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碑林———刻在石头上的地方史书-碑林,明州,经济史料,贺秘监祠,尾锚,1933年-首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12:31

明州碑林(资料照片)
明州碑林的形成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33年至1935年的天一阁维修时期,碑的主要来源为宁波府学。宁波府学是碑碣集中的地方,一部分为有关府学自身的碑,一部分为各地出土,主要是1928年毁城时发现的碑。因宁波府学改建公共体育场迁移到天一阁。一部分碑嵌入尊经阁四周墙壁中,一部分双面碑则矗立在尊经阁前后,同时将部分残碑和帖石嵌入天一阁前围墙中,所有这些碑构成了“明州碑林”。
明州碑林形成的第二阶段在1999年以后,主要为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东园建设阶段。建国以来,天一阁工作人员寻访断碑残碣,逐渐积累至36方。这些碑主要来源于宁波府城隍庙和鄞县县学。上世纪80年代后东园扩建,重建碑廊,把36方碑和新收集的30余方一并嵌入,并移尊经阁前后之碑于东园,成为明州碑林的延伸,构成了今日天一阁明州碑林的布局。
明州碑林现在共有碑173方。年代最早的为宋碑,共8方,占8.7%,其中又以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的《众乐亭诗刻》为最早。该碑原在月湖贺秘监祠,解放后迁入。碑上刻有钱公辅、王安石、司马光等15人诗20首。碑林大多为明清时期的碑,各占36%和40%,成为明州碑林的主体。最晚的为1988年立的《天一阁东园记》,系陈从周所撰、沈元魁所书、顾廷龙篆额,张根方刻字。碑文记述了天一阁东园的建设情况。
明州碑林的内容以书院学校碑为主,其余的内容有谕告规约、祠庙寺观、法帖图像、墓志杂事等。总体内容由五大类组成: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料,碑林中保存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前后16次重修府学的碑记。如《宁波府儒学进士题名碑》,便记载了明初至嘉靖二十九年间本府考中进士的名单;人物传记资料,如《唐刺史吴侯庙碑》、《宋张循王庙碑》、《方国珍德政碑》、《庆元路总管王侯去思碑》以及明清时期的几方墓志铭;经济史料,碑林中还有十余方清代官府“勒石永禁”的告示碑,其中十方从反面透露了自咸丰九年至光绪二十三年这半个世纪中,宁波部分手工业工人罢工,引起劳资纠纷的情况;近代反侵略斗争史料,例如《镇海防夷图记》和《镇海防夷图记书后》两碑,《镇海防夷图记》碑文引用了亲自参加战役指挥的浙江提督欧阳利见的原话,认为在进攻和防御战术方面借鉴了福建马江战役的经验教训,利用尾锚稳定战船提高炮弹的命中率。又散数旗帜,使“敌不能窥我之虚实,以专用其锐;而我常能出敌之不意,以间用其奇”,碑文作于光绪十二年九月,文末记载了十三位参战将领的名字,次年刻石,离战役结束不久,比较真实可信;文学艺术资料,例如北宋熙宁二年《众乐亭诗刻》集刻了嘉定三年间明州守钱公辅与王安石、司马光等十余人的诗篇。南宋嘉定三年《耕织图诗》,为文学家楼钥七十四岁时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