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与个性:苦练童子功 习惯成自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3:41:13
在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各种因素中,个性的重要性远胜过优秀的智力。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曾说过:“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
每个人都是自己个性的工程师,而构筑个性的最好材料,正是方方面面的习惯,或称为做事的方式和风格,才构成一个人个性的稳定性与独特性。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有时,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曾在《教育论》一书中指出:“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所以,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习惯。
幼时易形成  乐此而不疲
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孩提时必须苦练童子功,从而形成良好习惯,会在头脑中成为深刻印记:慎始则善终。
例如,小嘉上幼儿园之前,妈妈即培养她: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整理收拾自己的玩具和图书;自己叠被子、收拾小房间,自己洗袜子和手绢。第一周,妈妈给小嘉示范,并和女儿一起做;第二、三周,妈妈鼓励小嘉自己动手,并将她的活动录像给她看,妈妈说:“小嘉真能干!”坚持几个月后,小嘉上幼儿园则非常顺利,既不哭闹,也不会给老师添麻烦。随后,在上小学、中学前,妈妈和小嘉会一起商量应该做什么准备,并且提前进行各种行为习惯训练。
又如,小嘉刚上小学时总是不会握铅笔,容易把铅芯弄断,甚至急得哭起来;妈妈就耐心地给她示范,并让她先用粉笔在小黑板上练习写字,要学会不慌不忙地写字和做事的习惯;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小嘉用铅笔写字就顺畅多了,还学会了自己削铅笔。
要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的习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克服,并给予帮助。据国内外早教专家的研究,3~8岁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强,对外界充满好奇,尝试欲望强烈,做事有热情,习惯易形成。
现在有不少家长包办代替太多,致使孩子锻炼机会较少,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这样许多良好习惯就很难形成。从小懒懒散散、怕苦怕累的孩子长大后是很难承受挫折的,极易形成消沉的人格,在学业和事业上也是很难有所成就。
习惯成自然  雷打而不动
家庭和父母是儿童习惯的缔造者: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无形榜样――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习惯形成的科学规律是:一个好习惯21天可形成,90天可稳固;习惯的形成会经历三个阶段:刻意,不自然-→刻意,自然-→不经意,自然。
例如,上中学时,遇到一位很严厉的体育老师,小嘉对上体育课很害怕,越紧张动作就越不协调。爸爸知道了这个情况,就每天早上陪同小嘉跑步或是打羽毛球,爸爸还陪同小嘉多次去和体育老师聊天沟通。坚持一学期后,小嘉不仅养成坚持早锻炼的好习惯,不需要爸爸陪同,而且在体育课上也取得好成绩;上大学时,小嘉也一直参加运动队,因而有着苗条健美的身材。
如今已30岁的小嘉,是某外企的一名部门经理,颇有业绩的她,总是念念不忘父母对她说过的话:“成功很简单,只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人生似开车旅行,习惯是方向盘;潜意识似人体软件,习惯是既定编程。”
行为播种习惯,习惯播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健全而统一的人格,是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基石。美国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过:“毫无疑问,幼年时期开始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自律又自立  个性即健全
好习惯是人一生的道德资本。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种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就会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物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锁系统,这就是动力定型,简称动型。
动力定型的特点是当它已经形成后,一旦有关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链锁系统就自动地出现。所以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我们的负担而提高功效。
因各种原因,不可能每个人都会从小具有完善的良好习惯;在个性尚未成熟的青春期,往往也容易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或有某种坏习惯;一个人多多少少,总会在个性上有某些缺陷或不完美之处。但只要自己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趁早觉悟和行动,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年轻时认真反省,并努力纠正自己的坏习惯;他认为自己的坏习惯是:
1.缺乏刚毅;2.自己欺骗自己;3.有少年轻浮之风;4.不谦逊;5.脾气太躁;6.生活太放荡;7.模仿性太强;8.缺乏反省。托尔斯泰的行动就是跟着哥哥去高加索当兵,通过严酷战争的锻炼考验,他改过自新,逐步克服了许多坏习惯,从而成长为一位伟大的作家。
有人做出这样的比喻:对坏习惯这一“匪类”,要进行旷日持久的战斗:懒惰,是个死皮赖脸的惯匪;自私,是个利欲薰心的劫匪;自满,是个楚楚动人的女匪;灰心,是个草菅人命的恶匪……古人云:食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自重,是清除恶习的动力:山自重,不失其威峻;海自重,不失其雄浑;人自重,不失其尊严。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名人志士,都是经过现实生活的种种磨砺,而自觉去戒除自己的恶习,建立良好习惯,从而塑造自己形成健全的个性。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正确方法可归纳为:
坚持原则不放任,科学训练多沟通;信任尊重敢放手,良好习惯早养成。今年是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成立30周年,会有一系列相关活动。今年2月份,全国妇联与教育、卫生等七部委共同制定并印发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积极推动家庭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各位网友,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什么困惑和问题,可给我留言,共同讨论。
财商教育:现代家教不可回避的挑战
《现代快报》曾报道:“南京小学生用压岁钱炒股,家长称培养生存能力”。这一则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有争论是好事,说明对中小学生的理财教育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挑战。其实,这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了,在家教讲座和咨询中,约有40%以上是与孩子对待金钱有关的问题,也曾有数十例家长询问过:“初中生喜欢看股票方面的书,是不是太早了?”“儿子要买股票,我能答应他吗?”“女儿上六年级,她用压岁钱买了股票,还经常上网查询股票信息,这会影响学习吗?”等等。
财商,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理财的智慧,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投资规律的能力。
财商教育是对孩子知识结构完善的重要内容,它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和基本的理财技巧,这种教育最务实、最实际,它能够解决孩子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面临的关于金钱与财富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提高,孩子手中的零花钱、压岁钱也越来越多,孩子会用这些钱做什么?也往往成了父母们不时担忧的问题。一方面,中小学生在对待钱财的问题上确实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中基本不涉及这方面内容,但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下面的实例说明,家庭教育中不能没有财商教育。
实例一:以钱物换友谊。涓9岁,是一个乖巧内向、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然而,近来父母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零钱频频“失踪”,涓却不吭声,但其后父母发现了她“偷钱”的行为。经心理咨询中的耐心询问,涓才不得不承认:“买些小礼物送同学,就有人和我玩了!”
实例二:偷拿父母的钱上网吧。刚上中学的昆,每月有30元零花钱。可爷爷发现,昆近来多次从抽屉里拿父母的钱,这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父母经过调查终于肯定:昆是下学后与同学一起去了网吧玩网络游戏,虽然时间不长,却花费不少,昆前后拿了家里400多元钱。要强调的是,近年来中小学生瞒着父母去网吧的为数不少,则必然要设法“圈钱”。
实例三:花钱攀比要“面子”。5年级的女生蝶,被同学们捧为“校花”。在同学的怂恿下,蝶用上千元压岁钱买了一件名牌连衣裙。而她的父母半辈子也没有穿过200元以上的衣服,对于女儿的奢侈他们无法接受,蝶却说父母:“看你们穿的什么?多寒酸!真丢人!”
