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讲楞严经专集——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九) - 花旦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9:57:19
请翻开《义贯》108页,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义贯》108页,中间,经文:[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这因为是白话文,所以,我们就稍微速度快一点点。
说:“其日无供”:也就是那一天在路上,没有人请他到家里受供养。
“应器”:叫做应量器,所以,出家人的钵,又叫做应量器。梵文叫做钵多罗,义为“应法器”,也就是钵。因为僧人之钵,于体、色、量三者,都必须“应法”,也就是合于佛陀所制的戒律的。现在小乘的,泰国、缅甸、柬埔寨、寮国等等,比较重视这个钵;在咱们中国和台湾,就比较少用这个钵吃饭了,有的持戒律的道场,还用这个钵在吃饭。事实上,生活习惯也都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现在大部分都是用小碗吃饭比较多。因此,小乘过着原始佛教的这个生活,因此,你去看佛陀当时候的生活,也像泰国现在的托钵;但是,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庙没有盖那么大,也只是小小的,就算讲堂,也不是很大很大,我们现在后来的人,硬体设备、建筑设施愈来愈好,所以,我们现在才有这个大的建筑物,在佛陀当时在世是比较少的。
底下,都须“应法”(也就是合法、要如法),如法就是佛所制的。所以称为应法器、简称为应器。或者叫做应量器。钵之体(也就是材料),必须是铁制的,还有瓦,瓦分成(陶和瓷器)二种;钵的色,熏成黑赤色,或者是孔雀咽色,咽就是喉咙,我们看那个孔雀的。。。咽就是喉咙这个部分,就是深灰色。或者是鸽色;鸽子的颜色,大家都看过了,台湾就很普遍了,赛鸽大会!所以就是深灰色、褐色都行!钵之量:应己之食量而为,极大也不可以超过三升,三升就是3000cc。最少也要能容下一升半。
“次第循乞”:“循”,就是顺。僧众分卫(也就是乞食)时,也不拣别净秽贫富,顺着门户之次第而行乞。也就是没有跳过去。
经文:[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心中初求”:就是阿难的心中初求,就是最后一个布施者。
“最后檀越”:“檀越”这个名词是中文和梵文合并的。“檀”,梵语檀那,布施的意思。“越”,也就是超越。以行布施,而获福报,得超越贫穷之海,所以称施者为檀越。因此,在《华严经》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也就是说:布施的人要很庆幸说对方接受你的布施,由于对方接受你的布施,所以,你才有办法完成檀波罗蜜,才有办法完成布施波罗蜜;如果你想布施,而对方不接受,你变成没有因缘完成这个布施波罗蜜。因此,布施的人喜悦、感恩;接受布施的人,也是喜悦、也是感恩。换句话说:无量的功德,来自一颗喜悦的心;没有喜悦的心,布施不得功德。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出家众要看情形,这个檀越不生欢喜心,千万不能增加他的困扰和负担。所以,祖师大德有讲,说:宁做饿死的蒲团僧,不做世间应付僧。这个是告诉出家人:咱们出家人要很有骨气、要很有志气,宁可坐在蒲团饿死,也不要做一个世间浑浑噩噩的应付僧!应付僧就是说:今天大官来了,应付一下;今天这个比较有钱的檀越来,就应付一下,就整天搞这个东西,道业忘失了!所以,出家众他的深责重任就是修行,降伏自我,这个修行很困
难的,如果你不了解生灭无常世间的真相,你修起行来会很辛苦!
有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子,从老远的地方,爸爸带着一个小儿子,还不到十岁,二个人牵着一头小驴子,这个驴子,走。。。走了很远,来到了城的东门,大家就笑他,说:这二个父子很笨!这一头驴子不会好好利用,二个人竟然牵着走,那养驴子做什么呢?这二个父子还真是笨呢!这爸爸跟儿子听了都满有道理的,就走。。。来到了城的南门,就跟儿子讲,说:这一头驴子不利用、不骑,实在是可惜!因此,这爸爸跟儿子讲说:我来骑!就骑上去了。这儿子就牵着这一头驴子,爸爸坐在上面,很满意的走。。。走到一半,人家就骂他爸爸,说:这个爸爸没有怜悯心,这个儿子这么小,身体那么孱弱、那么小,这个爸爸身体那么壮,还骑在驴子上面!这像话吗?这爸爸听,也有道理,下来,牵着这一头驴子就走。。。走到西门,他爸爸就说:儿子!换你上!说得有道理啊,我来骑,要不然,这个驴子空在那边也不行!儿子就上去骑了。走。。。走到一半,人家就对这个儿子说:这个儿子不孝顺,哪有让爸爸在路上走呢?儿子骑在上边的?是不是?这个儿子应该让爸爸坐!这儿子听,也有道理,就下来了。二个到北门,父子就商讨说:我们到城东的时候,人家说我们不骑浪费;到南边,爸爸骑也不对;到西边,儿子骑也不对。他们二个商讨一个最好的对策,就把那一只驴子绑起来,二个人用扛的,走到北门的时候就用扛的。走到北门,大家都笑翻天了,说:哎呀!这二个父子笨得可以,哪有这样子的?驴子不骑用扛的?
这个当然是一个寓言,这个就告诉我们,生灭无常的世间,只要你活着,没有破无明,众生他就会有意见,我们一定要很清楚的,认识这样子的真理、世间人的常态。所以,我们要很清楚的认识这个常态以后,便能了解说,当我们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因果的时候,其他就啪!切掉(师父做一个猛然下切的手势动态)!放下,要不然,你怎么做呢?这个世间,不管你怎么做,都有肯定跟否定;但是,只有超越的人懂得放下。
有一个比丘尼,带着一个老居士来,这个比丘尼看到师父下来了很高兴,特别的赞叹,她说:我看了您讲的《六祖坛经》,您讲的真是好!《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她说:慧律法师啊!我认为您修到。。。您是个大悟的人,您将来一定会得到金刚不坏身!意思就是:我将来会肉身不坏,就赞叹。然后,比丘尼就看我没什么表情,我看她讲完了,我跟那个比丘尼讲:你这一句话也是妄想!这个在家居士听了很纳闷,也不是很舒服,就说:敢问师父!我说:啥事啊?他说:我师父肯定您,您为什么否定她呢?我说:我这是什么地方呢?哪来的肯定跟否定呢?肯定是你的妄心;否定还是你的妄心,平常心是道,本来就具足,没有肯定跟否定这种东西,我们都是头上安头。所以,平常心是道,也就是不能加任何的观念。知道吧!那么,这样子过,平平凡凡的过一辈子。所以,这个世间就是:你怎么做,大家都会有意见,你要做得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因果就好了,其他就不要一直讨论、一直讲。
