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大统一理论(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28:43
现代科学大统一理论
引子:
我的“科学大统一理论”可以具体表述如下:
1、宇宙万物都是由相同的微小粒子组成的,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都是宇宙相对“饱和溶液”中的“动态凝聚物”。(不存在实体电子,电子是一种空穴现象),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物质统一”!
2、声、光、电、热是本质相同表现不一的物理现象。宇宙物理现象关联统一;
3、“强相互作用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所有的力本质都是一样的,宇宙力学统一。
童年的我居住在地球上一个叫“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的地方。夏季的晚上,经常一个人躺在学校漆黑的操场草地上,仰面看着璀璨的星空,看着一个浩瀚无边的宇宙!——童年的“幻想”随着银河向宇宙延伸流淌开去!……每次看完星空后总会产生奇怪的“新思想”,就算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意犹未尽!
也不知道是读小学几年级开始有过这样想法——我们看到的宇宙会不会是一个超级巨人身体的一部分呢?地球会不会是这个超级巨人身体的一个细胞或者是细胞里头的组成部分?……经常好奇地盯着天上的银河“验证”我这莫名的想法……一直到现在,虽然人类的天空已没以前那么清新了,但如果有条件我还是喜欢一个人看着星空发呆……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宇宙观也经过了多次地更新、“变革”,也曾经相信宇宙是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现在正在膨胀,以后会收缩……也曾经相信宇宙有质量大得“光都不能逃逸”的“黑洞”……也曾经相信过“宇宙是弯曲的”的理论……
可这些理论让我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迷茫……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在我们的世界里,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因”才有“果”,没有“前因”就没有“后果”。我们可把世界以人类的视角来区分为:宏观世界、人观世界、微观世界的话,那么人观世界就可以作为其他两个世界的“前因”,人观世界不存在的现象和规律,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也不可能会出现。一切违背因果关系得出的理论都是错误的!(这个是我写这篇长篇大论的理论基础简称因果论)基于这个朴素的科学理论基础,以及对物理知识虽是略懂皮毛但我勤于思考喜欢钻研……通过了无数次的“苦思冥想”,我的“宇宙观”经过n次的变迁、对于现实中的物理现象经常在脑中“试验”推敲,使我的宇宙观逐渐清晰起来,直到10年前的某一天“豁然开朗起来”(这也要得益于作为物理老师的父亲把他对“万有引力”独特的理解传授给我,当然他当时的看法还不深入的),一个很详细、很具体的“宇宙观”在我脑子诞生了。------这就是现在我要说的科学统一世界观:
一、物质的组成
首先让我先从物质的组成开始说起吧。一百多年前,人们就从化学实验中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到了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了用α粒子轰击重金属箔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从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还可以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原子半径大约是10-10米原子核的大小是10-14米以下。现代物理学又发现,原子核还是可以继续细分下去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小小“电子”,它绕着原子核运动但并不是沿着一定的轨道进行的,却是象一片云雾似的,电子的出现地点只服从统计性规律,当年的爱因斯坦就搞不清楚,也不相信,他写信给哥本哈根学派的玻恩:“……量子力学固然堂皇,可是有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还不是那真实的东西。我无论如何都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他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颠覆了人观世界的因果逻辑关系是错误的,但认为“电子不可能进行没轨迹运动”却是符合本文所说的朴实的因果论科学理论的,遗憾的是爱因斯坦唯一正确的看法却遭世人否定,而荒谬错误的《相对论》却得到前所未有的歌颂,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啊!
是的,“上帝不会在掷骰子”!在人观世界(我把一个“大世界”分为三个“小世界”了),物体的运动中“上帝”从来就没有“掷过骰子”,不会出现没有轨迹的运动物体,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因”才有果”,没有“前因”就没有“后果”,这是个普遍真理!因为人观世界是由微观世界组成,所以微观世界同样不会是“上帝在掷骰子”!因此,不会出现可作无运动轨迹运动的粒子实体!---这是由因果论所作出结论性的判断!
现在让我们来认真看看“电子现象”,经多次科学实验证实,“电子运动无轨迹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那么究竞“电子”的本质是什么呢?按理说历史上获得这么高成就的科学家们不会也不应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也许是“三人成虎”的原因吧(到底是那三人先说起的呢?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竟然把微观世界从人观世界“隔离”出去,观察到微观世界“奇异现象”就用不求甚解的治学态度(比如说观察到“电子”“运行没轨迹”)遇难而退,把“莫名现象”当“公理”,且近百年没动摇过,这是人类科学的悲哀啊!
只有通过人观世界的规律一步一步寻找与微观世界关联的规律才是解答“电子运动无轨迹现象”的关键!而不能把微观世界跟人观世界分割独立出来呀!
出自对“上帝不会掷骰子”的深信,由花粉在水中作的杂乱无章的布朗运动表现出的相似现象及成因得到的启示,可以推论出我们整个世界——大至银河系(或更大)小至原子核(或更小)的周围都充满了在作杂乱无章高速运动的微小粒子。这些微小粒子就相当于水分子,原子核就相当于花粉。“电子”只是一种现象,就表现为杂乱无章围着原子核“转动”。
那么“电子”作为一种人类观察到的现象,它的具体成因又是怎样的呢?某空间是一个原本充满高速运动、杂乱无章、但其分布密度基本相同的微小粒子(粒子动量总体矢量和基本为零)的空间,现把原子核放入到此空间中,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由于原子核的存在,对运动粒子具有“阻挡作用”而改变了空间内运动粒子的分布,特别是离原子核越近的空间改变越大,因此由于空间内的运动粒子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动量矢量合成总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任何方向都有可能,是随机性的,所以在核周围就明显形成了不同于整个空间运动粒子动量矢量合成,即形成了相对空间整体运动粒子动量矢量的空穴(动态)——这就是电子。



作者:高大东 回复日期:2010-03-26 12:05:36
有点意思~~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06:20
所以,简单地说“电子”就是由于原子核的存在造成某一空间运动粒子(L粒子)密度有“明显”小于周围空间粒子(L粒子)密度的空穴现象,而不是个实体粒子。
也正是这样的人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因果论推理,对“电子现象”正确地作出解释并推理,进一步让微观世界跟人观世界的科学规律联系起来!因此由“电子”在原子核周围表现出“奇特现象”,根据人观世界规律就能推论出原子内部真实的构造---“宇宙中必然充满多种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它们在作整体杂乱无章运动”,这是“电子”能在原子核周围表现出“奇特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这是人观世界规律过渡微观世界规律的一环扣一环的因果论给出的坚实推论基础-——也是本文正确与否的前提!
原子的组成不存在做毫无运动轨迹的“电子”实体!产生电子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原子核的存在,对原子核周围某种运动粒子具有“阻挡吸收”的作用,而改变了其周围空间内运动粒子的分布,在原子核周围形成了明显不同于其他空间运动粒子动量矢量合成的某空间,即形成了相对空间整体运动粒子动量矢量的空穴区。
小结:由此可以推论出三个观点:①宇宙中充满多种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其中有有小于光速的,有等于光速的,大于光速的,它们在作整体杂乱无章运动,整体矢量和基本为零;(手头没数据,估计只是某一类粒子为零,后面再说这个问题)②不存在作为实体带负电的“电子”,“电子”只不过是一种空穴现象;③宇宙中的物质都是由小粒子组成,小粒子无限可分,但无带正负电之分的基本粒子,人类现今可观察到的最小粒子为光速粒子(因为我姓李L,为方便下面论述这个粒子我就命名为L粒子),它也是一种中间粒子,还可以继续细分。
现在来分析下一个“简单”的概念,什么叫“物质”呢?或许有人会不屑一答,连“物质”都不懂还做啥学问?也看过不少学者对“物质”的定义,感觉很不理想!比如有的说是“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实物、场等客观事物”甚至有说“具有特定时空存在属性的物质称为具体物质”,竟然用“物质”解答“物质”!这是典型的由A推A的错误定义。-----被模糊了的“物质观”!
让我来告诉大家我们世界的真实“物质”是怎么一回事吧,我们的宇宙既然是充满了高速运动的粒子,那么就避免不了“磕磕碰碰”,互相更换位置……所以“物质”其实就是充满宇宙的微观粒子的“动态凝聚物”。何谓“动态凝聚物”?举个例说----假设某种物质是由7个L粒子组成,组成物质的7个L粒子静止放于空间S 中,时间1:这7个L粒子为①②③④⑤⑥⑦ ,时间2:粒子①②③被空间高速运动的粒子a/b/c撞击并代替了,变成abc④⑤⑥⑦,虽然组成的粒子实质变了,但组成物体的粒子数量、大小没变,人们感觉“物质”是没变的,这就是我所讲的“动态凝聚物”。
小结:“动态凝聚物”的定义---由于宇宙充满了高速运动的粒子,组成物质的原子、质子、原子核、L粒子或更小的粒子……无时无刻不在碰撞更替,虽然内部组成的粒子实质发生变化,但粒子的数量、大小基本不变,可以维持让人类感觉不到变化的一种结合体称之为“动态凝聚物”。宇宙所有“物质”都是“动态凝聚物”,所以“物质”---就是指空间中存在各种大小粒子的“动态凝聚物”!这是此文最重要的定义和理论基础之一。
不管宏观的、人观的、微观的“物质”都是“动态凝聚物”!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更新替代的,(甚至可以说时间1的你不是时间2的你,呵呵)因此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必然是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合成---就是存在这样微妙的联系啊!也因此宇宙中不可能存在孤立的、毫无关联甚至是相反的两种科学规律。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09:16
二、所有科学研究都不能离开人类的感官视角。
近十年来,“时光倒流”、“宇宙黑洞”、“反物质”、“宇宙最初3分钟”、“反万有引力”……的理论充斥主流和非主流科学领域,人类物理科学理论研究再次走入了弯路和荒谬中!人类刚进入了稍微的科技文明又跌进了科技浑浊的世界当中去了……造成如此“空前荒谬”的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是在于现在大部分搞科学理论的研究者竟然脱离了最重要的人类探索世界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们是生物!我们是人类!我们是宇宙动态凝聚物的高级动物!……我们是靠听、靠看、靠触摸……才能感受这个世界!而不是只会在华丽的数学公式中翻来覆去在进行莫名的演算,复杂的数学公式似乎已经成为这些研究者的唯一遮羞布了……
要知道所有的科学研究都不能离开生物、人类的感受来进行,离开人类感受世界的方式或角度来进行甚至是故意违反人类感受世界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的一切“科学理论成果”都是空洞且错误的!
虽然搞科学研究的思维不能墨守成规,但脱离人类感受世界的方式这个现实基础,凭空构想,建立在“等效原理”、“上帝会掷骰子”、“光速不变原理” “光速是速度极限”等……不符合现实规律的而推导出的理论那一定是错误的(因果论)。如果理论基础错误,由此推论得出的理论又怎么可能正确呢?不能因为不小心中了一次彩票,就可以大谈买彩票如何选号……
我的整个论文内容都是围绕人类是靠看、靠听、靠触摸……来感受这个世界!用人的感受来完成我这篇貌似平凡的科学论文!
