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27:49
第一节 照照镜子
——客观地认识自己
一、我的个性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谈论个性,诸如某某性格真好,某某个性太强,某某过于孤僻,某某有点自私,等等。我们也许能意识到个性对自己的影响,但我们对它的认识又比较模糊,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左右它。所以我们困惑,我们不知怎样把握。
的确,个性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它反映在我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不同个性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笼统地讲个性由气质和性格构成。
(一) 掀开气质的神秘面纱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气质高雅的人,鄙夷那些气质庸俗的人。谈起“气质”,它既能使人联想到有品位、优雅的身影,也能让人想起平庸低俗的造型。其实生活中“气质”本身就是一个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它的优劣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透出,却并非完全取决于这个人的衣着相貌与身份地位。
我们的气质透出其不我们区别于他人的“典型心理特征”
日常生活中,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行为反应。这些不同的心理行为反应中就蕴涵着人的某种气质特征。同时,同一个人在遇到不同的事情时往生育会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心理行为特征。比如,性子急躁的人,什么时候都显得风风火火,性子慢的人再急的事他都磨磨蹭蹭。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反应来判断他的气质。
在职业生涯中,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气质,而不同的气质也将影响一个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前景。
【案例透视】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小王职高毕业三年间,前后已换了十几份工作。最长的一份工作干了半年多,而最短的才三天。小王很有挫折感,她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失败。
个性测试结果显示,小王是典型的抑郁质人。一般而言,抑郁质的女性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强调做事的先后次序和组织,追求完美。另外,抑郁质的人天生悲观,总是预计将来可能面对问题的最差局面;她们敏感,容易忧虑、消沉。
综合小王的气质特点以及她的从业经历,职业指导老师指出:抑郁质的人喜欢处理清单、表格、图示和数据,习惯井井有序与有条不紊;而小王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产品推销、保险等行业工作,跳跃、速战、灵活是工作扭转与她的个性格格不入;另外,她习惯将上司、同事无针对性的话语认为是对她“有意见或不满”,因而,常常为一两句不经意的话语与同事闹别扭或争吵。很多认识她的人都认为,小王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最后,职业指导老师建议小王发挥个人气质的优势,如擅长处理数据,注意力不易被分散,工作不辞劳苦、细心准确,能很好地独立工作等。选择与抑郁质气质相匹配的职业,如行政经理、销售信息(数据)分析、会计、研究员等。
现在,小王在一家企业负责统计与分析各销售数据。新的工作使她感到很愉快。
【想一想】由这个案例我们想到了什么?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气质是影响人们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气质,学会发挥气质的优势,克服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我们设计职业生涯、取得成就有巨大帮助。同时,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有不同要求,选择职业时要注意扬长避短。
除了小王这种抑郁质的人,生活中还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等气质的人,这些人都有不同的气质特征并影响着自己的职业生涯。
不同气质的人所适合的职业
雷厉风行的胆汁质。胆汁质的人情绪兴奋性高,发生很快,带有爆发的性质,如暴风骤雨;情绪体验强烈,外部表现明显,但爆发之后又很快平静下来。这类人适合从事记者、作家、图案设计师、实业家、外勤工作、业务员、营销员、导游员、节目主持人、监督员、演员、消防员、采购员、自由职业者等,一般与细致性工作无缘。
热情开朗的多血质。多血质的人热情、开朗、无忧无虑、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感受迅速、强烈但不深入,不能持久;兴趣广泛但注意力易分散,感情易变化;充满自信、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喜欢体验和锻炼,重大局、不贪小利、不感情用事;在工作中,能使工作向前推进,可以出色地胜任管理工作;对新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对所有职业都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合从事管理、服务工作,适应的职业如政治家、外交人员、商人、律师、驾驶员、运动员、记者、警察、侦探、政治辅导员等。但对于简单、细致和琐碎的工作及对缺乏竞争和刺激、只求细致的工作一般不感兴趣,也不能持久。
沉着稳重的黏液质。黏液质的人感情不易外露,深沉含蓄,不大容易发脾气,对人平和,动作缓慢,但具有坚韧精神;能很好地利用协调性、积极性、社会性及感情稳定性表现自己的才能,发挥能力;能从事学术、教育、研究、医师等内向型的职业,也可从事政治家、外交官、商人、律师等外向型职业领域,如作家、画家、艺术家、服装设计、广告宣传、新闻报道、医生、法官、管理人员、会计、出纳员、播音员、秘书、办公室职员、翻译员、档案管理员、统计员、打字员、纺织工、印刷工、机床工等。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很强。
细腻完美的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情绪兴奋性低,敏感,体验深刻,各种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缓慢而柔弱;有孤独倾向,遇事不是单凭热情去处理,而是把自己所掌握的工作内容在头脑中组合、计算,确定方针,然后在这个范围内一个一个地去做,把问题处理好;在团体中遇事积极认真、努力向上、毫不懈怠,喜欢与团体在一起,富有协调精神,无论置身于什么样的岗位,只要肩负了责任,就以听从事的工作为荣,努力解决不太适应而造成的困难,努力去做好。适合从事企业一般的事务管理人员、记帐员、统计员、会计、出纳、教育培训员等。
(二) 了解性格的点点滴滴
莎士比亚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日常生活中“性格”备受人们关注,其受关注的程度甚至远远超过“气质”。因为一方面,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许多行为都表现出某种倾向性,而大多数人往生育习惯用“性格”来描述这些倾向性(如人们熟知的、惯用的用于表述性格的词——内向、外向)。另一方面,人们也能时时处处感受到性格对自己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因经青年人普遍喜欢谈论性格,渴望了解性格、改善性格。
我们的性格来自我们的“态度”
【案例透视】他为何落选?
小刚进入职业学校时,性格开朗大方,很受同学们欢迎,所以他很快成为一名班干部,并在一次竞选中顺利地当上了校学生会主席。可是不久同学们就发现开朗大方的他变得傲慢起来,有时显得目中无人,对人也态度生硬,同学们渐斩地疏远了他。对此,他认为同学们是嫉贤妒能。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反映他不能处理好同学关系,学生会的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在新一轮选举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他落选了,老师善意地告诫他应反省自己的性格,他还觉得感情上难以接受。
其实,小刚以上性格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性格的形成与变化会受身边的事物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会让我们逐渐形成较稳定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性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种较稳定的盾待事物的态度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中,并形成我们 特有的行为方式。换句话说,即我们的行为方式会受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的影响和支配。比如,有的人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对人、对事、对己己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态度;有的人则表现得尖酸刻薄、冷嘲热讽;有的人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有的人豪爽大方;有的人自私自利等。包括小刚由待人接物的开朗活泼到傲慢生硬,都表明了不同的人对人、对事的不同态度。如果这种态度是稳定的(不易变化)、习惯化的,那就代表了这个人的性格。所以,性格可以从人们待人接物中观察出来。
二、我的兴趣
我们喜欢干什么?
也许我们有许多答案:上网、聊天、打游戏、踢足球、看书、听音乐、写日记……这些都是我们同龄人的生活爱好。
你知道吗?爱好与兴趣息息相关,兴趣又将影响你今后的从业状况。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不仅受他个性特征和能力的影响,而且还与他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
(一)走近兴趣
兴趣——我们的好老师
【案例透视】网络成为他的专业
小黄从初中开始就喜欢玩电子游戏,后发展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初中毕业小黄毅然选择了某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以满足自己上网的愿望。
接触了网络专业后小黄才知道该专业也并非整天上网。好在自己对网络感兴趣,所以小黄还是感到心满意足。在老师的引导下,小黄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知识,并逐渐成为网站建设笔网页设计高手。毕业后小黄进了一家网络公司。不满足于现状的他,在原有基础上继续钻研网络知识,并渐渐成为该公司的业务骨干。
从小黄的故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兴趣是我们的好老师。
兴趣是我们获得成功的重要推动力,它能将我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我们长期专注于某一方向,并为此做出艰苦的努力,也才有可能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
兴趣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趣——乐趣——志趣。
有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低级阶段,它往往短暂易逝,非常不稳定。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常常对某一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但随着这种新奇感的消失,兴趣也会自然地逝去。
乐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是我们在觉得某种事物有趣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兴趣发展的中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的兴趣会慢慢变得专一、深入起来,如喜爱文学的同学很可能会整天沉溺于文学创作中。
志趣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当乐趣同我们的社会责任感、理相、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时,乐趣就会变成志趣。志趣是我们取得成就的根本动力,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兴趣是我们的某种需要的基础上经过实践而形成的,实际上是我们需要的延伸。
由于我们的需要是复杂多样的,从而决定了我们的兴趣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人好动手,有的人好动脑;有的人喜欢与人打交道,有的人喜欢与物打交道;有的人喜欢独自钻研,有的人喜欢集体协作……这些兴趣、爱好都将直接影响我们的职业生涯。
职业兴趣是我们对某种职业或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表现出来的特殊倾向。那些对自己的工作废寝忘食、爱不释手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职业有浓厚的兴趣。我们中职生的职业兴趣将直接影响我们今后对待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态度。
职业兴趣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调查发现,儿童在9岁时就已经开始有关于职业的想法,但一般要到成年或接近成年(15~18岁)才逐渐稳定,而有的人即使到了成年以后也会改变兴趣,加之受自下而上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人的职业兴趣会表现出多样性和不稳定性。
体味兴趣对职业生涯设计的影响
兴趣不代表能力。我们对某一特定职业有兴趣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干好这个职业;同样,如果我们具有从事某项职业的能力但缺乏兴趣,那么我们在该职业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我们只有对某一种职业感兴趣,并具备从事该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才能在这项职业中取得成功。
具体来说,兴趣对我们职业生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影响之一:兴趣是我们设计职业生涯发展领域的重要依据。
正如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参加我们感兴趣的活动一样,具有一定兴趣类型的我们更倾向于寻找与此有关的职业,特别是在外界环境限制较小时,我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所以,对我们的兴趣或兴趣类型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就可以帮助我们选择自我职业生涯的发展领域。
影响之二:兴趣可以增强我们职业生涯的适应性。
兴趣可以通过提高或改善我们的工作动机,从而促进我们能力的发挥。兴趣和能力的合理结合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如果我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则能发挥我们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如果对所从事职业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我们全部才能的20%~30%。
影响之三:兴趣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稳定性。
兴趣将影响我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在某些情况下(如不考虑经济因素)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很难让我们感到满意,并由此导致工作的不稳定。
我们的兴趣可表现为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三个方面。物质的兴趣与我们的需要相关联,表现为对物质的迷恋和追求,如收藏的兴趣等;精神的兴趣主要是指对文化、科学、艺术的迷恋和追求,如写作、绘画、书法、摄影、发明创造等兴趣;社会的兴趣主要是指对社会工作和组织活动的兴趣。
兴趣又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如果我们喜欢跳舞、打球,可能是因为这些活动本身对我们有吸引力,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会获得愉快和满足。这种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就是直接兴趣。
