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广州旧闻篇] 【廖仲恺家族】人月双清革命家 情系华侨忠孝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4:23:57
2007-06-06 10:35:18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7年5月,同福西路双清楼故居前,怡然自得的老人与学生。
广州旧闻·家族故事名人传奇 第八期(总第123期)
家族大视野
斯文扫地与人心空洞化
1967年,红卫兵冲进一代大儒马一浮家“扫四旧”,将其多年藏书和手稿尽行焚毁,又将值钱物件搜罗一空。抄家者席卷而去之前,马一浮恳求道:“留下一方砚台给我写字,好不好?”得到的却是一记耳光。马一浮惶然壁立,摇头连叹:“斯文扫地,斯文扫地。”
如此“斯文扫地”的一幕,只是十年灭心运动的一个极端。事实上随着思想改造的逐步深入,那些出身于名门大族、与传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先生小姐、名流大儒们的日子就已经不好过了。
最近得读吴宓1949年后的日记,此翁出身旧世名门,年轻时游学海外,一生作日记不辍,且事无巨细,足有几百万字。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诗般”的日记,它记述吴宓最后二十余年的生命历程,涉及人物众多,且因其旧知识分子的特殊身份,历次政治运动都曾亲历。此翁所记,虽皆为常识,但是,这常识已被遮蔽多年,已变异成强大的批判力量,如今被吴宓以一种个人化的、日常的、内心独白的方式揭示出来,也为后人恢复了这段历史记忆。在这部“个人史”中,吴宓为我们揭示的不仅仅是个人生活和命运,还告诉了我们中国传统社会是如何遭到破坏的,道德力量是如何被收买和改造的,个人命运是如何被转换成政治群众的附庸的,人心是如何空洞化、粗鄙化的,以及乌合之众和流氓是如何产生的。
比如1951年,吴宓参加西南师院学生参军评议大会,心高气傲、高雅出尘的吴宓对各种人际纷争深表鄙夷,对青春靓丽之女学生的表演更觉难过。“……发言者多女生,明眸皓齿,燕语莺声,而作出狰狞凶悍之貌,噍厉杀伐之声。宓久恋女子,及今乃叹观止矣。”刚解放时,吴宓对无处不在的游行宣传和秧歌舞感到气闷,更对新政权的“移风易俗”感到不满:“大多数中国人民,皆勤劳而明白道理,此乃‘民之秉彝’,亦千百年教化之结果。今之宣传者,则欲锄而去之,另以一套道理、一串事实、一样语调,强其受纳遵从。愚者不解,黠者貌袭以为己利,多数人直不愿闻问,但仍以处世之机智,敷衍响应而已。异日中国之民心全变,并此简单质朴、勤劳和平之民亦不可得矣。”当时而能作此语,非睿智而旁观者不可为。中国自古改朝换代先要制礼作乐,以区别于旧朝,开出一片新天地。诸多严酷的镇压、改造、治理均在一片喜气吉祥的气氛中进行。胡兰成亦说,“从来民间起兵皆有歌舞,如四面楚歌,今之遍地秧歌舞,而且一代之兴,每改服色,其来历便是如此……但作乐只能开物,要制礼才能成务。”(见胡著《山河岁月》)
新政权的“移风易俗”实乃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客观上也造成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断裂,那种贵族化的、有尊严的、精致的个人生活方式逐渐被取消,代之以一种粗鄙的、政治化的、群体化的生活方式。这还只是表层的改变,更为可怕的是,经过巧妙改造,个人已没有存在的空间,而统一被纳入一个整体之中,这也是人心空洞化之始。
□ 朵渔
历史的枢纽
沟通港澳台及海外的家族桥梁
1983年6月10日,廖承志病逝于北京医院。消息传到澳门,已经重病的何厚铧之父、“澳门王”何贤痛哭失声;消息传到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井上靖回答记者时,刚说了一句“廖先生比我小一岁啊”,便泪如泉涌。
廖承志,从建国后到逝世前负责华侨、港澳、对台、中日关系等方面的工作,他广交各方朋友,在这些领域均做出了重要成绩,堪称周恩来总理的得力助手。
廖承志是个日本通,他出生在日本,前前后后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的时间,一口地道的东京江户口音,让很多日本朋友都自叹不如。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的宫崎世民说,“如谈论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离开廖公是无法谈的。因为他能用日本人的思维方法来理解日本人的观点,熟知日本的表里。正因为他深知日中友好的重要性,他始终为改善日中关系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和心血”。他通过中日的民间外交最终促成了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
