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提升之初中语文教学评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18:29
《语文教学评价》答案             瓯北三中    张跃丰
一、 基本概念
*7、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三个维度:①知识和能力,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②过程和方法,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③情感和态度,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8、教师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
*9、语文教育的功能:陶冶情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个性地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有序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2、观察评价:教师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方式。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的诸多方面,比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作出反应,如何使用教材,在小组活动中如何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等。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哪些策略对学生有帮助,学生喜欢哪些活动和材料等。
*13、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从“教学”的内涵看,是教师的活动及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从“有效”的内涵来看,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有效果、有效益和效率。
*14、晕轮效应:在教师对某个学生的某种特征或品质有了清晰显著的印象后,由于这个印象异常突出,从而掩盖了教师对这个学生其他特征或品质的了解,这个特征或品质就像一个光环一样,把学生笼罩起来,使教师无法注意到或忽略了这个学生的其他特征或品质,因而造成以这个学生一种特征或品质,作出对他整个特征或品质的评价。
*15、目标性策略: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始终指向教育目标与评价性目的。
*18、小组评价:每小组自己确定一个评价毛病,以这个评价目标为基础,然后兼顾个人表现,通过自评和小组互评,找出典型和榜样,让他们来带动其他同学,并由小组成员或组长给出定性评价。
*23、定性评价:
*28、发展性评价的原则: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推出的,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注重发挥教学评价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功能,而淡化甄别与选拔。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注重教学过程、强点质性评价,提倡评价目标与主体多元,强调参与与互动,关注个体差异等特征。
*25、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它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其中一个原则。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即“转识为智,化智为德”的过程。语文教学贫农国家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要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
*30、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朱红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极力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7、语文新课程四大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四大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1、多样性评价的原则:由于教学活动诸要素的多变性及活动 方式的多样性,教师的个性、特长也是千差万别的,课堂教学既有共性有规范,同时也有个性、有创新、有特色,因此不能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去衡量,课堂评价指标体系要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形成个性的教学风格留有空间和余地。
*42、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从“教学”的内涵看,是教师教的活动及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从“有效”的内涵来看,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具体学习进步与教学发展;“教学效率”是指教学效果或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了社会和个人的教育要求;“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教学投入所获得的教学产出。
*43、评价: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
*44、成长记录袋:又称档案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习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
*45、情感领域:情感领域的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分五级: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个性化。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六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2、绝对评价:是在总结分析相对评价的优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绝对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基准,对每个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作出的判断,也可称之为教育目标参考评价。绝对评价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共同的客观的标准可以参照,它不受学生所在群体的发展状况的影响。
3、及时反馈策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的结果用适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及时组织纠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指向教学目标。
4、访谈评价:是师生沟通和评价学生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从与学生的访谈中了解他们的态度、兴趣或价值观等,还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感觉和看法。交谈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需要和教学要求来定,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时尽可能使用简短的激励性语言。
5、两次测试法:单元检测中,学生如果对初测成绩自我感觉不满意,经过复习后,可要求重测,并以较好一次成绩为准。重测试卷难易程度原则上与初测试卷相当,但对少数水平低的学生,可用较易的试卷。
6、评价服务教育策略:通过研究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策略和方法,使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0、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努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
11、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开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自我评价者的引导,并把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
16、认知领域:学生能够在认识生字词并解释其含义,或能运用在课文中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或表达思想(如作文练习),属于认知领域。
17、课堂即时评价: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者对于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作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其主要作用在于“给个人提供关于自己学习情况的信息”。
20、评价表:用来记录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具体知识、技巧、过程、能力和态度的档案表。
21、学生自我分析评价:这是一种形成性学生自我评价方式,是让学生分析自己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将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怎样的,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平定。
22、合作性评价的原则:设计愉快的互评方式,创设宽松的互评氛围,营造自由的互评空间。