所以,我们到年纪大的时候,会得到一种叫做强迫症,强迫症叫做躁郁症,有一个太太,她就得到这种症,她就是晚上起来,睡到一半,起来开电灯,啪!电灯一开,然后,走一走,半个钟头又去睡觉;再经过一、二个钟头,再起来,又再去开灯,她先生就拿她没办法,这个叫做强迫症,强迫自己去做一种循环的工作,而且自己没有办法控制,完全没有办法自己控制,脑筋里面。。。西药用得太重也会,打针,或者是安眠药用得太重也会!譬如说:医学上讲:你安眠药用得太重,每天都吃。。。你突然有一天没有吃安眠药,他会心悸、恐慌,会得忧郁症。因此,我们要用西药,一定要控制那个量。因此,得到这种症,就叫做很可怜,它叫做强迫,会重复一直做重复的工作,这个厨房很干净了,擦一擦,还是觉得不干净,再擦;然后再来,又不干净又去擦,他会强迫自己去做某一种事情,一直重复。。。让对方受不了,你如果娶到这种老婆,你就惨了,完蛋了!你要陪她啊,她是你老婆啊,她半夜起来要讲话,你就一定要继续跟她讲,就一直讲啊!对啊!她就是没有开始、没有起点,她自己在做什么,自己都不知道,很同情!所以,修行还是要健康第一,不管是中、西药都要控制,药微量就好,最好是丢掉。
因此,互相勉励一下,告诉大家:佛法第一前,健康要排第一。很多人,初学佛法的人,他就说:哎呀!这个是臭皮囊,统统不要照顾它!因此,吃素吃得也不像素,为什么?完全没有营养,所以,走起路来就像天人一样,为什么?飘飘欲仙,快倒下去了,台风稍微大一点,就躺下去了!因此,我们都误会了佛陀的意思,佛陀是告诉我们要看破它,而不是放弃它,透视这个相的不实在性,你一样要过现实的生活。所以,我们因为扭曲佛陀的意思,把健康搁在旁边。因此,佛陀为什么叫人家要脱鞋子?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没有鞋子的,连那个托钵,都有很大的学问的!当我们打赤脚的时候,脚底都是穴道,因此,佛在世的时候,托钵都是打赤脚,那么,那时候没有柏油路,所以,因此这个石头,大石头、小石头会怎么样?刺激这个穴道,连打赤脚托钵都是大学问!我们现在二千五百年了,打赤脚,人家觉得我们很奇怪,觉得很奇怪!所以,事实上,如果你住在山区里面,没有人,比较少的地方,可以打打赤脚走一走,刺激一下穴道。那么我们现在都是穿鞋子了,因此,也很少磨练自己的身体。
底下,所以施者为檀越。“最后檀越”,因为大家都已经准备供佛及僧,剩下还没有准备供的,阿难称为最后的檀越。
“无问净秽”:小乘乞食,一向避开五种人家:一、官家,就是当官的,二、倡优家,也就是唱戏的,我们现在所讲的跳舞的。你总不能托钵的时候,跑到垦丁,人家跑到垦丁去春天呐喊,你怎么去那边托钵呢?所以,不管有修没修,总是要避开这些讥嫌,毕竟是出家人。第三、屠户,第四、叫做沽户,也就是买卖酒的地方,我们去买酒,他们卖我们,那么,他们就叫做沽家,就是沽户。第五、叫做淫舍。也就是现在灯红酒绿的地方,也就是妓女户了。阿难因发心等慈,所以决定不避秽户。
“刹利”:全文为刹帝利,义为王种,这便属于“净家”。
“旃陀罗”:义为杀者,也就是以杀为业,是为“秽家”。
“方行等慈”:“方”,就是法,效法之义,是说效法佛菩萨而行平等之慈心。
“发意”:就是发心。
义贯
阿难“心中”最“初”只“求最后”一家尚未供佛菩萨的“檀越”家,“以为”他的“斋主”,而“无问”其家是“净”家还是“秽”户,是属于“刹利”的“尊姓”之族,以“及”行杀为业的“旃陀罗”秽种,意欲效法(“方行”)佛菩萨之平“等慈”心,而“不”拣“择”低“微”下“贱”种姓之人家,“发意”要“圆”满“成”就“一切众生
无量”的“功德”。
经文:[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世尊”:梵文叫做薄伽梵。因为如来十号具足,也就是说:你称释迦牟尼佛;或者释迦牟尼如来;释迦牟尼世尊;释迦牟尼薄伽梵;释迦牟尼明行足;释迦牟尼善逝,都可以!因如来十号具足,能为六凡、三乘、九法界之所尊敬,所以称世尊。
“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须菩提认为富人好逸乐,难修行,这《佛遗教经》讲的:富贵学道难,像台湾的首富说:我这么有钱。。。我看新闻报导的,他说:我这么有钱,为什么不买飞机来自己坐呢?好像买了二架,所以,出门都是自己坐飞机,自己开自己的飞机,自己的司机,因为钱太多了,不知道怎么用?世尊教我们要以法为乐,毕竟五欲六尘是生灭的东西。所以,你看看,首富也没办法救得了他的弟弟。新闻报导,四十七岁就癌症往生了!所以,因此我们了解,金钱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生命所有发生的问题,唯有佛法,彻底的透视!所以,今世福报受尽了,来世堕于恶道,为悯此等,所以舍贫乞富,令来世不堕落。
大迦叶的想法正好相反:他认为穷人因为累世不修福,所以世世贫穷,因而更加无法修行而超脱贫困;因此大迦叶舍富就贫,令种善根。
这两位尊者之用意虽善,但心却不平等,所以为世尊所诃。
“无遮”:我们常常称:无遮大会,无遮大会“遮”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有限制,无遮限(也就是没有预设什么限制)的慈心,究竟平等。所以,公园帮的来吃饭,我们也是这样,无遮大会,让他们吃了!师父也很高兴,有因缘让师父或者讲堂修福,我也很高兴!这些流浪汉也很辛苦,每年就等梁皇七天、等水陆七天,也很辛苦!
112页,“度诸疑谤”:若专向贫人求乞,必致招俗人疑心;如果专向富人求乞,则会招来毁谤。平等行乞可以度脱众生的疑谤之心。
义贯
这是由于“阿难”早“已知如来世尊诃”责过“须菩提及大迦叶”两位尊者,说他们身“为阿罗汉”之圣者,而对待众生之“心”却“不均平”,有所偏颇。阿难心中非常“钦”敬“仰”慕“如来”所“开”示“阐”明的“无”有“遮”限等慈之心,如是更可“度”化“诸”众生的“疑”心以及诽“谤”,令不造罪。
经文:[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城隍”:“隍”是城外的壕沟;无水的称为城隍,我们称为:城隍庙,城隍庙,是不是?这个台湾最流行城隍、城隍庙。有水的叫做城池。
“徐步郭门”:“徐步”,安详漫步。也就是一个比丘出去托钵要有威仪,要现出安详的样子,同时不急躁,要慢步。“郭门”,护城之门,内门称之为城门,外门称之为郭门。以前的城墙都有二个门,你看过这个古装剧的,那个攻城就是好几个门,你攻不进去的!你去看看那个咱们中国的万里长城,它就这样子,外门;再来,里面又门;又里面又一个门,好几道门,所以,以前要战争,因为不是像现代化的武器,像现代化的武器,你筑一道长城有什么用呢?以前没有飞机啊、没有大炮、没有什么原子弹,那当然最多就是骑马嘛!那么,最会骑马的是谁呢?就是蒙古族的,十三世纪的时候,横跨欧亚,打到欧洲去,蒙古族的,成吉思汗!