实例四:“借钱赊账”报复父母。亮的父母离异了,他被父母送到国外做“小留学生”,仍有足够的生活费;奶奶要求亮每月存些钱以备急用,但已15岁的亮阳奉阴违。亮对父母分别再婚十分不满,让他出国读书他也并不情愿,他觉得父母抛弃了自己,他没有心思读书,却以大量花钱来报复父母,不到两年,他借钱赊账达数万元,只好辍学回国。
实例五:不会花钱的“乖孩子”。琼从小就是被家人称赞的乖孩子,因为她几乎从不自己买东西,甚至上高中后也不主动要零花钱。但琼却多次被“劫钱”,因学校要缴费时总得带钱吧;事情发生在她上初二以后,她的学费和午餐费多次被校外小混混抢了,她却从不敢对父母说……因此类遭遇,16岁时琼患了精神分裂症,这是一个本可避免的悲剧。
实例六:敲诈勒索的“小老板”。一位家长反映,他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在班上被班长骗了钱还不敢说。有一种两面胶的动漫小贴画,世面上只1角钱一张,可那位小班长私下以1元一张“强卖”给同学;如不买,班长就编造各种理由向老师告状,那同学就该倒霉了。
诸如此类的实例说明,如果没有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就可能发生各种各样与金钱有关的问题,作为父母决不可掉以轻心。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缺乏财商教育,才最有可能输在起跑线上。因为需要正确“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就意味着孩子不可能生活在与金钱隔绝的环境中,而必须学习:会算计,善节俭;会消费,善理财;讲诚信,懂感恩;讲道德,抗诱惑。正如老人们常说的: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有不少父母对于孩子的财商教育还存在着各种顾虑或是错误的观念,其中主要的表现是:
①学习成绩第一,其他都不重要;②“君子言义,小人言利”,让孩子远离金钱更好;③学校教育没有的内容,与考试升学无关,学了也没用;④过分关注金钱,对孩子没有好处;⑤社会太乱,风险太大,怕孩子学坏;⑥不知怎样教育,怕有负作用;⑦理财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还是等成年以后再说吧;⑧树大自然直,进入社会也就懂了。
国内外许多成功人士的实例说明,财商教育像智商、情商教育一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家长们一方面可参考国外对孩子财商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来确定财商教育的方式方法。
例如,美国少儿理财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有一个大致的内容,可供父母们借鉴:
·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认识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的硬币。·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留着大笔钱购买重要东西时使用。
·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理财方法。
·12岁:能制订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至高中毕业: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的尝试,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由于我国的中小学校还较少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所以,父母家人应注意弥补对孩子进行这方面教育。
可将孩子的财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下面的建议供父母们参考:
一、初级阶段——管钱能力(4~8岁)
1.教孩子辨认不同价值的纸币和硬币。让孩子从购买小食品、日用品等,学会购物。
2.让孩子学记账。首先学会对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等记账,;还要他明白家庭里的开销和支出情况,能长久坚持下来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精细而有条理。
3.教孩子把零钱装进储蓄罐。当有几元,几角,或几十元时,引导孩子把零钱放进储蓄罐并养成习惯;久而久之,存款可实现他的一个心愿,则更容易帮他建立起正确的理财观念。
4.和孩子一起筹划家庭的金钱计划。例如家里要过一个重要节日,和孩子一起商量怎么安排购物,哪些东西是必须买的,哪些东西是次要的,该花多少钱,怎样购买。并让他自己设计一张预算表,从中引导他如何规范花钱的方向及适度使用钱财。
二、中级阶段——财富知识 (9~12岁)
1、让孩子了解父母挣钱的方式。如果有机会,可以带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参观一下,让他体验一下挣钱是多么的不容易。假如你是自己开小店的,应该让孩子在你的店铺里呆上几天,让他实践一下,卖出一件商品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从而让他知道,钱来之不易。
2.体验去农贸市场和超市购物。学会做一个聪明理智的消费者,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货比三家,学习相关的商品知识,会看商品说明书。也应关注网上购物。
3.尝试通过简单的方式创造财富。例如,同学伙伴之间的以物易物,互通有无。
4.引导孩子关注市场经济的运行。应了解银行、储蓄、国债、贷款、股票、基金等等是怎么回事,有什么风险。有些国家还专门发行“儿童股票”,就是帮助儿童学习财富知识的。
三、高级阶段——赚钱能力(13~18岁)
1.寒暑假期间,可以让孩子打零工。孩子通过勤工俭学劳动,能体会到挣钱的辛劳和快乐。最重要是让他知道,获得金钱的合法途径就是诚实劳动。
2.树立社会上成功人士创业和理财的榜样。帮助孩子建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观念;同时,也应让孩子了解贪官污吏、因财犯罪的种种社会现实,以防患于未然。
3.可鼓励孩子进行某些有兴趣的经济活动实践。例如,通过小额的炒股、买基金或自己投资创业等种种尝试,了解经济活动的知识技能和风险,以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要锻炼培养孩子的财商,让他具有对待金钱的健康心态。首先他确实要学会放弃,同时也要学会忍耐,要学会走出很多障碍和阴影。财商教育的根本目的,并非只是让孩子学习多赚钱,而是要懂得社会财富是如何创造的,减少他们在金钱上的虚荣心和攀比风。
为了追求“奢华生活”这个假象,人们常常沦为金钱的奴隶。财商教育则正是要解决孩子面对金钱的两大问题:恐惧与贪婪,为他们以健康的竞争心理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下面是已在《情商 家教》杂志上发表的“儿童健全个性塑造系列谈”文章之一:
父母与个性:健康家庭造  原生态最美
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也是个人的真正名片。提到如何发展孩子的智力,很多家长都乐此不疲,可说到个性教育,家长们又不知如何下手。如今,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健全而独特的个性;但个性与众不同、而又特别倔强的孩子,又会令父母感到困惑。
儿童健全个性的塑造,应是与生理的发育和成熟基本上同步的,个性的培养乃是树之根、花之心、人之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父母和家庭在其中可起什么作用呢?