建国初期,回国的华侨到北京参观,必定要做的一项就是去王大人胡同看望何香凝老太太、听听廖承志的报告,因为廖家也是华侨,他们深知华侨的心思,而且熟悉国家的政策,并不拘泥于政策。
廖家本身就是华侨,与港澳台及海外的渊源都颇深。廖仲恺1877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其父廖竹宾乃客家人,家境贫寒,早年被卖到美国当华工,后因聪颖勤劳,逐渐成为商人,最后担任香港汇丰银行旧金山分行副经理。廖仲恺在美国生活了16年,而后运送父亲灵柩回国。何香凝的父亲何炳桓是香港有名的商人,妻妾子女很多。廖承志曾经说过,香港的表亲有几百人。而且廖仲恺乃国民党的元老,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和国民党的许多大员都是好友,因此廖家和台湾方面的关系也非同一般。
正是因为廖家这种独特的家族背景和海外关系,在廖承志过世后,1983年廖晖接替了父亲担任侨办副主任、主任,1997年担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后又当选国家政协副主席。有专家表示,一家三代都是国家领导人的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不仅仅是对港澳方面,对台湾的问题上,廖承志也一直念念不忘,尽力而为。1982年7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一封公开信,文采斐然,温润感人,“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时任中央对台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廖承志和蒋经国即是儿时好友,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窗,由他致信蒋经国非常合适。信中,廖承志从两人私谊开始,提出“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希望蒋经国担负起历史的责任,“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同一天,在廖承志的指示安排下,这封信的全文随着《星岛日报》、《华侨日报》进入台湾。这封信在海外反响非常大,最后蒋经国请宋美龄回信廖承志。
回望廖仲恺的家族,他们不仅仅为中国革命立下功劳,而且建国后在华侨、港澳台以及中日建交领域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堪称沟通港澳台及海外的家族桥梁。
后世访谈
被访人:80岁的廖承慧是廖仲恺家族的后人,廖承慧的父亲廖恩勋是廖仲恺同父异母弟弟,廖仲恺原名廖恩煦。廖承慧还多年担任何香凝的秘书,近日记者听老人讲起廖家的故事。
解放前
在上海 见何香凝第一面
廖仲恺先生我没有亲眼见过,我是在他去世后才出生的,但何香凝女士、廖承志先生我就见得比较多。
在廖仲恺先生去世以后,当时何香凝女士由于同蒋介石的合作不愉快,留洋法国。“一·二八”事变后,她回国投身爱国救亡的工作,住在上海。当时我们全家都到了上海,我的父亲在上海铁路局,我的弟弟在上海刚刚出生。当时,我同何老太太接触并不是很多,那时她很活跃,经常在客厅里面接见客人。这是我第一次比较长时间同他们接触。那时我还小,记忆深刻的有廖承志先生的被捕,以及后来李少石、廖梦醒夫妇来到上海。
“八·一三”事变后,何女士以及廖承志夫妇、廖梦醒夫妇都转移到了香港。1938年我们全家也去了香港,我爸爸在英国某洋行做工程师,与他们的接触相对来讲就少了。后来香港爆发战争,我们再次转移,何女士转移桂林,我们迁到广州湾,即现在的湛江,这是当时从香港撤退到广西的第一步,我就和他们分别,直到解放后。
解放后
老太太 爱画画,盘腿读书
1950年9月,当时广州刚刚解放,我还在岭南大学读书,我个人想早点去北京工作,于是就不上学了,去北京担任何香凝女士的秘书。我们一般都称她为老太太。
