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解读五、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0:14:55
2009-11-05 22:38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家长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值、学校管理不尽完善、教师自身素质的不够理想等等因素,使一些教师的心理素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调适。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决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因此,教师应该调适自身的心理健康,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一般包括下面几点:
1.热爱本职工作,对教育岗位满意,可把智慧、能力发挥出来,有满足感。
2.乐于交往,善于协调人际关系。跟学生、同事、领导都能把关系处好。特别是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对待学生。
3.自知自爱。对自己有适当地了解。悦纳自己,发挥潜能,对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能坦然接受。
4.能良好地适应环境。
二、班主任心理健康调适:
1、从教师个人讲,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自我保健和调节,不要把不良情绪带进教室;
2、要热爱生活,做到劳逸结合,不断丰富自己,同时也调整好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做到心情舒畅;
3、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不要过于斤斤计较,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力量并以此去影响学生;
4、要爱岗敬业,增强角色意识,才能以苦为乐,甘于寂寞;
5、要严于律己,学会与人合作,搞好人际关系,才有利于教学水平的长进,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班主任的心理素养
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我心理修养水平;要对学生保持爱心、耐心,也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1.要有爱心
爱心是指爱教育事业,爱所教学科及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同时要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一个感情贫乏、冷若冰霜的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常是凶恶、严肃、冷漠、可畏而不可亲,学生难以产生敬仰之情,更不敢向其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衷肠,自然难以达到心理指导与教育的目的。
2.要有耐心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诸如学生调皮捣蛋、恶作剧、恩将仇报、逆反对抗、违纪犯规等。这些问题容易使人气愤、烦躁。遇到这些情况时,特别需要教师有博大的胸杯、极大的耐心,沉着冷静,以约束、控制自己的情绪,为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
3.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教师的基本功,是因人施教的前提。教师除了学好心理学知识、掌握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外,还必须有察言观色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只有全面了解人,才能全面去育人。教师要善于透过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恐惧、窘迫等表象去观察、思考,分析其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心理症结,才能更好地把握每个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与思想脉搏,从而准确地预测学生的心理变化及行为发展倾向。
4.要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要想培养高心理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与科学的调适方法,从容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避免消极的心理偏激反应。在出现过重的心理压力、心理失去平衡时,能自我排解,尽快地恢复平衡,以预防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产生。
四、班主任工作误区: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学生思想瞬息万变,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稍一疏忽便容易进入误区。一般说来,班主任的心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l:权威心理
人类的历史证明:在人类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中,权力是最不可靠的。
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让别人理解和尊重的要求。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和稳定,更需要某些人,尤其是班主任来对他们的行为、想法加以引导。但是,班主任的权威心理却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某些想法和做法的尊重和引导,使学生不能及时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加重了他们的依赖心理。
误区2:惩戒心理
有的班主任认为,学生违反班规校纪,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往往是故意捣乱,如果不严加惩戒,让其产生畏惧心理,班级就会很难管理。也有班主任为了镇住学生,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严加斥责、讽刺、挖苦,视一犯再犯的学生为“不可救药”,从而惩戒有加。惩罚只能使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并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对班主任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误区3:偏袒心理
调查资料表明,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班主任能够公正合理、平等待人。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都有对班主任特别信赖的心理趋向。班主任的偏袒、不公正,会严重挫伤一部分学生的上进心,甚至产生离心效应。
误区4:急躁心理
有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缺乏足够的耐心,动辄大发脾气、训斥、挖苦,这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相反还会给学生造成不应有的伤害。教育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班主任,每天需要处理的工作很多,因而难免产生急躁心理。班主任希望学生进步的动机虽好,但因此采取一些急于求成、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做法却是不妥当的,效果也是消极的。
五、案例研究 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案例展示:作为一个班主任,每天面对五十多个学生,努力的、听话的、淘气的、顽皮的,性格各异;学习、生活、身体、品德表现,样样都要管;在学校的每一分钟要管,上学放学路上要管,在家表现还要管。工作劳心劳力还不一定能让你体会多少成功的喜悦,要得到快乐那可真是难上加难!
学生成绩不好、学生顽皮不听话、家长不理解不支持等负性事件是家常便饭,许多时候灰色情绪不请自来;加上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工作量非常大,有时候觉得当班主任真是累,熬到何时才是个头!真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
班主任如何调适自已的心理呢?