父母是最好的园丁
自从20世纪中期科学家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人们对基因有了更多的了解。一对父母的结合创造新的生命,首先给予孩子健康的基因,是个性健康的基础。生理上的遗传是先天的;而在孩子出生后,父母能否科学地养育孩子,即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形成健全的个性。
例如:芬芬和芳芳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爸爸总是对芬芬说:“你是姐姐,要好好照顾妹妹,给妹妹做出好榜样呀!”妈妈则常对芳芳说:“你要听姐姐的话,别调皮捣蛋,你表现好就奖励你!”虽然姐妹俩出生时只差几分钟,可芬芬确实是个大姐姐的样儿,她的个性很像身为军人的父亲,她喜欢指挥和管教妹妹,又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帮助妹妹检查作业和整理书包,还把两人第二天穿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床头。而芳芳的个性更像做医生的妈妈,她活泼又温柔,乖巧听话,可又有点儿顽皮可爱的蔫淘气,她很喜欢出个脑筋急转弯的怪问题考考姐姐,当姐姐答错时,她就得意万分地做出鬼脸。
心理学中著名的“双生子实验”,也充分证明,双胞胎虽然在遗传基因上相同,但由于后天父母教养上的差异,也会塑造孩子不同的个性。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给予孩子的种种教导,或有意无意的积极心理暗示,都在为孩子的心田播撒阳光和雨露,也在添加精神与文化的“营养素”。所以,与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如说父母是辛勤的园丁;父母也是孩子个性的第一位雕刻大师,在家庭中,是父母雕塑着孩子个性的雏形。
幸福家园塑造健全个性
有些家庭环境很相似的孩子,个性却截然不同。例如,大风和大雨是亲兄弟都已年过不惑,均是著名民营企业家,他们各有一个儿子。而这对叔伯兄弟都上了大学,就叫他们小风、小雨吧,只差两岁,走在外面很像亲哥俩,可一接触才发现,两个孩子个性迥异。
小风从小跟着爸妈“南征北战”,跑遍大江南北20多个省市,直到父亲的企业稳定了,小风才在某市上高中,并考上自己向往的经贸大学。小风见多识广,学习特别勤奋,虽然从小多地转学,但他从未因此落下功课,而能很快适应不同学校的环境。因他特别会讲故事,常把自己在各地的见闻讲给同学听;他具备与同学快速交友的能力,这是他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公关策略”,小风还多次向父母描述着他未来要办跨国贸易公司的美好憧憬。
小雨的父母也有非常丰富的创业经历,甚至曾到国外创办企业和从事贸易,但小雨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一年才见父母几天。老人对小雨要求很严格,又生怕孩子会因父母不在身边而感孤单,就安排叔伯、姑姑的儿女常和小雨一起学习和游戏。但因为他在同辈中年龄最小,哥姐都对他谦让而倍加关照。小雨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较内向,他在大学学的是美术设计,以后很想当画家;他喜欢将自己的想法画进作品、写进博客,而在同学、同辈面前却较少开口,同学给他一个绰号为“英台”,说他像大姑娘那么腼腆。
小风和小雨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个性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不同。个性只显示个体的独特性特征,幸福的家园都可以塑造孩子健全的个性,关键是其个性对社会与人群的良好适应,其心理行为要符合当今社会公民的道德准则即可。
最美个性原生态
为什么要提出“最美个性原生态”的观念?这是因为,生理上健康的孩子本来有其纯真美好的天性,父母的责任就是呵护与珍爱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好奇心强烈,合群、合作,爱自然、亲山水,兴趣爱好广泛……
如今,有些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个性方面的问题,或形成所谓病态个性,甚至造成违法犯罪的个性,不仅因父母和家庭的养育方式和教育上有缺陷,也必然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儿童个性塑造方面存在的问题,来自家庭的原因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父母本身个性不够健康,养育方式不够科学;
②过度封闭,过度呵护,隔绝群体,依赖圈养;
③过度溺爱,过度迁就,放任自流,失范失教;
④过度教育,过度干预,拔苗助长,期望过高;
⑤成绩第一,忽视心理,精神幼稚,心智迟滞。
⑥以孩子为中心或忽视孩子,两极端易造成孩子个性缺陷。
人的个性主要是指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生活实践,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个性包括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其中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人的个性的所谓健全包括四个特点即:独立性、独特性、创造性和完整性。
个性中除了气质,即神经类型的特点有父母遗传的先天成份,个性的核心部分却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人的性格、兴趣、能力等都有社会的评价标准,会有优劣、强弱、高低之分。
古人说得好“一叶落而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若父母能够顺应孩子的天性和身心发育特点,保护孩子原生态的秀外慧中之美,培养孩子具有健全的个性并非难事。
下列建议可帮助家长有效引导孩子培养健全的个性:
1.习惯:10岁以下是培养孩子各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可为健全个性奠定基石。
2.意志:培养自觉、果断、坚韧、自制的良好意志品质,可保障个性的质量。
3.情绪:经常保持活泼、开朗、乐观的积极情绪,可令个性焕发明亮的色彩。
4.自信:启发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则必然个性坚强。
5.合群:善于交往融入同龄人群体,可促进儿童社会化,并保证个性的亲和力。
6.独立:有自主性的孩子可管理好自己,长于自省,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7.理智:勤于思考而勇于自问的孩子会知错即改,理智感是个性的警钟。
8.希望:永远对未来抱有美好希望,是健全个性的标志。
父母个性健康,监护到位,并善于科学引导孩子,是促进孩子塑造健全个性的基本条件。即使面对个性倔强的孩子,父母不会再感到挫折和沮丧,爱心和管教的平衡,是制胜法宝。
父母的身教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身教重于言教”,这个道理父母们都比较熟悉,但是施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在家教咨询中父母们提出了许多困惑,例如:父母工作劳累、家务繁忙、节衣缩食,为孩子付出许多,为什么孩子并不理解和感激父母?又如:父母事业很有成就,孩子对父母却并不钦佩,其中原因又是什么?还有:家庭物质生活很好,可是,孩子还是经常挑剔,对父母不满意,等等。
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而经过与父母和孩子的深入交谈,常会发现父母的教育作用甚微的原因。具体来说有五种常见原因:
一是父母居高临下的态度,自我标榜的、十全十美的“救世主”角色,使孩子难以接受;
二是父母的“强者”形象像一座“大山”,构成对孩子的过大的压力,使他感到望尘莫及;
三是两代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自固守自己的“领地”,孩子又如何理解父母呢?
四是一旦身教不起作用,父母又退而求其次,仍旧是说教、强制命令或打骂,就丧失了长辈权威;
五是父母往往承认自己“不行”,放弃进取,而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又令孩子如何信服呢?