24、自主性与发展性策略:逐步使学生了解教育目标,学会自我评价,评价自身的学习状态,在进行学习与情绪的自我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状态的自我调控。
26、动作技能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它可以分为四级水平:知觉能力、生理能力、技能动作、有意活动。
27、全面性策略: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之一:在评价时,全面评价所有的教育目标达标情况,包括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动机领域和动作领域等。
29、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对教育工作及其有关因素中的状态与绩效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31、全面性评价的原则:语文素养是通过语文学习,使语文的智力和非智力结构不断完善,并促进语文整体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个性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32、日常记录策略:日常记录是教师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和学习行动所做的记录。
33、激励性策略: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之一。它指充分发挥评价的动机激发功能,在评价过程中,在坚持客观性的同时,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使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成功——绩效——激励”的成就动机。
34、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五个领域:①识字与写字。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阅读。它是收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取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③写作。它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④口语交际。它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⑤综合性学习,它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35、评价的五个功能:管理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动机激发功能、诊断功能。
36、自我总结式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在各学科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之一。语文学习到一定的阶段后,要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进行诊断。诊断要以阶段测试成绩、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教师的语文学习要求为依据,认真检查自己的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在学生上完成自我诊断之后,再引导学会进行自我比较反思,将自己现在的学习水平和状况与前一阶段进行比较,看一看自己哪些方面有了进步,哪些方面较差,自己应如何改进,从而达到自我提高。
38、书面交流评价:老师与学生书面交流的机会,如借助学生的作文、日记、周记等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习的信心、努力程度,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学习方法、习惯等,从而在评语中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提出善意的批评,诚恳的建议,殷切的期望,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40、语文单项能力水平评价:
46、评价策略多样化:
47、观察评价:教师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方式。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哪些学习策略对学生又帮助,学生喜欢哪些活动和材料等。
二、简答题
*3、确立优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有何依据?
答:(一)依据语文新课程教育理念;(二)依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三)依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四)依据教师和学生关系。
*5、语文教师设计语文教学有何依据?P62
答:(一)依据语文新课程教育理念;(二)依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三)依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四)依据教师和学生关系。
*6、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三大步骤是什么?P64
答: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分析教学目标的水平,陈述具体行为目标。
*8、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评价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时期?
答: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测验时期,评价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
*9、教研组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应发挥哪些作用?
答:教研组要重视教师教育教学和评价理论的学习和交流。可以系统设计学习主题,确定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与任务,按一定的时间周期,组织课堂教学评价专题学习活动,引领教师自学,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在教研组内交流探讨,按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去撰写教学案例、反思、教例、备课,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
*11、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答:1、目标性策略,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始终指向教育目标与评价目的。2、全面性策略,在评价时,全面评价所有教育目标达标情况。3、及时反馈策略,评价的结果用适当的方法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及时组织纠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指向教育目标。4、激励性策略,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使评价形成“成功——绩效——激励”的成就动机。5、自主性与发展性策略。使学生了解教育目标,学会自我评价,对学习状态进行自我调控6、评价服务教育策略。通过研究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策略和方法,使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3、行为目标陈述有哪两类基本方式?
答: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
*14、发展性教师评价主要有哪些特征?
答:⑴、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与时俱进,并内化为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教育思想。⑵、具有自主性和超前性。不断学习,能预测教育的发展趋势。⑶、具有独特发展个性和风格。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⑷、具有评价结果多元认同性。评价结果得到领导、学生、同行和社会的认同。⑸、具有可持续进取的开放性。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教育教学,形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风格。
*16、语文教育有哪三个方面特色?
答:“简约化、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突出语文基本功教学;所谓“民族化”,首先应该表现在对传统母语教学经验的继承上;着眼于对民族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的继承;现代化:注入与时代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
17、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答:共有五条原则: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原则、突出全面性评价的原则、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原则、重视合作性评价的呀、实行多样性评价的呀。
*23、评价主要有哪五种功能?
答:管理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动机激发功能、诊断功能。
*25、语文学科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观察评价、记录评价、书面交流评价、访谈或座谈评价、建立学习过程评价调查反馈制度。
*31、评课应遵循哪些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坦率诚恳原则、兼顾整体原则、激励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1、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有哪些?
