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代邮政(1843-1897)->淞沪百业->城市记忆->上海档案信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6:37:52
上海近代邮政(1843-1897)
外滩的英国邮车
上海吞长江,衔东海,在三角洲的大地上已经具有五、六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古代的上海, 湖荡成群,河港交叉,一片浓郁的水乡风光,自唐至宋,渔村逐渐发展为一个繁华的港口,北宋天圣年间,官府设立上海务,收取酒税,当时上海务的规模尚不及位于吴淞江上游的青龙镇(位于今青浦县)。南宋咸淳年间,上海务成为当地最大的港口,政府在此设立上海镇,这是上海作为一级政权建置名称的开始。随之诞生了古老的驿站系统,主要传递官方书信文件。到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松江府知府仆散翰文鉴于上海镇日益繁荣,人口众多,就上报中央政府把上海单独设县。明代筑城后,随着地区商品经济的日趋繁荣, 上海县城开始吸引更多的人口入境定居, 富商大贾活动和移居沪上的也逐渐增多,与家乡信息往来增多,出现了古代民间邮递组织——民信局,大约诞生于十五世纪。
从明代延续至上海开埠前后的400年来,并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上海开埠后,大致分布在南市咸瓜街和北市二马路(今九江路)外国坟山一带,南市民信局主要利用轮船、脚夫分投沿江、沿海各埠邮件,北市民信局主要利用民船、脚夫分投内地省市邮件。各民信局的邮路相当单一,只能开辟一条及数条邮路,邮寄速度快则数天,慢则数十天,在其他邮政线路不多的情况下,民信局方便的邮递方式,低廉的收费,传递品种的广泛如包括书信、公文、合同、银票、包裹等种种优势使之增强了竞争力。比如天顺春信局,每月20天左右安排收发信件和包裹,其余时间也可发快件,寄信人可预付一半邮资,邮资按距离计算,信封或包裹交付后,信局盖上印信,给付收据,否则发生意外概不负责,信差赶路日夜兼程,或由当地分局接替。有的信局为包揽业务和以示信誉还转托洋行买办通过轮船代递邮件甚至包下民船送信。1896年向清政府海关邮政署登记的民信局有70家,所有民信局于1935年1月被国民政府邮政局勒令停业。
上海开埠后,随着西方侨民的不断进入,为了适应与他们母国加强联系的需要和生活的便利,代表近代物质文明的邮政设施被引入租界。1861年香港邮政总署上海邮政代办所在上海成立,成为近代第一个在上海成立的客邮机构,下面介绍近代几个主要邮政机构。
汉口路外滩上海英国客邮局即大英书信馆(1904年迁至北京路四川路口)
大英书信馆   1843年上海英租界开设不久,英国驻沪领事即指派一名英国医生办理租界内英侨信件的寄送。1861年初,英国政府香港邮政总局与英驻沪领事达成协议,在南京路领事署内设立邮政代办所(The British Post Office),即大英书信馆,由一名副领事负责英侨的邮递业务,成为最早在上海设立的客邮。由于领事馆本身业务繁忙,加之邮递实行邮资制后增加了工作量,同年4月13日,驻沪领事密迪尔在《北华捷报》上突然声明领事馆无暇兼顾邮政不得不断绝与香港邮政总局的关系,不再受理邮政业务。英国政府为了保持与各地租界的联系,督促香港邮政总局加紧处理此事。为此1862年8月香港邮政总局与工部局达成协议,工部局每年付给香港邮政总局上海邮政代办所(大英书信馆)2500元使其得以维持下去,该代办所则归工部局管理,对所有寄至上海的外来邮件在投递时每封收取1便士邮资,这笔收入记在工部局帐上,用来抵冲工部局每年2500元的资助费。,但上海邮政代办所对与长江、北方、日本各埠往来的散户邮件收取4便士邮资归入自己帐上,结果因邮资昂贵,大量散户邮件未交该所投递,因此工部局没有得到多少收益,不愿维持一个对自己毫无用处的机构,1863年3 月工部局终止了与香港邮政总局的协约。1874年大英书信馆在博物院路(今虎丘路)北京路建立了新馆。1896年同期大英书信馆只有12人。 大英书信馆于1922年11月30日关闭。