其实,父母的身教并不神秘,是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以,有些成功的家教经验,如以下几点可供父母们参考:
1.我行,你也行,与孩子共同参与。一位年近五旬的母亲,为了让自己19岁的女儿体味坚强、体会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不但实践了自己冬泳的诺言,还带着女儿攀登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从玉珠峰回来,女儿一直非常感谢妈妈给了她这样的机会,去真实地触摸了父母的身教,很形象地理解了父母教育孩子的良苦用心,她对父母心悦诚服。
2.你行,我也行,放下架子向孩子学习请教。一对中年父母向上高中的儿子学习如何操作电脑,并请孩子帮助自己多次完成重要科研论文的写作与打印;这样,不仅“医治”了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和聊天的“心理病”,而且把儿子培养成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
3.我愁,你帮助,同甘共苦克服困难。一位母亲下岗后重新创业,开办了一家小吃店,全家商量想办法筹集资金;14岁的女儿拿出了自己积攒的压岁钱,而且利用双休日帮助妈妈干活,她懂得了母亲创业的艰辛,学习也更加努力了。
4.你难,我理解,同舟共济锻炼意志。高中生小A参加校运动会小腿不幸受伤,父母轮流接送他去治疗和上学;当小A情绪不佳又发烧时,父亲甚至替他去向老师同学请教新课程、借课堂笔记。小A深受感动,不仅没有因为受伤耽误课程,而且期末考试还名列前茅,从此亲子关系更融洽。
总之,空洞的说教是难以令孩子心服口服的,父母的身教才是孩子成长的阶梯,既非只是为孩子学习好,也不是故意做给孩子看,而是两代人共同学习和进取,全家共同进步和发展,父母自信,孩子信服开心。
心理学中认为: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是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常把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为。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人格培养的核心和支柱,也是家教之本。
 
意志与尊严同行:人格培养是家教之本
许多家长感到很困惑的是:我的孩子能说会道,什么都懂,可是答应做到的事情总是做不到,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打折扣,真的让人很失望,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孩子的意志品质问题。有些家长认为,恐怕到上中学后才可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年龄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怎么培养他的意志力呢?其实,这里是有认识误区的。
意志,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理品质;动物是靠本能来生存的,而具有发达大脑的人类产生了“自我意识”,就成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而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所以,再小的孩子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可培养其意志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早就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形成“金的人格,铁的纪律”。――这就是指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是影响其日后成功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也要从小奠基。一个意志品质良好的人,能够树立起自信心和宝贵的诚信形象,因而可切实在社会上成为受欢迎的人,不断走向成功,而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与持久魅力。
意志薄弱难成器
笔者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因意志力不强导致中小学生学业不良,学习状态欠佳的个案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可见,意志力薄弱已成为当前不少孩子的一个心理障碍。
家长尤其不能忽视幼儿阶段的意志培养问题,如果从小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是不可能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的。
下面的实例发人深思――
个案一:餐桌规则被破坏。一日三餐是培养孩子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
夏天的早晨,一位年轻母亲竟然在居民健身的场所给一个约三岁的小男孩喂饭;妈妈将孩子“逼到”儿童滑梯的下方,那孩子不停地乱动,有时还头朝下、脚朝上地躺在滑梯上,妈妈仍不停地将稀饭和糕点塞进他的嘴里。
“狗狗,给它吃点儿!”男孩看见人家遛狗经过,非让妈妈给狗吃点儿……与这男孩一起喂饭的还有其他几位妈妈和小孩,这样的“妈妈聚会”实在令人担忧,她们的孩子为什么不在家里吃饭?妈妈们的回答千奇百怪:
“在家里吃饭,也得满屋子追着喂他,还不如这里凉快!”
“有别的孩子一起吃,还能多吃一点儿,如今一个孩子真难养啊!”
“他非要出来看狗狗,不然就不吃饭,都是让他奶奶给惯出来的坏毛病!”……
没有适宜的环境和严格的规矩还谈得上意志培养吗?
个案二:游戏规则不遵守。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规则,并学会规范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每天晚上玩具要放回橱柜里;有小朋友来家里,一定要拿出玩具和他一起玩;在游戏中对小伙伴要谦让,不能骂人和打人――这是爷、奶奶给孙辈制定的规则。小娟和小峰同龄,都是4岁,可是表现完全不一样:小娟遵守爷爷奶奶制定的规则,习惯良好,不令老人操心。
而小峰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乱扔玩具,与小娟抢夺玩具,甚至经常无缘无故地骂人打人等等。小峰的妈妈却说:“小孩打架是闹着玩,别当真!男孩太听话不行,会受欺负的!”
个案三:胆小逃避成理由。教幼儿克服困难是家长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做准备的。可如今,由于幼儿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许多孩子并未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甚至对他们以后的学校生活造成各种障碍。
阿苓是个胆小的女孩,由于家庭生活优越,她从小又比较体弱多病,就被家人格外特殊照顾。3岁以后,父母也多次送她去过幼儿园。阿苓因为在家里都是用自己的专用小马桶,竟然害怕幼儿园的长方形茅坑,她怕会掉下去,一上厕所就大声哭起来,并尿在裤子里,老师多次帮她也不见效;就因为这个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原因,使她又“缩回”家里。而因同样原因,阿苓该上小学了,也害怕学校的厕所,这可怎么办呢?父母只好求助于心理咨询。
个案四:我行我素奈我何。拒绝社会规则,而成“问题儿童”,是自毁前程的危险选择。
小通是个“特殊学生”:在学前班上学时,以及上小学一年级后,都拒绝写作业。为什么呢?他自己说:“我会写,为什么还要写?”原来,妈妈教小通从两岁就开始学认字,3岁开始学写字,那时还很有兴趣;但从5岁以后,小通就“不听话”了,有时哄着写几个字,然后就不干了,就这样,在上小学后成了个“不写作业”的“特殊分子”,学校领导说:“我们没法交这样的特殊学生,希望转学!”
以上实例,也许会被人们认为是幼儿成长中的“小事”,是否孩子长大点儿,懂事后就好了――人们总是抱着天真的幻想。然而,就像一棵小树没有深深地扎下根,你能够指望它自己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吗?儿童时期是人格塑造的一个关键时期。由于部分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呵护和溺爱,造成不少孩子情绪多变、不稳定,坚持性较差,做事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容易虎头蛇尾,对待学习、工作朝三暮四,随波逐流;再加上自身对客观事物是非分辨能力有限,自制力差,常常经不起不良诱惑,做事容易半途而废。
这样就使一部分孩子因在行动中无法控制自己,而使预定目标得不到实现,从而使他们感到失望、悲观、心理受到挫伤。所以,无论是从德育教育、造就人才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健康角度,我们都应加强对不同年龄孩子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是人格模型
很多父母想了解如何培养幼儿的意志力,这就应该了解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发育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0~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爆发期”,也是人的一生中唯一有机会“建构自我”的时期,所以,对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样的民间说法,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人们都知道,当儿童进入7岁以后(现在大多数孩子6岁上学),就很少能够像6岁以前那样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他们要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这个社会赋予他们的东西,自然的属性越来越少了。因此,入学后所受到的某些训练往往主要是知识和技能,而非意志力。意志力过程的发展基本还是在头6年形成的。
那么在头六年,孩子的意志力是如何发展和形成的呢?这就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意志力起源于专注:在成人的世界里,人的所谓的“意志力”似乎是可以被强化训练出来的。这就使许多父母误认为,儿童的意志力也是透过某些活动来驯化的。实际在儿童,意志力的形成是一种天赋的本能,一种成长的自然过程和法则。必须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能力,如果没有专心做事的体验,意志又从何谈起呢?