徐寒燕老师是这样来适调的:
1.ABC理论教我学会心平气和地处理偶发事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就因这一次过错就对他们冷眼相对,那么我们眼中还会有好学生吗?
2.快乐作业让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学生
对每天的痛苦和烦恼忽略不计,从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快乐。
比如说,清晨在寝室窗右上发现学生送的一束花,心里感到很快乐。
比如说.班里的学生亲如兄弟,互相帮助,让人看在眼里乐在心上。
比如说,那个全校闻名的捣萤鬼,居然在午休时带了几个同学清理学校花坛的杂草,真是让人又惊喜又自豪。
比如说,班里那位从不好好听课做作业的孩子,近来破天荒地进步了,自己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心里也是乐滋滋的。
比如说,那些淘气包“屡教不改”违反纪律时,忍不住对他们大发雷霆,可是一转身他们又“老师老师”一声声叫得那么亲,真让人感动。
又比如说,有几天感冒嗓子哑,弦子们课间纷纷前来问候,还有好几个孩子回家拿来感冒药。原来孩子们的心灵那么美好!
3、学会了赏识学生;我对学生的赏识,又激励着学生向我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样,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使得我们师生双方都能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心理气氛中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案例启示
1.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学生,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
(2)在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学生有实现感和成就感。
(3)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
2.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愉快地接纳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的优点、长处,也包括接受自己的缺点、短处,保持健康的心境,维护心理平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之中去。其次,还应该努力加强自我心理修养,不断地完善自我。无论是什么情况,班主任都应“心静如水”、“胸怀博太”,这样自然也就会“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本案例中,该班主任非常重视心理自我修养。他在工作中善于自我调整,对班级管理中不愉快的事情能够很好地自我控制,而且善于赏识学生、激励学生。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悦纳自己,做个快乐的班主任。
六、经验借鉴
(1)班主任要善于自我暗示,调整心理状态。自我暗示就是在内心里自己提醒自己。比如:我是很镇定的,看,我的呼吸多么平衡、头脑多么清楚。早晨起来,对着镜子大声喊: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走进教室,心理默默地说:我是最棒的教师,我是最有耐心的教师。当压力很大时可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当压力大心情烦躁时,可默念“平静、平 静、平静”。当忙不过来有点想放弃时默想“我行,我行,我行”!这种反复自我暗示有助于缓解压力。
(2)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自我保健和调节,不要把不良情绪带进教室。
(3)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不要过于斤斤计较;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力量并以此去影响学生。
(4)要爱岗敬业,增强角色意识,才能以苦为乐,甘于寂寞;要严于律己,学会与人合作,搞好人际关系,才有利于教学水平的长进,有益于身心健康。
一、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要求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构建起和谐班级,以此熏陶、影响、改造学生,形成一种较固定的班级集体模式,产生良好班风、学风。
二、班主任工作误区
误区l:认为班级文化的建设就是班级环境的建设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班级环境建设与人文精神培养的总和。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流于表面化、形式化。
班级的环境建设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外围特征,就如同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与他的衣着爱好一样不能等同。可是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常停留在对班级的布置与维持上。比如在班级内贴上条幅、字画和醒目的标语口号,还有为教室特意设置的鲜花盆景。无疑这些增添了班级的典雅与舒心,也起到了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误区2: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认为班级文化建设是多余的
现在,一个学校的声誉如何,社会与家长看的是这个学校的升学率如何。学校评价老师用的还是这一套。那么,在这样大的气候环境下,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做事原则下,要求老师不受外界的影响放手搞自己的文化素养的建设,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老师在乎的是班级在考核中会不会丢分,至于学生只要不惹事就好,只要学习好就对得起家长。这样看来班级的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了。
误区3:教师不是参与主体
首先是老师的参与不足。作为老师不能只制定一些方案和措施就行了。因为老师也是班级的一分子,也是主人,因此必须参加到建设中去,身体力行。这不单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每一位科任老师也必须承担起的相应的责任。如果没有了老师的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打击,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在现实中科任老师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往往是班主任一人孤身作战,难以得到其他老师的配合和协作。其次是学生的参与不足。班级文化的受益者是学生,那么任何的文化目标都必须由学生来建设和实施。
