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80 后”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1:24:04
用不了30年,各国“80后”将成为未来的总统、国家主席、外交部长……今天, 透过各国年轻一代的生存状态和所思所想,某种程度上可以窥见世界的未来。
美国:"9·11一代"不想称霸
虽然詹姆斯·西蒙斯(22岁)还没决定好今年万圣节的装扮,但他已经迫不及待。他女友梅根·冯·安(22岁)将从1400公里外的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市到纽约与他共庆万圣节。
美国总统大选是今年的热门话题,刚步入大学校园的美国“80后”,思想活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很自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11月4日的大选之前,10月31日的万圣节派对已经是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给奥巴马“进宫”的庆祝了,嘲笑佩林,在所难免。疲倦与改变
“8年的共和党统治已经让我们很疲倦了。”詹姆斯严肃地说:“我这一代没有我父母那一代冷战思维的束缚。”
每一代的美国人,都有反抗前一代思想的习惯。詹姆斯说,他的父母一代深受越战影响,反对前一代干预主义的思想,然而,这种冷战思维让“政府干预”成为禁忌,这才导致今天的经济衰退。“现在我们需要改变。”来自共和党阵营的威斯康辛州的詹姆斯,却投票给民主党候选人,可能是转变的最佳证明。傲慢与偏见
在华尔街工作的爱德华·维斯内斯基(24岁)则认为:“怀疑主义是我这一代的当下潮流。”
爱德华觉得是因为媒体过于渲染才导致美国“80后”有这种反抗思维。这次大选,他坚持自己的政见,投麦凯恩一票。“我的同龄人都有些偏见,金融危机不是布什政策的错,是金融市场自身的问题。卡特里娜飓风他的确处理不好,但也是因为我们一直在限制政府的权限,飓风来袭时,中央政府和州政府顿时不知该怎么回应。”后美国时代
爱德华回想他在宾州大学上课的那天时,至今无法相信自己在电视上所看到的画面。“‘9·11’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当然,这样的关系‘9·11’之前已经在改变中,但‘9·11’加速了它的改变。”恐怖分子袭击世贸大厦时,正是美国“80后”进入大学思维方式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詹姆斯说,“9·11”之前他这代人根本不关心政治,“9·11”促使他们重新思考美国的国家定位,他们认为霸权之路会越走越窄。
日本:远离报纸的一代
日本年轻人“不饿”西尾邦明,1983年出生,东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二年级学生。他已经得到内定,明年4月将到日本一家著名报社工作。和很多日本“80后”
的留学经历不同,他在大学期间利用交换制度到美国和中国的大学分别留学了一年。
美国并非西尾去过的第一个国家。他爱旅游,利用打工挣的钱,已经去过东亚、欧洲和加拿大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美国的一年,西尾最大的改变是开始从国外视角重新审视日本。“我发现日本的教育,尤其是新闻教育太小儿科了,毕业论文就写了日美新闻教育的对比。”从美国回来一个月,西尾又马不停蹄来到中国。
接触了那么多中美年轻人后,西尾发现了日本年轻人的弱点——“不饿”。他指的并不是饭量,而是求知欲。“看到中国大学生早上5点起床去读英语,夜里12点后还在自习室,我很惊讶。”日本很多年轻人都满足于现状。不太关心政治和经济
山田和雅,1986年出生,早稻田大学文学系四年级学生,描写高中生活的小说《橘》曾获日本的文学奖。在别人看来,山田已经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但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自己缺乏判断力和主见。从小到大都遵从父母的意见,沿着他们设计好的轨道前进。如果你问我对一些事情是赞成还是反对,我一般会说无所谓。因为很多时候都是没看法。”
日本的“80后”,是远离报纸的一代。山田和雅说,自己要改变这一点。他9月份刚去中国看完残奥会,在北京结识了很多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和中国年轻人一比,我才发现自己的知识面那么窄。我以前从来不关心政治经济,那些离我那么遥远,就算去关心,又能改变什么?”回到日本后,山田开始每天买《日本经济新闻》,“我要积累360度全方位的知识。”继承了危机意识
对于中日关系上那段痛苦的历史,日本是否有必要继续向中国道歉?西尾和山田的看法大体相同。“谢罪?不是已经谢罪了吗?我觉得日本政府今后要做的是履行自己的承诺,对华政策要有一贯性。”西尾说:“我打算成为日本记者里的中国通。以后有机会一定深入中国各地采访。”
对于30年后的世界形势,西尾认为中国、印度的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将更大,而日本领先世界的技术能力有可能会下降。西尾担心地说,今年公布的诺贝尔物理、化学奖获得者中,有4名日本人。“他们的论文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表的。如果以‘80后’的科研实力来看,40年后能否再拿诺贝尔奖?这很难说。”看来,日本“80后”身上继承了父辈的“岛国根性”——危机意识。
俄罗斯:逆境中找回信仰
在动荡和逆境中成长