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
2、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怎样?
答:以质性评定取代量化评定,评价功能由注重甄别转向注重发展,注重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在注重对结果进行评价的同时,也注重对过程进行评价,倡导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方式多样的形成性评价。
4、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启示?
答: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能,只是这九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面无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还认为:智能的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有的智能在较早的时候表现出来,有的智能到了成年后或较晚些时候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过早地确定学生的智能类型是不利于其一生智能发展的。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在改进学习评价方式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7、新课程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怎样?
遵循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主要有: ⑴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⑵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⑶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⑷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⑸注重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新课程考试改革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作到:对考试结具体的分析指导的运用;二是对于成绩的评定与处理,进一步推行等级制,并利用有针对性的评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改进;三是考试结果的反馈要以激励为主,除告诉学生考试成绩外,还应给学生激励性的评语以赞赏的语言鼓励学生的成绩与进步,以关怀的态度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坚决杜绝以任何借口公开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队这样一种严重损害学生心理发展的错误做法。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将考试结果向家长反馈,通过沟通与交流,共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进学习。⑹改革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将升学考试成绩和平时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10、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哪三大步骤?
答:即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分析教学目标的水平,陈述具体行为目标。
12、语文教育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陶冶情操(思想,道德,情感,审美)传授知识(语、修,逻,文)培养能力(听、说,读,写)发展智力(分析,综合,想象,创造)提高学力(动机,意志,方法,习惯)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个性地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有序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8、语文试题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教育价值;应用意识,试题创新;试题难度;试题效度;试题素材的选择;试卷结构;试卷规范;学科特点。
19、课堂教学评价应做到转变哪七种意识?
答:要转变以下七种意识:①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②由同意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③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⑤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⑥由居高临下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⑦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20、当前课程发展的趋势怎样?
答:1、强调课程的人性化。2、力求课程的生活化。3、注重课程的整合化。4、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2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原则性的评价建议?
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22、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有哪几种?
答:包括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思维活动的状态、思考的程度、学习的注意力等。
24、当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一、缺乏严格的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严重的盲目性。二、缺乏当代学习论的理论指导,使语文教学教学目标的设计难以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三、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混淆、用语含混,使语文教学目标难以付之课堂实践,并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教学检测盲目性。
27、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不只是甄别和评比2、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3、评价目标、内容、方法的多元性4、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5、以质性评价整量化评价6、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以体现评价过程的开放、平等、民主、协商等特点;7、强调评比问题的真实性和情景性。
30、语文学科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了解教学状态,促进学生的发展。减少学生学习压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2、新课程评价倡导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教师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一)、帮助学生确立自主评价的目标(二)、帮助学生明了自主评价的内容(三)、帮助学生探究自主评价的方法(四)、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五)、引导学生学习后的自主评价
三、辨析题
*1、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还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正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也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开放教育,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说到底,就是研究性学习。
2、 有人认为教材都让学生自学探究,大部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那么教师可以 “下岗”了,你认为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或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放弃教师的责任。提倡自主学习也不等于要学生自我孤立地学习,自主学习更不排斥他人的合作、帮助。当然,这里的帮助不等于代替,重在引导、提示,指引方法,并不是直接告诉他解决问题的答案,最终还需要学习者经过自己的努力或同伴的“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因此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母语学习需要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答:正确,理由自由发挥
*4、考察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是: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只是考察课堂教学的第一指标。第二指标是:这堂课有没有思维梯度,有没有思想,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么样。
*5、自学教材就是让学生自学,不需要教师去教。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第一、学生在自学时,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教师这时就有必要抓住学生的“模糊点”,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澄清,满足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知其所以然”。第二、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但教材由于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示,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引领学生在借鉴教材的基础上,大胆思考,勇于质疑,举一而反三。第三、学生在自学时往往满足于对教材问题的解决,而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优劣缺少评价,这就有必要及时引领学生对问题解决策略的优劣加以反思。
