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术网——消息写作(第二、三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9:06:33
第二章审美信息在消息写作中的创新地位
恩格斯说过:“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1新闻写作形式的发展有其美的历程,新闻写作结构形式的发展变化过程,实际上是新闻工作者认识、把握、运用美的规律来驾驭事实,以便更准确、更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不断创新过程。当信息的概念进入人类的理论思维和社会生活后,新闻写作美的历程更是色彩缤纷,气象万千,一切关心社会进步的人们,都期待着新闻写作在信息时代的长足进步。
近年来,我国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的改革和创新方面,有着卓有成果的实践,新闻信息的组合结构和表现方式,出现了一些生机勃勃的、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的美的特征。本章的任务,就是试图适用现代科学中的信息论美学的基本观点,结合新闻创新的实践来探讨消息写作中审美信息的作用。
第一节、审美信息的基本含义及在新闻中的表现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您是否注意到就同一事实而写成的这样两条消息:
其一:“九月十三日,林彪乘飞机出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
其二:“九月十三日,林彪因飞机失事,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遇难。”
稍作分析便不难看出,两条消息所依据的事实是一样的,然而消息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都迥然不同。前一例中,“出逃”一词充满了贬意,嘲弄了林彪累累若丧家之犬的狼狈相,“摔死”一词更强烈地表露出大快人心的情绪,新闻的爱憎分明溢于言表。后一例中,“失事”和“遇难”,半是挽歌,半是哀叹,与前一种写法形成强烈对比。
或问:这里的美学奥秘何在呢?
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的现代信息论美学认为,信息具有两重性——语义型和审美型。一个信息从传播者到接受者,外在的观察者总可以把它分解为双重信息。语义型是可以明显表示出来而且对于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是一样的,就新闻作品而言,构成语义信息的基础是新闻事实,它对于任何人也都是一样的,因为不管是谁,都能从新闻中获悉某个或某个方面新近发生的事实。然而实际上,信息的传达远远超出了这种语义型,这也可以说是另一种信息,即审美信息。例如一首乐曲中的音是一些可以辨认的符号,但这些符号是允许有各种变化而不失去原来的可辨认性质的。它们可以有轻重、缓急、低昂等种种变化而都照旧是那些音的符号,演奏者和接受者照旧认识那些音,它们并没有脱离曲作者用这些音所作的指示。这就是说,乐曲的语义信息没有变,但是审美信息就从这变化的总和中出来了。例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其内容已由贝多芬本人写成乐谱,它的基本的语义信息是不变的,而由不同的指挥家指挥,由不同的交响乐团所作的每一场实际演奏,其效果都大不相同。很显然,卡拉扬的指挥与小泽征尔的指挥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汉字的书法艺术可以有助于我们对此的理解。字还是那个字,一样的笔划,一样的写法,可是用笔和结字稍有不同便成了不同的体,有了不同的风格,这就是审美信息的秘密所在。人们不难看出,在同样的内容所构成的一件作品中,在可以客观地分析语义信息之外,还有一种也可以客观分析的审美信息,而审美信息的来源是创作者在语义型信息的标准之下的形式变化,这种审美信息里面的信息量应当也是能够测量的。这就是信息的二重性。
明确了信息的二重性,我们很容易理解信息论美学的出发点:美是一种信息。按照信息论美学研究者的观点,审美信息就是以语义信息为基础的,通过语义信息形式上的变化所产生的一层信息。因此,我们认为,一篇新闻作品的结构、布局、语言、词汇上的变化以及给受众带来的感受,应该视其为审美信息。对于记者来说,新闻所依据的事实则是语义信息。
为什么说新闻的语言文字和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审美信息呢?它与新闻信息的差异何在呢?我们知道,新闻写作形式上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事实不能变得失去本来面目,而必须绝对真实。但是,报道同一个事实或同一类事实,记者各自选取的角度不同,在新闻中语言词汇的变化不同,新闻的可读性、感染力和审美效果就会出现很大差异。例如:“王蒙靠在椅背上轻松地回答外国记者提出的关于中国作家有无创作自由的尖锐问题。”这里的一个“靠”,一个“轻松”,便使中国作家那种坦然的形象和自信的神态跃然纸上了,政治倾向性和创新精神都表现的十分强烈而鲜明。假如这条导语不这样写,而写成:“王蒙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外国记者提出的中国作家有无创作自由的问题。”事实也交待得清楚了,无人能否认这不是一条新闻,但在这两种写法中,前者信息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它不仅产生了较强的审美效果,而且明显地包含了记者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态度,同时,又绝无夸大和杜撰事实之嫌。“靠”这个动词和“轻松”这个形容词,自然、得体、别致,深有寓意,有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意义,这种审美意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信息所能容纳的,它构成了新闻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令人不能等闲视之。而后一种写法却相形见绌,人们从中能得到多少审美的东西呢?如果我们再来分析那两条报道林彪折戟沉沙的消息的话,就可以看出,就同一事实进行报道的新闻,在遗词造句上的差之毫厘,在审美观和政治倾向上却可能失之千里。因此,审美信息不仅事关新闻的形式美和艺术美,而且影响到新闻的社会美。
从上述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信息是直观的、坦率的、有直接现实性的,而审美信息则是含蓄的、潜在的、富有启示性的。从记者采写到读者接受的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审美信息体现着记者的审美思想,启发着读者的审美联想,影响着新闻的审美效果。一句话,新闻的语言文字和结构形式的变化这种审美信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是具有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的。
对审美信息的重视或忽略以及新闻写作中具体运用的不同,其美感差异是明显的,甚至是巨大的。事实是一样的,写作中的创新就是必须在事实这个质的基础上寻求量的变化,也就是在新闻作品的格局和语言上下功夫,努力追求和挖掘新闻中的审美信息,只有这样,这种量的变化才能生动地表现出事实这个质。在新闻写作中,只有对审美信息的恰当把握和多侧面、多层次、多视角的表现,才能更全面、更完整地表现出语义信息的实际内容,使语义信息即新闻事实在为人们接受时有立体感,这也正是新闻写作中不拘一格创新体的基本出发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新闻写作的改革和创新,就是要在确保新闻真实的基础上,探索和寻求最适合不同新闻的不同结构,充分发挥审美信息的创新功能。
那么,审美信息具有哪些创新功能呢?