例如,要求幼儿自觉维持“持枪姿势”的心理学实验表明:三岁幼儿能保持的平均时间只有18秒,五岁幼儿能控制的平均时间为5分12秒,到了六岁能保持的平均时间则为12分。这说明幼儿行动的目的性及坚持性还是比较差的,但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有目的行为的持续时间可延长,这就是专注能力的增长。
美国的游泳神童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8枚金牌,创造了一个奇迹。然而菲尔普斯幼时曾是一个非常“多动”的孩子,但他在母亲的引导下,从幼儿期就专注于游泳。他从12 岁开始跟随以严格著称的鲍曼教练训练,每周7 天的水中训练至少要游50英里,这种训练需要真正的专注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因而,应培养孩子从小能够动静结合,形成良好的“人格模型”:“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样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出息。
2.意志力来源于兴趣:如果看到一个孩子从高处往下跳跃,这是有智力目的的,他不仅仅在探索空间,同时由于高度所造成的难度,而带来了心理承受度和空间承受度,这个过程正是他挑战自我和和超越自我的机会。6岁以前,探索某些事物的兴趣,可成为意志力的基础和模型。例如,男孩阿瑞从4岁起就模仿父亲使用工具,制作他喜欢的小玩意儿,一个粗糙的陀螺或是小铁环,就可以让他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他因此坚持不懈,喜欢动手操作,初中时学会自己组装电脑;以后进入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他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并创建了自己的软件公司。而他的成功,起源于他幼年的兴趣。
如果想要毁掉孩子的意志,那就破坏他的兴趣。如果想要建构孩子的意志,那就尊重他的兴趣,让他在每天中拥有无数次实践自己兴趣的机会。但在一些家庭中,成人都想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意志,孩子的意志就被“闲置”起来,时间一久,一个人就被“复制”出来。实际意志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形成的过程,一个牺牲了自己兴趣的“听话孩子”,成了成人意志的被动接受者,而他自己也就成为没有自我意志的“木偶”了。
3.意志力来源于选择:实际上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过程中需要做无数次的选择,也需要无数次地下定决心执行他的决定。这个过程对于儿童来说尤其重要。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环境必须是自由的。儿童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意志、情感,这样的自由就给了儿童下决心、做决定和实施他们意志的条件。
实际上当一个孩子每天执行自己的决定时,都体现在儿童的生活细节和某些不经意的地方:儿童需要决定此刻是选择这样或那样的玩具;是选择在室内还是室外;选择是否跟另外的小朋友合作或者不合作;选择游戏多长时间;选择解决这个问题的计策和办法,以及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选择同谁相处和相处的方式……所有的这些选择,在儿童的每一次实践中,都成为儿童意志力形成的机会。许多家长常说:“我这孩子太自信,太有主见了。”这种“自信、主见”往往就是孩子意志力的表现,就看家长是否能够因势利导了。
而现在,许多孩子“自我选择”的机会被成人剥夺了,他们的一切不是自己的选择,是父母家人的选择。而当孩子今后真正有机会和需要自己选择时,他们变得非常迷茫和无助,因而常常做出错误的、违反社会规则或是危害他人的选择,这就是意志薄弱的原因。
意志品质靠培养
优良的意志品质,不仅造就自信心、诚信等健康人格的构架,而且是维护人格尊严的基础。良好的意志的品质应该具有下列特征:
1. 意志的自觉性  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2. 意志的果断性  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
3. 意志的坚韧性  是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
4. 意志的自制性  是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叫自制力。
为了增强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和坚持性,使幼儿能在适当的困难与障碍的环境中锻炼其意志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童年起就要学会支配自己,命令自己,掌握自己,要迫使自己去做该做的事情。”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3~5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培养意志力的第一个重要契机。鉴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应遵循下列科学原则:
1.平等的原则。家长应蹲下来同幼儿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小孩子的事情或问题认真又亲切的态度。
2.耐心的原则。家长应轻声细语地耐心说明要求和行动方式,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更用不着大声呵斥。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促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受到尊重的人,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也能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或缺点;它也为孩子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听而不闻或产生逆反心理。
3.坚持的原则。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该前后一致、全家一致,避免任何的放纵、溺爱、言行不一或出尔反尔;一方面以身作则、是非明确;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耐受挫折和做事善始善终的能力。
4.求实的原则。认真观察孩子的现状,正视现实,避免刻板和违反孩子年龄特点的做法。例如,日本幼儿在冬天进行“裸身锻炼”以增强意志力,而这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孩子。但家长又应知道,幼儿一般比成人新陈代谢旺盛、怕热,所以,秋冬季节小孩子应该适当少穿衣服,多运动,不要穿太多,“捂”坏了孩子。
培养幼儿意志力,家长可参照下列方法――
1、目标强化法  家长应该指导和帮助孩子制定短期和长远的目标,目标应该具体,使孩子理解、愿意去做,有努力方向。太难或太易达到的目标都不能使孩子的意志得到锻炼。目标如果是合理的,那就应当要求孩子坚决执行,直到实现为止,不可迁就,更不能半途而废。
2、独立活动法  游戏和劳动,是培养孩子意志品质的好方法。心理实验学证明,要求幼儿站着不动,如果仅为保持一定姿势,幼儿就不易控制自己;如果在游戏中担任一个角色,比如学习士兵站岗,则能保持较长的时间。家长可以在家庭的简单性劳动中,有意识地让他充当一种角色,比如让孩子学会扫地、倒垃圾,可以让他充当“环保小志愿者”的角色,孩子意识到自身责任,就会产生很大的意志力量。应尽可能让幼儿独立活动,如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完成作业等。幼儿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要克服外部困难和内部障碍,他正是在克服这些困难过程中,增强独立意识和能力,使意志得到锻炼。倘若孩子不能完成这些活动,也不必急忙去帮助,而就该“先等一会儿”,让他自己克服困难去解决。
3、克服困难法 坚强的意志是磨练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人的意志力。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一点儿小障碍”,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的机会,使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有点小小的坡度。倘若把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全部清扫干净,他现在可能平平安安,日后他就会逐步失去走坎坷道路的能力。
4、自我控制法 幼儿的意志品质是在成人严格要求下养成的,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自我控制的结果。家长应经常启发孩子加强自我控制。自我鼓励,自我禁止,自我命令以及自我暗示等,都有是意志锻炼的好形式。比如,当孩子感到很难开始行动时,可让他自己“倒计时”,数几个数,或自己给自己下命令:“大胆些!”“不要怕!”“再坚持一下!”等。
5、激励赞扬法 鼓励可以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对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家长要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许。当孩子完不成计划时,家长可用“激将法”;也要进行具体分析,切不可说:“我就知道你完不成任务”,“我早就说你没长性”等丧气话。否则,只能使孩子一次次增加挫折感,而最终失去自信心。
最后,要提请父母注意的是,人的意志品质与性格特征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意志力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性格内向的幼儿应加强果断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培养他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的品质;对外向型的幼儿则应加强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忍耐、沉着、克制的品质。
在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的讨论,温家宝总理阐述了“什么是素质”。温总理说:从大的方面讲,我们很好定义,
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素质。但素质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启发式教育,通过学思知行的统一,让孩子们的智慧
和能力得到自由的释放和全面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父母是否能够领会素质教育的真谛,并且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呢?