三、声、光、电、热的本质与联系。
声、光、电、热是本质相同表现不一的物理现象。什么是“声”、“光”、电”、“热”?好大一堆“弱智”的问题啊!但是你们又没留意到,绝大多数人就是这么一大堆“弱智”的问题还没弄清楚就开始“深奥的科学研究”了(比如“黑洞”理论),离开了人类的感受世界的方式和规律,得出“深奥科学规律”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
①声音的定义和本质。
声音的定义不存在太多的争议---声音是由振动物体发出,通过介质传播到耳朵能使人体器官产生感应到的现象(初期定义)。因此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不是所有振动都能使人耳有声音的感觉,有些物体振动太快或太慢,我们都无法听到所发的声音(这是声音含义后期的延伸)。声音传播的特点: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物体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然而有个最显著的特点但往往人们容易忽视---那就是声音跟人体器官耳朵的感应是密切相关的,声音跟人体的耳朵“听觉”是密不可分的,听不到的不能叫声音(这是声音的原意),“超声波”的名称就起得很形象---本意就是“超过声音范畴的波”意思,(但是我们现代科学也把超声波归类到声音的范畴内了,这就是一种通过人体器官感受的延伸),虽然如此,但最终不能也不应脱离人体的感受让“声音”独立出去。
耳朵是人体一个结构复杂的器官,它是为了让大脑能感受耳朵周围的空气或者其它介质是否在发生振动。振动,也就意味着组成空气或者其它介质的分子密度发生了变化,由此我们通过人体的感官特点的角度来看,声音产生的要素:1、必须有能引起耳朵周围介质产生振动声源;2、介质的振动必须有足够力度,组成介质(比如空气)的分子密度发生的变化足够大,能引起内耳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
据前人试验结果,在20度空气中传播的声速约为340米/每秒,声音传播速度跟声源运动速度无关,原因在于让耳朵感受到的S粒子并不是由声源体直接发出的。并且如果是由于声源体的运动引起S粒子变成了其他高速粒子,那就不是声音的范畴了。所以人类感知的声音速度与声源运行速度无关。(光速不变原理的本质原因可以参照这个道理,后面会提到)
由声音产生的原因推论出:1、声波的振幅就是图(5)中显示的椎体范围,也就是能产生S粒子(具有适合耳朵“听”的动能一定大小范围的粒子)的空间范围;2、S粒子动能大小决定波长和振幅的大小;3、频率由声源体决定,频率准确说应该是基本不变。(极端环境或许或变化)4、在相同的介质下声速与声源体速度无关,“声速不变原理”。
小结:声音----就是能让耳朵感受到的某空间某范围内的粒子(命名为S粒子)介质动量密度发生的一种变化。声音的本质就是空间S粒子介质动量密度发生了足够大的变化。耳朵是为了感受空间介质分子密度是否发生变化而进化来的。关键词:S粒子、变化;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15:34
②、光的定义和本质
看似莫名的一句话---没有变化就没有感觉!--但这却是人类探知世界的真谛!首先让我先从人类的观察特点讲起吧!人类观察事物一定要有参照物,就好比速度快相对于速度慢,物体多相对于物体少等……如一个人坐在密闭匀速直线前进的火车里,是感觉不到其前进的,原因是他找不到感觉火车前进的参照物。相同的,若充满我们身边空间的微观粒子是密度均匀的,我们亦无法察觉,甚至粒子是长期保持一个范围内的不均匀,由于人类长期“感觉”这样的不均匀密度,已经“麻木”了,人类还是察觉不出,故此只有空间粒子密度不均匀超过某一程度,人类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眼睛与耳朵类似 ---- “ 没有变化就没有感觉”!“变化”——是指特定空间内某一类粒子(比如S、L粒子)动量密度的发生不均衡的变化,感觉——就是人类对空间物质变化产生的反应,变化是人类的感官(含眼鼻耳皮肤……)或通过感官延伸辅助仪器能接受“感觉信息”的必要条件 。
要清楚人类是用眼睛来感受光的,如果人类没有眼睛,“光”就无从说起。因此“光”的原意就是一种能让人类眼睛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耳朵感应的粒子大多数是“分子类”大小的粒子的变化,而眼睛感应的是“光子类”,因为现在大家所定义的“光子”是固定大小和速度的,这是不正确的,可被人类眼睛观察到有“光线”现象的粒子并不仅是这些有固定大小和速度的粒子,而是有个范围的粒子,所以我有必要把适合人类观察并能引起人类产生视觉的粒子命名为L粒子以区分原来的“光子”——“L粒子”是指可引起人类眼睛有视觉感应的在一定范围平均大小和速度内的粒子的综合称谓,是最适合人类观察的宇宙中间粒子,是人类观察世界最适合的参考物之一!L粒子也是“动态凝聚物”,L粒子还可以无限细分,“综合速度”为“光速”,也可以叫“光速粒子”,(“L粒子”这个概念后面会经常使用到,所以有必要命名),人类一直以来主要都是通过“眼睛”利用“L粒子”在空间含量的变化来认知世界的!
在前面部分(“一、物质的组成”),我们已经推论出宇宙是充满多种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它们在作整体杂乱无章运动,整体矢量和基本为零,其实眼睛就是通过感受某一空间L粒子密度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周围空间情况的器官,也就是说眼睛周围如果L粒子分布均衡,就算周围空间有再多的或再少的L粒子,人类的眼睛是不会有任何光线的感觉的,也就是说“看”不到的,但是,如果L粒子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分布不均衡,即L粒子局部密度不管是大于或小于整个要观察的空间,不均衡超过了一定程度,就必然会让眼睛看到“光线”!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18:47
我们来给“光”定个义------光是由于光源体的存在而改变了光源体周围空间L粒子分布密度,可以让人类观察到的一种现象。从产生的原因来看,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L粒子的空穴光(如太阳光),第二种是L粒子的正矢量密度光(如木材燃烧产生的光)。因此“光线”是L粒子的空穴区或是L粒子的正矢量密度区间。“L粒子空穴光”与“电子”成因的原理相同。“光”是L粒子空间分布不均衡产生,“声”是S粒子空间分布不均衡所产生。S粒子也可看作是L粒子的“动态凝聚物”,有其必然的联系规律,所以也必须拥有人们所观察到的相同物理特性。我们在现实生活和科研实验中发现“光”有三个特性:1两束光相向对射人们观察不到碰撞现象;2光速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即光速不变原理);3光电效应:光照在金属表面能打出“电子”。对于1特性,我们在人观世界中(我在前面把世界分成了宏观、人观、微观世界了),物体运动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规律。因此我也可相信,微观世界亦不可能存在具有这种特性的“光子”实体,其实这是前面所说的“L粒子空穴光”才具有这样“奇异的表象”,这跟我前面关于光分类的推论“一种是L粒子的空穴光,第二种是L粒子的正矢量密度光”是完全吻合的!其实人们观察到的这类光就这是我所定义的“L粒子空穴光”,而“正矢量密度光”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例如:太阳光就是L粒子的空穴区,而燃烧物体(如木柴)发出的光应该则是L粒子正矢量密度区。
由于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光,所以分析光就必须分两种情况来进行。第一种是“空穴光”(如太阳光),由于它的本质是与“电子”相同的——都是L粒子的空穴,所以两束这种光相遇是不可能有碰撞现象发生的。
“空穴光”(如太阳光)具有“光速不变原理”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L粒子不是从光源体放出的。“正矢量密度光”同样也具备有“光速与光源体无关的特性”,原因跟前面所说的“声速不变原理”一样。原因也是L(S)粒子不是从光(声)源体放出的。
那么对于第三个特点--用这种光照射金属表面为什么能打出“电子”呢?这是由于在这种光源的照射下能使金属表面处L粒子动量矢量和指向光源(即所谓对L粒子的吸引),如果光线足够强,区域动量差足够大,从金属内部空间逸出的L粒子足够多足够大,达到所谓的“电子能量”,就能给科学家观察到了。
其实用这种“空穴光”照射任何物体,都能引起L粒子从物体内部逸出,只是人们现在还无法观察到而矣!


作者:刘_翔 回复日期:2010-03-26 12:19:00
朴素的宇宙全息理论。
你是用太阳黑子推测12年这一规律,比较像玛雅人和古埃及人。
中国古代天象对应灾害也是像你这么统计。中国古人用木星黄道周期做标尺,推演“太岁”理论。
中国古人还能用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运行规律预测灾害。有迷信成分,也有现代科学统计方法。你可以试试用火星的运行规律套用一下近期的自然灾害情况。当然,中国古代的预测,数据都是针对中国领域,不知道改变参照系能否适用于其他国家地区。
玛雅人预测2012也是依据太阳在宇宙的运行情况,传说太阳在2012会在宇宙处于一个对太阳系或地球很不利的位置,地球进而发生严重星体变化。
不管什么理论,只有成功预测并指导实际才能赢得掌声。希望楼主能做出一些成功的预测。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20:13
“L粒子的正矢量密度光”的”光波”有如下特点:
1、圆锥体内就是“光波”的振幅,振幅开始突然“大增”,传播中衰减较明显;(光波振幅变换)振幅跟L粒子的动量成正比;
2、“光波”与“声波”一样,也有频率。频率代表光源单位时间内向空间输送出L粒子的数量,“正矢量密度光频率”由光源决定;
3、产生“光效应”的L粒子是一定动量范围的粒子,所谓的“波长”是由不同类型的L粒子动量决定,“波长”越长,L粒子动量越大。如果L粒子质量一定,波长越长则此“光速”就越快!(可以看出相同介质里“光速”是很多种的,其实动量和质量有时是同一个概念,详细看我的《论质量的本质》篇)

作者:老实的丰富感觉 回复日期:2010-03-26 12:21:59
看不懂,你就直接说啥时候咱们完蛋吧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22:29
图(12)所示为L粒子的空穴光。由图所示空穴光“光波”有如下特点:
1、空穴光“光波”的振幅:圆锥体内就是也就是受影响L粒子足够稀薄能让人观察到“光现象”的区域,就是振幅的含义,传播中与正矢量密度光类似----衰减明显;(振幅由“光源体”所造成的,跟空穴区里与空穴区外部的L粒子动量差值成正比);如果光源体对L粒子吸收得厉害,振幅开始也可以呈喇叭状扩大……
2、空穴光频率:如果空穴光有频率的话这个频率的含义跟正矢量密度光含义完全不同。频率代表周围空间单位时间向“空穴区”输送入L粒子的数量,“空穴光频率”由光束周围空间的L粒子决定;
3、空穴光波长:所谓的“波长”是由两个区域的L粒子动量差决定的,两个区域的L粒子动量密度差越大“波长”越长。如果周围L粒子质量一定,波长越长则“光速”就越快!(人眼可感受到的光是个综合体,能让人眼感受到的称之为L粒子, L粒子大小也有个范围,所以速度也有个范围);
根据以上分析,虽然关于“光”的论述有些细节还有待完善,但“成光”的原理大方向是绝对没错的!如果理解了光的成因本质后,对很多大家“熟悉”的现象就能得到完全不同的认识:
a、声音跟光一样,一定也存在“空穴声”,只不过作为感应器官的耳朵不易察觉(希望理解我理论的朋友帮忙设计一个检验“空穴声”的实验);
b、人们常说的“声波”、“光波”还是“电磁波”……的“波”都不是一种实物,它只是一种现象,引起人类听觉、视觉的本质不是“波”,“波”是由对应的粒子所产生, S、L粒子才是真正的主角!所有的“波”都是由与之对应的不同类型的粒子连续碰撞“衍射”产生的现象。
c、“正矢量密度”的声波、光波的波长,频率和振幅分别代表有具体的物理意义(粒子运动碰撞形象结果,据图10分析),波长、振幅对应于振源的振动“强度”,“波”的频率对应的是振源振动的频率。所以“波”的波长、振幅越大、频率越大对应的的振源单位时间(频率有关)输出功率越大,因而产生的声音、光线能量越大,在相同介质里传播的速度越大。由于这里的声波和光波是由S、L粒子碰撞传递产生的,所以还有一个结论是--在传播过程,频率不变,波长和振幅不断衰减……传播速度与波长、幅度成正比,频率跟速度基本无关。(“空穴”类光例如太阳光表现的规律不会完全相同,我没看过有关这方面的实验,欢迎大家进行实验检验);根据我关于产生“波”的理论模式,“波”的波长、振幅和频率对应的物理意义已经很明白了,这对于原来空洞的概念是一种具体化。
d、“空穴光”的“光波”是一种“填充式”的“波”,即是由四周L粒子向“空穴区”不断“填充”产生的现象,这种光表现出的“波”不会跟“正矢量密度”的“波”完全相同;(这个结论又需要有条件做这方面实验的朋友代劳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暂时没条件做,对于空穴光有关的特性我非常没经验!)
e、可以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检验“空穴光”和“正矢量密度光”相互能减弱“光”效果以及“正矢量密度光”和“正矢量密度光”互相叠加增强“光”效果,来证明确实存在两种类型的“光”。在太阳光下烧木材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会发现木材发出的光不明显甚至看不见。(麻烦哪个理解我理论的朋友来帮忙做这个实验,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谁把这个实验做好了,以后我就以谁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实验,呵呵)
f、“声速不变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原因都是因为产生给人类感觉到的S、L粒子独立于声源和光源物体的运动造成的。
g、物质演化的推论----原子核周围出现给人们观察到的“电子”现象,说明了L粒子在穿越原子核的过程中有个别L粒子射进了原子核并与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形成我所说的“动态凝聚物”。如果原子核“电子现象”可以持续观察到,说明有L粒子持续跟原子核结合,那么这个可被观察到有“电子”现象的“动态凝聚物”的质量必然在持续增加,除非“电子”现象消失了。如果“动态凝聚物”周围没“电子现象”就表明空间粒子密度均衡了(也可理解结合的粒子跟飞出的粒子数量均衡),“动态凝聚物”质量就不增减了。如果原子核有“电子现象”并且“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布均衡(这个实验证明有点难度)说明四周的L粒子矢量和基本为零并且可以推论出我们人类的“小宇宙”空间正受到四周的“大宇宙”膨胀的挤压!(也就是说我们的“小宇宙”的L粒子的密度比四周“大宇宙”的的小)如果是这样,地球“动态凝聚物”(人们常说的“物质”)就必然有质量增加的特性。——这或许就是“同位素测定物质年龄”的原理吧?我没深入了解过“同位素测定物质年龄”的方法。人们发现地球上的所谓“放射性物质”,其实就是达到“饱和”的“动态凝聚物”,放出的α、β、γ“射线”就是此类放射性物质由于内部对应的粒子(α粒子、β粒子、γ粒子)(也是动态凝聚物)相对周围空间的粒子密度(注意:空间本身也是含有α粒子、β粒子、γ粒子的)达到“饱和”了,由放射性物质表现出的特性来说,在自然界形成的“放射性物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质,在地球环境下的物质变成了放射性物质(“饱和凝聚物”)的时候就是开始解体的时候了,顺便说说---通过“地球“动态凝聚物”(人们常说的“物质”)有质量增加的特性”可以推论古生物身躯实际没化石显示的这么大……我这个理论对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现象都可以做出前所未有的全新解释……
i、枯燥的理论分析让人很累,现在单独来批一下荒谬的“黑洞”理论,来刺激下某些“科学泰斗”和支持“黑洞”理论粉丝们的神经。我文章中很简单一个理由就可以完全否定这个违背“人观规律”(我把世界分成了宏观、人观、微观世界)的理论-----根据人眼对“光”感觉原理,(以及后面说的万有引力原理也可以单独证明) 如果宇宙存在这样的超级大质量大密度天体,由于它的“遮挡吸收原因”(我们的太阳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发光”的),势必把宇宙空间L粒子的“均衡分布”完全打破,如果不均衡到了极点(“黑洞”的描述是质量和密度都超级大!)---那是一个令人类眼睛感觉到何等超级的“光芒四射”!又何等超、超、超……级“耀眼”天体啊!但某人竟然说这样的“天体”是“黑”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跟真理是何等南辕北辙啊!——用两个字形容这样的理论——“荒谬”!大家只看这一点就知道该理论后面的部分全是某些人在扯谈!另外从这理论得到不少学者的追捧也可以看出现在科学界的思维扭曲到如何程度!