第二节、功能之一——更有效地增强着新闻的审美价值
新闻作品有没有审美价值?它的审美价值都包括哪些内容?新闻界许多同志都认为,真实是新闻美的生命,新闻作品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指新闻的内容而言的。那么,形式方面的审美价值能否排斥在外呢?不能。作为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新闻作品,它是记者搜集、选择、提炼必要的事实而把信息传达给读者的。记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在新闻作品中渗透了强烈的美学追求,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也就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例如,“某地发现某物”是极为常见的一种新闻,它的审美价值似乎就是真实地向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然而,《陕北有煤海》这条消息却在真实地报道事实的同时,抓住生动的场景和典型的细节,巧妙地勾勒出陕北农村的一幅民情风俗画。读这篇新闻,感到记者是在给我们当导游,“走进了煤的海洋”,纵览煤田风光。我们看到,在许多村庄,“农户的门前屋后堆放着煤,有的地方连院墙、猪圈、厕所也是用煤块垒的”;农民在河滩采煤,“像切豆腐一样,用钢钎和榔头一块块地把煤切下来,搬上架子车运到河边。”“煤海”描述的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这篇新闻作品在第六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荣获消息一等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它深刻地启发着人们,新闻作品的审美信息并不局限于新闻的真实美,审美信息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增强新闻的审美价值。
人们知道,在一般信息论中,关键是得出信息的新颖量。通俗地说,就是计算出一个信息究竟带给人多少新的、未知的东西。信息论美学的发展在于,它把美看成一种信息,提出对于审美信息的测量而言,信息量是同独创性联系在一起的,信息论美学要在独创性与可理解性之间找出最佳点(最优化)。
对于新闻作品来说,它的独创性不等于游离于事实之外去主观臆想,凭空捏造;它的可理解性也不等于将事实信手拣来,“有闻必录”。我们从审美信息的角度考察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是要把握它的独创性——结构形式的新颖与独创和它的可理解性——包含了新闻构成不可缺少的要素,这两者之间的最佳点。也就是说,这两者的关系处理的越恰当,越准确,它的审美价值就越大。我们从脍炙人口的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地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艺术家。
‘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幅挽联,概括了金山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导语象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在点明新闻五要素的同时,把现场表现的绘声绘色。不难看出,记者是极富有美学眼光的,笔势轩昂的挽联,艺术实践的图片,感情充沛的悼词,这些极具特色的东西全都活了起来,逝者的历史活动与人们对他的悼念被巧妙地溶为一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记者的笔触所赋于这些具体景物以审美的意义,这不正是独创性之所在吗?不正是饱含审美意义的审美信息吗?这种信息多余吗?显然不是。没有这里通过写作创新意义上透示出的信息,就谈不上这篇消息的审美价值。
统观全篇消息,人物一生的历史活动呈现出电影般跳跃着的画面,既纷繁,又有序;既丰富,又单纯;既跳跃,又流畅,全篇新闻完全跳出了“导语——参加人——还有生前友好”这一旧套。沉闷的格局,固定的模式,枯燥的语言全不见了,结构安排上的别具匠心,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审美效果。
在空间上互相联系的结构形式,在时间上发展变化的有序形式,这是优秀新闻作品共有的美学特征之一。这种形式不是囿于内容而自我封闭,以至让内容死死束缚住记者的手脚,而是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在形式和词汇上突出变化,突出创造,在变中求新,在变中求美,从而使一篇新闻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使新闻美蕴含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中。
审美信息之所以具有增强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的功能,是由于它具备生动、活泼、新鲜、深刻等特点,从而有力地突破了某种“正规、平衡”的老框框和旧模式对新闻信息量的束缚。还以会议新闻为例,新闻界之所以把改革会议报道作为新闻写作创新的一个突破口,是因为会议新闻的公式化、概念化积习难返,“新闻八股”尤为严重。有些记者写新闻,陈言套语“出口成章”,用所谓“万能部件”的句式,写“装配式”的新闻。会议不分大小、轻重,写新闻总是一个模式,好象小学生的“填空法”。
对于这种“正规”的新闻稿,人们已经从写作方法和实际效果等方面,指出了它的种种弊端。从审美信息的角度作进一步剖析,则认为它的独创性几乎等于零,新闻信息与独创性的联系近于中断,因而审美信息也就微乎其微。这种新闻在量上的积累如果到了充斥传播媒介的程度,则势必导致质的变化,即新闻审美教育作用的丧失,因为新闻形式上的凝固、僵化必然会失去大批读者和观众,因而新闻也就难以实现它的包括审美价值在内的所有价值。
通过以上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信息论美学用新颖和独创的量的概念来分析作品,使人们对新闻信息和新闻写作创新的认识上有了一个新的天地,即人们在获悉新闻信息的同时又得到了其表现形式上的美的享受,这一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也就大大增加了,因而新闻的谋篇结构的变化和丰富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这种认识的明确给人以进一步的思考,即人们常说的新闻创新究竟是一种宣传工作上的权宜之之计,还是新闻事业自身发展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审美信息的作用是“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还是充满希望,大有作为。这不能不说是如何看待新闻创新的一个根本性认识问题。就整个新闻传播来说,新闻写作创新决非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创新,去更好地发挥传播工具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就新闻研究工作而言,审美信息的研究主要从形式上探讨新闻写作创新中的方法、作用、效果等问题,仍然属于如何更好地发挥传播工具的作用的范畴。因此,把创新看作是一件雕虫小技,是一种权宜之计,因而不屑一顾的态度是片面和有害的。我们说审美信息的成功运用能够增强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并不意味着落入唯美主义的窠臼,仅仅用形式美的观点去看待和评价新闻作品的全部价值,在以下展开的分析中,我们将逐次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强调的是,新闻的审美价值必然依赖一定的内容,但新闻内容并不是新闻作品审美价值的全部,审美信息与审美价值在这里呈现出正比关系,审美信息对于增强新闻作品审美价值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第三节、功能之二——更准确地揭示着时代精神
审美信息是着重形式的研究,强调形式的变化和丰富性,它的作用似乎不过是提高新闻的可读性,而对增强新闻指导性的作用不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我们知道,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只有具备了充实的内容,才可能有完美的形式。好的新闻,能起审美愉悦的新闻,必定是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的产物,必定具有真与善的双重品格。“真”——真理的认识价值;“善”——道德的教育价值。一般来说,“真”、“善”是指新闻的内容而言,而美却既是内容又是形式。那么暴露生活中阴暗面的批评性报道,它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又何在呢?道理也很简单。真、善、美是在同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从审美的角度看,鞭挞丑的正是间接地肯定和赞颂了美的,在此勿庸赘述。
审美信息的作用离不开特定的内容,必然要依赖特定的内容。客观世界的多样性,人类实践的丰富性,决定了审美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又给人以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审美愉悦,更好地发挥新闻再现生活,说明生活,干预生活和改造生活的功能。
人们不会忘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久,1979年春天出现的那股“倒春寒”。当时,“思想解放过头了”,“政策放得太宽了”,这种极“左”的东西还在兴妖作怪。我们的报纸一时显得有些沉闷,“吃不准”,“摸不透”。这时,辽宁日报发表了《莫把开头当过头》的独家新闻,用事实驳斥了“生产队自主权强调过头了”的论调,旗帜鲜明地坚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这条新闻经人民日报加了编者按全文转载后,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对澄清人们的是非界限,推动全国的拨乱反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在这篇被辽宁日报总编赵阜称之为该报史上“灿烂的一页”的新闻作品中,作者在写作布局和结构上不拘一格,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这篇新闻中的审美信息,进而十分准确地揭示了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这篇新闻开门见山: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听到这样的埋怨声:“生产队自主权强调过头了,现在下面都不听指挥了……。”
“事情真是这样吗?”这是第一个问号。新闻是用事实来说话的,记者结合自己的采访活动写道:“从目前来看,在不少生产队,自主权还仅仅意味着在作物地块和品种的选择上有了一点余地,其它还谈不上;而有些生产队,连这点权利还没有得到。”记者认为:“这种状况告诉我们:尊重和保护生产队自主权的工作,现在只能说刚刚开头,没有理由可以认为已经过头。”