底下,“肃恭斋法”:是肃穆恭敬,敬持化斋之法仪。
“大幻术”:也就是虚幻的咒术,能变化物像,迷惑于人,令人失性,为其咒术之力所摄,不觉而随从其命。此幻术能咒令日月堕地,令梵天下降,威力强大,故名之为大幻术。
“摩登伽”:义为小家种,或下贱种,为其母之名,其女名为钵吉蹄,义为本性,谓虽堕为淫女,然本性不失。
“娑毗迦罗先梵天咒”:“娑毗迦罗”义为黄发,又译为黄发外道。“先梵天咒”,此派外道伪称其咒为过去梵天所授。黄发外道将此咒传给摩登伽。
“摄入淫席”:摩登伽女因见阿难具佛之二十种相好,心生爱染;又因过去五百世曾与阿难为夫妇,爱业所感,一见欢喜,不能自己,必欲与之结为夫妇。便求其母满其所愿。于是其母便持咒修法,引摄阿难,阿难不觉为咒力所摄,心意恍惚,入于家室、便至摩登伽女之寝席。
“戒体”:就是受戒之时,登坛白四羯磨竟,所得的妙善无漏色法,称为无作戒体。其实,这个无作戒体就是我们的本性,这个意思就是说:见性的人,见到不生不灭的无作本性的人,自然有止恶行善的力量。意思就是说:大悟的人,更能够了解因果的可怕,因为恶因必招恶果。所以,悟了,就知道去恶从善,很自然,他就会朝这一条路。你叫大悟的人要去造一句口业,是非常困难的!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讲一句很难听的话,不可能!但是,不悟的人,他随时随地都会造口业,很容易就讲出来。所以,广化律师常常劝我们:各位比丘!你千万不要双手造的功德从你的嘴巴花光光!就是他看这一些比丘很认真的在作务,在做功德、精进修行;可是,有的比丘比较不会节制这个口业,有时候,跟这个信徒有一些过节,或者是不愉快,就这样讲。。。讲一些,或者是师兄弟有一些意见,广化律师就劝我们:千万不要双手所做的功德嘴巴花掉了!你来这里洗厕所,有功德;记得!嘴巴闭起来,功德跑不掉的;嘴巴一直讲,功德就一直一直花,就是一直花钱!你来这里插花,有功德;记得!插花以后,怎么样?嘴巴用YKK拉链拉起来,功德就锁住,当你到阎罗王那边去的时候,我们就很坦然的了,那就不怕了!阎罗王,你死后到阎罗王那边去,阎罗王看一看:我要判你。。。不晓得判你什么?然后,你就很大声:我静静的也不行吗?那个阎罗王要判都判不下去,我静静的也不行吗?对不对?他敢判吗?对不对?就是这样,判不下去了!所以说:我们要知道,律师劝我们的。所以,大家不只是说行动要去做善、做功德,但是,这只嘴巴一定要守得住,要不然很快就花光光了,一开口就等于刷卡;shu。。。再一开口,功德shu。。。又花了一些功德。本来功德很多,今天刷一点、明天刷一点,到最后怎么样?破产,破产了!所以,最容易造业的,就是口业,很容易就出来了!因此,我们要守得住。行善其实很多人都会;但是,口业一般都守不住,因为愤怒,愤怒的时候,一下子就自然的反应!人家走稍微快一点,撞到他也是不小心的,他就:你要死了啊!这实在是。。。阿弥陀佛!这不好!还有给人家使那个眼神、眼色,也不好!两个眼睛瞪着,这个也是花功德;斜视就另当别论啦!碰到人家,瞪着人家,这个也是花功德。所以,我们会做功德,一定要懂得守,守得住,守得住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意就收敛了。
经文:[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斋毕旋归”:通常佛受斋供后,都会为斋主说法,令其除得福之外,更得智慧,所以,这个说法是咱们出家人的责任。为什么呢?因为修福以外,一定要修慧。所以,世尊在斋供以后,一定说法,让大家得到永恒的解脱。以令速入菩提解脱之道。“旋”,就是立刻。今日如来斋毕,便马上要回精舍,必有非常之因缘。
“俱来随佛,愿闻法要”:因为佛在受供处未开示法要,所以国王等人都随佛回到精舍,要听佛开示法要。
经文:[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所以,由这一段我们就知道,楞严咒是斋供以后才宣说的,因此,念楞严咒,没有说限定一定是早上的,这里已经很清楚了!
注释:
“提奖”:“提”,就是提携;“奖”就是勉励、劝勉。
诠论
化佛居于佛顶,表尊中之尊,其所说之咒即为密中之密。“佛顶”代表诸佛之极果,而“宝莲花”则代表如来密因。“光”代表佛大无畏之智慧,所以能破魔。“百宝”则代表佛所成就的无量功德。是故大佛顶法为最殊胜之法,显密皆然。
116页,经文:[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以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无始来”:长久以来,言时间之久远。
“一向多闻”:佛赞阿难有八不思议,其中之一为“法不再问”,就是闻法以后,阿难就不必再问,二个兄弟差太多了!阿难的哥哥叫做提婆达多,你想想看,这二个这样兄弟,会不会觉得很奇怪呢?所以,医学常常用DNA遗传,生物的DNA遗传,是的,是没有错的!用遗传。那你想想看,爸爸、妈妈的DNA都一样,染色体DNA都一样,一个出世是要来害佛的,一天到晚老是跟佛过意不去的调达(提婆达多);一个是阿难,阿难是做佛的侍者,佛成道,阿难出世,做佛的侍者,这么恭敬佛!佛也很了不起,阿难来出家,佛也不会说:你哥哥对我这样子!你回去,你回去!你们这一家族的,DNA都是相同的,回去,回去!这阿难就要哭回去了。是不是?佛没有啊!兄弟归兄弟。所以,佛陀是真的了不起,科学家所没有办法解释的,叫做业力,科学家不知道;遗传学家也没有办法诠释这么深入的。所以,研究佛法,它可以弥补科学的缺失。所以,为什么同样父母亲的基因,基因都相同,所谓ATGC,它就是化学元素区块不同,由这样排列组合双螺旋的DNA,父母亲都一样,出来的兄弟,你看!差这么多!一个每天都要害佛,这个提婆达多还去收买、贿赂这个狂象的主人,然后,把这个狂象放出去,要把佛踏死!这在《阿含经》里面讲的。佛当然是大无畏了,那是大圣人,大象跑到佛前,稳住了,心情都稳住了,狂象马上就歇,佛陀再跟它皈依、说法。就自然的心服口服!
因此,用科学是没有办法解释所有的人生、宇宙所发生的种种现象,没有办法的!同样的兄弟姊妹,为什么个性不一样、学历不一样、成就不一样、看法不一样?这就是宿世的业力。你看,佛所说的那个法,有多么的圆满!所以,佛法要用贯通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才有办法把一件事情诠释到圆满。所以,因此所有的科学家,都很佩服佛学,都非常佩服!所以,英国的大科学家也是这样子,他是天文。。。一个残障的,这全世界有名的,也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就说:这个世间根本就不需要上帝,因为世间的宇宙,它就是这样成住坏空,很自然的发生。这一句话,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早就讲完了。他说:这个宇宙不需要上帝的!这科学家讲的;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就讲完了!所以,知识愈高的人、书读愈多的人,他就对佛法愈深信,坚固的深信不疑,佛陀实在是圣人中的大圣人。而且是在没有显微镜,没有显微镜,佛陀竟然能够讲: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释迦牟尼佛没有用显微镜,竟然可以讲: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八万四千虫就是八万四千细菌。你看《华严经》,世尊那时候没有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讲:我们这个世界有圆形、有椭圆形、有三角形、有马蹄形、有长形。你看我们现在的天文望远镜,银河世界,有螺旋形,我们这个银河就螺旋形;有马蹄形银河,还有仙女银河,真不可思议!佛是一切智者,实在是不可思议!我们二千五百年前没有天文望远镜,我们所能看到的,眼睛看到什么?最多就是看到山,前面几座山,哪能看到无量无边的世界?所以,佛是何许人物?我们就知道,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没话讲!是不是?我们的世尊!