我们可能感到学外语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对它仍然兴致很浓,这并不是学外语本身会给我们带来轻松愉快,而是学外语可以继续攻读学位,可以直接了解国外最新专业住处可以找到称心的荼,可以出国学习或交流,等等,是这些结果在吸引我们学习。这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就是间接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互相转化,也可以相互结合,从而更有效地调动我们的积极性。
当我们对工作感兴趣的时候,就会对工作产生较高的满意度,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三) 职业兴趣——我们前进的原动力
【案例透视】小钟与小李的故事
内向腼腆的小钟是某职业中学烹饪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小钟一点也不起眼,专业课老师对他的评价是:老实,对本行业的悟性一般,但踏实肯钻研;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是:不爱与人交往,在班上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班主任对他不无担忧:这孩子,不知以后能否适应社会。
毕业实习,小钟到了某饭店当厨工,和他一起到那儿的还有一个同学小李,小李专业成绩较好,对烹饪这一行的悟性也高。
实习半月后两人回校向班主任汇报实习心得。小李一见到老师就喋喋不休地抱怨:他们太不尊重人了,我们是去实习的,他们却把我们当成打杂的小工,别说让我们“上灶”(炒菜),就连他们“上灶”我们看一看都不行,成天就叫我们打杂,洗碗刷盘,还叫我们掏下水,小钟人老实,几乎成了专门掏下水沟的人了,你看看,他的手都被泡变形了!腼腆的小钟撮着双手难为情地站在一旁……对他们的这些情绪,老师作了耐心的分析,希望他们能熬过艰难的最初阶段,能坚持下去。
又过了半个月,班主任老师等待着他俩回来汇报,等来了小钟却没有等来小李。
小钟说小李已经辞职一周了。老师问他有何打算,小钟还是腼腆地撮着粗糙的双手说:我还是要坚持。他说,烹饪这个心业是爸爸妈妈选的,他们说自己老实,学烹饪最实惠。一开始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烹饪这个专业,对有的东西如雕刻学起来还感到很吃力,但看到烹饪现在这么火暴,觉得还是应该把它学好,尽管在校时学得不是太精,相信只要多琢磨几年就可以学好。他还说,这次能在这家饭店实习他感到很难得,因为这是一家有少数民族风格的饭店,在这里可以学到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尽管现在师傅还不怎么教他,但看得出,那些师傅越来越喜欢他了。他说可能是自己舍得吃亏、舍得吃苦,所以师傅们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找他帮心。现在师傅们已经很少让他掏下水沟了。他已经开始给师傅们“打盒“(烹饪术语,即为师傅准备一份菜所需的原材料),对有些菜品进行粗加工,师傅们也开始和他聊一些做菜的话题,也不怎么避讳他观看,他说自己往往把白天看到的一些窍门记下来,晚上回家后再仔细琢磨,他希望自己能在这里拜上几个好师傅……
三个月后,小钟高兴地告诉班主任,他已经被那家饭店录为正式员工,而且他还拜了师……
三年以后,小钟在电话里告诉班主任,他已经成了那家饭店的总厨助理……
小钟的故事告诉我们:
职业兴趣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催化剂“
一般而言,只有“爱”一行才会“专”一行,只有“专”一行才会“精”一行,只有“精”一行才可能在自己的行业中干出骄人的业绩。职业兴趣是这“爱”的前提,也只有这人“爱”,才能促进我们职业生涯更快、更好地发展。
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寒窗数年后,我们不一定能得到自己喜欢的职业,自己所干的工作未必与自己的兴趣吻合。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努力培养自己对所从事职业的兴趣。正如日本亿万富翁松下幸之助所说:“真正的幸福就是能在工作中自动培养自己怕兴趣和爱好而愉快地工作”。有了这种思想准备,我们还可以将原有的兴趣转化为促进现有工作的动力与辅助力。实践证明,这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有的人将自己的绘画兴趣、写作兴趣用于公司的宣传中,将自己的交往特长用于产品的推广中,这些都能使自己的工作备受领导青睐,并最终使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脱颖而出。
总之,我们在选择专业时可能因各种原因进入自己不太熟悉或不太喜欢的领域,但换一个角度看,这又是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只要努力,我们不仅能逐渐产生新的兴趣,干出新的成绩,而且自己的一些特长和爱好也能促进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我的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对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说它熟悉,因为一看到它就会让人想起人生观、世界观之类的词;说它陌生,因为好像我们身边没有几个人会考考究、思量它的内涵,更不会觉得它和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什么必然联系。实际上价值观与我们的职业生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从择业态度看职业价值观
【案例透视】小董的故事
导游专业的小董终于迎来了实习推荐,这一天他盼望了很久,终于可以离开学校,接触缤纷的世界了!小董别提有多兴奋了。可是这种兴奋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原来,在实习推荐时小董遇到了一些麻烦:受今年就业形势影响,与他所学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几乎没有,小董他们导游专业的同学需要到旅游行业的其他部门工作,如办公室接待、宾馆的前厅服务、商场的销售、导购等。这些工作小董都不愿去,他觉得自己是学导游的就应该当导游,更何竞自己天生喜欢旅游,对当导游很感兴趣。
学校规定给每个学生提供三次实习推荐机会,小董放弃了两次。后来,小董终于等来了一个跟导游沾边的单位——某旅行公司。小董满怀希望到了这家公司。但不久他又失望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里的工作根本跟导游不沾边,成天就干些收发文件、整理办公室的工作,一点都没意思,那些员工好像也没有把我这个实习生放在眼里,成天只知道叫我干这干那,完全把我当成一个打杂的了,既没有尊严又没有地位。真是没意思。
没多久,小董离开了这家公司。
没多久,小董又换了几家公司,但每家都有这样、那样令自己不满的地方。
现在,小董还在苦苦等待和寻觅一家令自己满意的单位、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小丽的故事
旅游专业的小丽职高毕业后到了一家宾馆工作。她们班一共有5个同学和她一起到了客房服务部。但不久其他同学都陆续离开了这里,他们大多嫌客房服务工作脏、累、烦,尤其是在客人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对此,小丽却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就业这么困难,要改行做其他工作并不容易,自己的专业就是客房服务,自己对这项工作也有兴趣。为客人服务是客房服务员的职责,没有什么低人一等的。所以,尽管同学们都走了,小丽还继续坚持在这家宾馆工作。由于她专业素质好、虚心好学、吃苦耐劳,没过多久,小丽就被提升为客房部主管。
以上同学分别表现出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即他们对各自职业的不同态度。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反映了革命时期仁人志士们为追求人类自由民主而献身的崇高价值和精神境界。“钱钱钱,命相连”则反映是拜金主义价值观。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反映在人们看待事物的方方面面。
而职业价值观则反映出人们对不同职业的看法,比如,某个历史时期经商曾是低人一等的职业,现在,经商却成了许多人实现发家致富梦想的手段。曾几何时,人们形象地把“高考”比做“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认为只有通过“高考”才能获得体面的职业,才能拥有“铁饭碗”,而现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给了我们丰富的选择,甚至“捡垃圾”都能捡出一番令人羡慕的事业。
不过一些传统陈旧观念仍然左右着很多人的思想,使他们在对待自己的职业时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偏差。这些偏差也体现在我们中职生的择业观中,例如,有的同学只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鄙夷普通员工的基础工作;有的同学认为收入是地位的象征,如果找对不到高收入的工作,他甚至情愿在家呆着。
资料卡: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认为什么事物更重要、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看法和态度。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职业价值观受社会历史背景、舆论导向及个人价值倾向等影响。
(二)对职业价值观的思考
【案例透视】小强的故事
烹饪专业的小强毕业后在一家旅游公司下属的饭店当厨工,月收入280元,包吃住。同学们背地里都说他傻,当厨工尽干些又脏、又累,低三下四的活,还不如去干点别的。但小强有自己的想法,他爸爸曾经营过一家小餐馆,通过他爸爸的餐馆和自己观察到的身边一些成功的餐饮企业,他觉得餐饮业很有前景,他一直梦想能有一家自己的餐馆。
当厨工的最初阶段的确很辛苦,小强每天除了做一些基本的准备工作外,还得掏厨房的下水沟,有时手都被脏水泡白了,但小强没有怨言。他知道,只有吃得了苦才能坚持干下去,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正是有了这种吃苦精神,小强一步一步走上了他职业生涯的成功之路——从一名厨工到厨师。后经过多年的打磨他开始自己创业,开了一家特色粥底火锅(以粥为底料的火锅),终于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馆。
在倡导以人为本、崇尚人性化的当今社会,人们持什么价值观本无可厚非。但实践表明,人的职业价值观会影响他的从业状况。
比如,在选择职业时,又要工作舒适轻松,又要工资高、奖金高,就常常相矛盾。那么在最后的选择中,我们是倾向于是收入高,还是倾向于工作轻松呢?又比如,择业时又想要有突出成就,又想安稳太平,也常让我们内心感到很矛盾。想出成就常常要冒风险,而无所作为,则常常最稳妥,在这两者之间我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为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职业价值观简单地区分为两类:一类价值观是良性的、健康的;一类价值观则狭隘偏激。
良性健康的职业价值观是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价值观。它有利于我们端正从业的思想态度,选择正确的从业渠道,有助于我们的职业生涯健康发展。比如,全国知名劳动模范、北京公交明星李素丽用自己一颗平凡真诚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我们可以搜索无以计数的劳模和他们的感人事迹,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令人尊敬的业绩,而支撑他们默默奉献的正是一个个平凡、朴实的职业价值观。正如一位劳模所说:要干好我们这份平凡的工作,一是要有奉献精神;二是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三是必须精通业务。
狭隘偏激的职业价值观往往伴随着狭隘的人生观,以追求享乐、报酬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一旦达不到目的就易滋生抱怨、消极、懈怠等不良情绪状态和狭隘短视的行为(消极怠工、淡漠责任、急功近利等)。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很难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工作,而且也由于狭隘短视使我们很难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不利于我们职业生涯良性发展。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怨天尤人、自视过高的人,这样的人在选择职业时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在干工作时往往挑肥拣瘦,难以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更别谈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了。
(三)两点建议——帮我们修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表现得丰富多彩,且对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也表现出足够的宽容。换句话说,不论我们的职业价值观是崇高还是低俗,只要不违法、不违背人们的基本道德准则,都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定形的关键时期,为使我们能树立良性的职业价值观,不妨请注意以下观念:
没有卑微的职业,只有卑微的思想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这个社会的“职业”有很多种:二是每一种“职业”都能够有所作为。客观地说,这些“职业”,有的很轻松,有的很劳累;的有待遇高,有的收入低;有的耗体力,有的费脑筋……当今社会,即使同一个人,他一生也不大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面对自己的职业,人们有时候可能感到如意,有时候可能感到不如意。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但我们应该明白,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不同的人对职业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你喜欢的,我未必喜欢;我觉得“卑微”的,兴许正是别人的“最爱”。例如,你的“梦想”是当科学家,我的“志向”却是当导游……可以说,一个人的兴趣、志向、爱好、能力等,都是他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一个现成的例子是:重庆电视台《龙门阵》栏目的一个嘉宾,原本是一个光学博士,他拿到博士文凭后,却觉得自己的爱好是音乐。于是他走出实验室,搞起了音乐创意。你能草率地说他的选择就一定是卑微、不值得的吗?
其实,“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看我们自己如何对待。我们在从事一项职业时,应该明确:没有卑微的职业,只有“卑微”的思想。一是自己看起来“卑微”的职业,在别人眼里或许并不卑微,甚至可能是“崇高”的。二是不管我们从事何种“卑微”、“不如意”的职业,只要我们兢兢业业、踏实肯干,我们都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和价值,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一片独藉,他父亲对朋友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朋友当即针锋相对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中有一些人,总是希望自己将来干一番大事业,面对所罚“琐碎小事”、“小节”不屑一顾。读了这则故事,也许会有所启发。
任何成功,都是由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起来的,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屋子、庭院都乱七八糟的、凌乱不堪的人,又怎么能把更大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呢?
当然,并不是说能“扫屋”就一定可以“扫天下”。但细小的地方,琐碎的事情,看似无碍大体,积累起来,就不得了,有时候这样的“小事”会直接影响大局。
不论是曾走街串巷搞推销的李嘉诚,还是曾跑龙套的周星驰,生活中无数成功人士的经历告诉我们,任何辉煌的业绩都来自于不懈的追求和一点一滴的积累。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记住: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第二节 绘制蓝图
——科学地设计自我
一、目标为我们引路
“长大了你想当什么?”孩提时,这个问题和着妈妈的关爱与期望伴随我们成长。那时,我们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变得不再那么简单……
“你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上学伊始,这个问题和着老师的期盼与祝福伴随着我们成长。那时,我们能坚定铿锵地回答,可随着学龄的增长,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变得有些无奈……
“将来你想干什么?”年少时,这个问题和着朋友的好奇与向往成为我们憧憬的话题,可随着毕业的临近,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变得那么直接、现实……
“将来我究竟能干什么?”曾几何时,这样的问题萦绕在我们心头,久久不能释怀,我们一次次问自己,可就是找不到一个万全的答案……
我的未来,谁为我引路?!
