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骑楼(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4:13:11
 
廣州骑楼是由竹筒屋根据南方地区避雨防晒,结合商业经营需要发展而来。早期人们以步行为主,加上岭南地区气候无常,在商业繁华地带出现这种建筑形式就顺理成章了。对于务实的廣州老百姓,骑楼就是他们居住、经商的场所,还能为行人、商户遮阳避雨,所以被喻为风雨廊。岭南的建筑师们讲究实际,把西方建筑与岭南传统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演变为富有岭南特色的骑楼。

骑楼一般分为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在每座骑楼建筑的楼顶,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山花是立面上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和半圆形。骑楼建筑中的山花,成为屋顶的重点装饰部分。如今装饰一新的骑楼,便是仿照当年的山花设计的,有些是极具现代感的直线条形,有些加入西方柱饰、带有欧洲风格,有些则在上面雕塑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山花两边的矮墙便是女儿墙,又称“压檐墙”,出现在天台边缘以及檐口以上的位置。女儿墙图案简单,强调实用性。在廣州骑楼建筑中,凹阳台最为常见,设在骑楼立面中部,它由栏杆或其他胸墙围起来,栏杆呈直条状或方块状,偏重实用性装饰。骑楼底空间净高4米~6米,有的甚至高达8米,一系列连续的骑楼底空间组成贯通的人行道。

廣州人最善于吸取外来的好东西,骑楼很快风行廣州市,形成市内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商业街道较为集中,多为2~4层:底层前部为骑楼柱廊,后部为店铺,两层以上为住宅;临街立面处理为西式造型或中西结合,称为“洋式店面”;骑楼建筑并肩联立而建,形成连续的骑楼柱廊和沿街建筑立面,也就是骑楼街。其实每栋骑楼是按照廣州引进骑楼的基本章法:柱距4米,进深4米,净高五六米,并由屋主自行建筑设计的,因此在保存较好的街区可明显看到不同的装饰风格。

因为骑楼街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所以骑楼内的店铺可以借用柱廊空间,便于敞开铺面、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长堤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最气魄,近代的高层建筑如八九层高的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都是廣州市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

由此看来,廣州骑楼的最大特点就是把门廊扩大、毗联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骑楼,下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顾客可以沿骑楼自由选购商品,店铺后面是工场、货仓、生活用房,楼上一般住人。这类建筑也可能受“杆栏式”建筑的影响。另外,骑楼临街立面统一平整、仅有些内阳台显示了“挖空”的情趣。有的楼顶矗立着尖顶塔楼,有的正面墙顶挑出拱形雨篷。这些奇特的造型,为单调、平整的天际线增添了情趣。立面色彩以当地盛产的贝灰白色和调以米黄色为主。墙面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墙面浮雕图案、窗洞形式、线角、阳台铸铁栏杆等,融合了西方的“巴洛克”或“洛可可”建筑装饰风格。附墙柱在层高处以多道线脚与腰线相融,腰线下边以带形图案贯通,使得墙面层次清晰,线条曲直富于变化。建筑细部的檐口下、碹洞、窗眉和窗台下以及门套、山花等部位,都巧妙地装饰着花饰,其图案样式具有中国古典卷草图案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