其中之一为“法不再问”,义为:阿难闻佛说法,一听便记住,从不忘失一字,故为佛弟子中的“多闻第一”。
“未全道力”:“全”,就是完全,究竟成就之义。“道力”者,定慧之力;又,道力为成就三十七助道品所得之力用,称为道力,而三十七品,从四念处开始,主要都是在修定或者是定慧等持。
其实,《阿含经》全部都在讲定,有定才有办法成就,三昧成就,则佛道成就。所以,因此诸位!修行一个关键就是:离一切相,心保持如如不动,这个是修行的关键,你这个关键找到了,佛道就成就了!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时间、空间,众生都会有意见;而我们没有意见,我们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就不会头上安头,见善随喜,见到恶宽恕;见到是如如不动,见到非也如如不动;好如如不动,恶还是如如不动,你看到这些这么恶的人、丑恶的人,也是如如不动。世间人没有听闻佛法,会做出什么惊人的举动吗?这二天我看报告新闻,有一个人负债,刷卡负债,负了三百多万的负债,三百多万的负债!他做什么事呢?他去帮他的爸爸投保,投保八百万,然后,后来把他的爸爸捆绑起来,到了河边的时候就推下去,死掉了!他要制造成意外,意外。这个还没有把他爸爸推到河里面,他故意的带他爸爸,去认识的人家去坐一坐,表示他跟他爸爸这十个时间是完全存在的;这个时间以后,把他爸爸捆绑起来推下去!后来出了破绽了,这个保险公司发现不对劲了,查,结果发现是一桩谋杀案,儿子竟然会为了钱,为了自己的卡债,可以杀掉自己的爸爸!爸爸叫作爹地呢,妈妈叫作妈咪呢,这个爹地是很大的呢,是生我们的呢!这个是很可怕的一个讯息,这很可怕的!人可以为了钱,可以枉顾伦理道德,把自己的爸爸谋杀,还不认罪,后来查出来,抓到了!学佛的人像我们,这一只蚂蚁,我们都不敢踩死它;不学佛,可以把自己的爸爸踩死,把他弄死,制造意外,为了领保险!所以,现在的科学发达,也很麻烦,办这个卡,大家就拼命的刷。。。 那个银行说:慧律法师!您办的这个卡要缴二千四!说:为什么办卡要缴二千四呢?他说:您整年都没有刷啊!啊?没有刷也要缴费喔?就说:对哦!没有刷就是要缴!我说:那帮我取消!说:不要,不要!明天我钱全部领出来!不要,不要,免费,免费!怕了吧!你看!二千四?我都没有接受你的供养,就很惨了,你想要我的二千四?我说:钱明天全部领出来!说:不用,不用啦!所以,我一年就给它刷了一千多块买卫生纸,因为不知道要买什么,钻石用不到、名牌用不到,鞋子一双穿一辈子;袈裟,人家供养好的;有饭吃有水果吃,钱统统在做功德,统统在做功德,刻录VCD、印经、弘法利生,就是做这种工作。我看那些卡奴实在是很苦,然后,有的人去贷款这个高利贷,高利贷,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到最后都是烧炭自杀,让你借钱方便嘛!是不是?刷卡,一直刷卡。。。然后,到最后刷爆了!
底下,三十七助道品所得之力用,称为道力,而三十七品,从四念处开始,主要都是在修定或定慧等持。所以“道力”具言之即定慧力,简言之就是定力。如果有定力所持,便不会被邪咒所摄,也就是不会有示堕之事发生。
“妙奢摩他、三摩、禅那”:阿难此时不知十方如来得证菩提所修的定之名称为何,所以,姑举此三种定之名而言,然实不了其中底蕴,只知其神用之奥妙,甚至可以放光,动地、化佛、救苦,所以称之为“妙”,这个“妙”字在此为贯其下的三个定名,只是经文避免繁复而省略,具言应是: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
这三个,虽然都是定的名称,但是有差别的:
一、妙奢摩他——义为止,止息乱心之义,若得奢摩他,即是所谓得定。这是一般修定的第一步功夫。
二、叫做三摩——梵文全文为三摩钵底,义为观。通常修定的程序是先止后观,也就是先修奢摩他,令心得定后,再修观,开大智慧,破除烦恼。
第三、叫做禅那,妙禅那——此为止观双运之法。禅那亦可为一般定的通称或为总名,代表所有的禅定。
所以,因此,这个“禅”,禅那,中国人好简,称一个“禅”,这个“禅”就是由这个禅那而来的,我们说:禅定,禅定,第一个字是梵文,第二个字是中文,因此,禅,喝茶是禅;行住坐卧都是禅,佛的心,体悟佛的心,就懂得禅,不是一直坐在那边,坐不一定是禅;禅也不一定要坐。所以,坐是禅的前方便,而禅是靠悟,悟就是破无明。
若以三观而言,则奢摩他为观空,也就是一切法皆空。三摩钵底就是假观,假观就是缘起,叫做不坏缘起观,或者称为方便缘起观。换句话说:缘起就是如幻,这个世间总是幻,当体即空,你不能坏事相啊,为什么要假观?它不能坏事相啊!虽然诸法皆空,像我们今天,我们也是一样要讲经说法啊,要不然,大家怎么能够体悟佛陀的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呢?所以,一定要假观,一定要借重缘起的假法,才能够入真。讲经说法,没有能说,也没有所说,诸法毕竟空;但是,也必须如是说。所以,经过缘起的善巧方便,让大家每一个悟到无生:喔!原来一切法无生,缘生就是无生,让大家体悟到佛的心是什么。
所以,禅是最厉害的,整个大藏经没有禅,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一个修行人不懂得禅,他的佛也会念得不好,因为他不知道要放下。为什么念佛常常讲:万缘放下,一念提起?为什么?修净土的人要这样:万缘放下,万缘放下就是禅啊;一念提起,一念提起就是禅定啊,把心定在那个地方啊!诸位!净土法门能离开佛的心吗?不行的!为什么?要一心不乱啊,一心不乱就是什么?就是禅。
三摩钵底是假观,禅那就是中观。所谓中观就是不着一物,知道吗?中就是不着一物,在佛法的中观就是没有中,是因为你有空观、有假观,方便才称为有一个中观;如果你还着一个中观,那就不对了!六祖讲: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哪里有中呢?本来无一物,就无所谓中。所以,我们佛教讲的中,就是究竟第一义谛,无一物,不着二边叫做中。
118页,“最初方便”:“方便”就是法门,此也是最初入手的法门。
义贯
“阿难”被文殊菩萨带回来,“见”到“佛”以后,便五体投地“顶礼”佛足,“悲”伤啜“泣”,啜泣就是哭泣。“悔”恨自己从“无始”以“来”,“一向”只于教理上求“多闻”多知,而“未”能亦于思修上成“全”定慧“道”之“力”。于是“殷”切“勤”谨地“启请”世尊开示,“十方如来”之所以“得成”就无上“菩提”,所修的奥“妙”的“奢摩他”,或者是微妙的“三摩”钵底,或者是神妙的“禅那”等等,这些佛定的“最初”入门的“方便”法门。
因为阿难没有定,所以,才被摄入淫席,有定就不会。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于时”:于此时,当此之时。
“承受圣旨”:“圣”,就是圣人,指佛;“旨”,就是意旨,所言之要旨。
诠论
因为阿难问的是佛定,也就是佛所行的境界,所以不只是阿难或者是初发心人,以及未证道者想听,连十方的大阿罗汉及菩萨等,也都想知道如来所行境界。
好!这一本收起来,翻开《楞严经讲义》80页,第一行,
[丁二 如来答定(分二)]因为前面阿难要请定了,如来就答定。
[戊初 正说妙定始终]
[二 通示全经名目(戊初分四)]
再来,接下来,
[己初 示佛定总名令知诸佛修因尅果]
[二 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
[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
[四 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今初]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此文现时流通本,皆不在此处,]也就是这一段文章,一般的流通本,没有排在这里。[乃在破七处,第一番破执心在身内文中,擧例辩定之后。]
好!诸位翻开97页,这一页按着不动,97页中间,这一段文章本来是在这里的,在中间,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最后,阿难顶礼,伏受慈旨。这一段本来是排在这里的;然而圆瑛法师认为,这一段横隔在这里,语意前后段不通,没有理由排在这里,这一段应当拿到前边来,语气才会贯串,因为这一段横隔在这里,变成前面一段跟后面一段没有连结,变成被切断,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觉得圆瑛法师讲得甚是,讲得很好,的确是如此!
