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21:49:24
http://www.chinaccm.com2006-3-24 11:29
[关键词] 消费类MCU 市场研究 年度报告
中华商务网讯: 【报告名称】2005-2006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研究年度报告【完成日期】2006年2月【报告报价】中文印刷版8500元 / 中文电子版9800元 / 中文两种版本10000元   英文印刷版1700美元 / 英文电子版1900美元/英文两种版本2000美元报告推荐  在全球IT制造业继续向中国内地及中国本土电子产业不断壮大的双重推动下,2005年中国电子产业规模再创新高,带动MCU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随着中国IT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中国MCU市场结构也呈现出了快速升级的特点。  2005年中国电子产业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带动对高端MCU的市场需求,由此拉动MCU整体市场平均价格上扬,从而使销售额增长速度快于销量增长速度。  从消费类MCU厂商结构来看,日本及欧美MCU厂商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及技术影响力,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其余则主要为台湾半导体厂商所占据。随着台湾地区MCU厂商的逐渐壮大,欧美及日本MCU厂商优势地位逐渐缩小,欧美、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厂商呈三足鼎立之势,品牌结构日趋分散。报告亮点  本研究报告回顾了2005年中国消费电子类MCU市场发展状况及特点,对消费电子类MCU市场需求、供给关系及特点进行了深入评析,并对主力消费电子类MCU供应商市场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本报告特别指出:2005年中国传统家电、小家电以及数字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较快,拉动消费类MCU市场需求保持旺盛增长。欧美、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MCU厂商仍占据主要市场,本土MCU厂商则在低端消费类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未来几年,消费电子市场价格持续下降导致MCU整体市场价格疲软、高端MCU价格持续坚挺,低端MCU价格仍有下挫压力、本地化将是未来渠道模式发展重点、客户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多层次的技术支持及培训仍是主要需求、整机厂商开发能力不足,解决方案需求持续存在。  另外,本报告深入研究了影响未来几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透视未来几年消费类MCU市场发展格局,并结合本报告的研究成果,为业内相关厂商提供了策略建议。报告信息  研究要点:规模与结构 发展环境 市场竞争格局 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涉及厂商:Toshiba、Renesas、Philips、FreESCale、MiCRochip、ST、Sunplus(凌阳)、Atmel、Winbond、ELAN(义隆电子)报告框架  主要结论  一、2005年全球消费类MCU市场发展概述  (一) 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2、市场结构  (二) 基本特点  (三) 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要  1、美国 2、日本  3、欧洲 4、亚太(除日本)  二、2005年中国MCU总体市场发展概述  (一) 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与增长 2、市场结构  (二) 基本特点  三、2005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规模与结构  (一) 市场规模  1、总量规模 2、增长速度  3、各季度市场情况  (二) 产品市场结构  (三) 应用市场结构  (四) 品牌市场结构  四、2005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供需分析  (一) 需求分析  1、产品需求 2、价格需求  3、促销需求 4、渠道需求  (二) 供给分析  1、产品供给 2、价格供给  3、促销供给 4、渠道供给  五、2005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竞争格局与   主力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一) 竞争格局分析  1、重点产品领域竞争格局  2、主要应用领域竞争格局  (二) 主力厂商竞争力分析  六、影响2006-2010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   发展因素  (一) 有利因素  1、市场需求 2、技术发展  3、产业格局 4、应用创新  (二) 不利因素  1、市场饱和度 2、产品技术  3、市场成熟度 4、替代产品  七、2006-2010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趋势   分析  (一) 价格变化趋势 (二) 渠道发展趋势  (三) 用户需求趋势 (四) 服务发展趋势  八、2006-2010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发展   预测  (一) 市场规模预测  (二) 市场结构预测  1、产品结构  2、应用结构  九、赛迪建议  (一) 产品策略 (二) 价格策略  (三) 渠道策略 (四) 销售策略  (五) 服务策略  图1 2003~2005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规模与增长图2 2005年中国消费类MCU市场厂商结构(.00447X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