6、把作业或考试成绩由百分制改成等级制就是质性评价。请判断正误,并谈谈你的理由。
答:错误。所谓质性评价包含两层意思:采用质的方法开展评定活动,以及指向学生学习特性的质的评估。质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以及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评定内容侧重对知识的深层理解,问题比较开放或为非结构的,甚至难以找到标准答案。质性评价要求学生、教师、家长和同学共同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方法是动态的,多元的和情境化的。
7、考察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是: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答:错误。考察课堂教学有两个指标:一、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二、这堂课有没有思维梯度,有没有思想,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样。
8、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请判断正误,并谈谈你的理由。
错误。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使人盲目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的代名词,于是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涡灭在抽象的数据中。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差别,这就要求评价标准和方法也是多样的,才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这正如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所说:“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9、一些教师把评价改革等同于考试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法,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更为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过程,需要借助其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与状况的证据。目前的考试技术主要还是用来考核学生发展的结果,忽略了其发展的过程,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其实,评价和考试有着根本的区别。评价的非规范性极大地拓宽了评价的影响时空,不但有助于随时把握学生发展的状况,也有助于随时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都是考试及考试改革所不能替代的。作为评价的一种方法,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与评价改革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新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无论从其功能和价值上,还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以及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也都体现着相同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表现在考试作为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需要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见,评价改革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考试改革,但考试改革是评价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10、有人认为教材都让学生自学探究,大部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那么教师可以 “下岗”了,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原因一引领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课本为什么这样说?”在自学教材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并不能很到位地理解某些知识,这就有必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针对性地探究澄清,引领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原因二引领学生举其一而反其三:“有没有不同的见解?”由于学生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但教材由于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示,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教材想法的基础上,大胆思考,勇于质疑教材,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原因三在自学中进行策略反思:“你认为哪一种想法更好?” 在自学教材时,由于学生往往满足于对教材问题的解决,而对解决的策略的优劣缺少评价,这就有必要及时引领学生对问题解决策略的优劣加以反思。
11.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请判断正误,并说说理由。(自由发挥)
12、现在,无错误原则开始被老师们接受,学生在学习中有了错误还需要纠正吗?
答案:如今,我们都认识到肯定性评价能激励、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和求知的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告诉我们,必要的指正、批判和挫折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可少的。教师对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错误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而应该及时指出,运用适当的评价手段,对症下药;而对于智力因素的错误,可以通过指瑕、指正使其完美。
15、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评价要采用多种方式,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你是怎么认为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杠杆,具有导向作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探讨如何改革语文评价办法,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发展,已摆在了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
按照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理念,我们必须开放地、多元地(多角度)地、多层次地来系统地认识和整理语文课堂评价的内容。其基本内容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和语文学习结果性评价,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又包括学习态度(情感、行为参与、主动性等)、学习方式与方法、学习习惯、互动交往等;语文学习结果性评价指的是语文素养(语言积累与运用、语感培养、语文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健康人格与审美情趣)的达成状态。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处理、对学习环境的营造、对自己角色的把握、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师的基本素质。
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应该是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主体内容。学生学习的形式、学习过程、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效果是评价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核心内容。在学习形式方面,看学生是否都改变了以往那种被动、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看学生是否能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拓展创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方面,看学生是否全员、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师生、生生交流活动、质疑探究答疑活动。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重点从兴趣、思维、探索、个性、协作、习惯几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学习效果,则从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评价。首先看知识增长了吗?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语言积累与语感培养)达到了吗?学会了吗?再看能力目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能力得到增强了吗?得到发展了吗?情感方面,看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审美情趣得到培养了吗?某方面的情感增强了吗?人文素养提升了吗?学习兴趣提高了吗?爱学了吗?