底下,[佛问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佛问阿难:你看到外边的林、园,从窗户看出去,有这个林园。因何有见?为什么能够看得到这个林园呢?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牖”就是窗户;开豁,“豁”就是宽敞的样子。户牖开豁,故我在堂,所以,我在堂;“堂”就是里面。得远瞻见,我在讲堂内,打开,从窗户看出去,可以看到林园。
诸位要有心理准备,愈来就会愈难,到最后,如果没有逻辑反应得很快,你就会完全听不懂!
底下,[(下列此文此下)是即例反难之文,]即就是借此例子,反过来问难,“反难”就是反过来问难,故意借这一段的因缘,佛故意问阿难,然后,再来把他矫正,问题出在哪里?
[佛告阿难:]诸位!由上对下叫做告,下对上叫做白,你注意看喔,中文是很了不起的!说:佛告阿难,阿难告佛,不是的!佛告阿难,阿难白佛言,你看!晚辈对长辈要。。。你看,白,这个中文还是讲求礼节的,连这个文字,一个字还不能乱动呢!长幼有序。所以,阿难白佛;然后,长辈对晚辈,就:佛告阿难,连一个字都不能改!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就像你讲的。[身在讲堂,户牖开豁,]窗户打开了。[远瞩林园,]可以远远的看到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说:难道,亦有众生,难道有一种一类的众生;其实,佛是在讲他,讲阿难,阿难自己不知道。难道有一类的众生,在这个讲堂内,却看不到如来,却看到了堂外的林园。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哪有这个道理呢?[“阿难,汝亦如是!”]阿难!你就是这样子!
[细究此文,横膈在彼二段之中,与彼上下文,全无丝毫关系,反令割断文意。佛之说法,绝对不会在此问答未竟之中,突告定名,此其一也。]
[又阿难请佛,为说十方诸佛,得成菩提之定,以不知佛定,不共之名,但以寻常所知]奢摩他、三摩、禅那,[三种共定之名,加一妙字以拣之,拣非三乘所修之定。佛一闻便知阿难,不知佛定之名,故即先为告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此乃请答相应,]“请”是指阿难;“答”是指佛陀。阿难请定,佛就答定,请答相应,因缘成熟。[先告以佛定总名(即总三定]奢摩他、三摩、禅那,[所成一定),]叫做首楞严。[随即许说诫听,]好好的听。[后乃逐答三名;而问最初发心者,即密示最初方便也。若将此文,安在破执心在内文中,此则问答请许,不相接续,彼则上下文意,有所隔碍,此其二也。][从上诸贤,未必无见于此,乃以尊经故,]就是因为尊,太过于尊敬这个经典。[明知抄写之误,]这一段就明明抄写很明显的错误,[而不移动,]而不敢移动。
诸位!我不赞成这样子,佛经有错,我们就应当把它纠正,我认为圆瑛法师这个举动才是正确,这个明明就不通,横隔在二边,中间这一段,上下语意不连串,也不相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改变一下。圆瑛法师很谦虚的说:明知抄写之误,而不敢移动,“余”就是指圆瑛法师,[余不避弥天大罪,]因为改变佛经,罪是很重的;但是,他认为不改还是不行![只求经义文意之贯串,而知我罪我,]知我就是:或者有人了解我用心良苦,叫做知我;罪我,或者有那一些先进怪罪我。[一任具眼者之品评也。]就是:那只好任由你们去评论了,我就是要把它调动。这一段就是一定要把它改变到前面来,文义才会贯畅。
[兹将文义讲解如下:]81页,
[尔时,即阿难请说佛定之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佛全体阎浮檀金之色,故臂亦金色。),]这个阎浮檀金,也就是说:流经阎浮树间,阎浮树之间的河流所产生的沙金。这个金的色泽赤黄带有紫焰气,紫就是紫色的紫;焰就是气焰的焰、火焰的焰,紫焰气,为金中之最高贵者。所以,佛的全体阎浮檀金色,所以,臂也是金色。[摩阿难顶,以表慈悲摄受之意。阿难已能回小向大,发无上菩提之心,请求佛定,故即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此即佛定之总名。三摩提:又云三摩地,此云等持。等者,定慧均等;持者,任持自性,亦是定之总名。而佛定,则名大佛顶,首楞严王,总前奢摩他、三摩、禅那,三定别名,成此一定总名。又云三昧,]这个就是。。。三昧就是正定;正定就是三昧。也就是说:定在佛教界当中,有种种的名词;但是,以首楞严王的三昧最高。因此用三昧总称,[译云正定,称真如正理,而起之定,不动摇,不生灭,彻法流之源底,]这“不动摇”如果加一个:心,心不动摇,心不生灭,彻法流之源底,也就是这个才是根本,就找到了根本。[为三昧中王,名大佛顶首楞严王,而能出生一切三昧;如如意宝王,能雨]这个念雨yu(第四声),也就是下,落下。能雨[一切宝故。]
[大佛顶首楞严,解见名题中。]在这个经题已经解释过了。
[具足万行者:以首楞严王,不但具足一切三昧,乃至具足万行,以一真湛寂,具足六波罗密,]
什么叫做一真湛寂呢?一真就是绝对,绝对的清净的般若智慧。一真,当然就是不假了,什么都真,也就是眼见是真;耳闻也是真;鼻嗅也是真,无一处不是真心的显现;而真心的显现是大作用的,所以,“湛”就是光明。寂呢?虽然是起作用,但是,它的体却是不生不灭。所以,以一真湛寂,能作用,体又是空寂。
具足六波罗密,[所谓一乘寂灭场地,]所以,一乘就是佛乘,你要了解佛的心吗?佛的心就是[不贪、不染、不瞋、不懈、]“懈”就是懈怠,他是勇猛精进。[不动、不昏,讵非具足六波罗密耶?]这个“讵”就是难道,难道不是具足六波罗密吗?[既具六波罗密,则万行悉在其中矣。]
[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者:文殊偈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斯门,即根性法门;]什么叫根性法门?六根中显性的法门,在六根当中,显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的法门,叫做根性法门。[又即妙耳门,]妙耳门。[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超出生死之门:此一门,即斯门也。又即阿难请入华屋之门,乃悟后之修门也。如来为开无上乘,]这个无上乘就是最上乘了。[妙修行路,此超出妙庄严路,即疾趣妙庄严果海,所经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也。以自性定慧,庄严自性,所以称妙。]这个自性定慧,其实,重点是告诉大家:每一个人都有佛的定慧,只要你能够开采出来,你就是佛。所以,用本来具足的东西庄严自己,因此称为妙。所以,以自性定慧,庄严自性,意思就是:万法还是回归自性,你怎么说,都是自己心性所流露出来的,所以称妙就是这样子。
[佛嘱阿难大众谛听!阿难顶礼,伏受如来,大慈心中流出法旨。上爱下则摩顶,]佛摩阿难的顶。[下敬上则礼足;]像阿难礼佛。[以至尊之头,顶礼如来至卑之足,谓之顶礼。]所以,这个顶礼有很深的含义,就是恭敬到极点![上爱下敬,足见楞严会上,师资契合,堪为万古良箴。]这个“箴”就是一种规劝、告诫的文体,箴,万古良箴,有的讲:箴言,箴言,也是这个箴,不是那个咒语的“真”,是这个“箴”,箴言就是真理的词句,叫做箴言。
[初示佛定总名,令知诸佛修因尅果竟。]
[(楞严经讲义第一卷终)]
修不生不灭的因,才能够达。。。尅果,才能够达到不生不灭的佛果。所以,这个明心见性,是列为最重要的课程,你悟了,才有办法起修。因此,我们把见性、大悟、大般若的心,列为修行最重要的重点。
底下,[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阳日新敬校]
[己二 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分二)]
[庚初 初销倒想]“倒”就是颠倒,销这个颠倒的妄想,[说空如来藏]这个意思就是:空如来藏,也就是站在性空的角度,一切皆空。
[二 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庚初分二)]更进一步的,不空如来藏,还有空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就是不可以坏缘起,因为它能作用,悟到了不生不灭的空性,它能起作用。
底下,[辛初 如来破妄显真]
[二 阿难明心生信(辛初又分二)]
再来,底下是一段一段一直分下来,细节上我们就不必看,诸位看第一段,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佛告诉阿难:汝我同气,因为是血统。。。祖先的血统是相同的。情均天伦,我们如同。。。一个祖先,当然就是天伦了,情同天伦。当初你发心,于我法中,是看到什么殊胜的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来跟着佛陀出家呢?