1982年出生的达莎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的学生,她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长大。在1991年的俄罗斯经济危机中,达莎的父母变得一贫如洗,并为此辞去了公职下海经商。达莎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曾去帮父母排队购物。为了抢购物价飞涨的食品,父母曾在她的房间里囤积过大米。“我期望毕业后月薪能达到1000美元。”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时,达莎认为首先考虑要有一定的收入保障。
但达莎昔日的同学就没有她这么幸运。达莎说,她的有些中学同学早早地辍学参加工作,有些则养成了坏习惯,学会了抽烟喝酒,在街头涂鸦混日子。在青少年时期,达莎在电视上所目睹的是叶利钦站在坦克上慷慨激昂的讲话,以及车臣战争中同龄人的浴血奋战。“俄罗斯的男生要服兵役,在车臣战场上倒下的基本都是我们这一代人。”
如果不是被逼,很多人俄罗斯“80后”并不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喜欢看好莱坞大片,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莫斯科大学的80后学生,课间休息时扎堆在吸烟室内吞云吐雾的人不在少数。“没什么惊奇的,俄罗斯的“80后”个性张扬,他们追求物质而不避讳。”达莎说:“这在苏联时期是不能想像的。”
达莎的教授经常在课堂上抨击他们“80后”是“缺乏信仰的一代”。他们没有受到共产主义信仰的熏陶,生长在一个民族价值认同体系崩溃,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的年代,没有人跟他们说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是”与“非”。“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人都处在一个信仰缺失的‘价值真空’地带。”从爱国主义中找回信仰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达莎并没有参加过任何政治团体,但她身边却不乏充满政治热情的朋友。“每年在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有政治团体来招募新人。”达莎介绍说。
共产主义在俄罗斯已经成为过去。为什么爱国主义能成为号召俄罗斯年轻一代的旗帜?“因为人们在经历动荡后,要重新反思我们从哪里来?这是民族的问题。”达莎认为,普京提出的爱国主义的确能引起“80后”的共鸣。假如她是普京,首先希望能建立一个稳定强大的俄罗斯,她最想对普京说的话是:“你做得很不错。”
英国:“撒切尔孩子”金钱至上
英国的“80后”俗称“撒切尔的孩子”,因其出生之时恰逢“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当权。从1979年到1990年,“铁娘子”入主唐宁街,期间大刀阔斧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削减工会权力,抛售国有企业,在英国政坛留下深深烙印,其后工党上台,亦延续“铁娘子”政策。
与尊崇工人阶级及奉行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一代人相比,“铁娘子一代”特点非常明显。他们通常工作卖力,重于理财,贷款买房从不手软,且出门必手机、手提电脑、信用卡,一个都不能少。兴趣和性趣第一
本·史宾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既有时代的烙印,又极富个人特点。25岁的他算是英国“80后”中的佼佼者,2003年入牛津读历史系本科,2006年毕业。与中国学生高中毕业直接上大学不同,英国“80后”学生高中毕业之后大多选择休学一年外出旅行,本也不例外。
本有一个女友,他也坦言,时下同龄人,基本上不会如维多利亚时代般视贞洁为重中之重,相反,倘若至弱冠及笄之年仍是处子之身,那反而会为周遭人取笑。对于婚姻及家庭,英国“80后”亦与传统有别,结婚离婚比较随性,不会强求。本的同学之中,初一结婚十五就离者有之,同居数年膝下有子而未婚者亦有之。对政治缺乏热情
谈及政治,本慨叹连连。他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人,对政治都抱有特殊情怀,个个视国家兴亡为己责。那个年代,学生运动此起彼伏,蔚然成风。牛津、剑桥、伦敦经济学院等英国名校率先在文艺、政治领域展开辩论,开创百年未见之先河。然而与前期毕业生相比,现今的学生有天壤之别,基本上唯钱是图。
本在牛津历史系的同学共12人,除本进入新闻业,其余都进入律师、会计师、金融师行业。而之前的历史系学生,大都以学术、公职、公益为己任。缺乏政治热情并非历史系学生特有,其他系别,情况亦如此。而且,现下的英国“80后”大都痴迷于网络,而少有关注新闻者。
在这一点上,本算是另类,他关心时事之心异常强烈。本分析说,英国乃弹丸之地,资源匮乏,在当下竞争日剧的世界格局中,唯金融与教育是其强项。较之美国地大,中国物博,南美价廉,非洲多产,英国捉襟见肘困境连连。唯有打造全球金融及智力品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如由国家出资,包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全部费用,吸引各路英才加盟,塑英国为全球智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