法国书信馆
法国书信馆   1861年5月,法国邮船公司与清政府订约,取得了办理印度支那邮务的特许权, 1863年位于洋泾浜(今延安路)沿岸马路的法国书信馆正式开始工作。主要经办外侨与其母国的邮递工作。1863年该馆使用法国邮票,1894年后加印China字样。1896年法国书信馆只有5人。该馆于1922年12月31日关闭。
美国书信馆   美国书信馆设立于1876年,称美领事馆邮务代办,设立于黄浦路领事馆内,主要办理外侨与其母国的邮件的投递工作,使用美国邮票。1896年美国书信馆只有6人。 1907年改为邮局。1917年发行加盖Shanghai,China字样的改值邮票。1921年10月停售。该馆于1922年12月31日关闭。
日本书信馆   日本书信馆设立于1876年5月,设在日本驻华总领事馆内,办理外侨与其母国之间的邮件投递工作。使用日本邮票,同时在烟台、天津、宁波、福州、镇江、九江、汉口设立上海局受取所,1892年至1910年除宁波所外又相继改为邮局。1896年日本书信馆只有11人。1900年迁至虹口蓬路,继迁黄浦路。1922年12月31日关闭。
德国书信馆
德国书信馆   德国书信馆于1886年设立于德国在华总领事馆内,初称邮务代办所,主要办理外侨与该母国之间的邮递业务。1896年德国书信馆只有4人。1897年改为邮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对德宣战,德国邮政局被中国政府接管,改为上海电报局机构,这是中国政府第一个接管的客邮机构。
1897年上海大清邮政官局
海关邮政   1866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利用海关代各国驻华使馆邮寄函件之权利,开始发展邮递业务,1874年在上海等地设立了海关邮务代办所。1878年3月23日,海关当局奉清政府之命在天津、烟台、牛庄、上海、北京五口试办海关邮政,成立了海关邮政署,将各地邮务代办所改为海关邮政分署,是为中国近代邮政开办之始。上海海关邮政署寄信官局、江海关书信馆,设在海关后院,只收寄使馆和外侨邮件,本埠书信投递则委托工部书信馆代办,发往国外的书信则委托各外国书信馆代办,同年7月在上海及天津等地设立华洋书信馆,通过海关邮政署投寄华人信件业务。同年8月24日海关邮政署发行了中国邮政第一枚邮票-海关大龙邮票。海关邮政署于1880年公告改名江海关拔驷达(Post)局。1882年10月华洋书信馆停业,所遗业务由海关邮政署接办。1896年3月20 日光绪皇帝准奏设立中国邮政总署,设于北京,总邮政司由海关总税务司司长赫德兼任。1897年2月2日在上海等地正式设立了大清邮政官局,上海海关造册处处长葛显礼兼办全国邮政总办,在上海办公。
工部书信馆   1863年3 月工部局与香港邮政总局 有关上海地区邮政业务的协议中止后,工部局决定建立自主负责的邮政机构——Shanghai  Local  Post  Office即工部书信馆(原意为上海本地书信馆)。1863年7 月13日上海工部书信馆正式成立,  工部书信馆设立之初,实行订户制,只投递领事馆、英在华高等法院及外侨邮件,业务范围为上海与沿海、沿江及日本各埠特别是与各埠租界的邮递事务。1866年4月,工部书信馆也投递寄往美国旧金山的信件。为了争取部分华人客户,工部书信馆于1864年8 月在大马路(今南京路)又新街开设宝兴信局,收取城内各店铺号华商发往沿江各埠、天津、芝罘等埠的信函、银两、汇票。从1864年8月至1867年4月,与工部书信馆订立协议的华人信局已有8个。从1865-1893年工部书信馆又先后在天津、宁波、芝罘、汉口、烟台、重庆、温州、镇江、九江、宜昌、厦门、福州、南京等地设立书信馆代办处及分馆。因规模小人员少,资金投入少,邮政力量薄弱,如 1870-1871年度 工部书信馆只有西人馆长一人,小工 8名。1896年工部局书信馆有西人助理1人,华籍会计1人,差童2人,信差26人。
