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昧至死的中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53:26
2010年02月11日 19:32:54
分类:公民教育研究
愚昧至死的中国人
——观日本电视剧《坂上之云》有感
许锡良
与中国当年一样的传统农业国,一样的封建社会,国民一样的愚昧落后,男人的装束一样留着发髻,不阴不阳的样子,这里迷信、等级、特权,视野狭窄,顽固保守,贫穷落后,在中国遭遇英国的坚船利炮之后的十三年时间后的1853年,也同样尝到了来自美国的坚船利炮的厉害。不同的是,这个落后的农业小国只有我大清帝国版图的几十分之一,人口不到大清帝国的十分之一,而且一切物产资源几乎完全是空白,与大清帝国的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物产富饶相比,这个国家简直就一无可取。这就是当时的日本国。但是,这样一个国家他毕竟走了出来,百年来,成为了世界的列强之一,也是第一个作为亚洲国家成为世界列强的小国家。那么他是怎样走出来的?怎样还原那段历史?
日本最近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系列《坂上之云》(1-5)用具体的人物与极其生动的情节为我们还原了这一段历史。电视剧采用从具体的小人物视角与成长经历的细小故事来反映一个时代的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也是日本人最擅长也惯于使用的的历史再现方法。在这个电视剧中,故事讲述在日俄战争中担任联合舰队参谋的秋山真之、号称“日本骑兵之父”的陆军军人秋山好古,以及真之的文学家好友正冈子规三个历史小人物的成长经历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通过具体生动的小故事,小细节,我们看到了日本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出愚昧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也走向侵略之路的。但是,我除了在这个过程中,看到日本是怎样走出愚昧落后,走向国富民强的理想之云外,我更看到的是当时中国的愚昧落后且愚顽不化。
在每集的序幕解说词中是这样说的: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它正在迎来自己的改革期。在四国的伊予松山,有这样的三个男人。出生于这个古城的下城区的秋山真之,他策划与实施了毁灭被称为日俄战争中,几近不可战胜的波罗的海舰队的战斗。而他的哥哥,秋山好古,培养了日本的骑兵。实现了打败史上称为最强的哥萨克骑兵师团的奇迹。另一个就是被称为给古老的日本短诗型,俳句短歌带来新风潮的中兴之祖的俳人,正岗子规。他们仨人,秉承着明治这一时代的脉搏,永远注视着前方大步前进。登高,坡顶自有青天。倘若正有一朵白云闪耀,那就望着云爬坡吧。
这既是电视剧的主题词,反映了电视剧中三个人物的思想行动与精神,其实也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的改革精神。日本人面对西洋列强的势力,当时也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是,正如电视剧中的台词所说的:日本在面临这些困境的时候,在亚洲,它第一个选择了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是全方位地认真深入细致地学,而不像大清帝国的洋务运动那样只是花点钱,摆点门面,热热闹闹地装装样子地学。因此,当大清帝国庞大的北洋水师,全部装备着西欧最强大的海军装备,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战舰群,遇见设备相对简单落后的日本联合船队的时候,日本以仅仅死亡三人的代价,一艘战舰都没有沉没的情况下,就完全彻底干净地消灭了北洋水师庞大的舰群,中国积六十年的洋务运动成果,竟然就那样轻而易举地被毁于一旦。