那时老太太已经72岁了,身体很好,她当时是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除此之外她还担任许多其他的职务。我日常的工作就是给老太太读报纸,偶尔也读一下华侨办文件,还有一些群众来信。老太太就住在华侨委员会的大院中,廖承志也住在这里。家里有个大客厅,平时有人来访,开会,汇报工作一般就在客厅里。当时很多华侨前来拜访她,老太太也总是特别热情地接待,有一次她对来访华侨讲:“我参加同盟会后就希望中国繁荣强盛、人民幸福。现在,中国有自己造的汽车了,有自己造的飞机了,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从前的想象,这使我们感到特别的安慰。”这使很多归国观光的华侨都很受感动。
老太太喜欢绘画,她是把绘画当做一种爱好和休息方式,她基本每天都会画,有时候早晨起来她边听我读报边作画。老太太画的梅花有独特的风格,有时她画风景画、山水画,空出一个地方留给廖承志画人物,母子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老太太还喜欢读书,在她的床上放着《李白诗集》、《杜甫诗集》、《史记》等线装书,线装书的字比较大,看起来比较舒服。老太太特别喜欢睡觉前盘腿坐在床上看书,可能跟她在日本生活过有关系。老太太也爱抽烟,医生劝告她不要抽,她就改抽水烟袋。她很乐观,凡事都看得开。
夏天热的时候,比如7-9月份,老太太就会带上孙子孙女去北戴河住一段时间,她喜欢看孩子们晒太阳、游泳,廖坚和廖晖跟老太太的时间比较多,老太太很疼爱廖晖。廖承志工作比较忙,抽得开身的时候他也会去北戴河放松一下。有几年从12月底到3月初,老太太会来南方,一般都会去从化温泉,3月广州到了阴雨天气的时候就要返回北京了。
老太太和宋庆龄女士相互敬重,有时一起开会,我随老太太去,提前几分钟先到贵宾室休息,有时也会看到宋庆龄女士,两人就聊天,宋庆龄女士问老太太在北京生活得是否习惯,过得好不好,虽然都是一些日常的问候,但看得出两人很关心对方。
廖承志 “定省晨昏”的孝子
我小时候也见过廖承志,到了北京之后见得才比较多。当时廖承志住在老太太的隔壁,每天早上上班前他必定到母亲前面问问母亲的身体、睡眠等情况,老太太也常叮嘱:“天凉,多穿衣”,母子交流温馨亲切。有时候廖承志下班晚了,即使老太太睡下了,他也要走到床边看一下母亲,看完了母亲才放心,古人说“定省晨昏”,廖承志就是如此,他一天不见心里都挂念得不得了。
平时在家里,我们都是说广东话,时间长了,廖承志的夫人经普椿也可以讲一口流利的广州话。
他活泼开朗,老一辈领导人都很喜欢他,重要的事情也交给他做,周恩来总理对他很关心,也很信任他。1952年,国家准备派人去朝鲜慰问,没人去,他很开心地接受去朝鲜慰问的任务。廖承志在外事工作方面做得很好,后来也成为外事办公室的副主任。他带领华侨观光团参观鞍钢等工业基地,了解新中国的发展状况,归国华侨都很感动。廖承志先生很适合做华侨工作,特别在推动恢复中日关系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廖承志在日本出生,后来在廖仲恺先生担任广东省长的时候回到广州,他和廖梦醒在岭南中学读书,后来廖梦醒又去了岭南大学学习农科,廖承志留洋日本早稻田大学。廖承志懂好几门外语,听老太太讲,在日本的时候,廖仲恺先生就教廖承志英语,他在家学习英语,在学校学日语。
廖承志的兴趣广泛,喜欢拍照,后来我建议给老太太拍几张照片,他给母亲和家人拍照。他也喜欢绘画,特别是人物画,还喜欢看戏,常组织青年艺术团排练话剧。
廖梦醒特别能干,她日语讲得特别好。一次去日本商店买衣服,用流利的日语同售货员交流,售货员不相信她是中国人,因为她的日语太纯正了。后来她做了宋庆龄的秘书,做了很大贡献。
□ 专家视角
三代国家领导人,绝无仅有
蒙光励(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前馆长,著有《廖家两代人》等书)
廖仲恺何香凝
革命的双子星座
有人说孙中山和宋庆龄是革命的双子星座,我觉得廖仲恺和何香凝也是双子星座那样,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勉励。
1897年廖仲恺、何香凝结婚了,鉴于当时的形势,廖仲恺准备到日本留学,但是没有学费,何香凝变卖了嫁妆和首饰,支持丈夫去日本,随后她也去了日本。在日本期间,他们结识了孙中山,开始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事业。
在廖仲恺、何香凝20多年的生活中,廖仲恺对何香凝的影响比较大。何的父亲是香港的富商,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而且有人伺候照顾她,在日本期间,为了革命需要,何香凝辞退女佣,为孙中山等革命者安排做饭,照顾家里,被称为“御婆样”(注:日语女管家的意思)。平时,廖仲恺也帮助何香凝学习各种知识,提供思想。廖仲恺去世后,何香凝继承廖的事业,继续推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并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积极支持共产党的工作,发展了廖仲恺的思想,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家风传承