现代父母的悟性、谦恭与沟通

新时代人才至少要具备四种能力:生存、求知、合作、创造。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体现,是取决于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优良的心理素质来实现的。这些心理素质可以概括为:独立性、合群性、创新性、开拓性。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既是为人父母者对自身的要求,当然这也是培养后代的依据。离开这些依据将会与时代背道而驰,就会走入误区,自己难成功,子女难成人。
                   一、为人父母者需要“时代悟性”
时代在前进,似乎我们天天在与时代同行;其实,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比较,看一看哪些知识和观念能和自己头脑里原有的东西相吻合,不吻合的,时常是按照固有的思维定式下意识地就“拒之门外”了。无怪乎有人即使长时间淹没在新信息的海洋中,依然“坚守阵地”。
这些人似乎没有意识和认识到自己的知识与经历的两重性--即它们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又是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天然屏障。知识是观念的载体,旧知识与以旧知识为原型形成的观念是不会轻易退出自己头脑的历史舞台的。、
 “悟”,领悟,就是接受和思考。“五口”表示眼耳鼻舌身五个感官时时都在开放状态,无框框地、无选择地接受信息;竖心旁表示头脑随时都在思考这些蜂拥而来的信息,要对比、分析、判断、演绎、概括、……。
因为不是在用头脑里固有的标准来限制“负性信息”的闯入,所以思考起来就没那么多的清规戒律,不仅会有所学,而且会有所“悟”,于是头脑里就会迸发出“火花”,就会出彩,就会有新的创造,这就是醒悟、顿悟、彻悟的真正含义。我们叫这种悟性的思考叫“零点思维”,在新时代的信息海洋里,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不致被淹没,而达到光辉的彼岸。

比如,我们总是说:“这个孩子很乖,那个孩子不听话。”这无疑就是在给孩子设定以自己(主要是父母)为行为标准的“框框”。并让孩子以这个框框去对待外界的信息和思考。如此这般,孩子还有什么个性和创造精神呢!这就是缺乏“和孩子一道成长”观念的悲哀。
                   二、为人父母者需要虚怀若谷

我们很赞成多听听孩子讲话,而且要和孩子贴近一些,最好还要学样孩子的语气、语调、语汇,这都是好主意。但有些人却是在摆样子,甚至还会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功利主义的成份掺杂其中,竟在“听”的形式上大加“包装”。
这种对“听”的曲解,往往加入了家长的某些一厢情愿;孩子是很机灵的,他们的直觉能力很强,这种虚伪的包装只会失去孩子对父母、师长的信任,同时也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所以我们一定要警觉,在听时倾心去听。所以在和孩子的谈话的时候,不仅要“身近”、“音近”,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心近”,要“用心”来说话,而不要摆样子,不要耍嘴皮子,不要做给别人看,要和孩子的心一道起伏。向孩子学习,向新一代学习。
                   三、为人父母者需要“沟通无障”
关注孩子所关心的,理解孩子的理想和追求,对孩子所说的一切都要感兴趣--诸如此类,说来容易做来困难。
父母随机变换角色是沟通的需要,也是一种对为人父母者全面素质的要求。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令我们破除“孩子是个人的财产”的观念是很不容易的。认识到自己的孩子是属于社会的,作父母的培养自己的子女是在尽社会责任,那就更难了。
但这却是与孩子真正平等相处的基础,自然也是以敬重独立人格为前提的沟通的出发点,这样才使孩子被理解和有尊严,也是真正意义的心理沟通的归宿。作父母也和孩子一样,需要永远做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学生,这样,才能够保持与孩子平等的姿态和心情。 中小学生和家长有尊严吗?
正值两会期间,教育,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本人希望两会代表也应该关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如何使学生和家长更有尊严!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本届政府对政府工作的终极意义作出庄重承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和谐。
显然,这也同样适用于教育。
那么,如今中小学教育能够使学生和家长更有尊严吗?网络时代的教育本应该令学生更自主、更独立、更有尊严,但近日与一些亲朋好友偶尔聊天,竟然了解到近期中小学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将这些问题归纳一下,不禁产生一个大大的疑问:中小学生和家长有尊严吗?
虽然,可能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同样的问题,但下列现象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1.教师的权限究竟有多大?教师可以随时“命令”家长听训吗?
学生出一点问题,老师便要“请家长”到学校听训;无论工作多么忙,工作多么离不开,也要随叫随到……
那么,家长耽误了工作、请假扣除了奖金、甚至给工作带来损失,谁负责?
教师和家长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家长必须听从教师的“命令”吗?
更严重的是,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动辄随便上纲上线:思想品德问题,早恋问题,学习不用功,智商有问题……教师还可以剥夺学生受教育的合法权益:学生违反纪律要停课在家反省;在教室外罚站不许上课、不许考试;给学生处分,勒令转学等等,很常见。
2.学生为什么负担过重?教学任务为什么“超前”?
寒暑假期间,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将下学期要学的新教科书要自学一遍,甚至要求会背诵。
这必然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假期又如何休息?开学后学生还会有学习兴趣吗?
3.教师将许多备课与教学任务转嫁到家长身上,这合理吗?
更过分的是,有的教师要求中小学生家长要按照教师的要求为学生查阅网络上的资料,并要打印装订成册……
这不仅大大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而且更令家长不解:老师应该备课的内容都让家长做了,还要你教师做什么?如果家里没有电脑、不能上网怎么办?家长不会上网怎么办?――有的老师还威胁说:这些任务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叫你家孩子蹲班!
另外,还有家长反映,为了帮助孩子查阅资料,家长不得不再买一份孩子的教材;还有许多教科书之外的所谓作业册、教师参考书等等,都要求每个学生要买,这不仅给家长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义务教育的意义到哪里去了?)而且更不符合低碳和环保的理念。
4.学生每天学习多长时间?教师应负什么责任?
我国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六小时,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大学不超过十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而“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小组,跟踪调查了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1995个家庭,发现三地在校中小学生每天平均用于学习的时间为12小时,其中,北京的学生学习的时间最长,为12.7小时。那么,各科教师给学生留作业时是否测算过:一名学生每天完成所有的作业,共需要多少时间?学生学习时间过长,教师应该如何负责?
5.家长有反映意见的正常渠道吗?家长为什么“怕”老师?
有不少家长反映,自己在孩子学校的网站上发表意见,却常常被学校删掉;在家长会上,都是老师在讲学生的学习问题,家长也没有机会说话。家长对学校和教师有意见时,又有什么正常渠道可以发言呢?更不可思议的是,许多家长是非常“怕”老师的,包括在社会上很有地位和权力的人们也不例外:不能说老师不好,否则孩子要被打击报复、要倒霉!
6.教师惩罚学生造成不良后果怎么办?
在心理咨询中,经常发现有学生因老师的惩罚而诱发生理或心理疾病,而这样的责任如何判定?教师负有怎样的责任?至今仍然缺乏相关的法规与措施细则。而教师的绩效又如何评定?是否也应该包括学生和家长的评价?
7.网络时代应该如何教学?
应该对比一下,中国孩子在长时间进行书本学习时、在应对题海战术时,其他国家的同龄孩子在做什么?在提倡进行“体验式学习”和“无纸化学习”的网络时代,中国孩子还要做书本的奴隶吗?还要做“百分加绵羊”的读书机器吗?
广大教师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更需要认真的思考和实践:网络时代应该如何教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8.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改革有发言权吗?
孩子每天在成长,每一个家庭和孩子的未来与教育息息相关,孩子不能等待!
希望让学生和家长有一个发言的平台和机会,教育改革如果没有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
中国的教育应该争取年年有一点点小的进步,而不是变本加厉地推崇应试教育!
中国的教育欠账太多,又是习惯于“一言堂”的,关系家家户户的教育,应该让全民有说话的权益和机会!
科学健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和家长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和谐!