电视剧对这一段战争有丰富的细节展示。当时,作为年轻的少尉海军军官的秋山真之与日本海军少将东乡平八郎一同参观由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去日本炫耀的北洋水师舰队,发自内心地感叹了一句:大清帝国真有钱啊。对付这样庞大而又先进的舰队,有什么办法吗?接着就是中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面对日本海军将士炫耀般地夸夸其谈地介绍自己的战舰的优越性能:七千多吨位的排水量,大炮口径多少。然后当日本海军少将东乡平八郎到舰上深入观察的时候,却看出了这样的貌似庞大先进的战舰,其实不过是一把老朽了的刀而已,是完全不中用的。因为,他看到了中国的战舰上,士兵们躺在甲板上,正闭目养神,悠闲自在地在正吸食着鸦片,另一些人正在开台子赌博,或三三两两地围在在十分重要的战时通道上聚众吃面条,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战舰上最重要的武器——大炮上竟然都是晒满了各色各样的裤子与衣服。后来陶行知先生从亲历此事的马相伯先生那里也听到过北洋水师大炮上晒裤子的说法,而且还撰写成文。没想到日本这个电视剧极其丰富细致地还原了当时的这个细节。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啊。剧中,当年轻的海军军官追问东乡平八郎少将,有什么办法对付这样的世界先进的战舰的时候,东乡轻蔑地一笑说,这只是外观好看,骨子里不值得一提,是一把老朽了的刀而已,不足为惧。东乡的话是有道理的,在随后的甲午海战中,果然如东乡所预言。这就是一个只注重技术,而不注重制度,更不重思想精神变革的中国必然会遭遇到的悲剧。这不仅作为军人的东乡看在眼里,就是当时几乎每一个日本平民都能够明白的道理,可惜在我大清帝国,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明白此中的道理。
电视剧一方面通过具体的人物细节展示日本当时如火如荼的“脱亚入欧”、“立人立国”的改革,一边展示中国的封建王公贵族,仍然沉浸在京剧等国粹艺术之中,一边听戏,一边摇头晃脑,一副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的样子。日本的脱亚入欧的倡导者是著名的教育家、日本现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他的《文明论概略》和《劝学篇》当时就流传到日本的城市乡村,上到朝廷贵族,下到村夫野老,几乎为每一个日本国民所知晓。福泽谕吉在了解了中国的洋务运动过程与洋务运动的主导思想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后当即就表示,中国的改革不会成功,大清帝国必然灭亡于不思进取的保守势力。中国与日本开战,中国必败无疑。因为,当日本上下已经把“立国先要立人”作为共识的时候,我大清帝国还在大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舍不得打破那些早已陈旧腐败了的坛坛坛罐罐。中国上下四处都是黑灯瞎火,没有人真正睁眼看过世界,即使是林则徐、魏源这样的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所看到的也只是西欧的坚船利炮,而没有能够看得更远一点。
当中日甲午海战,以中国全军覆没为代价,日本队一艘战舰都没有被击沉而结束这场海战的时候,日本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曾致信给丁汝昌,应该回去好好作一反思,仅有技术上的变革,是不行的,任何机器都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操作才会有用的。可惜,信到达之时,丁汝昌提督却服毒自杀了。因为他无脸回去见江东父老,但是,更想不明白我们这样绝对优势的海军实力竟然这样毫无悬念地完败在远远落后的装备的日本联合舰队手中。这是丁提督,致死也不会明白的,可惜,他的劲敌,对手东乡自始至终都是一清二楚的。剧中,他喃喃自语道:大清帝国必然走向灭亡,瓜分大清帝国的这块肥沃的国土的时代已经来临了。这话说得令人心痛,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历史事实。
电视剧展示的,除了中日两国精英上的差距外,也反映了普通国民素质上的差距。有一个剧情,就是秋山好古以第一骑兵大队大队长的身份率领日本骑兵攻占辽宁旅顺的时候的情景。中国的老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对来自日本的军队还是来自满清的军队都分不清。只知道军队来了就要遭灾。即使是首都北京的街头,也是满地猪牛羊,随地大小便,脏乱差,百姓篷头圬面,官爷耀武扬威,却又愚蠢之极。旅顺的防御工事是满清用了十分大的代价,花了二十年时间,用西洋技术建筑起来的,按照当时法国将军的判断,这样的防御工事,如果认真去守的话,即使十万精兵,枪炮弹药粮草充足,也需要半年才可能攻下来。