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1971年9月13日我所亲历的林彪出逃--中华网--新闻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54:32
关于林彪反革命集团“九一三”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在197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中,已经讲得十分清楚。但是,近几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新的说法,歪曲事实,有的人甚至著书立说,散布了一些与中央《通知》精神不一致的论调。为此,我以一个“九一三”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再把前前后后的事实叙述一遍,以正视听。
我是1965年11月入伍的。新兵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卫生队,1967年4月调入二大队六中队。二大队是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的警卫部队。1968年5月,我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被任命为六中队一分队队长,是林彪的“随卫”警卫员。林彪出行时,其前卫车和后卫车(林的车在中间)都由我管理,并同时跟随警卫。1969年春,我参与了国防部长办公室(简称林办)机关工作,除了跟随做警卫工作外,还是“林办”主任叶群的游泳教练,并负责她的游泳安全。
1960年以前,叶群是个不出名的司级干部,1960年林彪担任国防部长并主持军委工作以后,她当上了“林办”主任,是正师级干部。“文化大革命”中,随着林彪地位的上升,她也平步青云,当上了军委办事组成员,参加“中央文革”碰头会,后来又进了中央政治局,成了当时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林彪身体不好,很少和外界接触,也很少参加中央会议,除了毛主席召开的会议外,一般不参加,每天只听秘书念几十分钟的文件,了解情况的渠道很窄。而叶群则不同,天天出去,不是开会就是串门,她把听到的、看到的大量情况灌输给林彪,是林的主要“信息库”。她利用“林办”主任的身份,利用林对她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林彪的表态权,控制林对外界的接触,并直接指挥林手下的几员大将,她确确实实是林家的实权派。而叶群的重要爱好和雷打不动的习惯是天天晚上在室内游泳池游泳,而后再睡觉。因此,在北京的毛家湾,在北戴河和其他林彪经常去住的南方几个大城市里,都为叶群修建了室内游泳池。游泳池水深1.5至2米,水温25℃-30℃。每天游泳的水量和水温,都由我操作。她游泳时,我陪她一起下水,既是她的教练,又是她的警卫。因为我的这个特殊身份和特殊职责,所以我几乎天天与叶群见面、接触。对叶群及其全家的许多 ,我耳闻目睹的要比别人多得多。对林彪的出逃,我既是拦截者,又是追击者,那时的情节,至今还历历在目。

林彪叛国出逃,其乘车、登机、起飞等都是仓促的,但他们出逃是早有预谋和安排的。他们的内部密谋和活动,绝不让我们警卫人员知道。但是,他们既然做了,就总要露出些蛛丝马迹。林彪等人出逃前,已陆续有些反常现象,引起了我们警卫人员的注意。
1970年9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结束后,林彪和叶群于9月7日早晨离开庐山,直接回到了北戴河。
北戴河96号楼,是根据林彪、叶群的要求专门修建的。整座楼呈“工”字形,东西“两横”,分别是林彪、叶群的卧室、会客厅、办公室和室内车库,中间“一竖”,是走廊和工作人员的住处,这里既安全又安静。一年多来,林、叶绝大部分时间住在这里。林的性格是寡言少语、深居简出;其身体状况是怕风、怕光、怕水。回北戴河后,他更是整天把自己“锁”在屋里,下楼就钻进车里,极少有人见到他。
叶群像变了另一个人,往日趾高气扬、整日忙出忙进、见谁批谁的态度和做法,有了很大的收敛,随之而来的情绪低落,有时则是愁眉苦脸。对这些变化,我们并没感到很大意外,因为我们当时知道了一些消息,他们在二中全会上受到了毛主席的严厉批评。同时,社会上也有许多传言,说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写在九大《党章》上的接班人林彪,已产生了裂痕。他们心情不好,是很自然的。
但是,1971年8月,毛主席南巡、特别是得到毛主席南巡一些谈话的内容以后,他们有了更加反常的变化,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在暗地里已有了一些察觉,并在背后议论了不少。一是叶群的电话特别多,她往林彪屋里跑得特别勤,在那里停留的时间也特别长;林彪这个人脾气很特殊,他最喜欢一个人呆在屋里,任何人进屋,都必须报告完后迅速离去。叶在他那里呆的时间长,这说明他俩商量的事情很重要,而且短时间内作不出最后决定。二是林的汽车司机杨振刚一天几次修车、试车。该车是“保险红旗”轿车,即防弹玻璃车,是当时国内一流车,性能特别好,并不需要天天试车。杨的举动说明,首长可能随时有重大事情,随时急用车,而这个重大事情是什么呢?三是林出逃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大约11点多,我正陪叶群在室内游泳池游泳,林彪之子、空军作战部副部长林立果突然闯入室内,脸色十分难看,情绪非常紧张,他站在池旁说有急事。叶群一见儿子“破常规”地闯进来,显得有些吃惊,她马上问我:“小吕,你懂不懂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