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生中国之行缘何举步维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2:04:57
国际交换生项目,本该是一种“对等的”文化交流。可是该项目在华开展12年来,上海送出去685名学生,接待的却只有112名——
交换生中国之行缘何举步维艰
高中学生交流到国外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开眼界,是十分热门的事情。可这种中外互换交流生的形式,正遭遇“出多进少”的尴尬——因为中国家庭更愿意把孩子交流出去,而不愿意接待外国交流来的孩子。
交换生,顾名思义,就是两国高中生,通过互换的形式到对方国家学习、生活一段时间,住在当地的“接待家庭”,带去本国文化,了解异国风俗。这种在二战后由美国发起的项目,旨在改善因战争而引起的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关系,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相互理解”的种子。不过,日前记者从国际学生交流协会(YFU)大中华分会上海办公室了解到一组数据:该协会的交流项目在华开展12年来,从上海送出去的学生有685名,而来沪外国交换生仅112人。“不是外国学生对中国没有兴趣,相反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愈来愈强烈,可是去年当200多名学生报名来华时,碍于上海接待家庭方面的问题,仅有3人成行。”
“愿意”不对称,“交换”不对等
为什么全世界交换生的年龄都设定在高中生?因为青少年对异国文化少有成见,更益于增进不同民族间的理解。在YFU上海办公室主任肖力看来,交换生好比“一粒种子”,通过生活和文化学习的交流,彼此间心中都会“多了一个家”。
国际学生交换基金会(STS)中国项目总监张晔也有同感。“交换生项目一般为期一年,这段时间,学生和外国家庭的‘爸爸妈妈’会建立深厚的感情。以中国为例,不少外国交换生后来多次来华看‘爸爸妈妈’,还有的选择报考中国的大学,也有学生长大后来华工作。”以在上海的交换生为例,他们基本都是第一次来中国,都不会说汉语,可到了第二学期都会报名参加汉语能力测试。”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张懿彦专门负责外国交换生在上海的接待协调工作,在她看来,语言是文化认同的最好载体。
在交换过程中,“文化输出”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一位长期从事交换生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美国让外国青少年增加对美国文化认同感的意识“非常强”;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家庭更乐意把孩子送出国门,而缺乏这种“认同感”意识。在YFU,上海每年送出的学生以百名计,可是接待的学生往往是个位数,去年10个,今年3个。在上海国际交流协会承接的富尔登交换生计划中,不对等同样存在,去年送出16名,接受9名。这种“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交换生项目的文化交流一直处于不对等格局。
中国家庭不差钱,生活细节惹麻烦
为了给外国交换生找接待家庭,YFU曾在上海一些高档社区发过志愿招募公告,但收效甚微。
实际上,对于中国的许多家庭来说,语言、资金并不是问题。是否出于对安全的顾虑,比如交换生发生意外,接待家庭难辞其咎?记者从YFU了解到,协会会与接待家庭签署意外事故免责协议书,依据协议,家庭仅有及时报告的义务,比如交换生一夜未归,接待家庭要向协会报告,协会会派人介入。当然,如果学生半夜里突发疾病,家庭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把学生送到医院,随后向协会报告。
总结以往案例,肖力认为,归根结底是中国家庭面对文化差异“缺乏指正的勇气”。“所谓的差异其实都是生活习惯不同,外国家庭面对‘异己’,会当面向学生指出,比如‘你怎么打这么长时间的电话?’‘你怎么运动完不洗澡?’交换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没有意识到、或许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让别人不舒服,一旦指出,改正是很快的。而中国家庭并不如此,面对为求减肥只吃苹果的学生,面对谈恋爱夜不归宿的学生,他们更多选择忍,直到忍无可忍才打电话给协会要求‘中止接待’,协会根本没机会做补救。”
其实,被接待家庭“赶出来”的情况在国内外都不少见,所以各地交换生项目工作组都会给一个交换生在当地选择一两个“备选家庭”。但在上海,为“被赶出来”的学生找接待家庭,进一步减少了原本已经稀缺的“接待家庭资源”。
学校难以招架,目光转向社区
在YFU上海地区派出统计表上,记者看到,他们先后与延安中学、市三女中、复旦附中等22所中学建立项目合作,将这些学校的学生送出国门交换,同时外国交换生进入这些学校就读一个学期。YFU曾有个设想:上海送出去交换的学生家庭可否接受外国来沪的交换生?
但答案很快就出来了:“很困难。”一位名牌中学的校长道出苦衷:一些学生家庭完成一年接待任务后,就认为自己帮助学校解决了困难,纷纷找学校提要求,“能否给孩子换个班级”、“调整上课时间”等等,这让学校难以招架。
眼下,在上海的交换生项目都把目光转向社区——通过社区找接待家庭或许容易些。“实际上,在国外的交换生项目就是社区、学校、家庭的三维支撑,学校提供学习,社区负责联络接待家庭,保证学生的安全与健康。”在业内看来,如果社区成功介入,交换生的在沪生活将不局限于学校、家庭,他们可以通过社区活动了解到更多中国文化。
本报见习记者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