但是,秋山好古率领的一个骑兵大队的兵力,竟然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攻下来了。原因就是稍作抵抗的满清士兵,士气非常低落,他们似乎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国家当成自己的家园,甚至希望日本兵快快攻占过来。因此,旅顺被日本骑兵轻取,很大程度上不是日本兵有多么厉害,而是腐败无能透顶的满清王朝,已经非常不得人心。那些守城的清兵已经不把这样一个王朝帝国当成自己的家园而坚守了。因此,他们放弃了。这个剧情绝对没有丑化“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意思,只是对历史真相作了一次生动的还原而已。
我对这部电视剧之所以感兴趣,除了从中看到了当时中国人的愚昧无知,顽固不化外,还看到,我们至今存在的差距根源。日本人以旺盛的生命力追求世界一流的东西,而我们至今仍然只会抬出孔孟这样的老古董来寻找治国的思想智慧。
这部电视剧除了用细节反映宏大,用具体反映抽象外,还有一点是值得思考的。那就是,整部电视剧的反战思想主题。电视中尽管是反映日本改革成功,从战胜中国,到战胜帝俄,但是,处处揭示的是对战争的极度厌恶,并没有在战胜后的那种“我多想再活五百年”的狂妄与喜悦。有一个细节是这样的。甲午海战,秋山真人作为年轻的海军少尉在军舰上指挥手下士兵准备战斗,结果一个错误的命令,让他手下的一个士兵命丧黄泉,甲板上满地的人体内脏器官,看了令人触目惊心,而且秋山真人作为一个骁勇善战的军人,在战前竟然胆战心惊与战后的心有余悸,并且向东乡平八郎将军提出自己不适合做军官,因为自己太胆小。直到骁勇好战善战的东乡平八郎将军也说出自己类似的心理。这说明一切战争,无论胜负,都是灭绝人性的。这也说明,日本二战后,对战争的认识确实提高到了人性的高度。日本富强的秘密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公开着的,而日本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这个秘密掩藏起来,但是,只有民智开化的民族,才能够发现而已。
日本与中国人也许仍然处于战争状态,只是战场已经不再是硝烟弥漫,而是思想智慧,创造发明上的较量。在这样的战场上的较量,中国与日本相比,看不出比中日甲午战争时有什么不同,我看到的是,历史悲剧的重演。当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鲁迅先生,在一片骂声中走了,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胡适先生,也在一片骂声中走了,一百多年来,我们的问题还是老问题,我们从上至下,愚乐至死,至今仍然十分愚昧地幸福着,因为三百多年的清帝国的辫子情节,仍然占据着国民的心灵,乃至中国人对满清这样好的王朝竟然灭亡,心感痛惜:要是清王朝再存五百年该是多好啊,因为我们的满清大帝多么想再活五百年,直到愚乐至死为止。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
附录:
从大炮上晒裤子说起
陶行知
甲午之前,中国海军的力量比起日本来,差不多是倍上加倍,丁汝昌曾经一度率领到日本去示威。为了水手们一点小冲突,便要求日本当地军警解除武装赔礼。那时日本人是和现在中国人一样的愤慨。东乡平八郞正任横须贺镇守府参谋长,劝大家忍耐一下,并说,中国海军不足怕,不久就可以把这口气争过来。人问他所以然。他说,中国兵船的大炮上是晒着裤子,纪律如此,士气可知,虽有一二名将,何能为力?这不是东乡造谣,平远舰上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九十四岁的马相伯先生还可以做见证。
兵船上的大炮好比是人身上的头脑壳,把一条裤子套在头上,则头儿成了什么东西?况且是去示威,岂不更是笑话?在这上面是反映着主帅糊涂,将士放恣,全军紊乱。平时既可以在大炮上晒裤子,战时何不可以在战场上打扑克、抱小老婆?从甲午一直到现在,日本之所以胜和中国之所以败,都被东乡一语说破了。
在生存斗争之过程中,有有形之大炮,有无形之大炮。裤子也有有形与无形之分别。是先在无形的大炮上晒无形的裤子,渐渐的,那有形的裤子才晒到有形的大炮上来。
原载1934年9月16日《生活教育》第1卷第15期
(许锡良抄录于华中师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2》,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7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