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公社"的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22:47
大渡河 的一个"家族公社"的传奇(摘)
雅安上里镇陈家山上,曾生活着一个令现代人吃惊的大家族,他们过着一种“家族公社”式的生活,两次受到清廷褒奖。强盛时,“九世同居”、“同生同死”的陈氏家族有千人之众,相传由于人口众多,每到吃饭时,都要敲梆鸣示(就像1958年人民公社时的公共食堂)。这个神秘的大家族吊足了我的胃口,令我好奇地前往调查。
陈家的谷子
采访陈家山陈氏家族的想法,源于孙晓芬撰写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书中说:四川省上里古镇陈氏家族,上千人九世同居,为中国罕见的大家族,曾在朝廷的褒奖下,于嘉庆六年(1801年)建了“九世同居石牌坊”。九世同居,维系百年,这是何等光景?
在上里古镇,我采访了陈氏大家族的后人陈炳贵。60岁的陈炳贵正在自己开办的“陈家旅馆”门前挂灯笼,“挂灯笼喜庆”,他说。
陈炳贵家的木楼房,开成了一家古色古香的家庭旅馆。木楼系全木结构,共计400多个平方米。“楼下休闲就餐,楼上接待住宿。”陈炳贵说。
据陈炳贵介绍,上里古镇最早叫罗城,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雅(安),往来经商者络绎不绝。特别是随着茶马古道的开通和几次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古镇至明清时达到鼎盛。
那时古镇有村民上万人,主要分为杨、韩、陈、许、张五大家族。这五大家族皆为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从外省落户到此的。经过一代代的艰苦创业,都发展成了望族。在上里,至今还流传着“杨家的顶子,韩家的银子,陈家的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的说法。所谓顶子,是说杨家诗书传家,世代官宦;所谓银子,是说韩家世代经商,积聚了大量钱财;所谓谷子,是说陈家田产广阔,粮食丰足;所谓女子,是说许家的女儿品貌双全,持家有方,各户争相聘娶;所谓锭子,普通话叫拳头,是说张家有习武传统,个个骁勇善斗。
这五大家族都聚族而居,杨家在杨家沟,陈家在陈家山,许家在许家沟,张家在张家坪,惟有经商的韩家住在镇上。
在五大家族中,陈家虽然排名第三,但名气最大、也衰败得最早。名气大,是因为这个家族“九世同居”,两次受到朝廷册封,专门为家族立了石牌坊;但也衰败得早,也是因为“九世同居”,试想一下,上千人吃大锅饭,“肉山酒海饭堆堆”,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维系?陈家山离上里古镇最远,一般游人难至,陈家曾经在传统农耕时代九世同居,传说般为我们留下了罕见的“家族公社”制度的遗迹。
买下半座山
陈家山位于上里古镇的东北边,现名上里镇四甲村。出镇往白马泉方向驱车约1公里,下车右拐便是通往陈家山的小道。开始道路还称平整,但越走越荒凉。爬坡上坎,七弯八拐,穿过一片野竹林,一道较为宽敞的红石阶出现在眼前。放眼望去,阶梯尽头是一道石墙小院。小院四周开阔,茂林修竹,却只住了一户人家,这就是陈家的正传后裔陈代清老人的家。
陈代清已经80多岁了,儿子50多岁,20多岁的孙子去成都打工了。谈起陈家的事,陈家父子十分感慨:“这里就是我们陈家的老屋基,过去有几百间房子,上千人居住,好气派啊。可惜百年前就被大火烧了。这座山上还有好多祖上留下的好东西,都快糟蹋完了!”他们指着院坝里3块雕刻精美的石头说,这些东西经常有人偷,这都是被偷后报案,让民警追回来的。
看上去这几块石头是从牌坊上取下的,一块刻有“节孝坊”三个字,另两块雕刻的是怪兽,造型相当别致。
听说我们要看“九世同居石牌坊”,老人说路程还远呢,要翻过这座山,一直走到与名山县交界的地方。
看到我们露出惊讶的神情,陈代清老人自豪地说,过去这座山上的土地,都是我们陈家的。接着他给我们讲了一段陈家发迹的故事。
相传陈家祖上陈半山的儿媳因长得丑,被儿子撵回了娘家。陈半山知道后狠狠教训了儿子,要儿子把儿媳重新接回来善待。不久,这个儿媳在开垦荒地时挖出了九大锅银子,于是陈家便用这些银子买田置地,从陈家山一直买到今天名山县的万古乡、建山乡、新店镇一带,跨度达五六十华里,被周围的乡民们称为“买了半座山”---陈半山因此而得名。