以上是我们许多同龄人的心迹。对前途与命运的担忧越来越令我们苦闷、无助、焦急、失落,而缺乏奋斗目标往往是造成这一切的关键。在职业生涯设计中,要想让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必须冷静、科学、客观地思考、面对、确定我们的“目标”。
(一) 目标,我们前行的灯塔
目标是什么?通俗地讲,目标就是追求的方向。
人有很多追求,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它有物质的、精神的、理想的、现实的,情感的、事业的、等等。不论哪种追求,都反映出我们向往和奋斗的方向。所以,人们把目标比作航标灯,指引着人们前进。
【案例透视】过来人的感悟:创业应时时记住目标和信念
(某职高94届毕业生罗波自述)
九年前的我,还是一个不起眼也不太懂事的小青年,不善言谈,总是默默跟着伙伴玩。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把创业作为自己的目标。从这以后,我更加重视文化课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并获得了多项技能等级证书。
在进厂实习期间,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在机电车间大胆使用老师讲过的知识,进行电器设备闭路玫的安装。而厂里的老职工缺乏无线电知识,反而处处向我请教。
分配到机电车间正式工作后,我经常受到师傅的称赞。为了求得列大的发展空间,我努力学会了驾驶和修理技术,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于1994年底到某集团做了一名大货车司机。
开车容易修车难,这是人们的共识。我干一行爱一行,一有闲暇就学习汽车结构、原理等理论知识,并对照书本把一个一个的零件配件鼓捣来鼓捣去。所以我驾驶的东风车车况好,每月的收入特别丰厚,月薪最低也在3000元以上(1995年)令人羡慕。
1996年我们集团公司在科威特承包了180万的工程修建项目,特邀我带队并参加施工工程管理。在异国的几年里,由于我人缘好,技术过硬,为集团解决了不少施工和装运的缝难问题,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重用。
回国后我用自己的收入买了辆豪华桑塔纳轿车车,一边经营出租业务,一边寻找新的项目,雄心勃勃地向外拓展业务。
目前(2000年)我不仅出租车业务应接不暇,还在我所在的县城开了一家当地规模最大的自行车总汇,并自己投资建起了一个商场。今天的我已经与过去判若两人,我的一技之长有了用武之地,我感谢昔日的老师使我时时牢记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在创业的征途上自主扬鞭,大展宏图。
罗波是我们中的佼佼者,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不懈拼博精神使他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学校里,有许多人在默默奋斗,苦练基本功。他们中间的很多人进入社会后,也取得了成功,有的成了公司的老总、有的成了知名饭店的总厨、有的成了名牌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有的在自己的行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更有的创造了自己的产业。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群“痛苦”的人,他们经常发生“痛苦”的“呻吟”:“学这些专业课有什么意思嘛,我一点都不喜欢,我什么都不喜欢,怎么办嘛……”“不知道怎么搞的,我就是什么也不想学,不想听课,不想做作业,我觉得这样的日子真没劲……”“今后干什么?今后是今后的事,现在想有什么用,还不如好好玩,玩个痛快……“
这两类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前者却有明确的目标和信念。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中他们从未改变过目标,总是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创业者、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
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这些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断完成预定的短期目标,生活状态步步上升。25年后,他们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60%的人目标模糊,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27%,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另据美国一本畅销书《无限的能力》介绍,1953年有人对耶鲁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你毕业后的目标是什么?”统计结果有3%的学生有明确的目标,97%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明确目标。20年后,有人去追踪所有参加了问卷学生的现状,结论使他们十分吃惊,3%的人拥有财富的总和比97%的人拥有财富的总和还多得多。20年前仅是目标的有和无,20年后却有了如此大的差异。
这些经典的案例和调查不得不让我们感慨目标对人生的巨大导向性作用。目标让人们觉得有奔头,过得很主动,变得有追求。
(二)揭开目标的神秘面纱
人是否一出世便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当然不是。目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个萌芽、发展、形成的过程。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许多美好愿望就像“镜中花、水中月”,我们期盼它、追求它但又把握不住它,这令我们中的很多人迷茫、消沉。正如有的同学感慨: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望目标不明确,而是我们对目标本身就认识模糊。
怎么办?
去了解目标,研究目标进而设计目标吧,这可以让我们的很多困惑豁然开朗,也会让我们的前进道路亮起一盏明灯。
职业生涯目标的分类
目标的分类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一般可从两个角度分解目标:按时间分和按性质分。其中按时间分简单、易掌握;按性质分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职业生涯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具体如图2-1所示。
各分类目标的内涵:
第一种分法:按时间分解设计职业生涯目标。
在按时间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时,我们应该理清思路,认真审视自己的价值观,看看自己这一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个最大的愿望基本上可以代表自己的最终目标(当然,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价值观改变等,我们最大愿望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有的人的最大愿望是成为比尔•盖茨或李嘉诚第二,有的人的最大愿望是振兴中华民族,有的人的最大愿望是做一个受尊敬的人等。这些愿望有受成功人士影响形成的,有受自己豪情壮志激发而产生的。它们离我们当前的现实还有较大的距离,但可以作为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当我们的最终目标确定后,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一些阶段。这些阶段以5~10年为一个期限,一个期限内的目标就是我们的长期目标。
图2-1
好的长期目标应具备如下特征:目标长远,非常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富有挑战性,虑及风险,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行,一经实现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具体,易于操作。
每个长期目标又可以分解成若干中期目标,一般以3~5年为一年周期。
中期目标应与长期目标一致是长期目标的细化与具体化,有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
同样,每个中期目标也可分解细化为短期目标,一般以1~2年为一个周期。
短期目标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切合实际,易于操作。
第二种分法:按性质分解设计职业生涯目标。
在按性质分解目标以指导我们的职业生涯设计时,要求我们将外职业生涯目标和内职业生涯目标有机结合、合理调配,否则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失败。例如,有人一味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在如何获得高官厚禄等这些外职业生涯目标上,而忽略了对内在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提高等内职业生涯目标的追求,往生育会感到发展得不顺或处处碰壁或不能得到较好的持续发展等。所以,在处理内外职业生涯目标的关系时一定要与时俱进、灵活调节,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
为便于理解,下面分别阐述外职业生涯目标和内职业生涯的具体内容。
第一类:外职业生涯目标设计。
外职业生涯目标主要包括:职务目标、工作内容目标、经济目标、工作环境目标、工作地点目标等。
职务目标。是对自己希望担任职位的追求目标。如饭店服务员对当大堂经理这一职务的追求,推销员对当销售部经理这一职务的追求等。在制定职务目标时,职务应清楚具体,并按时间长短由近及远设定,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工作内容目标:是针对自己所学专业或所具备专业素质的内容而制订的工作目标。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当一名高级程序设计师的追求,法律专业学生对当一名律师的追求等。工作内容目标有助于缓解甚至消除我们在追求职务目标时遇到的挫折,同时它应该成为更多人追求的目标。因为,在工作中职务的设置会随着位置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少,而工作内容目标却不会受到什么限制。当然,工作内容目标也应具体可行。
经济目标。是我们对工作收入的追求。在职业生涯初期,应忌过分强调收入;如果将经济目标看得过重,反而会欲速则不达。
工作环境与工作地点目标。是我们对自己工作区域的设计。它可以是对城市等大环境的选择,也可以是对单位具体所在位置的选择,甚至是对微观的办公环境的选择,具有较浓厚的个人色彩。具体设计时应切合实际,不能因小失大。
资料卡:外职业生涯的内涵
外职业生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通常是由别人给予的,也容易被别人收回。外职业生涯因素的取得往往与自己的付出不符,尤其是在职业生涯初期。
摘自 程社明,卜欣欣,戴洁:《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类:内职业生涯目标设计。内职业生涯目标主要包括:观念目标、工作能力目标、心理素质目标、工作成果目标等。
观念目标。实际上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正确的观念有助于指导我们正视工作中的挫折与失败,正确评价我们职业生涯各阶段的工作状态、发展状态。反之,不良的观念则滋生抱怨、不满,懈怠等不良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自己摸索创造能激励自己的观念,也可通过一些励志名言调整自己的观念目标。“不换观念就换人”曾受到许多管理者的青睐。所以,我们的观念得根据时代与形势的发展而调整。
工作能力目标。是对自己在工作中形成各种能力的目标。这些工作能力包括策划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涵盖在工作中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能力。
工作能力目标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职业生涯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它是实现其他目标的一个重要基础。换句话说,能力是获得地位、职务、成果等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能力甚至比机遇本身更重要,没有能力,再好的机遇也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心理素质目标。其核心是如何正确对待荣辱得失与挫折等问题。宠而不惊、辱而不乱、得而不骄、失而不馁,把挫折当成人生的财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心理素质才能帮助我们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风波与坎坷。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是职业生涯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工作成果目标。是工作业绩的体现,是我们职业生涯取得发展、最易量化的目标,丰硕的成果还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位置的提升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当然,最终工作成果目标应与各阶段目标相匹配。
资料卡:内职业生涯的内涵
内职业生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内职业生涯各项因素的取得,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助而实现,但主要的还是由自己努力追求而得以实现。与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不同,内职业生涯的各构成因素内容一旦取得,别人便不能收回或剥夺。
摘自 程社明,卜欣欣,戴洁:《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好目标的特征
在现实生活中要制订目标其实并非一件困难的事,但是我们发现很多人制订了目标却达不到,往往半途而废。这很可能是因为制订的目标本身就不切实际,当然难以实现,换句话说,他的目标制订得不科学。
【案例透视】蚯蚓的目标阶梯
蚯蚓是我从小到大的朋友。“蚯蚓”示是他的原名,由于他长得黑矮瘦弱,而得名。
我们18岁分开后,我在外为生活四处奔波;蚯蚓却上了大学,什么事都挺顺当。在这分开的十年里,我们几乎每隔两三年见一次面。每一次我都喜欢问他同一个问题:你将来的目标是什么?
而我得到的答案总是不相同。下面记录的是蚯蚓每次谈及目标的原话:
18岁,高中毕业典礼上:我发誓要当李嘉诚第二!我要当中国首富(好大的口气)!
20岁,春节老同学团聚会上:我想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前拥有资产2000万。
23岁,在某市工厂当技术员,第二职业是炒股:我正在为离开这家工厂而奋斗,因为在这里工作太没前途了。我将全力炒股,三年内用5万元炒到300万元(似乎有点实现的可能)。
25岁,炒股失意而情场得意,开始准备结婚:我希望一年后能有10万元,让我风风光光地结婚(挺现实的想法)。
26岁,不太风的结婚典礼上:我想生一个胖小子,不久的将来当个车间主任就行,别的不想了(是不是结婚都会使人成熟)。
28岁,所在工厂效益下滑,偏偏正是妻子十月怀胎的时候:希望这次下岗名单里千万不要有我的名字。
(摘自 《广州日报》,作者:大峰)
上文中“蚯蚓”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排除客观因素,就他的目标本身而言,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年少时,他的目标太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失意时缺乏远景规划,丧失斗志。“蚯蚓”的目标显然不是好目标,好目标应具有以下特征:
特征一:勿贪多,应少而精。我们正处于心高气傲的年龄阶段,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时,最勿犯的毛病就是贪心,我们往往会给自己设计很多目标。这种美好的愿望可以理解,可是人的精力、能力有限,目标多了,往往令我们应接不暇,甚至穷于应付,结果可能一个目标也没有达到。
十个手指要想同时按十个虱子往往一个也按不住。我们应该集中一个或将几个目标,有机合理拉开时间差距,一个一个地实现。
特征二:勿含糊,应明确。我们身边很多人曾宣称:我要做一个管理人员,我要当白领……这些都是朴实的想法但要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则显得太空洞,太宽泛。如“管理人员”指代的内容很多,究竟想做哪方面的管理人员呢?
空洞的目标往往造就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目标制订得具体一些。
特征三:勿好高,应高低难易适度。我们身边有的人不学无术却挑三拣四,有的人技能全面却鼠目寸光。不学无术挑三拣四的人,其职业生涯目标往往过高,与自己的实际能力不符,甚至根本达不到,因此,这些人总生活在失落与抱怨中。技能全面却鼠目寸光的人,其职业生涯目标往往过低,使得他们的目标缺乏发展潜力或激励力。
什么样的目标才恰到好处?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能给我们信心和力量,比自己的实际能力、素质略高的目标才是好目标。
特征四:勿偏废,应兼顾平衡。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可以分成外职业生涯目标和内职业生涯目标。这二者应有机组合,合理分配,并互为补充。否则,我们容易因某一目标没能实现而产生挫败感,甚至丧失进取的勇气。
进可攻,退可守,内、外职业生涯目标的有机组合与搭配,可让我们远离失意的“窘迫”,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描绘我们的蓝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科学地设计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但究竟怎样绘制自己的职业生涯蓝图呢?