误区4:缺乏内涵,只注重形式
以某学校为例。每一个学期我们都要进行班级文化的评比。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学校进行评比的内容只是班级里的板报和课室的布置,认为课室的设计和氛围好了这个班级就有好的班级文化。不可否认,课室里的布置和氛围也是班级文化的一种,但这只是一种表象,更为深层的班级文化的内在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的力量的形成。而事实上,这样的评比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导向,使一些老师把精力放在班级布置上,而把精神建设放到次要的位置上,本末倒置。
误区5:缺乏落实措施,只注重内容
这一种思想和上面的思想刚好相反,它注重了精神的作用,认为班级文化是一种自然而然就可以形成的,并不需要任何的方法和措施就可以实现的。“无为而治”是管理的一种最高境界,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有所作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种精神的存在,并不是自然而然地自生自灭的,它需要创设机会和提供生存的空间,然后把经验和意识进行提炼形成共识,最后要通过宣传来倡导和发扬。
误区6:缺乏全面观,急于求成
一些老师想“立竿见影”创建优秀的班级文化,但这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一段漫长岁月的积累,是无法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的。但是,只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实施正确的方法和手段,那么实施起来还是会有成效的。这固然是好事,但急于求成,只会“揠苗助长”。因为教育不是朝夕见效的事业,它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恒心并甘于寂寞的事业。学习不可能一朝见功,一种精神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而成。
三、案例研究 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案例展示:今年我接手的班,全班有50个学生,男生仅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按理说,这样一个班级,管理起来应该不难,但情况偏偏相反。接班以后我才发现,虽然我班男生比较少。但个个男生都不是省油的灯,十几个男同学都是班级的活跃分子,而且经常凑到一起打架。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侯新菊是这样寻找问题的突破口的:
1、找到调皮的小头目赵会生
2、与赵会生谈话,从谈话中我了解到,赵会生很有号召力,不光是男生,班上的女生也非常听他的话。因此,每次轮到他值日,纪律就特别好。抓住这一点,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在第二天的大扫除中,女同学体息,由他带领男生进行大扫除。他开始有点犹豫,后来在我“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他欣然答应,并且许诺一定完成任务。第二天,我跟赵会生一起给男生布置了劳动任务,当然,主要还是赵会生布置,我只是从旁参谋。劳动过程中,男生在赵会生的带领下,干得特别卖力,有几个男生拿起扫帚剐要吵闹,就被他制止住了。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暗自高兴,看来这个方法奏效了。
3、跟他讨论管理班级的方法,也跟他说了当班主任的苦恼。他很懂事。还答应做我的小助手,跟我一起管理好班级,并给我提供了一些建议。我教他如何才能当好一个真正的管理者,如何才能在同学当中提高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同学来报告的次数明显减少了,班风班貌明显改进。
案例启示: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深地感觉到:要当好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要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和尊重学生。
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班主任工作虽然繁杂,但也有很多快乐。在工作中,只要你细心去观察,认真去探讨,任何问题都不能成为问题,都有其突破口,找到了突破口,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案例中侯老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非常好地体现了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如何通过责任感的培养塑造学生的人格,使赵同学对班级也能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主动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三、经验借鉴
1.利用网络,建设班级文化
可以开放班主任信箱,把自己的E—mall地址告诉学生。在网上互相写信,交流思想,这样能及时沟通师生心灵,及时解决问题。
2.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构建者应该在理论上有明确的认识
作为班主任,既要有满腔的热情热爱学生,又要有扎实的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教师自己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补充自己,利用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
3.作为班级的文化建设,学校在总体上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学校要为自己确立怎样办学的思路,培养怎样的校风,学校又要求每一个班级达到怎样的效果。只有大的要求明确了,才会有下面的班级的不同特色。从外在的形式建设上到内在的人文培养上,学校都应该有一个总的方向与要求。
4.班级文化建设要环境建设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要让人文的关怀与人文的精神渗透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这个美好的计划实施起来并不容易。班级的环境建设好搞,一切具有文化气息与人文精神的布置都是好搞的,但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切切实实从中得到熏陶,得到教益,并且把他作为自己的内在品德的标准来欣赏,却不是件容易事。要让人文精神渗透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