1865年8 月工部书信馆发行上海大龙邮票
由于早期国际邮递事务工部书信馆一度与大英书信馆合办,故香港于1862年发行邮票后,1864年9月,工部书信馆发布公告,宣布实行邮票制度后,凡通过英国邮政总局系统邮寄的一切书信必须粘贴香港邮票。1865年8月1日,工部局宣布实施邮票制度, 1865年8 月工部书信馆自行发行了一套上海大龙邮票,这些邮票只比香港首次出现邮票晚了3年。1865年 8月起工部书信馆发行了第1版大龙邮票。1866年3月发行第1版小龙邮票。1873年1月,开始向邮政订户发行明信片。1890-1893年发行了面值以分银为计算单位的双龙邮票。1893年3月底因缺乏半分及1分邮票发行了双龙加盖改值和直剖改值邮票。1893年5月,因外埠工部书信馆分馆相继独立,又改发图案为上海工部局局徽的邮票,英文名称也改为 “Local Post”(地方邮政)。同年7月至9 月发行图案为网络状的正式欠资邮票。同年11 月11日为吸引集邮者,又发行“上海开埠50周年纪念邮票”。1896年3月因挂号信增多,书信馆馆长又建议增发4分、 6分邮票,并将原有15分、20 分工部局徽邮加盖改为4分、6分邮。该年10月,工部书信馆发行了最后一套局徽邮,面值为2分、4分、6分, 适应了当时邮资变动情况和实际需要。工部书信馆从开设至裁撤,发行的邮票更易4次,还有几次因某种价值的邮票用尽,将其他面值的邮票加戳改值。图案多为空白或上海和全国各地风景风俗。工部书信馆到底发行了多少邮票,据载,工部书信馆本身并未统计,1871年工部局失火后档案损失严重,更已无法查考,《上海地方史资料(三)上海早期的邮政》称一共发行邮票180余种、明信片10余种,恐不可信。这些加盖工部书信馆邮戳的信函、明信片等统称“埠际封”。
投递工作方面工部书信馆在1863年7月公告中规定,办公时间为上午7 时至晚上7时,个人及商行可在工部书信馆设立信箱。市区邮件每2小时投递1次。市外,工部书信馆通过轮船邮送邮件,接收及送邮件均通过各轮船公司代理行进行。用户一般到工部书信馆总馆及各地分馆投递及接收信件。为减少邮递失误和方便用户,工部书信馆将轮船开行时刻表张贴在各分馆,并定期在日报上刊登广告通知邮船启航时间。后工部书信馆设有送信小工即信差进行投递邮件的工作并增设邮车在工部书信馆与轮船或代理处之间来回运送邮件。1868-1869年期间,增设快件投递业务。1868年8月工部书信馆开始往租界外静安寺地区投递邮件。工部书信馆还开展往浦东方向送信业务。1872年9月工部书信馆为方便订户投递邮件,在英租界上海总会、虹口美国总领事馆安装了两只信箱,此后这些信箱改为信筒。1873年前后工部书信馆还设置骑马信差,专为租界外地区送信。 1876年,工部书信馆已在静安寺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麦根路(今乌鲁木齐路)、虹口等远郊地区设置了邮筒,1897年邮筒增为21只。
为了减缓竞争,工部书信馆与其他邮政机构还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保护各自的权利并维持相互的关系。