“那么,有了自主权的生产队是不是都‘不听指挥’了呢?”这是第二问号。记者明确地指出:“我们还是看事实吧!有一个县,也曾被描绘成自主权多得‘乱了套’,可是一调查,今年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都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国家计划。天下哪有这样不听指挥的生产队!后来我们渐渐摸到了一个‘窍门’:遇到埋怨下面‘不听指挥’特别历害的干部,就叫叫真,请他提供一个‘最不听指挥’的‘典型’,一下子就‘将军’了,因为这样的典型确实很难找”。
“尊重生产队自主权既是一件大得人心的好事,为什么会遭到这么多非议?”这是第三个问号,也是全篇新闻要回答的主要问题。至此,这篇新闻结构上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层次错落有致,分析鞭辟入里,顺理成章地将问题的要害点了出来:“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一个重要原因是,十多年来有些干部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较深,思想完全从禁锢中解放出来需要有一个过程”。文似看山不喜平。记者的真知灼见在新闻科学的布局中透示出鲜明的逻辑力量,使人读来十分信服。
一切结论都产生于周密的调查研究之后。在新闻的结尾处,记者写道:“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对客观形势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估计,分清主流与支流,千万莫把‘开头’当‘过头’”。
这篇新闻为什么能准确地揭示出时代精神呢?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这篇新闻用无可辨驳的事实和恰如其分的议论,从知识和认识两方面同时消除了人们的“不确定性”,读后让人既有新知,又有新悟。我们知道,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特性,信息论学者们普遍得出了“信息即负熵”的重要结论,即信息一开始就是以消除熵增,以负熵的面目出现的。
从结构形式上说,这篇新闻表现出多样统一的特点。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是审美信息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互相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2记者通过大量的实地采访,敏锐地看到了在中国农村历史性变革这幅画面刚刚开始时的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新闻中列举了大量反映农村形势的有差别的个性问题和认识,同时又穿插进精辟的议论来揭示各个事物的共性和整体联系,把多种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闻论结合,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成功地将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多样统一变成了新闻作品的多样统一。这样就使新闻信息有了优化的组合方式,进而深刻地反映了事物内在运动的特点,包含了事物内部普遍的本质联系,更好地表现了新闻的实际内容。
邓小平同志指出:“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在我们的真正优势。”3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美的东西。新闻如何更准确、更生动地去表现这种美,一直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如果这种美的内容离开了美的形式,新闻往往会给人留下说教的印象,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教育作用。美的内容在呼唤着美的形式,富有创新精神的记者也在竭力寻找二者的和谐统一。请看这篇自成一格,别开生面的新闻:
只要他愿意,他每月可以赚几千元。但他摇摇头——不干;她要是愿意,有可能成为一名歌唱演员,但她却选择做一名售票员。上午,戴洪祥、杨本莉在北展剧场向二千七百多人讲述自己的想法时,他们的口气里充满了自豪感。
市乐器厂的戴洪祥现在是世界知名的提琴制作大师。前年十月,在联邦德国举行的首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他的琴获得了音质金奖。国内有人曾找到他,要卖给他一批木料,让他自己在家做琴去卖。他说:“我算了一下,要是这样,只需一年半时间,我就能赚六七万元。”
他回绝了。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不能只考虑个人如何先富起来,而应该考虑怎样努力把工作做好,使企业富起来,使国家富起来,使群众富起来。”
还是预备党员的杨本莉,人们可以在10路公共汽车上看到她。这位23岁的姑娘爱唱歌,前年考上了社会音乐学院歌剧系。但她放弃了这个机会,她离不开自己的乘客。
她说:“当歌唱演员,较容易赢得人们的尊重,而我想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社会的尊重。”
她做到了这一点。有的乘客坐她的车,竟为她的热情感动得哭了;还有的乘客不惜多等几趟车,专门要坐她的702号车。这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希望。
(《北京日报》1985年7月25日一版)
假如这篇消息写成人们常见的什么地方开了个什么会,谁在会上讲了话,人们如何对之热烈赞扬,这篇消息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然而,记者并没有画地为牢,墨守成规,而是另辟蹊径,在导语中出语不凡,一开始就抓住了特点:一个不愿当“万元户”,一个不愿当歌剧演员,而都宁愿在自己默默无闻的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人物处于矛盾冲突之中,逗着读者非读下去不可,用这种打破常规的笔法去描述打破常规的事,内容的多样统一与形式的多样统一就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
接着,消息中用精练而又典型的材料告诉读者,两位新闻人物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惑,他们各自所说的话朴实无华,掷地有声,令人肃然起敬,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共产主义精神的强大力量,读来令人那样可亲、可近、可信,毫无粉饰做作之感。有趣的是,新闻的最后一段还给杨本莉来了个特写镜头:“有的乘客坐她的车,竟为她的热情感动的哭了;有的乘客不惜多等几趟车,专门要坐她的702号。”杨本莉光彩照人的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新闻在描述闪耀着美的理想人物的同时,凝聚着作品本身对内容深刻性和形式灵活性的执著追求。新闻不仅在为人物传情,而且还在为时代状貌。
时代精神并不是一个九霄云外的仙山琼阁,共产主义既是崇高的理想,又是一个亿万人民现实的实践运动。新闻揭示时代精神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报道不同岗位上的不同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实现的。这些闪耀着时代精神光芒的人物工作和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闪光点,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都是生活中的“这一个”。因此,千人一面是不真实的,千篇一律的新闻,“英雄所见略同”,无个性、无特点、无差异的固定的模式,都不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难以通过人物的个性去反映时代精神的共性,因而也就障碍着新闻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在这里,审美信息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新闻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地去表现先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追踪他们的思想轨迹,这样才能使先进人物“活”起来,“立”起来,读者也才能通过审美信息的运用,去切实感受到先进人物不是聚集在彼岸世界的圣仙,而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大活人,新闻中所蕴涵的时代精神才能具有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要新闻研究的行话来说,也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指导性于可读性之中。
由此可见,新闻作品要更准确地揭示时代精神,仍然离不开其自身结构形式的新颖与独创,审美信息的作用同样影响到新闻实际内容的社会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结构呢?信息论美学又在启发着人们。它的研究结论是,作品要适用于个体接受者,它的基础之一就是这一信息或组合必须达到最优化。新闻在写作上的创新,说到底,不就是要使新闻信息的组合方式达到最佳化吗?还以我们列举的这条人物消息为例,事实在消息整体的结构中没有给人以第一印象的厌倦感,而优异得体的组合结构也没有使消息变得不伦不类。应当看到,大量的非事件新闻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个特点,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新闻作品形式的记者,要把新闻写得别致引人,使新闻作品如同社会生活一样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就必须赋予新闻作品以最优化的信息组合。
审美信息的作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技巧问题。一切形式都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审美信息的创新功能,在揭示时代精神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用美的形式去更好地表现我们这个时代最美的内容——亿万人民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第四节、功能之三——更有利于名记者的产生
审美信息的作用,不仅可以从客体——新闻作品本身来进行研究,而且应该从主体——记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来进行考察。