对于每一方面内容的评价,只提供参考评价要求,不能逐一比照,只要教师的角色定位、学习内容的处理、课堂营造、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可;只要学生学习的形式灵活、善于学习、素质得到发展即可。为了促进民主、和谐,自主、协作,开放、多元的语文课堂模式的建构,评价应该灵活,应该根据不同学段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客观评价,应该以定性的案例分析为主,同时辅以定量的评分的形式。
16、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应体观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2)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3)保护学生自尊与自主;(4)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5)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6)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7)贯穿日常活动;(8)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观突出了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现结合自己实际体会,谈你的看法:(1)语文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综合素质来说,作文应该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一个毕业生到社会上,人家首先看你会不会提出和分析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拿出自己的办法来,而且你的办法还要与众不同,你还得用语言去说服人家,这时口头和书面语言就成了关键。(2)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智能存在于多个方面,那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也应由单一的关注学业成绩拓展到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更多的自由度,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露,多方面的才能也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看重学生的优势智能,用多元指标来综合评价学生,真正指导与促进学生的发展。(3)保护学生自尊与自主。就是强调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4)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语文教学评价必须体现出尊重、关爱,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学生无疑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主体。如在学期结束前,组织进行“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这学期的我”、“爸爸妈妈心中的我”和“明天的我”的评价,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5)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如上课开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还有很多种途径,只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努力营造不同的课堂环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6)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根据发展性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解释,使学生在发展性评价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使之不断积淀、发展、优化其自我素质结构。强调评价者始终在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氛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用辩证的观点、发展性思想对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例如:当学生写完字后,让他在自己认为满意的字下面画红线进行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写一两句简单的评语,在这样的自我评价中,学生会为欣赏到自己的成功而倍感自信,会为自己的不足而反思。(7)贯穿日常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例如,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我就在课前三分钟请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发表看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还能从中看出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效果还不错。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很多方式。(8)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建议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具备正确的评价取向,即必须以学生终身的、全面的发展为根本。语文教师要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才能实现新课改的要求。
17、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不能批评学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论述。
答:虽然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必要的指正、批评和挫折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也是不可少的。对于一些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错误,如懒惰、粗心等,不能任其发展,应该及时指出,运用适当的评价手段,对症下“药”;对于智力因素的错误,可以通过指瑕、指正等使七完善完美。
18、你认为对教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职业道德的崇高性2、尊重学生的人文性3、教学素质的综合性4、教学理念的前瞻性5、教学方法有效性6、教学工作的创造性。
19、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成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与情感交流的“信箱”,作业批改不再是一重评判,而是一种对话。请结合实际,加以简要论述。(自己发挥)
20、要想成功推行成长记录袋评价,你认为哪些要素是首先应考虑的?
答:⑴、装什么?成长记录袋内装的应该是学生认为最能反映他的学习成就的实物材料。⑵、谁来装?成长记录袋的材料由学生自主决定装什么或不装什么。如果学生愿意把不太好的作品甚至失误装进去作为教训,教师应加以鼓励。⑶、怎么用?成长记录袋的保管:可以由学生自己保管,也可以由教师统一保管。具体用法:学生自己经常观看、调换作品,由此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定期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观看、评价。可在期中和期末进行展览,同学互相观摩。学期结束,教师可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封面上写上评语,发给学生带回家,这是一张重要的“学习成绩报告单”。
四、观点论述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纲要把学习方式改变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经过专家慎重论证的。叙述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要获得高效,就必须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开展学习评价?