先总结下“声”与“光”的关联吧----“声”和“光”都是由于空间对应的小粒子(S/L)动量分布密度的改变,让人类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区别在于“声”和“光”是不同大小的粒子产生的。

作者:老实的丰富感觉 回复日期:2010-03-26 12:23:21
喽主啊,刚才留言好象没上来,你写的我看不懂,你就直接说咱们啥时候完蛋吧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24:09
③、热的定义和本质
热究竟是什么?历史上对此有过长期的争论。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最早接触到的自然现象之一就是热现象。
历史的回顾:人类在史前时期就使用火。中国北京周口店和山西芮城西侯度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先后发现50万年和180万年以前的用火遗迹;公元前7000~前6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已有陶窖及手制、模制的陶器;上古时期的各种铜器、铁器都显示了古代人类不仅利用火取暖、加热食物,还能用以制造简单的工具。从史前时期直到18世纪初,虽然人们对热现象的本质进行过许多探索,但由于掌握的知识不够丰富,方法不够科学,因而对热的本质认识只是一些设想。其中以古希腊时期产生过的两种不同看法为代表。一种是大约公元前 500年赫拉克利特提出的,把火、土、气、水当作自然界的四种独立元素的四元素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由这四种元素组成。这种看法同中国古代的五行说相似。五行说认为万事万物的根本是金、木、水、火、土五种气。另一种是柏拉图根据摩擦生热现象提出的,认为火是一种运动的表现形式。
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人们为进一步提高热机效率,对物质的热性质作了深入研究,从而推动了热学实验的发展。18世纪初建立了系统的测温学和量热学。从此,对热现象的研究走上了实验科学的道路。为了定量地解释实验结果,一些学者根据片面的实验事实,将古希腊火元素学说发展成为热质说,认为热是一种没有质量的流质,叫热质,它不生不灭,可透入一切物质之中,一个物质是冷还是热就看它所含的热质多少。热质说能够解释有关热传导和量热学的一些实验结果,但它把热现象孤立起来,因而不能解释摩擦生热、撞击生热等现象。尽管热质说这一错误学说曾流行一时,但它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一致承认。
与热质说相对立,一些科学家认为热不是一种流质,而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В.罗蒙诺索夫在《论热与冷的原因》(1744~1747)这篇论文中断言:热是分子运动的表现。他还肯定了运动守恒原理在分子运动中的正确性,建立了现代分子运动论的许多基本概念。并指出温度是分子运动强度的量度。由于当时热质说占统治地位,罗蒙诺索夫的工作没有受到重视。1798年朗福德把一个炮筒固定在水中,用马拖动钝钻使其与炮筒内壁摩擦,基本上没有钻下铁屑,但能使大量的水沸腾。这个实验说明:热只能是物质的一种运动。1799年H.戴维又以两块冰摩擦而使之完全熔化的事实支持热是物质运动的学说。但朗福德和戴维没有找出热量同机械功之间的数量关系。他们的实验事实沉重打击了热质说,但未能彻底推翻它。1842年德国医生J.R.迈尔的论文提出能量守恒的学说,他认为热是一种能量,能够和机械能互相转换。此后,19世纪中叶J.P.焦耳前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做了许多实验,测定热功当量,得到了完全一致的结果,从而给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奠定了坚实基础(见焦耳热功当量实验)。在能量守恒定律被科学界公认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后,热质说才最终被彻底推翻,关于热的本质的争论也宣告结束。
就系统的单个粒子而言,其运动是无规则的,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系统总体所表现的宏观性质是整个粒子系的集体行为,存在着确定的规律性,这是物质的热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基本特征。实践已证明,物质的热运动和其他运动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反映热运动形式同其他运动形式转换中守恒的量不是什么“热质”,而是同机械能、电磁能等相应的热运动形式的能量,此能量决定于系统内部分子的特征以及热运动状态,因而称之为内能。如果能量的转换或传递过程通过传热方式实现,传递着的能量则称之为热量。所以热量不是什么“热质”,而是由于系统与外界间或系统各部分间存在温度差而发生传热时被传递的能量。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具体地说是构成物质系统的大量微观粒子无规则混乱运动的宏观表现,我是深表赞同的,这也是得到科学界公认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热就是构成物质系统的大量微观粒子无规则混乱运动表现,但以前却没有人会把产生“热”是有特定大小的粒子对应起来,因为人们已经忘记了“热”是人类的一种感觉,正确的“热”的定义是这样的——热是人体感热器官(比如皮肤)对在空间相应的H粒子动量密度存在足够差异的一种感觉 ,本质就是H粒子动量密度存在差异。能产生热感觉对应的粒子我命名为H粒子,H粒子的质量要比产生声音效果的S类粒子大,这是由人体的感觉推论出的结果,人类进化成可以感觉H粒子密度差是对人体自身一种保护。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热”总是伴随着光出现的,这让很多人把光跟热紧密的联系了起来,甚至把用光代替了热,造成了观念模糊的。其实引起“热”现象的H粒子,引起“光”现象的是L粒子,对于已被人类观察到的粒子来说,这是相差好几个“等级”大小的粒子哦!——这点需要明确!光和热同样是人类的一个感觉,他们虽有联系,但并不是有必然联系的——所以强光不一定强热,弱光不一定弱热,就是这道理——这又是由于人体的感觉方式所决定的。至于H粒子的振动可以引起其他粒子振动产生其他的现象,或者光可以引起热……这个应该分开来讨论。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26:06
③、热的定义和本质
热究竟是什么?历史上对此有过长期的争论。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最早接触到的自然现象之一就是热现象。
历史的回顾:人类在史前时期就使用火。中国北京周口店和山西芮城西侯度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先后发现50万年和180万年以前的用火遗迹;公元前7000~前6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已有陶窖及手制、模制的陶器;上古时期的各种铜器、铁器都显示了古代人类不仅利用火取暖、加热食物,还能用以制造简单的工具。从史前时期直到18世纪初,虽然人们对热现象的本质进行过许多探索,但由于掌握的知识不够丰富,方法不够科学,因而对热的本质认识只是一些设想。其中以古希腊时期产生过的两种不同看法为代表。一种是大约公元前 500年赫拉克利特提出的,把火、土、气、水当作自然界的四种独立元素的四元素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由这四种元素组成。这种看法同中国古代的五行说相似。五行说认为万事万物的根本是金、木、水、火、土五种气。另一种是柏拉图根据摩擦生热现象提出的,认为火是一种运动的表现形式。
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人们为进一步提高热机效率,对物质的热性质作了深入研究,从而推动了热学实验的发展。18世纪初建立了系统的测温学和量热学。从此,对热现象的研究走上了实验科学的道路。为了定量地解释实验结果,一些学者根据片面的实验事实,将古希腊火元素学说发展成为热质说,认为热是一种没有质量的流质,叫热质,它不生不灭,可透入一切物质之中,一个物质是冷还是热就看它所含的热质多少。热质说能够解释有关热传导和量热学的一些实验结果,但它把热现象孤立起来,因而不能解释摩擦生热、撞击生热等现象。尽管热质说这一错误学说曾流行一时,但它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一致承认。
与热质说相对立,一些科学家认为热不是一种流质,而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В.罗蒙诺索夫在《论热与冷的原因》(1744~1747)这篇论文中断言:热是分子运动的表现。他还肯定了运动守恒原理在分子运动中的正确性,建立了现代分子运动论的许多基本概念。并指出温度是分子运动强度的量度。由于当时热质说占统治地位,罗蒙诺索夫的工作没有受到重视。1798年朗福德把一个炮筒固定在水中,用马拖动钝钻使其与炮筒内壁摩擦,基本上没有钻下铁屑,但能使大量的水沸腾。这个实验说明:热只能是物质的一种运动。1799年H.戴维又以两块冰摩擦而使之完全熔化的事实支持热是物质运动的学说。但朗福德和戴维没有找出热量同机械功之间的数量关系。他们的实验事实沉重打击了热质说,但未能彻底推翻它。1842年德国医生J.R.迈尔的论文提出能量守恒的学说,他认为热是一种能量,能够和机械能互相转换。此后,19世纪中叶J.P.焦耳前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做了许多实验,测定热功当量,得到了完全一致的结果,从而给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奠定了坚实基础(见焦耳热功当量实验)。在能量守恒定律被科学界公认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后,热质说才最终被彻底推翻,关于热的本质的争论也宣告结束。
就系统的单个粒子而言,其运动是无规则的,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系统总体所表现的宏观性质是整个粒子系的集体行为,存在着确定的规律性,这是物质的热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基本特征。实践已证明,物质的热运动和其他运动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反映热运动形式同其他运动形式转换中守恒的量不是什么“热质”,而是同机械能、电磁能等相应的热运动形式的能量,此能量决定于系统内部分子的特征以及热运动状态,因而称之为内能。如果能量的转换或传递过程通过传热方式实现,传递着的能量则称之为热量。所以热量不是什么“热质”,而是由于系统与外界间或系统各部分间存在温度差而发生传热时被传递的能量。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具体地说是构成物质系统的大量微观粒子无规则混乱运动的宏观表现,我是深表赞同的,这也是得到科学界公认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热就是构成物质系统的大量微观粒子无规则混乱运动表现,但以前却没有人会把产生“热”是有特定大小的粒子对应起来,因为人们已经忘记了“热”是人类的一种感觉,正确的“热”的定义是这样的——热是人体感热器官(比如皮肤)对在空间相应的H粒子动量密度存在足够差异的一种感觉 ,本质就是H粒子动量密度存在差异。能产生热感觉对应的粒子我命名为H粒子,H粒子的质量要比产生声音效果的S类粒子大,这是由人体的感觉推论出的结果,人类进化成可以感觉H粒子密度差是对人体自身一种保护。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热”总是伴随着光出现的,这让很多人把光跟热紧密的联系了起来,甚至把用光代替了热,造成了观念模糊的。其实引起“热”现象的H粒子,引起“光”现象的是L粒子,对于已被人类观察到的粒子来说,这是相差好几个“等级”大小的粒子哦!——这点需要明确!光和热同样是人类的一个感觉,他们虽有联系,但并不是有必然联系的——所以强光不一定强热,弱光不一定弱热,就是这道理——这又是由于人体的感觉方式所决定的。至于H粒子的振动可以引起其他粒子振动产生其他的现象,或者光可以引起热……这个应该分开来讨论。
作者:新生无产者 回复日期:2010-03-26 12:26:55
你写的我真看不懂,你就告诉我下次地震在哪里?什么时候,就行了
作者:loveu95 回复日期:2010-03-26 12:27:55
潜力贴,mark先……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31:08
由图13所示:在地球空间三种粒子中的S、H粒子的密度分布是基本相同的,与离地球表面距离递减的关系,S、H粒子的密度与地球表面的距离具体是否成完全反比的规律还需要准确的实验数据,但是一定是如图递减的关系!由于地球不会“发光”,所以L粒子的密度分布是基本均衡的(人眼选择L粒子作为感应粒子是有其必然性的,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就是找探索地球空间“不变”的参考物,准确说地球空间的L粒子分布并不是绝对均衡的)。由图还可以看出:空间的温度并不是离太阳越近(离地球越远)就越热。(这个结论是没查阅太空温度的数据仅仅通过我这个理论自信地作出如此推论!)也即是产生“热”必然是跟H粒子有关系的,取决以H粒子的动量密度分布情况。如图(14)所示。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32:14
电的本质在前面的“物质的组成”部分已经说了,也是由于L粒子在原子核等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产生的现象,这里就不细说了。
