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同志在护国战争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2:11:49
护国战争(原称云南起义,又称护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它是辛亥革命的延伸,是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为了维护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帝制而自发发动的一次正义战争。
 
朱德同志在云南参加重九武装起义后,一直在滇军工作。云南反袁起义前,朱德同志任滇军第十团团长,驻军蒙自。起义号角一吹响,他立即率队伍来到昆明,被编入护国军第一军,任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长,待命出发入川。
朱德同志在这次战争中虽然不是主将,但他披坚执锐,斩将搴旗,始终站在最前线,他先后率领的第六、第三支队在护国战争最关键的一仗——泸纳战役中,担负了重要战斗任务。敌军一看到头戴红边帽,高擎绣有“朱”字军旗的护国军,就望风披靡,他为纳溪战役的胜利,为推翻袁世凯的复辟称帝,立下了卓著的功勋。这正如吴玉章同志在1946年朱德同志60寿辰的祝辞中所指出的:“你是护国之役的先锋队。泸州兰田坝一战,使张敬尧落马,吴佩孚、曹锟手足失措,袁世凯胆战心惊,终将袁氏帝制倾覆,保存了中华民国之名。”
今年是护国战争80周年,明年将是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谨撰此文,以资纪念。
民初,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了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妄图帝制自为,当共和国危难之际,唐继尧、蔡锷等于1915年12月在云南宣布起义,树起了反袁护国的旗帜,组成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当时,护国军编为三个军;第一军出四川,为护国军的主力,担任主攻任务,总司令为蔡锷;第二军出广西,转战湘、粤,牵制袁军入川,总司令为李烈钧;第三军留守云南,总司令由唐继尧兼任。第一军分兵三路北出四川。左翼刘云峰率第一梯团于1916年1月21日进占叙府;右翼戴戡取道遵义,北出松坎,向綦江前进;中路由赵又新的第二梯团和顾品珍的第三梯团组成,归蔡锷亲自统率,是第一军的主力,目标直取泸州。此路由第二梯团董鸿勋所率的第三支队为先锋,朱德同志所率的第六支队殿后作预备队。当护国军由昆明出发时,绅商各界和青年学生两千余人集中在状元楼热烈欢送。许多女学生还送毛巾给出征官兵。在行军途中,群众纷纷向部队送茶水。群众的热烈支持,给部队很大鼓舞,士气高昂。
中路董鸿勋支队于3月5日会同在纳溪起义的川军进攻泸州。与袁世凯的北洋军战于泸州东岸的兰田坝。北军战败,渡江而逃。董鸿勋乘胜渡江追击,迂回泸州之背,眼看快要攻下泸州,突然得到情报,敌军偷渡过江,兰田坝川军守将陈礼门战败自戕,兰田坝、月亮岩等阵地全部丢失,董支队腹背受敌,只好由原路渡江,向双合场方向撤退。
敌军占领兰田坝后,继续向纳溪城进击,第二梯团的第四支队由后方赶到,第三、第四两支队在纳溪城东棉花坡一带高地阻击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战事吃紧,蔡锷命第三梯团赶来增援。于是,朱德同志便率领第六支队急行军在2月18日赶到纳溪前线,连饭都来不及吃便投入了战斗。
由于第五、六两支队投入战斗,使战局稳定下来。2月25日蔡锷赶到纳溪前线,视察阵地,了解了战况,重新作了部署。调第一梯团的金汉鼎支队由叙府赶到棉花坡增援,撤去董鸿勋第三支队长职务,改由朱德同志担任。朱德同志第六支队长职务由第二梯团参谋长王秉钧担任。2月28日蔡锷又组织了一次反攻。朱德同志带领两个营参加了这次反攻。正如朱德同志在《辛亥革命回忆》一文中所说:“第一军人数不过6000人,与北洋军阀曹锟的十几万‘征滇军’相持于叙府、泸州之间,护国军凭着人民的拥护,巧妙地利用山地战,结果以少胜多,打了许多胜仗。”在这次战斗里,朱德率领的支队以善打夜战和白刃战出了名。曾见他作战的人说,他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就够了,似乎有无穷的精力。他的士兵知道他同大家一样,也是农民,拿他们当人看待,绝不许任何军官打骂他们。士兵热爱他,即使受了伤,也要继续作战。但因敌军占据险要地形,并筑有坚固工事,以逸待劳,而护国军后勤供应不足,补给困难,有被胶着拖垮的危险。到了3月2日叙府方面由于抽调主力到纳溪前线,兵力空虚,被北军攻占,纳溪前线的护国军处于腹背受敌局面,被迫作战略转移,在3月4日退至纳溪县属龙头铺、白节滩一带高地,占据有利地形,诱敌深入。朱德同志率领的第三支队经双合场、渠坝驿撒到上马场固守。
护国军虽然暂时失利,但是由于前一阶段的英勇作战,震动了全国,各地进步势力起来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帝制自为。袁世凯的北洋军由于受到护国军的多次打击,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军心动摇,不敢主动向前进攻。护国军利用有利时机,进行休整,重新部署,准备反攻。
先是右翼方面的护国军在綦江前线反攻得手,敌军被迫从纳溪前线抽调兵力支援。纳溪前线敌军兵力更显得分散单薄。3月15日蔡锷制定反攻计划,令朱德率所部第三支队在16日晨开赴白节滩,与第一梯团的金支队、新编义勇军第一张支队,第二廖支队组成右翼部队,准备在18日迂回纳溪,进击兰田坝方面之敌军。左翼则以何海青支队相机攻击敌之侧背。
反击的战斗在3月17日打响了,朱德率所部两个营自白节滩出发,经过激烈战斗,当进击女儿井,背猪坳之敌时,发现敌军之主力全在此线,工事又坚,地形困难,运动不易。朱德同志命炮兵向背猪坳之敌猛烈射击,同时,步兵发动猛烈进攻。经过持续一昼夜的激战,朱德同志指挥的第三支队获得反击第一仗的胜利。
在朱德同志率领第三支队奋勇反击取得胜利同时,右翼方面其他支队亦获得重大胜利,打乱了北洋军的阵脚。20日晚上,顾品珍率领两个支队夜袭成功,追奔逐北,杀死杀伤敌军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粮饷。
护国军的反击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袁世凯的精锐部队张敬尧师被打败了,护国军一举占领江安、南川、纳溪、彭水、綦江等县,张敬尧逃回泸州。22日北洋军要求护国军停战议和。
议和的消息传到北京,震动了全国,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他的军事独裁统治已面临总崩溃。不久,独夫民贼袁世凯于6月6日在全国声讨声中,忿懑死去,护国战争告一段落。曾几何时,又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国家未能统一,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朱德同志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1922年他毅然拒绝四川军阀杨森留他担任师长的邀请,远渡重洋,去到马克思故乡——德国寻求真理。在柏林,经周恩来同志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朱德同志便从一个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人民日报》199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