白领的身边、手中、脚下,需要注意的只是一点——节制。对生活欲望的节制,对心理欲望的节制。为此,政府可以将节制变成一种美德,变成一种公约,变成一种触手可得,抬眼能见的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从庞大的公务员群体做起,做到公车少用、公宴少开、大事从简、小事用手,由公务员率先垂范,加入“乐活家庭”。
“低碳”试验区对象:企业  方法:建立世博碳捐赠机制
世博碳捐赠机制,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碳捐赠平台系统,是由企业将碳减排量捐赠给世博会,以达到世博期间的碳平衡。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建筑、材料、交通等二氧化碳计量法则,通过企业或机构提出的碳测量方法学,来测算企业某一段时期的碳减排量。其次,通过权威的环境监测、科研部门进行审核,并经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最后确认这个捐赠行为有效。
提出世博会碳捐赠这个设想的是市政协委员黄建之,他同时也是上海世博局的副局长。在他的预想方案里,碳捐赠系统平台包括碳捐赠获益方、碳指标核证方、碳指标计算注册方以及碳捐赠组织方。具体捐赠流程为,企业签署世博定向碳捐赠意向书;企业在出售“低碳”产品的同时,要求“低碳”产品的客户签署未来三年世博定向碳捐赠协议;购买“低碳”产品的客户在零碳世博的网上系统登记自己的购买信息和产品型号;根据各行业确立的方法学计算出购买“低碳”产品的客户未来三年的碳捐赠数量;网上平台系统向购买“低碳”产品的客户自动出示碳的捐赠证明;碳捐赠事宜审核批准。黄建之认为,企业为了“社会责任”在世博会上捐赠碳减排量意义深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更能促进世界的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