[此科以阿难启请,最初方便,故如来审问最初发心。要知最初方便,即在最初发心,若明不生不灭之真心,依之为本修因,此即最初方便。]
所以,什么叫做不生不灭?诸位!这个不生不灭,不是有一种东西叫做不生不灭,而是指不起烦恼,内心里面没有增减、得失、善恶、是非,卡在某一种观念,叫做不生不灭。你千万不要把不生不灭当作是一种东西;不生不灭就是一种宁静的内在,享受永恒的般若智慧,就是用智慧能透视一切的相不实在,体现真心一直存在,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有生跟灭、有增跟减的观念,所以,我们会烦恼。所以,生灭心就是烦恼无常;但是,如果你悟了,生灭心无常,就是你作用的道场。因此,我们要了解,即于生灭,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心的道理是什么。
若明不生不灭的真心,依之为本修因,此即最初的方便。[然心有真妄之分,]84页,[未知阿难,最初发心,]是依真心的发心?([是依真心耶?])还是依妄心发心?([妄心耶?])[故有此问,一探便知。]
[佛告阿难三句,先叙世情。]就世间来讲,他们是堂兄弟嘛![阿难乃白饭王之子,四王八子之一,为佛堂弟。]这个四王,我念一下:净饭王、白饭王、斛饭王、甘露饭王。净饭王是世尊的爸爸;白饭王就是阿难的爸爸;斛,左边一个角,右边一个斗,六斗那个斗,这个念斛hu(第二声),斛饭王;甘露饭王,这同出于师子颊王,师子颊王当然就是佛的阿公。颊就是两边,脸的两边这个颊,左边一个夹,右边一个页,师子颊王。
八子,念一下: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就是释迦牟尼佛;次子就是难陀,也长得很庄严。白饭王,长子就是调达,也就是提婆达多;次子就是阿难。斛饭王,长子叫做摩衍男;这个“衍”,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行,分开来,中间三个点,敷衍了事那个衍,摩衍男。这个摩衍男从佛出家,在鹿野苑最初得道得度。次子叫做阿那律,阿那律是天眼第一。甘露饭王,长子叫做婆娑,反过来就是娑婆,“娑婆”世界的相反,就是婆娑;次子叫做跋提,左边一个足部,右边一个朋友的友,好像是个朋友的友;但是,不是,右边、右上方一个点,叫做跋提,提手旁那个提,提袋的提,这也是鹿苑最初得度者。
再念一遍:四王是:净饭王、白饭王、斛饭王、甘露饭王,同出于师子颊王,这师子颊王就生了四个儿子,也就是世尊的阿公。
八子:净饭王二个儿子,长子悉达多,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次子就是难陀。白饭王,长子调达,就是提婆达多;次子是阿难。斛饭王,长子是摩衍男,从佛出家,在鹿野苑得度;次子是阿那律,天眼第一。甘露饭王,长子是婆娑;次子是跋提,跋提也是鹿苑最初得度者。
所以,这个四王八子,这个资料就简单念一下。
之一,是佛的堂弟,阿难是白饭王之子,也是四王八子之一,是佛的堂弟。[因同祖之气脉,故曰同气。世教父子兄弟,名为天合之伦,故告阿难曰:汝我既同一祖气脉,其至情即同天伦,犹言无异同胞手足也。当初下问发心,大凡发心出家,必有所见,故问阿难,当初发心出家,于我佛法之中,见何者胜相,而能顿舍世间父母之深恩?妻儿之重爱?]所以,这个出家是很不容易的,要舍掉父母、妻儿,所以,剃度出家是值得赞叹的![若不见佛法殊胜,决不能割恩断爱,出家为僧。此处佛虽问所见何相,实欲探能见之心也。]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徹,犹如琉璃。]
[此阿难据事直答。]问什么就答什么。[仰白佛言,]下对上叫做白;上对下叫做告。
说:[我见如来三十二相,此相,是佛百福庄严相,因中修百福,果上成一相,]所以,要佛的三十二相,要修很久的![始从肉髻相,终至足下平满相,详如三藏法数。]文繁不录。
[胜妙殊绝者:lun王不及曰胜,]转lun圣王绝对比不上佛。[相相明显曰妙,殊特绝伦,为胜妙至极之谓也。形貌体质,内外明透,故曰映彻。琉璃此云青色宝,]这琉璃,在台湾大家都很流行,我们流通处也有。琉璃此云青色宝,[内映外彻,佛身如之,故以为喻。]
85页,[常自思维: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麤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常自思维:此思维,即第六识,]所有的众生都是用这个心。[思想分别,便是妄心;所谓无始生死根本是也。阿难一向误认为真,常用此心,故曰常自思维。]其实,不只阿难,只要没有学佛的,或者是学佛的,用意识心在推测法义,仍然是第六意识心。如果没有见性,你就算正思惟,你所谓的正,那是因为破邪,那个正,着正也是邪。所以,这个清净自性,就是很难很难讲!
这个清净自性就是:根尘相对的时候,产生那个识,一般人都认为,这个推测、能思惟的心就是我们的心。但是,我们的真心是什么?就是这一念能推测、思惟、执着、分别的心,同时放下,就在这个时候放下,一样正思惟,但是,完全不执着;一样可以推测一切,所有的推测都是空,因此,运用他的真心。所以,虽然推测,但是,等于没有推测,所以,思惟等于不必思惟。
因此,我们要了解,根、尘、识脱落,意思就是:不受六根的影响;不受六尘的影响;不受意识心的影响,那一念也不能离开意识心,同时放下那一念,就是真心,就是真心。因此,因为它是超越一切的语言跟文字跟观念,所以,很难让初学佛法的人去理解这种东西。要认识这个真心就必须怎么样?必须福德具足、智慧具足、因缘全部具足,在一刹那之间,突然超越、跳进去,没有任何的阶位;没有任何的次第,那一念恍然大悟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你是佛,我也是佛,大家都是佛,自性就是佛。因此,我们今天都在培养福德;都在培养正念、智慧,就是等待那个豁然开悟的那一念,你将会见到刹那即是永恒,每一个刹那都是永恒,没有刹那,也没有永恒,你会发现,起点就是终点,因为它是绝对,“绝对”就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所以,进入真心,才是真正的修持,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会了,这一念间;不会,就会尘点劫。
底下说:所谓无始生死根本是也。阿难一向误认为真,常用此心,故曰常自思惟。为什么常自思惟?诸位!见一切相,然后,一直思惟,就叫做常自思惟。而佛见一切相,就透彻它,思惟也没有关系。
好!我们举世间的一个立场,看看大家能不能在这个不生不灭的心性上体悟一下,譬如说:好朋友,你的一生最好的朋友,你们二个很谈得来,非常谈得来,感情也非常好,你的好朋友要去国外留学,再深造,那你会很难过,一直思惟,会一直想念,尤其是男女朋友。一直想念、一直思惟。。。 好!所以,世间人相聚的时候会很快乐,我们聚在一起聊聊天,然后,喝喝茶,会很开心;离开很痛苦;集会聚在一起很快乐,这个就叫做思惟。好!到晚上休息、睡觉的时候,二个形影不离,还是一直思惟,如果用佛的心来观想一下,你旁边躺的这个,是你的最好的朋友,难割难舍的最好的朋友,你注意看,这一层皮剥下来、这个肉分开来,剩下一堆白骨,佛一眼就可以看到,这个是个白骨!如果再更进一步,把这个白骨磨成粉末状,把它散播在床铺,譬如说:你的好朋友躺在床铺上,是不是?观想一下,你这个好朋友,化作一堆全部都是骨灰,撒。。。撒在这个床铺上,咦?你这个好友不见了!