言传身教,长期熏陶
廖仲恺、何香凝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他们的儿子廖承志和女儿廖梦醒也深受父母的影响,两人对儿女的教育很重视。廖仲恺当广东省长的时候,廖承志在岭南大学中学部读书,廖梦醒也在岭南大学,廖仲恺就经常叫子女带上同学到家里来,给他们讲解国家的状况。
廖承志和廖梦醒姐弟的感情很深,他们互相支持、理解、勉励。在上大学期间,廖梦醒认识了一同从事革命工作的李少石,后来两人结婚。可是何香凝并不同意这门婚事,廖梦醒带着孩子去上海见妈妈,妈妈也不想认。后来廖承志做妈妈的工作,何香凝这才相认。
廖承志的儿子廖晖受祖母爸爸的影响也比较深,他17岁之前都是在奶奶家长大,他能说会道,口齿伶俐,毛笔字写得也不错,很像何香凝的字。如果总结廖家的家风传统,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代一代言传身教,长期熏陶。廖晖现在是国家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家三代都担任国家领导人,这是绝无仅有的,只有廖家。
廖承志有7个孩子,除廖晖外都是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地。
故居寻访
双清楼 一座存一座毁
1897年10月,廖、何在广州结婚,借住在廖仲恺哥哥廖恩焘家中,这是一幢座北朝南的硬山顶老式民居,位于海珠区同福西路龙溪新街,平面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廖仲恺夫妇先是住在楼下神厅后面的一间房子里,后为了躲避侄儿侄女的吵闹干扰,搬到楼顶平台自搭的一间小屋居住。每逢皓月当空,夫妇俩在窗前赏月、读书,有人与月双清之乐,遂将居室取名双清楼。
当记者来到双清楼的时候,从外表一点也看不出古朴的模样。楼房的外墙贴满红白瓷砖,外门口为新砌的现代风格门拱,门拱上印着“南华西街幼儿园分园”。环顾四周,双清楼还是整条街道中较新的建筑。不过,在铁门两侧的墙上还悬挂着广州市政府2003年立的“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双清楼”牌匾。匾额四周的木框已经损坏。铁门深锁,已经无法得知其里面的构造情况了。记者走访了楼对面的“南华西街幼儿园”,据悉,双清楼上仍涂有幼儿园的宣传画,但已不再出租给南华西街幼儿园了。据周围的居民反映,此处经常大门紧闭,也不知道业主现在何处。
两人在此居住到1903年到日本留学。留日回国后,他们在中山二路建了一所住宅,仍称“双清楼”。该楼毁于战火。
□ 族谱词典
廖仲恺 孙中山的左右手
廖仲恺(1878-1925),广东惠阳人,生于美国,17岁回到国内。1897年与何香凝结婚。1903年,去日本读书,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跟随孙中山革命。廖仲恺积极协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大力推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被誉为孙中山的左右手。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先后任工人部部长、农民部部长、广东省省长、财政部部长等职。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暗杀,享年47岁。1935年廖仲恺迁葬南京中山陵侧。廖仲恺有一子一女,廖承志和廖梦醒。
何香凝 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
何香凝(1878-1972),广东省南海人,生于香港。何香凝是国民党左派,擅长诗词、绘画,自名“双清楼主”。在日本留学期间,成为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中华民国建立后,与丈夫廖仲恺一起参加了讨袁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何香凝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担任政务院(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72年在北京逝世,与廖仲恺合葬南京中山陵侧。