(一) 绘制蓝图之准备篇——找准差距
找自己与未来职业间的思想观念差距
【案例透视】小红与小彤的故事
毕业实习推荐在即,某职高商务英语专业的小红和小彤都期望自己被推荐到一个好单位。尽管只是实习,但无数学长的经历让她们明白了实习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很多在实习中表现良好的学长都被吸纳为正式员工,这对所有的实习生都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学校规定对达到推荐条件的学生,可提供三次实习推荐机会。
第一次,她俩被推荐到一家百货公司,面试超市推销员。面试结束后,两从都放弃了这次机会。小红觉得搞推销很没面子,小彤认为超市推销不能发挥自己商务英语的特长。
第二次,一家宾馆来面试前厅接待员。小红仍然觉得这是份丢人现眼的工作,小彤稍加犹豫后去了。因为她知道,现在要想一步到位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很不容易,在前厅接待中也许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
小彤上班了,小红还在等待。
第三次,一家外资企业来招办公室文员。小红满怀希望去参加面试,却带着无比的遗憾回来——由于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操作不熟练且英语不太流利,她落选了。但她还是不愿轻意选择单位,因为她觉得工作的起点很重要,她不愿去干那些起点低的工作,她希望能进一家金融单位……
一次,小彤在接待外宾时,出色地显示了自己扎实的英语口语基本功和良好的礼仪规范与修养。不久,小彤从平凡琐碎的前厅接待岗位中脱颖而出,被提升为领班……
而小红仍然在等待……
不同的思想观念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小红与小彤的不同遭遇反映出她们的不同择业观对他们职业生涯的影响。
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是生来就有的,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理解、学习与积累。
以下观念你能接受吗?
没有卑微的职业只有卑微的思想;
工作没有任何借口。
观念决定行动,态度决定人生。为使我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道路上,少走弯路,请从现在开始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吧。
【案例透视】小陈的遭遇
烹饪专业的小陈终于如愿以偿地到了一家知名饭店工作——当一名厨工。刚开始,他兴奋不已。一方面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一家五星级饭店。他一直想在烹饪行业干出点名堂,毕业前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取法乎上”,找个好单位、好师傅。另一方面,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到了这么好的单位,好神气。但没干多久,小陈开始受不了了:师傅们经常叫他做又脏又累的活,还对他爱理不理的,更别提主动教他什么手艺了。
特别让他不能忍受的是:一次他为一个厨师“打盒”(准备一份主菜的原材料),师傅要的是一盘龙虾。小陈拿着盘子很快就打好了。在端给师傅的途中,他不慎将一只龙虾掉到地上。这是家五星级饭店,地面上干净得一尘不染,他想都没想就把龙虾从地上捡起来放在盘里。谁知这一幕被总厨看见了,他非常生气,竟要求小陈把那只龙虾生吃下去……
小陈一气之下,摔了盘子,跑回学校,向老师诉苦。老师也为他鸣不平,打电话去询问。对方在作了耐心的解释后,还强调了一句话:这是我们五星级饭店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时刻记住要诚信对待顾客。
经过老师的耐心分析,小陈倒是想通了其中的道理,但他还是因此放弃了这份宝贵的工作。
我们为小陈感到惋惜,他的故事也让我们深思: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为顺利进入职业生涯做好思想上与行动上的准备。
友情提示一:明确所选职业角色的内涵,增强社会责任感。
每一种职业角色都有它特定的行为要求和规范,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责任。工作质量的高低,工作责任感的强弱,不再被简单地看作是个人的事。但现在许多刚开始工作的学生往往还不能立即适应角色的转变,各方面都显得被动,往往导致不愉快的工作体验,甚至刚工作就面临“失业”的危险。这跟我们还没有理解职业角色的内涵和社会责任感不强有很大关系。
友情提示二:努力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员的角色转换。
学生以学习为主,在接受知识、接受老师耐心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表现出思想与行为上的依赖性,这些不利于我们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因此,我们应主动培养角色转换能力,以便将来能适应员工这一新的角色。
友情提示三:应根据自己职业生涯所处阶段,及时、合理地调整职业角色心态与行为。
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我们的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我们可能担当不同的角色,因此,我们应随时作好调整职业角色心态的准备。尤其在进入职业生涯的最初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消除心理障碍,面对现实;安心本职工作,不怕苦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及时调整心态。
找自己与未来职业间的知识差距
【案例透视】成功的涓涓
某职高办公自动化专业的涓涓一直向往做一名“高级白领”。尽管毕业后她成功地进了一家外资企业,但办公室的内勤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她的愿望。为实现自己成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愿望,涓涓一方面踏踏实实地干好办公室内勤工作,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毕业两年后,她通过了中文本科自学考试,随后她又用了两年的时间考上MBA工商管理硕士。毕业五年后她成功地被提拔为公司执行总监,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涓涓参加自学考试,MBA工商管理硕士考试等是在弥补自己与理想职业间的知识差距。
在职业学校学习的一些知识、技能远不足以支撑我们终身职业的需求,不断更新是知识唯一的“保鲜剂”。
找到自己的知识差距,更新自我的知识,我们准备好了吗?
找自己与未来职业间的能力差距?
由于能力倾向的不同,我们在选择或从事职业时也会反映出不同的适应性。比如,有人善说不善写,有人善写不善说,如果让前者去从事文字工作,让后者去从事调解工作,两从都可能会遇到较大困难,而调换一下职业,他们可能都会获得成功。因此,在设计自我职业生涯发展领域时,应重视自我的能力倾向。
要将我们的能力倾向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途径一:自评。根据对自己的了解,进行客观分析。如此,我们一般可以找到自己较擅长的方面,如记忆速度较快,动作反应敏捷等,这些特点往往体现着我们的相应能力。不过自评容易失之偏颇,还需要其他途径的补充与完整。
途径二:他评。这里的“他”包括父母、老师、职业咨询工作者等。我们可以请他们根据对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来评价自己具有哪些优势能力。不过他评也并非完全准确与全面,容易带有较大的主观性,而导致评价结果失实。
途径三:专门的能力倾向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有两大类:一类是一般职业能力倾几测验,如“BEC职业能力测验”;一类是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倾向测验,如“行政人员职业能力测验”等,用于选择专门人才。这种测验可以给从业人员提供较好的参考,但它需要专门的测验人员来进行。
我们一般可综合自评和他评的结果,找到一个大致的能力倾向,用以指导自我职业生涯设计。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专门的职业能力测验,以便更好地决策自己的发展方向。
找自己与未来职业的心理素质差距
【案例透视】一次考试让他放弃
在建设银行实习的某职高学生小时,最近焦虑、压抑不堪——上岗后第一次专业技能培训的结业考试中,他是唯一一个不合格者。按规定他还可以参加一次补考。但小明却不敢再上班了,他觉得无颜面对一同参加实习的同学,更无颜面对老师、父母与领导,他觉得现在唯一的办法是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
小明遇到了自己职业活动中的第一个挫折,但他选择了逃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明脆弱的抗挫折能力。
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心理素质涉及一个人的毅力如何,面对变故和挫折时的心理随能力怎样等。在设计自我职业生涯过程中,特别是在制订学习与培训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自我的心理素质。
(二)绘制蓝图之操作篇——具体步骤
有了前面的准备,现在我们可以绘制自己的职业生涯蓝图了。我们可以在绘制蓝图时,充会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但切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在我们设计的蓝图里应表明自己的志向,应有对自己的客观评估,应有具体的阶段目标和时间安排等。具体步骤如下:
分析主客观条件
我们在确立自己的长、中、近期职业生涯目标之前,应全面分析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估势与不足;兴趣和特长有哪些,它们是否有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等。同时,我们还应分析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大环境——时代特征、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小环境——所在地区环境、行业发展情况、家庭情况等)及其可能的变化趋势,包括这些可能的变化对我们长期奋斗目标的影响等,以便设计自我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达标措施。
确立职业生涯目标
我们确立的职业生涯目标可根据不同的时间段,采用不同的描述方式。长期职业生涯目标可以是我们的一种愿望,如“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做一个管理者、企业家”等;中期职业目标可以是一些我们理想中的职业,如“资深网络工程师”、“双语导游”、“高级厨师”等;近期目标则一定要是一些具体可行并贴近我们现在实际的职业,如“合格的网络维护员”、“合格的导游”、“厨工”等。这些目标间应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长期目标是方向,近期目标是积累,各目标相辅相成,引导着我们朝最终目标挺进。
制订达标措施
达标措施是为达到各阶段目标制订的具体可行的办法。可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采用不同的描述方式。中长期职业生涯目标的达标措施可以是一种粗略的描述,如“为达到成为一名知名企业家而学习法学、发展心理学、教育经济学知识;在著名学府兼任教授;创建职业生涯管理学院;参与大集团企业建设,任主要管理者”等。近期职业生涯目标的达标措施测应该更加具体。
第三节 学会做事
——打造竞争优势
一、“做出”机遇
当我们踏入社会时,也许我们会思索这产的问题:我们的优势究竟在哪儿?我们靠什么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获胜?靠什么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如果我们希望依靠学历,显然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强于我们;假如我们希望依靠经验,显然在了人员要强于我们,假如我们希望依靠低薪,显然农民工要强于我们……
做事取胜的武器
我们没有学历、知识和经验的优势,那我们靠什么获得职场竞争的胜利,获取职业生涯的成功?“愿做事”、“会做事”是我们制胜的法宝。
【案例透视】做出机遇的晓晓
晓晓是2003届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踏实勤奋,是一名好学生。临近实习时,她爸爸帮她联系到长城电信实习。与她一道进入长城电信实习的还有3名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本科生。
第一天来到单位时,经理安排工作,因为以前负责接收、整理、分发客户电子邮件的员工要外出学习一个月,所以让他们中的一位填补这一岗位空缺。晓晓面对大学本科毕业生,不敢主动出来承担这一任务。时间在沉默中一秒一秒地过去,3名本科生似乎对这一岗位没有丝毫的兴趣,于是晓晓鼓起勇气,要求自己去这一岗位。
晓晓在了解工作流程后,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每天面对大量的电子邮件,她有些应接不暇。于是,她积极开动脑筋,设计了分类文件夹,把各种邮件分类存好,并一封封进行整理,分发到相应的部门。刚开始由于工作不熟悉,每天都工作到晚上九点多才能回家,辛苦极了。慢慢地,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晓晓工作地效率也越来越高,而且还创造性地在每封邮件上标注需回复的最后期限,以方便阅读者处理。
她在工作被经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当一个月时间即将结束的时候,那3位一同到来的大学生不是觉得工作太简单,就是觉得工作太难,不停地转换岗位,最终选择了离开长城电信,而晓晓却意想不到地被留用了,继续在她实习的岗位上工作,学习归来的老员工被安排在了新的岗位上。
晓晓为何能从3名本科生中脱颖而出,为何能与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杂技媲美,最重要的不是她爸爸的关系,而是她愿意做事,且会做事,在一个月中,用自己的行动说服了领导。她取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管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在选人与用人上都越来越公开、公平与公正,也越来越务实,它们的目光都开始聚焦于人的能力。不管你是什么学历,也不管你有多么丰富的知识,如果你不能踏实认真地、高效率地做事,它们就不会选择你。
我们只要愿意做事、能够做事,且能够高质量地做事,就会为自己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愿意做事是学会做事的前提。我们只不有具备做事的意愿才能想办法学习做事的本领,才能脚踏实地、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事,也才能取得最佳的做事效果。
能够做事是学会做事的重点。我们仅有做事的意愿是不够的,没有做事的本领,永远都不可能做好事情。如果我们希望成长为一名实用型、能做事的人才,就要努力学习、掌握做事的本领。
二、打造做事本领
我们知道,学会做事的重点在于掌握做事的本领。面对一项任务,如果我们能顺利地完成,那就说明我们具备做事的本领;如果我们能高效率地完成,则说明我们具备较好的做事本领。在竞争异常激烈、时间就是效益的今天,需要我们练就较强的做事本领。
【案例透视】小斌与小伟的差距
一所职高营销忖业的学生小斌和小伟,在三年级下半学期时,他俩来到同一家超市实习。小斌长得英俊潇洒,做事踏实,小伟做事机灵,有时还耍一点小聪明。小伟工作不久就得到总经理的赏识,一再被提拔,从领班到部门副经理,小斌好像被人遗忘了一样,一直在基层。
有一天,小斌实在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了辞职,并大胆指出总经理太没有眼光,总偏爱那些热衷于吹牛拍马的人,而踏实工作的人却得不到提拔。
总经理一言不发地听小斌讲完。他知道小斌工作很能吃苦,但他身上缺少一些东西,如果对他直说他肯定不服,于是总经理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好吧,也许我的确看错人了,不过,我想证实一下。你现在到菜市场上去,看看市场上有什么卖的?“
小斌很快从菜市场上回来了,说菜市场上卖的东西和超市的东西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那价格怎么样呢?”总经理问。
小斌立刻返回去,过了一会儿回来说,农民卖的蔬菜价格比超市便宜,质量差不多。
“净菜呢?”总经理又问。小斌又要跑回去,却被总经理一把拉住了:“小斌,请休息一会儿吧。让小伟去吧。”他派人把小伟叫来,说:“小伟,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不一会儿,小伟回来了,他向总经理汇报说:“菜市场上的蔬菜多是本地蔬菜,价格便宜,质量比超市的好,但外地的大棚菜比超市贵很多,而且只有一家在卖。”他还带回一些样品让总经理过目,并给那些菜农留下了联系方式。如果可以的话,明天直接把这些样品菜送到超市。
小斌在一旁一直看着他,他的脸渐渐红了,并请求总经理把辞职报告还给他,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和小伟之间的差距了。
【想一想】小斌与小伟在做事方面的差距在哪里?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是像小斌多一些,还是像小伟多一些?
