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有什么期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13:54
阅读,能有什么期待?
没有阅读之前是浮躁的,甚至是悲观消极的,经历了一阵杂乱的阅读(愚迟钝,大概三五年)之后,这种浮躁逐渐减少,那段坚持的日子至今难以忘怀。期待阅读能够改变自身的处境,这是之前比较功利的阅读,当知识量不断增加时,阅读层次随之提高,便开始由强制性阅读向自觉阅读的飞跃。这一步,经历了将近十年之久。过去,读与不读,没有多大差别,自从在阅读上有了深度的认识之后,一日不读,面目可憎。在我看来,阅读,确乎能够拯救沉沦的精神,能够增加生命的厚度与宽度(尽管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能够使生命变得更加有光泽。
1
阅读,是我们与作者进行深广交流的过程,不管是认同,还是批判,无不如此;不管是诊视如宝,还是弃之如履。经验的累积经历酝酿与提炼,变成了知识,这样的思想总结在还原的过程中,需要读者与作者进行一番番深入的交流,如果能够产生不同的见解,可以提供建设性的批评,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经历不同,阅读体会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作品加以学习借鉴。
读书的随意性只是一种方式的选择,这是一部分人的期待,然而,更多的人则是带有目的性的,比如为了消遣与休闲,为了提高自身修养,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等等。如果没有预期效果的达成,读书的泛目的化对我们又有何用呢?比如,我们设计有关课堂的流程,如果不带着目的去涉猎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随意阅读能解决问题吗?再比如,我们要完成某些论著,不大量涉猎并借鉴别人的研究,能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情感进行阅读,在不同的期待中,皆能有所收获,这只是自觉与不自觉的区别罢了。
2
阅读期待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缓和,有些知识在开始阅读时,会暂时不认同,那是读与写处于不同的水平上;有些知识虽有同感,但经过实践后,又会产生异见,这都属于正常现象。问题是,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一味地拒绝,只能使自己错过提高的良机;不加批判地吸收,则会干扰阅读者的独立思考。这种期待必须根据个人的实际,有所扬弃,有所创新。
看到弊端,尔后还有勇气说出来,并通过不断的“叩问”而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从而使问题集中起来,暴露出来,让我们清病症的所在,再通过自我反思与探索,最终找到实践的路径,并加以修正与提炼。这种阅读引领,不正是我们急需的积极期待吗?文字的表达代表作者的个性、情感与意图,只要有作者的鲜明观点于其间,这样的表达就应该引起读者的思考,一味地迎合读者的口味,那不是创作者的思考的出发点。
期待必定与阅读动机相关联,在阅读之前,我们势必要让自己的动机变得更加合理,对书中所勾画的蓝图,要有辨证的态度,要有科学的方法,借助于大量的考证,提出独特的阅读感悟,如果能够为作者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与观念,那就达到了共赢,作者的意图也会随你的阅读而得到延伸。合理的争鸣空间为谦逊而有作为的人敞开,对此,我们也有所期待。
3
阅读,为何会失去兴趣?
教师如是,学生更甚。其间必有浮躁因素的干扰,要知道,现实中能够自觉阅读的人不多,能够保持广泛而持久的阅读者寥寥无几。阅读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但当把这种目的有太多的附加时,我们除了对一些花边新闻感兴趣之外,恐怕就难以再有其他深入的阅读了。没有深广的阅读积累,没有积极的辨证思考,没有有效的碰撞与交流,我们的理性不会形成。
诸如“写得云雾缭绕,一点操作性都没有”之类的话,只能代表一己之偏见,如果是正常的学术争鸣,我们倒期待读者能开诚布公得进行商榷,而非把自己因浮躁而无法找到论述要点的问题扔下后不管。周彬老师对此说:“在自然科学,告诉你一个公式,你一检验就相信了;在社会科学,告诉你一个真理,你觉得这是对的,然后就放下了。所以,在社会科学中,往往要带着你绕一圈,要么让你体会寻找真理的过程,要么让你体会没有真理的痛苦,然后再告诉你什么是真理,这时你才扛着真理前行。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知正确与否。”不管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实践的过程总是艰辛而缓慢的,后者更甚。
阅读期待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知识的汲取目的,但我们却不应该把自己所无法满足的期待推卸到作者身上,那样永远也无法完成彼此间的交流。一味地否定所阅读的对象,只能使我们陷入宿命论或悲观主义的境地,而于批判基础上的继承却能够使我们的阅读境界不断得到提升,在教师阅读提升专业水平的道路上,我们会在浅层次上一直徘徊,而难以进入深层的阅读水平,因为大多数人必须先解决生存的问题。
实践出真知。多实践,多总结,多阅读,这已经变成了我们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交流,是我们解决困惑的学堂,更是我们不可缺乏的精神会餐。这里的交流是纯草根的,不分辈分,有话直说,坦诚相待,是心灵的桃花源,也是教育问题的碰撞场所。
虽然不敢说自己的阅读水平已经挣脱了浅层阅读,但总感觉越读越有意思,而这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曾经在杂书上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如果没有那时的体验,而今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动力坚持社科人文阅读(乃至写作上的尝试)了。当认识水平提高之后,便能够在有思想深度的文字表达中立刻嗅到自己所需要的养料,那是阅读水平提高时的自然状态。此时,那些肤浅的表达仅仅是一种放松式的浏览而已,当作紧张而有效的阅读佐料。
请不要忘记,当精神贫瘠时,要适时地补充营养,否则,虚空会给我们增添更多烦恼。
[注:这是2008年3月28日晚参与“东方教师阅读联盟”周五学术沙龙时的讨论发言整理稿,感谢周彬老师的专业引领、“联盟”为我们提供的交流平台以及老师们的睿智言谈!]
(2008、3、29)
【在线讨论69】阅读,能有什么期待?(读盟论稿54) - 日志 - 水谷龙生 - 1+1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