小结: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必须通过合适人体感受到的方式,“声”、“光”、“电”、“热”等现象就是人类最适合观察感受到的世界现象,这些是人类长期通过感受世界、认识世界、适应世界进化而来,是进化的结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通过“声”、“光”、“电”、“热”现象来感受世界是人类最合适并且是必须的方式! 能感受“声”、“光”、“电”、“热”的器官本别是“耳”、“眼”、“舌”、“皮肤”……等器官,而能引起有“声”、“光”、“电”、“热”现象的粒子所对应的是“S粒子”、“L粒子”(光电)、“H粒子”。因此人类感受世界、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与“S粒子”、“L粒子”、“H粒子”密切相关,不能感受世界就不是人类,甚至不是生物!因此可以说,人类是 “S粒子”、“L粒子”、“H粒子”世界的人类!所有认识世界的研究都必须回归到与这三种粒子的对比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感受到“真实物质”的世界!——这是由人类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如果一定要把所有粒子都分个“大小”出来,那么由我总结出的结论:“H粒子”>“S粒子”>“L粒子”。
希望搞物理科学相关人员能时刻紧记图(13)地球粒子的分布图——科学研究者应该时刻谨记与人类最密切相关的三个基本粒子——L/S/H粒子!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37:30
四、宇宙力学大统一:“强相互作用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是本质一样表现不一的力,所有力根源都是出自一种力……粒子间碰撞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
文章前面已经论述了——我们的宇宙是充满多种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其中有小于光速的,有等于光速的,有大于光速的,它们在作整体杂乱无章整体矢量和基本为零的运动,通过人观世界的现象:有温差的两物体接触冷热持平、浓度不同的溶液最终浓淡持平、高低水面的高低持平(如两个连通水面)……可以看出“空间物质分布均衡趋势”是我们人观世界“普遍规律”,故由前文的“因果论”可以推论出不管是大到宏观宇宙还是小到微观粒子世界,物质有维持分布均衡的趋势,这是宇宙最基本的规律。
宇宙第一定律---宇宙有维持粒子分布均衡的规律。也就是说宇宙粒子有通过不断碰撞、凝聚、分离、再碰撞……达到空间粒子相对均衡的规律。
——空间如果有不均衡的存在,粒子就必须重新组合,粒子在组合的过程中的碰撞、凝聚、分离……这是我们太阳系粒子运动的常态,表现出来的现象称之为 “力”! 所有力产生的根源都是空间粒子碰撞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并且符合牛顿第三定律。力方向总是由密度高的点指向密度低的点,人观世界的力是微观世界力的合成。
如果发现微观、宏观世界的力和高速运动粒子的力跟人观世界力的规律不同,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掌握对两个世界的规律换算的规律(可以预见《动态凝聚物粒子力学》将是一门新兴的科目!),而并不是宇宙存在有几个孤立的世界规律。——如果宇宙粒子分布均衡了,我们人类看来宇宙也就没了热、没了声、没了光,也没力……将无法感知这“世界”是否存在!也就是说一切力的根源在于空间粒子密度的差异。
① “万有引力”的本质:
单独把“万有引力”拿出来论述,并不是代表我认为宇宙有这种力独立地存在,而是由于当今科学界对它的误解太深,在这歧途上走得太远。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下“万有引力”的成因。
首先介绍下人们心目中的“万有引力定律”(用蓝字):
(law of gravitation)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1、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间的距离,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为F=Gm1m2/r2,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的运动规律。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从而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等。另外,他还解释了慧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万有引力定律出现后,才正式把研究天体的运动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从而创立了天体力学。
后来对天体存在“引力”现象引申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种吸引作用并做了定义----物体之间的这种吸引作用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间,称为“万有引力”。
首先我认为发现“万有引力”现象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也是支持我理论的证据之一!在此要感谢科学巨人牛顿为人类科学做出的伟大贡献!对以上“万有引力”定义的点评:1、如果“引力”的含义就是能让物体靠近的一个综合力矢量的话,对于天体之间的这种作用定义为“引力”是基本正确的;2、引伸为所有物体(“万物”)都有“引力”是错误的!原因是人们所说的“引力”是一个表现出综合作用矢量的力,所有力的本质都一样的,只要不能引起物体靠近的综合力矢量力就不能称之为“引力”。如果一定要这个粒子引起的综合力称之为“引力”,那么就应该是指宇宙空间质量小于L粒子的“超光速”B粒子引起的“力”。(后面有详细分析)
好了,让我对人们心目中的“万有引力”详细论述吧---由于我们的宇宙充满了在作杂乱无章各种运动(含各种大小和速度)的微观运动粒子,物体的存在改变了其周围空间某运动粒子的动量矢量均衡,而形成其周围空间任一点的某粒子动量矢量和指向物体引起的某一种粒子运动趋势!必须注意,“万有引力”是由处在天体(如地球)空间的的物体表现出综合作用力矢量指向天体的现象推导出来的,并不能代表所有物体在某一空间都能会有“万有引力”现象的,“万有引力”只适用于类似太阳系中天体所处的空间粒子分布基本均衡的情况(必须相对均衡)。这就是“万有引力”规律的局限性!原理如下图: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39:19
如图(15) 、(16)表示的是在某一粒子分布均匀的空间,放入一物体引起空间粒子动量密度分布失衡,根据宇宙第一定律——宇宙有维持粒子分布均衡趋势的规律,必然让周围各点就产生指向“物体”的合力F,这个F力就是人们所说的“万有引力”。由图例可以看出物体要产生对四周空间(单向空间情况不同)都有“引力”的必要条件是:1、空间粒子动量分布均匀;2、物体内部空间的粒子动量密度要小于周围空间。第2点需要注意:地球内部粒子动量密度是小于周围空间的,这个涉及粒子动量大小的问题,你知道太阳系空间的粒子动量密度到底有多大?——太阳如此大的“引力”和如此庞大的身躯是由于太阳系空间的粒子动量密度“成就”的!当某天太阳对周边的粒子“吃饱喝足”失去“引力”的时候,成为我前面所说的“饱和动态凝聚物”,太阳体内部粒子的动量密度就和太阳系空间的相等了--太阳也就解体了!这是一个怎么的概念?!所以说太阳系的“真空”并“不空”啊!反而人类眼中的“物质”竟然是“宇宙粒子综合动量密度的空穴区”!——到底宇宙的“物质质量”分布情况是怎么一情况呀?!这貌似是颠覆了“人观世界”规律的普通思维,其实并不违背——原因是出自我们地球人类没弄清楚“质量”的概念所致,什么叫质量?某个物体的质量难道真的是此物体独立于宇宙的“物质固有的属性”吗?其实不然!详见我在《论质量的本质》一短文论述的结论——质量其实跟动量是一回事……也就是说如果物体不断“吸收”周围粒子达到与周围粒子动量密度了,也就是失去“引力”了,那时候也就是“万无引力”了。因此也可以知道,宇宙天体产生的“引力”,不可能让自身质量无限地增长。天体可以变成多大,取决于天体周围空间的粒子动量密度。太阳系天体表现出的“引力”是由太阳系空间粒子密度情况所决定的,并不代表全宇宙都有“万有引力”的规律!由此可见现行的“黑洞理论”是错误的,是不知“引力”本质原因推导出来的荒谬结论。(现行的黑洞理论是这样说的:“……黑洞是一个时空的黑暗区它是由具有极大质量的超巨星在塌陷时所造成的,恒星的核心在本身重量的影响下非常快速的收缩,并释放出强劲的暴发能量,如果核心物质大的使塌陷无限地继续下去,便产生了黑洞,在重力巨大的挤压下,所留下的物质有难以想象的高密度……”)
所以,跟“黑洞”的概念一样,“万有引力”也是个错误的说法,也就是说物体在某一空间是否能表现出“引力”现象,取决于它所处空间的粒子分布情况。(而且物体内部综合粒子动量密度要持续小于周围空间的粒子动量密度)
科学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方便人类应用,先以地球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吧,因为这是人类认识宇宙空间的基础啊!如何判断地球周围空间合适人类观察物体是“万有引力”还是“万有斥力”?(后面论述将取消“万有”这个不科学的说法),所以计算出地球空间各种粒子准确含量尤为重要!如果有这个准确含量的数据,很多物理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作者:for_cyan 回复日期:2010-03-26 12:47:06
lz什么时候再什么地方有讲座,我去听听
作者:yesterdaynotmore 回复日期:2010-03-26 12:52:20
mark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52:33
下图是人类认知世界粒子大小的形象图: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55:24
人类生活在地球,所以对地球空间的粒子含量的计算是人类下一步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接受本文阐述的观点并计算出地球空间存在粒子分布的准确数据将让人类科学有质的飞跃!粒子的多样性使得在地球空间里的物体受力力学分析起来相当复杂,由 “空间粒子动量密度存在差异必然会产生力,方向总是由密度高的点指向密度低的点”分析,根据图(13)的粒子密度分布图可知H粒子、S粒子……到L粒子之间的粒子都是会对空间的物体产生的是相对地球来说是“斥力”,而L粒子基本没产生力,所以由H粒子、S粒子……到L粒子的大小和它们在地球分布的密度规律(通过图(13)我总结的规律是这样的——表现出离地球越远密度越大的粒子个体越小)可以推论出----让地球对物体产生“重力”粒子是必定是比L粒子更微小的粒子。分子类粒子分子(S/L粒子)间距约: ro=10-10米 ;原子类(粒子>L粒子)间距:……?质子类粒子间距:……?夸克类粒子间距:……?…L粒子间距:……?……?这些数据有待于科学界实验、数学专家计算。一般的组成“动态凝聚物”的粒子间距多大,它所对应周围空间的粒子密度与之较接近。(这需要精确地试验和复杂的数学计算,这里只是给个形象性的说法)为简便科研计算可以考虑分三种以上类型的力:比如B粒子(比L粒子质量还小、速度比L粒子还快的粒子)力,……S粒子力。---这是我个人建议的分法,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呢?有什么好处? ----依据是 “空间粒子动量密度存在差异必然会产生力,方向总是由密度高的点指向密度低的点”好处是让人类力学计算更便捷,适用的范围更大!
计算空间某点的受力就可以:FB=∑fB=αB× ( ρm -ρn )……FS=∑fS=αS× ( ρm -ρn );F=∑FB……FS/x
公式说明:FS……FB是指某一大小的粒子对物体产生的合力矢量,F为综合受力总矢量,f受到各个方向的力,α是对应粒子的系数(应该是个常量),ρm为空间m的对应粒子密度,ρn 为空间n对应的粒子密度,X为选取粒子种类参数的数量。X选取越多计算越准确!(这是我此篇文章唯一的数学公式了)。当然朝这个方向去探索“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有更多的科学难题在等着我们……
另外要注意:确定能地球周围空间如图(18)所示均匀分布的粒子意义非凡!这粒子密度含量数据就是地球空间粒子密度含量的真实参考数据。
这个粒子就是我前面命名为“L粒子”的基础粒子——这是人类探索世界最基本的参考点!——人眼为啥会对L粒子密度含量最敏感?因为L粒子的含量最能反映“真实的地球”——这也是人类为适应地球环境长期进化的结果!没有参考点的一切研究结论都是空洞的!请大家记住L粒子的重要性!

作者:tzzliuwh 回复日期:2010-03-26 12:55:40
楼上的问的好直接啊
作者:小茈 回复日期:2010-03-26 12:56:04
太天才了,
我看得一头晕。
两眼冒金星。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2:56:27
② “强相互作用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的实质 :
根据“宇宙第一规律”——所有的力都是由于宇宙空间对应的粒子密度不均衡所产生,这毋庸置疑。不管是原子核之间的的“引力”还是“斥力”;“中子”和“中子”间的“引力”还是“斥力”……都是由于该粒子所处的空间对应的粒子(如原子核就对应原子核粒子)密度不均衡所致。如原子核的间距就是原子核粒子在这空间的密度距离,所以超过这核间距就表现出引力,小过这核间距就表现为斥力……由“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人们研究的这个结果可以推论出引起这些力的粒子的大小有这样的规律:“强力粒子”>“电磁力粒子”>“弱力粒子”>“引力粒子”。“力”产生的原因在前面论述“万有引力”部分已经相当详细了----空间粒子动量密度存在差异必然会产生力,方向总是由密度高的点指向密度低的点----这里就不再对每种力详细分析了。
小结:
不管什么类型的力----“强相互作用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作用力 、反作用力、 引力 、斥力 、支持力 、拉力、 推力、阻力;弹力 、摩擦力、 万有引力、 重力、 电场力、 磁场力 、分子力、原子力等等……都是由于宇宙充满各种各样粒子,遵循“宇宙第一定律”---如果空间粒子动量密度存在差异必然会产生力,力的方向总是由密度高的点指向密度低的点所产生的。宇宙不存在毫无联系、孤立的受力种类!