新闻要发挥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干预生活、改造生活的功能,就必须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就必然要融进记者的审美观,体现出记者的政治观点、道德标准和审美价值。一方面,记者的思想水平和审美观直接决定新闻的美学价值,另一方面,新闻作品的美学价值又反映出记者的基本功和素质,以及他(她)的创作个性。这样,审美信息就与记者的写作生涯产生了直接的联系。记者的成功和出名,总是与他的作品联系在一起的,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平庸之作,与名记者是绝无缘分的。
试问您记忆中的具有鲜明风格的名记者有多少?50年代到70年代的二十多年里,随着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恍惚能记得住的面孔越来越少。十年动乱中,谈美色变,噤若寒蝉,记者成了纯粹的事实的记录者,丝毫谈不上是美的传播者,更没有美的创造可言,许多新闻工作者的才华被窒息了,扼杀了。
长期的实践已经证明,不是新闻的真实美缺乏感染力,而是我们缺乏对于现实生活中美的发现和追求,是我们不懂得去挖掘和发挥潜在的真实美的力量,也不懂得在坚持新闻真实美原则的基础上,同样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反映被报道的对象。正是在这方面,记者有着宽广的施展创造才能的天地。翻开新闻史册,我们可以看到,诸如范长江、邹韬奋、斯诺等中外名记者,他们不仅撰写了具有巨大魅力和生命力的新闻作品,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风格。肖乾的战时伦敦通讯是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现已成为各国新闻界很多后进之士的教材;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时至今日仍放射着它们的熠熠光彩……。这些杰出的新闻活动家对于真实美的非凡表现力,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筚路蓝缕之劳,并不意味着新闻写作创新的终结。历史在前进,今天的生活社会环境较之半个世纪以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不能出新一代的名记者,怎样才能出名记者,这已成为新闻界经常议论的话题之一。
文章最忌随人后——祖宗遗训。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焦裕禄名言。
标新立异,道别人所未道——这是郭玲春的追求。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常常以她颇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向社会发言,她用鲜明的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继《金山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获1982年全国好新闻奖后,她采写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又获1984年全国好新闻消息一等奖。同一个作者,写的都是会议新闻,一个是表彰大会,一个是追悼大会,内容、场面、气氛迥然不同,但却都为读者所欢迎,为新闻界所首肯,这是偶然的巧合吗?显然不是。其中是内在联系就在于,审美信息的巧妙运用,使作者有了写作成功的法宝,创新与成功有着必然的联系。按郭玲春自己的话来说:“也许,我唯一的长处,大胆!”4好一个大胆!大胆者,勇于创新也。让我们仅举她写的几篇消息的导语吧:
其一:“以新闻报道为己任的三百五十余名记者、编辑、播音员,今天成为被报道的新闻人物。这些常年活跃于社会各阶层,反映人民群众的成就、愿望和呼声的新闻群英荟萃北京,参加建国三十五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与“新闻人物”这个词无缘的新闻记者,而今受到党和人民的表彰,自己成为新闻人物,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本质变化,是一个观念的变化,再也没有比抓住这个特点来写导语更能和这样一个表彰大会相称的了。导语接下来的两句,更深一层地道出了这次表彰大会的特色,突出了新闻工作者的特质。整段导语既包含了消息必备的要素,又摆脱了通常的八股格式。
其二:“在全国有影响的刊物《人民文学》,今天下午庆祝创刊三十五周年时,既畅谈成绩,又把它在三个时期所经历的曲折与失误,公之于众。主编王蒙说:‘我们只想说明,国运兴,文运也兴。刊物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的’。”这声音回荡着历史感,昨天与今天的对比,国运与文运的关系,记者把事实升华为一种令人思辩的哲理。导语紧紧抓住这一点,新闻的思想提高了,主题深化了,新闻具有了生命。
其三:“没有人为他主持这最后的仪式,也没有人为他致悼词,只有他的家人,他亲近的朋友和弟子,今天在八宝山公墓一个朴素的灵堂里,向他——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告别。……人们将一株月季放在他的身边,淡淡的色彩和一缕清香,正如他令人怀念的一生。”这里,我们不准备做更多的评价,许多大报在一版全文发表了这条消息,有的报纸还将以上这段导语的一部分作为副标题,足见编辑们看了这叩人心扉的文字后拍案叫绝的神情。
这些导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没有一条是不可理解的,同时又没有一条不是创新的,在可理解性和独创性之间,郭玲春同志执著地追求它们组合的最佳化,用丰富多采的审美旨趣开拓报道空间,借变化多样的手法传达信息,显示出一个进入成熟阶段的记者的丰厚功底。
郭玲春同志成功的奥秘何在?她自己说得好:“新闻,要永远给人以新的感觉,包括内容到形式,某种样式多了,我就不写,我看报,若发现自己的报道在形式上和别人的类似,我就感到不安,对自己产生不满。”5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创新精神,一种何等难得的美学追求!一个有出息的记者,不但不能重复别人,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甚至不能重复自己,他(她)应该不断形成自己自我的写作个性,又不断地用新的质冲击甚至破坏这个个性,形成一种与先前个性有内在联系的新的个性。郭玲春正是这样。读她近年来的新闻作品,觉得几乎每一篇都打上了她写作风格的印记,每篇又都自有特色。她的新闻作品所来源的事实,决非她一个人所能“垄断”,人人心中所有,但笔下所无,这就有了新意;她孜孜不倦地在自己所报道的范围内筛选精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蜚声新闻界;她付出了加倍的劳动,也加倍地赢得了读者;她的成功和出名,根本原因就在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当然,我们强调审美信息对名记者产生的作用,并非断言他们之间必定存在绝对必然的关系,好象一个记者只要运用审美信息的作用,就一定成名,这决非我们的本意。因为一个名记者的出现是需要主客观诸多条件的。以主观上讲,包括记者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对社会生活敏锐的嗅觉力,以及拥抱现实的热情、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开掘生活的冷静,等等。但无论如何,名记者一定是美的发现者、传播者、追求者,从他们采取的报道形式的创新来说,又是美的创造者,尽管他们自己可能未必去研究审美信息,但他们确确实实是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既然信息论美学是着重形式的理论,那么审美信息对名记者产生的作用就主要是方法论的意义。可以用形式逻辑中的一条术语来概括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之未必然,无之必不然。
新闻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年轻的学科,应当具有时代感。同其它学科一样,新闻学的研究需要从现代科学理论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体系与内容,找到新的生长点,以促进新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共同进步和持续繁荣。审美信息作为信息论美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单元,是我们进行逻辑思维的基本材料。运用这一概念,可以使我们有可能从传统美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的有机结合中,从一个方面看到世界新技术革命对新闻学本身的影响,以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新闻学面临着世界文明新浪潮的冲击,同时也是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国新闻工作者,都应当珍视这一机会。
1恩格斯:《〈资本论〉英文第三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新闻战线》1985年第9期,第31页
5《新闻战线》1985年第9期,第32页
第三章新闻审美的历史考察
包括审美信息在内的对新闻审美的探索与研究,是人类认识深化的一个标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新闻传播中内容与形式的日益丰富,才使人们能够将新闻审美列入自己的审视范围。因此,审美层次上的新闻研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理论与实践离不开人类对美的追求与探索的文明大道。
从历史的纵向联系来说,并不是出现了新闻审美的专门研究,才有了新闻美的实践,而是人们借助审美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具体的事物,重要的是这种研究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就像信息这个概念一样,并不是由于信息论的产生才有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信息,而是人类运用信息的方法向更深的领域开拓。我们将新闻审美置于历史的宏观背景中进行考察,是要提倡对新方法的自觉意识,将对方法本身的把握,上升到认识论的高度。
第一节、新闻审美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新闻审美有着自身发展历史的逻辑运动。在报纸出现于人类社会后,新闻作品真是浩如烟海,但它们并不是“至多不过是一部供哲学家使用的例证和插图的汇集罢了。”1新闻写作有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有自己的美的历程。列宁说:“为了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了真正获得处理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被一大堆细节或各种争执意见所迷惑,为了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2据此,我们考察新闻审美在我国新闻写作中的历史发展,进而阐明它的辨证属性,这对于进一步认识新闻审美的作用和价值,将是十分必要的。