彻底的了解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都是欺骗你的自性;凡所有相,都是陷阱;但是,你也不可以离开相。所以,佛用真心,见到一切相,就知道它是空,就悟到本来面目;见到一切相,就看到究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见到众相,就知道着不得,因为没有这种东西,直接了当。好!一样跟朋友、好朋友聊天,他到美国,我们心祝福他。坐在这边喝茶、快乐,很好,也知道这个是无常法、这是缘起法。众相本空,如果你悟到究竟,喝茶虽然喝,可是,二个都是骨灰,都是骨头、骨架所构成的,但是,你又不能否认二个好朋友的假相,所以,也必须谈天说地、喝喝茶。
缘起就是不能离开种种的语言嘛;但是,看到究竟的时候,佛陀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个世间,统统只是让你暂时讲一下而已,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就是看到究竟之处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世间所追逐的,完全没有意义!
有一个居士来问我,说:师父!我晚上梦到什么。。。哪一种情形,哪一种情形,我就跟他回答:白天已经是在作梦了,何况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作梦。。。活着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没有觉悟,活着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就是一堆白骨、大小便;何况晚上睡觉的时候,再继续作梦?晚上那个叫做梦中梦;白天这个叫做作梦。所以,一直在晚上作梦的时候,认为说这个是不是有所启示?这个是不是。。。当然,也有某一些预感,就像佛要入涅磐前,阿难就梦见山崩地裂,山崩地裂,所以,这个因为他不知道,没有办法解梦,就来问佛陀,三个月前,来问佛陀,世尊说:世尊就要入涅磐了!他就有这种预感。所以,也不是说:所有的梦全部都没有任何的意义,不是这样子的。像这个《阿含经》讲的,证初果的人,梦境会常常看到月亮,月亮,他是证初果的阿罗汉,在睡梦当中。因为他的心是圆满的,他不会伤人,他讲话他不会伤人,身口意都收摄,所以,他心是圆的,这表法的。所以,愈圆满的人,他就愈没有棱角,他出口就不会伤人。但是,你注意看看,所以,我们在晚上作梦的时候,梦境的时候一团糟,就知道我们连一点定都没有,连一点定都没有。我们知道。。。有一天,有一天晚上,我在睡梦当中有见到月亮,因为师父也看过经典,知道这个不可执着,起来去上个洗手间,来又躺下去休息的时候,第二次又见到月亮,但是,也知道说这个是幻,也不值得执着。所以,有正知正见的人,他就是一直放。。。一直放下,一直放下。同一个晚上见到二次月亮。但是,我们学过《楞严经》,我们也知道,诸法本来毕竟空,不可以卡在某一种观念里面,说:我很有修行!那又离开佛陀的本怀。也不能证初果阿罗汉说你着初果阿罗汉,《金刚经》讲:二果、三果、四果,统统不能自己讲:我证阿罗汉果!
所以,用这个正思惟来注意看,佛陀他就是见到了究竟处;而众生就是见到了缘起缘灭的假相,不究竟!所以,众生以为有一种东西可以看、可以想、可以思惟;但是,记得!佛也是不能离开看、离开听、离开思惟,佛也不能离开这个;但是,佛所有的看,都是清净自性的妙用;佛所有的闻,都是清净自性的闻,因为他没有烦恼;佛所有的思惟,统统没有分别,虽分别不作分别想。因此,意识心一样思惟,看、听闻、思惟;清净自性也是一样,看、听、正思惟啊!这二个有什么不一样?一个是生灭;一个是不生不灭。诸位!在这里很重要的,生灭当体即空,就是不生不灭;识不离当处,就是真如自性。你不能说:那我把这个意识心放掉!意识心放掉,就没有真如自性,因为意识心是显现在本体心性上面,所影现出来的刹那的思惟,而那刹那思惟的本体的空,也可以思惟,那是真如的思惟。所以,你的思惟,同时了悟它的空,他的思惟统统是真如。我们一定要如是的知、见,如是的悟。
底下,说:常用此心,故曰常自思惟。[此相指佛三十二相,乃戒、定、慧熏修所成,故曰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下,即征释非是所以。欲气粗而且浊,腥臊交遘释粗义,]腥臊交遘就是:我们这个色身,是男女淫欲所产生的,是不净所产生的色身,是粗。[脓血杂乱释浊义。]
所以,我们身体从上到下,眼睛有眼泪;耳朵有耳垢;鼻有鼻屎;还有尿液、有唾液、有大小便等等,这个脓血杂乱释浊义。每一个众生都是这样子,而佛体悟了这个,所以,佛如如不动。
诸位!佛如如不动以后,这个如如不动的磁场,就会带动物质的世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所以,佛心力有强大的磁场,佛的心的念力有强大的磁场,能够改变物质世界,所以,因此,身体能金刚不坏。
因此,佛火化以后,就像这个《大般涅磐经》里面讲的:有八万四千颗的舍利子,还有这个牙齿舍利,全身都是舍利子,而且佛陀的舍利,因为证得了法身,还会继续生!诸位!没有证得法身的舍利子,一般的它不会生,你拜这个舍利,它就不会生;而佛陀证得了法身,你就拜这个舍利,它就一直生,因为法身是无相,无相处处相,处处无相,处处无相就处处相,它就一直生,只要你很诚恳!所以,不一定是佛陀的舍利,最重要是你的诚恳的心,当你的诚恳的心,跟佛感应的时候,拜什么都会生!