小斌和小伟最大的差距在于一个积极动脑筋,注意提高办事效率;一个是按要求,踏踏实实办事。现实生活中,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根据具体情况与工作任务来灵活处理。试想,如果我们自己是一个部门经理,我们的员工仅完全听命于我们,什么事都需要我们安排,我们会有好感觉吗?
做事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需要知识、能力等的全面运用,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作为中等职业学生,学会做事,是我们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具体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通过与许多企业人事部门的交流,我们发现:作为中职生,最重要的是形成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良好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与学习能力。
(一)学会交往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集体的一员,需要学会与人交往、与人相处。假如,我们没有一个朋友,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假如,我们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不会交往,我们就难以成就自我的职业生涯。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来源于他的专业技术,85%来源于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事的能力。”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准确,但它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学会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案例透视】走出孤独的小浩
2001届饭店服务专业的小浩,学习成绩优秀,却总是独来独往,连班上组织的集体活动也很少参加。一次,班上由同学自愿组建“互学”小组时,他是唯一没有小组要的同学。课后,他一个人悄悄地器了。
老师发现后,认为小浩的交往能力不强,可能会影响他的发展,便想帮助他。老师在家访过程中找到了他不会交往原原因:小浩从小就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从来体会不到什么是苦,父母对他也是百依百顺,这使他变得骄气十足,对什么事都不屑一顾,对其他人也看不上,更不会主动与其交往。久而久之,他一方面乐于生活在自己的生活圈里,另一方面,他渴望与人交往,却不知道如何交往,便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老师在与小浩交流后,与他一道制订了交往能力培训计划,并为他设计了系我活动。经过一学期的锻炼,小浩的交往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当快要实习时,他被四星级宾馆四川宾馆选中。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小浩还被四川宾馆正式录用了。
小浩在服务中善于与客人交往,巧妙地推销菜肴,2003年小浩的销售额居全店第一,被川宾集团评为销售状元。
【想一想】假如小浩没有得到老师的帮助,没有学会交往,他现在可能是什么样的?
小浩的变化告诉我们:生活与工作在这个社会里,我们需要与人交往,良好的交往能力,有助于我们获取生活的快乐与职业生涯的成功。小浩的变化还告诉我们:即使现在我们不会交往,但只要愿意改变,我们也能学会交往,成为交往的高手。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成为善于交往的人,就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吧。具体说来该如何做呢?看看下面的建议吧。
以诚待人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是真诚的;工作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同事是真诚的。我们也不例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彼此有所施,也有所受。有句话说:“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对自己以诚相待,那我们就以诚待人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与人和谐交往。
以诚待人是一种品质,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不管是与朋友交往,还是与老师、父母交往都要做到以诚相待。长此以往,我们才能形成以诚待人的品质,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
学会宽容
当别人冒犯自己时,首先想想我们可曾同样冒犯过别人?宽容是化解矛盾、赢得朋友的良药。
我们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我们要与别人相处,就要学会理解与宽容,试着原谅他人的过失,理解他人的行为。
当然,我们要学会辨别是与非,如果他人的行为有违原则,那我们要坚持决地反对。同时要讲究反对的技巧,通过正当的渠道,本着帮助他人的心境去妥善解决问题。如此我们可能会既解决了问题,又赢得了朋友的尊重,进而增进彼此的友谊。
学会倾听
一位培训班的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我们都是两只耳朵、一张嘴?那是造物主提醒我们一定要多听少说”也许这是玩笑话,但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意味着学会心灵与心灵间的沟通。这是因为“倾听“虽然只是一种谈话的方式,但它蕴涵着人与人之间的巨大信任。如果有人向我们诉说恩怨、袒露心曲或介绍情况、表达见解,那是把我们当作可依赖的对象,也是敞开心扉让我们阅读。在这种氛围中,我们的倾听就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应答;如果我们表现得心不在焉、无动于衷,只能伤害他人的感情,毋谈心灵间的沟通了,交往也无法继续。
美国一位资深外交官曾对周恩来在外交活动中注意“倾听”的风格留有深刻的印象。他说:“凡是亲切会见过他的人几乎都不会忘记他。他身上焕发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长得英俊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使人获得第一个印象的是眼睛。你会感到他全神贯注于你,他会记住你和他说的话。这是一种使人一见之下顿感亲切的罕见天赋。”
闻名世界的卡耐基曾在纽约出版商主办的一次晚宴上,见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他倾听着植物学家谈论大麻、室内花园以及关于马铃薯的惊人事实。直至午夜告别时,卡耐基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那位植物学家却高兴地对主人说:卡耐基先生是最有意思的人,是一个最有意思的谈话家。
搏击商海的日本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总结自己的经营诀窍时认为:首先就是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由此看来,与人交往时,“倾听“可以使自己受欢迎。我们作为职业学校学生,学会倾听,就是要学会在与人交谈的场合,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慢之举,做到认真、耐心而仔细地听别人谈话。倾听时,神情要专注,并以点头之类的动作进行适当回应,辅以上身略微前倾等形体动作,以表示自己非常重视对方的谈话。在平常的生活与交往中注意养成倾听的习惯吧。
学会感恩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别人的一个微笑、一次援助、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怀热腾腾的开水……一切施于我们、有益于我们的,无论价值大小,我们都要知道回报。心存感激,我们就会与人为善,从而也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
【故事欣赏】国王与老人
有一次,国王安诺斯奇万在自己的王国中旅行,看见一位老人,正满头大汗地干活。国王问他干什么,老人告诉他:“我在种果树。”
国王惊奇地问:“你的年纪已很大了,为什么要种这些树呢?你既不能观赏到这些树的叶子,也不能坐在树阴下乘凉,更别说吃到树上的果子了。”
老人答道:“那些已长成的树,是我们的先人们栽的,使我们现在得以享用;现在,我也栽树,为的是让我们的后人也能从这些树上得到收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既然享受了前人给我们创造的幸福,也有责任让后来者享受我们奉献的成果。在与人交往中,我们享受了别人给我们的幸福,我们也有责任让别人享受我们的奉献。如此,礼尚往来,才容易形成和谐和的人际关系。
主动交往
交往是双边活动,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这项双边活动中,需要有一方主动。主动地打招呼,主动地微笑,主动地开口说话等。试想,如果两个人相见,都不主动招呼如何将交往进行下去?
回想我们与人交往的历程,结识新朋友时,最难的是什么?也许就是开口说第一句话。
如果我们想获得更多的朋友,想拥有更融洽的人际关系,从现在开始,主动交往吧。
见到老师、同学时,主动问候一声!
见到老朋友、新朋友时,主动招呼一下!
遇上节假日,主动给自己的朋友、老师、家人打个电话、发封邮件或寄张贺卡。
无论如何,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主动地与人交往,我们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二)学会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竞争日趋激烈,但人们更需要精诚团结,在共同的目标下努力把事情做好。因为社会需要的是合作性竞争,是共同发展。正如陶行之所说: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综观千千万万的成功者,能与他人团结协作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生活在人群中,处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我们的职业生涯也总是在与人交往中度过,在团队中度过,这要求我们学会合作。
养成合作的习惯
学会合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请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欣赏】闪光的彩球
这个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
一天,一个外国教育考察团来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位教育专家提出要当场做一次教育实验。专家随机走进了一间教室。他对同学们说:“这个模型代表一个矿井,里面的三个小球代表矿工。我请三位同学用手拉住球上的线绳。我给同学们一个暗号,表示矿井突然进水了,水又大又急,井下的人有生命危险。在这千一钧一发之际,看谁能迅速地拉动手中的线绳将小球提出井外,看谁第一个逃出现场,脱离危险。”
话音刚落,小梅等三名同学被请到讲台桌前应试。小梅仔细观察一下矿井,矿井好像一个细口径的啤酒瓶,心想:如果我们三个人在接到命令的一刹那一齐猛拉小球,都只想到个人首先逃脱危险的境地,三个小球非卡死在井口不可,前进不得,后退不得……
就在这紧要关头,她急中生智,悄声对两个小伙伴说:“你一,他二,我三!”
专家一声令下,三个被线绳拴着的小球“呗儿!呗儿!呗儿!”迅速地跳出井外。教室里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专家高兴得欢呼起来,马上把小梅抱起来,举起来。小梅和小伙伴们简直像凯旋的将士一样受欢迎。
专家说:“我在许多国家都做过这个教育实验,可是,都失败了。今天,在中国,在北京,这个实验一下子获得了成功,我真高兴。我应该给你们满分。你们交上了一份超常的答卷!我祝贺你们!热烈地祝贺你们获得了成功!”
专家问小梅是怎么想出来的办法。小梅骄傲地说:“老师平时总是教育我们,下课出教室门的时候不要拥挤,要有秩序地一个人一个人地走出去,不然大家一齐挤在门口,都卡在那里,想进的进不去,想出的出不来……”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小学生的合作精神,更看到了他们良好的合作习惯。如果没有平常的积累,他们能自发地去处理这样的情况么?
如果,我们希望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那么从现在开始,在学校的集团活动中,在放学后与伙伴的交往中,在与他人结伴旅游途中……都记着多为别人着想,都记着去形成一个和谐的团队,做到与人合作愉快。
尊重他人
彼此尊重是相互合作的基础。在一个团队中,要做到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和谐共处,达到“1+1>2”的效果,就需要每个成员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习惯、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等。
如何才算尊重别人呢?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当别人讲话时,我们粗鲁地打断或随意地插嘴;
当别人与自己交谈时,我们心不在焉;
当别人有缺陷时,我们故意取笑;
当别人对自己打招呼时,我们视而不见;
当别人对自己意见不合时,我们故障找理由讽刺挖苦别人;
当别人生活方式与自己有差异时,我们有意让别人出洋相;
当活动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时,我们选择退出;
……
如果我们有这些行为,那说明我们对别人不够尊重。不尊重别人,不但会影响别人的情绪,也会影响我们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进而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果我们希望在职业生涯中能很好地与人合作,将自己融入一个团队之中,就从现在开始,尊重我们的老师、长辈、同学、朋友,尊重每一个与我们交往的人吧。
当我们将尊重别人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时,我们就拥有了与人合作的基础。
学会合作是时代发展对每一个社会人、职业人的基本要求,我们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三年,有意识地培养吧。
(三)学会学习
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次学习,终身够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作为中职生,求学时间有限,知识、技能等储备相对较少,面对风云变幻的职业生活,惟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记住:明天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案例透视】在学习中成长的明明
明明是2002届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他到了一家网络公司,与他同时来的还有两名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科生。他们一起从事客户网络维护工作。
明明上班之后,觉得自己的学历和理论功底不如别人,虽然在操作技能上与两位新同事差不多,但综合看来,自己没有任何优势。他常对人说:“要是公司哪天栽员,我将是第一个被裁掉的。”
明明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经常利用业务时间帮老员工做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学习老员工的经验。由于他态度诚恳,又舍得付出,老员工都很喜欢他,也常教他一些基本知识与技能。他还自己去买了8本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书籍,订阅了《计算机报》,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及时了解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态势,学习新的技术。在不断学习中,明明的专业实践能力迅速提高,一同到来的两位专科生逐渐开始向他请教。
半年过去了,公司的客户越来越多,客户网络维护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公司决定增加工作小组,明明幸运地当选为小组长,一块到来的两名专科生成了他的组员。
明明作为一名中职生,在诸多劣势下,为何能脱颖而出,成为小组长,其秘密是什么?不可否认,是学习,不懈的学习帮助他获得了现在的职位。如果他没有学习的意识,没有努力学习的实践,他能受到这样的重用吗?