当历史的车轮滚到19世纪中叶时,帝国主义列强的“铁甲利舰”轰开了“金关铜锁”的“天朝”大门。尽管火与血的搏斗唤醒了一批像林则徐那样“睁开眼来看世界”的有识之士,但是封建意识形态结构并未改变。出现于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近代报纸,它的新闻形式仍充满了封建文化的一大顽症──“八股气”。著名报人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运用手中“笔锋常带感情”的如椽大笔,首创“时务文体”,风靡海内外,声誉之隆,并时无双。从新闻写作的角度来看,正是开了创新之先河,在新闻写作美的历程中,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然而,创造历史的人们同时也受到历史的制约。“时务文体”毕竟带着它特有的时代的局限性,当它动辄“呜呼哀哉”时,就难免为了形式的需要而导致文章偏于冗长、空泛,甚至不顾新闻的真实性而信口开河,这些与新闻写作创新是大相径庭的,与新闻审美的基本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新闻形式在艰难、持续的创新中前进。我国报纸上的新闻,在经历了长期的无标题、无导语、满纸黑压压一片的过程后,在本世纪刚刚开始时,终于有了重大突破,在表现形式上出现了有现代意义的新闻。刊登在1900年5月下旬《中国简报》第十二期上的《中国日报》的下面这条消息就是一例:
“观舰败兴(题)中国水雷炮舰建安号往于福建省马尾造船局兴工建造,前次既往完竣,兹涓吉于三月初三日举行进水式,先期发帖招宴国内外贵绅。此日内外贵宾五十余人佥冒雨来会,而市民肩摩络绎来观者充满场之内外。维时镇闽将军善联以北洋水师编成陆战队,亲率之莅坛场。恭起诵经。俟其读毕,撤两旁支柱,更撤去大支柱。此时观者佥意其必目睹快捷壮观。讵料同舰进止仅三四尺即不动,惟听笙鼓洋洋,劈耳四起而已。于此建造主事法人某厉声狂奔,督部下付网绳,约小柱,极力摇曳之。然舰依然不进。终之计尽术穷,议拟变更其法,再订期举行其式,乃辞谢来宾退回云”。3
今天的人们固然可以指出这条新闻的种种弊端,但它却赢得了史学家多么欣喜的欢呼,短短两百多字绘声绘色,不需议论,就达到了极佳的宣传效果。在当时“时务文体”充斥报端,新闻与政论混杂的体裁中,人们看到了新的表现形式的无限生机。
本世纪30年代,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内忧外患的中国恰恰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代名记者。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邹韬奋的《萍踪寄语》等新闻作品,作为划时代的标志耸立在新闻史上。他们在异常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使后人能够从这种转变中看到以新闻事业为业的一代知识分子成长的历史轨迹,领悟到新闻作品的巨大历史审美价值与记者忧患意识的内在联系。特别令人兴奋的是鲁迅这样“空前的民族英雄”4的报刊活动,他笔下的杂文使报纸别具一格,直到今天,杂文仍然是报刊所特有的一种文体。然而,对这一代名记者的历史追溯,同样是沉甸甸的。因为,早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建国前三十年能够产生鲁迅、巴金、郭沫若、曹禺这样的文坛巨匠,而建国后三十年却无人可以匹敌?新闻界不也是如此吗?
值得我们新闻界后进之士引以为豪并获得巨大鞭策的,是我党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中卓有成效的美的追求和创新实践。在炮火连天、英雄辈出的岁月里,他们运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了许许多多的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转折。这些新闻作品中之精华当首推毛泽东同志,他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解放战争中,亲自为新华社撰写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等许多新闻。这些新闻在如实地告诉人们事实的同时,或言简意赅,或高屋建瓴,洋溢着强烈的写作创新精神,历史场面的壮美与新闻作品的优美珠联壁合,在可理解性与独创性之间达到了最佳的信息组合。毛泽东同志是大手笔,他所处的统摄全局的地位和“下笔如有神”的功力是我们无法相比的。然而,“前辈榜样在,后人识所归”,毛泽东同志在自己的新闻作品中贯穿的那种强烈的美学追求,那种超越时代变迁的美学力量,不是可以给我们以更多的历史启迪吗?
勿庸讳言,我党的新闻事业也有过万花凋零的冬日。十年内乱中,“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从报纸的通栏标题到新闻内容,连篇累牍地“斗、斗、斗”,铺天盖地,杀气腾腾,美的东西荡然无存。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这实在是一场灾难性的历史倒退。以下这条新闻导语就是“文革”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例:
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四月七日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全体革命师生员工,今天晚上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热烈欢呼党中央关于华国锋同志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的决议,热烈欢呼关于撤消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一致认为党中央的决议表达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心愿,大快人心,大长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志气,大灭了资产阶级的威风。广大群众热情高呼:伟大的无产阶级专政万岁!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
也许过多少年以后,后人会以为这是一种现代幽默,他们会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充满困惑地问道:“难道这是新闻吗”?是的,整整十年,我们的新闻媒介中充斥了这种“新闻”,除了大同小异外,那种苦涩的幽默令人痛心疾首。新闻审美的进步意义在此无从考据,正所谓“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社会生活中封建的东西死灰复燃时,新闻表现形式上的陈腐、僵死、模式化的封建八股必然卷土重来,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从反面警示着人们。
然而,马克思早就作过这样的科学论证:历史总是要不断前进,“把陈旧的生活方式送进坟墓”,人类也总是要不断地前进,总是要“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的一页,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春天的到来。创新精神重新回到了新闻工作者身上,他们不仅努力做到新闻的“真、短、快”,而且追求新闻的“活”和“强”;“新闻文章化,报纸杂志化”成了众矢之的,体裁的别致,语言的活泼,结构的新颖,成了许多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热门”;创新的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在全国各级各类的好新闻评选中,具有鲜明的创新精神的新闻作品,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新闻写作的发展经过螺旋式的上升,终于达到了一个新的制高点,同时又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以上我们用粗线条简略勾勒出我国新闻写作的大概轮廓,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启示:我国新闻写作的历史发展,已经为我们研究新闻审美在新闻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前提;历史的发展和逻辑的发展是“紧紧平行着的”,新闻审美更生动、更准确地反映着客观变动的事实,它是作为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在发展的;新闻审美作为逻辑的东西,它大致重复着历史的东西;当历史处于革命变革时,新闻审美就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而当历史重新倒退时,也就难寻新闻审美的踪迹。这里在着重从逻辑方面研究新闻审美的作用时,是不能离开这种历史感的。
把美学价值作为衡量一篇新闻作品优秀与平庸的标准之一,不仅为新闻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而且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这三者的和谐统一的新闻作品,才能在社会中广为流传,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一切价值。
常被人忽略的是,新闻作品还有学术价值,这种价值主要是就新闻作品的研究和新闻教育而言。承认这一点,就不能不特别注意新闻作品中的审美信息。这是因为,新闻的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等都具有“易碎”的本性,时过境迁,人们考察新闻作品的视点和衡量新闻作品的标准,主要是它的写作格局和语言特色,因而审美信息增强新闻作品美学价值的属性也就具有提高新闻作品学术价值的功能。我们说优秀的新闻作品具有超越时代变迁的美学力量,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它们具有新闻学术研究的价值。换言之,能够称之为新闻写作范例的作品,必定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必定包括十分强烈的审美信息,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到《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都概莫能外。
遗憾的是,新闻研究中这种具有拨乱反正意义的认识,有的人仍然没有意识到。例如,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有的单位把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某地的重大题材的新闻当作好新闻作品推荐,由于在写作上平平无特色,结果名落孙山。相反,一些被人认为很一般的题材的新闻作品,由于在写作上情景交融,不落俗套,确有新意,成功地发挥了审美信息的作用,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实践是理论最公正的检查官,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都告诉我们,在新闻写作鼓励探索,提倡创新的今天,对新闻审美的地位和作用,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了。