至此,本文已经成功完成了:1、宇宙万物物质统一;2、宇宙物理现象关联统一;3、宇宙力学统一。所以我的“科学大统一理论”对现代物理科学三大领域的统一论述也就完成了。
由于本文所论述的科学知识涉及面太宽太广,加上本人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或许在某些问题、某些细节、某些语气还存在一些论述不清、用词不当、有待完善、甚至是存在推导错误的地方……但我坚信文章大方向和论述的三条主线:1、“人观世界的现象可作为因果条件中宏观和微观世界现象的“因””;2、我所定义的“宇宙第一定律”;3、“建立在人类感受世界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研究探索世界的方法”是正确的!
虽然我所说的新发现、新理论或许会对人类科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只是人类科学征途千里、万里、无限之遥中的仅仅一小步……物理科学知识每一个小分支领域就算穷我一生的精力也是不够的,这需要科学工作者和科学爱好者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奋斗……可以预见,接下来人类对科学真理的探索的道路不会平坦!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我们!让我们携手为探索宇宙真理而共同努力吧!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本文所论述的观点的话,那就是---我们人类的宇宙是充满各种大小动态凝聚物的“神奇”的宇宙!
作者:掏大粪的毛毛虫 回复日期:2010-03-26 13:00:52
老婆,快和白骨精一起出来看爱因斯坦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3:03:08
科学小舟宇宙观
此篇文章主要是依据是我的《科学大统一理论》,把我们人类真实的宇宙以结论性地描述出来,大家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验证我所说的结论是否正确,或者可以直接由我的《科学大统一理论》进行推导。
(一)、宇宙万物都是由相同的微小粒子组成的,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都是宇宙相对“饱和溶液”中的“动态凝聚物”——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物质统一”;物质的组成不存在带“电荷”的“电子”实体;声、光、电、热是本质相同表现不一的物理现象——宇宙物理现象关联统一;“强相互作用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所有的力本质都是一样的——宇宙力学统一。
(二)、太阳系空间(先不要说这么大吧):1、地球空间如果以质量大于L粒子组成的物质作为参照物,地球是“物质”,空间是“真空”,“物质”和“真空”均衡相处(这个说法是现时人类主流的说法,虽然不科学,我暂时借用吧);如果以质量小于L粒子组成的物质为参照物,现在的“空间”是“物质”,地球是“空穴”,“物质”不断流向地球“空穴”;2、太阳必然有一个小于光速的临界动量粒子(命名为T粒子),相当于地球与光速粒子(L粒子)的关系一样,这个T粒子在太阳空间是分布均匀的(相对于L粒子在地球空间分布均匀一样),太阳空间速度大于这个T粒子的,太阳就对它有引力作用,小于这个速度的粒子就有排斥作用,而且随着太阳质量的增加我定义的这个“T粒子”速度是逐渐减慢的,也就是说太阳并不是对所有大小的粒子都有吸引力的;(由“宇宙第一定律推论”出来的结果,详见科学大统一理论》),相同的,所以以质量小于T粒子的粒子作为参照物----质量小于T粒子的粒子是“物质”,太阳是“空穴”,“物质”源源不断流向太阳“空穴”;
(三)、人类眼中的“光”有两种类型的:一种是“正光”,另外一种是“负光”,“负光”可以产生“引力”。解释:燃烧木材光是“正光”,太阳光是“负光”;根据人眼“感光”原理使得制造相对人类的“隐形光”成为可能;(原理详见《科学大统一理论》)
(四)、探索宇宙必须回归以人类的视角为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所有的探索都是空洞而无意义的!从某种意义来看,“地球”是“人类宇宙”的中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基础!----现代科学忽视了这点是它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五)、“万有引力”是个错误的提法,并不是所有物体都有对处在其空间的其他物体产生“引力”,这取决于空间粒子密度的分布情况。举例:宇宙中个别“天体”从内部开始解体了“万有引力”不起作用了,小的可以看地球上放飞的气球,水中漂浮的东西,甚至人类能站在地球表面上都是“万有引力”说法错误的地方。不要把“万有引力”神秘化,它跟所有类型的力本质是一样的,在地球环境下的,“万有引力”是质量小于L粒子的粒子综合产生的现象;宇宙中最基本的力就是粒子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是当两个基本粒子碰撞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它是宇宙中符合动量守恒规律的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力,正是在这种基本力的作用下,才会出现运动粒子总体有从动量密度大的运动到动量密度小的趋势,而形成各种现象不同的力。(详见《科学大统一理论》)
(六)、太阳一定有“解体”的一天,条件是:组成太阳本身粒子动量密度等于其周围空间的粒子动量密度,达到了粒子动量分布均衡,现阶段的太阳正在吸收周围的高动量粒子,有均衡的趋势,有“解体”的趋势。
(七)、“黑洞理论”很荒谬!宇宙不存在质量超级大又“黑黑”的“天体”;
(八)、“相对论”很荒谬,把光速定为宇宙极限速度,把宇宙扭曲……不过光速却是人类观察世界的“临界速度”;
(九)、宏观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大,微观的宇宙也是:“无边无际”的小,永远没有尽头!宇宙数学不应该存在“零”这个数字的,更不应该有“负数”---这是全新的宇宙数学!
(十)、所有人类认识的、不认识的物质全部都是“动态凝聚物”,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跟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组成“动态凝聚物”的还是“动态凝聚物”……细分下去永远还都是“动态凝聚物”……一个物体你可以说它是“H粒子”的“动态凝聚物”,也可以说是“S粒子”的“动态凝聚物”,也可以说是“L粒子”的“动态凝聚物”…………可以预见--《动态凝聚物力学》必将成为将来物理、数学界研究的重要科目!
(十一)、地球物体的“绝对零度”含义是这个物体内部空间的“H粒子”动量密度与地球空间的“H粒子”动量密度相等,宇宙中不同空间“绝对零度”对应的“H粒子”动量密度不会相等;(注:H粒子是能让人体感受到热的粒子,详见《科学大统一理论》)
(十二)、由哈伯太空望远镜拍下的许多珍贵的照片来看,银河系以及很多星系都是碟型的,并不是球形,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们还可以看到银河系中心是一个黑色区域,这又说明了宇宙存在什么规律呢?---根据宇宙第一定律详见(详见《科学大统一理论》)可知--银河系空间粒子存在动量密度非常不均衡的现象。但我们不能直接用地球空间的经验来判断遥远空间粒子的分布情况。黑暗的部分只能代表L粒子均衡区(人类暂时只能感应到L粒子密度的差异),如银河系是膨胀的话,就有向外的推力,那必定是中心部分综合粒子的密度大(由宇宙第一定律推论),那就证明银河系存在的均衡粒子不是L粒子,与太阳系不同,如果粒子种类和分布情况跟太阳系相同的话,中心“黑黑”代表没有“引力”也没“斥力”。因为地球是处在L粒子基本均衡的空间,可以说我们处在L粒子均衡的世界,这说相对而言的,事实上太阳的存在破坏了地球L粒子的均衡,但这里为论述方便可以忽略,所以那些质量小于L粒子、速度大于L粒子的粒子是让地球具有引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在《科学大统一理论》已论证,另光芒四射的太阳可产生“引力”的粒子环境会宽一点。)所以通过能把星系压成碟状可以推论出星系垂直碟面和碟底两面方向的空间综合粒子动量密度总体一定远高过星系中间部分和剩下的2维空间方向的的密度,从而产生两面压迫的力,但不能判断究竟是那种动量速度的粒子造成的压迫力。(如是地球空间就可以断定是速度大于L粒子的粒子)这需要以后不断地探索!才能从我们地球的“人观世界”规律过渡到其他星系去!
不能把我们地球的“人观世界”规律随便用在其他星系去!这个是宇宙天文学界朋友须注意的问题!

作者:号角远远看看 回复日期:2010-03-26 13:03:20
看到"二、所有科学研究都不能离开人类的感官视角。"的时候,实在忍不住了,确实让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 不过我要去WC了,先做个标记..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3:05:01
(十三)、为什么太阳系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都在差不多一个平面上?答案与“星系成碟状”类似,这可以很好的揭示我们太阳系空间粒子分布的特点了。要清楚--这不是偶然的,如果没太阳系空间粒子分布的基础作用是绝对不能出现这样情况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构成九大行星的大部分物质和构成太阳的物质在太阳系初形成时是一体的,属于同一团物质。这团物质在作高速自旋运动,一些物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出来,它们一般是从太阳的赤道附近被甩出来的,因为那儿的离心力最大。可以说只有太阳的赤道部分的物质才会被甩出来,构成九大行星的大部分物质就是从那儿被甩出来的。从那儿被甩出来的物质的运动面是一样的,都是沿着太阳的赤道面被甩出,因此九大行星几乎是在同一个面中运动,那就是太阳的赤道面。---这些说法是违背“宇宙第一定律”(详见《科学大统一理论》)的,是错误的解说。
由此现象我们可以看到:1、首先太阳系粒子分布是“盘状轨迹”上下方空间(即是地球南北极上方方向的空间)要比 “盘状轨迹”空间”处的密度要大,宇宙粒子有“上下压顶的力”;2、地球等行星不可能是从太阳形成后“甩出来”的

作者:yuyabng 回复日期:2010-03-26 13:05:15
虽然没有仔细看,但是要留个记号,以后仔细观看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3:08:12
(十四)、按我们太阳系的规律来说(这是太阳系规律,是否可以延伸至图片中的星系还没推敲),一般宇宙中天体或是星系,“质量大”能使之周围空间的L粒子分布出现了不均衡,“光”就代表天体质量大,越光质量就越大……质量大也代表对它周围空间物质有较大的“引力”,如下图:中间发出刺眼的光,按太阳系规律那是质量非常大的区域,中心位置是“宇宙物质”的“空穴区”,“物质”在源源不断的流向亮光的区域,而我们人类的眼睛看到的是(天体)“物质”受到了“引力”作用!也因此推断图中的星系“天体尘埃”有向中心聚合的趋势!(由“宇宙第一定律”推导,详见《科学大统一理论》)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3:09:16
( 十五)、最“疯狂”的推论---相同的空间可以存在有不同粒子级别的世界,并且这些世界可以存在不同粒子级别组成的物质、生物、甚至是智能生物的。 我们人类眼中的“L粒子”是光速的,而“L粒子 ”“眼中”的人类也是光速的,事实表明,太阳系空间的速度大于L粒子的粒子密度是比地球空间L粒子密度大的,(原因可参考《科学大统一原理》)也就是说太阳系的人类眼中的“暗物质”比“明物质”多,在“L粒子生物”眼中,地球区域就像“一束光”向他们迎面冲来…… “L粒子生物”(或者有超L粒子生物) 觉得他们才是静止的。如果我们人类可以坐上了“超光速飞船”,是否就可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可见骄傲的地球人类以为他们已经达到了科学的顶峰了,其实所知道的知识却是如此的“低等”啊!!!
想探索宇宙征服宇宙还不如先探索我们地球四周的空间吧!
(十六)、由第十五条推论我们人类要在宇宙中找“智慧生命”,还不如在我们处在的空间尝试下是否可以跟不同粒子级别世界的智能生物联系上。
作者:老猫无良 回复日期:2010-03-26 13:09:53
楼主你的马甲军团呢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3:10:39
(十七)、人类观察到宇宙远处星系传到地球的光大多数都是“空穴光”,这个不用怀疑!但在原星系空间产生粒子动量密度差的并不是L粒子,或许是超、超、超、光速粒子空穴区衰变至地球空间才变成L粒子密度差“空穴光”才给人眼捕捉到的现象!很多星系图片是另某一个粒子世界的“幻像”在人类L粒子世界的反映,我们的空间也存在这样的“暗物质”粒子世界,并且在太阳系“暗物质”含量比“明物质”含量要多,只是我们人类还无法感受到,现在我们感受到的遥远星系是某种不属于人类世界感官的粒子世界在L世界的“蜕变的幻影”,同时也可以看出人类用恒星光谱红移量测遥远恒星距离的原理很不靠谱!