答案:一.注重阶段评价与整体评价的结合;二. 注重形成评价与终结评价的结合;三.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有待讨论)
*4、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不能批评学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论述。
答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如今,我们都意识到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告诉我们,必要的指正、批评和挫折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如今很多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相反,他们会很乐意、很坦然地接受来自教师、同学及其他年龄段人的善意的批评、指正、指瑕。教师对于因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错误,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而应该及时指出,运用适当的评价手段,对症下“药”;而对于智力因素的错误,可以通过指瑕、指正等使其完善或完美。
*8、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评价要采用多种方式,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相结,定量评价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你是怎么认为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促进教师成长1. 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传统评价模式只是在教育结束时,对教师的教育活动与效果进行“一锤定音”式的评价,往往只有目标评价而无过程评价,只有选拔性功能而无发展性功能。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应该将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也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2. 定量评价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不要只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量化标准,教师的教学态度、实践能力、合作态度、研究水平等很难量化评价,这就需要采用观察积累、定性描述,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据此描绘教师的发展态势。
促进学生发展  1. 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中,强调评价学生既要有客观性,又要有鼓励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信心,哪怕暂时的退步也要把它看成进步的起点。只有这样的评价才会给学生带来不断上进的勇气。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重视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2. 定量评价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中,我们要求定量评价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尤其是重视定性评价。倡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档案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在定量评价要与定性评价中体现互动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2、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是传统语文评价的软肋,对此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与建议?
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如此,知识、能力教育亦如此。
5、作者的表现意图、编者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接受意向,应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趋于一致。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实质上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的能动性参与行为,即积极参与对文章意义的理解和建构。这种对话是富于个性的,每个学生以其独特的感受和经验参与对话,以自己的感情需求和阅读经验对文章的意义世界作深层性的开拓、补充和创造,对文章的“空白”加以想象和拓展。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教师和学生作为成人与成长中的一代,在沟通中进行心灵的碰撞,从中找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乃至相互发现的契机。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共同体,他们通过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可以实现各自的自我超越。因此,教师的责任是引导、指导、帮助学生进入作品的世界中去。
6、谈成长记录袋的特点和优势。
(一) 成长记录袋特点
1、成长记录袋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
2、学生成长记录袋里的内容与某一时期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相一致
3、学生可以自己决定放入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4、成长记录袋的评价不是给予好与不好的结论,而是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和改变的事件。
成长记录袋应用优势
1、能够反映儿童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2、将学生认为最满意、最喜爱或重要的作品装进成长记录袋,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3、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特点与水平的教学与指导。
7、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很多,你认为主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评价一堂语文课?
答案:语文课堂评价六要素:教学目标具体要求1.目标明确、集中;2.目标恰当;3.目标具体。教学内容:1.知识的传授要正确、系统、连贯、熟练;2.技能及能力的训练要严格、得法;3.思想道德要自然渗透;4.陶冶审美情操要内化。教学过程:1.整体性2.合理性。教学方法:1.教法的正确选择与运用;2.教学辅助的恰当使用。教学能力:1.教案2.语言3.教态4.板书。教学效果:1.完成教学任务2.教学效率高。
五、案例分析
*9.你对以下这个案例所描绘的课堂教学作怎样的评价?
接纳学生的“异口同声”
答案:?肯定:第一,这节课非常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第二,较好地发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教师非常出色地表现出非凡的教育机智。第四,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了思想教育。
?讨论:从案例来看,教师没有真的接纳了学生的“异口异声”。听到一句“好色”的回答,教师做出了自以为正确的选择。于是,教师尽情施展“教育机智”,弄得学生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学生一会儿“异口同声”,一会儿“众口一词”。看得出,执教者非常满意、欣赏自己的做法。他充分地显示了自己的高明,成为课堂上最大的也是惟一的赢家。教师成了单向的施教者,一味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学实际上成了教师“教学生学”,压根儿就没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交往的迹象,丝毫也体现不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互教互学”过程的意识;不是师生合作以推动教学过程的开展,而是学生配合老师完成其预设的教学目标。执教者为什么对这个回答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很明显,这个回答扰乱了课堂秩序,使本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语文课无法继续这样进行了。以明明白白地完成既定的预设的教学任务为己任,教师自然就希望时时伴随着良好的课堂纪律、稳定的教学秩序;教师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不利于既定教学任务完成的话不说,不利于既定教学任务完成的事不做。你看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在同学们众口一词地回答“不公平”面前,肯定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终于“惭愧地低下了头”,以至已经是课后了,老师找到他,他仍然“惭愧”着。这个学生还表示让老师“看他以后的行动”,看什么行动?那恐怕就是再也不乱说乱动了,他一定接受教训了,要说老师希望说的、老师喜欢听的话。出现这种情况(所谓“‘好色’风波”)该怎么办?观念的不同,其本能的或者说自然而然的反应就不一样。你既可以认定这是学生的“不怀好意”的捣乱,也可以认为学生思想很活跃、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很融洽;你既可以凭着自己的“教育机智”使学生“口服心服”,以后不再犯此错误,也可以索性就让学生讨论:这是不是“好色”,甚至进行一次“正方”、“反方”的辨论……
*1、下面是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
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
说明:评分100分为满分,A档评分为14-15分,B档评分为12-13分,C档评分为9-11分。不必完全按档评分,可在评档基础上酌情评分。
(1)       你认为这张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有何区别?
