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瞒报心理为城市埋隐患(2005-10-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0:16:43
瞒报心理为城市埋隐患
www.thebeijingnews.com ·2005年10月27日0:24· 来源:
10月26日早7时的北京交通台新闻:10月25日下午三时,北京某地铁工地地面发生吊车倾倒事故,当场造成路边“捷达”轿车压毁,且造成数小时交通拥堵,此事故现场截至10月25日晚10时还未清理完毕。
这起事故让笔者思考良多:其一,据称北京交通台记者在追踪采访中一再受阻,工地方声称这是一般性工程,不是地铁项目。对此笔者就产生疑问了,难道一般性工程就可以出现塔吊倾倒事故吗?假如不是地铁工程,发生了事故,媒体就不该及时披露吗?更何况此工地正是地铁工程,那又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
我国近年来在防灾减灾的信息化建设上已做出重大突破,对所有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预警,及其灾害统计已经最大限度地公开化了,那为什么“10·25”的事故隐患方要如此对待媒体呢?是怕事发后会一票否决已有的功劳,还是其他原因?已经暴露出掩盖事故真相的苗头和倾向,很值得有关管理部门反思,值得我们去深究,因为它是城市总体安全建设所不允许的。
其二,刚刚闭幕的亚洲减灾大会及通过的《北京活动计划》已将安全减灾,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安全减灾建设视为关键词。由此笔者想到,北京不仅有40余个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还有数以万计的中小建设工地,安全警钟是不是该长敲呢?别人的事故我们是不是该引以为戒呢?
如果细致观察一下北京大街小巷中的工地,吊车不安全作业或带隐患作业的不在少数,我们千万不能因“10·25”事件没有伤到车内的人就心存侥幸,因为当时车内无人,一旦有人在车内后果如何预测呢?
笔者认为不论是北京现有的综合减灾及应急管理体系,还是《北京行动计划》,“安全奥运”建设绝不仅仅针对奥运项目本身,它必然要求我们的建设者及管理者从细微处入手,抓住城市建设的每一次机遇及所有安全环节,全面营造北京建设的安全与和谐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及事故隐患。尤其该破除人们心中的压制及瞒报心理,因为它才是我们城市酿成大灾的文化根源。
□金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