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我们常听说:“一技在手,生活不愁”,是这样吗?拥有一项专业技能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但“一技在手”却未必能“生活不愁”。因为如果“此技”不够用了怎么办?如果“此技”过时了又怎么办?我们只有树立终生学习意误解,不断吸纳新知识、新信息、新工艺、新规范,永远站在行业企业发展的前沿,才能真正做到生活不愁。
三、开发自我潜能
人的潜能无穷无尽,通过人的学习、记忆、认识、创造力、思维精神、文化素质等具体表现出来。当今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高度进化发达,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开发潜能,不断创造的结晶。从原始部落到国家政党议会;从山洞茅草屋到艺术宫殿、摩天大楼;从原始歌舞娱乐到现代音乐戏剧;从牛车、马车到火车、飞机;从手写、笔算到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从地球的开发利用到月球的勘探研究……人类可以无止境地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创造新的世界。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人:各方面条件都一般,最后却做出了惊人的成绩,实现了一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标。究其原因,原来是因为他充分地开发了自身的潜能。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它们就像阿里巴巴的宝库一样。如果我们拥有打开宝库的秘诀,就能够开采自己那独具特色的宝藏。那么,我们如何去开发自身的潜能宝库呢?看看以下技巧吧。
(一)培训自信
自信心对于立志成功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成功的起点,也是开发自我潜能的金钥匙。
有人说,成功的欲望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人一旦拥有了这一欲望并经由自我暗示、激发后形成一种信心,这种信心会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感情。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释放出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进而帮助我们获得学业或事业上的成就。所以,有人把自信心比喻为“一个人心理的建筑工程师”。
如何才能建立自信呢?试试下面的方法。
方法一:挑前面的位子坐
我们是否注意到,当我们作为新生第一天到新学校的教室就坐时,是后排座位先被坐满,还是前排座位先被坐满?一般言,是后排。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害怕自己“太醒目”,怕受人注目,说到底是缺乏自信心。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成为自信的人,从今天开始,无论在教室上课,还是在礼堂集合、电影院看电影等,都选择坐前排吧,长期坚持,能帮助我们提升自信心。把它作一个“秘诀”,去试试。
方法二:练习正视别人
假如我们遇到一双闪烁躲避的眼睛,一定会直觉地问自己:“他想要隐藏什么呢?他怕什么呢?他会对我不利吗?”眼神会暴露一个人的内心。
通常情况下,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我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我有罪恶感;我做了或想了什么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触你的眼,你就会看穿我。这都是一些不好的信息。
而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他: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诉你的话是真的,毫不心虚。
与人交往时,正视他吧,这不但能给我们信心,也能为我们赢得别人的信任。
方法一:把走路的速度加快25%
许多心理学家将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跟对自己、对学习、对工作以及对别人的不愉快的感受联系在一起。同时,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借助改变走路的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
我们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大多拖拖拉拉,完全没有自信心。另一种人则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就像在跑,表现出超凡的信心。他们的步伐仿佛在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在15分钟内成功。”使用这种“走快25%”的方法,抬头挺胸步伐加快,我们就会感到自信心在增长,周围的同学、老师也会对我们刮目相看。
方法四:练习当众发言
在班级的讨论中,沉默寡言的同学往往认为:“我的回答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我很愚蠢,会笑话我,我最好什么也不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多么无知。”这些同学常常会对自己许下渺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此反复,他们会愈来愈丧失自信。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一次也更容易发言。所以,要争取发言的机会,这是信心的“维生素”。
无论上什么课、参加什么聚会,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也许是评论,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都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最后发言,要做破凉船,第一个打破沉默。不要担心我们可能显得很愚蠢,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同意我们的见解。所以不要再对自己说:我怀疑我是否敢说出来。大胆地当众发言吧,我们会获得更多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也会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资料卡:拿破仑•希尔的观点
拿破仑•希尔(1883-1969),美国——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之一,他创建的成功哲学和17项成功原则,以及他永远如火如荼的热情,鼓舞了千百万人,因此他被称为“百分富翁的创造者”。他指出,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
方法五:开口大笑
笑不但能增寿还能添智,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是开发我们潜能的重要方法,而紧张的情绪不利于潜能的开发,这我们知道吗?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所以在他们遇到压力时,从不试着笑一下。开口大笑,我们会觉得美好的日子又来了。要笑得“大”半笑不笑是没有什么用的,一定要露齿大笑才能见功效。
我们常听到:“我知道,但是,当我害怕或愤怒时,就是不想笑。”当然,这时任何人都很难笑出来。窍门就在于强迫自己说:“我要开始笑了。”然后——笑!我们的自信、潜能就在我们开心大笑中被激发出来了。
(二)积极暗示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规律:潜意识服从于暗示,暗示是一种语言的或感觉性的提示,它可以唤起一系列的观念或动作。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每天接受大量信息,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经常接受消极暗示的人会灰心沮丧,一生无所作为;而接受积极暗示的人则百折不挠。我们要主动接受积极暗示,排除消极暗示,这有助于充分开发我们的潜能,获取更大的成功。
【案例透视】积极暗示改变了她
有一位平时上课很爱说话的学生,老师上课总是提醒她不要随便讲话,要认真听课。她满脸的不在乎,过不了几分钟又继续讲话。直到有一天,当她正与后面的同学讲得起劲时,心理老师满脸笑容请她到讲台上去一下,她犹豫着走了上去,心里在想:“老师肯定要骂我……”可是,老师却叫她站在讲台旁边管纪律。她非常高兴,因为她从未站在讲台上管理过别人,她感到非常自豪,于是很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虽然当时的纪律较好,只有个别同学不专心)。在全班同学开始讨论上课内容的时候,老师转过头去很真诚地对她说:“刚才你真的很能干!他们都听你的。其实我早就注意到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她的眼睛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不相信地看着老师说:“真的吗?”得到肯定回答后,她高兴地笑了。从此,老师同学都发现她变了;她上课越来越守纪律,越来越认真,成绩越来越好。毕业时,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
这位学生为什么从不认真听讲,到爱学习了?虽然可能有多种原因,但重要的一点是老师给她了一次机会,给了她一个肯定的评价,给了她一个积极的暗示。
那么,我们如何有意识地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呢?
要不断地想像、不断进地进行自我确认。假如我们想要成功,就默念:“我会成功、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假如我们希望自己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就告诉自己:“我只要努力学习,我的职业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一定会不断提高……”这样不断地、反复地练习,积极暗示的信息就会反复地输入我们的大脑,当我们的潜意识接受这些指令的时候,就会支配我们的行为,引领我们朝着目标前进,直到实现目标为止。
一点提示:
有人试了这个方法,却没有那么好的效果,原因在于他们重复的次数不够多。注意,一定要天天坚持这样做,不要做一天两天就放弃。影响一个人潜意识的关键,就是要不断地重复,大量地重复暗示,这样的话,我们的潜能就能得到开发。
(三)阳光思维
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一般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悲观的,总从消级的方面去想问题;另一种是阳光的,尽量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即阳光思维。阳光思维有利于我们发掘自身的潜能去解决问题,推动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
【故事欣赏】转忧为喜的老太太
有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位卖伞的,二女儿嫁给一们开染坊的,从此以后,这位老太太的心情就一天也没有好过。遇到阴天下雨她就为二女儿发愁;遇到晴天呢,她又为大女儿发愁。邻居看到这种情形,就对老太太说,下雨天雨伞卖得快,你家大女儿挣了钱,晴天的时候,染坊的生意好,你家二女儿又挣了钱,你家日子多好过呀,你还愁啥呀?老太太一想是啊,我的两个女儿都有钱挣,我还发什么愁呢?从此,这位老太太就转忧为喜了。
【想一想】通过这个故事,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一点提示: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常有。拥有一个好心态,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心态是一种“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的精神境界,凡事用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心态对对待,我们的眼前就会是一片光明。这就是我们提倡的阳光思维。
保持阳光思维,多看事情好的、善的一面,即便身处“不平”之境,也能对着太阳微笑,过得很快乐。可是怎样才能拥有阳光思维呢?试试下面的方法。
言行举止像我们希望成为的人
积极行动会启发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心态。心态与行动如影随形。如果一个人从一种消极的心态开始,等待着感觉把自己带向行动,那他就永远成不了他想做的积极心态者。从今天开始行动,一举手、一投足都像我们希望成为的人那样吧。
用美好的感觉、信心与目标去影响他人
随着我们行动与心态的日渐积极,就会慢慢获得一种美好的人生感觉、信心倍增,人生的目标感,成就感也会越来越强烈,紧接着他人会被我们吸引。这时,通过影响他人而产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可以促使自我心态更加积极。
心存感激
对人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要心存感激,这样生活也会显得美好许多。也间很多事情,当我们拥有时没有珍视,而失去它时又非常后悔。当我们心存感激时,我们的思维也会更加的阳光。
称赞别人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心理学家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他人的真诚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称赞别人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心理充满阳光。
学会微笑
微笑是一种令人愉悦的表情,是人类的专利,也是一种含义深远的身体语言。微笑可以提升对方的信心,可以融化人们之间的陌生与隔阂,也可以让自己更阳光地看人、看事。当然,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
寻找每个人身上的优点
最差劲的人身上也有优点,最完美的人身上也有缺点,我们的眼睛盯住什么,肯家就能看到什么。寻长别人身上最好的东西,这会使他们对自己有良好的感觉,努力做到最好,并创造出一个积极的、卓有成效的环境。对我们自己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总能看到自己的优点,我们的优点就会越来越突出,我们的心态就会越来越好。当然,寻找自我优点的时候,千万别骄傲哦!
生活中别忘了阳光思维,拥有了阳光思维,我们就拥有了快乐和幸福,拥有了开发自我潜能的重要基础。
资料卡:不合理情绪的影响
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显示,紧张的生活事件如战争、适居到不同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中、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的改变等原因使高血压、溃疡病等身心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有人研究还发现,丧偶6个月的妇女,其冠心病的发病率为正常妇女的6倍。
还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把两只同窝的羊羔放在温湿度、阳光、食物相同的条件下生活,仅在其中一只羊羔旁栓着一只狼,让它总能看见狼,结果这只羊羔在极度恐惧中,不思进食,逐渐消瘦而死,而另一只羊羔则健康地生长。
由此可见消极情绪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四节 学会择业
——提升职业选择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几年的学习生活转眼就将画上句号,在我们心中,或许感到充实与无悔,或许感到淡淡的遗憾,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将跨出校门,或者者迈身社会,或者升入高一级学校。
即将毕业的日子,也许是我们最迷茫的时候。因为我们不得不在此时做出一个事关自我前程的决定——升学或就业。固然,在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有许多自我调整的机会,但谁不渴望第一次职业选择就获得成功?毕竟起点合适,能让自己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择业中的心理误区
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有许多想法:想自己未来的发展,想自己的工作收入,想自己可能得到的职位,想其他同学的职业选择……众多的想法中,有的能帮助我们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而有的则可能将我们的职业选择引向歧途。
【案例透视】“暗淡”的彩霞
彩霞是2004届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她不但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好的外在条件,还是校学生会主席。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她总能吸引众人的眼球。二年级时,她以优异的表现,获得市“三好学生”称号,是典型的优等生。毕业学习的日子临近了,彩霞也与其他同学一样,精心准备了自荐材料,等待着用人单位的挑选。
在众人的赞扬声中,彩霞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择业标准:市区的外企或大型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月薪不低于1500元,工作环境要好,至少要给自己配备一台能上网的电脑。用人企业不断进入学校,彩霞每次面试都顺利过关了,可最终还是觉得企业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放弃了。
彩霞利用周末时间,自己去参加了大中专学生人才招聘会。在那里,她找到了几家心仪的企业,可都被拒绝了。累了一天的她,伤心极了,感觉自己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回到学校的彩霞,依然参加面试,但心里又想着也许还会有更好的机会。所以,不是她拒绝单位,就是单位拒绝她。眼看班上其他同学都陆续找到自己的实习岗位,她甚是苦恼,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最后她不得不选择了一家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的超市,做收银工作。
优秀的彩霞却获得理想的职业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仔细想来,这个遗憾是必然会产生的,因为在择业过程中有着太多的心理误区在诱导着她,导致她与好机会一次次擦肩而过。那么,在择业过程中,我们心中可能会存在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还有更好的吗?