(十八)、传统力学说物体处在相同的一个“惯性系统”指的是在物体所处的空间的综合粒子动量密度等于物体内部综合粒子动量密度的环境下的系统。因此空间粒子动量密度不均衡的时候再当作一个惯性系来运用牛顿定律就不适用了!这就是除了人观世界,宏观、微观世界力学牛顿力学不适用的本质原因,原因是这已经不是原来含义的“相同一个惯性系”了;如果要继续使用牛顿定律需要换算一下……
(十九)、太阳引力的大小只要计算出太阳的T粒子(是指在太阳空间分布均衡的粒子,相当于L粒子在地球的作用一样)动量密度大小就行了,这是人类科学“事半功倍”的方法,也是我《科学大统一理论》中的“宇宙第一定律”的应用。
作者:2009tya 回复日期:2010-03-26 13:12:18
历害。。。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3:13:07
(二十)、“四维空间”、“时间倒流”、“回到历史”……完全是由于不理解时间的概念导致的“低级错误”!正确宇宙观的时间应该是“有条件的空间”,不存在虚幻的时间概念,时间就是人类方便对所在空间位置判断的一个概念。
人类的时间“月、日、时”是相对太阳中心的角度(如下图),地球某地是由以地球作参照物的三维空间确定。
由图上可以看出人类的时间有以下几个特点:1、“时”是指空间某点与太阳球心的连线在“地球公转轨迹圆盘”上的投影的角度;2、“月日”是地球球心与太阳球心连线相对与人为定义的“12月份”连线的角度;3、“年”是什么?--这个大多数人都是不清楚它的含义的,甚至是根本没考虑过它的含义,搞清楚这个含义可以使现在人模糊地时间观清晰起来。
让我慢慢细说,还是举个两个人约会的例子说明,两个人可以见面的约会如下:
1、如果这样约会--“让我们在惠州市A咖啡厅见面”——这约会是完全可以见到面的——不过这个约会需要“一直”都在惠州市A咖啡厅蹲守着;——这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并可以确定的三维空间;
2、如果是这样约会--“让我们20:00点在惠州市A咖啡厅见面把”——凡是“20:00点”在“A咖啡厅”都能见到面!这样就意味着地球每自转一圈就可以在“A咖啡厅”见到一次面。大家请注意:人类的“时”其实是个角度,所以“20:00点”就意味着跟太阳的投影角度(为简便表达,下称“角度”)为300度的有条件的太阳空间,所以说“时”还是空间概念,但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角度,符合这样角度条件的太阳空间角度有365个,所以这个约会能见面还是由于确定了以地球上为参照物的三维空间--“惠州市A咖啡厅”,但加了“符合与太阳连线角度为300度的空间条件”;
3、如果这样约会--“让我们12月25日20:00点在惠州市A咖啡厅见面吧”。“A咖啡馆”是由地球为参照物的三维空间可以确定的一个点---这个现在应该很明确了,而“12月25日20:00点”就是“A咖啡馆”这个点跟“地球与太阳连线”在太阳空间的唯一一个角度,所以“12月25日20:00点在惠州市A咖啡厅”这是代表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三维空间所确定的一个点。“12月25日20:00点”的含义是一个空间的角度,本质还是空间!
以上小结:通过上面3点分析可知,人类的“时间”(月日时)是人类为了通过某点与太阳的角度来辨别太阳对人类最直接影响情况!这是由人类最原始的需求创造出的概念!人类的时间是空间的概念但不是指空间的一个点,而是指符合与太阳角度的一条线。
4、前面说的“月日”和“时”都是人类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空间角度,通过“月日时”与地球的三维空间的结合已经能进一步确定地球某点太阳系三维空间的位置。那为什么还要用到“年”这个空间定义?大家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吗?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太阳对地球的事物的影响完全一样,每圈都是“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人类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一定不会把“年”作为一个人类常用的概念,正是人类感觉到地球围绕太阳转虽然是“四季交替”、“冬暖夏凉”……规律基本类似,但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事实上是“圈圈感觉都不同!”,甚至相差甚远!——这现象几千年前的古代人类就发现了!正像我在《现代科学大统一理论》中“光的定义和本质”部分说的--人类是“没有变化就没有感觉!--这是人类探知世界的真谛!”,因为人类看到了它的变化,所以定义了“年”。并且《现代科学大统一理论》文章中也说的“由于人类长期“感觉”这样的不均匀密度,已经“麻木”了,人类还是察觉不出”一样-----现代人对“年年有相似,年年又不同”的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了!!!“春夏秋冬”是地球表现出来的季节现象,对应的是太阳在赤道、南北回归线来回摆动以及“年年有相似,年年各不同!”的现象,——难道这是理所当然的现象吗?根据《现在科学大统一理论》的思想,这绝对是“不正常的现象”必然有其本质的原因。
其实这是个有其本质原因的现象!所以虽人类就在朦胧中感知必须要有“年”这个“坐标” ,并一直使用。但后人却没有进一步去探知此现象的真理!其实“年”的概念存在的本质原因正是---“年年有相似,年年各不同”!
“月日”的概念结合地球的三维空间坐标已经把人类心目中的太阳系三维坐标清晰的画出来了,“年”是人类靠感觉得出来的某太阳系以外的某参照系模糊三维空间。(我现在还怀疑,人类春夏秋冬到底地球是不是完成了真正意义的公转一圈?)找出此三维空间对应的参照物,必定对人类科学影响深远!存在“年”这一概念对应的现象,根据“宇宙第一定律”可以推论出---我们的太阳系周围空间粒子分布不均衡---这个结论我下得是相当肯定的!(宇宙是充满多种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其中有有小于光速的,有等于光速的,大于光速的,它们在作整体杂乱无章运动--这个原因在我的《科学大统一》以作推论了,我们探索宇宙首先就必须看到这么人类所处的真实“大环境”!)
到底“年”这个三维坐标选取的参照物在哪里呢?没有人尝试过去寻找,所以我也没充足的数据进行判断或者推论,现在只根据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为11年(估计是11-13年,这个问题以后再讨论),初步猜想---太阳在一个有以12年左右变化的规律的空间“摆动”……人类的四季、天气是由这个“大空间”结合“太阳系小空间”粒子密度分布不同所决定的!(现在回头看我十年前写的《论雨的本质》虽然还需要很大的完善,但中心意思也是如此)所以在此,我也可以预见在我《现在科学大统一理论》的思想的影响下---人类气象学也会有一次重大的革命!也可以猜测到“12个月为一年、12年为一个适合人类的某时间概念A”……
由上分析我们已清晰地知道人类传统的时间概念了。
现在我来解释下让大家容易迷惑的一个问题---什么叫“同时”?必须注意:我们搞科学时刻不忘我们是人类!我们要用人类的视角来探索世界!科研不要迷失了“做人”方向……
所以研究时间问题,必须回归上面人类原始定义上来----“同时”就是指相同的“年、月、日”!---这就意味着在地球“同时”就必须有相同的经度,发生两件事的地点必须在跟太阳连线角度相同(说法省略,同上),而且跟“年”参照物A(是指太阳围绕其转动或者震荡的星系)的连线角度相同!---这是最严格的“同时”概念!---这是以“参照物A”的三维空间的“同时”!(也可以说两地“同时”的原意就是两个让人类有相同感觉的空间……)
首先大家要注意---时间是一个必须有参照物的三维空间概念!并且不是指此空间的一个点!是一个人类在此空间里有类似感受的一条直线或者平面! 人类的原始时间毫无疑问是年月日时,参照物是"参照物A"。相同时间能让人类感受到类似的光和热……而现在我们常说地球上两个不同经度的地点(比如惠州市和纽约市)同时发生某事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已经是“时间”的引伸概念了,这不是人类最原始的时间概念!
现代人科技发达了,寻求相同感受的途径多了,通讯手段打电话就是其中一种方式,所以现在的“同时”就演变为凡具有能让人类有相同或者有类似感受的某参照物三维空间的点都可以叫“同时”,是否可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同时”取决于人类是否有相同或类似的感受!
两点“同时”就是指人类在某指定的参照物三维空间里有相同或近似感受的两点。(如以通讯电话、电视就能让处于某空间两点的人类有相同的感受。)所以鉴于人类的科学水平,现在的“两点同时”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就是指以连接两点的某光速粒子(这里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形象思维,准确地说是“足够远的粒子”,数学符号为“+∝”)作为参照物的三维空间内的两个点……
小结:是否“同时”取决于人类选取的参照物和所处地点的感受(“感受”是个模糊地概念,以后可以稍微量化的)
总之,时间就是特定条件的空间,“时间”是个为人类更好的适应世界、探索世界、人为设定的概念!时间是跟自然对人类产生直接影响所对应的物理概念!时间概念的建立也是人类对自然最原始反应的物理概念!(人类的时间是与自然的“声”、“光”、“电”、热”……给人类产生的感受是分不开的!)
现在知道“同时”的含义了吧?让 那就让我们一起“同时”来支持“科学小舟”,鼓励小舟继续向科学真理进发吧!
以上思想都是建立在《现在科学大统一理论》之上。

作者:adam1111 回复日期:2010-03-26 13:13:44
恩,很有新意啊。角度很独特,希望LZ继续研究并拿出量化的东西了。----路还很远,希望我们有生之年都能鉴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作者:piaoliucao 回复日期:2010-03-26 13:16:01
看不懂,还是得赞一下,楼主你真牛,天涯强人就是多啊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3:16:28
(二十一)“质量”并不是“物质的属性”,它随选取的参照物不同会有不同的变化。详见我的《质量的本质》;
(二十二)。地球极光是如何产生的?---地球极光是极地空间L粒子分布不均匀达到了能让人感受到的现象,此现象说明了地球不同空间L粒子分布是有很大区别的。太阳系大行星基本是在同一平面运行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太阳系轴心与银河系碟状平面垂直更能说明问题!也就是说银河系受碟状平面上下空间粒子压迫的区间……
(二十三)、太阳黑子产生的原因:只要深刻理解我《科学大统一理论》里面关于光产生原因的论述,就很清楚的知道---说明太阳局部出现了L粒子密度“饱和”,与空间L粒子达到均衡了。太阳就是制造空间粒子不均衡产生“能量”的天体,如果太阳系空间粒子都均衡了,那就没有了“光”没有了热……太阳也随之解体了!与空间L粒子均衡是太阳迟早的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黑子”就是太阳的老人斑!

作者:真心如雪 回复日期:2010-03-26 13:19:11
潜水八年 今天不得不回
这是我在天涯看过的最有学问的
不得不跟帖
lz是疯子
作者:酿酒的蜂蜜 回复日期:2010-03-26 13:19:57
LZ 什么时候去钓鱼台 搞讲座,我给你赞助 提供会议时所用的 酒---蜂蜜酒!!
作者:top1013 回复日期:2010-03-26 13:21:17
别整没用的 预测一个先
作者:xuyu221 回复日期:2010-03-26 13:22:23
技术贴,不管懂不懂,顶!
作者:shang67 回复日期:2010-03-26 13:25:51
了不起啊,我根本看不懂!
作者:shang67 回复日期:2010-03-26 13:26:45
奇人!!!!!!!!!!!!
作者:意淫是无罪滴 回复日期:2010-03-26 13:27:00
楼主,你真是了不起,努力吧
作者:忧国忧民168 回复日期:2010-03-26 13:28:55
哥们,先把大学物理,四大力学学完再在研究这些吧。
记得当初我在合肥中科大四系(近代物理系)念书的时候,宿舍时不时地会来一些自认为突破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作出了永动机的兄弟。
后来我们不得不对他们说,先去把大学的物理学学完再来研究这些。赫赫。
作者:xu6399364 回复日期:2010-03-26 13:30:54
看了半天,毛都没看懂,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3:42:37
论力的本质
首先,我要从“万有引力”开始说起。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世界并没有“万有引力”,而是由于物质引起空间、时间弯曲而产生的现象。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你或许会感到惊奇,以为是遇到了科学狂人了,而对我不屑一顾:“你有什么资格对大名鼎鼎的科学界巨人的理论提出异议?”我说:“我虽不属科学界中有份量的人,但我从小对研究科学、研究事物的本质有超乎寻常的兴趣,且自认为具有极强的洞察力。”在此我希望各位科学前辈能耐心看下,看完此文必有巨大的收获!
那么怎么说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理论是错误的呢?首先要从爱因斯坦的“等效原理实验”说起,他认为“惯性定律应该适用于一切参照系”,把加速实验室等同于吸力实验室而推导出“四维空时变成了弯曲”,才有这样的结论——“物质引起时空弯曲,引起万有引力现象”。爱因斯坦的这种证明法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对爱因斯坦“等效实验室”的实验我有以下观点:
1、真正可适合任何参照系的运动规律是没有的。众所周知,比较要有相同的参照物,就拿数字1、2、3来说吧,不能由于出于实现自己的理论——“2等于3”的目的就作不同参照系的比较,如:2大于1多1,3大于2多1,2与3都比1和2分别多1,所以“2等于3”。显然“惯性定律适用于一切参照系”及由由此推导出的理论是错误的;2、爱因斯坦的“等效实验室”实验实际上并不是他所假设“惯性运动规律可适合任何参照系”原意所推出的结论,他所实验中的“三种实验室”的物体运动轨迹实际上是相对一个参照系得出的的结果,如:为什么加速实验室的作匀直线运动物体会成了弯曲,就是相当加速物体参照第一个的“惯性实验室”所观察出来的现象,所以他分析的三个他认为是三个参照系实际上是同一参照系!可以说这是爱因斯坦不了解力的本质所作的推论!
那么光为什么会在引力场中弯曲?看过我的文章后,就会清楚——这并不是由于物质使时空变弯曲了,而是万有引力当然会对产生光现象的L粒子有吸引力,故此引起光的弯曲。或许会由于巧合,致使爱因斯坦由此引说出的某些结论正确,但这个方法引说出无“万有引力”的结论是错误的!