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本人的学识是最重要的。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以及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经验丰富的教师能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既费时又费力,效果还不好,这是因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而教学方案的好坏,教学策略的优略,是靠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这种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集中于对教师所传授知识接受的数量有多少,掌握程度的深浅等为标准。而上面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评价对象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要评价教师,所以评价的标准也相应转变成了教师是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是否能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合作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是否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等。
(2)你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现了新课程下课堂评价的哪些特点?
答: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现了新课程下课堂评价的特点:①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呵护学生的自信心。②教师要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意从多角度来评价学生,观察和接纳学生,特别要有意识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③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④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参与学生的学习,分享学习的乐趣。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⑤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并且,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3、下面是教师课堂观察评价表
⑴、你认为这张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有何区别?
⑵、你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现了新课程下课堂评价的哪些特点?
答:⑴、传统的评价是:指导评价的思想,突出一个教字,教育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重难点在何处等。而这张评价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强调以学论教,突显教育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评价主题的互动和参与。
⑵、体现了新课程下的发展性评价观,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探究和思考的过程等,关注学生的学,从而评价教学的成败。关注教师的行为,关注教师如何引领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看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探究、发现知识,教师如何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等,来评价课堂行为对学生“学”的价值。此评价表符合“以学论教,以教促进学”的新课程评价宗旨。
*2、下面是某一学校“集体备课”的要求:1、每备课组按单元或专题分配到每个人并形成电子备课稿,统一存放校园网“集体备课”专栏中。2、电子文稿原则上包括:复习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25分钟)深化训练(10分钟)3每位教师每周按进度按时完成自备教案。
⑴、你认为学校关于集体备课要求合理吗?
⑵、你认为“集体备课”有哪些优劣?怎样整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较好?
答:⑴、不合理。其一、集体备课的目的不是替代备课,本质是通过共享的形式,把一些多余的时间减掉,让大家以更有效的形式进行自我提高。集体备课需有一个合作讨论并修正的过程。其二、教无定法,把每堂课都定为三步教学复习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25分钟)深化训练(10分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⑵、集体备课的优点:通过共享的形式,把一些多余的时间减掉,让大家在集体讨论中把个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劣处:促使一些懒惰的成员的投入不够,把集体备课变成替代备课。
集体共创:集体讨论教学目标、教材情况,重点难点,教学进度,由一人主备,集体讨论并修正,个人加减:每位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班级情况实际及个人特点,适当增删,补充,调整;反思互补:教后写下经验总结或成败得失、存在问题及得出的解决方法,将信息拿回到备课组共同分析,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以提炼和升华。
*11、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教案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记叙的详略。
(2)提高学生在写作中适当安排详略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父爱。
(1)你认为此教学目标陈述存在哪些问题?(5分)
(2)你认为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此教学目标陈述存在问题: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我认为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应注意:1、行为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3、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行为目标陈述方式、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行为目标陈述方式。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5、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6、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12、根据以下五方面的作业训练,请你作简单分析。(《皇帝的新装》)    自己分析
4、某校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改革,引进了“学习过程分”评价,以下是该校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
⑴、你认为该评价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的哪些趋势?
⑵、你对该评价还有哪些看法?