话说“恨铁不成钢”弊病多多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又是极具个性化特点的因材施教。可是,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口头禅是“恨铁不成钢”。其根源是企图“立竿见影”,恨不得孩子在一个早上就变成天才,但其后果只是造就高分低能的“绵羊”。
钢和铁各有各的用途,只要有铁的本质,又处理加工得法,都可以变成好钢。但父母们不能急于求成,人与人是有个体差异的,成材之路可多种多样,只要孩子有良好的素质,未来都可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孩子不是罪犯,父母不是法官;可是在家庭中,却经常会“上演”各种“私设公堂”的悲剧。这些“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们,是否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呢?
在家教心理咨询中,许多家长经常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罗列“罪状”,但并未认真分析孩子为何有些表现不尽人意。
五年级的小同是有名的“闹将”,班上1/3以上的同学都被他打过,为此,老师三天两头请家长。小同的父亲或母亲一从老师那儿回来,“家庭审判”便“开庭”了:你怎么又打人?你为啥把人家的铅笔给踩折了?看你那相儿,长这么高了什么也不懂!什么时候改?学习这么差怎么办?你说,下次考多少分?……小同噘着嘴一言不发,他爸爸气得把他绑在椅子上,大声数着数儿打他,等待小同求饶。可是小同咬紧牙关不吭声,往往是妈妈躲出去了,爷爷或奶奶来替小同求饶。父母规定小同下学后必须马上做功课,不能出去玩,可小同经常下学后在外面玩;常是一玩就忘了时间,还不时打架或闯点祸。
父母出于无可奈何,才带小同来进行心理咨询。小同对心理医生说:“我恨父母,他们天天‘审’我,其实有时是老师冤枉我,父母从不听我解释,不讲理!我就不听他们的话,什么时候他们不打不骂了,我就改!”
当前有些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家教方式,引起诸多弊病,主要表现在:
1)缺乏尊重与沟通的意识,引起家庭暴力。有的家长不能做到“有话好好说”,缺乏与孩子善意的沟通、对话和商量;以打骂作为惩罚孩子的主要手段,有的孩子也以暴力报复父母。
2)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有些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自己,孩子非常缺乏待人处事的能力,在心理行为上存在许多问题。
3)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比比皆是。在不少家庭中仍存在着强制孩子按成人意志参加课外培训、增加额外作业;干涉交往和课外活动,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等也很常见。
4)孩子的人格得不到应有尊重,影响其独立性发展。对于与孩子有关的事,有些父母习惯于包办代替,主观地做决定;剥夺了孩子自己思考、做决定的机会,影响其独立性的发展。
事实证明,“家庭审判”不利孩子成长,家长的“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就像打铁炼钢不会掌握火候,常常把“热处理”与“冷处理”弄颠倒了;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这就可能引发孩子的反感、说谎和反抗情绪,甚至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
尤其对待进入青春期阶段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或中学生,更不能总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虎视眈眈的敌视态度,那样很容易造就一个“逆子”。请父母们学一学“打铁”的本领,如果您能够准确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就能够锻造孩子的心灵;做父母应该抛弃情绪的冲动、盲目与恨,代之以理智的冷静、幽默与爱。新学期,初三、高三毕业生面临升学的学校与专业的选择。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在上世纪60年代,对于上高中和大学填写志愿与选择专业上父母很放手,老师也不会征求家长意见,许多同学都是升学以后家长才知道的。而现在,似乎家长的“权力”太大了,认为孩子没有社会经验,家长有一万个理由干预孩子的选择,那么,学生自己还有选择和决定自己升学出路的权利吗?
父母不能为孩子设计未来
在孩子的专业选择、升学、就业等方面,家长本可以参与意见和给予指导,也可以帮助孩子了解社会需求和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但也必须充分地与孩子讨论,尤其应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志愿,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由于当今处在改革开放的转型社会,社会变化非常剧烈,各行各业都处在大改革、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同时又在不断产生新的学科和行业,所以成人掌握的信息也很有限,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地预测各行业的发展。
在不少家庭中,做父母的习惯于为孩子安排他成长道路上的一切;尤其是孩子在中考、高考前填志愿时,父母定要说了算,理由是:孩子不了解社会,凭天真的幻想与空想去发展是不现实和靠不住的。但是,果真如此吗?近年来,心理咨询的许多个案说明,父母很难为孩子设计未来。
小苑大学毕业已经快三年了,但在社会上仍未找到合适的职业,他几乎三五个月就换一个单位,到哪里也干不长;父母及其亲友也没少操心,给他找了不少“好单位”,可他仍旧干不长。至今恋爱对象没找,事业也难于发展,他在一家民办企业担任英文翻译,工作量不小,可是他做的非常艰难吃力。原因何在呢?非常关心他的一位朋友陪他来进行心理咨询,小苑终于说出他的心事。
原来,小苑从小爱好文学、外语,上高中时他立志学文科;可是父母十分专制:“你一个男孩子学文科有什么出息?象你这么幼稚没头脑,也不是当作家的料!理工科大学好考,专业选择面很广,将来工作也有保证,就学理工科吧?”至今小苑后悔,在文理科分班时自己没有拼死抗争。他虽然考上了一所综合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可是无法对专业产生兴趣,只是勉强应付学习,从来未产生过愉快成功之感;大学期间他反而对文科更感兴趣,自学和选修了一些文科的课程,但因该校没有转系先例,也不能拿双学位,小苑就业时仍受到许多限制。
“我要通过读研究生,争取今后从事新闻或与外语有关的工作。但我的本科学历是理科,要考研究生可不容易,必须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和艰辛,但我决不放弃,一定要实现我的理想……”本来有捷径可走,为什么反而必须绕道而行?这就是父母企图为孩子设计未来所酿成的不良后果。
小倩从小爱好美术,也参加过一些美术培训,但父母并未在意,也不认为女儿以后会往美术方面发展。当小倩上初三时,听说这一年是中考生的“高峰”年,升学可不容易;于是小倩的父母立即紧张起来,到处打听给女儿报考什么学校合适。小倩对父母说:“我爱好美术,我要考美术学校,美术老师说,我有希望考上!”可小倩的父母背着女儿,又找到了班主任,把女儿填的志愿进行了“篡改”。
当中考以后,录取通知发下来时,小倩考上的竟是与美术风马牛不相及的某“公路学校”。小倩一看就急了,但父母连吓唬带哄骗,女儿也就委曲求全地入学了。可是开学后,情况就不同了,小倩因为不喜欢这个专业,听课听不进去;她又见到原来与她同班的一名男生,他文化课和美术成绩都不如她,却考上了某美术学校,她心理上更加不平衡。
当小倩由父母陪同来进行心理咨询时,她面容憔悴,忧郁、焦虑,而且患了神经性厌食症,已经休学三个月了。小倩对心理医生说:“父母太不尊重我了,不跟我商量,就给我改了志愿,我恨死他们了,是他们害得我患了心理疾病!我要退学,我重上初三,明年一定要考高中,今后靠大学,选择与美术有关的专业!”