据说这些银子都是当年做生意的客商埋下的。果然,我们在后来的路途中发现了一段保存完好的古商道。这是一段有明显人工修筑痕迹的石梯路,上面长满了青苔,四周野竹成荫,遮天蔽日。
吃饭要敲梆
出陈家院子上山,路又陡又滑,有的路段甚至要砍开一人多深的灌木茅草才能依稀看到“路”。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翻过陈家山又下行百余米,直抵雨城区和名山县交界处,终于在一片残败的树林中发现了“九世同居石牌坊”。
“九世同居坊”坐西向东,高约7米,宽16米,门楼式,系由当地红砂石建造,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五间六柱。牌坊的正反两面除刻文外,还有浮雕人物、花鸟、走兽、虫鱼等各种图案,雕工精细,栩栩如生。与人们熟悉的牌坊不同的是,这座牌坊正中没有可以穿行的通道,正面有一对石狮镇守。石狮前方约5米有左右两根带斗的石桅杆。旁边还有一座小牌坊式样的节孝坊,节孝坊比“九世同居坊”修得晚,系陈氏家族中一妇女守孝奉旨修建,该坊仍为仿木结构六楼式石牌坊。
距“九世同居坊”10米之外,依次排列着陈家历代先人的墓群,约有七八座,墓碑的样式都十分讲究,一看就知道非一般人家。记录着先后受皇帝御赠与诰封的祖坟石碑还在,封建帝王金口玉言而来的“仁厚”与“仁敬”等溢美之辞,虽已斑驳风化,但仍然不失往昔的尊贵。
牌坊上刻的《陈氏家训》和《宗支录》记录了陈氏家族“九世同居”的历史和渊源。《陈氏家训》,记载,陈氏家族数代不分家的传统始于唐代。“江州(今江西九江)陈崇,数世未尝分产”, “唐僖宗诏旌其门,至南唐又为之立义门,免其徭役”。宋代时,宋太宗诏本州(当地州府),每岁给粟二千石……
陈氏家族后来有过几次迁徙,上里这支族人是湖广填四川时,从湖北襄樊分出来的,始祖是陈兴宗。《宗支录》记载,“自始祖兴宗由楚入川,居民邑五花堡陈家坝(今名山县建山乡),历数代而迁于陈家湾。”《宗支录》上,从始祖陈兴宗到九代祖陈永皓,每代祖都有名字记载。到陈永皓这一代,实现了九世同居,便着手建造“九世同居”牌坊。
“同生同死”不分离的陈氏家族有千人之众,的确令人称奇。相传由于陈家人口众多,每到吃饭时,都要敲梆鸣示(就像1958年人民公社时的公共食堂);大人坐在餐桌上吃饭,众多的小孩子依次坐在打有一连串凹槽的树干旁,以槽当碗,原始而有序。由这一细节可见陈家治家有道。
“家族公社”终解体
“九世同居,陈竟千口。”陈氏家族能够维系,靠的是道德教化和当家人的德行德政。如《陈世家训》总结的:“忍则无嫌心,公则无私意,能忍而能公,治家之良法备矣。”
所谓“忍”就是克制私欲,“公”就是以家族利益为重。“忍”和“公”是每个家族成员的基本行为准则,当家人尤其首先垂范。民间流传,有一年州官嘉奖陈家,送给当家人两个贡梨,当家人将梨切碎,用大锅熬烂,放上糖,全家族每人一碗分而食之。
尽管维系了上百年,陈氏家族公社最终还是解体了。民间说法是清嘉庆六年(1801年),陈永赐修石牌坊时挖断了龙脉,原准备修3座石牌坊的,只修好两座便遭大火。“那场火大哟,烤得人痛,在邛崃天台山上都看得见……”陈炳贵回忆起小时曾听讲述过火灾情形。笔者在上里古镇游玩时,碰到一个陈家后人,提到陈家,他能说的就是“陈家谷子”,他说陈家曾经富得将装满谷子的箩筐一个一个排开,要排出二十里去,与古镇上的首富韩家斗富,把富得流油的韩家都比垮了。其实,类似这种臆造的“斗富”故事,到处都有,因为乡民们往往以这种朴素的视觉来看待事物,对这样的传奇比试津津乐道罢了。今天,许多陈氏后裔,并不知道陈家山上昔日的辉煌,更不知道有那么一场火灾,焚毁了他们祖先的家园,毁灭了自己这个独特大家族的基业。
一场大火后,从此家道慢慢衰落,到最后上千族人只得各奔东西,只剩下五六户陈家后人,仍撑着一把硬骨头坚守在陈家山。远处,荒芜而孤独的石牌坊在岁月的风雨中默默垂首,诉说着遥远而罕见的家族史。
住在上里古镇上的陈炳贵,曾担任过乡干部,后来从粮站退休。闲来无事,他开始研究陈家的历史。他认为陈家的衰落与鸦片有关。19世纪中叶,随着鸦片的输入,上里一带也广种鸦片,原来种谷子的水田,也全部种上了美丽妖冶的罂粟花。
罂粟开花的时候,煞是好看。陈家赶烟会,一次就出动了30多人背鸦片。鸦片背下山,银子背回来,陈家上下十分高兴。不久陈家老小也拿起了烟枪,一杆杆烟枪吞云吐雾,让陈家万贯家产灰飞烟灭,后来,在山上过不下去的陈家人被迫树倒猢狲散,纷纷下山自谋生路去了。陈炳贵的爷爷下山后,赊了一幢旧木房,让一家老小有了安身之地。慢慢打理,好不容易,才挣下一份小家业。
一个庞大传奇的大家族,从此隐没在了历史的丛林中,那些当年的广袤田地、深宅大院,悄然沉寂,化为荒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