现在就是要讲到至诚恳切了,从事相来讲,只有证得法身的舍利,拜了舍利,它会继续生;现在要从个人的修持虔诚心,虔诚心来讲,有一个人,拜托一个上师,说:您到印度去的时候;或者是来到西藏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找到佛陀的舍利?我要虔诚的请回来供养!这个事情跟这个上师讲了以后,这个上师去处理一些事情,把这件事情忘了,要带佛陀的舍利子忘记了,忘记了!这忘记了以后,他在走路的回程当中,那时候,交通不是很方便,回程的当中,去捡到了一只狗的牙齿,那就没关系嘛,就回去骗骗他,反正就给他!回去的时候,他说:您有没有带这个佛牙舍利啊?说:有,我跟你带一只!结果那一只是狗的牙齿。这个在家居士也很虔诚,就放着,很虔诚的拜,因为他认为那是佛牙舍利,很虔诚,至诚恳切的拜,也生出舍利子!这个问题就来了,要从事相上来讲,必须证得法身;要从虔诚心来讲,虔诚心与法身相应。所以,印光大师说:修行的秘诀,就是四个字:“至诚恳切”的念佛,与阿弥陀佛的法身最相应了、最接近了,因为我们还没有证果啊!所以,就是至诚恳切。
好!我们姑且不论说这个故事,狗舍利这个故事是真或者是假,或者是人编出来的,都姑且不论;但是,它有一个殊胜的含义,也就是修行、念佛、持咒、拜佛,总在至诚恳切、最虔诚的心中所产生。唯有至诚恳切、最虔诚的心,佛法就会在这个人的心中显现,诸佛菩萨也会在这个至诚恳切的人心中所显现。诸位不要忘记,相就是体,体就是相,所以,十方诸佛入于众生的心想中,诸位!你不要忘记这一句话喔,十方诸佛入于众生的心想当中。所以,一个人常常念佛、观想佛像,佛就会来到他的心中。千万不要说:凡所有相,都是虚妄,诸位!凡所有相,都是实相,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就是:修行在一念间,就是至诚恳切,不管你多有修行,念佛就是非常的诚恳,就是这样修行。
底下,脓血杂乱释浊义。[所以不能发生,庄严佛相。清净之极曰胜净,光明无比曰妙明,全体阎浮檀金之色,金光晃耀,聚若金山,故曰紫金光聚。由是心生渴仰,从佛剃落须发,出家学道。]出家,所有的法师,你牢牢记住师父二句话:出家以后,叫做无诤的生活,记得!不计较,不比较,牢牢记住师父这句话。既然出家,就是要进入无诤,进入无诤就是不计较,也不比较,好坏、得失,统统要放下,这样你就进入第一步了!如果无诤做不到,得失心那么强,每天计较,每天比较,你不晓得吗?阿毘达磨叫做什么法?无比法,就是绝对的意思,最上乘是什么意思?最上乘就是绝对乘,就是一佛乘,佛乘就是禅,禅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不二,就是第一义谛。所以,法法,条条道路都是通罗马,法法通自性,只要你大悟,圆满的清净自性,它就会显现出来,你也具足,不是只有我啊,看你肯不肯用?得失心放得下吗?计较心放得下吗?就看我们个人了!所以,这个出家学道,第一个要学无诤,要守规矩。
[此能发之心,即攀缘心也。]一切众生都是;什么叫攀缘心?对境心数起,一直起心,一直动念,以为有一个实在的境界,让你困住,让你烦恼,这个叫做攀缘心,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因为死执一个自我,所以,就会搞对立,就变成相对立的东西,不能绝对,不能进入第一义谛,能空所空,没办法!因此,认为有一个对象可以攀缘,譬如说:一棵树,他不知道树也是空;譬如说:一座山,他不知道一座山也是空,他去游玩以后,回来一直思惟:这个山有多漂亮!这个山用推土机,彻底日以继夜的推、挖,这一座山全部都挖光了!所以,你看到的山,记得!它是缘起的幻相而已;但是,你却不能说它没有,因为它事实上就是一座山;虽然是一座山,就是缘起。所以,因为我们不懂得回光返照,一直往外,所以叫做心光外泄。
[下所破者,即是此心;]也就是一切众生的心。[不是破发心出家不好,乃破见相发心。如《圆觉经》所云:“以爱舍爱,还滋爱本”]这个就是说:你执着某一种爱,舍掉另外一种爱,你的执着这种爱还是爱。他执着,阿难执着佛的三十二相,以这种才跑去修行,放弃世间那一种父母亲的爱、兄弟姊妹的爱,所以,这个以爱舍爱,这个还是什么?还是爱、还是执着。意思就是:用某一种爱,取代另外一种爱,这一种爱还是执着,阿难就是用这个心。还滋爱本,“滋”就是增加,还是增加这个执着的爱本。[岂能尽善?]这个哪是最好的呢?
[又认此为心,不知别有真心,楞严大定何自而修?佛已探得阿难病源,]楞严大定是从哪里修起呢?“何自”就是从哪里,要从哪里下手呢?就从真心下手。所以,只要你有得失心、增减的心、情绪的心,统统属于生死心。因此,我们要进入寂灭的佛的楞严大定,有多么的困难?为什么?动念即乖嘛!所以,我们就一直输,而且无量亿劫来,一直输到今天,从来没有醒过、没有赢过。现在要开始赢了,为什么?懂得保持如如不动了,不用意识心修行了;用不生不灭,放下得失,不必顾这个假相的面子,反正我们都是一堆骨头、一堆脓血,会化成灰烬,我们很清楚,都保持如如不动,平常心了,处处放下了,那么,你就处处都是你的真心了。
所以,你还不能放、还不能离开妄心,去找到真心喔,妄放下就是真,记得!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修持佛道的根本,你就找到了根本。为什么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识就是住;性就是无所住,诸位!你看这里,本性是这样子,本性(师父以一手为意识心一手为本性作讲解),这个是识心,这个是意识心,(另外一个为)本心,这个就是不生不灭的清净心,这样子叠在一起(“意识心”盖在“本心”上)。动的时候不离开,所以,我们的清净心,就一直卡在一层意识心,当我们这个善恶、好坏的观念放下的时候(师父放下代表“意识心”的手背,只举代表“清净心”的手背),清净心就显现,叫做打破无明,桶底脱落,清净心就是一直作用。所以,为什么禅宗祖师一直告诉弟子们,说:弟子们!让清净心起作用吧!说:弟子们!让清净心起作用吧!就是一直呼吁,你千万着不得!所以,我们这个清净心,这样子不执着的时候,他的精神继续作用了!所以,我们行住坐卧,一样是精神作用;但是,他就彻底解脱,没有任何的捆绑。就像鸟出于笼,当我们脱离现象界的假相,不着的时候,就像鸟脱离了鸟笼,所以,万法着不得!
底下,佛已探得阿难的病源,[故下文征而破之,正欲撤去奢摩他路之障碍耳。]奢摩他路最大的障碍,就是意识心、分别心。意识心,用我们现在的观念的名词,叫做把清净心化为一种观念,同时执着它,这个就是现代人能了解的。以前叫做意识心,现在叫做什么?叫做意识观念,我们把清净心化成一念的意识观念,同时又执着它,以为它是真的。譬如说:你爱一个人,你死执不放,其实,那个人不存在;你恨一个人,那个人不存在,因为他本来就空啊!那是一堆骨头。譬如说:你为一件事情困扰,诸位!那一件事情也不存在。如是的体悟,没有得失、增减,清净心慢慢慢慢的显露。刚开始我们要修行,会觉得很困难,所以,放下,它是需要训练的,一定要训练!所以,在座诸位今天都在等什么?等大悟的那一天、内证的那一天,福德具足,因缘具足,恍然大悟,打破无明,桶底脱落,清净心作用,六根、六尘,统统清净心在作用。
好![初问取见相发心竟。]
好!下课!
慧律法师讲楞严经专集——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九) - 花旦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慧律法师讲楞严经专集——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九) - 花旦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慧律法师讲楞严经专集——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九) - 花旦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慧律法师讲楞严经专集——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九) 慧律法师讲楞严经专集——破妄识无处 谈初发心 - 慧律法师文集网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净空法师说故事(一)—7 - 顿慧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从心开始 - 莲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正信的佛教 - 慧律法师文集网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爱情朗诵专集 - 豫语乡音 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心地法门 - 慧律法师文集网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顿悟本心 - 慧律法师文集网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慧律法师荐:传到第五十个人,就能消五逆十恶重罪! - 惭愧尼释中庆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恩师学诚法师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女人如书 - 华卿法师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 - 般若海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 - 般若海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悟宣法师简介 - wuxuanfs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深信净土 誓死不退》 - 莲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慧律法师荐:传到第五十个人,就能消五逆十恶重罪!{引用 } - 见解脱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净空法师说故事(一)-1 - 顿慧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净空法师说故事(一)-2 - 顿慧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净空法师说故事(一)-3 - 顿慧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净空法师说故事(一)-4 - 顿慧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