在心理咨询中发现,与小苑、小倩类似的实例很多;有的父母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有的父母强迫孩子按成人的意愿填写中考或高考志愿,结果都造成孩子在新的学校或是毕业后社会适应不良,而且诱发各种心理障碍。虽然孩子在心理个性上还不成熟,有其幼稚的一面,也有可能走弯路,或是遇到挫折失败。但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长处和理想;如果父母不给孩子自我设计和选择的机会,一味地包办代替,往往就会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造成孩子未来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障碍,或是在社会适应方面遭遇挫折。
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将自己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对父母的家庭角色,也应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理解和准确的定位。做父母,首先应做孩子可亲近的、平等的大朋友和玩伴,同时又是孩子的称职的人生顾问和导师,还要想到“后生可畏”,也要虚心向孩子学习,甘心做学生;而决不可对孩子强制命令,也不可按父母的意愿去对孩子“强行塑造”。
有些父母口头上说“为孩子好”,但实质上,却不了解孩子的真正理想和心理需求;而只以为凭自己的“权”和“钱”,就可为孩子的一生铺平道路。殊不知,孩子未来的蓝图必须靠自己去设计、创造和实施,更要靠自己的顽强拼搏与坚持不懈的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应提醒家长们思索的是:父母的确不是孩子未来的“设计师”,还是放手让孩子进行自我设计吧!父母的主要责任在于,促进孩子个性的独立,多多给孩子鼓励、肯定、勇气和自信心,这才是孩子成才与成功所需要的重要的个性心理素质。
中小学生在新学期开学后,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一位初一年级的女生在电邮信件中一口气提出了10个问题,她说她提出的问题也代表了周围一些同学。我给她的建议中,希望她学会几手心理上自我调适的方法。同时,也供家长们参考,家长们也应该及时了解孩子的烦恼,并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心理自我调适——请你学几手

1.我在批评一些同学的时候,他们不听我的,还反咬我一口,怎么办?
要学会“换位思维”:如果是自己有缺点错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呢?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最好不要以“教训”、“我管你听”的口气去批评同学,而首先要了解情况,说话要委婉。例如,一个同学上课说话,没有专心听课,你可以先问问他课上的内容听懂了吗?这样,你不说批评的话,他也能够明白,自己上课不专心会影响听课的效果。如果被批评者对你“反咬一口”,多半是不服气的表现,是“以牙还牙”,也许会对你揭短,你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一是不要冤枉了别人,说话也不可太刻薄,更不可对同学冷嘲热讽;二是,要与人为善,不应有与同学敌对或攻击的态度,通情达理,诚恳热情,这样可使人心服口服。
2.我最讨厌的同学竟然成了我的同桌,我该怎么办?
你要相信,每个同学身上都有可爱之处,就看你是不是善于发现。你对同桌为什么讨厌?要问一问自己。同学之间相处,要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错误,也不能挑剔他的相貌身材等表面条件,而要以诚待人,真心相对,相互尊重,就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如果他有缺点错误,你可以帮助他改正,但是,任何同学也一定有各种优势和优点值得你学习,将他看作自己成长中的一个资源。只要你好好地了解他,就会发现,一个人的性格是多侧面的,象万花筒一样,每个人都有他的精彩之处,这样,你与同桌就能够相处融洽。
3.好朋友要和家人一起出国,我即将与好朋友分开,不能一起上学、回家、做作业和交流了,怎么办?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即使分开了,还可以利于网络保持联系:电子邮件、视频聊天等,都可以相互交流。
另外,你也应该尽快结交新的好朋友。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因为各种原因,好朋友也不可能长期在一起。一方面珍惜原来的好朋友的友谊,另一方面,又可以积极主动与周围同学交往,争取结交新的朋友,这样你就不会孤独寂寞。
4.我很讨厌的同学要和我做朋友怎么办?
有同学想与你做好朋友,他的主动精神和勇气,就是值得赞扬的,这是一件好事。关于将“讨厌”转化为“可爱”,在上面已经谈过。因为友谊是一种双向选择,只要在某一个方面有共同语言,就可以成为好朋友。
还有一句俗语说:不打不成交。意思是,即使交往的双方有意见分歧,通过争吵和辩论,也可以相互认识了解,从而相互接受,甚至原来的冤家对头都可以成为好朋友。学会与各种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是你成长中的必修课,所以,建议你接受这个主动与你交往的朋友。
5.在我很讨厌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怎么办?
你在慢慢长大,总要学会做到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很愉快。一个人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你应该珍惜这个宝贵的时光,要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你喜欢做的事情,充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分宁静和放松,那种感觉一定是好极了。
6.在我不高兴的时候该怎么发泄出来?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如何倾诉内心,善于宣泄”。有不高兴的事,如果憋在心里是对人身心健康不利的,所以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倾诉和宣泄。主要的方法有:
①对你信任的人说出来,可得到理解和安慰;
②参加文娱或体育活动,转移注意力;
③忘掉它,不高兴是消极情绪,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所以,要尽快摆脱;
④为自己寻求快乐,可听音乐、读书、唱卡拉OK、跳舞、画画、看喜剧、听相声等,都有利于调节情绪;
⑤哭出来,也是一种宣泄;
⑥用各种方法“奖励自己”,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或是吃一点喜欢吃的零食;
⑦写日记,记下遇到的事情,做一些分析和评价,可使自己冷静,恢复平和的心态;
⑧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要快乐起来,不高兴是自我惩罚,不高兴是傻瓜。
7.在家长不了解情况误会了我时怎么办?
要学会“承受误会”。不能要求家长十全十美、永远百分之百正确。实际上人人都有可能被别人误解。一是可以找机会进行解释,使家长了解真实情况;二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防止产生误会;三是即使产生误会也不要着急,一时解释不清的,要善于耐心等待,等父母不生气、比较冷静时,再解释也不迟。要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俗话说,日久见人心。
8.在好朋友犯了错误,又不让我告诉老师时我该怎么办?
如果好朋友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错误,你应该理解和尊重好朋友,作为朋友也要保护他的自尊心。如果好朋友已经认识了错误,并愿意改正,就可以为他保密,也不一定非要告诉老师。因为,一个人认识和改正错误,都必须靠自己,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当然,如果是重大的错误,尤其是影响了集体或是伤害了他人的严重错误,一般来说也不可能隐瞒,即使你不告诉老师,别人也会告诉老师;作为好朋友应该是非分明,要帮助他认识和改正错误,而不应该牵就姑息。
9.父亲喝醉酒乱发脾气时我该怎么办?
一个人在喝醉酒时,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你的父亲也不例外。你可以劝父亲通过喝些茶水或吃些水果来解酒,并让他安静下来,躺下休息一会儿,就会好得多。如果他不听你的劝告,不接受你的帮助,继续乱发脾气,你和家人就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最好是躲开他,让他一个人呆着,他没有了“发酒疯”的对象,也就会渐渐安静下来了。事后,你应该从关心父亲健康的角度,劝他今后不要喝太多的酒。
10.母亲总是叫我不停地学习我该怎么办?
你应该对母亲说,不仅读书是学习,日常生活和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也都是很好的学习。国家教育部已经制订了新的教改计划,要求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再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规中也有明文规定:中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所以,你应该向母亲宣传这个精神。作为未成年人,你有权利安排自己学习、休息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并注意劳逸结合。所以,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对母亲说:“我不是读书的机器,我要做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材!”如果你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也能够争取较好的学习成绩,母亲自然就不会给你太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