那么“万有引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首先让我先从物质的组成开始说起吧。一百多年前,人们就从化学实验中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到了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了用α粒子轰击重金属箔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从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还可以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原子半径大约是10-10米原子核的大小是10-14米以下。现代物理学又发现,原子核还是可以继续细分下去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小小“电子”,它绕着原子核运动但并不是沿着一定的轨道进行的,却是象一片云雾似的,电子的出现地点只服从统计性规律,当年的爱因斯坦就搞不清楚,也不相信,他写信给哥本哈根学派的玻恩:……量子力学固然堂皇,可是有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还不是那真实的东西。我无论如何都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实际上,“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无轨迹性,随机性这一现象是经过科学家们无数次观察实验,已经验证了的事实,而爱因斯坦不承认这一现象,这就是他失败之处,但他的“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却是非常正确的!
为什么说“上帝不会是在掷骰子”?因为宏观的事物是由微观粒子组成,它们是同一东西,既然是同一东西,那么微观表现出来的规律,宏观世界必定适用(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即是微观粒子运动学的合成),那反过来也是正确的:宏观事物表现出来的规律同样适用于微观世界,但这个规律应考虑上微观粒子运动造成的影响(如牛顿物质受力运动定律有些到了微观世界就要作适当的修改)。
在宏观世界,物质的运动“上帝”从来就没有“掷过骰子”,不会出现没有轨迹的运动物体,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因”才有“果”,没有“前因”就没有“后果”,这是个普通真理!微观世界同样不会是“上帝在掷骰子”!因此,不会出现可作无轨迹运动的粒子实体!而“电子”现象又是确实存在的,那么究竞“电子”的本质是什么呢?
S
•••••• ••● A
出自对“上帝不会掷骰子”的深信,由花粉在水中作的杂乱无章的布朗运动成因及表现出的现象得到的启示,我敢肯定我们的整个世界——大至银河系(或更大)小至原子核(或更小)的周围都充满了在作杂乱无章高速运动的微小粒子。这些微小粒子就相当于水分子,原子核就相当于花粉。那么“电子”作为一种人类观察到的现象,它的成因又是怎样的呢?如图:空间S是一个原本充满高速运动.杂乱无章,但其分布密度基本相同的微小粒子(粒子动量总体矢量和基本为零)的空间,现把原子核A放入到空间S中,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由于原子核A的存在,对运动粒子具有阻挡作用而改变了空间S内运动粒子的分布,特别是离原子核A越近的空间改变越大,因此由于空间S内的运动粒子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动量矢量合成总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任何方向都有可能,是随机性的,所以在核A周围就明显形成了不同于整个空间S运动粒子动量矢量合成,即形成了相对空间S整体运动粒子动量矢量的空穴(动态)——这就是电子。所以,简单地说“电子”就是由于原子核的影响造成运动粒子密度近距离空间小于远距离空间,即运动粒子的空穴。
以上的内容可归结为三个观点:①宇宙中充满多种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其中有大于光速的,有等于光速的,有小于光速的,它们在作整体杂乱无章运动,整体矢量和基本为零。②不存在作为实体带负电的“电子”,它只不过是一种空穴现象,③宇宙中的粒子无限可分,但无带正负电之分的基本粒子,人类现今可观察到的最小粒子为光速粒子(命名为L粒子),它也是一种中间粒子,还可以继续细分下去。
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杂乱无章”,就象早期人类不知道空气原来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现在的人也不知道我们生活的空间原来是充满着这些有各种大小、各种速度的微观粒子。就是由于微观粒子的互相碰撞,互相组合而形成我们可见的宏观世界,或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事实!你是宁愿相信“上帝在掷骰子”的神秘学说,也不相信一个有因果关系的合情合理的解释,我就无话可说了(当然,接受新观点是要一个过程的)。
如果你基本上可接受这个观点,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产生引力的原因吧!如图:在S空间充满均匀分布的高速粒子,我们把原子核A放入,会有什么现象呢?由于原子核A的放入,使原来均匀分布的高速粒子变得不均匀,
S
0
˙MV0
● A
使其周围如点O原来各方向受力均相等的,现由于原子核A的阻挡作用点O处各粒子运动动量矢量合成 就为指向核A 的MV0,故此周围粒子都有向核A靠拢的趋势了,这就是原子核吸力的本质;同样的,核A换作是石头或太阳,大家很容易就可以分析出这种由于周围粒子作用而使其周围空间内的物质有向其靠拢的趋势,这就是万有引力!所以万有引力可定义为:由于我们的宇宙充满了在作杂乱无章的高速微观运动粒子,物体的存在(如太阳)改变了其周围空间运动粒子的动量矢量均衡,而形成其周围空间任一点的粒子动量矢量和指向物体的一种粒子运动趋势!
根据资料显示,万有引力的反应几乎是即时的,所以我才推断宇宙中基本粒子运动速度几乎是无限大的,也因此可得出“时间是绝对的,空间是无限”的结论——牛顿早年所讲的是正确的!因为时间是相对空间而言,空间是无限的,所以时间也是无限的,但对于人类来讲,使用相对于光速的时间可能较为实用,因为现在根本就无能力采有超光速通讯(或许人类已采用,但却不知道)。
我们的宇宙既然是充满了运动的粒子,那么宏观世界的物质(如石头)是不是静止的呢?其实宏观世界的物质,它们是充满宇宙微观粒子的动态凝聚物。何谓
④ ⑤
①②

⑥ ⑦
动态凝聚物?假 设某种物质原子是由3个L粒子组成,如图:组成物质的3个L粒子静止放于空间S 中,时间1这3个L粒子为①②③ 时间2

③ ④② ⑤


变成④②⑦,虽然组成的粒子变了,但人们觉得物质是没变的,这就是我所讲的动态凝聚物。组成物质的原子属动态凝聚物,那么宏观物体当然也是动态凝聚物了!因此,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是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合成!物体粒子具体如何与外界交换,后面讲到温度时自然会论述到。
那么电磁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让我讲讲电流的本质。历史上对电流是这样定义的:由于电子在导体中流动而产生电流,前面我们已分析过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带负电的“电子”,因此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电流应是导体空间内能持续保持相对周围空间L粒子(光速粒子)空穴的现象(L粒子的运动矢量是由正极指向负极)。人们现今能观察到的电流主要是由L粒子引起的部分现象,故此电流的速度为光速,如图所示:在充满动量任何某一方向密度(为方便论述简称为动量密度,动量密度实际为任何某一方向动量总和除以含有这些粒子的空间体积)均匀运动粒子的空间S内放入导体AB,再用发电机使B端周围空间处粒子动量密度(主要是L粒子)减少,使得导体AB两端粒子动量密度和不为零,在导体AB空间内产生L粒子持续空穴现象(AB周围的L粒子也不断补充这个空穴——这就是电阻存在的原因!要减小导体的电阻即是要减小周围空间粒子对空穴的补充速度,因此,从理论上说完全超导是不可能的,完全超导要求电流和温度要趋向无穷小才能实现—“温度”文章后面有分析),若矢量和绝对值足够大,能给人观察到,这就是以前我们所讲的电流现象了。
那么磁性又是什么呢?其实磁性与电流产生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电流是在导体空间内表现出的现象,磁性则表现在任何空间内(包括导体空间内),电流也属磁性现象。磁就是由于空间中(如磁铁周围空间)运动粒子动量密度分布不均衡,而使处在这个空间内的粒子有向动量密度低的方向移动趋势的现象。就拿“地球为什么有磁性?”,“天然磁石是怎样形成的?”来说吧,如图所示:地球处在空间S1内,空间S1内充满了各种速度的微观粒子,假设空间S2与地球有足够远而基本不受地球影响,一块磁石放在地球赤道位置,地球空间S1为什么有磁性?我说这有2种可能:①地球所处的外围空间S2现在就存在运动粒子动量密度南北方不均衡,存在粒子动量密度差,因此空间S1就有了磁性;②外围空间S2内现在存在的运动粒子动量密度虽然现在南北相等,但由于以前不相等引至地球现在南北极两端质量仍有差别,虽然现在外围空间S2粒子分布均匀,但地球一端质量大,一端质量小,就必然导致空间S1粒子分布不均匀而引起了磁场。
T
A
B
S2
S1
地球 N
S
磁石AB
第2个理由引起的的磁场,地球在不久将来磁性会消失,而我认为第1个理由较为可能,也符合宇宙扩张现象。磁铁AB放到了空间S1这个磁场当中,受粒子不均衡影响,引起其内部粒子的从新分布,假设A端上方空间比B端下方空间粒子动量密度大,容易想象必将会引起AB内部粒子密度如图的形象分布,即靠A端密,靠B端疏,由于磁石内部的粒子如此分布,如果是把AB放到了均匀粒子分布空间T内,则又会影响到其周围空间T的粒子分布,所以我们就觉得AB也将表现出带有磁性的现象了。实际上任何物质在磁场都会被磁化,只是保持磁性长久不同而矣!所谓磁性材料,就是这种材料处于磁场中,它内部粒子从新分布速度相对其它材料较慢的,故此将其放入磁场,这种材料宏观整体表现出受力较大,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磁性材料,当周围磁场消失,即空间粒子动量密度均衡,因为其内部粒子移动较慢,它保持原先内部粒子分布不均匀也相应比其它材料久,因此这种材料长期静止放于某一磁场如地球上,就会形成我们所说的磁性了!
电磁力和万有引力一样,也是由于宇宙中充满运动粒子,这些运动粒子动量密度不均衡产生的一种粒子运动趋势!
原子吸力、万有引力以及电磁力的成因前面已解释,其实这三种力本质都是相同的,那么我们应该给“力”以什么的定义呢?宇宙中的力就是运动粒子有从动量矢量密度(前面有说明)大的向动量矢量密度小移动的趋势,力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空间内的运动粒子存在有动量密度差。
或许你们看到现在还将信将疑,难道我们的世界真的是充满这种高速运动粒子吗?那么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说:光也是一种力!怎样解释光的以下三个特性:①两束光相向对射人们观察不到碰撞现象;②光速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即光速不变原理);③光电效应:光照在金属表面能打出“电子”。对于①②特性,我们在宏观世界中,物质运动绝对不可能出现。因此我也可相信,微观世界亦不可能存在具有这两种特性的“光子”实体。
让我先从人类的观察方法讲起吧!人类观察事物一定要有参照物,就好比速度大相对于速度小,物体多相对于物体少等……如一个人坐在密闭匀速直线前进的火车是感觉不到其前进的,原因是他找不到感觉火车前进的参照物。相同的,若充满我们身边空间的微观粒子是密度均匀的,我们亦无法察觉,甚至粒子是长期保持一个范围内的不均匀,由于人类长期“感觉”这样的不均匀密度,已经“麻木”了,人类还是察觉不出,故此只有空间粒子密度不均匀超过某一程度,人类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α 空间S
α β γ α
太阳 α 眼A 地球
而光线就是人类眼睛对L粒子(光速粒子)密度不均匀性的察觉,如图所示:空间S为太阳系空间,在不受太阳影响前,这个空间S的粒子是基本均匀分布的(实际应不均匀),现眼A在地球上观察,假设空间S外围空间(不受太阳影响)L粒子的动量密度大小为α,则α穿过太阳变成β,α穿过地球就成γ,所以如图射入眼A就为β,射出眼A就为γ。由于太阳质量非常巨大所以β远小于α,地球质量较小,可认为γ≈α,因此β远小于γ,即射入眼A与射出眼A的L粒子动量密度相差极大,眼A就能感受到这个差别,因此就感觉到太阳光芒四射了!也即使说,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就是L粒子的动量密度差。
那么应该怎样给光定个义呢?光——是由于光源体的存在而明显改变了光源体周围L粒子分布密度,给人类观察到的现象。它是L粒子的空穴区或是L粒子的正矢量密度区。例如:太阳光就是L粒子的空穴区,而燃烧物体(如木柴)发出的光则是L粒子正矢量密度区。
由于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光,所以分析它就要分两种情况来进行。第一种是“空穴光”(如太阳光),由于它的本质是与“电子”相同的——都是L粒子的空穴,因此两束这种光相遇是不可能有碰撞现象发生的,而这种光的速度我们也极易清楚,是与光源体(如太阳)的速度无关的,因为L粒子不是从光源体放出的。那么用这种光照射金属表面为什么能打出“电子”呢?那是由于在这种光源的照射下能使金属表面处L粒子动量矢量和指向光源(即所谓对L粒子的吸引),如果光线是足够强,从金属内部空间逸出的L粒子密度足够大,达到所谓的“电子能量”,就能给科学家观察到。其实用这种空穴光照射任何物体,都能引起L粒子从物体内部逸出,只是人们现在还无法观察到而矣!