经过学习与积累,我们可能胸怀抱负,斗志昂扬。在设计与选择职业时,如果我们一心只想进最好的单位,这山望着那山高,不知满足,甚至手里攥着几张用人单位的录用函,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希望还有更好的机会出现,我们就可能会像彩霞一样,因为对自身条件做计过高,对社会与竞争对手缺乏充分的了解,对就业的困难认识不足,导致不切合实际地设计自我的职业目标,最终难以如愿。
小张是2003届外资外贸专业的学生,他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技能突出。在毕业推荐时,小张一下便被一家外资企业看上了,决定与他签约。可是,这时小张却犹豫了,是不是还应该努力争取到更好的单位?应该还有好单位来的,他告诉自己。在单位给的一个星期的考虑时间后,小张还是放弃了,他认为凭自己的实力能去更好的单位。在后来参加面试的过程中,小张总是按第一个单位的待遇标准向新单位提要求,两个月下来,小张没有遇上一家满意的单位,眼看就要毕业了,小张心里又开始着急,整天心神不宁,吃不香、睡不好。
小张希望找到更好的职业,这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可在择业时,如果我们缺乏明确的目标,只是盲目地等待也许会失去许多原本属于我们的机会,而像小张一样,眼看毕业的时间到了,职业却没有着落。
选择职业时,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需求与实际条件,如果比较满意就作决定吧,千万别这山望着那山高地等待,以免机会在我们的犹豫中溜走,而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
误区二:有钱、权、位吗?
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什么呢?是薪水高氏、是权力范围、是社会地位,还是适宜于自我的发展?不可否认,我们需要钱、权、位来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但如果让钱、权、位完全主宰我们的选择,这合适吗?有利于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吗?
小毅是2001届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在校表现优秀,计算机运用能力超群。找工作时,他选择了一家名气很大、收入不菲、同学羡慕的网络公司。可当他去了之后才知道,这里有博士、硕士、本科生,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在这里也只能做些简单的工作,他从职业学校毕业,其专业理论与技能都与他们有很大的差距,理所当然地只能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根本谈不上提高与发展。胸怀抱负的他在这里郁闷之至,上班的热情越来越淡,最终由于经常迟到、旷工而被辞退。
小毅的追求也许高出了他自己的实际,并且他在重视钱、权、位等外职业生涯目标的时候,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水平与自己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这注定他的这份职业选择难以有好结果。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得好些,择业时,就别只看眼前的钱、权、位,多想自我的长远发展吧。
误区三:工作轻松吗?
当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也许常常会想:工作轻松吗?上班的时间灵活吗?工作的责任大吗?……总之希望工作中能以较少的付出获取较多的回报。是的,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轻松些、快乐些,可是,假如我们没有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假如我们每天都无所事事,那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况且,一方面,工作报酬与劳动付出成正比,付出少则报酬少,付出多才能有丰厚的回报;另一方面,我们要成就自己的理想,也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汗水去拼搏。如果我们希望在自我的职业生涯中有所作为,择业时就别以工作轻松为标准吧。
误区四:他们去哪儿了?
择业时,我们有时也许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别人走,没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忘记了自己的择业闪则与职业生涯目标,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一个劲儿地挤向人气旺的单位或者是所罚的“热门”行业。
小Q是2004届通信专业的学生,也是一位聪明好学的好学生,同学、老师都相信她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满意工作。2003年12月的一天,一家五星级外资酒店来校要人。招聘公告一发布,同学们争相报名,因为“外资”与“五星级”对同学们充满了诱惑,一下去了100多人。小!看着心里痒痒的,也争着去参加面试。结果她被录用,这让她兴奋了好一阵子。可当她来到酒店,被安排在前厅服务,没有学过旅游服务的她什么都不能做,痛苦极了。一周后,她主动回到了学校。
小!在择业时不是看自己的优势与需求,而是因为别人都去了,所以自己也去,可去了之后才知道自己并不合适,不得不进行第二次选择。
择业时,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首先被录用而兴奋,或者与周围的同学、朋友比较,希望选择别人认为好的单位。其实,工作是我们自己的事,其优劣在于我们自己的感觉。因此,择业时,我们需要知己知彼,利用自己所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以获得长远发展。
误区五:有人会为我安排好
当选择职业的日子越来越近的时候,也许我们会羡慕那些由家长或亲朋好友安排工作的同学。这时,我们是否也希望依靠家长、学校老师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是否有“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滩前自有沟”的想法?是否也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面?其实,选择职业是检验我们实力的最好时机,也是我们认识自己、思考自己、设计自己的最佳机会。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等待,既不能锻炼自己,也很难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因为即便是别人帮我们找到了职业,那也是按他的标准选择的。从现在开始,依靠自己选择职业吧。
误区六:我能行吗?
选择职业的那段日子,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还有好多该学的东西没有学,该获取的证书没有获取,特别是面试前夜,我们也许还临阵磨枪,希望能准备得再充分一些,甚至希望面试的时间再晚一天到来。
小刘是2004届外贸英语专业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可谓是成绩骄人:学生会副主席、动漫社社长、“春华”杯辩论赛最佳辩手、优秀学生干部、二等奖学金获得者。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在择业时应该有明显的优势,理所当然能找一份好工作。可小刘却对自己总是不满意,眼看就要参加招聘会了,还怪自己还有好多好多证书没拿,自己的写作能力、策划能力还不强,总之自己这不是、那也不是,每天都在紧张中度过,晚上还熬夜看写作指导、策划指南等书。小刘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时,比谁都紧张,总觉得自己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好,想去一家大公司可能有问题。他白天找老师取经,晚上还加班加点,一周下来,不但觉没睡好,人也瘦了一大圈,面试情况一点也不理想。
小刘本来是一位有实力的学生,可是他在选择职业的那段时间却出现了焦虑,因为他太追求完善,不允许自己有半点不足,老是怀疑自己的实力。这导致他在面试中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反而失去了一些工作机会。其实,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只要相信自己能行,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实力,那我们就会找到与自己实力相称的单位。记住,以平常心去参加面试,去选择职业。
此外,择业时,我们心中还可能会存在无所谓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等误区,注意调节自己吧,以免因为心态问题而让自己失去机会。
(二)调节自我心态的小技巧
漂浮的心灵迷雾也许会蒙蔽我们,让我们无法理智地选择,让我们在追求完善、相互攀比、跟随他人、注重钱权位等心路历程中迷失自己,而与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失之交臂。让我们用思考的轻风带走心灵中那一团团迷雾吧。
小技巧一:调整职业期望
毕业在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职业期望,都希望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能给自己带来丰厚的特质报酬,赢得他人的尊敬,进而帮助自己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等。但假如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过高,超出了我们实际能达到的水平,反而会使我们失去机会。
小敏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品学兼优,不但仪表仪态好,而且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都非常突出,还是校学生会主席,组织管理能力也较强,曾获取了中英语导游资格证、英语三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一(乙)证书。在选择工作时,小敏凭着自己的优越条件,每次去面试,必先向单位提出自己的要求:月薪1500元以上,岗位至少是部门经理等。结果每次她的要求还没有提完,就被单位委婉地拒绝了。
小敏的职业期望过高,导致了自己的失利。失利后,她饱满的自信心“蔫”了,最后甚至不敢去面试。任何人初到一个单位,都有一个适应、学习的过程,企业对新员工也有一个考查的过程。直接进入企业的重要岗位,获得高额的收入,那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必须摆正心态,树立从最基层做起的观念。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一步一步向自己的理想靠近,才是最现实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让别人望而却步,让自己面对被拒绝的现实。
小技巧二:正确认识职业
假如,有人问我们“什么职业是最好的职业?”我们会如何回答呢?也许有人说工程师、国家公务员最好,也许有人说银行、保险公司职员最好,也许还有人说自己当老板最好……其实,对每个人而言,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职业。
这里的“适合”应该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我们能胜的职业;二是我们喜欢的职业;三是职业需要我们。这要求我们在认识职业的时候,一方面要准确地评价自己,包括我们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客观地评价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也许有人不喜欢一线工作岗位,甚至看不起一线工作。其实,就职业本身来讲,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都是高贵的职业,也都能干出一番事业。
徐虎、李素丽的职业都很普通,可他们都干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我们学校毕业的许多同学,也同样在普通的岗位上取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就。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他们正确地认识了职业、看重自己的职业,并且付出了满腔的热情和努力。只有正确地看待职业,才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小技巧三:告诉自己“我能行”
择业时,我们困惑,也许是因为我们还不能对自己说:“我能行!”
当一个机会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如果我们总是问自己:“我能做好这项工作吗?”“工作难吗?”因此而犹豫不决,甚至在主考官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担心,那么,我们一定会丧失这次机会。谁愿意用一个对自己能力没有把握的人做员工呢?当我们即将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总担心别人会比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那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假如一个人总想着“我办不到”,那他必然会办不到。“其实,在实际工作之前,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自己,因为没做,怎么就知道自己做不好呢?只有做了,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面对机会,大胆地告诉自己:“我能行!”这样有助于我们减少择业中的困惑与迷茫,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当然,自信绝不等于自负,也不等于盲目乐观,我们自信的根基是我们的实力。但是,当我们拥有实力的时候,千万别因为不自信的心态而失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机会。
二、择业艺术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如何才能展现自己的实力,如何主动出击创造机会,如何才能把握机会?让我们一起往下学习呢。
(一)自荐的艺术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要想获得一份好的职业,往往需要进行有效的自我推销,让自己被人了解,以获得选择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自我推销呢?
自荐的途径
目前,我们可以采用的自荐途径主要有口头自荐、电话自荐、书面自荐、广告自荐、网络自荐和学校推荐等。
途径一:口头自荐。口头自荐是我们在企事业单位或在中专学生招聘会现场,直接面对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口头自荐便于我们与用人单位之间面对面地交流,获得较为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我们做出较为合理的选择。
途径二:电话自荐。电话自荐就是我们通过电话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实际上属于口头自荐的一种形式。电话自荐能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如果通过电话自荐,有一定的意向,我们可能获得直接面试的机会。
途径三:书面自荐。书面自荐就是我们通过自荐材料的形式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自荐材料可以邮寄,也可以当面呈递,还可以让他人捎带。这种方式可扩大自荐范围,不受时空限制也便于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的情况,是我们在求职中采用最多的自荐方式。
途径四:广告自荐。广告自荐就是我们借助于新闻媒体进行自我铃铛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应聘方式。其覆盖面宽,可以扩大应聘范围。
途径五:网络自荐。这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的自荐方式,即我们通过网络传递求职信息。通过网络自荐可以突破时空界限,达到相互了解情况的目的。我们甚至还可以同用人单位直接在因特网上实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途径六:学校推荐。学校推荐是由学校主管学生就业的部门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我们可以向学校进行自我推荐,以争取到学校推荐的机会,所以说学校推荐是一种比较间接的自荐方式。学校对我们的情况了解比较全面,而且以组织的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我们,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这是我们中职毕业生求职的一条主要途径。
自荐小技巧
第一次推销自己,我们也许有些紧张,也许还不知道如何自荐,那就按照下面的建议试试吧。
技巧一:积极主动。自荐应该是我们的主动行为。当我们了解到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时,千万别迟疑,否则会坐失良机。为使用人单位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事先要准备好各种自苦材料;不等对方索要,主动呈交;不等对方提问,主动向对方介绍;不消极等待回音,主动询问结果。这样往往给人一种“态度积极、求职心切、胸有成竹”的感觉,那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技巧二:突出重点。我们在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情况的时候,要突出自己的能力与品质,可以详细介绍自己的专长、特点、能力、兴趣等,家庭情况等则可简单介绍。有时还要举例说明在学习期间获得的奖厉、承担的社会工作或积累的某些工作经验、社会阅历等,以突出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取得用人单位的赏识。自荐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是取胜的砝码。如果平铺直叙、过分谦虚,则可能使用人单位无法全面了解和评价我们,而使我们失去机会。
技巧三:如实全面。我们在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情况的时候,还要实事求是,把握好尺度,优点不虚谈,缺点不掩饰,是一说一,是二说二,客观全面。尤其是在介绍自己以往学习经历、工作能力时,一定要恰如其分。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同时,自我介绍材料要全面、完整,切忌丢三落四。个人基本情况、社会关系、学习情况、业务特长及兴趣爱好等最好全面介绍。自荐信、推荐表、个人简历、证明材料一应俱全,往往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全面周到的整体印象,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
技巧四:有的放矢。我们在向用人单位自荐的时候,要先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以针对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强调自己的专业特长或实践经验等,做到“适销对路”,这样才能使招聘者想念我们就是最理想的应聘者。如果用人单位招聘文秘人员,那我们应着重介绍自己在写作、阅读等方面的才能;如果用人单位招聘推销人员,那我们就着重介绍自己的推销才能和推销实践经历;如果用人单位招聘管理人员,我们就着重介绍自己做学生干部的经历及组织管理才能等……在强调有的放矢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相关知识与才能的介绍。专业特长加上宽广的知识面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往往更容易受到用不着单位的青睐。
写自荐信的技巧
自荐信是我们向用人单位表达自己求职意向的一种方式。写好自荐信是求职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我们踏上求职成功之路的第一步。那么该如何写自荐信呢?