第二节、新闻写作自身发展的美的历程
新闻审美的历史考察除了有一条与社会历史发展平行的线索外,还有自身发展的一条轨迹。
任何一种新闻形式,它之所以获得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构成新闻史上一个不可替代的环节,成为螺旋运动中的一个相对的起点,是由于其审美价值是适应新闻写作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新闻为实现向更高的有序化发展的必备的调节机制之一。
在新闻写作中一直占主要地位的“倒金字塔”形式,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有其历史必然性。如何看待它所包含的审美信息和审美价值呢?我们知道,在形式美的法则中,形式美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给人以有序感的整齐一律,是最基本的形式美。典型的“倒金字塔”形式,突出地表现出整齐一律的特征,它严格按照五该“W”的新闻要素行文,从导语、主体、背景材料一直到结尾,呈现出一种整齐的美。这种行文连续出现就是反复,而反复也是属于“整齐”的范畴的,在反复中还能体现出一定的节奏感。因此,“倒金字塔”结构之所以成为新闻写作中最初的、基本的形式,一方面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美的范畴的历史发展逻辑必然地导向实践的解决,新闻工作者写作创新的实践导致了新闻形式美的发展──多样统一,形成和谐。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是新闻审美的核心内容。新闻写作中的声情并茂,现场细节化,表达多样化等等,都透视出多样统一的特点。多样统一法则的形成是和人类自由创造内容的日益丰富相联系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在发展变化,新闻审美因此也就有了新的特点。
新闻表现方式上的审美创造是一个整体,现代新闻传播发展到今天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报纸版面的视觉效果看,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动态性新闻独占版面的情况并不多见,消息、评论、摄影、漫画等多种形式融于版面,已经是中外报纸共同的编辑方针。其中,新闻摄影和新闻漫画能够作为报纸的新闻载体登上大雅之堂,已经渡过了其诞生时的阵痛阶段,成为独树一帜的新闻传播方式。尤其是新闻摄影,近年来从观念到技巧,以及审美效果和理论研究都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具有超前意义的理论与实践十分引人注目。新闻摄影和新闻漫画振臂一呼:我们也是新闻家族中的成员,我们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
就狭义新闻而言,单单告诉读者新近发生了某事的界定也早已被动摇,报纸上集“闻”“论”于一身的新闻作品已不算什么标新立异了。这种例子太多了,试举两例:
一是《人民日报》1984年10月23日发表的新闻《上海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放开搞活》的结尾的一段:
经过兴衰的曲折发展,这只“笼子”终于放开了,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人们的意志可以左右的。古人说:“大决小犯”“不如小决使道”,在经济工作中也是这个道理……。
二是《人民日报》1984年8月28日在“漫话”专栏中刊登的《“移山”新招》中的一段:
在改革中,赞皇县委思想解放,移山有新招:除县委、县政府合留一台保密打字机外,全县其余四十台集中成立打字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谁打字谁出钱。此招一出,“文山”果然被移,随便来打文件的单位减少了。
前一例是新闻中发议论,后一例是议论中有新闻。前者没有专门配评论,后者没有专门发新闻。两者都是有闻有论,闻论结合,新闻寓于评论之中,通过评论报道了新闻。统观全篇,前后呼应,毫无拖泥带水和“两张皮”的感觉,而是一气呵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既有新知,又有新悟。新闻界对此类形式是否算边缘文体尚有争论,但对传统意义上的消息和评论的创新却是一目了然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所有系统都是由相互区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系统内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1+1=2不是系统,1+1>2才是系统。照此分析,在报纸这个系统中,新闻与评论的统一结构较之消息配评论的结构,显然增加了评论的新闻信息量和消息的理性色彩,有着大于一篇消息加评论的作用。作为新闻界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消息和评论的多样统一集中地体现了新闻形式美的发展。
新闻写作中的审美信息是动态的,它的发展同新闻表现形式上的美的历程是一致的,它的“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6我们把新闻写作看作是遵循美的规律在发展,它就必须归结为一系列的逻辑范畴,就不能简单地罗列和堆砌材料和现象,而要把每一结论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里,只有理论思维才能有所帮助。一些人所共知的范畴可能要变成人们不大熟悉的语言,可能会得出与某些日常经验相抵触的“不近情理”的结论。但是,正像马克思所说:“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以及水由两种易燃气体所构成,也好象是不近情理。日常经验只能抓住事物诱人的外观,如果根据这种经验来判断问题,那么科学的真理就总是显得不近情理了。”7审美信息的提出和研究,正是要摆脱某种狭隘的经验和现象,从理论的高度把握新闻写作的历史发展。
后一个美的概念作为对前一个美的概念的否定,是在扬弃中包含着对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的肯定。审美信息的提出和运用,不是要采取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倒金字塔”形式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而犯类似费尔巴哈“倒脏水时将婴儿也一起倒掉”的错误。假如一篇新闻“创新”的程度到了连五个“W”都不要的地步,不知所云,不可理解,那么就根本谈不上审美信息了,就是连儿戏也不如。审美信息是要在不违背新闻构成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照内容的实际需要,在形式的创新与可理解性之间恰当地把握一种度。
以下是一条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
中国和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第二阶段第二十二轮会谈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始举行。
上午九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南和英国代表团团长伊文思等进入会议室。周南说,再过五天,中国人民就要欢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这是个亲人团聚的日子。他说,中国有句俗话:“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周南说,大使先生是今年来北京上任的。你已经经历了冬、春、夏三个季节,现在到了收获果实的秋天了。
伊文思说,英国人在9月也有庆祝秋收的传统节日。(《人民日报》1984年9月6日)
对于“倒金字塔”这种二百多年来一直被广泛使用的新闻写作形式,人们已经感觉到了它呆板、缺少波澜等弊端,因而需要记者在使用这一形式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审美再造。在上面这个实例中,记者在这种刻板的公告式新闻中,巧妙地引用了脍炙人口的名句:“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并假英国大使之口告诉人们,英国人的9月也有庆祝秋收的传统节日。在实际上预示了中英双方经过了长时间的谈判,香港问题的解决已经指日可待。春华而秋实,收获果实的时候到了。我们用传统美学来对此分析,至少可以看出这样一点,新闻信息的美学特征中仍然要以传统的审美观为基础,首先必须和谐,在整体中给人以统一、和谐之感。这一美学原则适合于一切艺术创作。既令是现代派体裁和结构的作品,也必须遵循在直观的不稳定、不和谐中,包含着整体的内在稳定和和谐。一句话,我们在用信息论的观点分析新闻信息的美学特征时,并无排斥传统美学的原则和方法之意。
毕竟,“倒金字塔”形式是适合大多数动态新闻的报道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给这一形式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焕发出美的青春,而不是根本否认它的美学价值。这一点,恩格斯曾在哲学视野上的一段断言是发人深省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这一点,就只能注意他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8新闻审美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但没有丢掉什么,而且挟带着一切珍贵物,一切真理的颗粒,流向和汇集上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洪流中。新闻写作美的发展历程在昭示我们,不能固守一种形式和结构,而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题材的增加,不断去创造新的形式和结构。
第三节、运动、发展、变化──新闻审美的辨证属性及发展前景
世间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中,唯物辩证法不承认有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新闻写作也不会例外。新闻体裁、结构处在绝对的变化之中,各种体裁结构都有自身产生、发展、演变、衰退的历史。因而,“辩证法对每一种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9