工部书信馆成立后,大英书信馆的收入急剧下降,为了缓解双方矛盾,英国政府派遣香港邮政总局局长米奇尔等来沪寻找解决方法,他们提出把工部书信馆移交给香港邮政总局,遭到拒绝。作为对伦敦方面的让步,工部局同意将工部书信馆与大英书信馆联合办公。工部书信馆总馆本设在英租界江苏路公平洋行后面(江苏路数月后即改名为四川路)。  1867年6月7日在英国驻沪领事主持下双方达成协议,其要点为:工部书信馆业务限于处理上海与长江各埠口岸、宁波、牛庄及天津轮船航班所经北方港口的来往信函,由香港发往上述各地英国领事(政府公文及未封口信函除外)的信函,在上海的大英书信馆收到的零星信件和政府信函也转交给工部书信馆处理。上海与日本、上海与香港、或上海经香港与其他地方往来信函、发往宁波以南各埠信函、工部书信馆收到的从国内各埠发来的未付邮资信函,均由大英书信馆处理。此协议于1867年 9月1 日起生效,为期两年。双方为此于1868年搬入南京路22号合署办公。1869年双方又签订了为期2年的协定书,规定经任何船只载运的及工部书信馆收到的所有寄往或发自香港的信件,均应通过大英书信馆分发或转寄。寄往和发自所有非英国港口的信件,将由工部书信馆处理。协议签定后,双方在业务上即产生了矛盾,大英书信馆不顾协议规定,仍与日本通邮。为此,工部局于1871年7月1日协议到期时即终止了与大英书信馆的协定。
其他客邮机构由于规模小,人手少,也与工部书信馆签订了邮递协议。1878年3月23日,中国海关试办海关邮政后,也于5月同工部书信馆达成协议,从北方烟台、牛庄、天津、北京各埠邮寄来沪的邮件由工部书信馆代为投递,邮费由上述地区的海关邮政部门收取;天津海关税务司则负责在当地投递(不包括运送)工部书信馆接收的寄往北方各埠的信函,邮费由工部书信馆收取。宁波、镇江、芜湖等地工部书信馆未设分馆地区的邮件也由海关邮政署代递。
至1893年1月汉口工部局接收了工部书信馆汉口邮政代办处,自设汉口书信馆, 脱离上海工部书信馆的控制后,工部书信馆厦门、福州等分馆也相继独立至,1896年各埠已有10 个独立的当地书信馆即汉口、烟台、重庆、温州、镇江、九江、宜昌、厦门、福州、南京书信馆,工部书信馆均与之达成协议,相互承认各自的机构和邮票,并代为互递邮件。
通过协议,上海各邮政机构实际营业范围包括上海、天津、北京、牛庄、烟台及长江各口岸与南方各口岸及美、日、朝鲜、香港、澳大利亚、哥斯达黎加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民信局的邮递范围更是深入到中国广柔的腹地及沿海各地。因此至1897年上海邮政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工部书信馆为上海主要邮政机构的四通八达的邮政网络,邮递种类包括邮件、报纸、包裹、钱币、汇票、商品样品,邮政业务包括发行邮票、明信片等。在此期间各邮政机构投递了大量国内外邮件,在工部书信馆存在的34年中,所处理的邮件总数超过了当时在中国开办邮政业务的其他邮政局所处理邮件的总和。单1891年4月至 1892年3月一年间,工部书信馆邮递邮件总数首次超过百万件。
1896年3月,中国正式设立了中国邮政总署, 1897年1月,江海关邮政署通知工部局,说历年沿用的彼此互递邮件的办法即将停止,如工部局愿意,中国邮政局可接收其书信馆。双方经过多次交涉,最后订立接收移交协定,主要内容为工部书信馆原班人马及馆址移交中国邮局,中国邮局在 5年后可提高本地邮资。1897年 10月30日, 工部书信馆宣布撤销,自11月8日起,所有经本埠收发书信的事宜, 概归上海大清邮政局接办。11月1日,上海大清邮政局接收了工部书信馆。当时大清邮政局只有西人职员5人,华人职员43人。
从工部书信馆及上海近代早期邮政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大清邮政局设立之前,上海邮政由于处于中西文明交汇的初期阶段,邮政体制混乱,竞争激烈。各客邮机构,执行他们本国的邮政制度,邮资自定,并发行其母国或其殖民地政府的邮票,所用标志也是中外文参半,如工部书信馆旗号,上写“L.O.P”及中文译名。而海关兼办的邮政,用“海关拔驷达(Post)书信馆” 的标志,充分显示了当时中国邮政处于半殖民地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