自荐信没有统一固定的内容和格式,重在内容真实,简明扼要,措辞得当,工整清晰。一般可针对写信人自身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来撰写。
技巧一:开头。自荐信的开头要标明用人单位的全我,已知官衔的可直接称呼,搞不清楚的可一律用老师或领导称呼,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身份。接下来可直截了当地写明就业信息从何获得和对该单位或职位的兴趣,并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以及何年、何月、从何学校、何专业毕业等。
技巧二:主体。此部分是自荐信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要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自己的特长说明求职的愿望与动机,说明自己期望的职位,理由和今后的目标。主要应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专业水平、思想表现、特长、获奖情况、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工作能力以及学习的主要课程的成绩等。另外还可结合专业和个人特点写一些对用人单位及职业岗位等的看法。
技巧三:结尾。结尾时可简要强调一下希望和用人单位主管人员见面的愿望,并道声谢谢。如果附有个人简历,应提醒用人单位留意自己附带的简历。最后,别忘了写清楚邮编和通讯地址,有电话的写上电话号码,落款时要用全称,不可简写,细节问题要多加注意。
【案例透视】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财经学校届现代物流专业的一名中职毕业生,男,1982年11月生。我从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中心获悉贵物流公司的招聘信息,想应聘贵公司办公室文秘或物流管理相关职位。
学习期间,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多次获“三好学生”称号,并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物流管理员上岗资格证书;英语已通过三级考试,能熟练地进行日常交流;应用文写作曾获市中职生应用文写作大赛二等奖;我曾代表学校参加市中职生辩论赛,获二等奖。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曾经是学校文学社、英语协会的社员,并担任文学社理事。我在担任班长期间,成功地组织了“谁说中职生差大讨论”等多次班级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也锻炼了我的交往、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做过促销、派送等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我非常喜欢物流工作,也具备了一定的物流管理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相信自己能很快适应该行业的发展。
贵公司一定希望有热情和实力的员工加盟,鉴于自己三年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社会工作能力,我有信心很快胜任贵公司相关岗位的工作,恳请贵公司能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
谢谢!
此致
敬礼!
自荐人:李永明谨上
2004年8月8日
这封自荐信虽也存在不足,但它却为我们撰写自荐信提供了一个参考,当我们在写自荐信的时候,要注意:
友情提示一:设计一个良好的开头非常重要。如果一开始求职者就能迅速吸引用人单位主管人员的注意力,引起对方的兴趣,对求职成功无疑会大有益处。
友情提示二:信的内容长短要适宜。自荐信切忌太短或太长,一般以600字左右为宜。过于简短,一方面不能较全面地把自己介绍给用人单位,同时用人单位也会认为求职者本身对此缺乏重视;过于冗长,用人单位主管人员一般很难一一顾及。如果想要把成绩和经历表达清楚,建议可把必要且非常重要的东西写在前面,其他的东西用附件形式放在后面。另外,在信中要避免讲废话,与求职本身无关的内容要尽量少写。
友情提示三:信的内容要实事求是。自荐信既不要过于夸大,也不要过于谦虚。年轻人充满自信是好事,但如果过分自信就会被别人看作见识短浅,缺乏修养;如果过分谦虚,又难以吸引主管人员的眼球。我们应把自己的长处和才能客观全面地向用人单位介绍。
友情提示四:求职自荐信最好能以漂亮的书法书写。自荐信字迹要端正,不要涂改,千万要杜绝错别字。用人单位主管人员接到书写的自荐信与复印、打印的自荐信在心理感觉上可能会有差异。复印、打印的自荐信会使人感到求职者热情不高。另外,有些单位也很想借此机会对求职者的字迹有一个了解。但如果你的书法没有优势,用打印件是较好的方法。附件可复印或打印,当然要设计得漂亮些。
约见用人单位的技巧
约见用人单位是我们通过事先与自己满意的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后,与用人单位主管负责人见面的过程。事先约见充分体现了对用人单位的礼貌与尊重,容易与用人单位沟通。约见用人单位的技巧主要体现在选择约见时间、约见地点和约见方式上。
技巧一:约见时间要恰当。约见要选择最佳的时间,这样容易被对方接受。约见时间的确定应尽量替用人单位着想,最好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由对方来确定,尽量避免在对方工作忙碌或休息时间约见。
技巧二:约见地点要适宜。约见地点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原则是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意见,方便用人单位按时出席。但无论约见地点选在哪里,作为应聘者不权要按时应约,而且还要遵守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切不可喧宾夺主,自作主张。
技巧三:约见方式要得体。约见作为一种人际间的信息沟通过程,需要借助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与社会交际方式才能实现。得体的约见方式,无疑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常见的约见方式有:
电话约见。电话约见迅速、方便、经济,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用人单位只能凭我们说话的声音、速度、措辞来决定取舍。所以电话约见时一定要做到口齿清晰、用词准确、礼貌得体、语调平稳、态度从容、理由充分,言简意赅,通话时间长短要适宜,以说请楚为宜,切忌心绪浮躁,语气逼人。尤其是在单位借故托辞时,要心平气和,好言相对。
信函约见。信函约见(包括电子信函)是“既不见其人,也不见其声”,其技巧的关键就在于信函的设计和写作上。成功的信函约见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真实与形式的完美相统一,要力求做到“字字传情、行行可信”。信要写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内容准确,言辞恳切,语句生动。书写或打印均可,但写信人的姓名应用手书写,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二)面试的艺术
面试是用人单位考查我们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获取择业成功的重要步骤之一。如果我们能在面试时给用人单位留下美好的印象,就可能会成功地抓住机会。面试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面试时的服饰
服饰是美化自身的物质手段,通过服务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等。面试时的服饰最好遵循“T、P、O”原则,“T”、“P”、“O”分别是英文单词Time、Place、Object的缩写,意思是时间、地点与目的。
我们去面试一般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应穿比较正式的服装。女生一般以套裙、套装、连衣裙较为合适,但不要过分引人注目,尤其不能穿暴露过多的服装或经常要整理的服装。另外可适当佩带配件(如包袋)等,但宜少不宜多,且与服装的颜色、款式以及自身的体型、肤色相协调;还可化点淡妆,但都需强调本色、自然,切忌过于艳,应显出中职生特有的青春活力。男生的服饰应体现出稳健、充满朝气的阳刚之美,以西装、夹克较为适宜,穿西装最好配领带,穿皮鞋。一句话,就是要整洁、大方、得体。
见面介绍礼仪
与用人单位负责人见面时,首先要正确恰当地称呼对方。如对方有职务、职称,则可直接用职务、职称称呼,如刘科长、李书记、张教授等;如不知道对方的职务、职称,一般男性可称“先生”,女性可称“女士”。然后可适当地寒喧,如“您好!见到您很高兴!”“您好!能到贵单位参加面试非常荣幸!”倘若对方伸出热情之后,应立即回握以示友好,但如果对方没有伸出手来,不应主动伸手,以免尴尬。
寒暄后应简明地进行自我介绍,说清自己的姓名、所在学校、专业以及求职意向等即可。如果对方对我们感兴趣,表现出想进一步了解的意向时,可以继续详细地做自我介绍。此时,可以呈上自荐表(书),注意要微欠下身,面带微笑,用双手递出,以显诚意。一般可以利用自荐表(书)来充分介绍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成果、专业能力、特长、适合岗位工作的理由等。自我介绍的内容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交谈的技巧
我们在面试交谈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文明性,善于选择优美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技巧一:应有充分的自信心。交谈本身就是双方知识、信息、修养、口才等的综合较量。我们一定要消除胆怯、自卑心理,克服内向心态,增强自信心。
技巧二:态度要坦诚,尤其是要坦率地表明自己愿意到该单位工作的诚意和态度。只有以诚相见,坦率交谈才会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可信。在交谈过程中,注意始终围绕中心话题——为什么来求职而展开,但也不能放开嗓门,连珠炮似地说个没完,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记住,在能使对方听清的前下,一般说来放低音调总比提高嗓门听着悦耳,柔和甜美的音质总比尖厉生硬的音质显得动人。所以,在交谈时声音应富于变化,声调要根据说话的内容而不断变换,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的诚意和态度。同时,还要留意对方的表情,善于倾听对方的谈话,把握交谈的气氛,使交谈富有成效。
技巧三:还应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如表情语、手势语、体态语等。动作与姿态是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也反映着对待他人的态度。面试时一般是坐着与人交谈,此时应正面朝向对方,保持端正、自然、得体、规范的坐姿。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这既显得不礼貌,也使对方感到我们心不在焉。交谈时,可以借助手势衬托、强调关键性话语,显示个人风格,但使用不宜过多,幅度不宜过大,变化不宜太快,否则会给人以张牙舞爪、手足无措的不稳定感。
此外,要注意把握结束交谈的时机,应把结束交谈的主动权留给对方,即用人单位的负责人。
通讯的技巧
我们在等待受聘与否的信息时,不可避免地要采用通讯手段和工具进行信息沟通。书信和电话是常用的通讯方式,其中最为快捷的方式就是电话。一般面试时,负责人会告诉我们等待消息的时间以及联系电话。作为应聘者的中职生应主动打电话与对方取得联系,以表示自己的期盼之情,同时也引起对方的重视。但打电话不能太频繁,以免引起对方的不悦和反感。特别要注意的是:打电话必须讲究礼貌,声音、态度要彬彬有礼。因为从一个人在电话里的讲话方式,就可以判断出其教养水准,也就会直接影响对方对我们的印象。
具体说来,电话通讯时要注意以下技巧:
技巧一:要说好起始语,称呼应当准确、礼貌。
技巧二:要善于运用语气语调。要做到语调温和、音量适中,吐字清晰。最好用探寻的口气说放,并时刻留意对方的回应。如果是打长途电话,为了提高通话效率,应事先做好通话准备,这样才能心中有数、稳建行事。
技巧三: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体现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电话交谈中,当我们得知是否录用的消息时,可能会有两种情绪反映:一是告知被录用时,我们肯定会有高兴、欣喜、激动不已等愉悦的情绪;二是得知被淘汰时,我们则会有失望、沮丧等低落的情绪,甚至还会有自卑感、失落感和挫折感。不管我们得到什么消息,我们都应较好地稳定自己的情绪,以平静的语气、有礼貌地感谢对方来结束电话交谈。切记,切不可因被用人单位拒绝,而口不择言,甚至用讽刺、挖苦、过激的言辞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这将有损自己的形象和学校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