廖承志 对中日复交贡献巨大
廖承志(1908-1983),自幼受父母及孙中山、宋庆龄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运动。革命生涯中多次被捕。1938年初至1942年初,在香港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建国后,他长期担任侨务、港澳、对台工作的领导职务,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中日两国友好关系,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方面,他所作的贡献尤其具有重大影响。廖承志通晓英、日、德、法、俄5种语言,擅长书画、诗词、戏剧。担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六届人大主席团成员并获国家副主席提名。廖承志有七位子女。
廖晖 祖母何香凝身边长大
廖晖,廖承志之子,1942年5月生,从小在祖母何香凝身边长大,1960年至1965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学习。在父亲廖承志逝世后,1983年开始担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第二年为侨办主任,此后一直到1997年担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本专题由本报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作编写。欢迎提供线索:电话:87366090 E-MALI:guangzhoujiuwen@163.com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宋金绪
实习生 李超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黄皓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内,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今年适逢廖仲恺先生诞辰130周年,仲恺农业技术
学院建校8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近期在学校举行。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内,教学楼前的廖仲恺塑像。

廖仲恺 资料图片

抗日战争初期的廖承志。 选自《廖公在人间》

何香凝、廖梦醒与廖承志。 选自铁竹伟著《廖承志传》

1970年,廖承志与儿女在北京。  选自《廖公在人间》
责任编辑:杨拂玄 何洁
[第123期·广州旧闻篇] 【廖仲恺家族】人月双清革命家 情系华侨忠孝门 [第151期·广州旧闻篇] 【胡汉民家族】烟雨苍茫忆父辈 穗港情唤谪仙魂 [第122期·广州旧闻篇] 【孙中山家族】辉煌倚流离 传承显心胸 [第116期·广州旧闻篇] 潘启家族 外贸造就首富 后世诗书传家 [第137期·广州旧闻篇] 【马万祺家族】农家少年涉商场 辗转打拼立青云 [第30期·广州旧闻篇] “大姑,买番鬼佬嘢” [第101期·广州旧闻篇] 对待疯癫,民国广州依然官僚 [第88期·广州旧闻篇] 78年前,广州下大雪了 [第92期·广州旧闻篇] 铁桥飞架,“河南”“河北”都是广州人 [第01期·广州旧闻篇] 为广州播下现代种子的人 [第95期·广州旧闻篇] 年初二,吃“无情鸡” [第77期·广州旧闻篇] 自绝,怎一个“厌世”了得 [第48期·广州旧闻篇]默片时代的影戏审查 [第03期·广州旧闻篇] 历史精神 一个军阀的思想和理想 [第62期·广州旧闻篇] 狗岭腾“龙气” 炮轰两百载 [第39期·广州旧闻篇] 一头一时尚,一发一社会 [第54期·广州旧闻篇] 那一年,他们拖手在街头 [第25期·广州旧闻篇] 饭桌上桃园结义 菜牌里演唐朝传奇 [第21期·广州旧闻篇] 珠江当年风月都付予飘篷断梗 [第73期·广州旧闻篇] 旧时以色相骗钱叫“放白鸽” [第36期·广州旧闻篇]游艇凉茶蒲扇 荔湾湖里消夏 [第33期·广州旧闻篇] 旧礼教背景中之爱恋 [第28期·广州旧闻篇] 一种东方式爱情表达遭遇的尴尬 [第72期·广州旧闻篇] “天人合一,仁爱及物”,莫让古语变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