所以前人总结出“光的三个特性”(前面所讲)是指空穴光(如太阳光)的特性,而正矢量密度光(如燃烧木材光)则没有这些特性。欢迎各位做实验来验证,如在太阳光下烧木材,木材发出的光不明显,甚至看不见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还有:“正电子”与“负电子”相遇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光子,1+1=1?大家如果理解我前面所说的道理,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光源会发光,而光源照射到的物体,物体表面为什么会发光呢?正L粒子矢量密度区光(燃烧木柴光),照射到物体,物体表面会发光是由于光源射出正密度L粒子矢量至使特体表面也处于正L粒子密度矢量区,故此其也发光,这较为易懂。下面就分析“空穴光”的情况,如图:太阳光照到直径1米的岩石M上,岩石M表面ACB为什么会发光呢?这是由于岩石M受到太阳“空穴光”的引力,内部的L粒子向表面ACB动态凝聚(甚至溢出),而对于眼睛O1,表面ACB范围内指向眼O1的L粒子矢量密度,小于表面ACB范围外的L粒子矢量密度有足够的量,故此眼睛O1能看到表面ACB发光,也可以另一角度讲ACB发光的原因是其组成的L粒子给太阳吸走部分,而使得向眼睛O1的L粒子密度小了。
那么眼睛O2怎么看不到ADB发光呢?(受太阳影响,ADB范围内射向眼睛O2的L粒子也必定比ADB范围外矢量密度小),这是
太阳 岩石M
A
· C D ·
O1 B O2
由于岩石M它是L粒子的动态凝聚物(前面已解释),表面ACB是直接受力,离ACB越近,L粒子就有越大的移向ACB的趋势,周围的L粒子就作动态补充,故此离ACB越远,周围(包括岩石M外空间)L粒子补充就越多,ADB范围内外射到眼睛O2的L粒子动量密度差就越小,如果足够远如表面ADB,眼睛就感觉不到了,这就是光为什么可以在物体内部传播以及能在物体表面反射的道理。
线a 空间S
FL
A
FL
物体a FL
注:由于绘图软件的局限性,矢量箭头大小画不准,其大小以外围封闭线a及标注为准。
光与万有引力同样是由于粒子运动所产生一种运动趋势,光也是一种力!只不过光是L粒子产生,万有引力是所有粒子综合产生,万有引力包括了光。(正L粒子矢量密度区光可看作负万有引力)。因此要找“反万有引力”是随处可见的,这与以前有人提出神秘的“反万有引力”是有本质的不同,可以说,我们生活中任何能使两物体距离增加的离都是“反万有引力”的作用,万有引力并不神秘!
那么万有引力的大小究竟与什么有关呢?如图把某个物体a静止放于均匀动量密度粒子空间S内,由于空间S内在此放物体a之前是粒子动量密度均匀分布的,所以可以先假设点A在均匀场中受到的力在任何一方大小都为FL,现把物体a放入,那么点A的各个方向受力情况将会如图如示,它们的矢量合成即是点A所受到引力的大小。由受力图可知引力的大小与离物体a的距离,物体a的直径,物体的质量(质量越大对运动粒子直线阻挡能力越强),还有物体a周围空间运动粒子的动量密度大小有关,并且可看出万有引力方向是垂直指向物体a中心的!现在由于我所知的数据以及数学水平的有限,故在此无法具体推导,望有关人士能给予完善!
知道了力的本质后,我们再回来分析宏观世界存在的力的现象。象火箭为什么能升空?很多人觉得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不屑于回答,他们觉得点燃了燃料,火箭就理应有动力升空,而不再作深一层分析。那我要问:为什么点燃燃料火箭就有了动力?不用到力的本质去解释这个现象,永远是解释不清楚的。而解释清楚这个“简单受力运动”将有助于我们找到宏观世界动力的根源!
大家都知道,火箭动力是与点燃燃料密切相关的,那火箭动力具体是与燃料排出的废气还是与燃烧产生的热量有关呢?
好,容我细说。前面已提过,宏观世界的所有物质都是微观粒子的动态凝聚物,一般说来,凝聚物组成粒子密度越大,其周围空间分布的粒子密度也就越大,也可以说凝聚物是处于粒子的饱和态,周围空间的粒子密度影响凝聚物的粒子密度,也就是这个原因,才形成我们的这个“花花世界”!
如果我们把凝聚物放到相对其粒子密度较小的空间,它就会逐渐动态“挥发”,影响周围空间粒子密度,那么它就形成了“力”——这就是宏观物体的动力的本质。
拿4Fe+3O2=2 Fe2O3+Q反应来说吧,组成铁物质的粒子密度比氧气物质大,故此把铁放到形成氧的空间内,铁必将改变这个空间粒子的密度,而改变空间粒子密度又反过来影响凝聚物(饱和物)粒子的生成,所以在这个空间内就生成了Fe23O3凝聚物,并放出热量。那么这个“热量”又是怎么一事物呢?这是关键!
我们知道,太阳能给人热量,燃烧的木柴能给人热量,“热”这一现象人类很早以前就有所研究。开始时提出物体有温度是由于物体内含有“热素”,到后来人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物体温度的高低与组成物体的分子或原子运动速度快慢有关,因此就认为温度是由组成物质的内部分子或原子运动所产生。
“热素”说早就被人否定,它确实是错的。但分子及原子运动说却只说对了“热量”的一部分,并不全面,且体现不出热量的本质。温度高,分子或原子的运动为什么会加剧?难道分子、原子本身就具有动力?并不是的,是因为它所处的空间与外界空间的微小粒子存在动量密度差,微小粒子碰撞到分子、原子动量加剧,使分子、原子运动速度也加大了。
实际上热量与光产生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由于空间粒子动量密度差给人们的感觉,热与光一样也具有辐射传播。一般的,强光总是伴随强热,但光与热又是有区别的,拿人类的感觉来说吧:有些物体强光而“低热”(如荧光灯),弱光而高温(如烧热但没变红的铁),有强光高温(如乙炔枪和太阳),既然光与热是同一现象为什么又会有这些差别?其实这是人类对不同动量粒子动量密度差的反应。光是人眼对光速粒子动量密度差的感觉,而热则是人体对外界所有粒子包括极小的粒子、原子、分子或更大凝聚物的运动动量密度差的感觉。故此冷的物质也可能具强光,热的物体亦可能弱光!


β


α
γ
那么,我们应怎样定义热量呢?其实物体热量是指物体内部空间及其周围所有运动粒子的综合动量密度。如图所示:现有两个完全一样大小的空间α、β,在这两个空间分别有各种速度均匀分布的运动粒子,把这两个空间分别放入空间γ内。空间α内的粒子动量密度为∑|MαVα|/单位体积=1X;空间γ内为∑|MγVγ|/单位体积=2X;β内的为∑|MβVβ|/单位体积=3X。
那么我就可讲空间α又相对空间γ就有热量X-2X=­1X,空间β相对空间γ有热量为3X-2X=1X。αβ空间对γ空间的温度影响又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一个是热源放出粒子,一个是由外部放出粒子碰撞分子或原子引起,那么我们就会觉得空间α、β对空间γ产生的温度是相同的,所以说微波炉与石化气炉加热物质有本质不同。
太阳与木柴燃烧给人的感觉是基本相同的,但这两种都有其本质的区别,一个是由于综合粒子动量密度(相对人方向的矢量)小引起,另一个是大引起。因此两物体存在温度差.热量的传递是物质粒子交换的标志,是粒子综合动量的传递。绝对零度是指物体内粒子与外界粒子综合动量的传递基本为零,即物体内空间总体动量不改变,也表现出分子原子基本静止。所以导体电阻与温度是密切相关的,电阻通电能发热道理是一样的。
图1
人 箱
知道了热的本质后,我们再来分析点燃后的火箭为什么会有动力升空?显而易见,当点燃了燃料后,燃料发生了化学反应,热量既然是粒子动量正密度差引起的(因为不是象太阳质量如此巨大的物体引起)所以当火箭尾部空间的粒子动量密度(朝火箭头方向)大于火箭头部的粒子动量密度(朝火箭尾方向),火箭就有向粒子动量密度小的一方(即火箭头)移动的趋势,所以火箭就升空了!因此火箭的动力所在就是燃烧放热。相同的,宏观物体如动物(包括人类)汽车、飞机等……要产生动力也必须对周围空间放出热量,即使得其所处空间运动粒子动量密度分布不均匀。
分析完一个较简单的动力运动,接着我们来分析下人推箱子移动这一现象,如图1,为了分析方便可画成图2,空间A代表人类的胳膊空间,它能产生热量,就象燃料放在空间A燃烧一样。每燃烧一次就放出一次热量,放出粒子空间A就膨胀一次箱子就向右移动一点,如果要继续推动箱子,那么人的胳膊不是要膨胀得很大?非也,由于生命能够循环补充,循环系统就把膨胀起来的粒子带走,补充燃料再继续下次燃烧,胳膊再膨胀,箱子再次移动,循环系统再带走……人类的体力就是由此而来,就是热量中来(可看出实际上人类的体力是间断性的),热量是由人类所吃的食物中来,食物的热量是由太阳产生而来。
图2 箱
A
总之,我们平时所讲的光、热、电、磁、分子引力、万有引力等所有力的现象都是与我们宇宙充满高速微观粒子的影响密不可分的,宇宙不存在与运动粒子无关的力,而宇宙中最基本的力就是粒子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是当两个基本粒子碰撞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它是宇宙中符合动量守恒规律的最原始也是唯一一种运动趋势现象,也可讲是最基本的力(由于粒子可无限可分,这个最基本的力也是比较复杂的),在这种基本力的作用下,才会出现运动粒子总体有从动量密度大的运动到动量密度小的趋势,而形成各种现象不同的力。这就是我文章所要阐述的最终论点!
作者:真心如雪 回复日期:2010-03-26 13:45:06
大家都跟我一个 看法
整点有用的 啥时候地震我还着急炒股捏
花儿都谢了
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能怀疑怀疑的也在理就是看不懂来讲座坐坐
作者:科学小舟 回复日期:2010-03-26 13:46:55
论质量的本质
什么叫质量?有人会不加思索就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物理学上是这样定义质量的:质量就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量。你真是多此一问”。我说:“请你们不要轻率
下这个结论,耐心看下去吧!”
既然质量就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量,那么物体含有物质的量的多少是怎样确定的呢?科学家们用的是“天平秤法”----一个物体质量的大小就是指与其在同一地方受到地球引力相等的砝码上面所标的数字,数字多大物体的质量就多大(当然,砝码上面的数字也是先选1kg作为参考值,然后再参照地球引力作用等分或成倍增长来定值的).
“天平秤法”测质量决定质量有以下特点:
1 物体质量是与物体受力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地球引力就没法用“天平秤法”测质量.
2 物体质量是与物体离某一共同参照物(如这里就是地球)的距离分不开的.“天平秤法”中何谓物体与砝码受力相等?这里体现出就是物体与砝码离地球的距离相等。注意:共同参照物是地球!
你们看到这里或许会说: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呀,谈“天平秤法”测质量对质量的理解有什么影响啊?我说世上任何事物都没任何所谓的固有属性,而人类只有通过两事物或更多事物比较,才能认识事物,没有测量.没有比较就没有质量,现在我们使用的质量是与“天平秤法”密切相关的,所以质量可用公式表示为:m=F/S ,“天平秤法”测质量中,F就为地球引力,S就为物体离地球的距离。当F一定时,物体离地球越近,质量就越大;当距离S一定时,物体受力F越大,表明其质量也就越大.我再次说明:这种质量是物体选取与地球距离和地球引力!
简单地说,质量也具有参照性和方向性!
让我给质量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吧,现空间S内有三个运动粒子分别为A.B.C,若A.B粒子相撞后刚好相对C粒子的距离保持相等(即AC=BC),则我们就说A.B粒子相对C粒子的质量相等,若AC>BC,则我们就说粒子A质量小于粒子B质量(在人们的潜意识观念中质量大就意味空间改变难,故此我这样定义)。由此定义可看出,质量的大小与选择的参
照物是密切相关的,任何两物体质量由于我们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可看作相等的,也可看作是不相等的。
你们看到这里,也许会对我的文章疑问跟深了----“怎么你的质量定义与现在动量的定义一样的?”好,容我细说。
什么叫动量?动量mv=m.s/t 而什么叫时间?时间即是距离(详见我的《论时间的本质》)所以mv=m.s1/s2,s1为物体位移,s2为时间位移,如果我们s1.s2都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那么地球上的宏观物体如:动物的行走.汽车在公路奔跑......它们相对太阳的速度是可看作基本相等的,即s1=s2. 所以mv=m。(点评:人类时间是地球与太阳的空间角度,参照物不同时间可以不同)
如果我们选择物体位移s1参照地球上某一小点,而时间s2选择相对太阳作为参照物,
则mv=m.s1/s2 ∵s1≠s2 ∴mv≠m。
由此可见,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包括动能.势能)实际是相同的东西在守恒啊!只是参照物不同而矣.动量概念的定义实际已包括了质量.能量在内,甚至1/2*mv3.mv4......也是守恒的。
总之"质量"并不是物质一成不变的固有属性,它只是人们认识世界.研究事物规律的
一个概念工具,它可以说是一个物体受力与物体距离的合成概念。什么叫力?请看我在《论力的本质》的论述,现在关键就是如何用数学公式来表述力,力表述清楚了质量的表述公式也就清楚了。
我认为只要选取的参照物是一定的,是不存在当今量子力学中所说的质量测不准原理,测不准的原因只是选取不到合适的参照物而矣!所有把事物神秘化的理论,我都是坚决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