答:⑴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应该是一种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诚挚帮助,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的评价。其评价表体现了:评价形式的开放、多样性。——实行全员评价,除用教师评价外,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想结合的群体形成性评价和学生所作的个体补偿性评价。评价内容的开放、多元化——实现全人评价。把评价的视野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扩展到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和情感状态等领域,做到知、情、意、行综合评价,实现“全人”评价。评价时空的开放、多元化——实现全程评价。“全程”的特性是辐射性,也就是以课堂为中心,时间上向前后辐射,空间上向课外、社会、家庭辐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进行学习的意识能力。
⑵、答题时各人自由发挥。
5、《愚公移山》的多元化解读这一案例描述的课堂教学该作怎样的评价?
答:如果单从课堂的生动性、课堂中思维的活跃性和学生主题意识养成等方面来评价,这个片段显然是十分精彩的,它不断引申、迁移,实现了思维拓展的最大化。然而,站在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这节课中存在着许多值得认真反思的内容:
首先,文本的多元解读,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学生认知能力的建构。从上面列举的课堂操作过程来看,这一系列师生活动中,教师的引领,始终带有一种鲜明的指向性,这里的多元仍然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进行了“过滤”,其实质已偏离了多元解读的本质。
其次,文本的多元解读,体现的是当下的人们对消除文本“伪圣化”,还文本以纯文学身份的一种追求,但对待文本,总是要结合当时的特定社会背景来进行解读的。从这节课的操作看,教师显然存在有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标准去衡量过去、品评历史。这种解读,由于结尾的出乎意料,课堂上确实能活跃气氛,然而,学生在这样的解读中,却丧失了对经典作品中凝聚的人类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辨证扬弃,局限在迎合老师的暗示,天马行空地任意曲解中。
第三、解读文本,还存在着对古代文化中凝聚的思想道德精髓的吸收问题。由于历史和科学的局限,经典性文本是难免精华和糟粕并存。对此,教育的功能定位,应该是立足于指导学生多元解读。而教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走向彻底否定经典文本,这就由反对“伪圣化”走向了彻底虚无化的另一个极端。《愚公移山》作文经典文章,教师不去挖掘、鉴赏民族精神,反而让学生从中发现所谓的人格缺陷,甚至概括出人格的丑陋,这种极端的解读方式,其危害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幼稚嫩大脑中那可怜的价值取向,如此的课堂精彩,在新课改中应该拒绝。
6、看下面“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表”,问:你对这份“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表”是怎样理解的?
答:它是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之一。它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须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7、下面提供了一个作业案例,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评析。
演课本剧
对于故事情节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如,话剧《陈毅市长》的预习清单如下:①由课代表主持,推选或自荐几位导演,并由其“组阁”……这项作业很花工夫,但学生很……(答案自己发挥)
8、下面是某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请作一分析。
社戏探美
答案:这堂课展示了一种良好的课堂状态,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给长了时间。给学生自渎、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规律,逐步使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腾出时间去观察学生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差异度,以根据需要给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在这堂课中有学生发问的声音、讨论的声音、思想的声音、研究的声音。
10、下面是一个作业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评析。
生活型作业
答案:作业的评价活动并非只有批改一种,我们完全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作业评价,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或许还可以从学生的情感迸发中得到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作业关注孩子课业和情意的共同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形式单一、方式单一、功能单一,冷冰冰的作业方式,尊重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的学习规律,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多需求设计作业,拓展了作业的内涵,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沟通孩子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为学科课程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的平台,注重孩子的主动实践、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与合理表现,让作业更富人情味,让学习充满童趣,使孩子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开发多元智能,体验学习的愉悦和自信,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这种充分顾及学生态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阅读心理的独特性的命题,应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有裨益的。
13、下面提供了一个作业案例,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评析。(主题型作业)
所谓主题性作业,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以作业为载体的学习活动。它把学生作业活动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强调要在一定情境中完成,它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旨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它又被人称为“长期性作业”。上海市极力推广的“研究型课程”或“研究性学习”,其实是主题性作业的另一种提法