新闻审美是以运动变化为特征的,运动变化是新闻审美的生命。如果没有运动,没有变化,没有发展,新闻审美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的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以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新闻结构形式的矛盾运动为基础的。在实践中,不少新闻工作者锲而不舍,刻意求新,正是集中地突出反映了新闻审美的这种矛盾运动。正像王国维说过的那样:“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中自出新意,故往往循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皆由于此”。10
从心理学上讲,人类具有一种“思维定势”,重心容易怀向过去。这种“思维定势”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产生心理惰性。同样一个事实,传统的写作结构对读者失去了感召力,而写作结构更新了,换了一个角度,人的心理惰性就被冲破了,使读者发现了事实中的不平常之美,进一步领悟到新的美的特质,美感也就大大增加了。新闻审美的实现过程,是使读者不断从旧的心理结构中挣脱出来的更新过程,是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否定之否定的辨证发展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人类命运中除了不固定本身之外没有任何固定的东西,除了变化本身之外没有任何不变化的东西”。11新闻审美的辨证属性,决定了新闻写作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而总是要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和无所作为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新闻事业的先驱们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今天人类信息传播的壮丽图景的,在报纸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唯一载体的年代,新闻审美仅仅是通过文字为媒介表现出来的,新闻传播手段的单一也造成了新闻审美整体上的单一。可以说,传统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原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框在报纸的范围内,这种局限常常使得新闻研究有些窘迫。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今天的人类社会从内容到形式就是如此。广播和电视势如破竹地扑进人类的生活,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出现了多元和立体的图景,使得新闻审美变得无孔不入。如果说,受众对报纸新闻是一种有意识接受的话,那么,他们对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的接受,更多的则是无意识的。新闻审美主体──受众通过五官对审美对象作出的情感反应,已经不是传统报业理论所能全部容纳和完全解释了的。新闻传播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使得新闻审美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特别是集视听于一体的电视新闻,更使得新闻审美既广博又细微,逼真的现场感和同步传送,常常使受众在瞬间的情感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使人们审美感受的内容大起大落,并对整个人类审美的心理机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例如,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约一分十二秒在空中突然爆炸,包括女教师迈考利夫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魂归蓝天。新闻受众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心理感受是一系列急剧的变化。
我们先把视线聚焦于这样一个视点上:
迈考利夫是美国新罕步什尔州康科德中学教授社会学的教师,该校师生都以迈考利夫能作为第一位美国平民升入太空而感到莫大光荣。1月28日上午,全校兴高采烈的师生像节日一样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或化了装,带着乐器和其它响器,老早就挤入教室和礼堂的电视机前,焦急地等待着观看自己的教师的历史性宇航。
终于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挑战者”号腾空而起了,几十个教室和礼堂里同时兴奋地欢呼起来,孩子们想着,再过一会儿就能听见迈考利夫老师从万里高空传来的亲切的谈话了。可是,一瞬间同学们听到一声爆炸,看到一团火球和飞机碎片拖着长长白烟。一个个笑脸顿时被吓呆了,大厅里一片寂静,孩子们很快放声大哭起来。许久许久,他们仍坐在电视机前,不相信那是真的。(《人民日报》1986年1月3日第6版)
处于这样一个特定的电视画面面前,孩子们的情感变化有很大的特殊性,但孩子们的感情是纯真的、美好的,异常的兴奋和异常的悲痛发生在一瞬间,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特别应当提到的是,这种情感的强烈反差,已成为新闻摄影的瞬间精华美,令人回味无穷。
一般受众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在这里表现出更多的理性色彩。“挑战者”号腾空而起,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的又一次伟大的新探索,瞬间之内电视屏幕上的爆炸和陨落,使人的喜剧感突然变为巨大的悲剧感,审美感受从颠峰猛然坠入深谷,这种悲剧感远远不是艺术的悲剧所能涵盖的,因为这是百分之百的生活真实。因此,审美中的悲剧与崇高从艺术欣赏转而变为新闻接受,狂飙为我从天落,此时,人们会很自然地产生对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系列复杂的感情。
这就是新闻审美的时代特征之一和全新意义之一,并使新闻审美在整个人类审美的进程中独树一帜,称雄一方。这样,新闻审美与真实、迅速、立体化等等范畴的联系就为其它形式的审美所完全不同,而且,这种审美绝对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局限,为整个人类所普遍关注,我国中央电视台在“挑战者”号失事当天,破例将这条新闻作为“新闻联播”节目的头条播出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使包括审美在内的人类精神生活呈现出同步的趋势,所谓“地球村”的观点同时包括了深刻的审美内涵,新闻审美在更加广阔的空间显示了勃勃生机。
第四节、消息能否散文化的审美辨析
消息写作中的审美信息有一个通俗的说法──散文化。尽管读者时常能在报纸上看到用散文笔法写的消息,但消息能否散文化在新闻界内部却存在颇多争议。在明确表示“消息不能散文化”的论者中,我们最看重的是梁衡同志的观点。这并非仅仅因为梁衡同志是新闻出版界的一位领导人,更重要的是,他是当今文坛上的一位散文大家。
我们知道,梁衡同志近年来写的一些散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比如《觅渡,觅渡,渡河处》、《大无大有周恩来》、《跨越百年的美丽》,等等。梁衡同志站在一个全新的“人”的视角,用饱蘸深情的笔触为我们重新诠释了瞿秋白、周恩来、居里夫人等伟人,读来令人一唱三叹。
梁衡同志认为:“在审美取向上,新闻求质朴简洁的美;文学求绚丽多彩的美。新闻的本质不是艺术,但是它也讲美,不过它主要是靠事实本身内在的美,而不重装饰美。”“形式在文学中有独立存在的审美价值,在新闻中却没有。相反,对新闻来说,形式稍稍过火就是内容的累赘。”12在列举了新闻和文学的本质不同的十二个方面以后,梁衡同志在阐述新闻向文学的有限借鉴时,举出了一个实例──消息《诗人艾青告别如火人生》: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我国现当代诗坛上杰出的诗人艾青,今天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3月18日因肺部感染和心脏病住院治疗,26日发生心肺骤停,经协和医院全力抢救3个小时后恢复了心跳,但这位和中国新诗一起走过了半个世多纪的真挚的诗人,却再也没有能恢复他的思维。今天,黎明之际在家人的陪伴和今春最后一场春雨中,他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告别了自己诗情如火的一生。
与时代同悲欢,与人民共苦乐的艾青,自30年代初登文坛,一鸣惊人,到年逾古稀仍诗泉喷涌,是中国新诗创作中成果最丰硕、影响最广泛的诗人之一。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情真意切的诗作和许多精彩的诗论、散文。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光的赞歌》等许多作品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读者中广为留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得知艾老不幸去世的消息后,深表哀悼。他说,艾青同志为我国文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上取得了出色成就。丁关根并委托中宣部副部长、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向艾青夫人高瑛及子女表示深切慰问并希望他们节哀保重。
今天早上在艾老家中刚刚布置好的小小灵堂前,高瑛女士向中国作协党组和作协书记处有关负责人转达了艾青生前留下的有关丧事安排一切从简的意愿。
梁衡同志评论道:
“这篇东西比一般消息是多一点文采,主要在第二三段。这里借用了文学中的细致描写,写他去世的过程,加强了消息的现场感。另外有几个形容词‘如火人生’、‘诗泉喷涌’等。但它并没有达到散文所要求的美感。从内容上看仍然严格遵循着‘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结构也是典型的消息式,开篇就是一句报告艾青逝世的导语。所以不能作为消息散文化的代表。因为如果我们拿散文的标准来衡量它的话,它又远远不是散文。而且可以看出,在第二段作者为了刻意追求文学效果,泻染一种气氛,这时作者的创作心态、审美取向显然已倾向于文学,这种长句式的铺排,抒情色彩很浓的如歌式的行板已经到了消息的边缘。偶一用之还可,所有的消息都这么写就像在马路上走台步了。”13
梁衡同志还列举了另外一条被人看好、说是有散文味道的消息:
“两岁的北京女孩丫丫,拉着奶奶的手,迈着蹒跚的步子,走进宣传咨询台,伸出胖乎乎的小手,从地质矿产部副部长蒋承菘爷爷手中接过了一张宣传品。用好奇的目光盯着上面还不认识的大字:地球与人类。
这是4月24日,记者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前的‘世界地球日’宣传咨询点捕捉到的一个感人镜头。此刻以‘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为内容的宣传咨询活动,正在中华大地上轰轰烈烈地举行……”(《中国地质矿产报》1996年4月23日:《全国各地隆重纪念宣传“世界地球日”》)
梁衡同志评论道:
“这是一条复合式导语,核心信息是:4月22日北京开展‘世界地球日’宣传。作者显然在努力借助形象思维,借助典型手法,他努力捕捉了一个镜头,再把它普遍化。等于饶了一个弯子来说话,这样是缓和些、生动些。但是这样一来,导语也就只好长了,变成了两段,欲得之繁茂,必失之简练。”14
梁衡同志在这里的评论和阐述的论点,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公认的原理: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消息的魅力根本的是在于它对于事实本身的迅速、准确、干净的表达,主要是信息本身的力量,而不是文学的力量。
既然如此,为什么新闻界还对形式美的东西如此重视和热衷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应当从中国新闻改革的源头说起。
以1978年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新闻界作为“文革”十年灾难最重的一个领域,在起飞时深感翅膀的沉重。中国的新闻改革是从新闻业务的改革开始的,而新闻业务的改革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新闻写作的改革。尽管今天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小打小闹,但这毕竟是历史的真实。
于是,当时新华社的社长穆青同志率先提出要写作“视觉新闻”。他说:“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我们在新闻写作上需要有所突破,要善于把概念的表述诉诸于充实具体的形象,使我们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15“视觉新闻”的提出,在新时期新闻写作的改革和创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把新闻写作的呆板、僵硬和模式化讥为“新华体”。“知耻而后勇”,在新时期的新闻写作的创新和改革方面,新华社是走在前列的。我们不否认,如果我们把《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这样的消息放在今天来看,它可能给人以司空见惯的感觉,它想在今天的“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榜上有名几无可能,然而,在当时,在新闻写作被讥为“小学生填空法”的80年代初期,它毕竟让人们感到耳目一新。对此,列宁的这样一句名言让人倍受启发:“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16实际上,穆青同志提出的“视觉新闻”的论点,可以追溯的更早。早在1963年,穆青同志就提出“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他说:“我认为,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新闻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为什么新闻就非受一定的格式束缚不可呢?”17
彭朝丞同志在谈到现场短新闻的必备要素时指出:“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新闻的职能是传播信息,只要能把事情讲清楚了,不必讲究文笔的美。这种看法有偏颇。我们的现场短新闻不仅要陈述、要传递信息,而且也要表现,要把事实本身的生动性形象性再现于读者面前。因为现时代的人们需要通过新闻媒介获得众多的新信息,同时也要得到美的享受。这就像人们需要合体、入时的衣着,不仅是为了蔽体、御寒,也希望它成为一种装饰品一样。如果我们的现场短新闻作品不仅有新鲜的事实和信息,而且又写得有文采、有美感,能让人‘一见钟情’,不就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传播目的吗?”18
我们在这里列举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实际上并没有根本的冲突。因为,他们都是基于这样的一些基本论点:新闻和文学毕竟是有着不同的质的规定性的两个范畴;新闻写作切不可张开文学“合理想象”的翅膀;记者对新闻的审美表现力不等于文学的夸张力。
80年代中期,“新闻文学”的概念和写作方式曾在新闻界引起过争论。人们经常能够看到“新闻文学”写作中的这样一个误区,即把“合理想象”引入新闻写作。例如,在一篇《波音客机上的公费游客》的报道中,作者对这位“公费游客”在飞机上的心理状态作了这样的描述:“他仿佛重新回到深圳水上世界的大游船观光碧绿的湖光山色;他似乎又走进了蛇餐馆,品尝南国的名味佳肴;他又像被人推进了秀丽的越秀公园,正在奇花奇草旁高谈阔论”。如果摆脱新闻的特定限制,这段文字可以说写得不错,但作为新闻,人们就要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是怎么知道当事人的“飞机梦”的呢?很明显,文学的合理想象把作者引入了歧途。而且,这种“合理想象”即使是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十分忌讳的。记得小说《欧阳海之歌》中那段描写欧阳海冲上铁路一瞬间的“生动”文字:此时,欧阳海想到了苦难的童年,想到了党旗下的宣誓,甚至想到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读到这里,令人不由得大喝一声:“别想了,再想火车要翻了!”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在任何一个稳定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占优势的变革浪潮,其未来发展的图景是比较容易看得清的。作家、艺术家、新闻记者,和其他对‘未来浪潮’的发现者,承担了这项使命。”19新闻记者能够担当“未来浪潮”的发现者的角色,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新闻事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尤其令人不能忽视的,是电视文化和电影美学的兴起。如果说,电影美学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已经确立了起在现代美学中的地位,那么,电视美学也在此显露了端倪。并且,电视文化和电影美学的发展速度之快是其它艺术所不能企及的,电视作为一支新军加盟新闻媒介,使新闻审美的内容陡然增加,前景非常诱人。
新闻审美本身是一个大系统,报纸、广播、电视各自的独立地位和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使新闻审美的特征色彩纷呈。突破单纯宣传工具的框架束缚,站在美学创造的高度去研究新闻传播的各种内在规律,这里尚有许多未被认识、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有待人们去探索、去开掘,看来“欲穷千里目”,还得“更上一层楼”。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5页
2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
3转引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51页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5转引自《新华文丛1981年》第72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6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
7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8页
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06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8页
10转引自《新闻业务》1985年第12期第26页
11恩格斯:《欧洲土耳其前途如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7页
12梁衡:《新闻原理的思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120页
13梁衡:《新闻原理的思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9页
14同上书,第119页
15穆青:《新闻散论》,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279、277页
16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2卷,第150页,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17穆青:《新闻散论》,第93页
18彭朝丞:《现场短新闻写作概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19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57页
传媒学术网——消息写作(第二、三章) 传媒学术网——消息写作(第二、三章) 传媒学术网——魏永征 传媒学术网——中国现代化的传播学反思 新闻写法——消息写作1 传媒学术网 - 专家论坛 传媒学术网——议液晶电视联播网的终端影响力 传媒学术网——美国新闻客观性理念发展史初探 传媒学术网——1780-1881:法国百年表达自由之路 消息写作 传媒学术网 - 互联网变革中国新闻业 15——传媒学术网——渐进式改革背景下的中国报纸角色转型分析 15——传媒学术网——渐进式改革背景下的中国报纸角色转型分析 传媒:媒体与学术 写作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机关公文写作知识讲座(三)0 【楠蓉书香】写作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机关公文写作知识讲座(三) 写作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机关公文写作知识讲座(三)11111111 写作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机关公文写作知识讲座(三)PP 写作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机关公文写作知识讲座(三)oo 写作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机关公文写作知识讲座(三) 写作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机关写作知识讲座(三) 写作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机关公文写作知识讲座(三)3 写作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机关公文写作知识讲座(三) 写作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机关公文写作知识讲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